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安全科学基础理论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安全科学的主要基础理论;2.掌握安全哲学、安全心理学、安全行为学、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学和安全教育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理论原理。1第二章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第一节安全哲学第二节安全心理学第三节安全文化第四节安全经济学第五节安全教育学复习思考题技能实训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专题培训方案策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第一节安全哲学一、安全哲学原理(一)安全哲学定义安全哲学是总结安全实践的历史和现状,把人类长期积累的哲学意识、思维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相结合,在安全方面形成特定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思想,并揭示出劳动者同劳动对象二者之间矛盾的本质规律,对安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学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第一节安全哲学(二)安全哲学范畴■1.安全世界观■2.安全人生观■3.安全价值观■4.安全道德观■5.安全方法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第一节安全哲学(三)安全哲学的作用1.有利于指导安全文化的全面建设;2.有利于指导安全管理科学体系的发展;3.有利于指导安全心理学理论研究;4.有利于提高实践者哲理修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第一节安全哲学(四)安全哲学的应用方法
1.安全第一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关系;
2.安全生产中的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3.安全成绩的渐进性与突变性的关系;
4.安全效益的潜在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5.事故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6.事故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7.安全工作的长期性与广泛性的关系;
8.安全管理的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9.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第一节安全哲学二、安全哲学理论
(一)基于科学理论中认识安全哲学1.安全历史学揭示的安全策略;2.安全文化理论的启示;3.系统科学观点的指导;4.安全经济学结论的论证;5.工业安全实践中得到的证明;6.事故致因理论的阐明;7.国际安全管理发展之潮流。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第一节安全哲学(二)基于历史学的角度认识安全哲学1.宿命论与被动型的安全哲学;2.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3.系统论与综合型的安全哲学;4.本质论与预防型的安全哲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第一节安全哲学(三)现代社会的安全哲学观念1.“安全第一”的哲学观;2.重视生命的情感观;3.
安全效益的经济观;4.预防为主的科学观;5.人机环管的系统观。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9第二节安全心理学一、安全心理学基础(一)安全心理学定义安全心理学就是以生产劳动中的人为对象,从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减少人身伤害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0第二节安全心理学(二)安全心理学的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原因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一种很重要的原因。要想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及时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第二节安全心理学(三)安全心理学的意义1.为工程技术设计部门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参照,使机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不仅能具备改造劳动对象的优良性能,且更符合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即具有适宜人的特性;2.为生产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改善和改造提供指导,使之更能发挥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2第二节安全心理学(三)安全心理学的意义3.可使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合理和科学的安全法规、条例、制度等,提高安全管理科学水平;
4.可为提高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的效果提供更具说服力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有助于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5.为人们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供深层次的解释,从而帮助人们找到预防事故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第二节安全心理学二、安全心理学理论(一)安全心理状态1.疲劳;2.下意识动作;3.侥幸心理;4.省能心理;5.配合不好;6.判断失误;7.注意力问题;8.逆反心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第二节安全心理学(二)安全心理与事故1.事故倾向理论;2.生物节律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第二节安全心理学(三)安全心理与管理1.加强“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方式;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全员安全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第三节安全行为学一、安全行为学概述(一)安全行为学定义安全行为科学是把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语言学、法律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应用到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活动之中,为保障人类安全、健康和安全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性科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第三节安全行为学(一)安全行为学定义安全行为科学是把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语言学、法律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应用到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活动之中,为保障人类安全、健康和安全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性科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8第三节安全行为学(二)安全行为学研究对象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企业或组织中的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安全行为现象,即个体安全行为、群体安全行为和领导安全行为等方面的理论和控制方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第三节安全行为学(三)安全行为学基本任务安全行为科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安全活动中各种与安全相关的人的行为规律的揭示,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建立科学的安全行为激励理论,并应用于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合理地发展人类的安全活动,实现高水平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第三节安全行为学(四)安全行为学研究内容1.人的安全行为规律的分析和认识;2.安全需要对安全行为的作用;3.劳动过程中安全意识的规律;4.个体差异与安全行为;5.导致事故产生的心理因素分析;6.挫折、态度、群体与领导行为;7.注意在安全中的作用;
8.安全行为的激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1第三节安全行为学(五)安全行为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2第三节安全行为学二、安全行为学应用1.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2.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3.安全宣传与教育中的应用;4.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5.安全监管人员心理品质塑造中的应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3第四节安全文化一、安全文化概述(一)安全文化定义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4第四节安全文化(二)安全文化内涵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安全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仍属于“安全教养”、“安全修养”或“安全素质”的范畴。也就是说,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文之教化”的作用,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5第四节安全文化(三)安全文化功能1.向功能;2.凝聚功能;3.激励功能;4.约束功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6第四节安全文化(四)安全文化研究对象1.安全观念文化;2.安全行为文化;3.安全制度文化;4.安全物态文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7第四节安全文化二、安全文化建设(一)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2.有利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3.有利于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4.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5.有利于实施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8第四节安全文化(二)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1.构建安全文化理念体系,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2.构建安全文化制度体系,把安全文化融入企业管理全过程;3.构建安全文化行为体系,培养良好安全行为规范;4.构建安全文化物质体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9第四节安全文化(三)安全文化建设的步骤1.建立机构;2.制定规划;3.培训骨干;4.宣传教育;5.努力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0第四节安全文化(四)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外在效果;2.安全文化的自身建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1第五节安全经济学一、安全经济学基础(一)安全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安全的经济(利益、投资、效益)形式和条件,通过对人类安全活动的合理组织、控制和调整,达到人、技术、环境的最佳安全效益的科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2第五节安全经济学(二)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安全经济学的宏观基本理论;2.事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规律;3.安全活动的效果规律;4.安全活动的效益规律;5.安全经济的科学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3第五节安全经济学(三)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4第五节安全经济学(四)安全经济学的特点1.系统性2.预见性3.优选性4.部门性5.边缘性6.应用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5第五节安全经济学(四)安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分析对比方法2.调查研究方法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6第五节安全经济学二、安全经济学原理1.生命安全价值原理2.安全经济最优化原理3.安全经济效益辐射原理4.安全经济复杂性原理5.安全价值工程原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7第六节安全教育学一、安全教育学基础(一)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学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安全科学与教育科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保护人(受教育者)的身心安全健康、保障社会生活、生产安全及探索安全教育活动的本质、运动与发展规律为目的,综合运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安全科学领域中的一切与教育培训活动有关的现象、理论与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性交叉学科学定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8第六节安全教育学(二)安全教育学的内涵1.明确安全教育学的指导思想;2.明确其直接目的、最终目的和核心目的;3.安全教育学的学科属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9第六节安全教育学(三)安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广义的安全教育学研究范畴指的在安全领域(大安全)中与教育培训有关一切现象、活动与规律。狭义的安全教育学研究范畴局限于目前的安全生产与生活领域,针对受教育者开展的安全思想意识、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训活动,以及与之对应的安全教育形式、师资力量、教育技术、教育资源(教材、经费与场地等)、安全教育学科学研究、学科体系、安全教育管理、组织机构与保障等方面的总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0第六节安全教育学(四)安全教育学的研究内容1.安全教育方法论;2.安全教育学基础理论;3.安全教育学的学科体系;4.安全教育培训实践;5.安全教育组织与管理6.安全教育技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1第六节安全教育学二、安全教育学原理1.安全教育学原理的定义2.安全教育学原理的特征3.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审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中国文化概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民族大学《框架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商学院《理论力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持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教育学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3.1耕海牧渔 教学设计
- 南昌职业大学《创业基础创新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下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行业研究报告
-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检查记录表
- GB/T 38153.1-2024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第1部分:浆状油墨
- 2024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000字
- 2024年护师类之护士资格证考试题库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共100张课件)
- 委托调解民事纠纷协议书合同
- 林学概论完整版本
- GB/T 44458.3-2024运动用眼部和面部保护第3部分:水面游泳用眼镜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