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1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1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1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李白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疏通文意,背诵全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

反复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想象诗歌意境,揣摩诗人蕴含其中的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梦游"意境,品味诗歌奇特的想象,体会李白浪漫主义风格,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品味诗人情感,学习诗人不慕荣利,追求自由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想象诗歌意境,揣摩诗人蕴含其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鉴赏“梦游”意境,品味诗歌奇特的想象,体会李白浪漫主义风格,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二、解题

该诗的另一个标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全诗是通过记叙"梦游天姥”的经历,来“留(诗)(赠)别(东鲁诸公)”,这里的“吟"和《琵琶行》的“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一样,只是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所以最好将标题写成《梦游天姥吟.留别》。“吟”是乐府诗体的一种,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般比较自由,

"歌"行”"吟"是我国古代古体诗中的乐府旧题,称之为“歌行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有“歌行"一体。其形式较自由。大多模仿乐府诗的风格,语言通俗流畅,文词比较铺展。其中多有叙事之作。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梦游:

梦中游历,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

所梦内容

吟:

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属歌行体。吟,吟咏。

留别:

写作目的:告别,写诗赠给留住在此地的朋友。

文体知识: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三、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返回东鲁(在今山东)家园。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大约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其作年一说天宝四载(745),一说天宝五载(746)。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朋友时所作,所以又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四、整体感知

瀛洲yínɡ:瀛洲、蓬莱、方丈为东海三仙山

剡溪Shàn:水名,浙江嵊州南面

谢公:谢灵运,东晋诗人,开山水诗派

屐jī:木屐

渌lù:清

千岩万转:山岩重叠,山路曲折

殷yǐn:震响

澹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訇然hōnɡ:形容声音很大

悸动jì:指心跳

向天横hénɡ

天台山tāi

五、文本研读

赏析第一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①天姥(mǔ)山:在今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因此得名。

②瀛(yíng)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

③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

④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

⑤云霞:彩云,彩霞。一作“云霓"。明灭:忽明忽暗。指天姥山在云彩中时隐时现。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⑥向天横:直插天空,遮住天空。横,直插。

⑦“势拔”句: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西北。

⑧天台(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北部。四:一作“一"。王琦注三十六卷本《李太白集注》:“当作一”

⑨“对此"句:对着天姥山,天台山就好像要倒向它的东南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显得低多了。欲,一作“绝”。

齐读并思考:

①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

写天姥山的神秘飘渺、迷离恍惚。

以瀛洲来陪衬天姥(侧面描写)。天姥山像传说中的瀛洲一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②后四句诗写了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

姥山的高峻、雄伟。

写天

对比、衬托。用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说明其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说天台之高“一万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却显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样高大雄伟的天姥山,这样美丽的大自然,怎能不引起诗人梦游之念呢

天下的名山大川很多,天姥山甚至还没天台山有名。诗人为什么独钟情于天姥?

在诗人心中,天姥高耸入云,势拔五岳,“拔”是一种想象中的夸张,在夸张与想象中带入浓烈的个人情感。

天姥被诗人理想化、人格化,已不仅是实际意义上的山,而是一座精神大山,一种人格象征,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小结:

本节总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神奇,这是入梦之由。

赏析第二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⑩因:依据。之:指代前边越人的话。

度:一作“渡"。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南面。

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南面。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游天姥山时,他曾在剡溪这个地方住宿。

渌(lù):清。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谢公屐(jī):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半壁”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叫桃都,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迷花"句:迷恋着花,依靠着石,不觉天色已经很晚了。暝(míng),日落,天黑。

“熊咆”句: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殷(yǐn),这里用作动词,震响。

“栗深林"句: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栗、惊,使动用法。青青:黑沉沉的。

澹(dàn)澹:波浪起伏的样子。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列缺:指闪电。列,通“裂”,分裂。缺,指云的缝隙。电光从云中决裂而出,故称“列缺"。

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fēi):门扇。一作“扇”。

訇(hōng)然:形容声音很大。

青冥:指天空。浩荡:广阔远大的样子。

金银台:金银铸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风:一作“凤"。

云之君:云里的神仙。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鸾回车:鸾鸟驾着车。鸾,传说中的如凤凰一类的神鸟。回,旋转,运转。

魂悸:心跳。

恍:恍然,猛然。

觉时:醒时。

“失向来”句: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向来,原来。烟霞,指前面所写的仙境。

第二小节是诗的主体部分。试划分这一小节的层次,并概括景物的特点以及李白心情的变化。

梦到剡溪

著屐登山

夜间景象

神仙洞府

梦境消失

(1)梦到剡溪:清幽寂静

我想依据越人的介绍,梦游吴越,一夜之间就飞过洒满月光的镜湖。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美丽的剡溪。谢灵运住过的地方现今还在,清清的溪水荡漾,猿猴的啼声凄清。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直挂云帆济沧海——飘然快意春风得意的李白踌躇满志兴高采烈的李白

(2)著屐登山:壮美奇绝

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还听到空中天鸡的鸣啼。山岩重叠,不知道拐了多少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陶醉的乐而忘返的李白

(3)夜间景象:离奇险怪

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黑云沉沉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

迷惘震惊苦闷抑郁的李白

(4)神仙洞府:壮丽辉煌美妙无比

电闪雷鸣,山峦崩塌。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青色的天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中的神仙啊纷纷降下。老虎弹奏瑟啊鸾鸟驾着车,排列的仙人啊象麻一样难以数清。

飘飘欲仙的李白

(5)梦境消失(过渡句,写面对现实的无限痛苦)

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然惊动,恍然站起身来,又长叹不已。醒来时身边只有睡过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更加失落惆怅郁闷的李白

赏析第三段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东流水: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白鹿:传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青崖:青山。

须:等待。

摧眉折腰: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摧眉,即低眉。

1、“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指上节所写的梦境如烟,瞬息即散。这表明了作者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和伤感情绪。“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2、“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这同时也表明,浪迹山水,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寻仙问道,正是为了心灵的抚慰。

3、“且放"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放鹿青崖、骑访名山反映了诗人与现实的对立,对恶势力决不妥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