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公元前三世纪末期的中国局势图,最终完成国家统一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1969年冬,联邦德国领导人勃兰特主动提出“新东方政策”,主要包括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反映出A.西德积极谋求政治影响力 B.德国正式分裂成两个国家C.冷战在欧洲开始走向缓和 D.东西欧间的矛盾得到化解3.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钢铁价格的变化突出反映了A.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 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 D.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4.190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建立A.阻碍了内阁的团结与和睦B.提高了议会的权力与地位C.加强了政党的合作与交流D.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5.唐政府在851年曾经颁布法令,要求各地恢复原来的宫设市场,在过去不设官市的地方取缔所有市场。这一法令只实行了两年就停止了。这反映出当时A.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没落 B.坊市制度彻底打破C.皇帝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D.商品经济不断发展6.《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这种导致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A.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C.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 D.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7.“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该政策需要与哪一制度配套执行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8.《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投资”的政策。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文献是A.《全国劳工关系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社会保障法》 D.《公平劳动标准法》9.1615年,法国人孟奇里梯安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出:“商业,尤是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国家应该保护关税和商人利益,达到货币入超”。这一主张立即成为欧洲诸国政府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在此理念下,欧洲诸国A.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B.倡导自由贸易的原则C.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D.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10.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11.如图是1887年上海《点石斋画报》刊出的社会新闻绘画。对图中事物,时人或以“今则乘气球者,非从前所谓腾云乎?”加以评议,或以《庄子》的“列子御风而行”抒发观感,甚至以《山海经》中的“奇肱国飞车”想象未来的空中飞行物。此类评论在当时较为多见,表明当时A.图文并茂的报道推动科学常识的普及B.以文学想象描述新知形成普遍的风气C.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对近代科技的认知D.对西学的了解始终停留在器物的层面12.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A.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B.民族认同感的增强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D.中原文化已经统一1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公元前211年,由于“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又疏散了部分咸阳居民,“徙三万家丽邑(今陕西骊山附近),五万家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这两次移民得以实施的有利条件包括①建立中央集权②吞并六国③北击匈奴④焚书坑儒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4.15世纪的意大利,很多城市的宗教活动都有政府介入或主持,政府还承担了原本由教会负责的引导和整肃公共道德的职责,帕奇家族、美第奇家族等望族还修建了自己的私属教堂。这些现象反映出A.意大利是欧洲的宗教中心 B.宗教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C.文艺复兴瓦解了教会势力 D.意大利地区宗教改革的兴起15.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兴废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是相对的;而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这两派的争论A.有利于思想的进步 B.导致社会道德沦丧 C.引起城邦制度衰颓 D.推动民主政治确立16.董仲舒一再强调“天”至高无上的主宰地位,反复论证“天”道是人道的主宰。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董仲舒引经据典把一些自然现象加以神秘化来解释政治现象的症结,董仲舒这样做的目的是A.获得在最高统治者认同 B.宣扬君权神授C.限制君权 D.适应加强皇权专制的需要17.郑观应强调,在与外国协定税率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在外交交涉中,“异邦客商,一切章程,均南各国主权自定。实与公法吻合”。郑观应的这一观点A.体现了近代国家观念 B.接受了西方民主政治理论C.已突破“中体西用”的观念 D.开启了外交观念的近代化18.1962年1月至2月,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著名的七千人大会”,指出了几年来工作的缺点情错误,总结了16条基本经验。同时又强调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三面红旗”不能动。这次会议A.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B.根源于中苏之间关系的恶化C.有利于“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 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19.英国《自由大宪章》中涉及债务担保和连带责任的规定,与罗马法中“保证人在履行了担保责任之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行使追索权”的规定如出一辙。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A.英国法律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B.近代西方法律的源泉在罗马法C.罗马法中蕴含着天赋人权思想 D.罗马法迎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20.1898年6月,李鸿章在致儿信中说:“学堂之事,上意甚为注重,闻每日与枢廷讨论者多学堂、工商等事,惜瘦驽庸懦辈不足赞襄,致……辈窃东西洋皮毛,言听计从。”信中“瘦驽庸懦辈”是指A.洋务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立宪派21.鸦片战争后,上海所在的江浙地区成为了生丝出口的主要地,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丝出口由江浙地区转向广州,并且在广州还出现了最早的近代机器缫丝工业,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对上海严格控制 B.广东受到了清政府的扶持C.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政治局势影响经济的发展22.1933年上海《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专题征文讨论。收到的26篇论文或随笔中,主张走西方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倾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和统制经济的占绝大多数。这表明当时A.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B.知识界要求增强国力的迫切愿望C.国民党的统治失去民众支持D.中共根据地的发展影响日益扩大23.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24.马歇尔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解决方法在于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并且重建欧洲人民对于他们自己国家的经济前景的信心,并相信欧洲是个整体。”“这个项目必须是一个联合体,即使不是被所有欧洲国家赞同,必须被一些欧洲国家赞同。”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的实施A.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国家联合 B.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C.稳定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秩序 D.重在利用西欧削弱苏联实力25.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26.清代除继续沿袭明代《脱漏户口》《人户以籍为定》等传统法律规定外,还制定了一些补充条款,如“察其祖寄,辨其宗系,区其良贱。冒籍者、跨籍者、越边侨籍者,皆禁止”等。这可以用来佐证清代A.租佃制度的瓦解 B.阶层流动的弱化 C.宗法观念的扩展 D.专制集权的强化27.1887年,英国某杂志刊登了一则梨牌肥皂广告。在广告中:一箱肥皂冲上海滩,一名女黑人握着一块肥皂。广告标题是“文明的诞生”;广告底部写着:“肥皂消耗是衡量财富、文明、健康、人之纯洁的标准。”这则广告可以用来说明A.英国工业品主要销往非洲市场 B.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C.欧洲工业文明开始在非洲传播 D.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们的观念28.“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分封制29.一位诗人在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时赋诗一首:“平地惊雷乾坤转,百万学子赴考场。十年梦萦断笔墨,一张考卷通殿堂。”这一历史事件是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 B.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30.1920年,新青年社创办《劳动者》,创刊号指出:“中国的工人比外国工人还要苦。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外国工人略微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深入传播西方启蒙思想B.先进知识分子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D.领导工人运动是中共成立初的中心任务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从翻译到正式出版,经过3年时间(1895—1898年)。这3年,中国近代史上很不平常的3年,甲午海战惨败,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维新运动持续高涨。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见如图)。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传播西学,师夷长技,逐渐成为朝野之共识。中国的一批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魏源、王韬、李善兰、徐寿、华蘅芳、郑观应等,为译介西书,传播西方的政治体制、科学知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译介出版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留下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材料三《天演论》译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严复译述《天演论》不是纯粹直译,而是有评论,有发挥,实际上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政论文。因此鲁迅先生说严复“毕竟是做过《天演论》的”。一个“做”字,入木三分地刻划出严复翻译此书的良苦用心。材料四胡适在读书时,老师让学生买《天演论》做读本,要学生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作文,他说:“这种题目自然不是我们十几岁的小孩能发挥的。但说明读《天演论》,已成为那个时代的风气。”他评价严复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据统计,自1898年以后,在短短的十多年中,《天演论》就发行过三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这是当时任何其他西学书籍都不可比拟的。(1)观察材料一,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状况。(2)结合材料二,说说从魏源到严复这几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3)综合上述材料,你是如何认识严复的《天演论》的?32.在商业资本主义时代,(荷兰)阿姆斯特丹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但严格说来它还不是国际金融中心,因为还不存在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摘自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与材料一所说的“商业资本主义时代”对应的是手工工场时代还是工厂制时代?为什么在这一时代里,荷兰阿姆斯特丹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格致学日明,而天予神授为皇帝之邪说可灭。自世界文明日开,而专制政体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自人智日聪明,而人人皆得有天赋之权利可享。今日,今日,我皇汉人民,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盖欲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谨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采行焉如左:………………——摘自邹容《革命军》第六章《革命独立之大义》(1)你是否同意邹容所言“自格致学日明,而天予神授为皇帝之邪说可灭。”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2)邹容提出“驱逐住居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诛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儆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中国历史的现实演变与该构想有何差异?(3)你如何看待邹容对中华共和国的构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赌徒试图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时间时在公元前三世纪末,换算成年代为公元前200年左右,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战国末年,统一中国的是秦国;再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是③,①燕国,②赵国,④楚国,故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的统一2、A【解析】
根据材料“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可知,联邦德国承认民主德国,并且希望与它改善关系,谋求统一,这是建立在联邦德国经济实力壮大的基础上,在政治上提出统一要求,表明西德积极谋求政治影响力,A项正确;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可知,德国的分裂早于材料,B项错误;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之间的冷战形势并没有真正缓和,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邦德国谋求提高国际地位的表现,东西欧的矛盾化解问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3、B【解析】
据材料“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可知,体现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即垄断组织适应了社会化生产,B项正确;铁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出现,A项错误;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材料没有体现,C项错误;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活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材料没体现,D项错误。4、D【解析】“影子内阁”对正式内阁形成压力,是反对党制约执政党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答案为D项。“影子内阁”不是正式内阁,与内阁的内部团结和睦无关,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影子内阁”加强了反对党与执政党之间的对抗与竞争,排除C项。点睛:影子内阁指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中不执政的政党为准备上台执政而设的预备内阁班子,也叫“预备内阁”、“在野内阁”。影子内阁往往由下议院中最大的反对党领袖,物色下院中有影响的同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影子内阁”负责领导下院中本党成员的一切活动,遇到议会辩论时,各“影子大臣”就会踊跃发言,在阐述本党观点的同时,专挑当任内阁的毛病和缺点进行攻击。“影子内阁”会给当任内阁施加种种压力,其存在是为了促使当任内阁倒台,并最终取而代之。5、A【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唐代晚期颁布恢复各地专门为皇家采购服务的“宫市”的法令,但仅实行两年,反映了中央政令在地方实行受阻,中央集权走向衰落,A项正确;坊市制度彻底打破于宋代,排除B项;题干不直接涉及皇权权威,排除C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6、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中国远航是出于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其根源是中国实行小农经济,封闭性较强;西方航海家远航是出于经济目的,这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中西方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中西航海反差的根源。D正确;自然地理条件、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是影响差异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ABC错误。故选D。7、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北宋“枢密”与“三帅”之间在兵权上的互相牵制,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读书人通过“科举制”得到重用,故C正确;分封制与材料中的发兵与调兵的现象无关,A错误;郡县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B与材料无关;内阁制开始于明朝,D与材料无关。8、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工业措施的评价。由题干材料中的“反市场、反私人投资”可以看出,这应该是罗斯福新政中关于工业方面的措施。所以能够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法律文献应该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故B项正确。ACD项主要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劳资矛盾的。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内容【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题目设置比较平和,容易理解,因为这是历史的主干知识,考生比较熟悉,只要对罗斯福新政掌握准确,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可能有考生在其他项上受到迷惑。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是高考经常碰触的知识点,复习是要给予重视。9、A【解析】
孟奇里梯安主张保护和发展商业,实现货币入超,即实行重商主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欧洲诸国通过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对外进行贸易和掠夺,故选A,排除B;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是在二战以后,排除D。故选A。10、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广告业存在的目的是推广市场宣传,增强商品的市场竞争力;1956年广告业消失是因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基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行政计划和指令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进行管理,市场自由竞争不复存在,排除BC,D项正确。1956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排除A。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11、C【解析】
此类评论多引用中国传统观念评论乘坐气球的现象,说明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对近代科技的认识,故选C;A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文学想象”与题意不符,排除B;D项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选C。12、A【解析】
根据“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可知从先秦到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不能体现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故排除B、C项;中原文化已经统一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故选A。13、A【解析】
从材料中的时间可以看出,此时秦已经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③北击匈奴
④焚书坑儒与此材料无关,排除BCD。14、B【解析】
材料提到意大利的部分宗教活动不再受到教会的控制,而是由政府和私人主导,这体现出教会神权的影响在减弱,宗教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明显。B正确;意大利是欧洲的宗教中心与材料无关,A错误;文艺复兴宣传了人文主义,但没有瓦解教会势力,C错误;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6世纪,时间不符,D错误。故选B。15、A【解析】
相对主义的提出本身否定权威,而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相对主义的分歧引发争论,这种争论有助于推进思想的进步,A正确;与商品经济发展相比,争论本身不能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以及城邦制度衰退,排除B、C;民主政治建立于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苏格拉底生活的时期是民主政治走向衰落时期,排除D。16、D【解析】
天人感应中天道高于人道,强调天的地位,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强调君权神授,引经据典把一些自然现象加以神秘化来解释政治现象的症结,这样做适应了加强专制的需要,D正确;董仲舒这一做法与获得统治者的认同无关,排除A;题干未体现君权神授内容,排除B;董仲舒引经据典将自然现象神秘化,是为了迎合皇权需要,而非限制君权,排除C。17、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郑观应提出在对外交往之时应独立自主,应该遵守国际公法,这实际上突破了传统上中国的夷夏之防观念,反映出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郑观应只是接受了国际外交观念,没有涉及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郑观应已突破“中体西用”的观念;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这是中国外交观念近代化的开始。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8、D【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七千人大会总结了过去的一些教训,在经济发展路线上作出了一定的改变,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调整,D项正确;七千人大会强调了“三面红旗”不能动,这不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思总结历史问题,因此没有充分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也不利于“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排除A、C两项;七千人大会在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背景下召开,这是由于经济建设思想错误,与中苏关系的恶化无关,排除B项。故选D。19、D【解析】
“保证人在履行了担保责任之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行使追索权”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其根源在罗马法迎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故D正确;
英国和古罗马社会性质不同,因此两者的法律不存在继承发展关系,只能认定英国继承了罗马法精神,排除A;B与题无关,排除;题干中重在保护债权人,与天赋人权无关,排除C。20、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李鸿章认为当政诸臣才力“不足赞襄”,结合所学可知,信中“瘦驽庸懦辈”是指盲目排斥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的顽固派,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1、D【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江浙地区的生丝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体现了政治局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排除;B选项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C选项在鸦片战争后已经出现,不是产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排除。故选D。22、B【解析】
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材料未涉及国民政府的统治失去了民心支持,故C错误;材料只是统计发表的论文,看不出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故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表明中共根据地的发展影响日益扩大,D项错误;从表中统计的论文来看,只有一篇支持走资本主义道路,其他均支持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而此时的苏联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即斯大林模式,知识分子对苏联经济模式的认可,表明知识界要求增强国力的迫切愿望,故B正确。故选B。23、C【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A项为元朝中书省。24、A【解析】
材料信息是,马歇尔计划使欧洲人民“相信欧洲是个整体”,该计划“必须是一个联合体,即使不是被所有欧洲国家赞同,必须被一些欧洲国家赞同”。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国家联合,故A正确;B项错在“欧洲各国”,故错误;材料信息和稳定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秩序无关,故C错误;材料主旨未强调利用西欧削弱苏联实力,故D错误。25、C【解析】
根据材料“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是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选项C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选项B是启蒙时期的内容,排除;文艺复兴批判天主教的价值观,排除D。26、D【解析】
清代继承并强化了明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利于加强对人口的管理,从而强化了专制集权,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户籍管理制度,没有涉及租佃制度、阶层流动和宗法观念的扩展,排除ABC。故选D。27、D【解析】
根据“一名女黑人握着一块肥皂”“肥皂消耗是衡量财富、文明、健康、人之纯洁的标准。”可以看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与非洲市场的联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排除B项;“开始”一词表述有误,排除C项。28、C【解析】
由材料“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可以推断出应该是与秦始皇有关,而秦朝统一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故C项正确;A项是原始社会的权力继承制度,排除;B项是西周时期推行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权力继承制度,排除;D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排除。【点睛】“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是关键信息。29、A【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百万学子参加高考的场景,体现了文革结束以后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故选A;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方针,B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30、B【解析】
据题意可知《劳动者》创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国工人的意识以维护自身权利,反映了先进知识分子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故选B;《劳动者》传播的不是西方启蒙思想,排除A;当时尚未发动起工人运动,排除C;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当欧美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时,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电力的发明和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随着与电相关的技术发明不断被运用,电力时代到来了,此外,人类在交通运输、化工、新材料等许多技术生产领域取得突破。在欧美各国中,美国与德国的发展最为突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垄断的产生,这些都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2)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早期维新派:制度变革、君主立宪;严复等维新派:救亡图存、社会进化论。(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答案4:找出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和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图示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背景、时间,主要发明、涉及的领域和主要国家以及影响等回答。(2)依据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传播西学,师夷长技,逐渐成为朝野之共识”“中国的一批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魏源、王韬、李善兰、徐寿、华蘅芳、郑观应等,为译介西书,传播西方的政治体制、科学知识”“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译介出版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和所学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提倡制度变革和君主立宪以及严复等维新派提倡救亡图存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回答。(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材料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论述。本题的观点可以依据材料三“入木三分地刻划出严复翻译此书的良苦用心”以及材料四“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的信息提取“严复翻译《天演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家庭式宝宝日托管与心理辅导服务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电子特种气体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生物丁醇行业风险评估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猫粮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火锅店连锁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润唇膏行业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胶管市场运行动态及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柴油清净剂市场十三五规划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整体浴室行业运营态势及发展风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开水煲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4月23日幼儿园世界读书日读书绘本名人读书故事春暖花开日正是读书时课件
- 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方案
- 一年级美术课后辅导方案-1
-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件
- 2022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锻造安全生产》课件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30篇
-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 文献的载体课件
-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