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逐字稿_第1页
金色的鱼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逐字稿_第2页
金色的鱼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逐字稿_第3页
金色的鱼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逐字稿_第4页
金色的鱼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逐字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色的鱼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逐字稿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逐字稿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2.抓矛盾,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和矛盾之处,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教学过程】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你们的声音真洪亮,真好。上课,起立,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哪课书?一起说。

生:金色的鱼钩。

师: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一起读一读,读。

生:金色的鱼钩。

师:昨天在课前交流的时候,我们预先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还记得?课文首先写了什么?

生:课文首先写了跟队和断粮。

师:好,课文这两个部分交代了事件的起因。文章是以哪个环节结束的呢?

生:文章是以珍藏鱼钩结束的。

师:好,珍藏了鱼钩,升华了主题。可是,文章更多的笔墨还是用在了四个主要的情节上?谁还记得这四个情节是什么?

生:分别是鱼汤、秘密、命令和遗言。

师:请再读一读这四个主要的情节,齐读。

生:鱼汤、秘密、命令、遗言。

师:同学们,请你们打开书,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你能不能发现,这四个主要的情节之间有什么联系?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们安排成这样的顺序,这是什么顺序。想好了就举手说。

生:事情发展的顺序。

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时间顺序。

师:你为什么认为它是时间顺序?

生:因为它有标准的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师:比如?

生:比如一天、以后、有一次等等。

师:很好,请坐。同学们你们看这篇文章,它既可以理解成事情发展顺序,因为几个情节环环相扣;它也可以理解成时间顺序,文章里充满了一天、有一天、第二天……是这样的吧?好,听老师的问题。这四个情节之间,还有没有别的联系?诶,这个问题有点难度是吧?给个小提示,这四个情节的联系和一个人有关系。知道吗?

生:和老班长有关。

师:肯定和他有关。是不是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重点研究一下老班长这个人物。把书平放在桌面上,拿出一支笔,默读课文。画一画文中描写老班长的句子,也许我们就能从这些句子当中,找到这四个情节之间新的联系。

(读课文,勾画)

师:好,我们先画到这。一会儿再交流的时候你可能还会受到新的启发。哪位同学愿意读一句描写老班长的句子?

师:好,请起立。你刚才读的这一段,这是对老班长的一种什么样的描写?描写了哪方面?

生:老班长的语言。

师:主要是语言。我在问你个问题,你读了许多老班长的话,他这些话主要的意思是什么?

生:就是一定要把这三个得病的同志带出草地。

师:好,这是你的理解,请坐。找一位同学读一读上一个自然段,很短,谁来读?

生:“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师:这句话你读懂了,小梁希望老班长干什么?

生:希望老班长也喝鱼汤。

师:好,请坐。所以老班长说的这一大段话其实有个很明确的意思。在鱼汤这件事情上,老班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生:不喝。

师:他说了很多理由,结论就一个:我,不喝!有这层意思吧?好,再找一位同学。咱们再读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

生: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师:这是什么描写?

生:对老班长神态和语言的描写。

师:主要是什么意思?老班长做这样的神态,说这样的话,主要是为了什么?

生:是为了要同志们喝下鱼汤,走出草地。

师:你们喝鱼汤,他自己呢?不喝。好。谁再读一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请大家踊跃地举手。

生:在课文的第十五自然段。“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师:这是什么描写?

生:这是对老班长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师:语言当中透露了他之前的动作,是这样的吧?好。读了这段话,你觉得老班长说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生:意思是老班长不要吃鱼汤,想让小梁他们坚持走出草地。

师:鱼很少,我不吃,你们吃。没错吧?请坐。再找一位同学,也读一句写老班长的句子。

生: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师:好,你读的这个句子是对老班长的什么描写?

生:是语言描写。

师:好,这段话什么意思?

生:是安慰小梁说,我的身体还好,可以钓到很大的鱼,你们就尽量吃。

师:好,这是你的理解,请坐。但总的意思似乎也是一样的。我们读了几个句子,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文章对老班长的描写,有一些共性?从描写的方式来看,主要是哪些描写?

生:我觉得主要是语言的描写。

师:结合了神态、动作,当然了,前文还进行过一段外貌描写。主要是语言。这些语言所讲的意思是不是也差不多呢?是吧?老班长主要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我不喝鱼汤,都让给你们喝。

师:好,他其实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你们轻声读一读,读!这文章可有问题啊。

师:同学们,这些内容难道是重复的吗?

学生停顿

师:是吗?这是不是重复的?不是啊,我读了文章,不是这种感觉啊!好,它们之间的联系就隐藏在情节的发展当中。我们一起来回忆回忆,一开始有鱼汤的时候,老班长就从来没有喝过。这个时候别人问他你也得喝啊,你怎么不喝呢?他怎么回答的?

生:是在第七自然段,“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师:好,请大家看这句话。有谁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是有问题的。谁来说?

生:我觉得他其实是没吃鱼,但是他不想让同志们觉得他没吃鱼,觉得很过意不去,所以他这是善意的谎言。

师:这是善意的谎言。再起立,你从哪儿看出这是谎言的?

生: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

师:你抓住了这个小动作,能不能把这个句子再读一读,你就是老班长,你就读出那种善意的欺骗的语气。读!

生: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师:请坐。谁来评价一下她的朗读。谁愿意来评价?不会评价我教你评价,没关系。

生:我觉得她朗读得很好。老班长这种善意的谎言的这种隐含的意思给读出来了。

师:你很会表达。请你起立,你听出了这是谎言,可是这种谎言听到心里是什么感觉?

生:听到心里就是感觉老班长非常的关心人,把自己放到最后,把别人放到前面。

师:说得真好。还有谁愿意读读这段话?读出这种复杂的感情。找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

生: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师:好,请坐。这是一开始善意的谎言,可是到了后来,谎言被揭穿了,秘密被发现了,老班长就开始说了一段话。这段话是谎言吗?是什么话?

生:实话。

师:实话、真话。谁能把这种真诚的意思读出来?你来读一读。

师:好!他读得好!好在哪儿,谁能评议评议?你来说。

生:他前面用了一些真诚的语气说明熬过了这二十多天不简单,后面:“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有幽默的语气。

生: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师:同样是写语言,你读这段话,觉得他这段话语气又有什么变化?

生:这句话老班长的语言是严厉的、坚定的。

师:好。有一种命令的语气。一直到最后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还在和战士们重复这个意思——我不吃鱼,谁再来读一读?你来读吧。

生: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师:好。你读得真好!感情真深呐!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再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不过这次我们换一个读法,我们把这些句子放到一起读。我读,你们听。一边听,一边感受。

生:“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师:后来,他用真诚的语调和战士们促膝长谈——

生:“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师:后来,他用严厉的语气命令大家必须吃鱼汤——

生:“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师:当他奄奄一息的时候,他深情地说道——

生:“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师:好。听了这样的朗读,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老班长是一个舍身为己的人。

师:你被他感动了吗?

生:我被他感动了。

师:还有什么感觉?哦,同学们应该提醒我,你再重新说一遍,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老班长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师:鼓鼓掌,鼓励鼓励他。还有同学说,没有关系。谁还愿意说,我听了这话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老班长就一直保持着我坚决不吃鱼汤的信念,必须让同志们去吃,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生:递进。

师:你来说,大声说。

生:递进。

师:非常好,你感悟到了。读这个词语,读——

生:层层递进。

师:再读。

生:层层递进。

(板书:层层递进)

师:正是这样的安排,给我们这样的感动。不过还有一个小问题,文章以什么为题?一起说。

生:金色的鱼钩。

师:鱼钩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呢?

生:在文章中起钓鱼的作用。

师:在文章中起钓鱼的作用,没毛病。还起什么作用?

生:它是一条线索,引导全文。

师:好。它是不是一条线索?找一找,哪儿提到了鱼钩?快速地找,快速默读。

生:在34段描写了鱼钩。

师:文章的最后,老班长牺牲了,把他身边的鱼钩珍藏起来。其实故事的开始也是从什么开始的?从老班长做鱼钩开始,贯穿始终,是一条线索,很重要。同学,你认为鱼钩起什么作用?

生: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

师: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你进步了,真棒!好,同学们。可是鱼钩的前面还有一个形容词——

生:金色的。

师:是的。这个鱼钩是真实存在的,它收藏于军事博物馆。你们看它是金色的吗?好,问题来了,为什么叫它金色的鱼钩?

生:因为老班长牺牲的精神让普普通通的鱼钩更闪亮了。

师:他说得真好,牺牲的精神。刚才那位同学其实想说另外一个词,你们知道他想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