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开发区建设暨区域经济投资高峰论坛_第1页
2010年中国开发区建设暨区域经济投资高峰论坛_第2页
2010年中国开发区建设暨区域经济投资高峰论坛_第3页
2010年中国开发区建设暨区域经济投资高峰论坛_第4页
2010年中国开发区建设暨区域经济投资高峰论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62010年中国开发区建设暨区域经济投资高峰论坛一、中国开发区建设面临新机遇中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4年底,到1988年国务院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首批批准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闵行、虹桥、漕河泾、宁波、福州、广州、湛江。1992年至1993年,第二批批准了营口、长春、沈阳、哈尔滨、威海、昆山、杭州、萧山、温州、融侨、东山、广州南沙、惠州大亚湾、芜湖、武汉、重庆、乌鲁木齐、北京l8个开发区。2000年至2002年,第三批批准了合肥、郑州、西安、长沙、成都、昆明、贵阳、南昌、石河子、西宁、呼和浩特、南宁、太原、银川、拉萨、南京、兰州17个开发区。此外,国务院还先后批准了苏州工业园区等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中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定小块的区域,首先注重搞好投资硬环境和完善投资软环境,坚持以引进外资为主,兴办工业项目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针,努力求得自身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改革试验、促进区域经济新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和快速发展经济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生力军和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有关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个享受开发区政策的经济功能区总的规划面积为1020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为6601.4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4.84%,大大超过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的总量(5461.4亿元);工业总产值17949亿元,占全国的7.21%;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占全国的22.6%。各国家级开发区占所在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30%,个别的如昆山开发区等超过了50%以上,均成为推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开发区成为了外商来华投资的首选之地。不仅如此,新兴的民营企业、国营企业也纷纷入驻开发区。开发区在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推进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推进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明显的,较好的实现了中央当初决定兴办开发区的战略意图。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开发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期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应该有所改变,主要变现为5个方面:一是在产业结构上,从单纯发展工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二是在发展导向上,从注重外源型经济向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重转变,让已经形成的开发区良好投资环境不仅能进一步吸引外资,而且也可以为国内企业创业发展提供平台,努力促进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相协调;三是在科技发展上,从偏重技术引进向注重消化吸收创新转变,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内生型”的自主创新体系,促进引进外资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四是在资源利用上,从注重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向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更加珍惜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能源、水等资源,努力促进各种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五是在环境营造上,建设绿色开发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广西开发区发展严重滞后

广西现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其中两个在南宁,即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和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南宁高新区和经开区分别于1992年和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另一个位于桂林的高新区)。南宁高新区和经开区经过初次创业的艰辛和二次创业的拼搏,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南宁市经济发展和广西高新技术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和全国同类开发区相比,尤其是和同期成立的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比照,南宁高新区和经开区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南宁高新区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还不大,生物制药、软件服务外包、光电等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经开区税收收入中房地产等一次性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过高,工业对经济增长和财政的贡献还不大,财政来源稳固和持久的保障还没有充分建立。

(二)工业基础仍然薄弱。南宁高新区和经开区年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税收超千万元的工业企业为数不多。各企业之间关联度、协作性不强,没有形成优势产业、产业链条和产业集聚,整体呈现“小、散、弱”的特征。高新区只有一家本土上市企业,经开区还没有独立上市企业。

(三)自主创新能力依旧不强。两个开发区以食品加工、化工造纸、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层次的生产性第三产业匮乏,缺乏高、精、尖技术人才和国家发明专利、核心产业技术。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低。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少,抵抗市场风险能力比较脆弱,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四)招商引资没有大突破。引进的世界500强生产项目只有南宁高新区的可口可乐,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屈指可数。两个开发区内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较少,未能实现以品牌引领集群,以龙头企业带动集群,以大项目凝聚集群的突破式发展。

原因分析

总体而言,南宁市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经济规模较小,经济发展的层次较低,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的综合排名靠后,国家级开发区的品牌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尤其是近几年来呈现发展放缓迹象。这其中既有两个开发区自身的因素,也受外部环境影响:

一是封闭式管理的局面被打破。2001年,南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和《关于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实行特区式封闭式管理的意见》,这两份文件对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起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市级原先赋予开发区的审批权限被各部门逐渐收回,而开发区承担的社会事务日益增多,科、教、文、卫、体、计生、治安等社会管理事务让开发区应接不暇,不得不扩充人员,规模日渐庞大。市直各部门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也牵扯了开发区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开发区“特区不特”,呈现出与城区“同质化”的趋势,难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是工业用地极为紧张。南宁高新区在规划范围内暂时无地可用,经开区因500亩以上成片面积的工业用地储备不足影响了大企业的引进。2007年,国家对工业用地开始实施招拍挂政策,但审批过程繁琐,特别是挂牌审核过程时间长,从申请到摘牌时间往往在半年以上,又没有明确的办理时限公开,往往出现项目引进来后却安排不了用地的局面。

三是激励政策被取消。2007年实行阳光津贴补贴政策后,两个开发区原有的风险抵押金、招商奖励、通讯补贴等政策全部被取消。员工外出招商,手机漫游费得自己承担,而引资成功自身却不能从中获益,导致部分员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种“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难以充分调动员工尤其是招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后续项目的缺乏将使开发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我国勾划出“区域经济”新版图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区域规划正式上升到国家区域战略层面,我国布局区域经济的步伐明显加快。2009年以来,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的区域经济政策呈现全面开花之势。仅2009年一年批复的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数量就是过去三四年的总和,无论是出台速度还是力度都是前所未有。折射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精心布局自2009年1月初,国务院正式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海西、江苏沿海、关中-天水等10多个区域经济规划陆续获批。分析人士称,根据已经批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包括了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再加上刚刚获批的黄三角,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与此同时,2009年,国务院还推出了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如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区、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出台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家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精心布局和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亟须解决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土地利用粗放、环境破坏等问题。比如,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存在着差距,南北也存在着差距,甚至在一个省区也不平衡,因此需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规划和指导,通过区域规划,增强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区域政策培育经济新增长极近两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区域发展的指导,主要包括促进区域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促进区域发展的规划两种类型,这体现出中央对区域发展规划加强的趋势。区域政策已逐渐成宏观调控的新手段,通过实施积极区域政策,将有利于培育经济新增长极。业内专家分析,从已获批区域的发展潜力和政策力度来看,未来数年其经济增速高于全国一至两个百分点应无问题。在新的区域经济版图中,中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认为,业已出台的区域规划中,沿海规划占据大半,这主要缘于东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已经有数十年的时间,目前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同时,东部沿海还面临空间布局优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快改革和开放的现实要求,而这些也是沿海地区实现率先发展的新内涵。国家的整体区域规划战略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形成,进而带动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业内人士指出,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国家一系列区域规划的推出结构升级带动意义明显,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其中,珠三角发展规划就提出,争取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待发挥继续选择部分重点地区开展区域规划工作将是2010年地区经济工作要着重抓好的八项工作之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曾在2009年底表示,下一阶段地区经济工作的一大思路是,围绕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继续组织编制重点地区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使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更加系统和完善。2006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区域规划和政策近30个,如此多的区域规划出炉,既有地方积极推动的作用,也有中央从区域发展大局的全局性考量,很大程度上是中央与地方合力的结果。而未来区域规划在实施层面能否取得既定效果,也在于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能否得到发挥。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高国立告诉记者,区域发展规划的出台,只是释放出一个信号,以提振地方的信心,但更大的挑战在于区域规划出台之后,即能否真正聚集人才、技术和资金,打造新增长点。“在政策设计、项目储备和专项规划等方面,中央和地方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后续的配套政策,不仅要做到虚实结合,逐步推进,而且还要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创新,提升竞争力。”高国立说。随着区域规划的陆续出台,针对规划内容,涉及到的各省份已经紧锣密鼓地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督促和指导。但专家同时提醒,尽管区域规划“热度”再次上升,但更多的区域规划仍然停留在纸面上,能否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人们期待的作用,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各地区经济水平也有高有低,如何通过这一轮调整布局,实现均衡发展值得关注和期待。寻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金钥匙”国务院之前发布的《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致使海南独特的美丽风光和中国惟一热带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品牌形象,成为了亚洲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海南正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意见》的出台,对促进海南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其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城市间竞争的加剧,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逐渐从“点”向“面”发展和提升。截至目前,国家已推出了发展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等一系列规划。发展中蕴藏着财富的机会,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的辐射作用日益增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成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提速等,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将更趋协调、互补和可持续,区域经济发展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我国对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大马力时,投资机会就孕育其中。问题的关键是,大家都在讲发展,但在资源、环境等硬约束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各个经济区域之间能否在竞争与合作中找准自己的优势和产业分工,做到发展得“又好又快”呢?怎样把各自的发展潜力发挥到最大呢?在此形势下,国家发改委、中国开发协会、中国投资论坛组委会、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院决定,在中国南方城市中,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举办2010年中国开发区建设暨区域经济投资论坛。四、论坛名称:2010年中国开发区建设暨区域经济投资高峰论坛五、主办单位:中国发改委投资司、中国开发协会、中国投资论坛组委会、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院承办单位: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具体城市待定)策划单位:中国策划研究院北部湾分院六、会议主要内容如下:(一)、中国开发区与区域经济;投资方向与投资渠道、政策、方法的论证等;(二)、目前国内经济投资的三大板块及其对策;1、 国家与地区投资;2、 企业与个人投资;3、 国际(包括港澳台)投资具体指导议题如下:1、以中国现阶段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规律为向导,探索建立东、中西部开发区之间产业联盟、产业合作、产业转移等合作机制;2、东部地区如何转变发展方式,采取措施推动本区域向国际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等方向发展;3、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区如何加快发展内陆开放性经济和承接国外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打造新型产业转移示范区;4、发挥开发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更好地促进中央与地方创新资源的有机结合,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5、发挥开发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性综合性产业增长和经济圈形成;6、如何强化区域创新等基础能力,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更好地促进中央与地方创新资源的有机结合,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7、建设中国特色的城镇,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与城镇空间分布格局,对促进区域经济直辖市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8、关于国家对开发区、经济带、经济圈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七、参会人员(一)参会领导:王光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中国发改委投资司司长中国开发协会副会长中国投资论坛组委会副主任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研究员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劳科所副所长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技术促进处首席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院常务副院长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与战略发展部部长

上海浦东新区区长(副部级)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教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二)参会对象国家级区域经济区管委会及区域经济区内主要城市负责人(约80-90人)地方政府建设厅(局)、国土资源厅(局)、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约80人)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及出口加工区管委会负责人。(约50人)

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及出口加工区经营开发企业负责人。(约50人)

省、市级各类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约20人)

省、市级各类开发区经营开发企业负责人。(约20人)

计划参与开发区建设、经营、管理的相关企业负责人(约10人)。

进入开发区的高新企业和外向型企业主要负责人。(约30人)

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投资规划部门负责人。(约5-10人)

其它关心和参与开发区建设的相关人士。(5-10人)

参会人员控制在300人以内。八、媒体支持: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新华社、中新社、香港文汇报、厂长经理日报、中国企业家报、中国开发报、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南宁晚报、广西电视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以及举办地当地媒体。九、会期:会议暂定于五月日--日,会期共两天。会议议程:第一天:上午开幕式,主办方城市领导致欢迎词;主要领导讲话。以中国现阶段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规律为向导,探索建立东、中西部开发区之间产业联盟、产业合作、产业转移等合作机制。下午:1、东部地区如何转变发展方式,采取措施推动本区域向国际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等方向发展;2、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区如何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