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9年12月开始爆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下图表示冠状病毒的增殖和表达过程。冠状病毒的S蛋白是入侵细胞的关键,其能与肺部等细胞表面的受体血管紧张转化素Ⅱ(ACE2)结合,让病毒与细胞相连。同时,在一些蛋白酶的作用下,S蛋白的特定位点会被切开,促进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让病毒进入细胞。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A.病毒的RNA侵入细胞后可以作为模板翻译出RNA复制酶,催化RNA的复制B.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表明,冠状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类似于胞吞C.病毒侵入机体后,机体必须依赖细胞免疫才能彻底清除病毒D.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下图是对果蝇进行核型分析获得的显微照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染色体形态处于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B.图中共有4种形态的染色体,雌雄果蝇各含2个染色体组C.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可抑制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D.采用高渗溶液处理细胞,使细胞更易破裂而便于观察3.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Leavingnoone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自由水可在细胞中流动,是良好的溶剂B.水在病变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C.核糖体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水D.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相对含量增多4.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砍伐强度/%生物量/thm2龄组/年24.025.938.61013.2414.7315.642072.5475.0981.0830161.87166.10171.12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B.适当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C.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5.研究者观察到某一雄性哺乳动物(2n=24)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期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特殊的联会现象,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射体”,图中的字母为染色体区段的标号,数字为染色体的标号。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体”的4条染色体随机的两两分离,并且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该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10个四分体B.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s-s、w-w、t-t、v-v均为同源区段,所以发生联会C.若不考虑致死,从染色体的组合(①-④组合)来看,该动物能产生6种精子D.由于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推测该动物产生的精子有1/4会致死6.间充质干细胞(MSC)最初在骨髓中发现,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SC在增殖时核膜与核仁可以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B.MSC能完成多向分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C.MSC是一类不具有凋亡基因的多能干细胞D.MSC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使其变成癌细胞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野兔繁育力强,啃食牧草,还会打洞破坏水源,对草场的破坏性很大。为了控制野兔数量,科学家对某草场的野兔数量做了调查,其某年度的年龄组成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年龄0+1+2+3+4+5+6+7+8≥个体数191180916856606550151(上表中n≤n+<n+1。通常野兔2岁达到性成熟,7+时丧失繁殖能力)(1)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该方法导致调查结果的误差偏大的可能因素有________(不考虑种群数量变化)。(2)该野兔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3)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野兔的死亡率______出生率,要降低野兔种群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野兔在食物链中处于第_____营养级。植物的“气味”为其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_____信息。8.(10分)森林中的枯枝落叶是森林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枯枝落叶的分解,对于提高森林生产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枯枝落叶分解后为森林树木提供了__________(至少两项)等物质。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了森林的生产力。枯枝落叶的分解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功能。参与枯枝落叶分解的土壤生物包括营腐生生活的_________和微生物。(2)微生物种类、环境温度、湿度及pH等均会对枯叶的分解速率产生影响,不同地块的微生物种类存在差异。现欲证明不同地块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速率不同,请以碘液作为检验试剂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1)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人受到惊吓后出现了尿失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_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3)尿崩症是指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病症,其主要症状是尿量显著增多。试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其可能致病机理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10.(10分)纤维素酶在酿酒、新能源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其关键是寻找和开发高产纤维素酶菌种及酶的固定化技术。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用固定化酶技术解决纤维素酶在工业应用中容易失活、不能再次被利用等问题,一般来说,纤维素酶的固定化更适合采用_______和物理吸附法。(2)为筛选纤维素酶分泌型菌种,一般从____(A.石油污染的土壤B.森林腐烂的树木C.酿酒厂的排污口D.生活污水)处获取样品,理由是_______。(3)将初步筛选出的三种菌种进行发酵实验。分别将三种菌种等量接种到含相同滤纸的液体培养基中,在30℃,150r/min的条件下培养5d,重复三次实验,用呈色反应表示液体培养基中的葡萄糖量,得到如下实验结果。菌种Ⅰ菌种Ⅱ菌种Ⅲ颜色深浅程度++++++实验分析:①该实验的原理是C1酶、CX酶能把纤维素分解成______,葡萄糖苷酶将其分解成葡萄糖;向培养基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呈现______色。②实验结果说明三组液体培养基中的葡萄糖量不同,请你推测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_____________(要求答出两点)。③开发这种纤维素酶的意义之一在于能为酿酒提供充足的原料,从而减少粮食的消耗,酿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11.(15分)人类的干扰素是由体内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菌和抗肿瘤等作用,并能参与人体免疫调节,因而在临床医学上用途广泛。干扰素的传统生产方法成本高、产量低,获得的干扰素在体外不易保存,用生物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其简要过程是:①从健康人体的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出能合成干扰素的免疫细胞,从其细胞质中提取____________,经反转录获取目的基因;②用限制酶处理载体和日的基因后,用DNA连接处理,形成重组载体,该载体的化学木质是_________。③若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常用的转化方法是____________,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完成转化;④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经离心、分离等一系列处理措施后提取产物,对产物进行鉴定时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2)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预期蛋白质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3)利用细胞工程生产干扰素,其简要设计思路是:将能合成干扰素的免疫细胞和瘤细胞融合,筛选出____________细胞,经细胞培养可获得大量干扰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详解】A、由图中信息可知,病毒的RNA可以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出的酶催化RNA的复制,A正确;B、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有“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这和胞吞过程膜的融合类似,B正确;C、病毒侵入细胞后,必须由细胞免疫裂解靶细胞释放出病毒后,机体才能彻底清除病毒,C正确;D、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但是病毒不是细胞结构的生物,没有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结合图中病毒的基因表达的过程,进行解答,易错点是D选项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定是发生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2、A【解析】

分析图示,表示果蝇核型分析获得的显微照片,共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详解】A、图示染色体形态处于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A正确;B、图中共有5种形态的染色体,雌雄果蝇各含2个染色体组,B错误;C、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错误;D、采用低渗溶液处理细胞,使细胞更易破裂而便于观察,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染色体组成、有丝分裂特点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相关知识,考生需要根据图中的染色体信息进行分析。3、D【解析】

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自由水在细胞内、细胞之间、生物体内可以自由流动,是良好的溶剂,可溶解许多物质和化合物;可以参与物质代谢,如输送新陈代谢所需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自由水的含量影响细胞代谢强度,含量越大,新陈代谢越旺盛,如人和动物体液就是自由水。结合水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相结合,失去流动性。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不能溶解其它物质,不参与代谢作用。结合水赋予各种组织、器官一定形状、硬度和弹性,因此某些组织器官的含水量虽多(如人的心肌含水79%),仍呈现坚韧的形态。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详解】A、细胞中的自由水可在细胞中流动,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B、病变细胞中水也有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B正确;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中会产生水,C正确;D、冬季,温度低,植物代谢减弱,自由水相对含量减少,D错误。故选D。4、B【解析】

据图中数据分析,在相同年龄组中,随着砍伐强度的提高,林木生物量也呈增长趋势,各不同龄组中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合理的砍伐有利于提高林木的生物量,同时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详解】A、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可采用样方法,A正确;B、适当砍伐改变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种群无水平结构,B错误;C、据图所示,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正确;D.适度砍伐有利于提高生物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以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为背景,考查分析数据图表的能力,意在考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生物学原理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5、D【解析】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分析图示可知,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了同源区段,进行了联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详解】A、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MI前期正常情况可以形成12个四分体,而一个四射体涉及4条染色体,故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该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10个四分体,A正确;B、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s-s、w-w、t-t、v-v均为同源区段,所以发生联会,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体的四条染色体随机两两分离,共有6种分离方式,故若不考虑致死,从染色体的组合(①④、①②、②③、③④、①③、②④)来看,该动物能产生6种精子,C正确;D、通过C可知,总共有六种精子,其中,①④、①②、②③、③④都会致死,所以有2/3会致死,D错误。故选D。6、C【解析】

题意分析:MSC为多能干细胞,其先进行细胞分裂产生了更多的MSC,在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了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肌细胞和成骨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详解】A、MSC进行的分裂为有丝分裂,在增殖时核膜与核仁可以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A正确;B、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MSC能完成多向分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B正确;C、MSC细胞是具有凋亡基因的多能干细胞,C错误;D、癌变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的,因此MSC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使其变成癌细胞,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标志重捕法野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被标记个体因受到惊吓而不易被捕获;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等增长(型)幼年野兔数量大于老年野兔数量等于人为捕杀、增加天敌、投放毒饵等二化学【解析】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常用的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详解】(1)野兔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一般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为标志重捕法;该方法中被标记个体因受到惊吓而不易被捕获、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或标记物影响生物的生存等都会造成误差;(2)根据图中对年龄段的划分,可以看出0+和1+属于幼年,2到6岁属于成年,7+及以后属于老年,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所以该种群属于增长型;(3)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维持稳定;一般K值取决于环境,可以从食物空间、天敌等角度入手,比如人为捕杀、增加天敌、投放毒饵等;(4)野兔属于植食性动物,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植物的“气味”属于通过化学分子在空气中传播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点睛】该题综合性的考察了种群和群落已经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考察知识点均较为基础,识记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是本题的解题关键。8、无机盐、CO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动物用不同地块的土制成的等量土壤浸出液分别与等量淀粉溶液混合,在相同并适宜的温度、湿度及pH下作用相同时间,用碘液检测并观察变蓝的程度可见不同的组别变蓝的程度存在差异【解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在这些功能的实现中,离不开生产者和分解者的重要作用,其中枯枝败叶等有机物的分解就是依靠分解者来实现的,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和微生物等。【详解】(1)枯枝落叶分解后可形成CO2、H2O及无机盐等物质,CO2、H2O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无机盐与光合作用的酶、ATP、NADPH及叶绿素等合成有关;枯枝落叶分解后将物质归还无机环境再度被植物利用,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同时伴随能量流动;腐生动物和微生物对枯枝落叶都有分解作用;(2)实验目的为证明不同地块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速率不同,因此,要注意排除无关变量干扰,使实验结果是由不同地块的微生物不同导致;用碘液检测并观察变蓝的程度可检验实验结果,体现在不同组别变蓝的程度存在差异。【点睛】该题的难点为第二小问的实验设计,一般在设计实验的时候,首先是通过实验目的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设置情况、因变量的检测手段和无关变量的控制等因素,然后将各个变量联系起来,这是解决实验问题的常规方法。9、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或:膀胱内压力→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大脑失去了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或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失去了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或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减弱,或大脑皮层对脊髓的控制异常)正反馈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细胞表面缺乏相应受体(或肾小管细胞对抗利尿激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或抗利尿激素无法发挥作用,或肾小管壁细胞上的水通道蛋白异常)。【解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2、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3、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4、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1)当膀胱充盈后,产生刺激,由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从而产生尿意;某人受到惊吓后出现了尿失禁,说明排尿反射活动正常进行,只是大脑失去了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或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失去了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或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减弱,或大脑皮层对脊髓的控制异常)。(2)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由于是兴奋后,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所以是正反馈。(3)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发生尿崩症,尿量显著增多,可能是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不足;也可能是肾小管细胞表面缺乏相应受体(或肾小管细胞对抗利尿激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或抗利尿激素无法发挥作用,或肾小管壁细胞上的水通道蛋白异常)。【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信息传递以及神经调节、水分调节等多方面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化学结合(法)B该处环境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二糖砖红三种菌种产生的纤维素酶量不同;三种菌种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不同;三种菌种消耗培养基中的葡萄糖的量不同18~25【解析】

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常用包埋法对细胞进行固定,常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对酶进行固定。2、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详解】(1)纤维素酶的固定化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2)为筛选纤维素酶分泌型菌种,一般从森林腐烂的树木处获取样品;理由是该处环境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3)①该实验的原理是C1酶、CX酶能把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其分解成葡萄糖;向培养基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呈现砖红色。②实验结果说明三组液体培养基中的葡萄糖量不同,可能是三种菌种产生的纤维素酶量不同;三种菌种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不同;三种菌种消耗培养基中的葡萄糖的量不同。③酿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此温度下最适合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点睛】本题考查酶的固定及纤维素酶的分离和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1、mRNADNA用Ca2+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抗原抗体杂交设计预期蛋白质的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