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上传语文教学设计 第7单元_第1页
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上传语文教学设计 第7单元_第2页
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上传语文教学设计 第7单元_第3页
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上传语文教学设计 第7单元_第4页
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上传语文教学设计 第7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朗读和背诵古诗。图文结合,展开想象,感受山寺之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理解题目

1.教师板书题目,学生齐读题目。(板书:夜宿山寺)

启发学生从题目中找出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并推想人物。

—<W2

高山上“危楼”的图片

2.观赏插图。(出示课件2)

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语中选取

“高”,并板书。(板书:高)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

亲身感受。全诗共四句,都是围绕“高”字来写的。

二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教师提出自学要求。

(1)反复朗读古诗。(行行朗读)

(2)认真思考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2.指名让学生读古诗,检查初读效果。(教师点评)

3.指名让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听到同学们动听的朗读声,课文里的生字也很想跟我们交朋友,它们是谁

呢?

1.交流识记会写字。(出示课件3)

危敢惊

加一加:尸+口=危宜+攵二敢

2.教师重点指导“危”的书写。

“危”:半包围结构。居上居中,从竖中线起笔;“厂”横笔写在横中

线上方,宽于;横折钩的钩尖抵竖中线;“L”的钩部超出上部横折钩。

3.教师范写,学生伸出手指跟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并纠正写字姿势。

四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过渡: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现了“高”,哪些景象说明了“高”。

1.学习第一行诗句。(出示课件4)

^楼高百尺.

(1)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说明“百尺”表示很高,不是实数。

“危楼”是什么样的楼?怎么解释“危”字?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不安全,跟“安”相对;②损害;③高的,陡的;④

端正。从四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就是③。(板书:百尺危)

诗人站在高山上的寺中,眺望窗外,他会有怎样的感觉?(真高啊,好像站到

了天边)

(2)指导朗读这一行诗句。

要读出楼的高耸入云。(学生先齐读,再自己提高嗓音朗读)

只有把“高”字读得响亮些,声音略长,才能读出诗句蕴含的意味。(教师示

范,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2.学习第二行诗句。(出示课件5)

C---------------——-------------®

手可摘星辰

(1)“辰”在字典里是“日、月、星的统称”,在

诗中指什么?(指星和月)(板书:辰)

(2)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引导学生想象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和身体的姿态。(应该推窗伸臂,斜伸向

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却能形象地表现出天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

象诗人此时离天有多近。(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分析诗句,鼓励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感受诗句,同时引导学生通过

读表达出自己的理解。

(3)摘星辰本是难事,诗人此时却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

来?(板书:可)

3.指导理解第三、四行诗句。(出示课件6)

、评6

不敢鬲声语,恐惊天上人。

(1)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能感受到天和诗人之间的距离有多近了

吗?(相距咫尺)

(2)诗人的幻想生动地表现了“高”,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学生自

由朗读这两行诗句。

4.在熟读全诗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小结:“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同学

们要在今后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继续使用这一方法,从而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明确、适度。如“危”字怎样解释?“危楼”是什么样的楼?站在

“危楼”之上,眺望窗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觉?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具有一定的思

维深度,又适合学生的学习程度,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思考,自然学得明明白白、

踏踏实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似、庐”等6个生字,会写“阴、似”等5个字,理解“苍苍、茫

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

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课件。

看图激趣,揭示题目

1.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草原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

了什么?(出示课件8)牛羊成群的图片

2.天空无比湛蓝,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中,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啊!我们找

不到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但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就概括了这番美景,让

我们一起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在展现草原风光的同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古诗的学

习中去。

3.教师板书题目,学生齐读题目。(板书:敕勒歌)

二初读古诗,识记会认字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认读会认字。(出示课件9)

似庐笼盖苍茫

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似、苍”,后鼻音“笼、苍、茫”。另外,“见”

在这里是“出现、显露”的意思,应该读作xidn。

3.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感受草原的辽阔。

4.指名让学生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音方面进行)

三识记会写字,指导书写

1.交流识记会写字。(出示课件10)

阴似野苍茫

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吗?

力口一加邛十月二阴彳+以二似里+予二野什+仓二苍

2.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学生伸出手指跟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

写得匀称、工整)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展评优秀作业。

四品读古诗,熟读成诵

1.看图,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游牧民族住的帐篷(出示课件n)

⑴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滓原上帐篷默

(2)诗中哪些诗句描写了图中的内容?(出示课件12)

»-------------------------------------------------------------<Wi2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①自由读这四句古诗,说说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学生质疑。教师讲述。(出示课件13)阴山的图片

敕勒是一个民族的名字,敕勒川是敕勒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入云的

阴山脚下。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看,天空就像一个圆顶大帐篷,

笼盖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设计意图: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内容,并从诗中找出对应的诗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谁来读读这四句诗呢?赶快来试试吧!

①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②教师评价: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啊!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4)教师范读,分小组比赛读。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后三句古诗。(出示课件14)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谁来说一说这几句古诗的意思?(蓝蓝的天空广阔无边,碧绿的草原无边

无际,风儿吹过,草弯下腰,显现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⑵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3)教师评价:老师看得出你们是真的很喜欢大草原!风把牧草吹弯了腰,我

们看到了这么多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板书:草原的大、美)

3.请大家把整首诗读一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4.尝试背诵,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整首古诗。

五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敕勒歌》这首古诗,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吧!把你们的

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2.大草原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赶快拿出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设计意图:给诗作画就是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呈现出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

歌。

课后反思

1.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据文想象、自学、交流切磋、对比

朗读等。学习过程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符合小学生好奇、喜变的学习心理,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只有真正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

习效率。

2.在课堂教学中,清晰地包含了“训练”的过程。教师先是启发学生体会怎

样朗读,鼓励学生“高声地读、响亮地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鲜明地体现了

教师的“训I”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练”。学生在教师的训练下定能有所收

获。

☆板书设计☆

雾在哪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会写“于是、

无论”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题目

1.我们积累过有关天气的谚语,其中哪些是与雾有关的?(春雾风,夏雾晴,

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见过的雾是什么样子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

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雾的样子,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板书题目,学生齐读题目。(板书:雾在哪里)

二自读课文,识字解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自学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生字。

(3)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4)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会认字。(出示课件2)_____

雾淘于暗岸街梁甚至切躲失

①借助拼音拼读,读准前鼻音“暗、岸、甚”,整体认读音节“雾、于、至、

失”。

②指名让学生认读,教师相机正音,并引导学生用生字口头组词。

(2)认读含有会认字的词语。(出示课件3)

-------------------------------------------<W3

大雾淘气于是变暗海岸街道

桥梁甚至一切躲在消失

①指名让学生读,齐读。

②开展读词游戏。开火车读。

(3)识记会认字。

①近义词辨析识记:躲一藏

②同音字辨析识记:暗一岸

③组词拓展识记:“梁”,可组词为“桥梁、房梁、鼻梁、山梁”。

④相同偏旁熟字比较识记:“雾”,比较“霜、雪、雷”。

设计意图:多元认字识词,鼓励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培养学生识

字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能力。

⑷让我们把这些字词放回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3.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起来了?

⑴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明确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交代了他

依次藏起来的东西。

(2)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出示课件4)

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他把藏了起来。

(3)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板书:淘气)

三识记会写字,指导书写

1.识记会写字。(出示课件5)

于论岸屋切久散步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力口一加:t+仑=论山+厂+干二岸

减一减:宇-工于

换一换:到-U+尸二屋

2.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久、步”的书写。

“久”:独体字。

“步”:上部是“止”,不要写成“上”;下部不是“少”,比“少”少右边

一点。

(2)指名让学生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其书写要点。

(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并提出书写要求。

①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认真书写。

③严格按笔画顺序书写。

4.展示学生优秀的写字作品,教师讲评并适当奖励。

五总结交流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雾,还体会到了雾的淘气,他藏了很

多东西。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更进一步认识雾。

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学生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在教学过程中,“指名让学生读、开

火车读”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读音。通过“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

示范写”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印象,以达到正确书写的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能仿照课文例

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出示课件7)

课件7

躲藏海岸淘气一切散步甚至桥梁

2.雾都把什么东西藏起来了,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了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朗读感悟第2〜4自然段。

1.雾都把什么东西藏了起来?请用“—”画出雾说的几句话。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雾所说的话,交流展示。(出示课件8)

------------------------------<W]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1)指导朗读:这两句话都是雾的自言自语,要读出雾童心未泯、贪玩的语气。

⑵从雾说的两句话中,我们知道雾依次藏了哪些事物,把下列句子补充完

整。(出示课件9)

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他把藏了起来。

(3)课文中描写的雾景是怎样的?用“「”画出来。

学生交流。(出示课件10)

亨-----------------------------------------------------------------------------------OSE121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比较这两句话,发现其中共同的地方。

都是“无论、,还是,都”的句

式。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2.朗读第5、6自然段。

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板书:海岸城

市)

因为前面的房屋、街道、树木、桥梁都很大,相对而言,行人、小黑猫就比

较小,“甚至”这个词说明雾不仅能藏大的,小的也能藏。

3.学习第7〜9自然段。

过渡:雾又把自己藏了起来,于是,什么露出来了呢?(板书:自己)(出示课件

11)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

都露出来了。

(1)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理解“连同”的意思。

⑵为什么这些景物都露出来了?

(3)用“……连同……,……连同……”造句。

三练习说话

1.想象:淘气的雾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他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呢?会出现什

么情况?(出示课件12)______

雾,是个淘气的孩子,把藏了起来,无论是,还

是,无论是,还是,都—

设计意图: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既能训练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

2.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拓展延伸,积累词句

1.了解庐山的云雾。(出示课件13、14).文主《庐山嚣堂》

⑴让我们再去读读这篇文章,去感受一下云遮雾罩的庐山的美丽。

⑵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庐山的云雾。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

课后反思

语文学习“以读为本”“读中体会”。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读”非常重

要,这对小学生理解语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培养,逐渐掌握朗读的技巧有“推

波助澜”的作用。在教学本课时,应把“雾”说的话作为朗读的重点,通过多种

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雾”的淘气,充分利用个别学生示范朗读来感染其他学生,

在朗读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淘气”的特点。另外,花较多时间在朗读课文上,

可以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板书设计☆

20雾在哪里

‘大海船只蓝色的远方

淘气的雾藏起来《天空太阳

海岸城市

、自己

孩子

1.认识“添、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赶”

等8个字,会写“空地、唱歌”等11个词语。

教学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重点)

要求

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难点)

4.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

两课时O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添、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赶”等8个

字,会写“空地、唱歌”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题目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雪孩子)(出示课件2)寓孩子的蠹

2.老师这里有一个有关雪孩子的非常感人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3.下面老师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同学们注意要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雪

孩子的一件什么事。一

讲述课文内

播放连环画。(出示课件3~6)容的连环画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播放连环画,配以教师

朗读,让学生先来了解一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听故事、讲故事的兴趣。

4.课文讲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指名让学生讲故事。

5.同学们,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大家齐读题目。(板

书:雪孩子)

二自读课文,识字解词,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自学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新词。

(3)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4)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会认字。(出示课件7)

—/件7j

添柴烧旺渐哎呀冒呛烫

终浑淋灭激瞧

①借助拼音读一读,读准前鼻音“添、渐、淋”,后鼻音“旺、烫、终”。

②指名让学生认读,教师相机正音,并引导学生用生字口头组词。

(2)认读含有会认字的词语。(出示课件8)

课件8

添柴烧火旺旺渐渐哎呀冒烟呛人

烫人终于浑身水淋淋扑灭激动瞧见

①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让学生读,开火车读。

②齐读。

③教师指导:读准翘舌音“柴、烧、终”。注意多音字“呀”表示惊疑时读

第一声,如文中的“哎呀”;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时读轻声,如“快回去

呀”。

⑶让我们把这些字词放回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3.指导朗读。

(1)朗读时注意要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如早上的“上”,休

息的“息”。

(2)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

(3)“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一句中“美丽的白云”

要读得慢些,表达出对雪孩子赞美和喜爱之情。

三识记会写字,指导书写

1.识记会写字。(出示课件9)

唱赶旺旁浑候谁汽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⑴加一加:口+昌二唱日+王二旺A军二浑A气二汽

(2)减一减:傍T二旁

⑶换一换:难-又+t=谁汗-7+走二赶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重点指导“谁、汽”的书写。

“谁”:左右结构。“彳”竖压住竖中线。右边不要写成“主”,四横间距

均匀,最后一横稍长。

“汽”:左窄右宽。”第二点偏左收笔于横中线;“气”的短撇从竖中

线撇向左上格,第二笔横与短横在竖中线相接,“飞”在横中线起笔,右行下折后

斜行钩出。

(2)指名让学生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其书写要点。

(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并提出书写要求。

①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认真书写。

③严格按照笔画顺序书写。

4.展示学生优秀的写字作品,教师讲评并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生字,还了解了雪孩子与小白兔之间的故事。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课文,看看同学们还会有什么新的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学生能想象到雪孩子不顾自身安危去救他的朋友小白兔,最后变

成一朵白云的情形。教学过程中,“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等多种方

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读音。教师通过“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示范写”

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字结构的印象,以达到正确书写的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

2.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3.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事?

2.学习默读。

明确默读要求:把书本平放在课桌上,不出声,眼睛看着课文。

⑴默读第1〜4自然段,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雪孩子陪伴小白兔的情

景,快乐而温馨)

(2)默读第5〜8自然段,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雪孩子把小白兔从大火

中救出来了)

(3)默读第9~14自然段,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雪孩子化成了水,变成

了白云)

设计意图:这里是第一次提到默读,因此有必要告诉学生默读是什么以及默

读的要求。

3.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11)

下雪了,小白兔跟着玩,很快乐。后来着火了,救小白兔,

小白兔得救了,化成了,变成了天空中的___________二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课文第r4自然段。

(1)想象故事发生前的天气是怎样的。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雪下得大,下的时间也长呢?(从“一连、好几天”

可以看出雪下得大,下的时间长)

(3)齐读这一自然段,重读“一连”“好几天”这两个词语,读出雪下得大,

下得久。

(4)雪下得这么大,屋外是怎样的景象呢?(多请几个学生描述)

(5)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办事,可小白兔缠着妈妈要跟着去,

i-----<Wiz|

但后来小白兔又不去了,这是为什么呢?(出示课件12)就:敲I

(6)这个雪孩子怎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让本来缠着妈妈要出去的小白兔不

再出去了?我们到文中去看看,兔妈妈给小白兔堆的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这

个雪孩子的头上戴着一顶非常漂亮的红帽子。他的眼睛黑黑的,圆溜溜的;鼻子

红红的,尖尖的,还有一张红色的嘴巴。他脖子上围着一条绿色的围巾,手上戴着

一双绿色的手套。他还有一个胖乎乎的身子,十分可爱)

(7)小白兔和雪孩子在一起是怎样玩的呢?(指名让学生讲述想象中的小白

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各种情景)

(8)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开心?从文中找出体现“开心”

的人物动作、神态及相关的词语。

(9)读第4自然段时,你们的心情怎样?(高兴)

2.学习第5〜8自然段。

(1)小白兔和雪孩子说完话后,他感觉到有点儿冷,也有点儿累了。请大家齐

读课文第5自然段,看看小白兔干什么去了。

(2)小白兔睡得真甜啊!可是,就在小白兔睡得正甜的时候,在他身边却发生

了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是什么事呢?(教师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这件事小白兔知

道吗?为什么?

(3)这样一来,小白兔就有可能被大火怎样?(指名让学生说说几种可怕的后

果)

(4)雪孩子这时发现自己的好朋友一一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的心情是怎

样的呢?(非常着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5)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名让学生读第7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雪

孩子非常着急的心情。

(6)雪孩子跑到小白兔的家门前,面对滚滚的浓烟,熊熊燃烧

7-------函件13

雪孩子向着火的

的大火,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就在大火中,他是怎样做的呢?(出示房子奔去的图片

课件13)

⑺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学生自由发言)

⑻教师小结: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使我们深受感动。多

好的雪孩子啊!面对将被大火吞没的小白兔,他不顾一切冲进火海。烟是那么呛

人,火是那么烫人,他全然不顾,在大火中寻找着小白兔,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

他一把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读读第8自然段吧。

3.学习第9~14自然段。

(1)由于雪孩子的舍身相救,小白兔得救了。然而我们可爱的雪孩子呢?

⑵小白兔得救了,当他醒来发现雪孩子不见时,他的心情怎样?

课件14

(3)雪孩子离开我们了吗?(没有,可爱的雪孩子在天上,他小白兔得救后,雪

孩子融化的图片

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出示课件14)

(4)兔妈妈看着那朵美丽的白云会说些什么呢?小白兔又会说些什么呢?

三拓展运用

1.这节课我们又深入地学习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喜欢这个可爱的雪孩子吗?

你们身边有像雪孩子这样助人为乐的人吗?举例说一说。

2.结合课后第2题,朗读并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3.续编故事《雪孩子回来了》。

课后反思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才能把语文学得更好。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图片直观引入,再加上配乐朗诵、音频和教师渲染描述等手段,

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课文开始时,让学生想象大

雪过后的美丽景色;在讲到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时,让学生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

玩耍的各种情形;在小白兔家着火时,让学生想象各种可怕的后果;在故事结尾

处,让学生续编故事。这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突破束缚,自由驰骋,使学生的想象力

在自由的环境中得以充分发挥。

☆板书设计众

21雪孩子

雪孩子----救小白兔----化成水----变成云

语文园地七

1.认识“滩、椰”等9个生字;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4组词语。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独体字;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

语;从语言、动作的描写中感受雾、风的顽皮、淘气,体会句子的趣味性。

——(重点)

教学

3.观察图画,了解图意;展开想象,用几句话把故事写完整。(重点)

要求

——4.展示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复习巩固易错字和易混淆的字。(难

点)

5.背诵民谣《数九歌》。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说

绕口令的乐趣。

教学------------

两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UJ

1.认识“滩、椰”等9个生字;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4组词语。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独体字;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语;从

语言、动作的描写中感受雾、风的顽皮、淘气,体会句子的趣味性。

3.观察图画,了解图意;展开想象,用几句话把故事写完整。

教具准备

课件。

数学过程

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七)

二识字加油站

1.借助拼音,读读这些词语,认识一下我国不同地方的植物和动物。(出示课

件2)

3.想一想:以上词语向我们展示了我国的哪些地貌?(板书:地貌)(出示课件

4)

课件4

海滩沙漠高原悬崖

设计意图:认识我国4种不同的地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阅历,想象相应的自然风

光,识记9个生字。

三字词句运用

1.用音B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板书:部首查字转3触示课件5)

要查

字的

除去部

的字部首

组词

读音

部首

有几画

页码

页码

步骤

法的

查字

部首

回顾

(1)

画。

首笔

清部

首,数

的部

查字

出所

①找

明的

边标

首旁

清部

首,看

个部

到这

中找

目录”

“部首

”的

检字表

“部首

②在

页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