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

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

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重点: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难点:亚历山大远征后希腊与西亚、埃及文化的相互作用;

蒙古西征与地域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马其顿东征:希腊化世界:希腊化时代:即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灭亡了波斯帝国,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指从亚历山大远征到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的大约300年的时期。1.马其顿东征:1)时间:2)过程:3)影响: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亚历山大远征积极作用+破坏性的表现(史实)文化的交流、传播、融合战争带来深重的灾难,掠夺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在一定程度上打断被征服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①反抗的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②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

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③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城市被付之一炬,波斯

历代国王的宫殿被烧成焦上。④在中亚,大量当地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到亚历山

大建立的城中。4)统治方式: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①埃及:②波斯:亚历山大自称法老之子。亚历山大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③其它:亚历山大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探究:“希腊化时代”形成的原因有哪些?1.帝国的建立,政局的逐渐稳定;2.统治者的推动;3.种族(民族)的融合——落后种族常会主动接受先进种族

的文化(文明),但落后种族文化的多元、丰富性,也会

影响到先进种族的文化.4.文化中心的东移。2.希腊化时代:区别:“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空间时间欧亚非约300年化——表示过程、体现渐进性的特点。1)统治阶层: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生活在希腊风格的城市中,保持希腊人的生活方式。2)文化交流与成就:①交流: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希腊化城市的兴建。B.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亚历山大城内的缪斯

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A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这说明了()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各失败者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D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繁荣,学术氛围浓厚。由此可见()A.亚历山大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只有巨大的灾难与痛苦B.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C.亚历山大里亚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D.经济发展促使战争的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B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是一次正义性战争C②成就:A.系统整理和研究《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

史学、地理学作品。B.欧几里德总结已有成果编写出《几何原本》。C.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D.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E.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基础研究。“希腊化时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小结】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积极:消极: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出现“希腊化时代”。

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打断这些地区原有的文化发展进程。(文化是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在希腊化世界中,被征服地区的原有上层人士接受希腊文化,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这说明了()A、在希腊化世界中地域文化的变化B、被征服地区居民完全希腊化C、希腊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吸引力D、亚历山大帝国实行专制统治A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希腊化一般是指希腊化时代,又有它特定的空间范围。希腊化的地域空间大约包括希腊本土、马其顿、埃及、利比亚,以及亚洲的西部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土耳其等)的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A.商业征服 B.文化同化 C.宗教皈依 D.财富侵蚀B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1.西征的原因:材料一: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山岭极多,在其他部分,则

是平地,但是,实际上它的全部土地都说是由砂砾

构成的,土壤不多,几乎都是沙漠....而那里溪流和

小河不多,大河更是十分稀罕。1)自然条件恶劣材料二: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其职责便在于对内能保证部民

的安全,对外则能掠夺更多的财物。成吉思汗是当时

最能胜任这两种职责的第一人选。他的理想就是对

外征服和掠夺。

——《出使蒙古记》2)人物雄才大略材料三:12世纪末期,中国四分五裂的版图和互相征战的纷杂

局势为成吉思汗的征服提供了有利条件——《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纪宗安李强3)东西无强国2.西征的过程:

灭花刺子模,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3.西征的影响:1)对政治版图来说

(形成了四大汗国)2)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在蒙古帝国的扩张中,多个城池被夷为平地。在西亚,自巴比伦时期建立的农田灌溉系统被彻底破坏,大量良田成为荒芜。在中国,繁华的宋朝被消灭,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在花剌子模旧都玉龙赤杰、巴格达、佩斯等许多城市,蒙古军队屠城,大量杀死当地百姓,有的城市甚至被多次屠城,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产力。3)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欧洲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4)蒙古西征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色目人)补充:①把当时更为先进的中华文明带到了西方,如火药、造纸术、

印刷术、罗盘等传播到西亚及欧洲,间接影响到欧洲日后

的文艺复兴。同时,把少量西方文明带回中华大地,平衡

了双方科技的差距。②改变了整个亚欧的政治格局,也促进欧洲和近东军事革命。蒙古征服显然是人类全部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西征在传播并扩大人们的思想,以及激发他们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一段时间内,整个亚洲与西欧可以自由交往,条条道路都开通了,每个国家的代表都出现于哈剌和林宫廷中。……罗马教皇、印度佛教僧侣、波斯、意大利、拜占庭和亚美尼亚的商贾,还有阿拉伯官吏,以及波斯、印度的天文学者和数学家都纷至沓来,云集于蒙古朝廷。蒙古征服引人注目的原因是()①促进了被征服地区思想观念的更新②促进了不同地区商贸交往③鼓励宗教和学者传播知识④推动东西方科学技术的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D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帝国时期,仅元各行省范围

内设置的主要水陆驿站就达1500多处。蒙古帝国

时期,成吉思汗让商人自由经商,“为地方行旅谋安,

于诸大道中置卫士”,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

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1.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

材料二:蒙古西征横扫欧亚大陆,消除了国界的限制……

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传入中国;中国的

历史、算术等通过阿拉伯人广泛地传播到西方。2.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加强双方的直接交往。3.蒙古统治者注重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保护.材料三: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刺子模,

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

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成吉恩汗从不花刺

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

匠)被带往蒙古。”4.蒙古帝国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材料四:《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忽必烈对马可•波罗

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

他人敬穆汉默德,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

他们,求他们庇佑我。”思考: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结局如何?结局一:

遭受打击,甚至消亡

古代国家的宗教随着古代国家的灭亡而消亡。—马克思结局二:顽强抵抗,保持传统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