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单元 第46讲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1页
第十七单元 第46讲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2页
第十七单元 第46讲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3页
第十七单元 第46讲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4页
第十七单元 第46讲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46讲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表现、作用;国际法的形成过程、基本原则、作用)课程标准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解读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2023湖南T14;2022河北T121.运用史料实证探究王权加强、民族语言形成和法国大革命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2.立足时空观念,了解17—19世纪近代国际法形成、外交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史实。3.运用唯物史观认识20世纪国际法的作用。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2023湖南T6;2023山东T11;2023.1浙江T21;2022北京T13;2022山东T5命题分析预测1.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是基本考查点。2.预测: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与其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民族国家出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可能是高考热点及难点。知识点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1)背景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②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1]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2)表现①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2]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②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2.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背景①西欧专制王权国家的建立与发展。②民族语言地位上升,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③[3]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产生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4]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特点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知识点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1.国际法的形成(1)背景: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2)过程奠定基础1625年,荷兰人格劳秀斯在出版的《[5]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6]主权国家。确立原则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该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7]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影响(1)该体系是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雏形。(2)该体系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关系体系的形成,尤其是体系中确立的国家主权原则有效地维护了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促进了国际和平与稳定。(3)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重要标志,对近代国际法的构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2.外交制度的建立:17世纪,在欧洲国家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3.外交制度和国际法的发展(1)1815年,欧洲各国建立起以[8]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维也纳体系。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地方。(2)各国之间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4.评价(1)积极: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2)局限: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国际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异同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出现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主权国家代替教会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角。维也纳体系是欧洲国家在围剿法国革命,击败拿破仑帝国,恢复欧洲秩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掠夺性。同①都以一系列会议、条约、同盟的方式解决战争问题,维持和平,战争在两个体系中是国际关系的常态。②体系得以运转的机制都是大国主导与协调。③两个体系下,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超过资产阶级革命势力。知识点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战后国际联盟①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②评价:被英国和法国控制,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它规定了形成决议的“[9]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非战公约》1928年8月由美、法等国签订,其宣布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是,公约并未真正得到实行。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1945年,《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10]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2)1946年,国际法院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3)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4)国际法的领域扩展,在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3.评价(1)积极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比较(1)相同点: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都反映了战后世界要求和平的共同愿望;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宗旨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2)不同点:国联强调“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权威性;联合国较之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上作用更突出,更能推动国际法的实施与发展。图解历史专制王权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概念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指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是欧洲在19世纪及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是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体。因此,由一个民族构成政体,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体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形式。情境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作用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第六十三条规定:“巴塞尔城和其他瑞士各州同过去一样享有充分的自由,并解脱同帝国的关系,因此它们在任何方面都不需服从帝国的法庭或判决。”据材料说明该和约的作用。答案《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主权与独立原则,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境2国际法的特点国际法没有国内法那样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制机关——法院、警察、军队。无论海牙的国际法院,还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执行行动,都没有形成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制机构或措施。国际法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强制只能主要依靠各个国家本身单独的和集体的行动。——摘编自王铁崖《国际法》依据材料分析国际法的特点。答案没有集中的强制执行机关,其强制执行依靠国家采取单独的或集体的措施。情境3《国际联盟盟约》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摘编自《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答案集体安全;经济制裁。易错对《非战公约》的认识《非战公约》是帝国主义在维护和平口号下进行争夺的产物,但具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积极意义,具有一定的反战号召力。由于帝国主义各国持有保留条件,公约本身又未规定对违反者的制裁办法,它并不能防止战争发生。情境4《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理念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摘自《联合国宪章·序言》根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理念。答案坚持基本人权、权利平等、和平共处等理念。探究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材料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材料二在法国启蒙运动期间,启蒙思想家们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系统的民族主义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毫不考虑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否认君主是民族和国家的象征,发出了“专制之下无祖国”呼声。在启蒙思想指导下,法国大革命爆发。由于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被摧毁,宣布了主权在民,人人平等,国家成为大家共同拥有的祖国,“等级和阶级都不复存在,全体法国人组成了法兰西民族”。——摘编自杨宁一《世界历史视野中的民族主义》材料主旨材料一主要涉及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表现及背景。材料二论述了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思考:(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试答:表现:世俗王权强化;民族语言普及;民族认同观念兴起。时代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力量的壮大;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试答: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专制王权,也冲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民族观的形成;推动了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唯物史观——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政治原因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思想原因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经济原因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建立商品流通的交通网络,需要保护资产阶级的海外活动,这都需要建立强大的、统一的国家机器。文化原因以民族语言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发展。国际关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国家主权与独立等原则,促进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现实原因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历史解释——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1)冲击了中古时期神权一统的局面,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3)民族国家成为欧洲政治的基础,推动了现代世界和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进程。(4)推动了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历史解释——民族国家的特点(1)从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来看,民族认同感是近代民族国家的特点之一。民族认同感强,则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稳定;民族认同感弱,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族国家的整体力量。(2)民族国家的出现在其发生时段上大多与现代化的过程密切相关。这首先是因为工业化、现代化使得世界民族分布的状况发生了巨大改观,迫使过去处于彼此分离状态的各个民族交往密切;其次是因为现代化催生了英、法、德等资本主义民族国家。(3)民族国家有统一的国内市场,有明确的国家疆界,有通用的民族语言。探究2近代国际法的发展材料一(各国)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宗教。——摘编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材料二传统国际法将战争看作是推行国家政策、解决国际争端的合法手段。进入20世纪,这种传统观念逐步被否定。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提出各缔约国要“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1928年《非战公约》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明确表达了世界各国力求避免战争的共同追求。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法主要包括谈判与协调,斡旋与调停,调查与调解,仲裁与司法解决。但国际法依然不断地经受着挑战与考验。——摘编自杨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和平》等材料主旨材料一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材料二叙述了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国际法的贡献。试答: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权不容侵犯原则;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的原则。(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特点。试答:逐渐否定主权国家的“战争权”;渐进性与曲折性发展;以避免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核心内容,国际法的内容范围逐渐扩大;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多样化;国际法的权威性逐渐增强。历史解释——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各国不论政治、经济、社会等情况有何不同,一律享有平等权利,承担同等的责任。互不侵犯原则各国在其相互关系中不得以武力侵犯他国,也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他国,不得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平等互利原则各国在法律上必须是平等的,在事实上必须是互利的。和平共处原则彼此尊重对方现存的社会经济制度,实行广泛的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和睦相处。民族自决原则被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民族,有权采取国际法确认的一切合法手段,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国家之间在发生纠纷或争端时,应当通过和平的方法予以解决。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善意履行由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产生的、其作为缔约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所承担的各项义务。唯物史观——影响国际法的主要因素(1)国际关系与国际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国际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对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它使国际法从冷战时期的共存走向后冷战时期的合作,国际合作日益成为主流。(2)国际组织的变化:国际组织的数量呈爆炸性增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职能日益膨胀。(3)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欧洲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以调整国家间政治关系为任务的国际法,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形势下,也迅速向经济领域拓展。(4)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海洋资源的开采、外层空间的利用、国际环境的保护、核武器的扩散、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等成为人类共同的命题。(5)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际法的完善,加速了国际法的体系化。历史解释——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对世界历史的影响(1)进步性①有利于协调主权国家间的关系,稳定国际秩序。②对增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重要作用。③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④在人道主义和保护人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局限性:具有很强的大国强权色彩和殖民色彩。命题点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2023湖南]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了(B)A.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B.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C.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D.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解析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重视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国家主权意识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解决争端的其他手段,“主要”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由材料得不出,排除D项。命题变式2.[2024福建泉州模拟]路易十四(1661—1715年执政)在巴黎西郊修建了规模宏大、极尽奢华的凡尔赛宫后,他把法国各地的贵族邀请到凡尔赛宫居住。这一举措旨在(C)A.促进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B.摆脱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C.维护专制王权国家的稳定D.推动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解析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法国各地贵族邀请到凡尔赛宫居住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贵族的控制,从而维护专制王权国家的稳定,C项正确;民族国家这个时期已经形成,排除A项;中世纪时期没有完全摆脱罗马神权统治,排除B项;路易十四时期是专制王权时期,不是民主政治时期,排除D项。命题点2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3.[2023.1浙江]这是一场由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冲突引发的战争,也是20世纪之前欧洲最具毁灭性的战争,德意志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这场恐怖的战争之后,交战各国创建了一套外交体系,借此维系相互竞争的独立国家之间的秩序。下列项中,属于这套“外交体系”的有(B)①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②确立了“大国一致”原则③建立了外交人员衔级制度④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该条约规定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①④符合,故B项正确。②③不属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规定的内容,故A、C、D三项都排除。命题变式4.[2022山东]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哉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今美利坚教师丁韪良翻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D)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解析从学者张斯桂给《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来看,当时部分国人已经具有近代外交意识,他们主张有选择地吸收国际法原则,以维护国家利益,故选D项。命题点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2022河北]15—16世纪,意大利学者将历史研究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主张通过建立君主政权实现国家统一,并对未来意大利的政体提出了设想。这种观念(B)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兴起B.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C.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D.促进了浪漫主义的形成解析据材料“主张……对未来意大利的政体提出了设想”可知,建立统一国家、建立自己的政体都是民族意识觉醒的体现,故B项正确。近代人文主义兴起于14世纪,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排除;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排除;浪漫主义是文艺流派的一种,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排除。命题点2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2.[2023山东]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欧洲(B)A.国际协调机制更趋合理B.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C.各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D.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被打破解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都反映了在国际关系发展过程中,欧洲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仅阐述了国际体系的影响,并未提及国际协调机制,A项错误。19世纪初,德意志、意大利等均处于分裂状态,尚未形成民族国家,C项错误。维也纳体系是欧洲大国主导建立的,D项错误。3.[2023湖南]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C)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解析4.[2023.6浙江]有位法学家认为,即使在战争的剧烈震荡和风暴的时候,人类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它所拥有的自然法规范。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国际法之父”。他创造的这部“法典”是(B)A.《十二铜表法》B.《战争与和平法》C.《拿破仑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解析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他被称为“国际法之父”,故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第一部成文法,故A项排除;《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颁布的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排除;《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纂的,故D项排除。5.[2022北京]1625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国际法是主权者之间确定并相互认可的一套规则,此书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下列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是(D)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②《拿破仑法典》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④《联合国宪章》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联合国宪章》均为主权国确立的并相互认可的规则,属于国际法,①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法律,《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仅适用于美国,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相关的A、B、C三项。1.[2024武汉重点中学联考]1356年,伦敦市长宣布法庭诉讼使用英语;1362年,英国大法官兼上议院议长用英语宣布议会开幕,爱德华三世首次用英语致辞,以便让平民院的议员听懂。应平民院的请求,爱德华颁布了关于法庭审讯必须用英语的法令。这一现象反映了(B)A.世俗王权得到强化B.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C.大学教育得到普及D.区域文明的多元共存解析据材料“1356年”“法庭诉讼使用英语”“用英语宣布议会开幕”“用英语致辞”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诺曼征服后,英格兰社会出现三种文字共用现象:王室及政府机构撰写文书使用法文和拉丁文,教会使用拉丁文,民众使用英文,英法百年战争大大增强了英格兰人的民族认同感,逐渐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越来越多的人不愿讲法语,英语被逐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这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B项正确。2.[天星原创]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间(1638—1715年),取消了原有地方行政机构的实权,将中央派遣的监督官置于地方长官之上,使其总揽财、政、警、军等一切大权;命令教会为专制王权辩护;等等。这些措施(B)A.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体现出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间的矛盾D.不利于法国的对外殖民扩张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改革措施可知,路易十四致力于加强专制集权,塑造一个现代意义上借由立法主权实现的官僚依法治理的全新的国家治理模式,这体现出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B项正确;这些措施在早期有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所提到的内容不仅仅涉及王权和教权的关系,排除C项;加强专制集权,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力量,推动法国对外扩张,排除D项。3.[2023湖北联考]近代前期,英国将文化认同与经济举措相结合,促使英国民众成为利益整体,在经济上达成了最为集中的共识,从而为英国社会化大生产积累了资金,增强了民众的竞争意识。这说明当时英国 (B)A.政治变革促进国家意识增强B.民族主义助推工业革命开展C.商贸发展催生自由主义思潮D.文化殖民与经济掠夺相结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近代以来一直重视商业上的利益,以王朝为后盾,以重商主义为依托,将文化认同与经济举措相结合,使得英国民众成为利益整体,这种共识的凝聚是民族主义在经济上的反映,其增强了民众的竞争意识和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4.[设问创新/2023北京海淀区期中]下图所示是王绳祖主编的《国际关系史》第一卷关于“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一章的目录节选,目录中的①应是(B)第二章欧洲“三十年战争”及其结局第一节“三十年战争”的国际背景17世纪初的欧洲局势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的对垒战争的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第二节战争的四个阶段第三节①A.《战争与和平法》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C.维也纳会议D.德意志帝国成立解析王绳祖主编的《国际关系史》第一卷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欧洲“三十年战争”及其结局,第一节讲“三十年战争”的国际背景,第二节讲战争的过程即战争的四个阶段,根据第二章标题和叙述逻辑,第三节应当讲战争的结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8年“三十年战争”参战各方达成和解,缔结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至此“三十年战争”完全结束,B项正确。5.[2024广东佛山摸底]有学者认为:“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时候,每一个参会的精英都知道他们将要建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外交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而是宫廷与宫廷的关系,是君主和他们的外交大臣之间的关系。”该观点认为,当时欧洲(A)A.民主制度尚不成熟B.民族国家尚未形成C.国际冲突难以避免D.外交制度需要完善解析根据材料“外交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而是宫廷与宫廷的关系,是君主和他们的外交大臣之间的关系”可知,该观点认为维也纳会议召开时,外交强调的不是单纯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是等级制度,说明当时民主制度尚不成熟,A项正确;15、16世纪,西欧的英国、法国先后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际冲突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与外交制度需要完善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6.[2023广东湛江一模]1814—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会议重申确认国际河川自由航行原则、国际河流共有共管原则,设置了国际管理机构,认定了国际河流管理章程的法律地位。这些措施(C)A.确保了国际河流的和平开发利用B.奠定了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C.有利于构建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D.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解析据材料可知,维也纳会议对国际河流作出了相关规定,提出了相关的原则,并设置了相关的机构,这有利于构建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故选C项。“确保了”说法绝对,排除A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排除B项;17世纪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排除D项。7.[角度创新/2023湖北七市联考]1909年的《伦敦宣言》是规范海上封锁实践方面最权威的国际法规则。一战爆发后,为了加大对德国的海上封锁力度,英国逐渐背离了《伦敦宣言》中关于海上封锁的原则,在糅合传统国际惯例和战时封锁条件基础上创制了自身的海上封锁原则。这表明(C)A.国际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B.英国推动国际法不断地走向完善C.国际法的实施仍有很多局限性D.英国常常违背和践踏国际法规则解析据材料“英国逐渐背离了《伦敦宣言》中关于海上封锁的原则,在糅合传统国际惯例和战时封锁条件基础上创制了自身的海上封锁原则”可知,一战期间英国逐渐背离《伦敦宣言》中关于海上封锁的原则,说明国际法的实施仍有很多局限性,故选C项。英国并没有遵循《伦敦宣言》,这一时期的国际法并没有维护国际关系的稳定,排除A项;英国逐渐背离《伦敦宣言》并不能推动国际法走向完善,排除B项;材料反映一战时期英国背离《伦敦宣言》,这不代表英国违背国际法规则,排除D项。8.[2023江苏连云港调研]1928年,美、英、德、日等国签订《非战公约》,规定: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这些规定(C)A.维护了世界长期和平B.保障了所有缔约国的安全C.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D.消除了缔约国之间的矛盾解析据材料“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可知,《非战公约》规定以缔约的方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这有利于促进各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纠纷,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C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违背了《非战公约》的规定,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非战公约》并未真正得到实行,排除B项;“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9.[2024广东佛山联考]1243年,伦敦市民被英王亨利三世取消选举市长的权利,直至付出1000镑罚金才重新获得该权利。1285年后,伦敦城又被英王爱德华一世直接统治13年,直至付出2000马克罚金才恢复权利。这反映了西欧(A)A.封建王权强化与城市自治发展B.封建领主衰落与市民阶级壮大C.商品经济发展与庄园经济瓦解D.城市政治独立与民族国家兴起解析据材料“被英王亨利三世取消选举市长的权利”“伦敦城又被英王爱德华一世直接统治13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封建王权强化,“(伦敦市民)付出1000镑罚金才重新获得该权利”“(伦敦市民)付出2000马克罚金才恢复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城市自治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由材料得不出来,均排除。10.[情境创新/天星原创]近代早期“国王的两个身体”理论可以表述为小写的国王(自然的)和大写的国王(政治的)。16世纪英格兰的普通法学家们把国王的政治之体和大写的国王视为一个法人,国王和他的臣民构成了这一“集合法人”的头和肢体,随后国王甚至被视为一个“独体法人”。据此可知,“国王的两个身体”理论的建构(B)A.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B.体现民族国家观念的发展C.挫败了基督教会的势力D.奠定了自然法学说的基础解析根据材料“16世纪英格兰”“把国王的政治之体和大写的国王视为一个法人”“国王甚至被视为一个‘独体法人’”,再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时法学家们着重强调国王的社会地位,凸显国王在政治生活中的权力,这有利于强化王权,体现了民族国家观念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所述并非宗教改革相关思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该理论对基督教会的影响,且“挫败”说法夸大,排除C项;王权政治不属于自然法范畴,排除D项。11.[情境创新/2023湖北恩施模拟]清代“外洋”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纳入行政管辖的海洋区域,另一种是指外国。下表是《清实录》中“外洋”一词的统计情况(单位:次)。据此可知,清政府(D)嘉庆朝(1796—1820年)道光朝(1821—1850年咸丰、同治朝(1851—1874年)光绪、宣统朝(1875—1911年)中国管辖之“外洋”74141278外国同义之“外洋”41925148A.国际地位得到提高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C.外交政策趋于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