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 《周总理你在哪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 《周总理你在哪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 《周总理你在哪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 《周总理你在哪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 《周总理你在哪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周总理,你在哪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1.反复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节奏,能表达出诗中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拟人、反复的修辞方法,品味本文巧妙的构思。

3.了解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领会广大人民对周总理深切的怀念之情。

回课时安排

2课时

1.有一个人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两弹元勋钱学森说:“许多党外人士说,我们是认识周恩来才认识共产党的,相信周恩来才相信共产党的。"

原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周恩来,世界就会烧成灰烬。”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沙尔德说“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中国人民说:“总理英灵,民族之魂。留芳千古,与世长存。”“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的人民想念你……"

2.看视频,了解周恩来生平。

课前自主预习

读,读标题

从词的标题,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答案】“周总理”交代写作对象,“你在哪里"是对总理深情呼唤,题目表达对总理的思念之情,奠定感

情基调。

【点拨】题目一般交代表明时间、地点、背景、环境、诗歌体裁、写作对象、主要内容,暗示写作手法,

表明诗歌类别,表明情感。

读,读注释。1.记住作者。

柯岩(1929-2011),原名冯恺,1929年7月14日生于河南郑州,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以儿童文学起家的柯岩,在报告文学作品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儿童的纯真目

光和心灵去感受世界,因此,纯真的童心和女作家常有的细腻情感,构成了她作品的鲜明特色。

2.了解背景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举国上下悲痛万分,人们臂上戴黑纱,胸前戴白花,拿着花圈悼念自己的总理,到4月5日,悼念达到高潮。“四人帮”对人民的悼念活动横加干涉,野蛮镇压。在党中央粉碎“四人帮"之后的1977年1月,正是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开展对周总理的悼念活动,尽情表达对敬爱的周总理深情怀念的感情。诗人柯岩同志怀着这种强烈而美好的感情,

写下了这首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

3.听范读,正音正字。

沉甸甸(diàn)谷穗(suì)

篝火(gōu)伐木(fá)

辽阔(kuò)足迹(jì)

4.理解词义。

朗读并记住课件中的词语的意思。

①征途:远行的路途,行程。

②轰鸣:发出轰隆轰隆的巨大声音。

③沉甸甸:状态词。形容沉重。

④松涛:松林被风吹动时所发出的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⑤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⑥海防:在沿海地区和领海内布置的防务。

读,读思路。

阅读全诗,说说本诗的写作思路。

首先询问周总理你在哪里,然后呼唤寻找,最后回答。

具体划分:

第一部分(1):呼唤周总理,倾诉对周总理的敬爱与怀念之情,奠定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6):写寻找周总理,展现周总理的不朽业绩和光辉形象。

第三部分(7—9):回答总理在哪里,进一步深化周总理的形象和人民对他的感情,表明周总理永

远活在人民心里。

读,读意象。

1.全诗抓住了哪几个自然景象来写总理的?说说这些意象的具体内涵。

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是雄壮的事物,将这些事物人格化,向其发问,衬托总理伟大的形象,他与天地共存,日月同在;这些事物又可以联系到周总理的许多动人场面,他革命一生、关心农业、关心工

业、关心国防、日理万机,大事、小事、外事、内事,事事操劳,他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

2.诗人为什么让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来回答人民的追问?

通过对高山、大地、大海、森林的追问及回答,展现了总理为革命,为人民辛勤工作的生动画面,深化主题,造成山水有情的动人意境。同时说明周总理的足迹踏遍了中国的各个角落,寄托全国人民对总理

的无限哀思和热爱。

3.第八节的“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中的“这里"究竟是哪里?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祖国大地,人民心里。这是总理工作的地方,是他为人民服务的地方,说明他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活在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也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读,读语言。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拟人;以雄壮的事物衬托总理伟大的形象,他与天地共存,日月同在;它们是周总理革命一生的

见证人;寄托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怀念。

(2)反复;文中多处运用反复修辞的句子,如“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中的“在这里"“在一起”两个短

语重复出现,加重语气,有一唱三叹之效果,表明人民不会忘记周总理,周总理永远和大家在一起。

读,读情感。

1.我们用什么样的情感基调、语调、语速来朗读这首诗比较好?

悲伤低沉缓慢

2.任意选择一节诗,有感情地朗读,把握好诗歌的节奏、重音、感情、语调。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啊,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啊,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啊,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