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索自然奥秘,争当科普讲解员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探索自然奥秘
,
争当科普讲解员
—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人文主题分析)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统领,从动物、自然现象、植物三个不同角度编排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种动物的成长变化;《我是什么》通过图文揭示了大自然中某一种物质的形态变化;《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讲述不同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的诗歌。“我爱阅读”中《企鹅寄冰》这个童话故事讲述了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变化。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知晓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产生阅读科学童话、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同时产生保护环境、自然的意识。
(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教材编排有递进性:一上提出“模仿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和句式”“合理搭配‘的’字词语";二上第四单元提出“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本单元三篇课文中的动词用得准确、巧妙,课后题和语文园地也引导学生体会动词妙处并进行拓展训练,在运用中发展语言与思维能力。
“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另一个教学重点。本单元的课文都配有多幅插图,帮助学生借助图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内容;还可以借助图片讲述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学习任务群定位)
综合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本单元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本单元尝试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这是第一学段的基本要求。《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课后都有“读一读,记一记”,促使学生做好语言积累。
(学习主题)
以单元课文内容为依据,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单元教学活动,形成核心任务—探索自然奥
()
()
()
语文二年级(上)
秘,争当科普讲解员。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通过对“动物馆"自然馆”“植物馆"等领域的探秘活动,带着学生从日常见过的自然现象出发,与小蝌蚪一起“游哇游”,与蒲公英一起“飞呀飞",与小水滴一起“变变变”……通过朗读与交流,观察与表演,提取课文中的明显信息,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记录与描绘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并分享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目标)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掌握“教、没、种、为、得"5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关键词,画思维导图了解课文内容,能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梅花》。
3.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养成积累词汇、运用词汇的习惯。
4.养成归类比较、提笔练字的书写习惯。
5.口语交际时吐字清楚,对不明白的地方能有礼貌地提问。
6.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知道大自然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激发爱护自然的情感。
(任务框架)
第一单元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
识字与写字1.能正确读写字词。2.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养成积累词汇、运用词汇的习惯。3.养成归类比较、提笔练字的书写习惯。☆☆☆
阅读与鉴赏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2.借助图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的奥秘。☆☆☆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时吐字清楚,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梳理与探究1.发现汉字的规律,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发展独立识字的能力。2.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3.了解大自然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激发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任务发布:迎接招募,明确学习活动
(学习目标)
1.明确单元主题,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与活动流程。
2.会认“套”等11个生字,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
3.初步完成本单元的预习。
(课前准备)
梳理任务,制作课件;观察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发布单元任务,引发学习期待
1.公布好消息:学校将新建一个大型的科技馆,面向全校招募科普讲解员。
2.交代招募令的内容:
请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事物,使用不少于5个动词库里的词语,把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发现讲解给大家听,最终获得“最佳科普讲解员"的称号。
语文二年级(上)
3.公布“最佳科普讲解员”评选标准:
(1)讲解时声音洪亮,能让每一个观众都听到讲解者的声音。
(2)讲解时能使用不少于5个动词库里的词语,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更精准形象。
(3)讲解时能够加上一些动作、适当的语气,让讲解者的表达更自然,贴近观众。活动二:阅读任务流程,了解单元内容
导入:为了更好地完成招募,我们先来看看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积累讲解素材。
1.浏览本单元的内容,说说内容及发现,关注课文内容、语文园地,梳理单元内容,形成单元学习的主题及框架。
2.要想做好讲解员,就要先去探索大自然,一般会准备些什么呢进行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的学习: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词语。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八种物品,说说这些物品的用途。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进行小游戏巩固识字,如,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手套”,学生说“我戴上手套去野外",在说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并了解物品的用途。
3.浏览课后练习题,关注表示动作的词语,明晰本单元“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的学习重点,在预习、课后题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关注动词:
(1)“披着"落下来”“炸开"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
(2)你能否表演或描述出这些词语表示的动作
4.关注第一、三课的课后第二题、第二课的课后第一题,想想如何讲述课文内容。
回顾《小猴子下山》等课文,想想如何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迁移运用到本单元的学习中来。
活动三:预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预习要求如下:
1.自读课文,圈出要求会认的汉字,标画生词,想一想识字好方法。
2.再读课文,标出文中关于大自然奥秘的句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读一读要求书写的汉字,标出不熟悉的汉字或者笔画。任务一:探秘动物馆
(学习目标)
1.认识“塘、脑”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找、两”等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看见"等7个词语。积累由“袋、迎、塘”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借助课文短语了解“披"等四个词的意思,并能仿照例子写话,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感叹号和问号,读好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了解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字的书写要领,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保持良好的书写姿势。
5.知道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并能按顺序将图片连起来讲故事。
6.口语交际时吐字清楚,对不明白的地方能有礼貌地提问。
第一单元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探秘青蛙的成长
1.读一读,写一写:初读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读准字音,书写生字、词语。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预设:“脑袋”的“袋"读轻声“dai”;“捕"的声母是b,不要读成“pǔ”。
(2)认读并积累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3)做动作猜词语,识记生词。
(4)学习多音字“教”,组词区分。读一声时,表示“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组词“教写字、教唱歌”;读四声时,表示“教导、教育",组词“教育、教室、教师”。
(5)交流其他生字的识字方法,同桌进行相互检测。
(6)练习书写本课生字及词语表生词,小组内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和示范,关注正确的写字姿势。
①学习用“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形容生字结构特点,并进行书写。
②“皮”字的笔顺是:横钩、撇、竖、横撇、捺。
2.说一说:再读课文,借助插图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话)
3.摆一摆:借助卡片摆一摆小蝌蚪与鲤鱼阿姨、乌龟、青蛙妈妈的位置图,体会“迎、追、游"三个动词。
4.圈一圈:在文中圈画出关于小蝌蚪和青蛙妈妈样子的关键短语。
(1)小蝌蚪的样子: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青蛙妈妈的样子: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仔细观察关于青蛙妈妈样子的短语和描写小蝌蚪尾巴的短语,说说有什么发现。
①短语中都有表示动作的词语。
②出示“穿衣服,披衣服”“摇摇头,甩甩头"鼓着眼睛,睁着眼睛”三组图片,演一演,体会不同动词表达的不同动作,使用时要准确。
(4)试着用“披、鼓、露、甩"四个动词说一句话,注意动词表达的准确性。
5.读一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观察每段对话前面的提示语,感受小蝌蚪的疑问、急切、惊喜等语气变化。
语文二年级(上)
6.画一画:小蝌蚪是如何长成青蛙的(在文中画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注意画出时间词和有关身体变化的词语)
预设:学生在课文中画出第2、3、4、6自然段的第一句,知道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长后腿→长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
7.排一排:先根据课文内容,仔细观察图片,将图片按顺序排列,再按顺序和板书内容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8.知识补充。初步了解动物变态发育: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出现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作变态发育。大自然中有很多动物是变态发育,如蜜蜂、蝴蝶等。
活动二:探究动物之“趣”
1.自然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为了适应环境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特点,非常有趣。明确:有趣的可以是外形、特殊的习性、独特的功能等。
2.学生结合观察到的现象或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口语交际:你喜欢哪种动物它有趣在哪儿
3.交流的过程中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1)先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讲给同学听。
(2)说的时候吐字要清楚。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我要介绍的是×××,它的外形(习性)是……
(3)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倾听的学生可提问或补充,注意在别人说完以后再举手询问,并使用“请问、谢谢"等礼貌用语。
4.可以通过看课外书或以动物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来了解更多有趣的动物。任务二:探秘自然馆
(学习目标)
1.认识“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种”,会写“变"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天空”等10个词语,读记“灌溉田地"等4个动宾短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关键词、画思维导图等方法了解课文及“我爱阅读”的短文内容,能说说“我"是什么以及“我”会变成什么,了解水的各种形态及变化。
4.借助课文的句子了解“落、打、飘"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并能仿照说句子。
5.能用“有时候……有时候……”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
(课前准备)
搜集图片和视频,了解生活中看到的水。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单元
(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水滴变变变
1.初读课文《我是什么》,读准字音,书写生字、词语。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我"是什么(水)。
(2)认读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短语,说说自己的发现—前面两个字是表示动作的词。
(3)归类识记生字:哪些字与“水"有关(滴、溪、洋、淹、没、冲、海)
(4)学习多音字“没”“种",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区分。
如“没”读mò时,意思是“沉下去;漫过、高过",组词“淹没、沉没”;读méi时,意思是“没有",组词“没事”。
(5)交流其他生字的识字方法,同桌互测。
“毁",偏旁是“殳(shū)”,“殳"表示古代的一种武器,用“殳”作偏旁的字大都与手的动作有关,如“殴",组词“毁掉、毁灭、毁坏”。
(6)练习书写本课9个生字及词语表的生词,找一找左右结构的字,说说特点,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和示范。关注笔顺:
“变"的笔顺:点、横、竖、竖、左点、右点、横撇、捺。“极”的右半部分笔顺:撇、横折折撇、捺。
“带"最上面先写横,然后从左到右写竖、竖、撇。
2.阅读理解,体会变化。
(1)再读课文,说说“我”变成了什么。
(2)在课文插图中找出相关事物进行圈画,并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表格。
“我"是什么水
“我”会变成什么汽云雨冰雹雪液态水
“我"的形态图
(3)根据填写的内容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
3.互换动词,感受不同。
比较句子,体会动词的准确性: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飘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1)说一说不同,哪一个词用得更准确
(2)说明理由要点:“飘”与“打"虽然都表示从上到下的过程,但是形容的力度不同;小硬球与小雪花的重量不同,下落的状态不同,所用的动词也会不一样。
语文二年级(上)
(3)想一想,还有什么事物的下落过程可以用“打、飘、落”来形容说一说。(注意所用的情境与动词的匹配性)
预设:一片羽毛很轻盈地从空中飘下来。
秋天,金黄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声巨雷,惊心动魄地打下来,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
(4)对照课文内容画出水的三态变化的思维导图,并能准确运用“飘、落、打"等动词描述水的变化过程。
4.理解句子“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1)从课文中找一找,水什么时候很温和什么时候很暴躁
预设: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2)学习用“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说话。
活动二:神奇的“水”魔法
1.阅读语文园地一中的“我爱阅读"《企鹅寄冰》。
2.借助关键词,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小组交流,上台汇报。
3.思考:企鹅为什么糊涂了你能告诉他原因吗小组交流,代表汇报。
预设:狮子生活在非洲,气温高,冰遇热变水;企鹅生活在南极,气温低,水遇冷变冰。
4.总结:通过借助关键词,画思维导图,我们了解了这篇短文的内容,也知道了大自然的一个秘密:水遇冷变冰,冰遇热变水。
任务三:探秘植物馆
(学习目标)
1.会认“植”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等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办法"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课文介绍的植物名称以及它们传播种子的方法。
4.仿照课文,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5.通过课文、古诗及拓展阅读材料的学习,感受大自然的奥妙。
(课前准备)
搜集图片和视频,初步了解植物的知识。
第一单元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跟随种子去旅行
1.初读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读准字音,书写生字、词语。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偏旁表义识字:刺、啪、炸、粗。
(3)学习多音字“为、得”,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区分。
①“为"读二声时,是“充当;当作”的意思,组词“四海为(wéi)家";“为”读四声时,表示“原因、目的",组词“因为”。
②“得"读dé时,表示“得到”;读děi时,意思是“需要"。
(4)交流其他生字的识字方法,同桌互测。“旅”,方字旁,组词“旅行、旅途"。
“备”,折文旁,组词“准备、设备、具备"。
“刺”,形声字,左边朿,表示草木最尖锐的部位,右边是立刀,组词“尖刺"。“炸”,形声字,火字旁,对比“炸-作",组词“炸开”。
(5)练习书写本课10个生字及词语表生词,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和示范。“它"下部的笔顺:撇、竖弯钩。
“娃”的右半部由两个“土"组成。“更”的第六笔是撇。
2.阅读理解,科学探究。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在课文中画出关键词句。
(2)借助图片和关键词句,完成下面的表格,小组汇报交流。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蒲公英降落伞乘着风
苍耳带刺的铠甲挂住动物的皮毛
石榴小鸟吃掉娃娃钻出来落户安家
豌豆太阳晒豆荚炸开蹦着跳着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发现了大自然的另一奥秘—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各有不同。
(3)三读课文,圈出文中的动词,体会植物妈妈的聪明智慧。小组交流展示。(指导学生读词语,感受动词的作用)
语文二年级(上)
植物妈妈表示种子传播的动词
蒲公英乘着
苍耳挂住
石榴钻出来
豌豆炸开
(4)聚焦动词,感受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式。A.感受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①蒲公英的种子是乘着风离开的,能把“乘着风"换成“随着风”吗
预设:不能。一个“乘"字,把蒲公英写得像人一样,可以骑在风上,充满动态感,而“随”只是跟着,体现不出生动的画面,作者用词多准确啊!
②播放风吹蒲公英的动态图片,理解“纷纷"(接二连三)。用“纷纷”说一句话。
③结合关键词说说蒲公英妈妈的办法: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一颗蒲公英种子,妈妈为你准备了降落伞,微风一吹,你想到哪儿旅行配上动作读一读。
B.感受苍耳妈妈、石榴妈妈、豌豆妈妈的办法。
①对比“挂"和“钩”。
预设: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苍耳写得像人一样能“伸手"攀附在动物皮毛上,动物走到哪儿,它们就落到哪儿,用“挂”更准确,而用“钩"灵活性不强。
②苍耳妈妈的方法真不错,请读一读,夸夸她。
③你从“炸”和“蹦着跳着"感受到什么请你带着感受读一读。
预设:“炸”字说明豆荚在阳光的照射下,因温度高而快速炸裂,像炸弹爆炸一样,豌豆种子瞬间跳出。“蹦着跳着"说明了豌豆种子开心、高兴的心情。
3.拓展延伸。
(1)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传播种子的方法。预设:风传播—柳树、杨树;水传播—莲花、椰子等。
(2)借助搜集到的种子传播的资料,选用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
(3)试着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在旁边画一画种子的传播过程。
植物妈妈有办法作者:
()妈妈(_________),
她()孩子(_________),
只要(____________),
孩子们就(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活动二:小身体,大能量
1.听听、唱唱《蒲公英》,在歌声中乘着想象的翅膀,感受植物世界的奇妙。
2.拓展阅读绘本《种子的旅行》,选读童话《和风儿一起去旅行》。
3.读背古诗《梅花》,知道梅花冬天开放,清新芬芳的特点,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学生观察插图,明白这首诗围绕墙角的梅花来写,并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3)学生反复诵读,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试着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梅花在怎样的情况下开放。
(4)自主练习背诵,同桌互背检查,然后指名全班展示。任务四:讲解员评选
(学习目标)
1.讲解时声音洪亮,借助学习内容讲清楚。
2.讲解时能使用不少于5个动词,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更精准形象。
3.讲解时能够加上一些动作、适当的语气,使讲解更自然,贴近观众。
(课前准备)
从“动物馆”“自然馆"植物馆”中选择一个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加工创造,作好讲解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情境重现,确定内容。
(1)自从学校科技馆招募科普讲解员的消息发布后,同学们学习得非常认真。看起来每个人都已经跃跃欲试了。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大挑战吧。
①每组派出一位同学组建评委小组,进行现场星级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威海市2025年中考考前模拟考试卷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初中2025届初三(54级)下学期第三周周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程学院《环境修复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大学《时装编导(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常德外国语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9月零次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移通学院《应急救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城市学院《商业数据分析(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空间艺术数字化表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件
- 2025年营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动物源胶原蛋白行业销售格局与推广策略研究分析研究报告
- 江西省八所重点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 房建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
- 2025年中国光伏电池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03月福建省气象局事业单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钓鱼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上海嘉定区江桥镇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讲座
- T-SCSF 0004-2020 海洋牧场海藻场建设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