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本答案汇编是诸位同学共同完成,只代表个人观点,非标准答案,仅供广大同学复习参考,同时感谢参编同学的辛勤劳动和奉献!:刘跃鲲郭玉成刘元洪甘艳李响史振军王子强]现代区域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汇编导论什么是区域?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三种类型区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所谓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整体。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涵义:首先,区域既是一个实体概念,又是一个抽象的空间概念,它具有典型的二重性。其次,区域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是构成一个区域的五个基本要素。其中内聚力是区域形成和演变的基础,它决定了区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决定了区域的规模和边界。第三,区域具有客观性和动态性两个最根本的特征。第四,区域具有一定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区域的规模可能相差甚大。根据内聚力的不同,一般可把区域划分为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等类型。自然区域是按照自然条件的一致性而划分的,行政区域是按照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分的,而经济区域则是按照经济条件的一致性或联系的紧密程度而划分的。在区域经济学中,一般按照区域各组成部分在特性上存在的相关性,把区域划分为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三类。均质区是以某一或某些重要因素为标准,按照其特征的相似性而界定的一群地区。这些特征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消费类型和劳动力的就业分布等经济特点的相似性;自然资源分布、土壤类型、地形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以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相似性,如一致的社会态度、相似的政治观点等。因此,内部一致性或相似性是均质区划界的主要依据。在均质区内,各组成部分的相似程度一般要高于它们与区外其他地区的相似程度。结节区又叫极化区,是指一群虽然异质,但在功能上的关系却极为密切的地区。它是由一些不同规模的异质节点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每一区域都有一个或多个占支配地位的控制节点,它们构成区域的核心部分,并通过各种联系渠道吸引着区域的投入品、商品、人口和交通流量;其余的便是这个区域的乡村部分,它们受核心的影响、支配和控制,通常被看作是区域的外围地区。核心与外围地区相互补充,并由内部传输系统将它们连接起来。内部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是结节区域存在的根据,而功能一体化是结节区域内部相互关联或利益相互一致的基础。从空间结构上看,结节区一般由运动、网络、节点、等级体系和表面五个基本要素组成。结节区的规模大小及其边界,取决于区内支配性节点的经济强度以及节点与外围地区之间在功能上联系的紧密程度。这种功能联系一般表现为流量现象,而这些流量并不以同样的速率和强度出现在整个空间,最大的流量往往是来自或者指向某些支配性节点。所谓规划区,亦称计划区,是指政府在经济决策时,按照政策的目标而界定的区域。规划区一般是建立在均质区或结节区之基础上的。区内自然条件、社会和经济特点的相似性,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是政府确定规划区的两个重要依据。如果规划区的划分没有考虑到区内各地域单元的经济特点和功能联系,规划区域不加选择地界定,那么包括在规划区之内的某些地区可能会与区外的节点有着更高的相互依赖程度,这样将会影响规划决策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结节区就是理想的规划单元。从这一点来说,结节区与规划区是一致的。由于任何一项区域政策的实施都需要执行的权力,而这种权力更多是由政府而不是私人机构掌握,所以,规划区的划分还必须考虑到行政区划因素。其边界的确定,一般以现有行政区划体系为基础,适当照顾到行政区域的相对完整性,以有利于基本数据的收集和政策的贯彻实施。为什么说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是区域经济分类和存在的基础?答: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或者说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以及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1)资源禀赋差异: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异首先决定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这种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各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资源禀赋的差异。某些要素在一些地区相对充裕,而在另一些地区则相对贫乏。资源禀赋的这种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基础,也使区域经济各具特色、千差万别。因此,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是造成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异,进而形成区域经济活动分异的基础。假如生产要素在空间上能够完全自由流动,各个要素的供给自然会从资源富集地区流向稀缺地区,以致要素价格、成本和收益就会趋于均等化,经济活动整合划一,也就不存在所谓区域经济。这一点也正是宏观经济学中古典学派的理论假设前提之一。2)集聚经济的存在使各种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具有不完全可分性的特点。空间集聚经济大多可溯源于特定产业的规模经济。一个企业在一定限度内扩大其生产规模,往往可以获取节省单位产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好处,这就是企业规模经济。各相关企业按照其产业和经济联系,在空间上相互集中在一起,同样可以为企业带来成本节约和效率提高等经济利益,如相互提供原料和产品,集中供热、供水、供电、供气和进行污水处理,共同利用道路、通讯、商店、学校、医院以及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这种经济利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集聚经济效益。相对于企业规模经济而言,集聚经济属于外部经济的范畴。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集聚经济的存在,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相互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3)转移成本:空间是有距离的,从一端到另一端,不仅要耗费时间,而且要付出费用。这种为克服空间距离而在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所花费的全部成本,就是转移成本,亦称距离成本。由于转移成本的存在,使要素的空间流动或转移具有不完全流动的性质,必须克服空间距离的阻力。这种转移成本限制了资源禀赋优势和空间集聚经济得以实现的程度,使经济活动局限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一般说来,转移成本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运输费用。(2)时间成本。(3)信息成本。(4)心理成本。简要论述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对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借鉴意义?答:西方区域经济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在西方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西方区域经济学脱胎于区位理论,它是在区位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早期的一些区域经济学家大多是从区位研究转移过来的,他们往往把区域经济学狭义地理解为区位经济学或者空间经济学。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西方经济学已从传统的以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为主要对象的区位理论,逐渐演变为主要为宏观区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完整科学体系。总体上看,从杜能率先提出农业区位论算起,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还主要局限在对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至今仍有较大影响的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AlfredWeber)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勒施的市场区位理论等。第二阶段: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世界各国各种区域问题的出现,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在这一时期,各国学者提出了许多很有影响的区域发展理论和战略模式。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输出基础理论、增长极理论、累积因果理论、中心—外围模式、新古典区域增长模型等。第三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开始逐步走向计量化,实证研究成为一种新时尚。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区位理论还是在区域发展和区域政策方面,西方区域经济研究的范围和领域都有了很大的扩展,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也越来越深入。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已从过去强调规范研究逐步转移到注重实证研究,其研究的主题也越来越深入细化,研究的内容极其广泛,几乎涉及到经济发展的所有方面。在区域政策与管理方面,当前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政策的效应评价、宏观政策的区域效应、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地方经济政策、区域营销与形象设计、区域管治等方面。以1978年为界,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时期。1978年以前,在高度集中的指定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上不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与大一统的体制相适应,当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全国一盘棋”的生产力布局方面。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特别是宏观经济分级调控体系的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传统的生产布局理论已日益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下,理论界开始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布局理论问题;同时针对区域经济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现象,逐步拓展区域经济研究的领域,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包括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区域发展差异、区域政策、区域经济体制与管理,等等。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中国到本世纪末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构想。之后,一股研究发展战略的热潮迅速在全国各地兴起。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宏观区域发展战略或生产布局战略的探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宏观区域发展战略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式,如梯度推移模式、点轴开发模、一个半重点模式、优区位开发模式、东西结合模式、四沿开发模式、梯度推移和发展极—增长点模式、西部跳跃模式等。尽管其中的一些理论并非十分成熟,但这种探索无疑丰富了区域经济理论,对学科发展和经济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对国内某一类型或某一具体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根据十二大提出的宏伟战略构想,几乎所有的省、市以至有些县、乡镇都相继开展了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地区发展战略。目前,发展战略研究已由地带、大区级、省、地、市级,发展到县、乡镇级。联系中国的实际,阐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答: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尽管区域经济学在中国是近十多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但它所涉及的领域和研究内容却十分广泛。根据前述的区域经济学定义以及中国区域经济建设实践的需要,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大体包括五个方面,即经济活动区位、区域供给与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1)所谓经济活动区位,就是指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如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等)在地域上的分布和组织。它一直是区域经济学所探讨的核心内容之一。经济学者感兴趣的主要是区位决策的过程、区位成本与效益以及不同区位模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区域经济学所探讨的各种区位问题,既包括微观层次的企业区位决策和空间组织,又包括中观层次的城镇和区域产业区位的选择及其结构优化,还包括宏观层次的全国产业区位优化和区位政策问题。2)区域供给与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企业区位选择还是区域经济发展,都必须同时考虑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因此,深入考察区域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这是开展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之一。过去,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往往过分强调区域供给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地区资源禀赋的作用,而相对忽视市场需求方面的因素。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需求导向经济,它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首先是一个需求决定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市场需求方面的因素往往比供给因素更为重要。当然,区域经济学除了要考虑供给与需求因素外,还十分重视空间维因素如运输成本和集聚经济的重要作用。这一点,也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经济学其他分支的关键所在。在第二篇中,我们将首先分析区域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基础设施的供给与需求,然后从一般的意义上探讨区域的支出、价格形成和输出—输入关系。3)区域经济发展,简单地说,区域经济发展就是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及其结构变迁。它是区域经济学所特有的,具有排他性的研究领域。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正是由于各国十分重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才使区域经济学在传统区位理论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然,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发展问题,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问题,考虑区域特性是它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这一点也正是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区别所在。因为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发展问题,主要是以一个国家(指发展中国家)为单元开展研究的,它对空间维的区域问题虽有涉及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但并不像区域经济学那样从空间角度作专门的探讨。4)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和单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而且还要研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联系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是由一些层次不同、特色各异的地区经济有机耦合而成的整体,各地区经济只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一般的意义上对单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剖析之后,还必须把区域经济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背景中加以考察,分析各地区之间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并揭示其内在的一般规律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学并不是孤立地研究某个区域内的资源最优配置,而是在实现国民经济总体最优的目标下分析各地区的资源配置问题,考察各地区经济的兴衰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和作用。5)区域政策与管理,区域政策与管理是区域经济学所探讨的另一个特有的,具有排他性的研究领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区位的选择一般遵循效率原则,即把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在那些最适合其发展的地方,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也往往具有趋利性的特点。这样,在经济发展的初中期阶段,市场的力量通常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为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央政府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加强对区域经济的干预与调节,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实行分级管理的情况下,如何探索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区域经济管理新体制,以促进各地区经济高效有序地发展,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实践中急待解决一个新问题。运输成本与集聚经济简述交通运输对区位及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答: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关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美国著名学者艾萨德曾经指出:“在经济生活的一切创造革新中,运输工具在促进经济活动和改变工业布局方面,具有最普遍的影响力”。纵观人类历史,交通运输作为区位影响因素始终与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紧密相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看,交通运输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交通运输的需求并非是由于自身的需要,而且来源于其他部门和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的设备可分为“固定部分”和“可移动部分”。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的发展将极大地改善城市和区域的通达性交通运输是最基本的区位影响因素,其发展将极大地改善城市和区域的通达性,在促进经济活动和改变产业布局方面,具有普遍的影响力。一般地讲,区域通达性的测量有以下几种尺度:(1)从一个港口或其他运输枢纽出发,在各种不同的时间范围内,人员或货物的运输可能达到的空间范围;2)从一个城市出发的区域通达性,即从该城市到其所吸引的范围;3)一个区域在大范围运输联系过程中的通达性,以区间旅行速度和旅行时间表示;(4)表现大范围内各区域或点(城市等)的位置中心程度或边缘程度的通达性。由此可见,具有密度大、联结度高、通达度好、完善交通网络的区域通达性高,区域内外联系密切,自身发展能力强,获得的外部发展机会也多,发展的潜力也大。因此,要发展区域经济就要进一步提高区域的通达性。而提高区域通达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联结区域中心及其他区域中心的道路等级、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速度、开发直达运输以减少中转时间,等等。运输成本的构成内容及影响因素都有哪些?答:运输成本指为运输服务所付出的代价,由运输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种种其他成本构成。运输成本是影响人类经济活动区位决策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自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以来,区位理论研究就形成了重视运输成本因子的传统。早期的区位理论认为,运输成本在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中起着关键作用。早在杜能看来,运输成本与运输的重量和距离成正比,是运输距离的正线性函数。继杜能之后,德国学者韦伯同样把运输成本看成是决定工业区位的首要关键因素,提出了最小运费原则,即工业区位应选择在运费最低的地方。美国学者胡佛考察了转运点区位的重要性。胡佛认为,运输成本由场站作业成本和线路运输成本二者构成。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运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单纯运输成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已在日益下降。大量研究表明,运输成本只是总生产成本的很少一部份,它只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众多因素之一。但也应该看到,交通运输是人类开展各种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运输及运输有关的因素在现代区位决策中仍然非常重要,运输成本至今仍然是影响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尽管它的地位在趋于不断下降。尤其是,当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占较大比例或者在潜在区位之间有较大差异时,运输成本对区位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在国家之间还是在国内地区之间,运输成本的差距都是较大的。需要指出的是,运输和运输条件不仅对传统产业重要,对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十分重要的。简述不同类型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和表现特征答:规模经济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指由于产出水平的扩大而引起的在长期内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按照其产生的原因,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之分,还有静态规模经济和动态规模经济之别。内部规模经济产生于单个企业水平,它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达到一定规模而产生的好处。外部规模经济产生于行业或区域水平,它是由于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或者企业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的聚集而产生的好处。静态规模经济来源于生产率水平,而动态规模经济来源于生产率增长率。从经济结果看,内部规模经济将导致不完全竞争,而外部规模经济将导致集聚经济。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形成,主要来自于技术方面。当企业各生产环节或关键性生产环节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更多数量的产品,使企业的长期成本上升,就能获得规模收益。纯粹的规模增大也能使企业获得规模收益。企业规模增大伴随着技术水平提高、设备组合及工艺过程优化,将更有助于规模经济形成。这种内部规模经济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静态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当前产出量的增加,会带来企业单位成本的下降。内部规模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平均固定成本的下降。另外,自然规律或技术限制、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收益,也是内部规模经济的重要来源。如产出的增加将导致工人更专业化的分工,促使劳动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动态内部规模经济指的是随着产出存量的不断累积,企业的单位成本逐渐减少,这也被称为学习效应。企业生产过程中学习效应的存在将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专利、产品开发、生产装备、厂房建设等成本也会逐渐下降。另外,组织结构的优化、劳动力技能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等因素也都是规模经济的来源。外部规模经济,也叫外部效应、外部性或集聚经济,即企业可以通过布局在其它企业的附近而得到益处,这是因为关联产品运输成本的节约、劳动力市场与基础设施等公用资产的共享,以及知识技术溢出等因素的存在。静态外部规模经济指一个企业的产出或生产效率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会随着其它企业产量的增加而增长,在此过程中平均成本趋于下降。动态外部规模经济将提高产业的生产率增长率。也就是说,静态外部规模经济导致更高的生产率水平,而动态外部规模经济导致更高的生产率增长率。什么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的来源都有哪些?答:集聚经济本身是涵盖内容极为丰富的概念,本质上是一种外部性。在已有文献中,不同的学者对集聚经济有不同的解释,概括来说,一般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节约。亨德森指出,集聚经济是地理接近的企业(工厂)之间存在正的溢出的结果,即使企业生产技术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所有企业的生产率也会因为集聚产生的外部性而获得普遍提高。企业在集聚过程中,由于知识外部性、中间投入品共享、风险分担、基础设施共享的作用,以及其他不可分性的存在,会在产业层面形成规模报酬递增,虽然企业层面可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随着整体规模的扩张,所有企业的平均成本都会随之下降,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地理上的集中有利于企业实现集中生产和集中交易,集中生产可以降低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成本或分摊费用,劳动力的流动可以促进创新和技能的快速扩散,劳动力市场的共享可以促使企业获得稳定的劳动力供给,使劳动者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集中交易也可以促进交易双方的相互了解,降低交易成本。另外,生产上具有投入产出联系的企业彼此靠近还可以降低中间投入品的运输费用。对于这种集聚经济效益的来源,英国学者巴顿曾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概括起来,集聚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某些指向性相同或前、后向关联的工业企业集中布局,可以节约生产成本。(2)相关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某一特定地区,可以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3)工业的地理集中可以利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4)人口和工业的大量集中将会扩大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5)人口和工业的集聚将有助于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6)大城市一般是区域性的金融中心,拥有各种金融机构,如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等,这为企业筹措资金提供了方便。工商业的集中,可以使经营管理工作者和企业家面对面的打交道。地理集中还将促进企业的革新。简述不同集聚经济形式的含义与理论基础?答:产业集聚可以在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即产业、空间和时间维度,对集聚经济的分类也可以在这三个维度进行。1)从产业维度来看,可以区分两种基本的集聚经济形式:即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这两种因企业聚集而产生的外部经济性最早由胡佛提出,前者是指“相互紧密联系的产业部门形成的综合体”为本地企业创造的生产合作优势,又称“反映单一产业集中程度的外部经济”;后者是指“巨大城市聚集体的组成要素”,又称“反映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本地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也被称为马歇尔外部性,前者强调单一产业集聚的作用,后者强调多样化集聚的作用。马歇尔提出产业集聚将带来三个方面的收益:中间投入品的共享、劳动力共享和知识溢出。雅各布斯强调了多样化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认为多样化促使新思想的产生。在考虑到产业集聚的时间维度后,上述两类集聚经济形式动态化后分别被称为动态本地化经济和动态城市化经济。2、随着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兴起,具有与马歇尔外部性完全不同理论基础的集聚经济形式被提了出来,即供求关联经济性。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的观点,在内部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或更一般的空间转移成本)的综合作用下,企业趋向于将全部生产活动集中在接近大市场的地方,企业的区位选择又会影响市场的分布,并吸引上下游企业的集中。更准确地说,在技术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利润是其所选择区位的市场潜力的函数。市场潜力概念最早由哈里斯提出,他通过构建市场潜力函数来测度所有地区在经过距离和运费加权处理后对特定区位所生产商品的需求。以供求关联为基础形成的产业集聚,可以表现为同一产业的集聚,也可以表现为多样化的集聚。3、从空间来看,产业集聚的区分就是集聚经济的空间边界问题。引起集聚经济的外部性的作用一般是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那么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对其生产活动产生影响的产业内或产业外企业都必须位于外部性能够传递到的距离内,因此集聚经济只能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存在。随着距离的增加,运输成本也将上升,因此(实际)市场潜力的增加会逐渐缓慢,也就是距离较远的市场影响力也会下降。最终会达到这样一个临界点,即市场潜力不再增加,那么也就达到了供求关联经济的地理边界。不同因素引起的外部性的空间衰减速度是不同的,并且各自的衰减速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发生变化。由于不同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差别,各类(外部性)影响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基于上述原因,各类不同生产活动的集聚经济特征,包括空间边界的大小都是不同的。分析外部性与集聚经济边界之间的关系,简述技术对产业集聚边界的影响?答:从空间来看,产业集聚的区分就是集聚经济的空间边界问题。引起集聚经济的外部性的作用一般是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那么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对其生产活动产生影响的产业内或产业外企业都必须位于外部性能够传递到的距离内,因此集聚经济只能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存在。在供求关联经济中,这个问题一样存在。随着距离的增加,运输成本也将上升,因此(实际)市场潜力的增加会逐渐缓慢,也就是距离较远的市场影响力也会下降。最终会达到这样一个临界点,即市场潜力不再增加,那么也就达到了供求关联经济的地理边界。不同因素引起的外部性的空间衰减速度是不同的,并且各自的衰减速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发生变化。举例来说,早先劳动力、信息的流动性都比较低,溢出边界较小,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可编码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距离大大提高,传递成本也显著降低,那么知识的溢出边界就得到了扩展。而在此过程中,劳动力的流动性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有所增加,但由于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并没有很大的提高,那么劳动力共享的外部性所具有的空间边界就相对较小。同时,以人为载体的不可编码的信息、知识的溢出边界也为劳动力的流动性所制约,不能显著提高。由于不同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差别,各类(外部性)影响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基于上述原因,各类不同生产活动的集聚经济特征,包括空间边界的大小都是不同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地域性的,知识传递表现出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特征,由此可以使用具有空间衰减特征的函数来描述知识的传递过程。如果将知识作为产出的一种伴随产品,一个地方的产出将因为知识的扩散而受其相邻地域产出的影响,那么通过上述函数就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知识对相邻区域的扩散以及对生产的影响。因此,为了获得更多地受到来自其他企业的知识的影响,企业将出现相互接近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受到知识传递空间衰减函数的影响。藤田昌久等人的研究表明,随着知识传递空间衰减速度的逐步下降,城市将出现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再向完全分散化的方向演变。也就是说,如果知识传递过程衰减得很慢,企业间集聚的动力就会下降,而趋向分散。随着产业的集聚,低技能劳动者与高技能劳动者接触的频率会提高,从而加快技能的转移。简述集聚经济的主要测度方法及其理论基础?答:对集聚程度的测度问题是产业集聚及集聚经济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对集聚程度的测度与集聚经济的测度之间存在本质性的差别。前者衡量的是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状态,而后者衡量的是产业分布不均匀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对集聚经济的度量需要从上述不同理论的内涵出发,分析产业集聚对相关因素和变量的影响,进而实现对集聚经济大小的度量。因此,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对这些理论的一种检验。1)微观层面的直接测度首先,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集聚经济的存在意味着企业的产出不仅是一般投入的函数,同时还是其所在地区产业、工业或整个经济活动规模的函数。那么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总产出会随着这些外部总量的增加而提高,产出的平均成本将随之下降。这种方法在实证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考虑到要素价格的差异与变动,因为要素价格的上升可能抵消总劳动生产率的优势,因而这种估计的结果可能会过高估计集聚经济的大小。另外,选择合适的函数形式和分析(地理)单元、准确地度量城市规模、如何引入基础设施变量、以及还应该包括哪些其他投入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实证分析中所需要考虑的。数据的可得性也是这种方法应用的重要制约因素。2)产业与区域层面的直接测度从行业或地区总产出来看,生产活动因为集聚经济的存在而表现出加总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生产率水平随着集聚水平的提高而上升。而在实证研究中由于符合要求的微观数据难以获得,那么,估计城市(或者其他区域水平上,这取决于外部性的边界,也正是实证分析所要确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或产业层面加总的生产函数,或平均劳动生产率与相关投入以及衡量集聚经济的经济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对集聚经济进行测度的比较好的替代方法。3)通过要素价格空间梯度变化的间接测度企业的集聚将引起对要素竞争的加剧,从而引起要素价格的上升,正如上面有关供求关联经济的讨论所阐述的那样。另外,理论研究还表明各种引起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都会促使要素密度和价格梯度的形成。汉森指出在均衡的劳动市场中,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劳动生产率越高,工资水平也越高。如果集聚有利于提高要素生产率,并引起工资水平的提高,那么随着集聚水平从经济中心向外围的逐渐下降,工资水平也将表现出梯度下降的特征,地区间工资水平也将因此而不同。另外,赫尔斯利通过模拟城市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来分析集聚经济的形成机制,得出的关键结论是“在均衡时,知识水平、土地租金、产出和要素密集度都唯一的在CBD的中心区域达到最大,并随着离CBD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区位决策与企业迁移简述全球企业的空间扩张过程和阶段?答:企业的扩张通常可以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从部门领域来看,企业在发展初期一般将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一产品上,然后通过水平和垂直一体化途径逐步将活动扩展到整个部门及其关联部门。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其经济实力和核心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将通过多样化途径进一步把活动扩展到多个部门,由此形成综合性的多业公司。从地理范围来看,企业在建立的时候一般将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一地区,然后由此向其他地区扩张,逐步发展成为跨区域的全国性公司。随着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增强,一些企业最终将走出国门,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和制造企业,从而发展成为跨越国界的跨国企业甚至全球企业。可见,在理想的情况下,伴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由单个产品、单个部门逐步向关联部门和多个部门扩展,其经济活动的地域范围也将随之由单个地区、单个国家逐步向多个国家乃至全球扩张很明显,企业从国内生产经营逐步走向全球生产经营,这是当今世界许多大型企业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综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一些跨国公司的经验,大体可以把企业的空间扩张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区内经营。在这一阶段,企业仅仅是在国内进行生产经营,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然而,随着外商投资的增加,企业在国内市场对外国公司的供应也随之增加。(2)跨区域经营。随着企业的增长,企业在国内不同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生产和销售分支机构,成为跨区域性的企业。同时,企业通过中间机构或建立销售子公司,向国外出口产品和劳务,开展许可证贸易。但这一阶段企业在国外的雇员很少。(3)海外装配。为了避开进口国设置的种种贸易壁垒,以及在劳动力成本和政府优惠政策的刺激下,企业开始在海外直接投资,进行最终产品的组装和装配,而设计、开发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则仍然保留在国内。随着海外分支机构与母公司的一体化,企业国际生产网络以及采购、销售和服务体系将逐步形成。(4)国际一体化。在这一阶段,企业开始实行一体化的国际生产,包括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设计、开发、财务以及公司核心功能也开始逐步向子公司扩散,中间投入来自全球。国外就业显得越来越重要。(5)高度全球化。企业采取全球战略,对各种经济活动包括生产、销售、管理、研究与开发以及财务控制等,进行一体化的国际经营。无论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都存在着广泛的公司内贸易。外国生产的产品不仅在当地销售,而且也出口到母国和其他国家市场。以某一行业为例,综合分析影响企业区位决策的主要因素?答:企业投资区位的决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一个动态过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一个企业,如果要进行投资或者撤资,就必然会存在投(撤)资的区位决策问题。虽然区位决策并不经常发生,但投资区位一旦选定,将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长期的影响。有时,如果区位决策出现重大的失误,最终将可能会导致企业的搬迁甚至停产关闭。企业区位决策一般是针对多厂企业而言的。多厂企业的投资行为不同于独厂企业。首先,多厂企业内的每个分支机构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而且也是企业总体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任何分支机构的生存并非单纯取决于盈利或亏损标准。只要企业有一些盈利,或者符合其他的目标,通过企业内部转移支付或津贴,出现亏损的分支机构仍然可以生存下来。因此,一个企业在某一特定区位进行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该项目本身能否盈利,而且要考虑它能否对企业内其他地点投资的利润做出最大贡献。从空间变迁的角度看,企业区位决策通常可分为原地发展和区位转移两种类型。其中,原地发展又可分为现有资本存量的扩张、置换和收缩即部分撤资;区位转移包括在新区位进行投资(建立新的分支工厂)、收购其他公司现有的工厂、现有工厂的撤资(关闭或解散)、整个工厂和设备的迁移。在这些区位转移类型中,收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空间扩张方式,它远比新建的“绿地投资”重要。所谓“绿地投资”,通常是指在新的、没有相同工业的地方投资,它是与收购现有企业或同现有企业合资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企业投资区位决策的空间规模大体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国际层次,即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二是区域层次,即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三是社区层次,即在区域内不同社区之间的比较;四是厂址层次,即在社区内不同地点之间的比较。这样,对跨国公司而言,其海外投资区位的决策将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跨国公司首先选择进行投资的国家,然后再具体确定国内建厂地区和厂址。有时,这两个阶段也可以同时进行。在选定了投资国别之后,国内建厂地区和厂址的选择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在拟投资国家内选择一个大范围的特定地理区域,如沿海地区;其次,在该特定区域内,选择一个或多个次一级的区域或城市作为拟建厂地区;最后,在该区域或城市内选择若干个地点,并通过详细的可行性研究,确定具体的建厂地点,也即厂址选择。在一些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新建投资项目的区位选择一般由企业主或总经理亲自决策。在一些著名的大型跨国公司中,新建项目的区位决策一般采取分级决策的形式。新建项目的区位选择究竟由哪个部门来做出决定,这取决于公司的组织管理结构。一般情况是,该投资项目由哪个部门发起,或者在它的职权范围之内,就由哪个部门来进行决策。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区位调整?多厂企业进行区位调整主要采取哪些方式?答:为了保障企业的持续增长,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通常都处于不断调整和重组的过程之中。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采取更有效率的方式组织生产和营销活动;二是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三是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重组方式和手段。据恩德威克的研究,跨国公司在重组的过程中,一般采取集约化、投资与技术创新、合理化、逆一体化、合作以及推进国际化等几种主要方式,当然,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其重组究竟采取何种方式和手段,这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情况和外部条件的变化。一般地说,当企业面临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压力时,大多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区位调整是公司重组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多厂企业对各种生产和服务设施进行空间结构调整和重组的过程。在区位调整的过程中,一般要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工厂,而且所经营的工厂数目没有增加。如果企业通过新建或兼并等途径,使工厂的数目有所增加,则一般称之为增长或扩张。多厂企业往往同时采取扩张和调整两种策略进行重组和改造。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调整策略,就是把新产品引入不同的工厂。这些新产品既可能是企业新开发的产品,也可能是那些已处于成熟阶段的缺门产品。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高速的增长,就必须不断开发并发展一些新产品。除开发新产品之外,企业还常常采取多种策略,对其产业活动区位进行优化组合。一般地说,企业大都在多个地点,从事多种产业活动。这些具有产业活动的地点,通常称之为活动区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原有的活动区位很可能难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因而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多厂企业的区位调整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专业化。这是企业区位调整经常采用的一种策略。所谓专业化,就是把各种产业活动集中在那些最具有优势的地点。产业活动的集中,将可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跨国公司采取的全球一体化和“一厂一品”战略,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2)原址集中。当两个工厂的产业活动相同时,企业可以采用合并的方法,把这些活动集中在一地生产。这种区位调整策略,不仅可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节省行政管理和厂际联系的费用。放弃的厂址还可以供出售或出租之用,由此增加企业收入。(3)新址集中。这种策略是在一个新的地点建立新工厂,并把现有工厂的各种活动全部集中起来,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放弃的原有厂址可以改作它用。当原有工厂的生产设备陈旧,或者位于市中心区,一般可采取这种策略。(4)综合战略。这实际上是以上三种区位调整策略的整合。在这种策略中,企业一方面把某些活动集中到一个新建的工厂,另一方面又把其它的活动转移到条件较好的现有工厂。在实际运行中,各个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也可以采取其它综合的区位调整战略。试从理论上分析企业迁移的决定及其前提条件?答:所谓企业迁移,其实质就是企业区位的再选择过程,也即企业再区位的过程。它是企业区位调整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狭义的角度看,企业迁移是指企业把其生产活动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从广义的角度看,则是指企业在一个新的生产地点开展其业务活动。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企业迁移的界定还没有取得一致看法,但一般都认为它至少包括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完全迁移,即企业把整个生产设施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另一是部分迁移,即企业将部分活动迁出,在新的地方建立新的分支机构。前者主要由中小型的独厂企业所采用,新机构的建立伴随着原有机构的关闭;后者主要由多厂企业所采用,它是企业规模增长和空间扩张的结果。在部分迁移的情况下,新建机构往往与原有机构同时存在,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一般认为,影响企业迁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区位因素和外部因素三个方面。1)企业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部门特征、产权、规模、年龄、财务状况、管理水平和决策者行为等。由于企业迁移决策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因此,企业扩张战略、决策者行为以及企业组织特征等,将对迁移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2)区位因素是指企业所在区位或目标区位的发展条件和特征,主要包括是否具有扩张空间、交通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停车和公用设施、离市场和供应商的距离等。一般说来,缺少发展空间和交运输问题是导致企业迁移尤其是围绕中心城市短距离迁移的主要原因。3)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规模、竞争对手、劳动力市场情况、地区经济条件、技术进步、地方政府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包括来自现有区位的推力因素(pushfactors)和阻力因素。此外,政府政策尤其是区域政策也是影响企业迁移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减少区际收入和就业机会的不平等,许多国家对迁往落后地区和衰退地区的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津贴或其他刺激。所有政策包括区域政策都会对企业迁移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迁移一定会增加股东的财富价值吗?答:不一定,企业之所以迁移到一个新的地方,是期望能够节省成本,提高赢利能力。因此,假定在企业追求最大利润的条件下,企业迁移将会形成一种财富效应,增加股东的财富价值。从理论上讲,只有当企业迁移到新区位的边际利润超过其边际成本时,企业把生产设施迁移到新区位才会增加股东的财富。这样,企业必须对现有区位和新区位的全部成本和利润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进行迁移。然而,在现有区位的经营成本低于新区位的情况下,企业将生产设施迁移到新的区位将会导致企业财富价值的损失。因此,可以说,企业迁移决策的财富效果实际上是一个经验问题。据曼宁等人利用1966–1995年182个企业迁移案例的研究表明,企业区位决策对股东财富价值具有一个正的影响。尤其是零售以及其他需要直接与大量消费者接触的活动,实行集中布局将可以获取集聚经济效益,由此增加企业收入和股东财富。由节省成本动机所驱动的其他活动的迁移,也具有增加股东财富的效应。相反,一些非经济因素诱致的企业迁移决策,则有可能会减少股东的财富。产业区位理论什么是产业区位论?答:产业区位论是研究各产业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配置的理论。按照产业活动的内容不同,又可分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商业区位理论、服务业区位论和住宅区位论等。各种产业的区位选择是在一定的行为驱动下形成的,比如有的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的是追求社会效益最佳,而有的是寻求自我满足等行为的合理性。总之,产业活动的空间行为是有规律的,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来进行的。比如工业区位选择的动机一般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住宅区位选择的动机主要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服务设施区位通常是追求福利最佳化等。简述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与勒施的区位论的差异?答: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的假定条件基础上。第一,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第二,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生产规模;第三,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不能移动;各地点的劳动费用水平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费用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是无限的。韦伯区位论具有以下特色:一是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二是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三是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有仅仅论及工业区位,而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选择的一般理论。尽管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意义重大,仍然具有局限性,不能期待它解释所有的工业区位现象。勒施的区位论不是说明在现实世界中经济活动的区位,而是试图研究在已知的简单化的条件下,怎样的区位模型能够满足规定均衡状态的条件。他的基本哲学是在混沌的经济世界背后,存在着秩序、规律和原因。关于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在《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曾这样讲过:“必须要区别现实的区位问题和合理的区位问题,两者不一定一致……。如果认为存在的东西一定合理,否则就不存在,那么,这个结论是很危险的。经济学者的真正义务不是说明我们的悲惨现实,而是去改造它。最佳的区位问题比现实的区位决定远远有价值”。勒施认为区位的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对于个别经济而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经济整体来说,是独立经济单位数最大化。他认为后者是来自外部竞争的作用,前者是内部经营努力的结果。就是说,个别经济单位如企业生产者会把自己的生产区位选择在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地点,而消费者将自己的消费空间选择在价格最便宜的区位点。但就整个经济而言,通常存在着许多的竞争者,当新的竞争者加入市场时,各经济单位所占有的空间会缩小到自己的利益消失点,这样,经济整体内部存在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对空间的获取,另一个是其它经济单位对空间的再夺取,各方的动机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勒施认为区位是由这两个力的均衡地点所决定的,区位间这种相互依存性带来的均衡,可通过区位一般方程式体系来表示。另外,他提出了对于独立生产者、消费者或农业和工业都适应的均衡的一般条件,以工业为例建立了一组方程式。阐述史密斯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答:史密斯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最大的地点”。他的这一原理是通过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的。对于选择区位的企业生产者来说,费用和收入的空间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研究费用和收入的空间相互作用对区位的影响。总之,总收入和总费用的空间变化能够形成利润极大的最佳区位,与此同时,也可形成空间界限,即超过此界限就不可能得到利润。但是,在空间界限内如果不是追求利润最大的话,企业可自由布局。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为区位论研究向最佳满意行为区位论发展提供了依据,即摆脱传统假设的经济合理性成为可能。史密斯认为,空间的费用和收入也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即费用或收入的空间变化大),工业越集中;相反,则表现为分散的倾向。史密斯的赢利空间界限理论也认为,尽管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但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最大利润区位也许没有他喜欢的娱乐设施和交际场所,如高尔夫球场或夜总会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有可能选择接近最佳区位且又能够满足自己行为的空间。因此,企业家在决定工厂区位时,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如工厂创建者的出生地,是否具有可利用的空地,对工业开发的援助,企业家的模仿或群居性以及当地政府或国家的财政援助等的影响。影响服务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答:作为营利性服务企业的经营者,其区位选择一般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服务企业所在城市的选择;二是在城市内的一个区域或一个类型区位的选择;三是具体地点的确定。服务业在不同空间层次的布局,所面临的问题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不同,因此,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也有所不同。一个服务企业选择在某一个城市布局,作为经营者至少要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该城市能够接受该企业服务的规模范围;(2)服务区的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3)总体消费能力和消费量的分配;(4)不同服务行业的总体消费潜力;(5)其他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6)竞争的程度等。根据上述因子分析,企业经营者可以进行合理的企业定位,确定要布局企业的规模、服务档次、服务种类、客户群等。在确定了具体的城市,进一步选择城市内部某一个区域或一个类型区位时,企业经营者要分析以下几个因素:(1)服务区和具体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2)竞争企业的量与质;(3)到达该服务设施的路线状况;(4)该区域的居民特性和风俗习惯;(5)该区域的扩展方向;(6)该区域的基本概况等。上述因素分析对确定服务企业在一个城市某个区域布局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具有针对性的区位选择分析。准确确定具体地点是服务企业在空间上的落实,是区位决策的最终阶段。在选择具体地点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经过该地点的交通状况和交通发展潜力;(2)相邻企业的基本情况;(3)停车场的充足性;(4)在该地点布局的综合费用等。对于大多数服务企业而言,“最佳”区位是在市场潜力较高的地方。交通流量和人口密度等条件对服务业区位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消费性服务业取向于在交叉路口和其他交通便利的地点集聚;在服务区内,小企业依赖大企业创造的交通条件,大企业则依靠已有的交通流吸引顾客。可达性对于生产型服务业也同样重要,因为在交易中也存在距离衰减规律,接近市场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区位因素简述布朗-穆尔的住宅区位选择行为过程,并举例分析影响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因素?答:布朗-穆尔迁居模型是在连续的居住评价基础上的迁居决策和搜索过程,居住的迁移是在对现居住空间效用的再评价之上进行的决策。迁居原因来自于内部需求和外部居住环境的刺激,当现在的居住空间效用与现在居住需求差距较大时,就需要寻找新的居住。布朗-摩尔迁居模型在住宅区位选择过程中,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的住宅区位搜索决策阶段,第二阶段是住宅区位选择的决策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对现在的居住区位的满足度的评价,满足度取决于家庭内部的要求和外在环境条件。住宅区位的效用随着上述两个条件的变化而减少时,紧张度就提高。为了缓和家庭的紧张度,将会采取以下几种行为:一是调整家庭的要求;二是改善外在环境;三是搜索新的居住区位。如果采取了第三种行为,也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首先要确定对新的住宅区位的要求,然后开始搜索各种住宅信息。在研究住宅信息时,如果发现自己满意的住宅时,将会进行住宅区位的选择决策,否则,要重新调整要求,再次进行信息搜索。国际投资区位跨国公司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内区域经济有何影响?答:跨国公司,广义而言,是指在多个国家拥有或控制增值经济活动的公司,包括研发、生产和销售活动。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先驱和主要推动力,跨国公司之所以在全球化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它们可以:(1)协调和控制位于不同区位的属於同一生产链中的不同功能;(2)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与政府政策如税收、贸易壁垒以及投资补贴等的国别差异;(3)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将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与东道国区位优势结合。跨国公司是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的主角。通过公司间与公司内的贸易,跨国公司贡献了50%以上的全球进出口总额。跨国公司能够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分配和利用资源,将自身的竞争优势如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等,与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相结合,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显著高于国内公司,市场经济国家四分之三的研究与开发由跨国公司开展。许多跨国公司都是其行业技术进步的领头羊,如IBM、通用汽车、英特尔、丰田公司等。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跨国公司更需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还通过直接投资、生产许可证转移或国际分包等方式向其他国家转移技术,直接或间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技术水平。此外,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负责90%以上的技术贸易或技术密集型贸易。跨国公司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技术和管理技能等,将广大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中,从而将发展中国家引入经济全球化过程。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可以对其经济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因跨国公司投资的进入模式、投资动机、企业特性以及东道国经济本质而异。跨国公司将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能以及充足的资本注入发展中国家,大大强化了其比较优势,显著提升了它们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例如,UNCTAD(1996)发现跨国公司拓展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国际市场,显著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产品出口绩效。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促进了新的国际地域分工的形成,使世界各国的区位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也使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存。在通过直接投资驱动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等的国际迁移的同时,跨国公司也大大刺激了劳动力,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熟练劳动力的国际迁移。总之,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新秩序的的主角和缔造者,没有哪个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可以完全独立于跨国公司的影响。比较和评价如下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产品周期论、边际产业论、寡头垄断竞争论、公司国际化过程论以及国际生产折衷论?答: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品都可能经历从创新,增长到成熟进而衰退老化等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其市场需求、技术资本密集度、关键生产要素与生产区位等各个方面存在一个演化过程。产品周期论的出发点是假设国内生产厂家首先开发研制并在当地市场销售其新的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实际上是新古典要素禀赋论的扩展,强调市场需求和成本决定产业区位,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市场导向型制造业的国际投资区位问题。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生产一体化背景下,许多国际生产并不符合生产周期论所设计的线性模式。即使是创新性跨国公司,其产品创新可以在其生产网络中任何区位发生。在理论上,它也没有解决内部化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等问题寡头垄断竞争论,国际直接投资是寡头垄断竞争的直接结果。为了保持竞争平衡,维持市场份额,降低风险和分享先行者优势,寡头公司通常会模仿首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公司的投资行为寡头垄断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期寡头,成熟期寡头以及衰退期寡头寡头垄断竞争论可以解释一些国际投资的“区位模仿行为”。但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寡头公司要首先进行国际投资,为什么要选择特定的区位。寡头垄断竞争导致的国际投资的空间集中还可能存在其他的解释:如,投资跟踪者认为先行投资者已经对东道国市场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先行者的直接投资表明一种可行的投资机会;先行投资者可能已经改善了当地投资环境,使该区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大增强;投资跟踪者和先行投资者可能是对同样的外部刺激作出反应,如改革开放政策、市场自由化、投资激励和贸易壁垒等。公司国际化过程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其对国外区位的熟悉程度与知识的积累。国外特定区位的知识对跨国公司投资非常重要,因为充分的知识可以降低投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帮助辨识投资机会,减少进入国外市场的成本。国外特定区位的信息可以通过自己前期投资经历或向其他投资者学习等途径获取。过去的直接投资活动以及累积的特定区位投资经验决定当前和将来的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根据公司国际化过程论,跨国公司通常采取渐进方式进入一个外国市场,以零散的出口活动开始,进而通过代理出口,然后设立销售代理办公室,最后建立自己的生产厂家。其次,跨国公司最初进入与其母国“文化-心理距离”小的区位,即空间距离上、文化语言等接近的市场。传统的经济联系增加对外国区位的了解程度,从而增加直接投资活动。对一个市场的先期直接投资可以作为收集信息和积累知识的平台,从而为进一步投资创造机会。这样,随着对某些区位信息与知识的积累,也可能导致国际直接投资在空间上的高度集中。边际产业理论则是对国际投资的宏观解释。根据小岛清的研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集中在日本国内已经失去比较优势,但在东道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因而日本的对外投资属于“贸易创造型”投资;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其具有垄断优势的产业,主要看重东道国的市场,因而属于“贸易替代型”投资。小岛清实际上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有效的中间产品贸易渠道。利用母国的比较优势生中间产品,而在其增值生产活动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公司应该对外直接投资;相反,在东道国的子公司应该进口这些中间产品,发挥东道国的比较优势生产最终产品,然后出口到日本或第三国市场。小岛清边际产业论实际上是新古典要素禀赋论在中间产品贸易中的运用。这种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则决定于区位的产业比较优势,如廉价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等。小岛清投资理论是新古典贸易理论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的扩展,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也是其不足。目前,主要的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发生在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在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逐渐降低,而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日趋重要。国际生产折中论首先吸收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国际生产的解释,认为生产要素禀赋决定国际生产的空间分布。进而强调结构性市场不完善和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善对国际生产的影响,强调市场结构、交易成本、公司组织形式、管理战略等是重要的国际生产决定因素。根据邓宁国际生产折中论,一个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水平与结构取决于其能否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公司具有“所有权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产权与无形资产优势、企业组织优势和跨国性经营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使跨国公司成功地克服在东道国面临的劣势;(2)公司具有将市场内部化的优势,通过将市场内部化,公司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等;(3)区位优势,将公司所具有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克服公司在东道国面临的各种劣势,如信息不对称、商业风险、投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公司的总体盈利水平。这些区位优势包括东道国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市场潜力、贸易壁垒、技术水平、集聚经济以及友好的外资政策等。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区位优势的空间分布。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动机因公司不同而异。邓宁将主要的投资动机归纳为四种:(1)资源导向型;(2)市场导向型;(3)效率导向型;(4)战略资产导向型结合国内外实证分析研究成果,综述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答:一些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中论等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区位选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或地区。UNCTAD(1998,2001,2002)以最新资料展示了外商直接投资在空间上的高度集中,如日本电子消费品与电子元件的生产主要选择在东亚、东南亚以及美国等地区;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西欧、加拿大、拉丁美洲、东亚与东南亚国家;英国和德国的对外投资集中在西欧和美国;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则偏好东亚、东南亚国家与美国市场。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复杂性,不同研究强调不同的区位因素组合。但是,综合各种研究,下列因素被认为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国家区位因素:市场规模及其增长、相对劳动力成本、货币汇率及其稳定性、贸易壁垒、交通成本、自然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税收水平、文化距离、政治稳定与政治风险、外商直接投资存量、贸易依存度等。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区位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综述了许多研究成果基础上,UNCTAD(1998)提出了一个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因素的分析框架,将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东道国因素归纳为三大类:投资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和投资促进措施。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性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稳定性、外资引进与经营政策、外商待遇政策、私有化政策、贸易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等。投资促进措施包括引资措施、投资激励、相关交易成本(如腐败、行政效率等)、投资后期服务等措施。经济因素则因投资者动机不同而异,如市场导向型投资重视市场规模、人均收入、市场增长、区域性市场可达性、东道国消费者偏好以及市场结构等;资源与资产导向型投资则强调原材料、廉价劳动力、熟练工人、技术与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等;效率导向型投资则追求廉价的资源与劳动力与其他生产投入,如交通通讯成本、中间产品贸易成本、参与区域一体化的现状与前景等。这个折中性框架可以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区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简述跨国公司的空间扩张过程以及主要空间组织形式?答:公司发展空间分为公司核心区(公司总部所在地)、国内其他市场以及国外市场,其中一些国外市场存在贸易壁垒。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公司的组织与空间结构都很简单,只有一个工厂进行生产,服务于附近市场和国内区域性市场。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张,区域性市场趋于饱和,公司逐渐在国内重要城市设立销售中心向国内其他市场扩张,同时在国内核心区以外选择较理想的区位建立更多的生产设施,踏出了向跨国公司发展的第一步。在第三阶段,公司继续在国内其他主要城市设立销售中心,建立生产工厂以扩张生产,同时公司通过销售代理网络开始向没有贸易壁垒的国外市场出口其产品。随后国外的一些销售代理被公司销售中心取代,公司直接监控国外销售活动,同时开始收集相关信息,为其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工厂作准备,总部的管理职能逐渐强化。最后,跨国公司首先在存在贸易壁垒的国外市场建立生产设施与销售中心,逐渐地在更多国家设立工厂与销售中心。这样公司由一个独厂公司发展成一个组织结构与空间结构复杂的跨国公司。一个发展完善的跨国公司通常拥有一个总部,主要是决策管理、研究与开发以及服务职能;在总部以外,公司可能布置多个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中心跨国公司可以有多种方式将它们的各种功能组织在一个等级体系内,如按功能组织、按产品组织、按地域组织、按消费者类型组织等。迪肯总结了四种跨国公司的组织方式:设立国际分部的产品分工结构(A)、全球产品分工结构(B)、全球地域分工结构(C)以及全球网络组织结构(D)设立国际分部的产品分工结构。跨国公司采取何种方式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公司年龄、经营经验、商业特性以及产品和地理多样化程度等。跨国公司发展的早期经常在公司内设立独立的国际分部来组织管理日益复杂的国际生产经营活动(A)。随着跨国公司生产经营的逐步全球化,跨国公司内按产品分工的职能部门与按地域分工的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将激化,因而需要一种可以协调国内与国际生产经营的组织结构。其中的一种方式就是以产品分工的方式来组织全球生产经营,并取消国际分部(B)。另一种就是根据空间来组织全球生产经营,设立特定部门管理不同地域内的生产经营活动(C)。但是,两者都难以解决跨国公司内部职能部门的基本矛盾。因而许多跨国公司采用一种全球网络组织结构,同时以产品和地域分工来组织其生产经营(D)。研究表明,许多西方大型跨国公司,尤其是美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存在这样的阶段性转换规律。重要的跨国公司功能包括跨国公司总部与区域性总部、研发、生产与销售。这些主要功能可以相互分离并布置在不同区位。功能特性的差异导致它们不同的区位需要与区位行为。各个行业的跨国公司总部与区域性总部以及研发功能相似,其区位模式也非常类似。但是,跨国公司的生产功能的特性千差万别,其空间组织也因涉及产业不同而异。集中、专业化和集群通过归纳总结产业地理集中与地区专业化的异同?答:产业地理集中则是指某些产业在少数几个地区范围内聚集的现象。它是从产业的区位角度来考察其空间分布特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使用的产业集聚概念与产业地理集中在内涵上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指产业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聚集,二者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通用。产业地理集中主要是研究制造业中企业的集聚过程,产业地理集中则是对产业集聚概念的深化。所谓地区专业化,就是“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这种地区专业化是生产专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劳动地域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随着劳动地域分工的不断发展,“不同的地方、地点、企业的职能向不同的方面发展,出现了专门生产这些或那些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一定的专门化,产生了各自的经济特点,作为当地的自然、民族、历史等条件下形成的经济特点的补充”。各地区按照各自的自然禀赋和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生产,可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一方面,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技术和经济等条件存在着差异,因而在不同地区生产同一产品或同一地区生产不同产品,其经济效果也不尽相同。美国伊利诺斯州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亚拉巴马州的3倍多。另一方面,地区专业化有利于发挥机械化的效力,便于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质,广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从而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供了可能。如前所述,地区专业化与产业地理集中是相互联系的,它是产业集中在空间上的特殊表现,是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分离过程。因此,地区专业化也可以看成是某些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中程度。如果这些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中程度相当高,我们就说该地区的专业化特征明显。但是,在统计上,地区专业化与产业地理集中是有差别的。地区专业化衡量的是特定地区中产业的分布情况,即以产业作为自变量,国内外度量地区专业化大体可分为5种类型,包括衡量专业化的传统指标、区位商与集中系数、产业集中度指标、部门内贸易指数、地区结构差异指标。而产业地理集中考察的是一个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是以区域作为自变量的,学术界采用的度量方法主要有标准差系数、集中率、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区位基尼系数、绝对集中率、相对集中率、空间分散度指数、熵指数、EG指数、MS指数等。采用不同的经济指标和度量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哪些方法可以同时用于衡量产业地理集中和地区专业化?请说出你的理由?答:如果将当期产业集中度与基期进行比较,并分别将基期和当期集中度指标进行排序,然后分成高、中、低三类,可以将产业地理集中划分为以下5种类型(1)集中型产业,即基期处于高集中类,到当期仍留在高集中类的产业;(2)集中-分散型产业,即基期处于高集中类,在当期离开高集中类的产业;(3)分散型产业,即基期处于低集中类,到当期仍处于低集中类的产业;(4)分散-集中型产业,即基期处于低集中类,当期离开低集中类的产业;(5)其他类,即不属于以上4种情况的产业。国内外学术界对产业集聚与地理集中的衡量主要是在对经济活动的区域分布九项考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不同的因素,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要有标准差系数、集中率、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区位基尼系数、绝对集中率、相对集中率、空间分散度指数、熵指数、EG指数、MS指数等。衡量地区专业化的传统指标大体分为贸易指标和生产指标两类。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化最终是通过贸易表达的,所以贸易指标是研究专业化的最理想的指标。然而,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国内地区之间往往缺乏贸易方面的统计,一般多采用生产指标。从生产指标来看,主要有总值比重、人均产出等指标;从贸易指标来看,常用的主要有1)区域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2)区位商亦称专业化率,是长期以来得到广泛应用的衡量地区专业化的重要指标。它是某地区某工业部门在全国该工业部门的比重与该地区整个工业占全国工业比重之比。3)产业集中度指标借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集中度指标,来考察地区的总体专业化程度。主要有SCRn指数和SHHI指数两个指标。4)部门内贸易指数该指数是衡量部门内分工和专业化的重要指标。既可用于分析国家之间的专业化,也可用于分析国内地区之间的专业化。5)地区结构差异指标自克鲁格曼采用两个地区之间的结构差异指数来衡量地区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以来,这种方法日益流行起来。经以上研究及对比,能同时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河子大学《园林艺术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管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城市规划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伺服系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控制基础》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非线性光学原理及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城市规划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能 售电合同
-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医院参观引导词
- 污水处理厂日常水质监测体系
- 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教学案
- 体操技巧组合动作改编教案
- 脚手架工程危险源辨识及对策措施
- GB∕T 39402-2020 面向人机协作的工业机器人设计规范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6花边设计比赛_西师大版(2018秋)
- 清净室(Clean Room)管理资料
- 钢筋策划思路指引
- ★结构方程模型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