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卷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卷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卷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卷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别扭(bié)譬如(pì)丁卯(mǎo)鞠躬尽瘁(jū) B.业绩(jì)生疏(shū)字帖(tiē)诲人不倦(huì) C.恢复(huī)修润(rùn)商酌(zhuó)颠沛流离(pèi) D.累赘(zhui)拖沓(tā)朦胧(méng)以身作则(zé)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恳切累赘颠沛流离 B.商酌譬如不耻下问 C.妥帖业绩付之一笑 D.朦胧生疏以身做则3.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A.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吸烟的人数却是有增无减 B.《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C.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D.公共场所吸烟害人害己,如今成为新规并全国实施,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长当前国民身体素质二、多选题(多选)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两项是()和()要形成讲礼貌的风气,就要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要有好的语感。。假如心里老是考虑“我要讲礼貌,我要讲礼貌”,这是很勉强的。所以要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不必想A.有了文明的习惯,有了好的语感,讲起礼貌来就自然,就靠得住 B.良好的语感是一个人语言素质高的表现,是在长期的积累和运用中形成的 C.记着的时候还行,忘了的时候,脏话就来了,这当然不能形成社会风气 D.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勉强的,太勉强了往往会让人家感到不自在三、基础知识5.基础梳理。读准字音。商酌譬如拖沓累赘别扭丁卯6.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1):(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使人感到多余、麻烦的事物。(2):修改润色。(3):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4):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5):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7.理解词义。(1)商酌:(2)不耻下问:(3)颠沛流离:(4)以身作则:(5):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6):做事拖拉;不爽利。四、语言运用8.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提倡说普通话不等于要废除方言,②方言是储存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语言仓储。③如果不用河北话唱河北梆子,④而要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来唱,⑦方言存在不是一件坏事,⑧所以它保存了当地原生态的文化。(1)句②搭配不当,将“”改为“”。(2)句④成分赘余,删掉“”。(3)句⑧关联词使用不当,将“”改为“”。9.根据以下信息,拟写一则招领启事,在市图书馆公众号“微服务”栏目发布。捡到了一个橙红色的书包。信息一:6月9日下午三点左右,王群在市图书馆三楼社科阅览室第四阅览区的座位上捡到了一个橙红色的书包。信息二:橙红色的书包里有一个红色拉链布文具盒、一张印有长沙湘江橘子洲图案的记录本、人民币106元。信息三:王群将书包交给了阅览室管理员张阿姨,张阿姨将书包交给了图书馆问讯处的工作人员小李,请小李负责寻找失主。问讯处的电话号码为8520520。信息四:图书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上午八点至下午五点,周一闭馆休息。信息五:市图书馆公众号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网络服务平台,“微服务”栏目有读者留言、讨论等功能。要求:①信息准确、有效;②语言简明、得体;④符合文体要求,不超过150个字。五、现代文阅读10.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不是他。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送到大门外,告别,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还是不断地说谢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很少出门,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1)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概括选文中写到的叶圣陶先生的具体事例。(3)从文段中找出一处对叶圣陶先生细节描写的地方并简要分析。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平易自然,鲜明简洁,念,顺口,听,悦耳,就是话。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决定之后,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1)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2)请谈谈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己欲达而达人”。(3)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严于律己的?(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感慨良多?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A.有误,“别扭”的“别”应读作“biè”。B.有误,“字帖”的“帖”应读作“tiè”。C.正确。D.有误,“拖沓”的“沓”应读作“tà”。故选:C。2.ABC.正确。D.有误,“以身做则”的“做”应为“作”。故选:D。3.A.正确;B.正确;C.正确;D.缺少主语,改为“公共场所吸烟害人害己,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当前国民素质”。故选:D。二、多选题4.第一空格处前,提到两个方面,好的语感;C项意思是对“勉强的事情是不能持久的”句话的进一步解释。故选:AC。三、基础知识5.答案:zhuópìzhuibiè6.答案:(1)累赘(2)修润(3)付之一笑(4)诲人不倦(5)鞠躬尽瘁7.答案:(1)商量斟酌。(2)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3)因为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4)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5)付之一笑(6)拖沓四、语言运用8.(1)句②搭配不当,将“仓储”改为“仓库”。(2)句④成分赘余,删掉“全国通用的”。(3)句⑧关联词使用不当,将“所以”改为“因为”。答案:(1)仓储;仓库(2)全国通用的(3)所以;因为9.答案:6月9日下午三点左右,在市图书馆三楼社科阅览室第四阅览区的座位上。包内有文具盒,请失主周二至周日上午八点至下午五点,联系电话为8520520。五、现代文阅读10.(1)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日常交往,宽厚待人”引出此段对他日常交往中宽厚待人事件的表述。(2)本题考查对事件的概括能力。此题先找到与人物相关的事件。第①段“前些年。第①段“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尊重“我”的意见。根据第③段内容可概括为:误以为“我”住旅馆。(3)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走过三道门,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一以贯之。答案:(1)在结构上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内容上,引出本段叶圣陶在日常交往中也宽厚待人事件的叙述;(2)他帮助吕叔湘先生描标点;请“我”帮忙修润文章;送别客人时礼节周到,感到很悲伤。(3)“三道门,四道台阶”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的品质。11.(1)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看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平易自然,细致恳切,念,听,悦耳,就是话”,就坚决改。(2)本题考查语句作用。“以上说待人厚,第一句承接上文。“他还有严的一面,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第二句开启下文。这两句话承上启下。(3)本题考查概括内容。“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努力求完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