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5-1949.10)实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0-1978.12)创造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12-2012.11)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11-今
)站富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书的主线: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2025届新高考政治热点突破复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01最新考情分析
本课在高考命题中一般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及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轨迹等知识点核心考点考情统计材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2023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安徽、山西、云南、黑龙江、吉林12题马克思、恩格斯历史成就科学社会主义2023年1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2023年全国甲卷劳动价值论科学社会主义2023.湖南卷第1第2题2024辽宁卷第一题《德意志意识形态》摘录《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课标要求】
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02课程标准解读最低共同部落奴隶主生产力地主地主资本家大批失去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梳理排查·夯实基础工人运动马克思剩余价值《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核心考点一原始社会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原始社会——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蒙昧阶段/不是理想社会生产力主要使用石制工具,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生产关系①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③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上层建筑氏族制度,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主要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历史结果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原始社会逐渐解体2.奴隶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生产力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上层建筑奴隶主阶级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奴隶制国家产生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历史评价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1.关于阶级和国家:2.什么是阶级社会?什么时候人类进入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有哪些社会形态?(1)先有阶级,后有国家。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2)阶级和国家都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不会永远存在。
阶级社会是指社会的存在是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的社会。它包括三个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2)区分阶级社会和非阶级社会的主要标准:区分阶级社会和非阶级社会的主要标准,不是看这个社会有没有阶级的存在,而是看其是否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否是阶级矛盾。虽然阶级社会都是有阶级的社会,但是有阶级的社会未必就是阶级社会。(3)社会主义社会不是阶级社会拓展延伸:阶级与阶级社会3.封建社会——阶级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统治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剥削、政治压迫、思想钳制。4.资本主义社会——最后的阶级社会(1)本质特征生产力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生产关系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②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上层建筑①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②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2)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基本特征生产过剩——实质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直接原因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②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解决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注意】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3)历史命运决定因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必然趋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社会形态来分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从国家形态来分人类社会主要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从文明程度来分人类社会主要有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知识拓展:人类社会根据不同标准划分不同历史阶段核心考点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考点精析1.认识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2.全面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历史条件①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②历史前提: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P15-16(1)主要内容:①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②一个政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③一个目标——未来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④实现途径——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2)重要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2024辽吉黑1题】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两个必然”: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A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意义时政术语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4.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尝试巴黎公社实现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飞跃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挫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这一伟大实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趋势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核心考点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考点精析1.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跨模块:必修4第五课“社会历史的发展”]
生产力生产关系含义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素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图解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跨模块:必修4第五课“社会历史的发展”]
内涵或表现原因统一性社会形态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因素等的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二者统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看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难点突破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普遍规律和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普遍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衡量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与历史必然性(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区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范畴,属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释了中国这一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所要走的路,因此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范畴,属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个性”联系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前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结晶,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②“中国特色”是就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实现形式而言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源”,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科学社会主义衍生出来的“流”。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离开科学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度学习·高阶思维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情境探究情境①一种理论是否拥有真理力量,归根到底要看能不能科学回答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②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
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长期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③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当今世界最宏大、最现实、最鲜活的社会主义实践正在中国社会渐次展开并渐入佳境。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最好检验、最好证明。
实践的理论探究: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提示: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回答了时代之问,闪耀着真理的力量。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根据中国的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答时代之问,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素养达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理论方面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实践方面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飞跃: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三次飞跃→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实践逻辑: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同点出发点和内容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单纯批判资本主义在研究社会历史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变革社会的力量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强大力量揭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变革途径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正确途径揭示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同点①都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并研究资本主义。②都对未来新社会提出了一些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难点突破比较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次飞跃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5页第二次飞跃以十月革命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橱柜购销与安装工程合同
- 招聘服务合同
- 内部施工合同协议
- 城市规划咨询顾问合同
- 家装使用装修合同
- 工业自动化设备采购及安装服务合同
- 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合作合同
- Unit 2More than fun Presenting idea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文学与新女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摄影测量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事故隐患安全培训事故排查安全隐患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精品课件
- 新公务员法培训课件
- 领导干部的国学修养讲义
- 05-第三章-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生物转化幻灯片
- 公司精益改善项目推进管理制度及激励方案
- 工科高等数学(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海洋大学
- oppor11t刷全网通改全教程
- 儿童羽毛球教程
- 福建某机场二次雷达站基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内部控制-仓储与存货循环调查问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