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研究生入学统考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重难点_第1页
2011研究生入学统考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重难点_第2页
2011研究生入学统考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重难点_第3页
2011研究生入学统考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重难点_第4页
2011研究生入学统考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重难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脉络图婴儿幼儿小学青少年成年生理神经系统大脑发展大脑发展性成熟性成熟活动动作游戏学习认知感知觉感知觉记忆记忆认知老化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语言语言语言语言个性气质气质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人格发展情绪情绪情绪问题社会性依恋依恋社会认知心理理论社会认知与交往道德道德认知品德发展道德发展性别角色性别社会化同伴交往同伴交往同伴关系社会性行为亲反社会行为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和发展的科学。其包括:动物心理学,即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及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一般所言的发展心理学即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人的心理变化与年龄密切相关,既表现出连续性亦表现出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所欲研究即为这种年龄特征。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两个部分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四个方面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生理因素的发展。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此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的另一个问题是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一类理论问题。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发展变化能持续下去)还是有终极目标的?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把对自己孩子出生后三年的观察的纪录整理而成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达尔文在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后于1876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以及其进化论的思想都大力推动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与近代社会、自然科学、教育三方面的发展紧密相关。①文艺复兴后西方妇女儿童社会地位提高②辩证自然观形成,要求科学从发展的观点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③近代教育要求在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础上进行教育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2)精神分析学派的荣格率先进行了研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开展发展研究的心理学家。他的发展观涉及三方面:①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②重视中年危机③论述了老年,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3)发展心理学问世1930年美国的何林渥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1935年美国古德伊洛弗出版《发展心理学》畅销欧美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觉器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针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并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观察法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在儿童行为发生的当时进行现场观察、记录,这样可搜集到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更客观、全面、准确的资料。观察法的局限性是,观察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本身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而且有些临时出现的情况,观察者很难提前预测和把握。此外,观察法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操纵和控制某些实验变量,探求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方法。实验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力求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访谈法: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搜集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资料的研究方法。访谈法的优点在于,能较有针对性地收集数据,情景自然;局限性在于,访谈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受访谈者自身条件的限制,费时较多,结果不易量化。问卷法: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的、精心设计的问卷来搜集儿童心理和行为资料的研究方法。相对于上述方法而言,问卷法目的性更强,内容更加完整,设计更加严密,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搜集大量资料,所得数据亦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问卷法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是,若设计不当,可能导致不真实的回答;而且其只适用与书面言语能力达一定程度的被试。测验法:测验法是通过测验量表来测查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方法。编制测验量表需经过编制测验题目、预测、项目合成测验、取得信度和效度资料,建立常模等标准化过程。因此,应用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对儿童进行测量,可直接将其得分与常模分数进行比较。测验法的长处是,测验量表的编制严谨,结果数量化,统计处理方便。测量结果可直接与常模进行对比研究。测验法的不足是,受被试口头和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所限,不可用于测查低幼儿童。此外,此法对主试要求颇高,结果难以进行定性分析。二、主要研究设计:研究时间女孩年龄纵向研究横断研究聚合交叉研究12121518121518121518212124198419871990我们想了解随着时间推移个体如何发生变化以及成长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群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颇具挑战性的工作,这里介绍四种主要的用于发展研究的方法。1.横断研究横断研究:在同一时刻观测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样本可来自不同背景和环境。通过研究,对与年龄或生理成熟度有关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得出变化和差异的规律。优点:①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③省钱省时省力缺点:①缺乏系统连续性;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③取样程序较为复杂2.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对同一个体或年龄组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连续观察和研究优点:系统详尽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及显著的阶段特征缺点:①被试随时间逐渐流失;②反复测量引起被试情绪;③研究期长过程中变量增多3.聚合交叉研究聚合交叉研究: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这样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这种方法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又从发展的角度了解样本中个体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各种变化以及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4.双生子研究双生子有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两种,前者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所带基因相同,后者由两个卵子接受不同的精子受精发育而成,在遗传特点上无异于两次妊娠,基因的相似程度与同胞兄弟一样,一般说来他们之间拥有大约50%的共同基因。双生子研究:利用双生子为样本,通过特征的差异来研究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发展的影响或作用此方法多用于智力、人格的研究。双生子有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之分,而不论哪种都有被共同抚养和分开抚养的可能。优点:①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基因,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的作用缺点:①只孤立地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未考虑到两者动态的交互作用同卵异卵共同抚养基因同,环境同基因不同,环境同分开抚养基因同,环境不同基因不同,环境不同②难以绝对控制环境因素③取样不广泛,样本库小亦存在其他的利用双生子研究的方法,如:一起抚养的愤慨抚养的同卵双生子比较;一起抚养的与分开抚养的异卵双生子比较;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与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比较;总结:1、横断研究设计: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例如,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阅读能力,可以在同一时间,用同一套有关阅读的题目对来自不同年级的儿童进行施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横断研究的优点是,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成本较低,省时省力;其不足是,对不同儿童进行比较,无法保证发展的连续性,较难确定因果关系。2、纵向研究设计:纵向研究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又叫追踪研究。例如,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即是其连续三年对其子进行系统观察所得。纵向研究的长处是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以及显著的阶段特征,因而其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不足是研究持续时间较长,被试容易流失,一些变量难以控制。3、聚合交叉研究设计:聚合交叉研究设计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交叠在一起的一种研究设计。其基本设计思想是在纵向研究图示中分段进行横向研究,如此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不足,又保存了横向研究的众多长处。既可以在短期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识儿童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和发展,还可以探讨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4、双生子研究:所谓双生子研究,即分别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或同胞兄弟姐妹)配对,分别求他们的智商或个性品质的相关,从而评估遗传对智力、个性等复杂心理特征的影响。双生子研究源于这样一个理论假设: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或同胞兄弟姐妹)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假定他们所受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而同卵双生子在遗传结构上有更大的相似性,若遗传影响智力或个性,他们的智商或个性特征应表现出更高的相关。该法可较好评估遗传对智力、个性等复杂心理特征的影响,是其特色,亦是其长处;然而该法却存以下局限:企图完全分离遗传和环境两个变量,实际上总是很难排除环境的影响。心理发展的理论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然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无疑是最有实际价值的。(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知论”。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生物学和逻辑学可以分别解释儿童智力和思维的起源和发展。他既强调心理因素中内外因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了心理特征不断发生的量变与质变。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个体的任何心理反应,不论指向外部动作还是内部思维,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而适应则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完成。心理发展的因素:支配心理发展的原因有成熟、物理条件、社会环境、平衡。心理发展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其中图式为核心概念。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儿童喜欢敲击东西)图式最先来自遗传,之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和丰富,经过同化、顺应、平衡演变成新图式。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用锤子敲完了用勺子敲)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用鸡蛋敲了一次桌子鸡蛋碎了,以后不敢用鸡蛋敲)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平衡:同化与顺应导致的适应,是机体暂时达到平衡,但这只是下一个较高水平平衡运动的开始。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心理发展的阶段: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式经过不断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形成了本质不同的心理结构,也就是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①各阶段是连续的,但具有阶段性,即各阶段有自己独特的结构②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先后次序固定③阶段之间在可以有交叉④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和结构的基础,但之间有本质差异⑤同一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水平相当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认为,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工具的使用引入了新的适应方式,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物质生产工具导致人类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工具”,即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生产工具指向外部,引起客体的变化,而符号语言指向内部,影响人的行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为是相互联系的,人在改造自然时也就改变了自身的性质。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心理发展的标志: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四方面表现: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③各种心理机能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语言为中介的心理结构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质变的结果。具体原因有三:①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社会规律的制约②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③经验不断的内化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教学中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的,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教学在内容、水平、特点和速度上决定着智力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③学习最佳期限学习任何知识或机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教学作用而不造成发展障碍,要让儿童在最佳年龄学习对应的知识。④“内化”学说教学激起并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而把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内部的财富。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心理活动首先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形成,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默默在头脑中进行。掌握语言和符号是内化的关键。3.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①本我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本我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简单地追求快乐和回避痛苦。心理动机的里比多被围困在本我中,通过减少紧张的意向表现起来。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②自我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意识结构部分,作为无意识结构的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为了调和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③超我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前者是朝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朝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如果把自我和本我比作骑手与马的关系,那超我就是盛装舞步中的场外指导教练。)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是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阶段年龄性敏感区行为特点口唇期0~1口、舌、唇里比多从嘴开始,吮吸产生快感肛门期1~3肛门以排泄和玩粪便为乐前生殖器期3~6生殖器俄狄浦斯情结潜伏期6~11无特定区域性发展停滞或退化,相当平静的时期青春期12~18生殖器从父母或成人中摆脱,产生性冲动(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由此建立了自己的心理社会性理论。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大致年龄危机充分解决不充分解决0~2婴儿期信任/不信任对周围环境产生基本信任感焦虑、对环境不安和怀疑2~4儿童早期自主/自我怀疑4~7学前期主动/内疚良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感到自己没有价值7~12学龄期勤奋/自卑丰富的社会和认知技能缺乏自信,自卑12~18青春期明白自己是谁,自我认同,乐纳自己混乱感,成长停滞18~25成年早期亲密/孤独与伴侣朋友建立信任与亲密的关系孤独、隔绝25~50成年中期再生力/停滞关注家庭、后代和社会自我关注,停滞50~?成年晚期完善感/失望厌倦自我实现感,对一生满意,圆满沮丧、厌倦、对一生失望合法延缓期:青年期时自觉没有能力持久承担义务,感到做出决断太多太快,于是在做出最后决断前进入暂停时期以延缓承担义务,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虽然对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它最后能导致个体整合的一种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4.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这部分内容推荐结合教心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来看(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只是行为的组成因素,并且都可用客观的刺激—反应公式来论证。华生是名符其实的环境决定论者,这种论断主要体现在:①否认遗传的作用a.行为发生遵守刺激—反应公式,从刺激可预测反应反之亦然。行为由刺激引起,刺激来自客观而不是决定于遗传,因此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b.承认机体在构造上的差异来自遗传,但构造上的遗传不能证明技能上的遗传,构造的未来形式取决于所处环境c.心理学应以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而遗传不能控制②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a.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个体行为上的差异b.教育万能论,“给我十个正常婴儿,我能把它们培养成医生、律师、人妻、蓝鲸、寺庙、化肥、奇点、童话、高压电、反物质”c.学习发生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2)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在斯金纳的理论体系中,与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和操作性行为。关于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他提出过“育儿箱”、行为矫正以及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的实用。①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的行为,强化的次数越多,概率越大,以后就会形成这种行为习惯。②行为不被强化就会消退。在儿童严重,得到强化是衡量自己行为是否妥当的唯一标准,联系的多少不会影响行为反应的速率,重要的是练习所提供的重复强化的机会。③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行为发展的。(3)班杜拉德发展心理学理论他的理论总体上缺少对认知因素的充分探讨。①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②社会学习理论人的行为变化,既不是由内在因素,也不是由外在因素所单独决定的,而是两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人通过其行为创造环境条件并产生经验,被创造的环境条件和作为个人内在因素的经验反过来影响以后的行为。个人个人环境行为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的行为方式。他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三方面行为发展的作用:a.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是一种操作性条件作用,符合强化规律,并可通过观察学习b.性的作用:c.亲社会行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可以通过呈现适当的模式加以影响和促进婴儿的心理发展婴儿期指个体0至3岁这一时期,是儿童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第一节婴儿期的一般问题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亦有较好发展;言语能力获很大发展;开始了最初游戏活动;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二、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脑重:出生时350至400克——6个月翻倍——1岁800至900克——2岁1050至1150克皮质:胎儿已经具备基本结构,婴儿期迅速分化,突触复杂化,2岁时白质基本髓鞘化(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脑电:5个月的胎儿就出现脑电,从不规则、不连续到规则、连续8个月以后的胎儿已显示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出生第5个月是脑电活动的重要阶段12至36个月婴儿脑电活动渐趋成熟此外,婴儿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良好的修复性三、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婴儿动作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行走动作的发展和手的动作的发展。动作发展的规律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动作。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如果使婴儿俯卧在平台上,他先出现的动作是抬头,然后是俯撑、翻身、坐、爬、站立,最后是行走。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婴儿首先出现的是躯体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以后才是灵巧的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2、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及动作的训练(1)生理的成熟是动作产生的基本条件(2)环境是否为婴儿提供了足够的运动机会和丰富刺激(3)父母是否刻意训练第二节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婴儿感觉的发生1、视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婴儿4个月有颜色偏好2、听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新生儿已能分辨范围很广的各种声音,对人类的语音很敏感3、味觉、嗅觉、触觉出生时已发展得较为完好。二、婴儿知觉的发展1、物体知觉(2)大小知觉:4个月以前的婴儿就已具有了大小知觉恒常性,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2、空间知觉(1)深度知觉(或距离知觉):新生儿已能对逼近物体有某种初步反应,并具备原始的深度知觉。2至3月时已出现对来物的保护性闭眼反应。对婴儿已具有深度知觉最为有力的支持当属视崖实验,实验大致如此:将婴儿放在“视崖”装置的浅侧靠近中线处,令母亲站在视崖的深侧边召唤孩子,存在深度知觉的孩子会拒绝爬过深侧向母亲,无论母亲如何召唤鼓励,他们皆不敢爬过。(2)方位知觉:婴儿以自身为中心对外界事物进行方位定向,新生儿就已具有基本的听觉定向能力,并成为婴儿早期空间定向的主导形式。第三节婴儿言语的发展言语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不仅因为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而且因为语言在婴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其之后心理发展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普遍认为语言的获得即标志婴儿期的结束。婴儿言语发展理论语言与言语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而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言语即“实际的话语”,实质上即语言的传递过程,包括听、读(感知和理解的过程)、说、写(表达过程)等过程。语言只有通过言语过程才能体现其作为交流工具的职能。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假说,其争论的焦点有:语言是先天还是后天习得的、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创造的、以及认知与语言发展的关系等。(1)强化说:巴甫洛夫和斯金纳坚持,言语的获得即条件反射(无论经典性或操作性)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指出,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非通过强化和模仿得来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的语法规则,语言获得的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实现的。(3)模仿说:阿尔波特提出,婴儿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班杜拉强调,言语获得源自观察学习,其中大部分是在无强化条件下进行的。现在认为,婴儿在言语获得的过程中相继有四种模仿:即时的、完全的临摹;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延迟模仿;选择性模仿。(4)认知学说:皮亚杰指出,语言并非构成逻辑的根源,恰恰相反,语言乃是由逻辑所构成。意即语言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二、言语的发生与发展1、前言语阶段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即为“前言语阶段”。一般而言划自婴儿出生到第一个具真正意义词的产生之前这一时期为前言语阶段。在此期间,婴儿的言语知觉能力、发音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唧唧咕咕”、“咿呀学语”、非语言性声音与姿态交流等现象。2、言语的发生与发展发生:婴儿说出第一个与某一事物有特定指代关系的母语中的一个词,一般在11至14个月之间单词句阶段:1岁到1岁半,主要发展对言语的理解,儿童往往用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复合句时期:2岁到3岁,掌握语法的关键期,简单句日渐完整,复合句开始发展。3岁时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第四节婴儿气质的发展婴儿气质类型学说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传统的四重类型说多血质: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很强。可塑性大,外倾,爱交际。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胆汁质: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刻板,外倾。情绪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很快,不灵活。粘液质: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很弱,主动性很强。不灵活,内倾。情绪兴奋性弱,反应速度缓慢。抑郁质: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刻板,内倾。兴奋性强,情绪抑郁,反应速度缓慢,不灵活。巴甫洛夫高级神经类型说高级神经活动三种基本特征的不同结合,可以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其中三种是强型,一种是弱型;强型又可分为平衡型与不平衡型;平衡型又可分为灵活型与不灵活型。根据其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的不同表现,可以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弱型——抑郁质,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强而不灵活型——粘液质,强而灵活型——多血质。3、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1)容易型:占40%。这类婴儿生活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情绪积极愉快,容易照顾。(2)困难型:占10%。这类婴儿生活不规律,烦躁易怒,不易安抚,适应能力差,需要父母极大的宽容和耐心。(3)迟缓型:占15%。活动水平低,反应慢,消极退缩,情绪低落,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也会慢慢地对新刺激发生兴趣。随着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不同而发生分化。(4)其它儿童很难划分到以上任何一种类型中去。4、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1)活泼型:“连哭带斗”地来到世界上,经常大喊大叫。(2)安静型:出生时不活跃,很少哭,动作柔和、缓慢,眼睛睁的大大的,四处环视。(3)一般型:介于两者之间,大部分婴儿属于这一类型5、巴斯的活动特性说(1)情绪性婴儿:这类婴儿常通过行为或生理心理变化而表现出悲伤、恐惧或愤怒的反应。(2)活动性婴儿:总是忙于探索外在世界和进行一些大肌肉运动,乐于并经常从事一些运动性游戏。(3)社交性婴儿:这类婴儿常愿意与不同的人接触,不愿独处,在社会交往中反应积极,在追求家庭成员或不相关人员的接纳上都同样积极。(4)冲动性婴儿:突出表现为在各种场合或活动中极易冲动,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和消失都很快。6、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抑制型婴儿的主要特征是拘束克制、谨慎小心和温和谦让;非抑制型婴儿则相反,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精力旺盛、自发冲动。二、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1、婴儿气质发展的稳定性大量研究表明,婴儿气质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俗话所说“秉性难移”即是指气质的稳定性而言。2、婴儿气质发展的可变性社会环境(包括后天教养)对婴儿气质的发展变化存在不可忽视的持续性影响。第五节婴儿社会性的发展婴儿的情绪发展最初的情绪反应儿童出生后即有情绪表现,最初的这种情绪反应大都属先天性的,是遗传本能,且与儿童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婴儿的社会性微笑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这种笑通常被称为内源性的笑,常常在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二、婴儿的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1、依恋的发展阶段:依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至3个月):这一阶段的婴儿对人的反应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尚未对任何人产生明显偏爱。(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至6个月):这一阶段的婴儿对人的反应存在区别,偏爱母亲,却并不怯生。(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至3岁):这一阶段婴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与此同时,婴儿对陌生人产生了恐惧。2、依恋的类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并不相同,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这一方法,将儿童的依恋表现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安全型:把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时能安心玩耍,母亲离开时会出现分离焦虑,母亲回来后立即得到安抚,这类婴儿约占65%—70%。(2)回避型: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不反抗、不焦虑;母亲回来时他们也不理会,这类婴儿实际上并未与母亲形成特别密切的情感联结,这类婴儿约占20%。(3)反抗型:母亲离开时显得很苦恼、极度反抗,但是母亲回来时他们的态度又很矛盾,既需要又拒绝,又称“矛盾型”,这类婴儿约占10%—15%。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积极的依恋,其它两种属不安全型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研究表明: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具有稳定性,但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重大变化时,依恋的类型也存在发生改变的可能。婴儿依恋的类型最根本的取决于婴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母亲对婴儿的所发出的信号是否敏感,对婴儿是否关心起关键作用。三、早期同伴交往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和物品上。2、“简单交往”时期,婴儿已能对同伴行为进行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为。3、“第五章幼儿心理发展第五章幼儿心理发展第一节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幼儿期是指儿童3岁到6、7岁这一时期,又称学前期。游戏的作用与以往年龄阶段相比,这时儿童在身体的发育上以有了很大进步,可独立行走与跑跳,双手能较灵活地操纵物体,也能进行言语交流。因此,儿童迫切希望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但其又不可能真正进入社会生活。游戏形式的存在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游戏在这一时期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二、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幼儿还不能给出事物的抽象定义,而只能从表面特征和功能方面去认识事物,例如,他们不能给出水果的定义,但知道水果能吃;他们也可理解一些简单的数的概念和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必须有实物支持。幼儿还不能随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其行为经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三、最初的个性倾向因幼儿大脑的发展和言语的初步发展,其行为自觉性也逐步发展起来,这为儿童个性倾向的形成创造了最初的条件。进入幼儿期,儿童由于身心的发展和生活范围的扩大,独立性和对世界的好奇心不断增强,同时也接到了成人提出的新要求。然而由于幼儿能力有限,因此可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之间产生了重大矛盾。游戏是这时期的主导活动,也是促进身心发展的最好形式。言语能力的不断发展为儿童与世界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方式。认知活动仍然有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然而抽象性和随意性的认知已开始发展。个性倾向开始形成,同时也学会他人相处与用社会规范自我评价。第二节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一、大脑结构的发展1、脑重继续增加2、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神经纤维增长,额叶表面积增大,髓鞘化基本完成3、脑电波:脑电频率是脑发育过程的又一重要参数。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二、大脑机能的发展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迅速发展。其既可使反射活动更精确、更完善,又可使脑细胞受到必要的保护,所以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控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第三节幼儿的游戏RPG和活着一样,幸福在于为了目标不懈努力的过程和几经磨难取得进步刹那的成就感,倘若可以如金山游侠般为所欲为,无聊便接踵而至。游戏理论早期的传统理论复演说霍尔运用当时生物学上复演说来解释儿童心理发展,指出,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过程;而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过程。2、精力过剩说该理论由席勒-斯宾塞提出,其提出,儿童体内存有大量的精力和能量,游戏是儿童发泄能量的一种方式儿童可在游戏中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3、机能快乐说彪勒认为,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感受到身心愉快,儿童不知疲倦的游戏只是为了追求身心快乐。4、生活准备说格罗斯提出的这一理论强调,儿童本能地把游戏视为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准备。娱乐-放松说拉扎鲁斯-帕特瑞克则反驳:游戏并非源于精力过剩,而是源自放松需要。成熟说博伊千介克则坚持,游戏是一般欲望的表现。引起游戏的三种欲望是:排除环境障碍获得自由,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与环境相一致的欲望;重复练习的欲望。当代的游戏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1)弗洛伊德提出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2)埃里克森指出游戏是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2、认知动力说(1)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2)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着儿童游戏的水平,皮亚杰将游戏分为三大阶段:练习游戏、象征游戏和规则游戏,这分别与感知运动思维、前运算思维和具体运算思维相对应。3、学习理论二、游戏种类及其发展1、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划分:(1)机能游戏:无象征性,从动作的本身获得乐趣(2)建筑游戏:有一定创造性,离不开实物(3)假装游戏:渐渐脱离实物(4)规则游戏:学习遵守规则2、从社会化程度角度划分:(1)非社会性的游戏:自己玩自己的,彼此不交往(2)平行游戏:和别人玩一样的游戏,但并不试图影响别人的行为(3)社会性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3、从游戏目的性角度划分:(1)创造性游戏:由儿童自己想出的游戏,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3)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可使儿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从而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并培养勇敢、坚毅、合作等个性品质。游戏的内容反映了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拟能力和想象能力;游戏的形式反映了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游戏的分类本身就暗含了发展,发展着的幼儿游戏也自然随阶段与水平的不同进行了分类。第四节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期是言语丰富、熟练掌握口语的关键期,也是言语从外部过渡到内部并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因此,言语能力是衡量儿童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1.词汇的发展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不断增加、词汇内容不断丰富、词类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不断增加积极词汇:机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2.句子的发展幼儿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为: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幼儿期儿童已经能够熟练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但只是从言语习惯上掌握了它,并为把语法当作认知对象。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口语表达的重心转变:从对话言语到独白言语、从情景言语到连贯言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内部言语的产生,也为今后入学接受正规教育掌握书面言语奠定了基础。第五节幼儿认知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即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型和随意性初步发展。此期间教育的任务就在于积极引导幼儿完成这两方面认知的过渡,为入学做好准备。1.记忆的发展(1)记忆容量的增加一般认为,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成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而7岁前儿童尚未达到这一标准。(2)无意识记到有意识记幼儿初期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在教育影响下,幼儿晚期有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才逐渐发展起来。(3)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无论哪个幼儿年龄阶段形象记忆效果都优于语词记忆,幼儿两种记忆效果都随年龄而增长,但语词记忆发展更快。(4)记忆策略的形成记忆策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没策略②经诱导能用策略③主动自觉用策略(5)元记忆的形成元记忆: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元记忆知识主要包括: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幼儿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元记忆能力。2.思维的发展(1)幼儿思维的总体特点幼儿思维是在言语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特点是主体上具体形象性以及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①具体形象性占主导:指儿童的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而非凭借对事物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这是因为幼儿的知识经验比较贫乏,也因其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优势。②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于幼儿中期开始萌芽③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最初仅是行动的总结,之后可随行动进行,最终方可为行动之计划。具体形象性思维就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而不是凭借对事物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来进行的思维。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到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实际上,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并不是相互孤立和对立的,只不过他们在幼儿思维中所占地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最初只是行动的总结,然后能伴随行动进行,最后才成为行动的计划。(2)皮亚杰的相关研究皮亚杰把2-7岁儿童思维归属于“前运算阶段”。这阶段儿童思维基本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①三山实验这个实验用以测验儿童的“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②守恒实验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把两杯同样多的液体中的一杯倒进一个细而长的杯子中,要求儿童说出这时哪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儿童不能意识到液体是守恒的,因此多倾向于回答说高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只注意到高杯子中的液体比较高,却没注意高杯子比较细,皮亚杰把这一思维称为“我向思维”或“自我中心”。即儿童认为别人的思考和运作方式应该与自己的思考完全一致,这时儿童还没有意识到别人可以有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类似的以上两个的实验还有数目对应、面积守恒、体积守恒等。(3)、最初概念的掌握概念的掌握是指儿童掌握社会上业已形成的概念。儿童掌握概念直接受其概括水平的制约。幼儿概括的特点有:(a)概括内容比较贫乏,每词仅代表某一具体事物特征,直至幼儿晚期概括的内容才逐渐丰富起来。(b)概括特征多为外部、非本质的。如:幼儿多用功用性特征说明事物概念。(c)概括内涵常不精确,时而过宽,时而过窄。第六节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一、心理理论1、心理理论的含义:是指对他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的认识,最初由普雷马克和伍德拉夫研究黑猩猩时提出,后被应用至儿童身上。2、心理理论的发展:能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标志着心理理论的形成一级错误信念:知道他人拥有的某个信念错了二级错误信念:知道他人认为某人拥有某个信念错了(1)3岁的儿童还不能完成错误信念任务,因为他们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接受到的信息(2)4—5岁的儿童可以完成,因为他们明白他人接收的信息和自己不同,心理表征也不同心理理论(Tom):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对心里状态的认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核心,也是当前发展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心理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元思维”)“心理理论”一词最早是由Premack和Woodruff发表的《黑猩猩有心理理论吗?》中提出。他们认为:如果个体能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归因,那么他就具有心理理论。之所以把这种对心理状态进行归因的能力称之为“心理理论”,是因为这种能力实为一个推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可对不可观测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进而可对他人行为进行预测,所以该推理系统具有科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可将其视为一个理论。错误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指标,要通过有关错误信念的测试:Ⅰ实验者让儿童观看木偶表演的故事:主人公Maxi把巧克力放在柜橱后外出,其母将巧克力移到抽屉里,问儿童Maxi回来后会去哪找巧克力。这一实验被后来的研究者广泛运用,使用此实验一般会发现:大多数3岁儿童报告说Maxi到抽屉里找,而4岁儿童大多数报告说Maxi在柜橱里找。在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中只涉及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即认识到别人拥有的一个信念(认识到“Maxi认为巧克力在厨子里”)。而人们对他人信念的认知除了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外,还包括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所谓二级信念的理解,是指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认识到“John认识到Mary还会去公园”)Ⅱ实验者首先给儿童讲述如下的故事:John和Mary在公园里玩。他们看到一个人在卖冰淇淋。Mary想买但没带钱,她就回家拿钱。一会儿,John回家去吃午饭。他走后,卖冰淇淋的人离开公园到学校去。Mary拿着钱向公园走。她看见那个卖冰淇淋的人正向学校走,并跟着他一起到学校买冰淇淋。John吃完午饭到Mary家。Mary的妈妈说Mary去买冰淇淋了。John离开Mary家去找她。实验者讲完故事后,问儿童“John认为Mary去哪里买冰淇淋”该研究发现,6岁左右儿童才能回答正确这个问题。该研究表明,儿童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比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要晚2年。二、幼儿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品质,又称品德,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特征。品德分为三个基本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幼儿道德认知是指幼儿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而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这种他律性实际是幼儿认知的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的反映。他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前道德阶段:年幼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朦胧了解,行为受其结果所支配②他律道德阶段:规则是固定不变的、由权威赋予的③自律道德阶段:更多根据动机而不是结果判断行为好坏,规则可通过协商讨论而调整和改变,形成自己的内化了的道德标准三、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侵犯行为: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和破坏性行为,可以是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亦可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可分为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工具性侵犯指向所欲获得的东西,伤害他人仅为达到非侵犯性目的的手段。敌意性侵犯以人为定向,旨在伤害他人。1、侵犯行为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人生而具有的死亡本能追求生命的终止,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是敌意、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2)生态学理论:人有基本的侵犯本能。(3)新行为主义:视侵犯行为为挫折的结果,提出挫折总是导致攻击。(4)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侵犯行为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侵犯行为得以保持是因为其:具有工具性价值,是达到某些目的的有效手段;得到了社会强化;是自我保护的手段;来自侵犯者的自我强化。(5)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了认知在侵犯行为中的作用,指出一个人对挫折或明显的挑衅的反应并不过多依赖于实际呈现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其怎样加工和解释这一信息。2、幼儿侵犯行为的发展3、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1)生物学观点:至少有4种原因可以解释生物因素在侵犯行为两性差异上的作用:几乎所有社会男性都比女性更具侵犯性;性别差异出现较早,很难归于社会学习或育儿经验;在与人类相近的物种中也存在这一差异;有证据表明雄性激素与侵犯行为相关。(2)社会学观点:强调父母与其他社会动因在侵犯行为性别差异形成中的作用。(3)相互作用论:指出性别差异反映了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4、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1)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对侵犯行为的鼓励和宽容;大众媒体的负面影响。(2)家庭环境:武断、冷淡、拒绝的父母更可能培养出敌意的、攻击的儿童;放任型的父母不约束儿童的侵犯行为,致使侵犯行为合法化;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家庭氛围更可能培养出攻击性强的儿童。5、侵犯行为的控制常用控制方法: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移情训练;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等。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可分为自主的利他行为和规范的利他行为。前者指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出于对他人的关心;后者指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期待个人报偿和避免批评。1、亲社会行为理论(1)社会生物学观点:其用“族内适宜性”解释了利他行为的进化。为了种族的生存繁衍,需要牺牲个体以换取“族内适宜性”。(2)精神分析理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认同起着重要作用。(3)社会学习理论:其提出,所有的亲社会行为,包括付出极大代价的,都是社会学习和强化的结果,尽管并非皆为有形奖励。(4)认知发展理论:强调随儿童智力发展,认知技能获得,其对亲社会问题的推理和行为的动机将受其影响。2、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小学期增加更加迅速。3、亲社会行为的训练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常有的手段: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练;行为强化训练和自我概念训练;榜样示范。四、性别角色的社会化1、相关概念(1)性别化:儿童获得性别认同和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价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2)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征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性别理解。包括正确使用性别标签;理解性别的稳定性;理解性别的坚定性;理解性别的发生学基础,知道男女间生理上的差别。(3)性别角色认同: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4)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与个体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2、性别化的发展(1)3岁左右可说出自己的性别,5岁开始理解性别的不变性,要到小学才能理解男女生理上的差异。(2)3岁左右儿童已有性别刻板印象,只限于一些表面特征。五、同伴关系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间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其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之一。1、同伴关系的作用(1)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2)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3)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4)同伴是儿童情感支持系统的源泉之一。2、同伴关系的发展婴儿期,同伴关系仅在最松散的意义上存在,儿童社会交往极为有限。幼儿期,同伴交往较以前密切、频繁和持久。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脆弱易变,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而且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以及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在小学低年级,儿童期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到高年级则随生理年龄变化逐步进入青春发育期。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一)童年期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儿童入学后学习逐步取代游戏而成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并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在学校学习与幼儿园游戏有很大不同,这里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社会义务活动。(2)逐渐掌握书面用语幼儿期口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转变为小学后书面语言成为的学习专门对象。(3)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占主要地位,入学后,随着所书面语言的掌握、知识范围的扩大、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4)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入学后儿童的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在这些与同学的交往中,儿童逐渐发展起集体意识并掌握基本行为规范。(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1)童年期学习的作用①学生学习不仅具有更大社会性、目的性、系统性,还带有一定强制性。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责任感和义务感,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②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活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种过程中,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都明显发展,思维活动也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③学习活动是以办集体为单位的,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儿童发展了社会交往技能,提高了社会认知水平,培养了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发展。通过各种同伴团体,儿童掌握了基本的行为规范并发展出良好的品德。(2)童年期学习的特点#①学习动机a.为好分数,不落人后,得到表扬和奖励b.履行组织交给的义务,为集体争光②学习兴趣儿童学习兴趣是促进儿童自觉学习的重要推动力,其年龄阶段特点表现为:a.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更感兴趣,后来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和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b.儿童在小学时期学习兴趣从部分画到逐渐分化对不同学科产生初步分化性兴趣c.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而对抽象因果关系的兴趣在初步发展d.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e.阅读兴趣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f.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加深③学习态度a.低年级对教师怀有特殊的尊敬和依恋,高年级产生怀疑,只有好老师才能博得信任b.初入学无集体观念,重年级后意识到集体,开始重视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c.初入学不重视作业,后逐渐形成对作业自觉负责的态度d.逐渐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把优良分数看作高质量完成社会义务的客观表现(3)童年期学习的障碍关于学习障碍的定义有分歧,但总体上学习障碍有四个基本特征:①差异性:儿童实际行为与所期望行为之间有显著差异②缺陷性:学习障碍的儿童有特殊的行动障碍③集中性:缺陷往往集中在包括语言和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中④排出性:障碍问题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心理发育迟缓以及情绪问题或缺乏学习机会引起的(三)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1.书面言语的发展儿童对反语理解远远落后于对间接指令、间接请求、隐喻等其他类型的间接言语。2.内部言语的发展儿童的内部语言尚不如成人般发达,多以出声的自言自语形式出现。(四)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①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②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性到抽象逻辑性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四年级③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④在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发展中存在着对不同思维对象、不同学科的不平衡性2.元认知及其发展元认知: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一方面,元认知是一个知识实体,它包含关于静态的认知能力、动态的认知活动等知识;另一方面,元认知也是一种过程,即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调节过程。作为“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元记忆就是元认知的一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上。元认知的发展和其他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平行的,某种意义上元认知似乎是认知发展的一个自然成分。(元认知领域是近20年兴起,很多观点存在争议也未有比较完善的理论——MJ注)(五)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发展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在3-5年级期间出现平稳阶段,其他时期都处于上升期。随着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逐渐发展和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自我意识更加深刻。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解、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自我意识是由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组成的系统,以下是他们各自在在小学阶段呈现的特点:①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有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小学儿童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特征过渡,但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②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阶段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为:a.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b.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评价c.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d.评价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发展e.稳定性逐渐加强③自我体验自我体验: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自我体验在小学阶段有较大发展,但对自己各种情绪情感的体验的发生和发展是不同步的。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1)社会认知社会认知: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社会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趋势①从表面到内部——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对更深刻的品质特征的注意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方面看问题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③从呆板到灵活④从近期到长远——从对个人及时时间的关心到对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心⑤从具体到抽象⑥从弥散到系统——从弥散性、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思想儿童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阶段性(弗拉维尔和塞尔曼都有各自四阶段理论,因此很难考。——MJ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儿童对他人的认识首先是了解其外部的、具体的特征;从8岁开始逐渐增加使用抽象形容词;在12-14岁,儿童的描述较少考虑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了,且他们开始理解到人的特质不是绝对的和不变的(2)交往技能#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同样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但关系已由依赖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与此同时,具有更加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①父母—儿童关系a.呆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有所减少b.父母教养子女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c.冲突数量减少了d.对儿童的控制方式和控制力量变化。父母更多采用推力方式约束儿童,儿童也越来越多地自己做出决策②同伴、团体关系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传递信息技能增强;善于利用信息决定行动;善于协调;形成同伴团体塞尔曼的儿童友谊发展阶段:无友谊单向帮助双向帮助亲密共享最高阶段③师生关系儿童对教师的态度从入学的绝对服从逐渐转变为辩证的批判。同时,教师的期望也对学生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一点有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为证:为了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之后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罗森塔尔认为,实验结果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3.品德发展(1)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协调性:①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到的行为的能力②小学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言行一致和言行不一的分化③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品德发展中占相当显著的地位④品德发展中存在转折的“关键年龄”,三年级下学期(与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相同。)(2)小学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①由服从向独立②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见“认知发展”第四条)③逐步产生道德动机斗争(3)小学儿童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道德认识: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识,包括对道德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情感:直接与人所具有的对于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高级情感的体验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信念的制约。小学儿童在很多情况下,判断道德行为还不能以原则或信念为依据而是时常常受外部具体情境所制约。不论如何,大多儿童进入小学后亲社会行为增加而攻击性行为减少。第七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半成熟、半幼稚。一方面,生理的成熟使他们的心理有了部分成人的特点,同时也渴望受到成人式的对待;另一方面,其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与成人的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带有很大的幼稚性。青少年阶段分为出征阶段和高中阶段,约从12岁到18岁。(一)青少年期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青少年期也就是少年期和青年期的总称:初中阶段的青春期又叫少年期,三年中身体发展加速并接近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平稳,由此造成身心发展的种种特殊矛盾,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经过之前多阶段的发展,高中生生理发育达到成熟水平,心理品质表现出丰富和稳定的特征。(二)生理发育#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初中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性成熟身高——少年期是个体生长的第二个高峰(第一个在一岁),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其在13岁左右,女性一边早男性两年体重——伴随着身高增长,体重增长也出现高峰头面部——发际后移,嘴变宽而嘴唇变厚内脏机能——心、肺、肌肉功能都得到加强;大脑容积增长不显著但实际有较大发展(第二个脑发展加速期,详见P16)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在表现,是少年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男生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出现胡须体毛多而密的汗毛以及阴毛和腋毛;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嗓音细润、乳房隆起、顾盼变宽、臀部浑圆、皮下脂肪增多,出现阴毛和腋毛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①性激的素增多:青春期前无论男女性激素分泌量很少,青春期后分泌增多。性腺的成熟使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发生遗精②性器官的发育:男女性器官在青春期前都发育缓慢,到青春期后发育加速。③性机能的发育:性器官的发育是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出现遗精(三)认知发展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形式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形式逻辑常用的推理方法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辩证逻辑是研究思维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可以看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具有不同的作用和规律,是两门不同性质的思维科学。形式逻辑只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把思维内容看成与思维形式无关的东西,是思维的“语法”,它只注意思维结构的正确性。而辩证逻辑不能离开思维的内容,是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来研究思维形式的,是从认识内容的深化运动,从反映客观真理的深度来考察思维形式的,是研究思维运动发展的科学。当然在辩证思维中也必须运用形式逻辑思维的形式和方法,但辩证逻辑思维比形式逻辑思维处于更高阶段、更高层次,它主要反映在抽象概念,做出判断,理清思路,提出方案等方面。辩证逻辑认为,客观事物处于普遍对立统一之中,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体。我们需要用这种观点来认识概念,挖掘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创造性是隐藏在辩证逻辑之后的。)1.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1)初中生形势逻辑思维的发展初中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能运用形式运算来解决一些逻辑课题。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抽象逻辑性,这一特点体现于以下三方面:①运用假设——初中生已具有了建立并检验假设的能力。面临智力问题时,他们并不是直接抓结论,而总是通过首先挖掘出隐含在问题材料情景中的各种可能性,再用逻辑分析和实验证明的方法对每一种可能性予以验证,最后确定哪一种可能性是现实。②逻辑推理——初一开始初中生就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能力。但各种推理的发展不平衡,归纳推理能力高于演绎推理,直言推理最先掌握,其次是复合推理,选言推理,连锁推理。③运用逻辑法则——初中生对各类逻辑法则的掌握主要表现于矛盾律、同一律和排中律。其中排中律发展最慢。(2)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①概念——初一年级学生,大多从功能定义或具体描述水平向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具体解释的水平转化;初二是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进入高中阶段后,达到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水平的人次和掌握字词概念的数量都比初中多,同时高中生还能较正确地对社会、哲学、科学概念作出定义。②推理能力——初一的学生已开始具备各种初级水平的推理能力;从高一开始推理能力有明显进步;高二推理能力基本成熟。③运用逻辑法则——高二学生在掌握和运用逻辑法则方面趋于成熟,但对不同法则的能力存在着不平衡性。2.辩证思维的发展初一学生已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低;初三学生的辩证思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高中生的辩证思维已占优势地位。初高中学生的形式逻辑水平都高于辩证逻辑思维水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两种思维形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四)自我发展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1)初中生自我意识高涨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一个在1-3岁),他们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常常用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这也导致了个性上的主观偏执,一方面总认为自己正确;另一方面总感到别人在挑剔自己。初中者这种突然高涨的自我意识,使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即并普遍存在反抗心理和情绪上的矛盾。(2)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本特点归结如下:①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②自我意识成分分化(形成自我和超我)③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④自我评价的成熟⑤较强的自尊心⑥道德意识高度发展自我形象: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自我形象在高中阶段已趋于稳定。自我评价:个体对自身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份自我评价能力只有在高中阶段才开始成熟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参考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内容、过程、功能目前处于极大的争议中。)个体在青少年期必须对自己和他人有较充分的了解。当然,这里的他人是指与自己有重要关系的人。同一性的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坚持自我整合感,二是指坚持与他人分享一些基本经验(Erikson,1959)处于青少年晚期的个体,会对自己的核心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和疑问。在努力为自己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把自己过去已经与他人建立的关系和未来的志向结合起来进行考虑,通过重新检验获得有选择的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同一性就好比一个基点,使个体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必要的、连续性的经验。许多女性不符合同一性发展标准,他们趋向于被动地社会化,通过留心别人的行为来界定自己的同一性。同一性获得:个体成功将自我许多成分统合,形成明确的世界观和前景目标。同一性危机:个体所依赖的赋予日常生活意义和目的的价值和目标体系的突然解题或退化通常包含强烈的情感焦虑和抑郁同一性早闭:个体没有经过内心抉择的危机时期就已经投入到了自己的制药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之中这种选择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因此具有一定欺骗性。同一性混乱:个体在心理社会性危机中表现出适应不了的一种更加明显的状态。个体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将想法付诸行动,无法把自己扮演的各种角色进行整合,对自己能力毫无信心。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青春期的发展任务是同一性的建立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但这种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生发展的课题。许多青年处于一种心理社会型停滞的状态,即一直处于自由试验阶段,以延缓承担义务和责任,避免同一性提前完成。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的一段时间叫“合法延缓期”,虽然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这将最后导致个人整合的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五)社会性发展1.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做出了著名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他在将道德品质分成是非观念、权利观念、责任观念、赏罚观念、道德意图、行为后果等不同类别的基础上,划分出了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并认为阶段是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而逐步发展的。阶段顺序命名基本特征第一级水平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定向天真的利己主义由外在的要求判断道德价值服从规则以及避免惩罚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二级水平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习俗水平好孩子的道德定向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以他人期待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遵从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遵从权威,避免受到谴责第三级水平第五阶段第六阶段后习俗水平履行准则与守法的道德个人良心式原则的道德观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遵从社会契约,维护公共利益遵从良心式原则,避免自我责备2.反社会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