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广东省一般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留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干脆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热岛环流趋于显著。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热岛环流(一部分)。据此完成1~2题。1.城市热岛环流形成的主要缘由是A.城市连绵细雨B.城市热岛效应C.郊区企业集聚D.郊区水域宽阔2.城市热岛环流的存在会使城市A.风力增加B.污染加剧C.晴天较多D.云雨增多梭梭树,一般高1~4米,树叶缩小为鳞片状,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优良树种,具有"沙漠卫士"之称。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沙漠地区梭梭树景观。据此完成3~4题。3.依据梭梭树的形态,推断其生长的环境特点是A.土壤贫瘠,地下水丰富B.降水稀有,风沙频发C.光照剧烈,四季高温D.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4.生长在茫茫沙漠的梭梭树,主要的生态价值有①维持生物多样性②防风固沙③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下表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区两个地区的人口数据表。据此完成5~6题。5.导致M、N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人文因素是A.科技 B.宗教C.经济 D.政治6.N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缘由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严峻B.人口大量迁出C.自然增长率下降D.育龄妇女削减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断涌现,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大城市病"O下图示意大城市带来的诸多问题,据此完成7~8题,7.图中"大城市病"的主要表现为①房价昂贵,居住困难②交通拥堵,污染严峻③环境恶化,经济衰退④垃圾围城,建设用地惊慌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8."大城市病"形成的主要缘由是A.污染企业集中,废弃物排放多B.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C.热岛效应增加,雾霾天气频发D.地势开阔缓倾,洪涝灾难多发9.位于20°S非洲某地,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建立出了一种形似蜂巢的独特建筑(如右图),这种建筑圆形的顶部框架由小树苗弯曲形成,通体覆盖着紧密编织的干草。蜂巢传统民居的主要优点是A.就地取材,材质厚重B.抵挡风沙,采光较好C.节约投资,坚实耐用D.防暑降温,利排雨水10.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地形与交通线布局示意图。图中G205是一条很早就修成的马路,铁路则是最近几年修成通车。图中G205绕经曾田、灯塔两地,其主要目的是A.节约建设成本B.便利两地对外联系C.避开多发的地质灾难D.防止干旱损害路面11.青藏高原景色美丽、奇妙,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光。近年来,西藏旅游年接待人次增长到2500多万,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游客也留下了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仅靠当地环境和居民无法清除,缘由有①垃圾集中在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垃圾污染范围广②人口少而分散,传统处理垃圾实力低③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现代化处理垃圾实力低④垃圾多分布在河流中,河流结冰期长,处理垃圾时间短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下图为我国某地制糖企业生态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12.甘蔗制糖企业区位选择首先考虑A.接近甘蔗产区B.接近交通干线C.劳动力资源丰富D.当地政府的支持13.甘蔗制糖厂排放的废气主要为二氧化碳,该废气主要易导致A.酸雨增多B.雾霾密布C.臭氧空洞D.全球变暖14.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产品有A.废糖液、有机复合肥B.废糖液、酒精C.酒精、有机复合肥D.甘蔗渣、酒精北部湾位于南海西北部,是被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所环绕的一个半封闭海湾,这里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类型多样。下图为北部湾海底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15.北部湾的海底A.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为一浅盆地B.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为一低高原C.由南向北缓倾,全部位于大陆架D.由南向北缓倾,全部位于大陆坡16.北部湾海疆资源丰富,主要有A.风能、洋流资源B.锰结核资源C.海运、发电资源D.渔业、旅游资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其次大淡水湖。洞庭湖流域降水具有夜多昼少的日改变特点。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洞庭湖经验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演化过程。(1)分析洞庭湖流域降水夜多昼少的缘由。(6分)(2)指出洞庭湖流域降水最多的月份,并说明理由。(4分)(3)说明洞庭湖由大到小的演化过程中对水循环的影响。(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该城市盛行西南风。(1)指出该城市的甲、乙、丙三地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并说明理由。(8分)(2)该城市的丁地为一高级住宅区。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6分)(3)该城市安排将重工业企业向城市边缘迁移。备选地点为乙、丙地。你认为哪一地点为最佳区位,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阿根廷国土面积广袤,大豆种植面积广袤,目前是世界上继美国、巴西之后的第三大豆生产国。近年来,阿根廷大豆和豆粕(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大量出口中国。下图示意阿根廷大豆产区分布。(1)与巴西相比,分析阿根廷发展大豆种植业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2)阿根廷大豆主产区布局于潘帕斯草原中心,就此做出合理说明。(6分)(3)说明阿根廷大豆与豆粕大量出口中国的主要缘由。(6分)2024—2025学年度其次学期广东省一般中学高一年级教学质量联合测评地理一、选择题1.B【解析】城市热岛效应指的是城区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城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郊区气温偏低,空气下沉,从而形成热岛环流。B正确。2.D【解析】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峻,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凝聚核)较多,热岛环流的上升空气携带固体杂质(凝聚核)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聚,成云致雨。D正确。3.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梭梭树的叶子很小,是为了削减蒸腾,保存水分,说明其生长的环境干燥少水;树干不高,是因为这里风力强劲。B正确。4.C【解析】结合植物的生态功能和干旱环境推断,生长在沙漠地带的梭梭树的生态价值一是可防风固沙,二是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三是维持生物多样性。C正确。5.C【解析】表中数据显示,两地区面积相近,人口差异较大,应当考虑是人口迁移带来的结果,而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是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A、B、D错误,C正确。6.B【解析】结合上题结论,N地区人口数量削减,与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大量人口迁出亲密相关。B正确。7.C【解析】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大城市病"主要表现为房价昂贵,居住困难;交通拥堵,污染严峻,环境恶化,垃圾围城,但大城市经济活力强,且图中没有建设用地惊慌的信息显示。C正确。8.B【解析】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是造成"大城市病"的主要缘由。9.D【解析】蜂巢传统民居用材主要是树木和草类,材质轻薄;强大的风沙会吹毁建筑,且也不坚实耐用;但由于通体为厚厚的草被,能够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又因屋顶尖尖,雨季利于解除雨水。D正确。10.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G205绕经曾田、灯塔后线路长度增长,建设成本增加,但是经过的居民点增多,便利了两地对外联系;同时,河谷地带地势低平,易发生洪水,沉没马路。B正确。11.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当地游客数量多,产生垃圾多;当地人口少而分散,传统处理垃圾实力低;当地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现代化处理垃圾实力低;当地人科学处理垃圾的学问少。因此仅靠当地无法清除大量垃圾。D正确。12.A【解析】甘蔗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故而甘蔗制糖企业区位选择首先考虑接近甘蔗产区。A正确。13.D【解析】二氧化碳是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D正确。14.C【解析】由图可知,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产品有酒精和有机复合肥。C正确。15.C【解析】由图可知,北部湾海底深度改变较小,地势缓倾,水深在200米以内,全部位于大陆架。C正确。16.D【解析】依据北部湾所处的位置和环境特点推断,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有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海运、洋流不属于自然资源,锰结核位于深海盆,A、B、C错误。D正确。二、非选择题17.(1)湖水的比热容大于湖岸陆地,白天湖水增温慢,湖岸陆地增温快,湖泊中心区域气流以下沉为主,不利于降水的形成;(3分)夜晚,湖水降温慢,湖面气温较高,气流膨胀上升,形成降水。(3分)(2)6月。(2分)理由∶6月洞庭湖流域进入梅雨季节,降水丰富,降水频繁,水循环活跃。(2分)(3)洞庭湖泥沙淤积,导致水域面积削减,进而削减蒸发量;(3分)由于湖泊变小变浅,蓄积洪水的功能减弱,进出湖泊的径流量削减。(3分)18.(1)甲>乙>丙。(2分)理由∶甲地位于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人流、车流量最大,地租最高;(2分)乙地位于市区边缘,有马路和市区相连,紧邻火车站,地租较高;(2分)丙地远离市区,地租较低。(2分)(2)丁地靠近文教区,人口素养较高;(2分)地势较高,邻近森林,环境清洁美丽;(2分)该城市盛行西南风,丁地位于上风地带,空气质量好。(2分)(3)乙地。(2分)距离铁路和马路较近,交通便利;(2分)与城市距离较近,便利职工上下班。(2分)或丙地。(2分)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药物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战中的插曲》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男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政法学院《数字集成电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级管理统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皖江工学院《专业技能训练化学教学技能与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体育职业学院《室内空间设计公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体育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2025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免烧砖销售合同范本
- 人教版(2025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Animal Friend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6个课时)
- 项目管理知识手册指南
- 全屋定制家居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
- 2025年常熟市招聘进村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主城一诊)重庆市2025年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一次)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B50T 393-2011 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
- 《肺癌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 《糖尿病足护理查房》课件
- 山东省临沂市地图矢量课件模板()
- 2024复工复产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