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学情检测及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学情检测及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学情检测及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学情检测及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学情检测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学情检测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超新星记录发生在公元前14世纪,以当时

的甲骨文刻划,该甲骨文记录的意思是有新的大星出现于大蝎座旁。

我国古人习惯于把这类突然极明亮地在天空出现一段时间然后又慢

慢消失的星体形象地称为“客星”。

超新星爆发是银河系里最壮观的天象,是恒星演化到晚期所发生

的最后一次爆发。近二十多年来,在多次的国际会议中,各国学者相

当频繁地提到了著名的中国超新星AD1054以及它的遗迹一一蟹状

星云,AD1054就是我国史籍中所记载出现于宋代的“天关客星”:

至和元年五月己丑(1054年7月4日),(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

寸,岁余稍没。

《宋史•天文志》

嘉佑元年三月辛未(1056年4月11日),司天监言“自至和元年

五月客星晨出东方,守天关,至是没”。

《宋史•仁宗本纪》

天关客星可见期共达22个月。1731年,英国贝维斯在金牛座

发现了一个云状物,后被命名为“蟹状星云”,因为其外形象蟹。1921

年,瑞典天文学家注意到蟹状星云的位置与1054年天关客星的位置

相近,估计它们可能有联系。之后,邓肯和哈勃等测出蟹状星云的膨

胀速度。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1942年,荷兰天

文学家奥尔特证认蟹状星云就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1968

年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论证,因为利用该脉冲

星的自转周期和自转周期变化率的测定值,根据快速自转中子星的磁

偶极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蟹状星云和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能量来源,

同时算出该脉冲星的年龄与天关客星爆发至今的时间间隔相近,有力

地说明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因此,1054年

我国天关客星的发现,为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有

力的历史证据和宝贵资料。

(摘编自汪珍如《中国的古客星记录与现代天文学》)

材料二:

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这一方法有其必要性,是

由现代天文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这样两

个方面:其一,现代天文学是一门对天体进行观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理论研究的学科;其二,现代天文学的观测与研究对象大都经过漫长

的演化过程,要更精确地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或者提出一种理论往

往要在长时段的观测积累的基础上,而理论之正确与否也有赖于观测

资料来加以验证。人类的观测能力是有限的,而对古代天象记录进行

现代天文学意义下的研究,则尽可能地化解这一矛盾。

中国古代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天象记录,这构成了应用这一方法的

可行性。由于天象的重要星占价值,历代官修史书均有专门的部分

(“天文志”“五行志”“灾异志”等)来记载象征着天命转移的天象,

尤其是特殊天象更是受到历代史官的重视。客星记录也不例外。

欧洲、阿拉伯等文明中世纪乃至之前时期的天文记录的缺失,使

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古代记录具有唯一性。对此,英国天文学家克

拉克与斯梯芬森曾专门讨论过。正像中国古代拥有大量丰富的天象记

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文化的原因,其他文明天象记录的缺失之原

因也大抵如是。

上述必要性、可行性与唯一性使得古代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天象

记录在现代天文学视野下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也使得古代天象记录

作为观测数据而成为现代天文学的一部分。

(摘编自吴燕《中国的古客星记录的现代研究》)

材料三:

古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论能被用为现今理论形成的一部分时,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现代的”。我国汉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创

造了一种有别于古希腊逻辑演绎体系的算法,这种算法比较机械,却

正符合计算机的程序化。吴文俊先生利用增乘开方法与正负开方法在

HP25型袖珍计算器上编制程序,竟可以解高达5次的方程,而且可

以达到任意预定的精度他说:“继续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机械化

特色,建立机械化的数学,是本世纪以至绵亘整个21世纪才能大体

趋于完善的事。”

科学史研究还可以为现代科学提供研究资料。1955年苏联科学

院通讯院士看到我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超新星纪录和射电源关系的论

证之后,兴奋地说:“建立在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天体物理学的

'超时代’的最新科学一一无线电天文学一一的成就,和伟大中国古

代天文学家的观测纪录联系起来了。”王元等3位院士指出:“通过

我国古天文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现代所得的一些天文现象的研究得以

大幅度'向后'延伸。这种‘古为今用’的方法应受到广泛重视。”

近几十年来,利用中国古代的天象纪录来研究超新星遗迹、太阳黑子

活动的周期等问题,已成为各国的热门课题。

除以思想方法和资料运用与现代科学相交叉外,科学史还以本身

的研究工作为现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科学、技术与社

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有很具体的应用,科学史是20世纪才

建立起来的一门现代学科,与数理化地生相比,只是一个后生小辈,

但它发展很快,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充,研究方法在不断地现代化,如

计算机手段、量化分析等。只要我们思想清楚,方向正确,不懈努力,

相信我国的科学史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更好。

(摘编自席泽宗《科学史与现代科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宋史中关于“天关客星”的记载,因罕见而引起中外学者关

注,对现代天文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B.尽管中国古人对“天关客星”的观测目的与现代天文学家并

不相同,但古今观测的结果大体相同。

C.古代天象记录是现代天文学学科建立的基础,可以帮助人们

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验证相关理论。

D.欧洲、阿拉伯等文明中世纪乃至之前时期的天文记录之所以

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受文化因素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述“天关客星”的史料时,在古代纪年日期后标注

公元纪年日期,体现了作者严谨细致的写作态度。

B.材料一附上关于客星记录的甲骨文图片,既佐证了文本相关

内容,又让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C.在阐述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应用价值时,材料一具有从古到

今的纵向视野,材料二则进行了中西方的横向比较。

D.我国古代天文、算术等诸多领域有丰富成果,但在现代仍未

得到充分发掘利用,说明我国科学史研究大有可为。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是()

A.李约瑟认为,不能轻视中国从汉到元、明制作星图的传统,

欧洲文艺复兴以前没有能与中国星图传统相提并论的东西。

B.中国保留了世界上最悠久完整的地震记录,既为工业建设提

供了宝贵的历史材料也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材料。

C.中国古代丰富的太阳黑子记录,填补了世界相关领域的空白,

成为现代天文学太阳黑子活动11年周期规律的有力佐证。

D.《左传》中对月食有系统的记载始于公元前720年,这一时

间与古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首次记录月食的时间相一致。

4.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假说和验证的过程。请结合

材料一简要分析。(4分)

5.学校开展“学史增信”系列活动,若以“我看中国古代科学

史料”为题发言,请结合材料列出发言要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n(18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见麒麟

哥舒意

丁丑年秋,日军进驻南庄,砸开了苏园生锈的门锁。当天,藤原

长官请私塾先生苏夫子苏园一叙。

“夫子现在还有学生?”

“时局纷乱,学生失散,只在家里教小女,编地方志。”

“时局纷乱,我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教师。现定居南庄,正好请

夫子教犬子承太中华文化。夫子不妨带令媛一起来,两个孩子可作伴

读书。”夫子没有说话。

“日本武运源于贵国儒学,今后我们不分彼此,共同将它发扬光

大。”

“我只知道教书。”

在苏园,守真见到了承太。“守真是我的女儿,”夫子说,“在

这里,我们只是师生,你们只是同学。”言毕,夫子就开始讲授孔子。

课间休息,夫子望着窗外。窗外半山桃树,不见花叶,夫子偏看

得出神。

“夫子在看什么?”

“看万里桃花吧,万里桃花是苏园盛景,只有上了年纪的人看到

过。”守真说。

“现在漫山枯树,没有桃花。”

“那夫子就是在看过去的万里桃花。”

习字课。夫子写下一字,问承太。

“‘仁’,我父亲的名字。父亲说他取名为仁,就像皇帝待臣民

要仁慈,不要凶恶。”

“这是其中之一。子曰:‘仁者爱人',仁是爱惜他人。”夫子

教承太“仁”字的不同写法,汉隶唐楷,一一落入承太眼里。

上午课毕,午餐。承太吃了几口,瞥见守真饭碗已经扒空大半,

问:“师姐没吃早饭吗?”

“家里的粮给村里孤儿了,他们的大人被打死了,他们没饭吃。”

承太没说话,看了看外面,说:“桃树开花就好了,可惜都枯了。”

守真说:“我们去找找,也许能找到一两朵桃花。”

饭后,他们在桃园真的找到了一朵纯白的瘦花。秋日白桃难得一

见,两人赏过桃花,差不多到了上课时间,守真起身要走,承太却奔

向大屋,提了一柄大刀回来。

“母上佛堂供花,正需一支白花。”承太双手握刀,举过头顶。

“这个桃园再也没有桃花了。”守真凝视断茎绿痕,见地上有足

印,隐隐然像是什么动物曾在此驻足。

晚上回家,守真对夫子说:“我好像又看见了。”守真在纸上写

了夫子以前教她的两个字,四十二笔。到了半夜,守真偷偷出门再次

来到苏园那棵桃树下。月色朦胧,恍惚间见一行蹄印,从她脚下伸展

开去。远处树影下,一头古兽。古兽仿佛感觉到了她的存在,转身望

着她,目光清澈。

守真回到家,夫子已经醒来,在方桌上写字。

“我又见到麒麟了。”

“麒麟,古人视为仁慈化身,太平之世它才现身。”夫子说,“孔

子见过麒麟。”

“可现在是乱世。”

“所以麒麟不该出现。”夫子说,“不要告诉任何人你见过麒麟。”

一个周六,午课结束,师生三人听见屋外喧哗。原来,士兵正在

挖一株桃树,守真正是在那棵桃树下看见麒麟的。很快,一辆军卡驶

来,运来一棵大樱花树,种在了那株桃树的位置。

那天入夜之后,守真出门。门外,承太背着书包在等她。他们一

起来到南庄的祠堂,祠堂供桌下钻出很多身影。承太打开书包,所有

孩子都看见了饭团,他们想起夫子教过的课,就说:“仁者爱人。”

离开祠堂后,守真决定把看见麒麟的事告诉承太。于是,他们一

起来到苏园,找到那棵樱花树,蹲守在离它不远的桃树下。月亮渐渐

隐没,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也不知过了多久,暗夜中守真感到有东

西在触碰她。麒麟!麒麟身上遍布伤口。

清晨,守园士兵发现,昨天移植的樱花树已被雷劈断,树下焦土

上,有蹄印四枚。

夫子在家正吟诵论语。卫兵敲门,说藤原请夫子前往苏园一叙。

“今天我们说一下这两个字。”藤原拈起宣纸,上面是夫子写的

两个字。四十二笔。

“麒麟。我想听夫子说文解字。”

“麒麟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动物,实为驼鹿,所以两字都以鹿为字

首……”

“我读到的史料和夫子所说不同。这也是从夫子家借来的,《南

庄简史》,上面说,汉武帝时村民在这里见到麒麟,汉武帝就让人建

了守麟阁。现在守麟阁已毁,但在原址上又盖了这座苏园,于是有了

万里桃花。所以,麒麟再度出现也不足为奇。”

“前人虽有记录,却未必是信史。”

“那孔子春秋时见到麒麟,看见的是什么?”

“一头驼鹿。”

“西汉武帝猎得白麟,又是什么?”

“一头白色的驼鹿。”

“所以夫子是不相信中国有麒麟这种瑞兽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敢问藤原先生,如果见到麒麟,又会怎么做?”

“我们会请回京都,我觉得麒麟代表了中国文化里最宝贵的那一

部分。”

“遗憾的是,藤原先生永远不可能见到麒麟。”

藤原没作声,过了一会说明天要来听课。第二天夫子上课,讲“朝

闻道,夕死可矣”。藤原旁听了一会儿,起身击掌,两名宪兵应声而

至。

“最后问夫子一次,到底见过麒麟没有?”

“从没见过。”

一名宪兵架住夫子,另一名抓住守真。夫子嘴唇动了动,守真低

声说:“爸,覆巢之下。”夫子没再说话。这时,承太忽然向父亲跪

下,藤原迟疑了一会,然后挥了挥手,宪兵松开了守真。

供桌下的孩子饿急了。守真很晚才来,孩子们问夫子呢。守真没

有回答。

忽有孩子说:“着火了!”苏园那里红光艳艳。守真望着山林,

隐隐约约,真真切切,如有古兽浴火奔走。守真取出《南庄简史》,

翻到最后一页,上面有夫子的字:丁丑年秋。之后空白。守真取笔,

在空白处写下:“丁丑年秋,夫子化麟,隐入桃林,是夜桃林花开万

里,绵延不绝。”

“今天还上课吗?”孩子们问。

“上的。今天教两个新字,四十二笔,你们看仔细。”

(节选自《小说月报》2023年第1期,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课间休息,夫子望着窗外”的情景,承太与守真间有

一番问答,这为小说情节的展开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介绍。

B.藤原将樱花树移植到苏园,象征着日本对中国文化侵略的深

入;而樱花树被雷劈,则隐喻侵略者的野心不可能实现。

C.夫子最后一课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一情节上的精心

设计,暗示夫子己作好了牺牲准备,并以此表明心迹。

D.小说写夫子应允藤原担任承太家庭教师的无奈,写他为守护

麒麟秘密的英勇,揭示了一名普通中国百姓的精神成长。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一般写抗战题材的作品不同,这篇小说从文化的角度落笔,

写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企图,写中国百姓守卫中华文化的努力,取材

独特,视角新颖。

B.刀劈桃花,暗示了承太的鲁莽凶残;;给孤儿饭团,表现了

承太的仁爱之心,两者对比鲜明,反映了承太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从而丰富了人物形象。

C.小说中的孤儿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日本侵略者带给中

国人民的苦难,看到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勇敢,也看到中华文化的生命

力和未来中国的希望。

D.小说叙述的故事虽是发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但仍不乏刀

光剑影,砸开苏园生锈的门锁,因为阴谋无法得逞而将夫子杀害,让

人感受到日军的残暴。

8.有人评价夫子教承太写“仁”字的情节设计有“一石三鸟”

的作用,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6分)

9.麒麟是传说中的瑞兽,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请简要分析作者

虚构“见麒麟”的意图。(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功名大立,天也。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夫舜遇尧,天也。

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天下说之,秀士从之,人也。夫禹遇舜,天

也。禹周于天下,以求贤者,事利黔首,禹尽为之,人也。

舜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其未遇时也,以其徒属堀地财,

取水利,编蒲苇,手足脱月氐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其遇时也,登

为天子,贤士归之,万民誉之。尽有之,贤非加也;尽无之,贤非损

也。

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转鬻以五羊之皮。

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

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

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

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

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稷。孔子弦歌于室,

颜回择菜于外。子路与子贡相与而言曰:“夫子逐于鲁,伐树于宋,

穷于陈、蔡。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

颜回无以对,入以告孔子。孔子喟然而叹曰:“由与赐小人也。召,

吾语之。”子路与子贡入,子贡日:“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日:

“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

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

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

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子贡日:“吾不知天之高也,

不知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

得于此,则穷达一也。

(摘编自《吕氏春秋》)

10.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横线

上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3分)

公孙枝A得B而C说D之E献F诸G缪公H三日I请J属K事L

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秀士从之”与“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两句中的“从”字含义相同。

B.”于丘其幸乎”与“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两句

中的“其”字用法和含义相同。

C.“其遇时也,登为天子”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

两句中的“时”字含义不同。

D.“由与赐小人也”与“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两

句中的“小人”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遇见尧,禹遇见舜,源于天意;舜、禹为民服务、赢得民

心,则体现本人的努力。成就大功名不能忽略天意,也不能轻视个人

努力。

B.舜耕地捕鱼时,带着部属辛勤劳作,得以免去冻饿之苦;成

为天子后,得到百姓的爱戴。无论处境如何改变,舜的贤德始终不变。

C.公孙枝大力举荐百里奚,在缪公担心重用贱民会被人耻笑时,

据理力争以打消缪公的顾虑。作者认为他是谋划得当、举荐有功的贤

臣。

D.孔子告诉弟子,霜雪能彰显松柏的气节,陈、蔡之厄也能彰

显自己对道义的坚守,应该算是幸事;听罢,子贡为先前不理解老师

而惭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2)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

14.对“穷”的理解,孔子与子路、子贡两弟子明显不同,请简

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明代诗歌,完成15~16题。

文士二首

陶安

其一

文士甘藜蕾,林栖阅岁华。一衾春自足,千驷我何加?

雨雪欺茅屋,乾坤任钓槎。今朝烟火晚,带露采松花。

其二

文士经纶学,时来志或酬。玉堂①清不夜,金鉴②照千秋。

白发忧民瘦,丹心为国谋。所期功业盛,富贵一浮近③。

【注】①玉堂:官署名,此处指翰林院。②金鉴:指对人进行讽

喻的文章与书籍。③浮讴:泡沫。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千驷我何加”“富贵一浮讴”虽修辞手法不同,但都表现

出读书人对富贵生活的蔑视。

B.“雨雪欺茅屋”一句用拟人手法描写文士的居住环境,“欺”

字有“欺负、欺侮”之意。

C.“丹心为国谋”指文士一心为国谋划,其中的“丹心”运用

典故,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

D.两首诗表明文人不能依赖外部条件,要努力坚守志向才能实

现抱负、体现个人价值。

16.两首诗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两种生活模式,每一种生

活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有其艰辛和不易,请选择其中一首

诗歌并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拟行路难》(其四)中,鲍照用“,

"两句起兴,兴中有比,形象地说明人生亦有命,

人只能听凭命运的安排。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

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⑶古代诗词中常借“用典”传达丰富意蕴:或联想古人,或回忆

往事,言简义丰,让人回味无穷。如“",又如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

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毋庸置疑,近年

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审美境界在不断增强,但也不乏一些人在这个科技

先进、物质丰盛的年代对“美”的麻木和淡漠,只追求实用与功利,

甚至美丑不分、以丑为美。正如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所说:“今天中

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其实审美与个人的能量密切相关。尼采曾说:“力量造就美”。

在心理学上,人的不同情绪会有不同的能量等级,像愤怒、焦虑、苛

求,能量等级就很低;而勇气、淡定、愉快,能量水平就比较高。能

量水平高,对美的渴望和感知力才会生发出来,只有在内心丰饶,平

静安定时,所有的感受力才会更加敏锐,才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环境传

递出来的感觉。一个有着高级审美力的人,一定是自信的,既不需要

刻意标榜自己的独具一格,亦不会人云亦云。所以做一个懂美的人,

要保持好的心态,并重视自己的内心体验,要知道看似无用的审美,

对一个人的修养,对一个人生活的幸福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8.下列句子中的“并”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并”,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3分)

A.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B.很多时候别人并不能真正了

解你的内心。

C.他来到屋里并供认了一切。D.对于流感,应预防与治疗并

重。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

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11(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了最新的物

种红色名录。在名录中,白鲍被正式宣告灭绝,这一消息不禁让人

(a)o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王”的白鲍,曾经分布于中国各大

河流中,《礼记》《周礼》等记载周天子春季祭祀宗庙的场景中,便

有“天子始乘舟,荐随于寝庙”的描述,其中的“鲍”,指的便是白

鲍。白鲍的吻端和头部,长有一簇簇密密麻麻的、呈梅花状的皮肤感

受器官一一陷器和罗伦氏器。前者负责机械感受,如水流、水压等的

变化;①,如水中微弱的低电压等,如此一来白鳍就像带着

一个长长的扫描仪,②,在昏暗湍急的长江水流中自由穿梭。

然而大型水坝的建立却给了白鲍这类涧游鱼类灾难性的打击,一

方面是挡住了它们的涧游产卵路线,另一方面水文条件的改变也影响

了他们的产卵数量。再加上③、沿岸采砂作业、排污等一系列

因素的共同作用,1985年后白鳍的数量断崖式下降,就连长江里最

常见的四大家鱼繁殖量都下降了90%o这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深刻

教训。为防止其它长江水生生物(b),走上灭绝之路,有鱼类

学家建议:改当前的阶段性休渔为全面休渔十年。但无论采取何种方

法,抢救性保护我国最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恢复长江生态(c)。

20.请在文中括号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

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5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交响乐气势磅礴,激荡人心。它一般由数十种乐器共同演奏,每

种乐器均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演奏特点,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等还

需要调和。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

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答案

1.DA项,强加因果。材料一第二段提到“各国学者相当频

繁地提到宋代的天关客星”,但并不是“因罕见”,而是因为对研究

“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的起源与演化”有价值。B项,无中生有。古

今对于天关客星观测结果不同,文中“蟹状星云”是天关客星的遗迹,

观测结果不可能相同;c项,错置条件。现代天文学学科建立的基础

不是古代天象记录,欧洲、阿拉伯等文明中世纪乃至之前时期的天文

记录都是缺失的,现代天文学科很发达。

A.”因罕见而引起中外学者关注”错,材料一“1054年我国天关

客星的发现,为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有力的历史

证据和宝贵资料”是说天关客星的发现意义重大,而不是罕见。B.

“中国古人对“天关客星”的观测目的与现代天文学家并不相同”于

文无据,原文并没有古人观测目的的相关说法,“古今观测的结果大

体相同”错,"天关客星"”的观测是公元1054年,记载在宋代,而

现代观测到的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C“古代

天象记录是现代天文学学科建立的基础”错,材料二是说“利用古代

天象记录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

2.B这里甲骨文的图片,并不通俗易懂;是为了增加论证结论

的真实性。

3.C材料二第四节:上述必要性、可行性与唯一性使得古代东

亚(尤其是中国)的天象记录在现代天文学视野下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也使得古代天象记录作为观测数据而成为现代天文学的一部分。材料

二的观点是对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唯一性。

C项同时符合必要性、可行性与唯一性。A项,仅仅体现了古代天象

记录的唯一性;B项,与天文学无关;D项,不能支撑古代天象记录

的唯一性。

材料二观点是: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有其必要

性、可行性与唯一性。C“中国古代丰富的太阳黑子记录”体现其唯

一性,“填补了世界相关领域的空白,成为现代天文学太阳黑子活动

11年周期规律的有力佐证”体现其可行性。A体现唯一性B.体现可行

性D体现唯一性故选Co

4.①瑞典天文学家提出了蟹状星云和天关客星可能有联系的假

说;②多位科学家先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验证;③从而得出蟹状星云

就是1054年爆发的天关客星的遗迹的结论。

[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

可。]

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假说和验证的过程。材料一的科

学结论是“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这一结

论首先经过了假说阶段,先是发现了“蟹状星云”,瑞典天文学家从

位置上推测“蟹状星云”与1054年天关客星可能有联系;然后经过

了验证阶段,先测出膨胀速度,再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

速度进行确认,又经过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加强论证,最

后才得出科学结论。

材料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

星的遗迹”。这一结论首先经过了假说阶段,“1731年,英国贝维

斯在金牛座发现了一个云状物,后被命名为“蟹状星云,因为其外形

象蟹”先是发现了“蟹状星云”“1921年,瑞典天文学家注意到蟹

状星云的位置与1054年天关客星的位置相近,估计它们可能有联系”

瑞典天文学家从位置上估计“蟹状星云”与1054年天关客星可能有

联系;

然后经过了验证阶段,“邓肯和哈勃等测出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

先测出膨胀速度,“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1942年,

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确认蟹状星云就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

再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进行确认,“1968年蟹状

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论证”又经过进一步加强论证,

最后才得出科学结论可见,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假说和验

证的过程。

5.①中国古代科学史料非常丰富,有些史料独一无二;②中国

古代科学史料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

酌情给分。]

首先“学史增信”就是要重视历史研究,“我看中国古代科学史

料”,发言稿的核心就是重视古代科学史的研究,从古代科学史料中

发现价值,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科学研究。本题答题区间主要在材料三。

结合材料三“古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论能被用为现今理论形成的一

部分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现代的”可知,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

论成为现代理论的一部分;

结合材料三“科学史研究还可以为现代科学提供研究资料”可知,

科学史研究能够为现代科学提供研究资料;结合材料三“除以思想方

法和资料运用与现代科学相交叉外,科学史还以本身的研究工作为现

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可知,科学史研究为现代科学与

社会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

6.D错在“揭示了一名普通中国百姓的精神成长。”从文中“夫

子没有说话”“我只知道教书。”等处表明,夫子从一开始就作好了

牺牲的准备,为国捐躯表明心志,所以这并不是成长,他的精神一直

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7.B从全文看,他“刀劈桃花”是为了献给母亲,后面还有他给

孤儿饭团,为守真父女下跪求情等仁爱的表现,文中没有承太负面的

描写。承太明显受到了中国“仁”文化的影响,心地是善良的。选项

前后两个例子不构成对比。

8.①暗示夫子守护文化反抗侵略的立场和方式;②揭露藤原虽

然名为“仁”,表面上尊重中华文化,实则曲解、图谋侵占的“不仁”

居心和残暴;③为后文写承太给孤儿送饭团、下跪求情等情节作铺垫。

(每点2分)

9.①麒麟的出现激化了主人公和侵略者之间的冲突,推进了小

说情节的发展;②麒麟守护桃林、夫子化麟等情节设计,为小说增添

了奇幻色彩;③守护麒麟、化身为麟等情节,有助于塑造坚定守卫中

华文化、反抗侵略的夫子形象;④暗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隐喻苦难

中的中国必将浴火重生。(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补充答案:①以浪漫主义笔法写抗战故事,赋予小说神秘色彩;

②“见麒麟”意味着太平盛世的到来,含蓄表达了中国百姓对

抗战胜利的期待和坚信;

③写守真见夫子化身为麒麟,是对为国牺牲者的礼赞;

④暗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隐喻苦难中国必将浴火重生。

10.E、H、I【译文】公孙枝得到百里奚之后很喜欢他,把他推

荐给秦穆公,过了三天,请求委任他官职。

U.B“秀士从之”与“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的“从”意

思都为:跟从、追从、追随排除A项;“其遇时也,登为天子”中的

“时”意思为“时机,机会”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中的“时”意

思为“时间”可排除C项;“由与赐小人也”中的“小人”指的是“见

识浅陋的人”与“亲贤臣,远小人”中的“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

可排除D项;“于丘其幸乎”中的“其”是语气副词表强调与“当其

欣于所遇”中的“其”是代词,意思为“他”,两个“其”含义不同,

由此选择B项。

12.C”作者认为他是谋划得当、举荐有功的贤臣。”,“谋无

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不是作者评价公孙枝的,原意是说:百

里奚出谋划策无不得当,做事情必定成功,但这并不说明他的贤德增

加了。

13.(1)信任贤才而任用他,这是君主英明;让位给贤人而自

己甘居贤人之下,这是臣子的忠诚。(4分)(判断句1分,贤1分,

让1分,下1分)

(2)老师抚琴唱歌击鼓跳舞,未曾停止。难道君子不知羞耻像

这样(到这般地步)了吗?(4分)弦鼓1分,绝1分,丑1分,若

1分

14.子贡等弟子认为被困陈、蔡,处境困窘为“穷”。(1分)

而孔子认为遭遇乱世、处境困窘不是“穷”,失于仁义之道才是“穷”。

(2分)

【参考译文】

能建立大的功名,要靠天意。因为这个缘故,就不慎重对待人的

主观努力,是不行的。舜遇到尧那样的明君,是天意;舜在历山种地,

在黄河边制作陶器,天下人很喜欢他,杰出的人士都跟随着他,这是

人为努力的结果。禹遇到舜那样的明君,是天意;禹周游天下寻求贤

德之人,对百姓有利的事情,禹都做了,这些就是个人的努力。

舜种地捕鱼的时候,他的贤与不肖的情况同当天子时是一样的。

在没有遇到有利时机的时候,他带领下属开垦耕种,依水打鱼,编蒲

苇,手和脚磨出茧子都不休息,然后才免于冻饿之苦。当遇到有利的

时机,他当了天子,贤德的人全归附他,所有的人都赞誉他。拥有整

个天下,舜的贤德并没有增加;未有寸土之地,他的贤德也不因此减

损。

百里奚没有遇到有利时机的时候,从虢国逃出,被晋国俘虏,后

在秦国喂牛,以五张羊皮的价格被转卖。公孙枝得到百里奚之后很喜

欢他,把他推荐给秦穆公,过了三天,请求委任他官职。穆公说:“只

用五张羊皮买下他却委任他官职,恐怕要被天下耻笑吧!”公孙枝回

答说:“信任贤才而任用他,这是君主英明,让位给贤人而自己甘居

贤人之下,这是臣子的忠诚。君主是英明的君主,臣子是忠诚的臣子。

他如果确实贤德,国内的臣民都会服从,敌国都将畏惧,谁还会有闲

暇耻笑呢?”穆公于是就任用了百里奚。百里奚出谋划无不得当,做

事情必定成功,这并不说明他的贤德增加了。百里奚虽然贤能,假如

没有得到缪公的重用,必定不会留下这样的美名。

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七日吃不到粮食,野菜里一粒米都没有。

孔子在室内抚琴唱歌,颜回在外面择菜,子路与子贡说:“夫子在鲁

国被放逐,在宋国砍树,在陈、蔡被困,竟然还抚琴唱歌,击鼓跳舞,

不曾停止。难道君子就不知耻到这般地步吗?”颜回无话可答,进门

告诉孔子。孔子感慨地说:“子路和子贡是见识浅陋的人。叫进来,

我有话对他们说。”子路和子贡进来,子贡说:“这种情况应该算是

困窘了!”孔子说:“君子通达于道义叫做‘达',困窘于道义才叫

'穷’。如今我仍然恪守仁义之道,以面对乱世的艰难,可谓适得其

所,哪来穷困之说?所以反省自身应无愧于正道,面对困难应不丧失

美德。大寒到了,霜雪已降,我因此了解松柏的茂盛。陈、蔡的困阻,

对我来说也许算是一件幸事吧。”孔子毅然转身,开始抚琴演奏,子

路情绪昂然,开始执盾而舞。子贡说:“我不知天之高不可攀,也不

知地之深不可测。”古代的得道者,困窘时也快乐,显达时也快乐,

令他快乐的并不是困窘和显达的际遇(而是对道义的通达)。对他们

来说,通达道义而到了这种境界,困窘和显达是一样的。

15.D("时来志或酬”表明文人实现志向是需要时机的,光有时

机也还不够,还需要其他条件,而且山林和庙堂本就是外部条件。)

16.示例一:第一首诗歌代表隐者的人生模式。(1分)它的价值在

于“一衾春自足”的平安,“乾坤任钓槎”的自由,以及“带露采松

花”的诗情画意。(3分)它的艰难和不易是要自甘贫贱,不慕富贵,

须忍受甘食藜蕾、“雨雪欺茅屋”的生涯。(2分)

示例二:第二首诗歌代表出仕者的人生模式。(1分)它的价值在

于“时来志或酬”的自我成就感,“金鉴照千秋”的生命不朽,“所

期功业盛”中期待的盛世伟业。(3分)它的艰难和不易是要付出“玉

堂清不夜”“白发忧民度”这样彻夜工作、忧虑缠身的代价。(2分)

17.(1)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⑵亦余心之所善兮,虽

九死其犹悔⑶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地崩山摧壮

士死素衣莫起风尘叹痴儿了却公家事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

聊因美酒横此心吾与白鸥盟(每句1分)

18.C文中画横线处的“并”,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A.“并”

是动词,意思是“挨着”。

B.“并”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C.

“并”是连词,表示动作先后的承接关系。D.“并”是副词,表示同

时存在、同时进行。

19.修改:近年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审美境界在不断提升,但也不

乏一些人在这个科技先进、物质丰盛的年代对“美”麻木和淡漠。

【解析】“境界在不断增强”,搭配不当,应改为“境界在不断

提升”;对“美”的麻木和淡漠,成分赘余,应去掉“的”。

2O.a.扼腕叹息(扼腕长叹、喟然叹息)b.重蹈覆辙c.刻不容

【解析】第一空:“扼腕叹息”意思是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

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喟然叹息”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

息。联系上文白鲍被宣布灭亡的消息,让人感慨和惋惜。故填“扼腕

叹息”或“喟然叹息”。

第二空:“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

联系上文“鱼类繁殖量下降”,和下文的“走上灭绝之路”及专家建

议,故填“重蹈覆辙”。

第三空:“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联系上

文写到白鲍的灭绝及长江鱼类的繁殖量的下降等,在这里“抢救性保

护我国最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恢复长江生态”就是一件非常紧迫不

可拖延的事情。

21.(1)后者负责电感受(2)能轻易感知到周围环境的各种变

化(3)人类高强度地捕捞

【解析】第一空根绝上文的“前者负责机械感受”及下文的“低

压电”等提示,故填“后者负责电感受”。第二空根据上文“扫描仪”

和下文“在昏暗湍急的长江水流中自由穿梭”等提示,故填“能轻易

感知到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第三空,根据下文写到鱼类繁殖量大

规模的下降以及“改当前的阶段性休渔为全面休渔十年”的专家建议,

可知人类的捕捞,尤其是大规模捕捞对鱼类的不良影响,故填“人类

高强度地捕捞”。

22.因为大型水坝建立和人类高强度捕捞等活动导致白鲤及其他

鱼类数量大大下降,所以“抢救性保护”我国最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

恢复长江生态刻不容缓。

【解析】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长江水坝

建立和人类高强度捕捞沿岸采砂作业、排污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

对白鲍等长江鱼类造成的灾难性影响;二是对此鱼类学家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