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电大统计学形成性考核试题_第1页
2024年电大统计学形成性考核试题_第2页
2024年电大统计学形成性考核试题_第3页
2024年电大统计学形成性考核试题_第4页
2024年电大统计学形成性考核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大天堂【记录学原理】形考作业一答案:

(第一〜第三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记录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记录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测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记录报表。()

4、记录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记录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持续性调查措施。()。

7、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状况进行调杳,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杳。

()«»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重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种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状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所有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2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SB、一种月£、一年。D、一年零一种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晨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区)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记录指标

4、某机床厂要记录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两者均为离散变量aB、两者均为持续变量

C、前者为持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持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超、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岫、工业企业现实状况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重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样B、组织方式不同样。C、灵活程度不同样。D、选用调查单位的措施不同样

7、下列调查属于不持续调看的是(。)。»

A、每月记录商品库存额B、每旬记录产品产量C,每月记录商品销售额D、每季记录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A、时间与否持续来划分的B、最终获得的资料与否完全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与否完全来划分的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划分的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晶种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选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

A、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种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在所有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种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所有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A、所有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对持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样规定,假如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对的的措施应是

()

A、300人如下,300-500人B、300人如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如下,301-500AD、300人如下,310-500A

E、299人如下,300-499A

4、在工业普查中()。

A、工业企业总数是记录总体B、每一种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记录指标D、机器台数是持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5、如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进口的粮食数量B:洗衣机台数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D:人均粮食产量E、城镇集市个数

6、下列各项中,属于持续变量的有()。-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岛屿数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就业人口

四、简答题

1、记录标志和标志体既有何不同样?

2、怎样认识记录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3、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记录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两者有何区别?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

5、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状况下运用?

6、请根据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二节的内容总结变量分派数列编制的环节。

六'计算题

1、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数如下:555506220735338420332369416548422547

5672884474844177314835603433126237986316215872

94489445

试根据上述资料,规定:

(1)分别编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分派数列(2)根据等距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合计的频数和频率数列。

2、某班40名学生记录学考试成绩(分)分另IJ为:

5789498486877573726875829781

6781547987957671609065767270

868589896457838178877261

学校规定:60分如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

100分为优。规定: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张次数分派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状况0

《记录学原理》作业(二)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体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种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朴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所有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阐明总体内部的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

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种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阐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应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时间状况不同样可以分为()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由反应总体各单位数量特性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

5、计算构造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不不不大于100%B、不不大于100%C、等于100%D、不不不大于或不不大于100%

6、相对指标数值的体现形式有()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样步期对比的指标有()

A、构造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

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终一年应抵达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毕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A、合计法B、水平法C、简朴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

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长30%,实际比计划少完毕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A、75%B,40%C、13%D、17%

10、某地2023年轻工业增长值为重工业增长值的90.8%,该指标为()。

A、比较相对指标B、构造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相对指标

11、某地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23年的I108.8%,此指标为()。

A、构造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

12、2023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顿了13.7万人,安顿率达80.6%,安顿率是().

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

三、多选题

1、时点指标的特点有()°

A、可以持续计数B、只能间断计数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2、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

A、可以持续计数B、与时期长短无关C、只能间断计数D、可以直接相加E、与时期长短有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原因的影响()o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4、位置平均数是指()。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

5、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朴算术平均数()。

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6、中位数是()。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时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A、反应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B、阐明变量的离中趋势

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8、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毕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四、简答:

1、构造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样的特点?请举例阐明。

2、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3、请分别写出构造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并举例阐明。

4、请分别写出简朴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并分别阐明其应用条件

五、计算题:(做题请写出计算公式和重要计算过程。计算成果保留小数)

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2642413644403743353725452943

313649344733433842322530462934

38464339354048332728

规定:3)根据以上资料提成如下儿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顿编制

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顿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2、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日勺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各组商品销售量占

商品规格销售价格(元)

总销售量的比重(%)

甲20—3020

乙307050

丙40--5030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3、某企业2023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下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生产班组生产工人数

50-603150

60-705100

70-80870

80-90230

90以上250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4、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状况如下:

品种价格(元/公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完公斤)

甲1.222

乙1.42.81

丙1.51.51

试问该农产品哪一种市场的平均价格比较高-

5、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I」产量为36件,原则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工人数(人)

10-2018

20-3039

30-4031

40-5012

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记录学原理》作业(三)

(第五〜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运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性进行的一种记录分析措施,因此不可防止口勺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

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所有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构成样本,只也许构成一种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防止的。()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有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6、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有关关系。()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有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有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有关程

度高。()

8、运用一种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减少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变化推断的可靠程度

2、反应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

A、全及总体的原则差B、样本的原则差C、抽样指标的原则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4、当成数等于()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B、0c、0.5D、-1

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如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

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如下所占比重是()。

A、等于78%B、不不大于84%c、在此76%与84%之间D、不不不大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同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似,但甲厂工

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甲厂比乙厂大B、乙厂比甲厂大C,两个工厂同样大D、无法确定

7、反应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也许范围的指标是()。

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C、抽样误差系数;D、概率度。

8、假如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有关系数为±1,阐明两变量之间()。

A、不存在有关关系B、有关程度很低C、有关程度明显D、完全有关

9、一般说,当居民的收入减少时,居民的储蓄款也会对应减少,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A、直线有关B、完全有关C、非线性有关1)、复有关

10、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30+60x,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2千元时,

工人工资平均增长().

A、60元B、120元C、30元D、90元

11、假如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有关系数为一1,阐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高度有关关系B、完全有关关系C、完全不有关D、低度有关关系

12、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o

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C、完全的随机关系D、完全的依存关系

三、多选题

1、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原因有()«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B、抽取样本单位的措施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2、在抽样推断中()。

A、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的B、总体指标是一种随机变量

C、也许抽取许多种样本D、记录量是样本变量的涵数E、全及指标又称为记录量

3、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措施有()»

A、简朴随机抽样B、反复抽样c、不反复抽样D、概率抽样E、非概率抽样

4、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A、总体原则差的大小B、容许误差欧I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D、总体参数的大小E、抽样措施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有的三个要素是().

A、样本单位数B、样本指标c、全及指标D、抽样误差范围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6、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C、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减少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减少推断的可靠程度

E、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7、鉴定现象之间有无有关关系的措施是()。

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B、编制有关表C、绘制有关图

D、计算有关系数E、计算估计原则误

8、有关分析特点有()»

A.两变量不是对等的B.两变量只能算出一种有关系数

C.有关系数有正负号D.两变量都是随机的E.有关系数欧J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

9、下列属于负有关的现象是()o

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长而减少

C、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长而增长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长

10、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州直线回归方程为%.=76—1.85x,这体现()

A、产量每增长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B、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C、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

D、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似方向变动

E、当产量为200件时,单位成本为72.3元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均有哪几方面的特点?

2、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两者有何关系?

3、请写出计算有关系数的简要公式,阐明有关关系啊取值范围及其判断原则?

4、拟合回归程yc=a+bx有什么前提条件?在回归方程yc=a+bx,参数a,b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六、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一批零件,随机反复抽取4(X)只做使用寿命试验。测试成果平均寿命为5000小时,样本原则差为3

00小时,400只中发现10只不合格。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和成数I内抽样平均误差。

2、外贸企业出口一种食品,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目前用反复抽样H勺措施抽取其中H勺100包进行检查,

其成果如下:

每包重量(克)包数A规定:(1)

148-14910

149-15020以99.73%艮(概

150-15150

151-15220率估计这批食品平

—100

——均每包重量的范

围,以便确定平均重量与否抵达规格规定;

(2)以同样口勺概率保证估计这批食品合格率范围。

3、单位按简朴随机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状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资料如下:

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958815479769576

716091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

87

规定:(1)根据上述资料按成绩提成如下几组:60分如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

并根据分组整顿成变量分派数列;(2)根据整顿后的变量数列,以95.45%日勺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

成绩的区间范围;(3)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容许误差范围缩小二分之一,应抽取多少名职工?

4、采用简朴反复抽样的措施,抽取一批产品中的200件作为样本,其中合格品为I95件。规定:

(1)计算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进行区间估计(1=2)

5、某企业上六个月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规定:(1)计算有关系数,阐明两个变量有关的亲密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长1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月份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月份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

12734373

23725469

34716568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木为多少元?

6、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入,y代表销售

额)n=9VX=546V/=2602炉=34362VAy-16918

计算:(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若2023年人均收为140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

《记录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指数反应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应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3、原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详细指标数值,它只能体现为绝对数。()

5、若将2023-2023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准时间先后次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对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因此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对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体现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体现的速度分析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记录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根据是()。

A、反应的对象范围不同样B、指标性质不同样C、采用的基期不同样D、编制指数的措施不同样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根据是()。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样B、所反应的对象范围不同样

C、所比较的现象特性不同样D、编制指数的措施不同样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q.p.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V导=■体现()»

Z/Po

A、综合反应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综合反应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汇报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学叫中,ZdPo-ZaoPo体现()。

Z%Po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状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状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人/PiC、£>、

B、qoptq/。q„p„

7、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4、名。|B、qmC、q、p,D、q„p„

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长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A、10%B、7.1%C、7%D、11%

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朴算术平均法I)、首末折半法

10、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朴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

11、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

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措施为()。

A、(190+1954-193+201)/4B、(190+195+193)/3

C、{(190/2)+195+193+(201/2))/(4-1)D、{(190/2)+195+193+(201/2)1/4

12、阐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C)o

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

三、多选题

1、指数的作用是()。

A、综合反应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况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原因变动的影响

C、反应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D、反应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运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商品零售量指数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销售商品计划完毕程度指数

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工业总产值指数B、劳动生产率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产品总成本指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4、编制总指数啊措施有()。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

5、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A、综合指数B、总指数C、平均指数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E、质量指标指数

6、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7、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

9、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