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学目标

1.了解例文中写景物的顺序,并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

2.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景物的特点。

3.能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重点

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景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习作例文,读懂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文中“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加深“按游览顺序写景”的

认识。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分享,梳理游览顺序

1.回顾前情,谈话导入。

引导回忆: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

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

(1)《海上日出》是按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写的。

教师小结:按一定顺序就能写清游览的过程。今天再来学习一篇课文

《颐和园》。

2.通读课文,理清文脉。

【自读小贴士】

轻声读课文,结合第一个批注,思考:本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出颐

和园的美呢?

根据交流板书: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昆明湖。

板块二品读《颐和园》,体会如何按游览顺序写景

1.批注路线,明晰顺序。

思考:作者怎么样把景点介绍清楚的?

出示三个批注:

(1)“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过渡很自然。

(2)“抬头一看”“向下望”,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

(3)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在湖面慢慢滑过,多美的画面!

预设:

①作者按一定的游览顺序写的,条理清晰。

②作者选了昆明湖作为特色景点,让我们知道湖面很美。

2.学生交流,师生互动。

⑴找出地点变化的语句,体会“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

预设:

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

底°

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教师小结:“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走完长廊”“登上万寿

山”“从万寿山下来”,这些词句表示地点的转换,是作者游颐和园的

顺序,也是文章的写作顺序。

⑵体会景物的特点。

思考:作者是怎么写昆明湖的美的?

出示句子: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①为什么说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可以像别的吗?

预设:不行,因为镜子写出了湖面的平静。

②为什么说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碧玉?可以像一片绿叶吗?

预设:不可以,因为昆明湖的颜色和碧玉很像。

3.教师小结:作者就是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游览了颐和园,并用比

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昆明湖的美。

板块三品读《七月的天山》,巩固如何按游览顺序写景

1.请学生速读文章《七月的天山》,借助问题思考:

【自读小贴士】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天山的?

2.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聚焦文章的写作顺序。

预设:

⑴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

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2)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⑶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教师小结:“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词句表示

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周围写到山的深处,是作者游览天山的顺序,

也是文章的写作顺序。

3.关注批注,提炼方法。

⑴引导阅读,关注重点景物。

思考:骑在马背上,从进入天山,一直到天山深处,一路上,作者看

到了哪些景物?

预设:写了雪峰、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

⑵关注叙述条理。

思考:初进天山,作者看到有雪峰、雪水和溪流等景物,想一想作者

是怎样一步步写的。

预设: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

融化的雪水,最后写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由远及近,很有条理。

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另一面解释了为什么盛夏季节

进入天山会有秋天般凉爽的原因。

⑶关注景物特点。

思考:读第4自然段,思考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预设:

①“像……锦缎……彩虹……”——绘其艳;

②“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一一显其多;

③“用不着离鞍”“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一一夸其高。

⑷教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按照自己的游览顺序,重点描写了天山

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并采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让我们感受到了天山不一样的美。

课时目标

1.能按一定顺序将游览过程以及这个地方的特点写清楚。

2.在叙述过程中能做到有详略,过渡自然。

3.能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习作情境,激发表达兴趣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⑴同学们,在暑假和国庆假期里,不少同学都和家人一起外出旅行

了,也一定游览了不少美丽的地方,大家愿意把自己的游览经历和同

学分享吗?

⑵祖国的锦绣河山无限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风土

人情各不相同,建筑有建筑的奇伟,山有山的博大,海有海的深长。

也许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也许是一处不起眼的小地方。这节课就

请你拿起你的笔,描写下最让你心动的一处,向我们述说一段你的旅

游经历吧!(出示作文题目:游)

2.梳理确定材料。

⑴那么可以写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教材中是怎么说的。

出示教材第一部分,学生自读后交流。

预设:

①要亲身游览过,不能虚构。

②可以是有名的风景区,也可以是身边的某个不知名的地方。

③这个地方一定要有特点。

⑵学生确定写作内容。

板块二借助习作例文,学习表达方法

1.借助习作例文,指导按顺序写。

⑴学生简单交流要写的地名。

⑵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了。

你会怎样把游览过程写清楚呢?其实,在教材中出现的习作例文,就

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例文《颐和园》,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清游览过程的?

学生读文,交流。出示例文的写作顺序。

《颐和园》

大门一大殿一长廊一万寿山脚下一万寿山上一昆明湖

(3)请大家根据自己实际的游览经历,写出你的游览顺序。

游________

2.指导写作特点。

(1)出示片段:

泥泞的小道旁种着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柏树,好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

守卫着宝石山。树林中时不时传来小鸟悦耳的歌声,飘来泥土清新的

幽香,让人心旷神怡。风儿吹过树梢,树叶在枝头舞蹈,发出沙沙的

声音。

教师点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鸟、树叶当人来写,十分形象。

教师小结:描写印象深的景物,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常用的手法,

让语言更生动。

板书:比喻、拟人……

⑵回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师提问: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孔隙的

窄小?

要点:抓住自己的感受写清景物特点。

⑶教师小结:印象深的景物要重点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写清景

物的特点。

⑷学生尝试写一个景点,写出景物特点。交流。

3.借助习作例文,指导写作过渡要自然。

⑴有了写作的顺序,景物的特点也清楚了,但要把这些内容组织成

一篇文章,还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一一条理。只有写清楚景点和

景点之间的过渡,才是一篇好文章。

⑵出示习作例文的过渡句。

《颐和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⑶请学生自主修改,写好过渡句。

板块三全文写作,小组互改互评

1.教师指导:要写好一篇游记,确定难忘的景物是第一步,在这个

基础上,我们在写作时要做到按顺序写,写出景物的特点,还要注意

景点之间过渡要自然。

2.学生精心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按照习作的要求,进行写作。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解答学生的疑问,

并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小组互评互改。

4.出示学生习作片段:

虽然已近深秋,但刚进入景区,我就被眼前满眼的绿深深吸引住了。

远处许多不知名的树,伸入云霄,墨绿中带着庄严和神圣,仿佛是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