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2.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形成的多糖B.麦芽糖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后产生红黄色沉淀C.糖类比相同质量的油脂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少D.脱氧核糖参与所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组成3.下图是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网(d,e,f,h表示完整的细胞器),其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注:虚线框内仅是物质转变与合成A.自养型生物都含有结构dB.一切细跑均能发生膜流现象C.膜流其实是生物膜流动性的体现,质壁分离与复合过程中发生了膜流D.细胞膜蛋白的更新与f→g→h→g→c途径有关4.研究人员调查了两个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Ⅰ和Ⅱ中各营养级的生物量,结果如下图,已知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两个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数量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Ⅰ小于ⅡB.储存在生物体有机物中的能量,生态系统Ⅰ小于ⅡC.生态系统Ⅰ中只有一条含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D.生态系统Ⅱ中,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不能形成金字塔图形5.用人工脂双层膜将容器分隔为A、B两部分(如图所示),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A中加入一定浓度的KCl溶液,B中加蒸馏水,初始液面等高,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高于B侧。实验二:再往A中加入微量的物质X,结果A侧液面明显下降。对上述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制备该人工脂双层膜时,应用磷脂分子为原料B.该人工膜不是生物膜,主要是由于缺乏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C.实验一现象与动物细胞渗透吸水现象的原理相同D.实验二加入的物质X可能是水通道蛋白6.下图表示动物(二倍体)体内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膜面积相对值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变化只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B.a点表示细胞已完成间期的物质准备C.b~c段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D.d点后细胞中依然存在姐妹染色单体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昆虫(XY型性别决定)的体色和眼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多只黑身红眼雄昆虫与多只相同基因型的黄身红眼雌昆虫随机交配(假定每对昆虫子代数目相同),F1全为黄身,其中雄性全为红眼,雌性红眼:白眼=5:1,让F1中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不考虑突变)性别黄身红眼黄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雌性51/1609/16017/1603/160雄性60/16020/160(1)该昆虫的红眼和白眼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眼色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2)亲本中的雄昆虫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亲本雌昆虫的基因型,并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3)F2中的黄身红眼雌昆虫有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8.(10分)在很多淡水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某湖泊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系统的淡水湖,其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2)该湖泊风景优美,其旅游业发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__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1)湖泊中绿藻和蓝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其中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5)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1.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1kJ,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kJ。(6)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虑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1.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____。9.(10分)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利用溶酶体选择性清除自身受损、衰老的细胞器,或降解过剩的生物大分子,供细胞回收利用的正常生命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真核细胞中,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错误折叠,可能成为细胞自噬的对象,这种蛋白质的错误折叠过程可能发生在___________(填细胞器)中。通常,细胞中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_____结构。(2)自噬过程主要依赖于溶酶体内水解酶的作用,水解酶的最适pH为5,若少量溶酶体破裂,水解酶溢出一般不会损伤细胞结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细胞内的介导分子可结合过剩的蛋白质进入溶酶体,而过剩的蛋白质不与介导分子结合很难进入溶酶体,该现象说明介导分子与溶酶体膜受体蛋白之间存在___________。哺乳动物在冬眠时细胞内介导分子明显增多,从细胞内物质利用的角度分析,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棉花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回答下列问题:(1)棉花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_________酶、_________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2)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水解棉花的酶X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__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___(填一种化合物)。(3)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_________,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_________技术,此技术一般不采用包埋法固定化的原因是_________。(4)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酵母菌进行了改造,得到如下三种菌株。菌株Ⅰ:能合成酶X,但不能分泌到细胞外;菌株Ⅱ:合成的酶X能分泌到细胞外;菌株Ⅲ:合成的酶X能分泌到细胞外并固定于细胞壁上。在工业生产中利用棉花生产大量酒精时,选用菌株_________。11.(15分)某科技小组的同学,欲测算农田中某种农作物在晴朗的白天6~9时有机物的制造量,进行了如下操作:在农田中随机选取多个样方;用透明玻璃罩罩住样方内所有植株形成密闭小室,并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相连;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置于自然光下,乙组将玻璃罩用黑布罩住;两组在该时间段内连续采集数据3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1)6~9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间段内测得甲罩内CO2浓度先升高后下降,CO2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6~9时,甲组罩内CO2浓度最高时,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叶肉细胞呼吸作用强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该小组测得6~9时甲组罩内CO2平均减少量为a,乙组3小时各罩内CO2平均增加量为b,则__________表示6~9时样方内该农作物固定CO2的总量,进而可推算有机物的制造量。有同学分析后认为该结果与农田中该种农作物有机物的实际制造量会有较大误差。请从非生物因素角度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显微镜操作的一般步骤:放装片→低倍镜观察→把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微调)→高倍镜观察。所以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③②①,故选:D。【点睛】审题要特别注意:调节细准焦螺旋,不是粗准焦螺旋。2、B【解析】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单
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
糖蔗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麦芽糖乳糖C12H22O11动物细胞多
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原动物细胞糖元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详解】A、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多糖,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A正确;B、麦芽糖属于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后,需要水浴加热才能产生红黄色沉淀,B错误;C、糖类与油脂的元素组成都是C、H、O,与油脂相比,糖类的C、H比例降低,因此糖类比相同质量的油脂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少,C正确;D、所有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正确。故选B。3、D【解析】
膜流一个典型的实例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d,e,f,h表示完整的细胞器,d为叶绿体,e为线粒体,f为内质网,h为高尔基体。【详解】A、d为叶绿体,自养型生物分为光能自养型(光能)和化能自养型(化学能),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含有叶绿体,原核生物如蓝藻不含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有些细菌还能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合成有机物,因此自养型生物不一定都含有结构d,A错误;B、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只有细胞膜才有膜结构,而膜流是指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因此原核细跑不能发生膜流现象,B错误;C、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为水分的进出过程,属于自由扩散,无膜流现象发生,C错误;D、细胞膜蛋白的更新与f(内质网)→g(囊泡)→h(高尔基体)→g(囊泡)→c(细胞膜)途径有关,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关键是理解结构上直接相连的膜之间可直接转变,结构上间接相连的膜之间是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而发生膜的转移。4、B【解析】
分析柱状图:生态系统Ⅰ有三个营养级,生态系统Ⅱ有四个营养级,在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的前提下,生态系统Ⅰ营养级少、食物链较短,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能量少;而生态系统Ⅱ营养级多、食物链较长,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多。【详解】A、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则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生态系统I和Ⅱ的物种丰富度和营养结构未知,无法比较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B、储存在生物体有机物中的能量,是各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能量,而不是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两个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数量相同,生态系统I的生物量小于Ⅱ,因此储存在生物体有机物中的能量,生态系统I小于II,B正确;C、生态系统I中每个营养级可能包括多个种群,因此,生态系统中应该包括多条食物链,C错误;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可形成金字塔图形,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5、D【解析】
实验一:A中加入KCl溶液,B中加入蒸馏水由于A侧渗透压高于B侧,所以一段时间后A液面高于B;实验二:向A中加入物质X,X作为离子运输的载体,使离子从A侧运输至B侧,导致A侧液面下降。【详解】A、人工脂双层膜是模拟细胞膜制备的不含蛋白质的结构,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而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A正确;B、人工脂双层膜不具有生物活性,B正确;C、实验一模拟的是具有半透膜及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的渗透作用的条件,与动物细胞渗透吸水现象的原理相同,C正确;D、实验二加入的物质X是离子运输的载体,D错误。故选D。6、B【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oa段表示间期,ab段表示前期,bc段表示中期和后期,cd段表示末期。【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A错误;B、oa段表示间期,a点表示细胞已完成间期的物质准备,B正确;C、b~c段细胞中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故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D、cd段表示末期,d点后细胞中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红眼X、YaaXBYB:aaXbYB=2:1420/51【解析】
题意分析,亲本黑身和黄身个体杂交,F1全为黄身,说明黄身对黑身为显性,结合子二代的性状表现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题目信息(某昆虫(XY型性别决定)的体色和眼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亲本全为红眼,而后代中出现白眼,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结合题意中的子一代中的雄性个体全表现为红眼可知B(b)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域,则亲本的基因型为:父本基因型:2aaXBYB:1aaXbYB;母本基因型:AAXBXb。【详解】(1)由分析可知,该昆虫的性状表现为,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眼色基因[B(b)]位于X、Y染色体上。(2)由中F1雌性红眼:白眼=5:1,可知,亲本中的雄性个体不是一种基因型,父本红眼的基因型为XBYB和XbYB,而且只有满足aaXBYB:aaXbYB=2:1时,子代中的雌性个体才会出现上述的比例。亲本中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AAXBXb,为了验证亲本雌昆虫的基因型,需要设计测交实验,用黑身白眼的雄性个体(aaXbYb)与该雌性个体进行杂交,遗传图解如下:(3)由分析可知,亲本中父本基因型:2aaXBYB:1aaXbYB;母本基因型:AAXBXb,F1均为Aa,其中雄性:1AaXBYB:1AaXbYB,雌性:2XBXB:3XBXb:1XbXb;取F1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则F2中的黄身红眼雌昆虫的基因型为(1AA:2Aa)×(7XBXB:10XBXb),显然有2×2=4种基因型,其中双杂合子的比例是2/3×10/17=20/51。【点睛】熟知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特性并能利用该特性进行基因位置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会用分离定律的思路解答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C、H、O、N、P、S等元素)直接微生物的分解负反馈调节生产者垂直210绿藻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植食性比例高【解析】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返的过程。(2)生态系统的观赏、旅游等价值属于直接价值。(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是自我调节的基础,当湖泊轻度污染后,生态系统可以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1)蓝藻和绿藻是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生态群落的垂直结构。(5)图乙中鲤鱼体长在1.2cm时,从植物获得的能量的比例为0.75,从动物获得的能量比例为1-0.75=0.25,则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1kJ,则最少需要藻类21×0.75÷20%+21×0.25÷20%÷20%=210kJ。(6)①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所以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该选择绿藻。②投喂鲤鱼的体长大于1.2cm时植食性比例高,所以投喂鲤鱼去除绿藻。【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内质网空间pH改变,水解酶性降低特异性识別(或识別)冬眠动物不再进食,需要介导分子引导过剩的生物大分子自噬,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游离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解析】
溶酶体是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详解】(1)真核细胞中,内质网可以对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初步加工,故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错误折叠,可能发生在核糖体中。通常,细胞中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2)若少量溶酶体破裂,水解酶溢出,由于pH改变,水解酶性降低,故一般不会损伤细胞结构。(3)过剩的蛋白质需要与介导分子结合才能进入溶酶体,说明介导分子与溶酶体膜受体蛋白之间存在特异性识别。冬眠动物不再进食,需要介导分子引导过剩的生物大分子自噬,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游离的小分子)营养物质,故哺乳动物在冬眠时细胞内介导分子明显增多。【点睛】由于溶酶体内外的pH不同。故推测其中的少量的水解酶释放不破坏细胞结构。10、纤维素(或答“C1酶、Cx”)葡萄糖苷酶选择培养基纤维素酶的活力(活性)固定化酶酶分子很小,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Ⅲ【解析】
1、酵母菌喜欢偏酸性且富含糖的环境中生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重铬酸钾在酸性的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2、用植物秸秆生产酒精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必须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且需要做产纤维素酶发酵葡萄糖的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检测。3、制备固定化酵母的步骤为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其中活化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详解】(1)棉花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2)产生水解棉花的酶X的微生物属于纤维素分解菌,从土壤中分离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必须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且需要做产纤维素酶发酵葡萄糖的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检测。(3)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酶的活力(活性),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技术。因为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一般适合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进行固定,不宜采用包埋法固定。(4)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纤维素生产大量酒精时,因为菌种Ⅲ分泌的纤维素酶能固定于细胞壁上可重复利用,且不溶于水,活性稳定,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盘供货合同范本
- 住宅赠予合同范本
- 农业种子买卖协议合同范本
- 化妆服务合同范本简易
- 业务指导合同范本
- 2024年招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招聘考试真题
- 加盟学员签约合同范本
- 买土地合同范本
- 加油站聘用站长合同范本
- 借款项目合同范本
- 2024托盘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码头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初中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100题含答案解析
- DB11 945-201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
- BEC商务英语初级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6套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 牛津书虫系列1-6级 双语 4B-03.金银岛中英对照
- GB/T 44625-2024动态响应同步调相机技术要求
- 家具厂质量管理体系手册
- 沥青拌合站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家庭教育学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