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13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1页
第五单元 第13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2页
第五单元 第13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3页
第五单元 第13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4页
第五单元 第13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3讲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原因、纲领、失败原因、影响;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失败原因及意义;义和团运动的意义)课程标准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解读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2023湖北T7;2021全国卷甲T28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作出历史解释。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3.立足时空观念,梳理戊戌变法的过程,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戊戌变法的特点、影响及失败原因。洋务运动2023海南T6;2022广东T6;2021福建T6;2021湖北T6戊戌维新运动2023江苏T20;2022全国卷乙T28;2021山东T6;2021福建T7命题分析预测1.分析:高考考查重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和作用、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及失败原因,情境多以评论性史料为主,强调对社会运动多维视角的分析和认识。2.预测:备考时,重点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运动的基本史实,还应关注洋务运动中的教育改革、戊戌维新运动中的舆论宣传等。知识点一国家出路的探索1.太平天国运动(1)爆发原因①外国侵略: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②宗教号召:洪秀全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③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日益激化。(2)过程(3)纲领文件内容意义结果《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3]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两个文件都未能实施。《[4]资政新篇》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4)失败原因①主观: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5)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5]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呈现出的新旧时代特点2.洋务运动(1)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洋务派。(2)目的:挽救国家的颓势,实现“[6]自强”“求富”。(3)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4)内容领域代表目的创办近代工业军事工业(官办)安庆内军械所、[7]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自强”民用企业(官督商办)上海[8]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求富”兴办近代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创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培养新型人才筹划海防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自强”(5)评价①积极性: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9]现代化的尝试。②局限性:洋务新政未能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③教训:不改变封建统治,只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仅在[10]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从学习目的上看,洋务派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2)从学习内容上看,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未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从企业管理上看,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形式,管理腐败混乱。(4)从国内环境看,中央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与洋务派对立的顽固派盲目排外,极力阻挠洋务运动。(5)从国际环境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频繁且并不希望中国走向富强。知识点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戊戌维新运动(1)背景政治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思想[11]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学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学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2)成因: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儒学思想是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民族危机加剧等。(2)过程序幕《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高潮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开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戊戌六君子”被杀。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12]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3)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强大。②主观原因:维新派力量弱小,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4)意义①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②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2.义和团运动(1)背景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②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③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2)概况兴起以“[13]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各方态度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结果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质。(3)评价①进步性:具有强烈的[14]反帝爱国倾向,它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②局限性:存在盲目排外的行为;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情境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答案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图解历史《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情境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李大钊曾指出:“他们(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材料中李大钊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概念官督商办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新式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即由商人出资,政府委派官员经营管理。洋务派早期创办的民用企业大都采用这种形式,以19世纪80年代前后为盛。官督商办企业名义上商办实则官营的性质,最终导致了它的失败。情境3洋务运动的实质《如此修墙》漫画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实质是什么?答案漫画中一位清朝官员拿着一块砖,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想用它补墙上的窟窿,而这面墙指的是“封建专制制度”。该漫画表明洋务运动的实质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易错洋务运动失败不等于洋务企业破产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表明,洋务派“自强”“求富”的目标没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但洋务运动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洋务企业破产。事实上,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些原有的洋务企业还有新的发展。情境4康有为的政治主张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据材料归纳康有为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及其目的。答案核心内容:实行君主立宪制。目的:实现国家强盛。情境5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据材料概括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答案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计划草率,急于求成。图解历史义和团、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探究1太平天国运动材料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国大片江山。这些地区是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主旨材料论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影响。思考:根据材料,说明太平天国延缓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这一观点。试答:太平天国占据了江南地区大片区域,控制了清政府的税赋重地;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予承认,抵制了列强的侵略,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唯物史观——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促进作用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也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②《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③催生了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阻碍作用①《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②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近代化的进程。③中国内乱给了外国侵略者以更大的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历史解释——历史纵深中的太平天国运动(1)民主革命的丰碑①太平天国运动是由农民发起的一次对现存封建秩序的正义挑战,他们不仅要破坏不公正的社会制度,而且构想出新的理想社会模式去取代旧的社会。②太平天国运动掀起的巨大的武装斗争风暴,显示出农民的强大力量,它启迪着后来的变革者,要想推翻封建专制,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必须重视农民的力量。(2)太平天国运动与晚清江南社会经济①江南社会经济的破坏:太平天国运动不仅摧毁了城市的封建行会,同时也破坏了手工业工场和作坊,中外反动武装血腥镇压太平军使江南社会生产力进一步遭受严重摧残。②土地关系的变化:太平天国运动的暴风骤雨,使江南地主阶级遭到沉重的打击,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有所改变,战后地主豪绅卷土重来,但江南地区自耕农数量明显增多,永佃制普遍流行。③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的重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政府支持城市行会的重建,这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重重桎梏,资本主义萌芽向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道路几乎完全被阻塞。(3)太平天国运动与晚清政局①湘淮实力集团的崛起: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湘淮实力集团勃然崛起,战后更是承担起为清朝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维护封建统治稳定的历史使命,清朝被动地完成了权力结构的层次调整。②从督抚专政到近代军阀割据:出现地方督抚权力强化与离心倾向加强的现象,中央集权削弱,力量对比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督抚专政的分裂趋势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产生了复杂影响。探究2洋务运动材料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大事记时间事件1867年仿制成功德式11毫米口径毛瑟枪;造出第一台车床;在制造局内附设机器学堂。1868年制成第一艘新式兵船;成立翻译馆,翻译西方科技书籍。1870年广方言馆迁入制造局内,与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并于一处。1874年设立操炮学堂。1876年在松江建火药库;制成“金瓯”号铁甲船。1878年制成了可装40磅炮弹的阿姆斯脱郎炮2尊。1881年设水雷厂。1891年炼出第一炉钢。材料主旨材料介绍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发展概况。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立的历史意义。试答: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和工厂制度,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对外来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传播了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新式人才。历史解释——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经济上:洋务运动以“自强”为目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富”为目标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3)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4)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解释——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1)共同点①同以外部压力为启动力: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下被迫打开国门,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②同以兴办军事工业为开端:中日两国早期工业化都以抵御外侮为最初动机,兴办军事工业以增强军事力量成了工业化的第一步。③同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要途径:中日两国的新式工业基本都是通过引进西方的设备、技术、人才,乃至资金和组合方式而开办的,都对西方资本主义有依附性。④同以内外结合、新旧结合为基本方针:洋务运动采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明治维新则采用“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基本方针。⑤同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当西方的资本主义工业被移植进来的时候,中日两国固有的同类手工业仍然大量存在,其工业生产结构与工业化过程、模式基本相同。(2)区别①对西方资本主义东渐的不同反应:清政府主观上仍自觉是天朝大国,对外国侵略所造成的局部失败没有足够警惕,被打击一次则挪动一步;明治政府自知国力不够,对外采取妥协外交,对内励精图治,坚决改革封建政治和经济制度,全面引进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②移植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同:洋务运动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移植只限于产业和技术方面;日本不仅在移植西方的产业和技术方面较中国更广,而且还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设立专门的经济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法规。③军事工业对全民工业化带动作用的不同:洋务运动不能合理地处理强与富的关系,始终侧重军事工业的建设和经营,民用工业始终服从于“求强”的主旨;日本较好地协调了强兵与富国的关系,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大力兴办民用工业。④内部因素的不同: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封建制度基本原封未动,洋务派仍属封建官僚改革派,具有阶级局限性;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基本建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并由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思想意识的改革家主导改革进程,他们能够积极而有力地推进全国的工业化运动。⑤政府对民办企业支持力度的不同:清政府曾给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政府不仅收取像股本那样的“官利”,还以此为由向企业索取“报效”金;明治政府除了自己大量出资创办新式企业之外,还大力扶持民间创办新式企业。⑥社会动员程度的不同:清政府只重视创办军事工业和与此相关的民用工业,对社会力量并没有进行广泛的动员,只是利用了一部分绅商的力量;明治政府进行充分乃至强制性的社会动员,通过国家财政手段和金融渠道,将贵族的地产和社会资金转化为新式企业的投资。探究3戊戌维新运动材料戊戌变法以日本为榜样,全面改造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军事制度,即对“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启蒙思想家猛烈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批判旧伦理,批判并揭露中学的不足,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由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直至五四运动,政治运动、社会思潮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尽管前后有许多不同,但就其追求民主、科学、自由的目标而言,并无本质的差异。——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材料主旨材料阐述了戊戌维新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思考:根据材料,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试答:变法触动了传统体制,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了西方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思想解放;影响了后来的社会运动。历史解释——戊戌维新运动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2)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发展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思想上: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文化教育上: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5)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6)军事上:推动了军事近代化,有利于军事力量的增强。历史解释——戊戌维新运动的特点(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巨大的变革力量。(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7)从过程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命题点1太平天国运动1.[2021全国卷甲]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的统治和列强在华利益造成了威胁,慈禧夺取最高统治权后有意与列强和议,英国表示支持清政府,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勾结,太平天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A项正确。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B项排除。C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排除。命题点2洋务运动2.[2022广东]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主张张之洞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李鸿章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二人争论的问题是(D)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解析“储铁宜急,勘路宜缓”表明张之洞主张中国应先炼铁,后修铁路,而李鸿章认为炼铁耗资巨大,可学习日本用西洋钢轨修筑铁路,反对先炼铁,故二人争论的问题是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故选D项。材料中二人争论的是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的问题,并非借鉴明治维新的问题,故A项错误;张之洞认为“前六七年积款积铁”,李鸿章认为炼铁“器款甚巨”,但二人并未说款来自何处,故B项错误;炼铁和修建铁路同属于民用工业,故C项错误。3.[2021福建]下图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C)A.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B.近代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C.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D.民族资本投资近代军工企业的热忱解析结合图文信息可知,晚清时期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以海关税款为主,这主要说明该时期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C项正确。A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的表现是列强对中国军工企业生产的控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民族资本投资的主要是轻工业,而不是近代军工企业,排除D项。命题变式4.[2024河北摸底]1889年,中国第一艘钢质军舰“龙威号”问世,其完全是由福州船政局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制造的,被人赞为“船式之精良,轮机之灵巧,钢甲之坚密,炮位之整严”,甚至超过所仿造的法国钢甲舰。这表明当时(A)A.工匠精神推进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B.洋务派官办企业仍居于经济主导地位C.洋务运动初步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面貌D.政府政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结合材料“船式之精良,轮机之灵巧,钢甲之坚密,炮位之整严”可知,中国技术人员生产的船只工艺精良,可见当时技术人员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进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故选A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仍是自然经济,排除B项;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排除C项;福州船政局属于洋务企业,而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排除D项。命题点3戊戌维新运动5.[2022全国卷乙]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C)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解析根据材料“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可知,陈宝箴赞同并推行变法改革,但“康学”使民权平等学说兴盛,造成守旧派的更大阻挠,故陈宝箴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C项正确,排除B、D两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6.[2021山东]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D)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解析材料“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说明这位外国人认为戊戌变法的缺陷在于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故选D项。这位外国人认为戊戌变法的缺陷不在于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而是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A项错误。由材料“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可知,这位外国人对戊戌变法的措施持肯定态度,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思想动员问题,且维新派创办了很多报刊来宣传自己的变法思想,C项错误。命题变式7.[2023河北张家口三模]百日维新期间,光绪以上谕形式所发的变法诏书有数百道之多,涉及人事、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但是维新派最重视的政治方面的改革方案并不多,真正获得通过并以上谕形式颁布的更少。这表明百日维新(D)A.并未涉及政治领域改革B.注重变法措施的策略性C.造成维新阵营内部分裂D.深受守旧派势力的掣肘解析由材料可知,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以上谕形式所发的变法诏书中,真正涉及政治改革的很少,而真正获得通过并颁布的就更少,这主要是由于戊戌变法中的部分政治举措触及了守旧派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故选D项;百日维新涉及政治改革的很少,但不是没有涉及,排除A项;真正涉及政治改革很少的主要原因是反对派实力强大,与变法活动策略性无关,排除B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维新阵营内部发生分裂的结论,排除C项。命题点1太平天国运动1.[2023湖北]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C)来源内容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解析太平天国方面因洪秀全是其领导人,因此对他的记载持褒扬态度,清廷方面则因反对太平天国运动而对洪秀全持贬低态度,民国前后革命党人因肯定太平天国运动反清,对洪秀全给予高度肯定。这说明立场不同,对人物的描述也就不同,故C项正确。A项属于对材料表象的描述,并未揭示太平天国方面、清廷方面、民国前后革命党人对洪秀全的描述出现差异的实质,排除。B项是对材料主旨的曲解,排除。材料中太平天国方面、清廷方面、民国前后革命党人对洪秀全的描述,均主要集中于人物的外表,“有所侧重”表述不妥,D项排除。命题点2洋务运动2.[2021天津]1864年,李鸿章在一封信中谈到,西方船坚炮利,中国“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厝火积薪,可危之甚”。由此可见李鸿章(C)A.深恶朝政腐败B.力图维新救国C.主张强兵御外D.开始了解西方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李鸿章主张强兵御外,C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并未主张维新救国,B项排除;“开始”说法错误,D项排除。3.[2021湖北]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说:“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这体现的思想是(B)A.君主立宪B.中体西用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解析根据材料中福建船政学堂的课程内容和沈葆桢的奏折内容可知,当时新式学堂虽然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但是中国的纲常名教仍是根本,这体现的思想是中体西用,故B项正确。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都属于西方制度的内容,是沈葆桢反对的,排除A、C两项;沈葆桢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非进行实业救国,排除D项。4.[2023海南]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B)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于自身成长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解析A项材料主旨强调轮船招商局能够盈利的原因是官方的大力扶持,其与外商实力的比较并非本题主旨。×B项根据材料可知,轮船招商局在创办初期能年年盈利的原因主要是借助了政府这一外力,而非缘于自身的努力。从长远来看,过于依赖政府外力的支持不利于轮船招商局的自身成长,其要想真正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应该在改善自身经营理念、更新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技术等方面努力。√C项轮船招商局作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其主要目的是为军用企业的创办提供资金,“专意谋取贴补”不符合史实。×D项材料未体现轮船招商局对航运业的垄断,且如果该局享有垄断特权,则不利于同业发展。×5.[2020全国卷Ⅲ]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D)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解析根据材料“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等信息可知,为了应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的扩展,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D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商战是“对外交往中心”,A项排除;B项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排除;材料中李鸿章认识到要求富以自强,该方针没有发生“改变”,C项排除。6.[2023.1浙江,6分](节选)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的现代化在探索中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现代化的启动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自强运动。从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发展来看,以内燃机和电动机带来的“电工技术革命”正以新的力量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时正处于一次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与社会恢复时期,对外贸易大都处于顺差状态,对外关系也有新近的调整(只有中法关系趋于恶化)。这正是幸存的清王朝得以推动改革的有利时机。在陈腐土壤上,嫁接若干近代工业的植株,其前景虽然未必美妙,但启动了中国早期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工业化进程。——整理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九世纪后期中国开展“自强运动”的“有利时机”。结合所学,指出在这场运动中最初创办的工业企业所体现的现代化因子。(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电工技术革命”“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与社会恢复时期,对外贸易大都处于顺差状态,对外关系也有新近的调整”等作答即可。第二小问,由所学可知,现代化因子包含机器大生产、新的管理方式等,在此基础上作答即可。答案(1)有利时机:电工技术革命兴起;国内社会趋于稳定;对外贸易大都顺差;中外关系相对缓和。现代化因子:机器大生产;工厂制度。(6分)7.[2022天津,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个城市或地区举办重大赛事,都会在开幕式中展示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2021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西安举行,开幕式包括序曲和“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3个篇章,展示了黄帝陵、秦兵马俑、大唐盛世、丝绸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科技兴国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选择你熟悉的国内某一城市或地区,围绕其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为该地重大赛事开幕式的筹办,拟订一个历史主题,举出与该主题相关的具体史实并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提供至少三个相关的近现代史实,具体准确;说明完整清楚,观点正确)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作答时言之有理即可。首先,本题实质上是为国内的某一个城市或者地区写一个近现代的发展史。建议选择自己熟悉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城市或地区。其次,注意要拟订一个历史主题,即用一句话概括该城市或地区在近现代史上的地位;论述时从不同的角度(方面)介绍该城市或地区,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角度说明。最后,总结升华主题。答案历史主题:天津是近代中国北方的经济重镇。具体史实:①天津是洋务运动在北方的中心。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天津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等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②天津是近代重要商埠之一。1860年,天津开埠通商,逐渐发展成为北方重要商埠。天津出现近代银行、股票等。③天津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与发展之地。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是早期的民族企业。20世纪初开办的天津永利碱厂是中国最早的制碱厂,自主创立了“侯氏制碱法”。由上述史实可见,天津得近代风气之先,成为近代中国北方的经济重镇。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传承至今。(15分)命题点3戊戌维新运动8.[2022.6浙江]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按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C)A.睁眼看世界B.宣传民主共和C.思想启蒙D.托古改制解析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睁眼看世界指的是林则徐、魏源等人,故排除A项。宣传民主共和是孙中山、黄兴、章炳麟、邹容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故排除B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当时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思想上起到了启蒙作用,故C项正确。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主张,故排除D项。9.[2021全国卷乙]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C)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解析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开始,提倡新学,主张废八股,故该书商慨叹售卖经学书籍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戊戌维新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镇压而失败,故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面临亏损。该书商的经历体现出政局变化迅速,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使儒学地位颠覆,排除A项;B项与材料所述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维新派提倡西学,但当时西学并没有“深入民心”,排除D项。10.[2021福建]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A)A.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B.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D.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解析吴汝纶称誉严复的《天演论》但又担心其难以引起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难以赢得群众支持,A项正确。11.[2023江苏,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98年,近代思想家严复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受到光绪帝召见,不久后向皇帝上万言书,其中谈到欧洲历史,大略言:“欧洲国土,当我殷、周之间,希腊最盛,文物(文化)政治皆彬彬(优异)矣!希腊中衰,乃有罗马。罗马者,汉之所谓大秦者也,庶几一统矣;继而……日尔(耳)曼诸种起而乘之,盖自是欧洲散为十余国焉,各立君长,种族(民族)相矜(争斗),互相砥砺,以胜为荣,以负为辱。盖其所争,不仅军旅疆场之间而止;自农工商贾至于文词学问……莫不如此!此所以始于相忌(忌惮),终以相成(成就),日就月将,至于近今百年;其富强之效,遂有非余洲所可及者。”——据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钱基博卷》整理(1)据材料概括严复对欧洲国家发展历程的基本认识。(4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严复关于近代欧洲国家发展的观点。(8分)解析第(1)问,解题思路如下图所示:基本认识“庶几一统矣;继而……日尔(耳)曼第(2)问,首先,结合第(1)问的答案可知,严复认为欧洲国家能够富强是因为互相竞争、弱肉强食;然后,结合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对此观点作出评价即可。答案(1)认识:严复认为近代以前的欧洲与中国传统王朝没什么区别;中世纪欧洲列国相争,弱肉强食,发展到近代,欧洲列国富强起来;严复认为近代欧洲的竞争不仅表现在战场上,还体现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严复认为近代欧洲列强通过竞争实现了富强,远远超出其他地区。(4分)(2)评价:严复认为近代欧洲国家之所以富强是因为互相竞争、弱肉强食。严复这种观点是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国家迫切需要变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对于宣传变法思想,推进变法运动有积极意义。(8分)1.[2024海南模拟]有学者指出: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涉及兴办近代交通、银行、采矿、保险等,鼓励科技发明和保护发明专利,立官司理工商税……勾画了一个开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秩序。据此可推知,洪仁玕(C)A.承担了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B.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转型C.提出了近代社会治理的方略D.试图全面移植西方经济制度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包括交通、科技、税收等多个方面,这是其学习西方而提出的近代社会治理方略,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学习西方,而非“反帝”,排除A项;《资政新篇》未能实施,B项表述夸大了其影响,排除;洪仁玕主张学习西方,但不是“全面移植西方经济制度”,排除D项。2.[2023山东检测]下面为对近代某一历史事件影响的描述。该事件是(B)◎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逐渐落入汉人之手……◎私家军队的力量不断扩展◎激励了后世的革命者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在鸦片战争中并没有出现私家军队,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开展的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没有出现私家军队,故C项错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并未出现“激励了后世的革命者”的相关史事,故D项错误。3.[2024南京六校联合调研]1862年初,李鸿章统率淮军到达上海,与西人接触后,自感“竟如李陵、王嫱之入匈奴”,并极力避免淮军与“外国人掺杂”。但不及一年,他就不禁叹服西方练兵制器“实非中国所能及”。李鸿章的这一转变(A)A.有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B.反映了崇洋媚外的士人心理C.体现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D.说明清政府已放弃闭关锁国解析李鸿章认识到西方练兵制器的先进,为后来洋务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李鸿章认识到西方练兵制器的先进,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并非崇洋媚外的心理,故B项排除;李鸿章认识到西方练兵制器的先进,不是受传统观念束缚的表现,故C项排除;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说明清政府已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故D项排除。4.[2023山东日照校际联考]下面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A.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B.追求利润渐成洋务运动的宗旨C.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由军事转变为民用D.民用企业应军事企业需要而生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前期创办了一批军事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燃料、运输等问题;为了辅助军事企业,洋务运动后期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民用企业应军事企业需要而生,D项正确。5.[2024湖南调研]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同文馆招考范围扩大为:不分满汉,年在十五至二十五岁、文理业已通顺者;满汉之举贡生监,平日讲求天文、算学、西方语言文字者。于是“投考者颇不乏人”,甚至高达394人,是同文馆首次招考的四倍,最后录取108名。这反映了(A)A.社会风气和思想眼界的逐步开放B.近代教育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C.洋务运动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D.新式学堂建立推动了满汉间的交融解析据材料可知,由于招考范围扩大、考试内容更加迎合潮流,同文馆“投考者颇不乏人”,是同文馆首次招考的四倍,这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思想眼界的逐步开放,A项正确;B项的“满足了”表述绝对,排除;同文馆教习外文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是向西方学习,不能体现中外思想文化交流,C项排除;满汉间交融材料没有体现,D项排除。6.[2024云南师大附中月考]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公车之人散而归乡里者,亦渐知天下大局之事,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举。”据此可知,此举(C)A.拉开了改革变法的序幕B.扩大了维新派阶级基础C.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解析材料“公车之人散而归乡里者,亦渐知天下大局之事,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举”反映的是公车上书后,返回各省的举人开始关心时局,民族意识觉醒,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项排除。7.[2024河北摸底]19世纪末,梁启超将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演变为“三世六别说”,认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民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阐明了“君权”与“民权”相嬗的原理,初步形成了以“君权与民权”为框架的君主立宪的宪政模式。梁启超这些主张旨在(C)A.推翻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B.实现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有机结合C.通过制度之变实现救亡图存D.扩大“中体西用”观念的社会基础解析结合材料“君权”“民权”“君主立宪”可知,梁启超是维新派人士,主张君主立宪制,梁启超的主张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故选C项;梁启超通过重新阐释传统思想来解释君主立宪的必然性,其对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有所借鉴,而非要将其推翻,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民主共和制要废除君主,两者在对待君主问题上存在根本差异,不可能实现有机结合,排除B项;梁启超的思想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中体西用”思想,排除D项。8.[2023江苏常州期中]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期间,慈禧采取了两面手法。一面煽动盲目排外的狂热情绪,与义和团配合进攻东交民巷;一面又通过清廷驻外公使向列强表明,指出要“照前保护使馆,惟力是视。此种乱民,设法相机自行惩办”,指令荣禄“明攻暗保”,还派官员到使馆慰问。这说明(B)A.义和团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B.义和团成了清廷利用的工具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农民运动D.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再致割地赔款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慈禧对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行动采取两面手法,在配合义和团进攻的同时,还在暗地里向列强示好,这说明慈禧将义和团当成巩固统治的工具,B项正确。9.[情境创新/2023河北省级联测]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B)A.“东南互保”符合列强利益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C.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D.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1863年之前,虽然西方国家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的权益,但是他们游历的首选之地在北方,到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其主要活动区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从侧面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故选B项。“东南互保”发生在190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宗藩关系,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已经伸向东南沿海,排除D项。10.[2023辽宁鞍山一模]19世纪80年代,经元善主持上海机器织布局招股,他说:“溯招商、开平股份,皆唐(唐廷枢)、徐(徐润)诸公因友及友,辗转邀集。今之登报招徕,自愿送入者,从此次开始。”结果收效显著,募集资金远超原定的40万两。据此可知(D)A.民用工业以“求富”为主要目标B.洋务企业之间竞争日趋白热化C.抵制洋货运动促进民族工业发展D.企业融资手段呈现近代化特征解析材料反映了经元善在上海机器织布局招股时,一改以前靠亲朋好友相互联系推荐入股的方式,而是登报公示,广泛召集社会有意愿的人士入股,这反映出企业募集资金的方式呈现近代化特征,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民用工业创办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洋务企业之间的竞争,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抵制洋货运动,排除C项。11.[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