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月考卷九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月考卷九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月考卷九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月考卷九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月考卷九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月考卷(九)(含解析)一、选择题1.《左传》载,鲁襄公十一年,季武子建议设立三支常备军,由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各建一军。后来就召开卿大夫会议确定,形成决议之后又在五父之衢实行了祭神盟誓。材料反映了A.春秋时期鲁国可由卿大夫议事干脆确定重大事务B.西周时期鲁齐燕卫等诸侯国已不再听命于周王室C.战国时期鲁国国君已无力限制各地方诸侯的势力D.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推动了社会的制度转型【答案】A【解析】鲁襄公时“卿大夫会议确定”意在强调春秋时期鲁国是可由卿大夫议事干脆确定重大事务的,这是由于分封制度的瓦解而造成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西周时期鲁齐燕卫等诸侯国是听命于周王室的,因为西周时期是分封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解除;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已无力限制各地方诸侯的势力而非战国时期,选项C不符合题意,解除;选项D自身正确但和材料的主旨无关,材料也不涉及土地私有制方面的问题,不符合题意,解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力力的日益壮大,到春秋时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2.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万物都是“天意”的支配。这些主见的实质在于()A.巩固西汉王朝的等级制度 B.创建有别于儒学的思想体系C.强调“政治大一统”意识 D.推动政府设置“五经”教官【答案】C【解析】【详解】董仲舒首先确定天是宇宙的主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的观点,明确天下之人要听从天子的统治,这在事实上是强调政治大一统,故选C;材料不涉及等级制、“五经”教官,解除AD;董仲舒的思想属于新儒学,B项表述错误,解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万物都是‘天意’的支配”,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3.在川蜀地区的梓州,宋仁宗景三年(公元1036)的机户数量就达数千家。成都更多,“连甍比室,运箴弄杼,燃膏继昼,幼艾竭作,以供四方服玩”。这说明当时川蜀地区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民营纺织业生产的发展C.纺织技术已引领世界D.丝织品种类多且产量大【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机户指的是民营纺织业,而机户数量多则体现了民营纺织业生产的发展,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宋仁宗资本主义尚未产生,因为资本主义产生是在明清时期,选项A不符合题意,解除;材料不涉及纺织技术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解除;材料也不涉及丝织品种类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解除;故本题选B。4.1487年明孝宗即位后,丘濬上书建议政府“以银为上币,钞为中币,钱为下币……而一权之以银。”明孝宗接受该主见有助于()A.国家起先发行大明宝钞 B.朝廷各法令的推行C.官府海外贸易的兴起 D.白银货币化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丘濬的上书材料说明他看到了明朝中期朝野大量用银的趋势,因此他主见以银为上币,建立银本位制,通过政府认可白银货币化,这符合当时货币流通现实的建议,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家起先发行宝钞,政府的海外贸易在明初已有很大发展,解除AC项;白银货币化与朝廷法令的推行没有干脆联系,解除B。5.下图是法国铸造的一枚英法联军银质纪念章:正面是拿破仑三世头像,反面为“大沽——张家湾——八里桥”路途图,配有深蓝色中文“北京”二字黄色缎带。此图可以用来说明()A.镇江清朝将领海龄抗击侵略斗争有劳无功B.清朝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得到落实C.清朝半殖民化半封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D.西方列强在清朝通商口岸获得开设工厂权【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北京”、“拿破仑三世头像”、“大沽——张家湾——八里桥”侵入北京之进兵路途等信息可知,其为1860年其次次鸦片斗争时期法国的功勋章,其次次鸦片斗争使清朝半殖民化半封建化程度逐步加深,故选C;ABD依次是鸦片斗争过程、鸦片斗争结果、和甲午中日斗争结果,不符合题意,解除。6.下面是我国1882~1931年我国进出口货值每十年比较表。表中数字说明白()1882~1931年我国进出口货值每十年比较表年度进口货值出口货值进出口总值188277715673371450521901268303169657437960191147150437733884884219219061226012561507738193114334899094762342965——资料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A.近代中国越来越严峻地陷入国际市场 B.清末存在多种影响贸易的不利因素C.晚清和民国时期我国经济的曲折发展 D.中国各地区的对外贸易严峻不平衡【答案】A【解析】【详解】题目材料只涉及1882~193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货值的改变,从纵向看,无论是进口货值还是出口货值都不断增加,并且增幅较大,这说明中国越来越严峻地陷入国际市场,故选A;BCD项虽然也都符合史实,但在表格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解除。7.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在政体上接受民主集中制,在经济上实行“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全部”,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但“确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提出该项主见的社会背景是()A.毛泽东对湖南农夫运动的广泛考察 B.“农村包围城市”取得了区域性成功C.抗战时期中共及人民武装的重大发展 D.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成功的前夕【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在经济上实行‘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全部’”“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可知,此政权应当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材料内容应出自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故选C;ABD依次发生在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人民解放斗争时期,时间均不符合题意,解除。8.1958年7月26日苏联大使馆安东诺夫向国内报告说“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急剧增长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这个政策在党探讨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途过程中得到了反映。”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了苏联对中国的相识B.苏联同志对中共的国内政策持赞同看法C.1958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政策正确D.苏联该报告意在讽刺中国大跃进的失误【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内容是苏联大使馆向国内报告确定而不是讽刺中国正确政策的状况,故选B,解除D;1958年7月中苏尚是盟友,材料也未显示出中苏关系的恶化,解除A;1958年我国相关政策指“大跃进”,是一种左倾化的政策,给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故C错误。【点睛】紧扣关键信息“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急剧增长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分析解答。9.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的特征是与人“同形同性”,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常常干预并参与人的生活。人们祈祷和祭祀神的目的,是期盼诸神能对其表示善意。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缘由是当时希腊()A.法律制度比较健全 B.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C.近海少地,小国林立 D.奴隶制民主制度不健全【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神与人‘同形同性’”可以看出希腊神话具有确定的人文主义精神;而“人们祈祷和祭祀神”“期盼诸神能对其表示善意”说明希腊人与诸神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同等交换关系。依据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可知这是由奴隶制商品经济发展促成的希腊人的同等互惠观念,故选B;A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C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解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神与人‘同形同性’”,联系古希腊人文精神起源的背景分析解答。10.葡萄牙在折服马六甲的过程中,大量运用战船和新式要塞以抵挡大量当地武装。1568年,200名葡萄牙士兵受到了15000名当地士著的进攻,最终仍旧取得了成功。从这一结局可以看出()A.新航路开拓推动了西欧的殖民扩张 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已经出现C.军事技术进步对于欧洲折服的作用 D.葡萄牙的殖民争霸受到了荷兰国的牵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说明葡萄牙在折服马六甲的过程中大量运用新式装备和作战技术,并且葡萄牙人最终取得了成功,战胜的缘由军事技术,故选C;新航路、世界市场、荷兰国的状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AB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大量运用战船和新式要塞以抵挡大量当地武装”,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1.俄罗斯学界和官方通过的《俄罗斯历史统一教科书新教学法总体构架》大纲指出,早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在大吹大擂“发达社会主义”的辞藻下,苏联的“体制性危机已经成熟”。这种“体制”()A产生于新经济政策时代 B.曾使苏联快速实现了工业化C.农产品义务交售制的取消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整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勃列日涅夫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这持续了斯大林体制,而苏联的工业化是在斯大林时代的支配经济体制下实现的,故选B;ACD分别指列宁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不符合题意,解除。12.二次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多数听众,顺应了时代及大众心理的改变。下列作品中,与上述音乐作品表达风格类似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B拿破仑加冕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格尼尔卡【答案】D【解析】该作品必需和二战亲密相关,而格尼尔卡就和二战亲密相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A、B、C均和二战无干脆的关系,均解除。二、非选择题(一)必做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后来中国人接受欧洲文明的依次是相像的,即先从科学技术起先,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独创”,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化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再就是哲学,进而是对中国社会制度的理性思索。这次“东学西渐”的过程,是与欧洲的社会变革过程统一的。在文化、哲学和社会制度方面,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对中国是实行排斥、抵制的看法,他们知道若引进这些势必危及其利益。主见引进并改造、汲取中国文化、哲学和社会制度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随着社会变革的进行,他们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化、哲学和社会制度的引进和改造,欧洲也由此而发达。——摘编自刘永佶《“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材料二1871年,在容闳的多方努力和洋务大员曾国藩的支持下,清政府从福建、广东、浙江选择了13岁以上的幼童30名留美,以后每年30名。这是中国主动向西方学习、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起先。他们以培育造船监工和海军将领为目标。但严复出国后却对西方的政治经济问题感爱好,回国后翻译了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译名《原富》。——摘编自邹进文《近代留学生的经济学探讨》(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东学西渐”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19世纪后期清廷向欧美派遣留学生的缘由,并对其行为加以简要评价。【答案】(1)东学西渐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碰撞和交融,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在欧洲得到了传播。欧洲学习和改造中国先进文化,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力气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社会变革,欧洲由此走向发达。(2)缘由:两次鸦片斗争失败的冲击;清朝天朝上国的观念的破灭;洋务运动发展的须要;容闳的努力和曾国藩的支持。评价:清廷主动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目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这些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确定的封建束缚。但他们学习西方近代文化和技术,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教化、军事、工业的近代化。严复等人对西方政治经济等制度的学习,不但推动了晚清思想解放和维新运动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中外文化的沟通。【解析】【详解】(1)先解读材料信息,明确东学西渐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碰撞和交融,然后依据题目的要求,从科技发展、思想解放、经济进步、社会转型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2)缘由:依据材料“容闳的多方努力和洋务大员曾国藩的支持”等信息,再联系所学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进行概括,说明19世纪后期清廷向欧美派遣留学生的缘由。评价:结合清朝派遣留学生的目的、在当时和后世的社会作用加以分析、评价。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世界大事年表20世纪80年头日本起先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东欧剧变;APEC成立。1991年美国经济快速增长;海湾斗争;苏联解体。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7年香港回来中国。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斗争爆发;欧元问世;澳门回来中国。2001年“9•11”事务;以美国为首的驻阿联军发起阿富汗斗争。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斗争。2011年北约军队发动利比亚斗争。2024年巴黎系列恐怖攻击案;俄国出兵叙利亚。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学问,围绕“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自行拟定一个详细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答案示例1】论题:冷战结束后,美国妄图建立单极世界。阐释: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数地区性冲突中,都有美国的身影。美国相继攻打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且不断制裁伊朗,扶植亲美政权,企图限制伊斯兰教国家。1999年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2010年美国华盛顿号航母公然黄海海疆进行军演,近年来又不断挑动日本、菲律宾等国家我国东海、南海地区滋事。支持北约东扩,加强以菲律宾等盟友国家的限制。因此,我们认为美国借重充当世界宪兵的力气,妄图建立自身领导下的单极世界。【答案示例2】论题: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阐释:19世纪七、八十年头,世界格局已经出现了多极化趋势。19世纪七、八十年头以来,西欧和日本快速崛起,世界经济力气结构出现了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此后,欧盟等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又加剧了世界格局多极化。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所拥有的与美国可匹敌的军事力气、中国的崛起等都冲击了美国的超级大国的地位。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使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世界多极化至今仍旧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解析】【详解】本题是一道开放性探究题,解答时首先提取表格材料信息,可拟定一个有关“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详细论题,如: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再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加以论证。(二)选做题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雍正二年(1724),云贵总督高其倬在奏疏中说:云南近边一带土司头子目无王法,平日霸产劫财,焚杀奸占,无所不为,且藏有枪炮、甲械、火药等物,相互之间仇杀不断,甚至与朝廷拥兵抗衡。在此背景之下,雍正帝起先了在云南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剪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租赋,以靖地方”。如云南阿迷州土知州征收苛捐杂税甚多,土民深受其累,清朝政府遂在阿迷土州推行里甲制度。总督鄂尔泰对乌蒙土府进行和平改流时,发觉“乌蒙土官凶狠习惯,可以威制,似难以恩化”。雍正四年(1726)九月,清朝政府对乌蒙、镇雄等土府实行武力“兵剿”。改流之后,清廷推行内地的政治、经济等模式,选派实力较强的流官,“以汉化夷,以夷制夷”,使农业生产快速复原,社会秩序得到稳定,云南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加速。时日一久,很多危害国家分裂与民族团结的因素歼灭于未萌,云南民风自然与内地无异。——摘编自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再探》(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雍正帝在云南进行改土归流的背景和方式。(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雍正帝改土归流的意义。【答案】(1)背景:土司与云南的夷人、汉人冲突的尖锐化;土司与清朝政府的冲突的激化;云南与内地的联系日益亲密;清初消退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心集权的形势。方式:和平改流,即派遣流官到当地推行内地的政治、经济等模式;对不愿协作的土司通过“兵剿”然后“改流”。(2)意义:废除了土司制度,削减了叛乱因素,稳定了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心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或加强了中心集权);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与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主动意义。【解析】【详解】(1)背景:依据土司“目无王法”“相互之间仇杀不断”等得出土司与云南的夷人、汉人冲突的尖锐化,土司与清朝政府的冲突的激化,清朝加强中心集权。依据“和平改流”“兵剿”说明改土归流的方式,然后结合所学学问加以补充。(2)从边疆地区的发展、边疆与内地的关系、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其意义即可。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40年7月,日本驻苏大使东乡茂德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进行了第三次会谈。东乡茂德干脆提出希望苏联不要再给中国重庆政府供应帮助。莫洛托夫回答说:“假如苏联帮助中国,中国或许就不会是现在所处的境地了。苏联有自己的须要,现在它要保证自己国防上的须要。”不难看出,在大战战火扩散于欧洲、亚洲之际,苏联的考虑和行动都有特别明确的动身点。1941年4月13日,莫洛托夫与到访的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在莫斯科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条约规定苏日双方保持和平友好关系,相互敬重对方之领土完整,互不侵扰;“假如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斗争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将保持中立”。——摘编自吴伟《重新谛视<苏日中立条约>下的苏日关系》(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苏联签署《苏日中立条约》的时代背景。(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苏联签署《苏日中立条约》的动身点。【答案】(1)20世纪30年头已经形成德、日等欧亚两个斗争策源地;德国、日本、意大利结成法西斯同盟;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进行坚韧反抗,并得到苏联等国的救济;德国发动其次次世界大战,并已在西北欧、西欧等取得巨大成功。(2)动身点是从斗争的角度确定最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和行动。详细说来,一是苏联避开苏日爆发斗争,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并力促美英尽快开拓欧洲其次战场。二是拖延对日开战的时间,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盟国救济,增加应对法西斯进攻的实力。【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东乡茂德干脆提出希望苏联不要再给中国重庆政府供应帮助”等说明二战爆发、中国坚韧反抗、苏联救济等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