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25届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5届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5届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5届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5届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5届高考生物三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可能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c中C.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a-b-dD.甲、乙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表示为a/(a+c+e)2.下列激素由垂体分泌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和乙烯都可促进保卫细胞中NO的合成,从而促进气孔的关闭。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脱落酸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冠和萎蔫的叶片B.乙烯可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C.脱落酸和乙烯都是作为信息分子调控气孔的运动D.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能降低保卫细胞中NO水平,推测其可能促进气孔开放4.PD-1是位于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与癌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蛋白质PD-L1结合后,会使T细胞进入静息状态,无法识别癌细胞,并可使T细胞自身增殖减弱或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T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成熟于胸腺B.癌症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力降低,但不影响体液免疫C.抑制PD-L1的活性,可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途径D.PD-1的抗体可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能力5.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实例的是()A.原始森林演变为次生林 B.废弃的农田杂草丛生形成草地C.过度放牧的草原演变为荒漠 D.温带草原面貌从夏季到冬季发生改变6.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某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为人体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B.若图1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C.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图2所示行为发生在b点之后7.青蒿素能有效杀死疟原虫(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其主要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是寄生在宿主红细胞中的真核生物B.疟原虫通过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威胁细胞生存D.疟原虫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8.(10分)2005年,人们发现在东非肯尼亚的帕秦罗岛上有一个“中国村”,祖传约在600年前,由郑和船队的队员与当地妇女结婚后繁衍而成。如果通过比较DNA的碱基序列、确认该村的村民与我国汉族人是否有传说中的亲缘关系,最好从该村村民与我国汉族人的下列哪种结构中提取DNA()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Y染色体 D.线粒体二、非选择题9.(10分)某地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经检测发现该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该新型病毒引发的传染病,传播速率快,波及范围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______组成,对病毒有_____功能,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2)血浆疗法是用康复病人的血液制备成血浆进行治疗的方法。科研人员用已康复的A、B两人的血清,检测抗原-抗体反应强度,实验结果如下图。①对照组应用_______(填“患者”、“AB混合血清”、“正常人”)的血清进行实验,目的是排除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选取_____的血液用于血浆疗法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是利用了康复者体内的_____产生的抗体与病毒结合。(3)若你是该传染病的“疑似病例”,你的以下做法哪些是错误的?_______a.做好隔离防护措施b.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c.保持通风,勤洗手d.及时去医院检查e.定时服用抗生素10.(14分)请回答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的遗传问题:(1)果蝇是二倍体生物,其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包含_____条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已知二倍体果蝇的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果蝇的眼色和体色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若灰身红眼雄果蝇和灰身红眼雌果蝇进行交配,产生一只含有XXY的黑身白眼果蝇,则该果蝇的产生是_______(填“母本”或“父本”)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___________导致的。(3)某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0条)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物开两性花,表现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不存在显性基因E时,植物表现为败育。纯合子BBEE和bbEE杂交,应选择_________作母本,得到的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11.(14分)2018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体细胞克隆猴的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1)据图可知,克隆猴培育过程用到了____和________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原因是体细胞____程度高,很难表现出全能性。(2)上述实验核移植的受体一般选用A猴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________,原因是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且含有促进___表达的物质。(3)图中Y表示____过程。若将代孕母猴换成代孕母羊,则不能顺利生出克隆猴,原因是___,导致胚胎死亡。(4)克隆猴的成功为阿尔茨海默症、白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等疾病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与以往用普通猴子做实验相比,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两大优势是: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一个由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开发出一种通过大肠杆菌制造丙烷的新技术。科研人员要对大肠杆菌进行研究和利用,需要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分离、鉴定与计数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配制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消毒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接种前通常需要检测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检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所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可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__进行形态学鉴定。在5个平板上分别接入1.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5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19、61、64,65和66,则1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___个。(3)图2是某同学利用不同于图1方法分离菌株的示意图。下列对其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a.操作前用无水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b.不能将第⑤区域的划线与第①区域的划线相连c.整个过程需要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d.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1、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其中粪便中的能量是该营养级未同化的能量。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1)自身呼吸作用消耗;(2)流向下一个营养级;(3)被分解者利用;(4)未被利用。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A、乙捕食甲,乙可能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A正确;B、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没有被乙同化,还属于甲进入分解者的能量,即包含在c中,B正确;C、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乙同化的能量-乙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可表示为a-b,C错误;D、甲、乙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乙同化的能量/甲同化的能量,可以表示为a/(a+c+e),D正确。故选C。2、A【解析】

寒冷刺激导致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脉传至腺垂体,导致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再通过体液的传送运至甲状腺,导致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促进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多。【详解】A、促甲状腺激素由腺垂体分泌,A正确;B、性激素由性腺分泌,B错误;C、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C错误;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D错误。故选A。【点睛】熟记激素的分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B【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和乙烯都可促进保卫细胞中NO的合成,从而促进气孔的关闭。而气孔关闭,二氧化碳进入减少,会降低光合速率。所以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和乙烯会降低光合速率。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详解】A、脱落酸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冠和萎蔫的叶片,A正确;B、乙烯只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B错误;C、激素都是信息分子,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传递信息,因此脱落酸和乙烯都是作为信息分子调控气孔的运动,C正确;D、NO的合成增加,可促进气孔的关闭,若细胞分裂素能降低保卫细胞中NO水平,推测其可能促进气孔开放,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功能和作用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4、B【解析】

PD-1是位于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它会与癌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蛋白质PD-L1发生作用,PD-1和PD-L1一旦结合,会使T细胞进入静息状态,无法识别癌细胞,并使T细胞自身增殖减弱或凋亡,所以T细胞可能会减少,细胞免疫降低,T细胞也参与体液免疫,故体液免疫也会降低。【详解】A、T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于胸腺,A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癌细胞表面的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后,可使T细胞自身增殖减弱或凋亡,T细胞既可以参与细胞免疫也可以参与体液免疫,所以癌症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力降低,体液免疫也降低,B错误;C、PD-L1活性被抑制,可减少PD-1和PD-L1的结合,从而使免疫细胞发挥正常功能,以清除癌细胞,C正确;D、给癌症患者注射PD-1的抗体,可使T细胞表面与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的PD-1减少,T细胞凋亡减少,从而使免疫功能增强,进而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着重考查了人体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从题干信息中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的场所,明确抗体的专一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5、D【解析】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详解】A、原始森林演变为次生林是从有生物的群落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不符合题意;B、废弃的农田中保留有原有土壤条件、含有生物的种子等,故废弃的农田中杂草丛生形成草地属于次生演替,B不符合题意;C、过度放牧的草原演变为荒漠也属于是从有生物的群落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不符合题意;D、温带草原面貌从夏季到冬季发生改变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不属于次生演替,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演替的类型及实例,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6、C【解析】

1、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4)核膜和核仁:前期消失,末期重建;(5)中心体:间期复制后加倍,前期分离,末期细胞质分裂后恢复体细胞水平。2、减数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1)染色体变化:染色体数是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2N→N),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变化N→2N→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再减半(2N→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消失(2N→0),存在时数目同DNA。【详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单体数目没有出现过减半的情况,A错误;B、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B错误;C、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为1或2,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C正确;D、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于图1中的a点时,D错误。故选C。7、D【解析】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疟原虫吞噬食物的过程为:细胞外的生物大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膜发生变化,向内凹陷,内侧形成外被蛋白,然后进一步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内,该过程中存在细胞膜形态的变化,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结构特点。【详解】A、疟原虫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原生动物,即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的真核生物,A正确;B、疟原虫通过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胞浆丢失则会威胁到疟原虫的生存,C正确;D、疟原虫细胞中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D错误。故选D。8、C【解析】

Y染色体一定会由男性传给儿子,且一代代传下去不会改变,所以可比较该村男性村民与我国汉族人Y染色体的DNA,选C。二、非选择题9、活性物质防卫正常人血清中其它抗体(无关抗体)B浆细胞b、e【解析】

1、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系统、免疫器官以及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详解】(1)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对病毒有防卫功能,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2)①对照组应用正常人的血清进行实验;目的是排除血清中其它抗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B抗体和抗原的反应强度比A抗体和抗原的反应强度更强,故选取B的血液用于血浆疗法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是利用了康复者体内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病毒结合。(3)若你是该传染病的“疑似病例”,你的以下做法哪些是错误的?a、做好隔离防护措施,a正确;b、由于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不能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b错误;c、保持通风,勤洗手,c正确;d、及时去医院检查,d正确;e、抗生素对细菌有效果,对病毒的效果很弱,e错误。故选be。【点睛】本题的借助新型冠状病毒考查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0、48和4基因自由组合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e基因的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bbEE野生型:双雌蕊=3:1【解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决定果蝇的眼色与体色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故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2、某二倍体植物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BE表现为野生型,植物开两性花;bbE表现为双雌蕊可育植株;ee表现为败育,据此答题。【详解】(1)果蝇是二倍体生物,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共有8条染色体,故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包含4条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第一次染色体排列在中央时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体,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中央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2)已知二倍体果蝇的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控制果蝇的眼色和体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若红眼雄果蝇(XEY)和红眼雌果蝇(XEX-)进行交配,产生一只含有XXY的白眼果蝇,则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EXe,该白眼果蝇基因型为XeXeY。则该果蝇是母本在形成配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e基因的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产生XeXe的卵细胞与父本产生的Y精子结合而成的。(3)据分析可知,bbE表现为双雌蕊可育植株,故纯合子BBEE和bbEE杂交,应选择bbEE作母本,得到的F1基因型为BbEE,让其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EE:bbEE=3:1,故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野生型:双雌蕊=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染色体组概念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对于自由组合定律解答时应先拆分为数个分离定律,按照先分离后组合的规律解答。11、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分化(次级)卵母细胞细胞核全能性胚胎移植代孕母羊会对移入其子宫内的猴的克隆胚胎产生免疫排斥体细胞克隆猴遗传背景相同,避免个体间差异对实验的干扰,大大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体细胞克隆猴制备时间缩短,基因编辑等可在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解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2、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详解】(1)据图可知,克隆猴培育过程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原因是体细胞分化程度高,全能性较低。(2)上述实验核移植的受体一般选用A猴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原因是卵母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且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3)图中Y表示胚胎移植过程。若将代孕母猴换成代孕母羊,代孕母羊会对移入其子宫内的猴的克隆胚胎产生免疫排斥,导致胚胎死亡,则不能顺利生出克隆猴。(4)与以往用普通猴子做实验相比,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两大优势是:①体细胞克隆猴遗传背景相同,避免个体间差异对实验的干扰,大大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②体细胞克隆猴制备时间缩短,基因编辑等可在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