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议论文阅读(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专题10议论文阅读(解析版)
【题型解读】
议论文阅读设置四个小题,分值11分。以简答、填空、论述为主。如: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补全分析,说说论证思路等等。
【解题技巧】
考点一论据
常考题型:
1.分析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的作用?
2.链接材料可以作为哪一段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3.请为XX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4.选文某部分的事例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
5.论据能否调换?
(一)分析论据的作用
分析论据的作用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辨明论据类型。首先要明确题目中列举的句子或段落运用的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2.分析论据的作用:
①事实论据:用“何人何事"真实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②道理论据:深刻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答题模板
[问法1]选文(第×段)运用了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请分析其作用。
[答法]①答论证的论点;②答作用。
[问法2]选文第×段运用的事例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答法]①表明态度(一般是不能);②答事实论据的作用;③答删去后的不足:不能充分论证中心论点/削弱文章说服力。
(二)补充论据
补充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题目,明确题干要求补写的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2.明确文章或段落论点,补写的论据要紧扣论点,与论点一致。
3.论据补写坚持“三要”:一要准确,二要真实,三要简洁。
4.补写事实论据,必须举典型的名人事例,并能展示自己的知识面;补写道理论据,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等。
答题模板
【问法】请为选文(第×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答法1】事实论据:人物+事件+结果。(注意看清正面/反面/正反不限)
【答法2】道理论据:道理/格言/名言/俗语/原理/定理等。(注意看清正面/反面/正反不限)
考点二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
用列举的具体事例、现象、统计数据以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等来论证观点的方法(又称摆事实讲道理)。
【作用】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思路】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
作者引用名人名言、被人们承认的理论以及作者针对论点所做的分析等莱论证观点的方法(又称讲道理)。
作用: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
答题思路: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比喻论证
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
作用: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思路: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的方法。
要点:对比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
作用: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思路: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考点三分析论证思路及结构
常考题型:
1、文章某(些)段的论证过程。
2、文章的某些段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证的
3、文章的某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
4、文章的某部分能否调换,为什么?
论证过程是作者阐明观点、分析观点的过程,整篇文章的行文思路其实就是论证过程。分析论证过程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清作者在文中的行文思路,弄清楚文章议论的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议论针对的内容是什么等问题。
2.把握议论的结构层次,先从总体上分清文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内容,然后抓住“分析问题”的重点部分,从总分、并列、对比、层进等常见的结构表现形式入手进行归纳梳理。
3.注意题干要求,是分析某几段的论证思路还是全文的论证思路。
答题建议:
连词+论证方法+论据概括+论点
答题方法:明确观点、读懂分层
分析论证、清晰表达
【常见题型】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论证各层次的要点;
注意:此类试题从出题形式上看分为两种:一、无提示性填空;二、有提示性填空(在归纳层意的时候,已经给出一个已知项,那我们在回答时,回答的内容从形式上来看,要仿照给出的那个已知项,即不仅要“神似"而且要“形似”)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某X段的论证思路;
注意:这种题型我们首先要把这段划分层次,然后我们按模式来答题即:作者首先提出了“******"(本段的中心),接着作者从“******”(概括每小层的层意),从而更好的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再次强调/重申……观点。
3、辨析总分、并列、对比、层进四种结构形式;
注意:此类型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我们的学生一般较容易选“总分式”,但是,我们的问题大都问的是“请问本文的论证结构”而不是“本文的结构"。
考点四议论文语言及段落作用
常考题型:
1.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
2.文章的划线句中的XX词能否删掉?并说明理由。
3.理解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选文第X段的作用是什么?
(一)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常考形式】
一、此类题的提问方式一般是直接提问法:
例:1.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
2.本篇文章有什么语言特色?
3.读第③段加横线的词语,从议论文语言特征的角度进行赏析。
二、由以上提问方式可以看出此类题的提问方式比较直接,不会出现审题错误的现象,那么议论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议论文语言特色呢?由此,添加以下知识点。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议论文的语言,就整体风格而言,有的流畅凝练,有的大雅似俗,有的幽默传神,有的语重心长;就具体而言,一般句子较长,概括性强,结构复杂,关联词较多,书面语色彩较鲜明。但总的来说,议论文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简洁、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
严密性:所谓“严密性”,是指议论文语言周到,没有疏漏,无懈可击。
议论文需要通过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来讲清道理,语言表达必须准确无误。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还表现在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以及关联词语的恰当使用上。
概括性:所谓“概括性”,就是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议论文把讲清抽象的道理作为终极的目标,即使列举事例,也要以理服人,以理取胜,事例必须有概括性,这就要求语言高度简练。
鲜明性:议论文的鲜明性,表现在它通过语言表达的观点毫不含糊,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要求什么不要求什么,一清二楚。
生动性: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在于简洁明快的勾画,有时还借助歇后语、俗语、方言和各种修辞方法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阅读议论文,就要抓住这些关键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反复琢磨。好的议论文,不仅能以理服人,而且能以情动人,具有强烈的感彩。其中的语言饱含感情,掷地有声。
【如何分析议论文语言特色】
第一步:审题清楚,确定答题区间
第二步:从整体感知文章的角度,分析评价其写作特点。通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写作风格,是高屋建瓴,还是欲扬先抑,是气势凌厉,还是娓娓道来,是生动活泼,还是逻辑缜密。
第三步:从关键词语的角度,分析评价其对文章整体风格的作用。关键词语的使用,往往使得文章语言风格明确而坚定,严密周到,无懈可击。
第四步:整合答案
【议论文的语言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①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其答题思路为:A不能;B这个词语的意思是……;C删除后的意思是……;D这样表达不严谨,语言不严密,论证缺乏说服力,所以不能删除。
②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严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其答题思路为:
A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B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
③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其答题思路为:
A确解释词语的含义;B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二)段落作用
分析议论文中某段落的作用,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果题干要求从结构或内容角度答,就按要求的角度作答;如果题干没有要求,就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如果题干问段落能否删掉,则先表明态度(一般不能删),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1.开头的作用
结构方面:引出全文。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内容方面:
a.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b.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c.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d.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e.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f.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2.中间段落的作用
结构方面:承上启下(一般中间用逗号隔开,逗号前是承上,逗号后就是启下)
内容方面:要结合内容分析,看其与前后文的关系,及其与文章中心论点的关系,据此总结出中间段存在的必要性,即为其作用。
结尾的作用:
结构方面: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论点
内容方面:
a.深化中心论点,提出什么的结论。
b.强调什么的中心论点。
c.发出什么的号召或希望人们什么。
d.补充论证了什么(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e.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f.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2024·辽宁·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阅读里寻找诗和远方
朱婧
①阅读的过程如同一次自我对话,在个体心智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让人能构筑起一个更加丰满的精神世界。
②在昆明老街区“文明街52号”,“东方书店"在闹市区保持着一种独有的古朴庄重,推开书店窄窄的雕花古门,左边整齐罗列的书架上“云南这边”的书籍导引标识很是醒目,本土知名作家、学者所著的关于云南历史文化的书籍整齐陈列。在二楼墙上有一字排开的闻一多、汪曾祺、林语堂、胡适、朱自清等名人的照片,还有剪报、用镜框装裱的杂志内页等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当阳光从轩窗照进书屋,头顶的吊扇不停旋转,置身于这有限的空间,顿有时空交错的感觉。
③寻访类似东方书店这样的文化地标,搜罗各类书籍,阅读使我们思接千载,与先贤、学者、名家畅谈,从他们的作品中读出坚韧,引发思考。
④阅读可以带我们抵达历史。近段时间来,云南旅游很火,人们感受云南的风物人情,更对这里的历史文化充满了兴趣。此时,可能唯有通过阅读才能更深地触摸历史,与往圣先贤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从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品读《滇游日记》,不难发现如今蜚声海内外的一些云南旅游目的地,也曾是徐霞客笔下的“天然绝胜之地"。徐霞客盘桓丽江,他将在丽江那段时间所感受的气候、风光等做了记录,让人们从他笔下认识了明末丽江纳西族聚居区的风土人情。罗养儒所著的《云南掌故》中有晚清到民国期间昆明日常生活风俗、物产、饮食、蔬菜等内容记录,翻开《云南掌故》,便如同走进了几十年前的昆明。通过阅读,我们找到了打开历史的一种方式。
⑤阅读可以让我们理解现实。有调查显示,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安排时间的方式除了烹饪,还有阅读,不少人的阅读量增加,一些虚构或纪实的灾难文学受到关注,一些电子书的购买和订阅量也呈现增长趋势,有人说,在与病毒抗争的时间,当读到《霍乱时期的爱情》,看见里面的一句话“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有爱”时,就获得了一点力量。通过阅读,我们能站在人类历史的广阔角度理解现实,了解困难是一段时间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⑥。阅读历史人物传记,从曾国藩、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我们或许能从比照中,感受与这些人物境界格局上的差距;阅读哲学社科类的书目,我们或许能从缜密推演中,发现世界运转的规律,甚至更多关于未知的奥妙,同时发现自己认知的局限;又或者我们能从文学、小说、诗歌中体会人间的悲欢离合,从多种可能性中了解自己的渺小……阅读的过程如同一次自我对话,在个体心智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让人能构筑起一个更加丰满的精神世界。
(选自《云南日报》,有删改)
1.阅读选文,概括中心论点。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在选文第⑥段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4.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为第④段提供一个论据。
【答案】1.阅读,让人能构筑起一个更加丰满的精神世界。2.举例论证。举了《徐霞客游记》中所载云南游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阅读可以带我们抵达历史"的观点。3.阅读让我们观照自己4.阅读《骆驼祥子》,了解了二十年代的北平,在北洋军阀统治下,军阀势力为了抢夺利益而引发战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历史。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中心论点。
文章第①段首先提出了论述的话题“阅读”,然后第②③段列举了阅读东方书店中的各类书籍,才能思接千载,与先贤、学者、名家畅谈,从他们的作品中读出坚韧,引发思考。由此引出下文论述。接着第④至⑥段从“阅读可以带我们抵达历史"阅读可以让我们理解现实”“阅读让我们观照自己"三方面进行了论述。结合对文章的阅读,在文章最后“阅读的过程如同一次自我对话,在个体心智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让人能构筑起一个更加丰满的精神世界”,可以概括出中心论点是:阅读,让人能构筑起一个更加丰满的精神世界。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
由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从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品读《滇游日记》"可知,运用举例论证,作者举了《徐霞客游记》中所载云南游历的例子,通过徐霞客对云南丽江的详细记录,说明了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与历史人物进行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这个例子具体而生动地展示了阅读如何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以及理解历史的桥梁。让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阅读对于理解和接触历史的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作答时,要理解本段主要内容,由第⑥段“……我们或许能从比照中,感受与这些人物境界格局上的差距……同时发现自己认知的局限……从多种可能性中了解自己的渺小”可知,本段论述了阅读与个人心智提升和自我对话的关系。再仿照前两段的中心句“阅读可以让我们……"的句式结构,故得出答案:阅读可以让我们观照自己。
4.本题考查补写论据。作答时,应围绕“阅读可以带我们抵达历史”的分论点来提供论据。
示例:阅读《围城》,我不仅深入了解了20世纪30至4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貌,还体会到了当时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价值观冲突中的困惑和挣扎。
(2023·辽宁·模拟预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珍惜韶华,潜心读书
黄超
①“路再远,读书是前途,矿再近,不能背一辈子”,父亲的这句话,一直鞭策着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95后博士生杨孟平。杨孟平年幼时,家乡的小伙伴会把书掏出来,用书包去背矿石挣钱,一些学生因此辍学。在父母的支持下,杨孟平勤学不辍,于2015年考入华东理工大学,4年后被保送攻读本校人工智能方向硕博连读研究生。从上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开始,杨孟平坚持每年回乡,开展劝学扶智的社会实践,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勉励大家读书学习。
②中国人自古崇尚读书,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不胜枚举。在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中,这些古人孜孜不倦的求学故事被广为传颂。中国共产党人也是依靠学习不断成长。李大钊同志博通典籍、深思好学。毛泽东同志早在学生时期,就从早至晚,读书不休。从他们两人的读书佳话中可以清晰看到: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循前人足迹,思时代需要,青年人应努力读书。
③青年人通过读书,可以实现“逆袭”,甚至成为时代的楷模。有的青年苦于起点低,有的青年抱怨没时间学习,其实这些都不是“躺平"的理由。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刘源,从零基础开始啃外语、学编程,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成为全国技术能手,他牵头编制的《长安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能力认证课程》,总结出1516个专业知识点;开发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等系列丛书25册。北大保安张俊成,白天工作,晚上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学习,最辛苦的时候,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自学考入北大法律系,毕业返乡办起职业学校,让更多贫困学生可以安心读书。读书,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工作表现,还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格局。我们只有积极面对成长中的不利因素,勇于进取,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④青春短暂,韶华易逝。青年人应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利用好碎片时间,让自己时时走在进取的路上。在这样一个学习的时代,各种新知识爆炸增长、快速迭代,读书怎会无用?学习才有出路。各种听书APP、图书市集等持续“圈粉”,社交网络上一系列学习型小组热闹非凡,见证着青年人读书学习的高涨热情。对于青年人来说,读书还是润德端行的重要途径。因此,读书之时,切不可把书读“窄"了,要通过读书陶冶道德情操,“善养吾浩然之气”。发扬“挤"和“钻”的精神,让读书成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人的青春时光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年轻一代潜心读书,敏于求知,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才能不负青春、不负期待,更好地报效国家。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5.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
6.阅读选文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的分析。
首先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再阐述当今时代读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最后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第③段中有两个事例,能否删去其中一个事例?为什么?
8.下面是一个孩子与妈妈的对话。你认为自己努力读书是为了什么呢?请结合对选文的理解,也用排比句式写出来。
孩子:妈妈,努力读书是为了什么?难道我就不能做一个不怎么努力的普通人吗?
妈妈:努力读书,是为了你将来能成为家人的依靠,是为了你将来能游历广大的世界,是为了你将来有更多选择职业的机会。
【答案】5.珍惜韶华,潜心读书6.列举广为传颂的古人读书事例列举李大钊和毛泽东读书佳话指出青年人应努力读书7.不能;分别照应“有的青年苦于起点低,有的青年抱怨没时间学习”两句话。8.示例:努力读书,是为了看到更远的前方,是为了实现心底的梦想,是为了攀登人生的巅峰。
【解析】5.本题考查论点提炼。论点是作者观点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一个简明的表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有的题目直接揭示论点;有的开篇点题,引出中心论点;还可以看结尾,有的文章篇末揭示中心;有时,还要注意文中直接表述句,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也可能是文章中心论点。
结合标题“珍惜韶华,潜心读书"和第①段“杨孟平坚持每年回乡,开展劝学扶智的社会实践,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勉励大家读书学习”、②段“循前人足迹,思时代需要,青年人应努力读书"、④段“青春短暂,韶华易逝。青年人应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利用好碎片时间,让自己时时走在进取的路上”等内容概括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即:珍惜韶华,潜心读书。
6.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结合第②段“中国人自古崇尚读书,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不胜枚举"可知,首先作者列举不胜枚举的古人读书事例,论述自古以来耕读传家就是一种优良传统;结合“中国共产党人也是依靠学习不断成长。李大钊同志博通典籍、深思好学。毛泽东同志早在学生时期,就从早至晚,读书不休。从他们两人的读书佳话中可以清晰看到: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可知,接着以李大钊和毛泽东坚持读书为例,论述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这一观点;由“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可知,作者紧接着阐述当今时代读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由“循前人足迹,思时代需要,青年人应努力读书”可知,最后作者指出青年人应努力读书这一结论。
7.本题考查论据。
结合第③段“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刘源,从零基础开始啃外语、学编程,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成为全国技术能手"和“北大保安张俊成,白天工作,晚上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学习,最辛苦的时候,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自学考入北大法律系,毕业返乡办起职业学校,让更多贫困学生可以安心读书”等内容可知,选文列举初中水平的刘源自学以及保安张俊成挤时间学习的事例,与前文“有的青年苦于起点低,有的青年抱怨没时间学习"相照应,进而有力论证“有的青年苦于起点低,有的青年抱怨没时间学习,其实这些都不是‘躺平’的理由”这一分论点,因此不能删去其中任一事例。
8.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开放性试题,结合自己对读书的理解作答,运用排比句式。
示例:读书是为了开阔眼界,读书是为了提升素养,读书是为了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2023·辽宁葫芦岛·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越是聪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①我见过许许多多“聪明”的人,处处走捷径,事事占便宜。看似走得快一点,但往准走不远;有时候相反,人“笨"一点,走得慢一点,倒是能够走得远一点。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只有愚蠢的人还在耍小聪明。
②摒弃聪明,智者守愚。笨,不是“蠢”,我更愿意理解为“大智若愚"。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就是“尚拙”,简单来说,就是以“笨"为上品。他所带领的“湘军”,从不主动攻击敌军,只干两件事:行军和扎营。军队每向前行进一小段,就开始挖沟、筑墙,把自己围起来。然后继续前进、挖沟、筑墙。湘军打仗十几年,想来能力不亚于一支建筑队了。就是这种“每向前拱一步,就筑一次营寨"的笨功夫,硬生生消灭了来势汹汹的太平天国。且不谈双方哪方正义,总之,笨功夫赢了。肯下笨功夫的人,更容易造就“真功夫”。
③大智若愚,抱朴守拙。拥有工匠精神的人,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对制造过程一丝不苟,对完美孜孜以求,独守一隅,安心做事。大国工匠们只跟自己较劲,用看似笨拙的方法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日复一日的耐心耕耘。工匠精神从瑞士制表匠上可窥一二瑞士制表匠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因此块块皆精品,誉满天下,畅销世界。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大火,不是偶然,正是国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对守拙的“工匠精神"一种高度认可。胡适说:这世上聪明的人很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的只是少数人。“笨”看起来蠢,其实是最聪明的;“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④聪明反被聪明误。且看三国时候的杨修,不懂藏拙,四十四岁便一命呜呼。虽然教得曹植策略,晓得曹操心思,但却是一个实打实的“蠢人”。《红楼梦》中有句人尽皆知的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台湾作家李敖说过:笨人做不了最笨的事,都是聪明人做的。这倒是印证了民间那句,傻人有傻福。耍小聪明的人百般算计,以为众人皆醉,唯他独醒,占尽便宜,出尽风头。反观守拙之人,看似愚笨,却以其厚道、踏实,肯吃苦,能容人被称作是人间正道。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写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叫聪明。懂得偷懒走捷径糊弄过去,都是小聪明。聪明过了头,那就是蠢。要想成功,要有大聪明。大聪明是什么?就是懂得下笨功夫。
⑤收起我们的“小聪明”,多下点“笨功夫”,成就“大格局"!
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11.简要分析选文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1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9.越是聪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或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只有愚蠢的人还在耍小聪明)。10.摒弃聪明,智者守愚;大智若愚,抱朴守拙;聪明反被聪明误。11.首先提出了摒弃聪明,智者守愚的观点;然后列举了晚清名臣曾国藩用“行军和扎营"的笨功夫打败太平天国军的事例进行举例论证;最后强调指出肯下笨功夫的人,更容易造就“真功夫”。12.举例论证;举杨修不懂藏拙而一命呜呼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论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
【解析】9.本题考查中心论点。
结合第①段可知,作者由生活中的观察得出观点“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只有愚蠢的人还在耍小聪明";结合第②段,第③段,第④段可知,作者接着从“摒弃聪明,智者守愚”“大智若愚,抱朴守拙"聪明反被聪明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结合第⑤段可知,作者最后得出结论:收起我们的“小聪明”,多下点“笨功夫”,成就“大格局";再结合文章标题“越是聪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越是聪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我们要懂得下“笨功夫”)。
10.本题考查分论点。
结合第②段“摒弃聪明,智者守愚"肯下笨功夫的人,更容易造就‘真功夫’”,第③段“大智若愚,抱朴守拙"‘笨’看起来蠢,其实是最聪明的;‘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第④段“聪明反被聪明误"懂得偷懒走捷径糊弄过去,都是小聪明。聪明过了头,那就是蠢。要想成功,要有大聪明。大聪明是什么?就是懂得下笨功夫”可知,作者从“摒弃聪明,智者守愚"大智若愚,抱朴守拙”“聪明反被聪明误"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
11.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结合②段中“摒弃聪明,智者守愚。笨,不是‘蠢’,我更愿意理解为‘大智若愚’”可知,首先提出了摒弃聪明,智者守愚的观点;
结合②段中“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就是‘尚拙’,……就是这种‘每向前拱一步,就筑一次营寨’的笨功夫,硬生生消灭了来势汹汹的太平天国"可知,然后列举了晚清名臣曾国藩用“行军和扎营”的笨功夫打败太平天国军的事例进行举例论证;
结合②段中“且不谈双方哪方正义,总之,笨功夫赢了。肯下笨功夫的人,更容易造就‘真功夫’”,可知,最后强调指出肯下笨功夫的人,更容易造就“真功夫”。
1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结合第④段画线句子“且看三国时候的杨修,不懂藏拙,四十四岁便一命呜呼。虽然教得曹植策略,晓得曹操心思,但却是一个实打实的‘蠢人’"分析,这里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三国时的杨修不懂藏拙而丧命的事例,具体地论证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分论点,进而具体准确地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2023·辽宁锦州·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敢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史学强苏浩翔
①一条题为《独腿小伙的滑雪梦》的新闻,引起了许多人关注。一场车祸,夺走了一名18岁小伙的左腿,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把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变为一个个现实。经过不懈努力,他不仅站在了北京冬残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回转(LL1级)的赛场上,并且斩获了该项目的金牌。他就是中国单板滑雪队运动员武中伟。
②在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的我们,在不同时期也会遇到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比如那些难以跨越的障碍、难以突破的极限、难以实现的目标……如果踟蹰不前,失去前进的动力,人生就会失掉很多精彩。挑战和机遇并存,挫折和成长同行,唯有敢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想方设法战胜困难,跨过沟坎,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到达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③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④“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没有想让它变成可能。"很多时候,当我们轻言某件事不可能做到时,实际上是从思想上已经否认了其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然而古往今来无数奇迹的诞生,却印证了很多“不可能”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些“不可能"时,先不要急于否定它,不妨先冷静思考“不可能”是否真的不可为。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应该退缩放弃,要相信,只要努力争取,“不可能"终能变成可能。若总是暗示自己“不可能”,就算有能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也会丧失机会,最终让自己碌碌无为。
⑤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当我们国家用运行速度每秒只有几十万次的老式计算机编制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程序时,有人断言“不可能”。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上太空;1975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回收成功……我国航天事业诸多“第一”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干劲,不断闯关夺隘,从而书写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由此可见,当面对诸多“不可能"时,光是敢想还不够,更需要我们付诸行动,在不懈努力中破解难题、摆脱困境,这样才能把认知中的“不可能”变成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现实。
⑥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的过程更是遍布荆棘坎坷,那些数不清的阻挠困扰、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时刻考验着我们的决心和意志。有些人之所以认为某件事是“不可能”实现的,并不是因为他真的觉得没有实现的可能,也不是他缺乏对成功的渴望,而是缺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持。其实,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只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对坚持的要求更高。只要我们咬定目标,咬紧牙关,不懈前行,哪怕再累、再难、再苦,也不停下脚步,就能在一路攻坚克难中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收获人生的精彩、事业的奇迹。
14.选文的论点是什么?
15.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6.选文第④段和第⑤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17.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充当本文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一经亮相就惊艳世界,也让中国的射电天文学一举领先世界水平。这背后,是“天眼之父"南仁东和科研团队22年的辛勤付出、攻坚克难。特别是在为“天父眼”项目选址的时间里,南仁东寒暑无惧、风雨无阻,走遍了贵州省上百个窝凼,在乱石和泥土中摸爬滚打、上下求索。凭着“不教一日闲过"的勤奋和坚韧,南仁东和他的科研团队一步步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答案】14.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15.以中国单板滑雪队运动员武中伟的事例引出论题,同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了论点,生动有趣吸引读者。16.不可以,第④段和第⑤段分别从思想和行动的层面来论证论点,是递进关系,并且与后面“光是敢想还不够,更需要我们付诸行动,在不懈努力中破解难题、摆脱困境”一句相照应。17.可以,南仁东率领团队攻坚克难,把梦想变成现实,能够证明论点“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解析】14.本题考查论点的提炼与概括。
论点是表达观点的陈述句。一般位于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等位置,也可以结合段首的分论点或其他关键词句概括。
根据第①段“一场车祸,夺走了一名18岁小伙的左腿,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把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变为一个个现实”与第②段“挑战和机遇并存,挫折和成长同行,唯有敢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想方设法战胜困难,跨过沟坎,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到达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可知,这两段共同提到了“不可能”,是在为引出第③段面对“不可能"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服务的;根据第③段“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可知,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是面对“不可能”,我们可以怎样做。故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15.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
根据第①段“一场车祸,夺走了一名18岁小伙的左腿,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把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变为一个个现实”可知,第①段着重介绍了中国单板滑雪队运动员武中伟的故事。在内容上,这是举例论证,借助武中伟的事例证明论点“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结构上,在第①段讲述武中伟的故事,能够吸引读者往下阅读的兴趣。
16.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论证结构。对于此类试题解答时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看它是否与前文的某个句子相照应;二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根据第④段“很多时候,当我们轻言某件事不可能做到时,实际上是从思想上已经否认了其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我们在面对一些‘不可能’时,先不要急于否定它,不妨先冷静思考‘不可能’是否真的不可为。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应该退缩放弃,要相信,只要努力争取,‘不可能’终能变成可能"与第⑤段“当面对诸多‘不可能’时,光是敢想还不够,更需要我们付诸行动,在不懈努力中破解难题、摆脱困境,这样才能把认知中的‘不可能’变成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现实”可知,第④段和第⑤段分别从思想和行动的层面来论证论点:在面对“不可能"的事情时需要先在思想上保持冷静,不要急于否定,要相信自己,这样才有可能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在思想上明确之后,才能够落实到行动,才能够从行动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破解难题、摆脱困境,变“不可能”为“可能"。因而这两段在逻辑关系上属于递进关系,故不可以调换,调换之后逻辑就会混乱。
17.本题考查论据的补充。判断材料能否做论据,要将材料的观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各个段落的观点进行比较,若材料表达的观点与文章中心论点或某一段的观点一致(相似),则表明所给材料可作为文章(或某一段)的论据;反之,则不能作为文章(或某一段)的论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根据材料“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一经亮相就惊艳世界,也让中国的射电天文学一举领先世界水平。这背后,是‘天眼之父’南仁东和科研团队22年的辛勤付出、攻坚克难"可知,“中国天眼”的研发是南仁东团队辛勤付出、攻坚克难的结果,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使得原本“不可能"的梦想变为实际的现实。这在逻辑上本文的中心论点相符合,故可以充当本文的论据。
(2023·辽宁阜新·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热爱祖国是青年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①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从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到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从举办中国人首次天宫画展,到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跨年、在太空过春节等,一个又一个“首次”,彰显了我国不断提升的航天实力,激发了无数青年的爱国热情,鼓舞着广大青年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壮志豪情。可以说,热爱祖国是青年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②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青年人必须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这是青年人担负起时代责任的内在要求,也是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③爱国情感激励青年人树立为国奋斗之志。青年人与祖国、人民共命运,与时代、社会同前进,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1935年初秋,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向全体师生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样的三个问题就振奋了师生为国奋斗之志。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谈到了这个故事,并强调“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爱国是青年人的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历史如何发展,对于广大青年而言,爱国之情始终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始终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始终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④爱国,需要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青年彭士禄在组织征求他是否愿意改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时的坚定回答;“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西藏自治区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从小就树立并付诸行动的坚定信念……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爱国方式,但中国青年爱国的底色始终不变。今天,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把爱国心化为报国行,依然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价值追求。
⑤“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919年,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中的发问,至今仍然振聋发聩。这是一个时代的青春宣言,也是无数中国青年的共同心声。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广大青年必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9.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0.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
21.分析下面这段材料可以作为哪一段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云南省丽江花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山启燕毕业后的坚定选择。
【答案】18.热爱祖国是青年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19.举例论证,列举南开校长张伯苓通过三个问题振奋了师生为国奋斗之志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爱国情感激励青年人树立为国奋斗之志"分论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20.首先,通过列举神舟十五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及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事例,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热爱祖国是青年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接着从“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情感激励青年人树立为国奋斗之志”“爱国,需要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三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引用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中的话语,强调热爱祖国的的重要意义。21.放在第④段合适,这段材料写云南省丽江花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山启燕坚定地选择到艰苦的地方去。这与第④段分论点“爱国,需要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相符,所以可放在第④段。
【解析】18.本题考查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
阅读全文可知,文章第①段由探索星空说起,引出话题“爱国”,引出下文的论述。然后从“爱国精神对有志青年的重要性”“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爱国要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三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即题目。
19.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第③段画线句子“1935年初秋,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向全体师生问了三个问题”,引用了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向全体师生提出三个问题的事例,是举例论证。这个例子,真实有力地证明了本段首的分论点“爱国情感激励青年人树立为国奋斗之志”,进而证明了“热爱祖国是青年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的中心论点,令人信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本文共五个自然段,第①段通过列举神舟十五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及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事例,引出“热爱祖国是青年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的中心论点;
第②③④段分别从“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情感激励青年人树立为国奋斗之志"爱国,需要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
第⑤段,引用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中的话语,强调热爱祖国的的重要意义,作者最后号召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21.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云南省丽江花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山启燕毕业后的坚定选择”,这个事例,证明了青年人的人生选择要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这与第④段“爱国,需要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分论点是相吻合的,因此放在第④段作为事实论据合适。
(2023·辽宁大连·三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___
①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如约而至。“提振消费信心”,是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的主题。以此为主题,既对全面促进消费、着力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旨在统等凝聚各方力量共识,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②长期以来,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数据显示,最终消费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从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出发,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因此,推动加强需求侧管理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能,对于内需回暖、稳经济稳增长至关重要。
③保障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主攻方向,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从消费场景看,商品好不好、服务优不优、体验佳不佳、维权畅不畅等问题,在线上与线下消费活动中,依旧不时困扰着广大消费者:从消费潜力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多样化、高品质的特点,消费供给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待同步跟进。这些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从消费者、经营者、监管者等多方发力,为消费者排忧解难,以和谐的消费关系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④保障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要推动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倘若消费者常常遇到各种消费堵点、痛点,就很难把消费意愿变成消费行为,对于满足个人生活需求无益、繁荣消费市场无益、助力经济发展无益。坚持消费者立场,让消费者后顾无忧、放心消费,是提振信心的关键。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消费维权社会平台作用,联合立法、司法、行政、行业等多方力量,从法律、政策、标准、舆论等多个维度,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扫除各种影响消费的障碍。合力打造更加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才更加符合广大消费者的殷切期盼,更好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⑤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提振消费信心,也是为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助力。提振消费信心,更应是实际行动、有益作为。发挥消协组织的桥梁纽带和维权平台作用,围绕消费须域突出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对策,发布消费提示警示、引导消费者主动规避消费陷阱增强维权意识,聚焦重点领域、围绕重点项目积极开展监督调查……针对新消费新领域、新问题、新痛点,进一步科学施策、综合施策,确保消费者科学消费、理性维权,消费的误区就能越来越少、信心就能越来越足。
⑥今天是“3一15”,每天都应是“3.15”。保障消费者权益,永远在路上。保持维权力度不减、信心热度不减,不断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必定能更好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动力。
(选自2023年3月人民网,有删改)
22.给本文拟一个能体现中心论点的标题。
23.本文第①段写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24.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25.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22.保障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23.本文第①段用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的主题“提振消费信心"引出中心论点,并将其作为举例论证的例子,来论证中心论点。24.先提出分论点“保障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主攻方向,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然后从消费场景、消费潜力两方面进行具体有力的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为消费者排忧解难,以和谐的消费关系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才能保障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25.对比论证。将以前消费者遇到的各种困境和新时代新政策下消费者的无忧消费形成对比,有力地论证了“保障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要推动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这一分论点。
【解析】22.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
文章开头第①段“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是中心论点,但是不够简洁,不能作为标题,再看行文中,第②段“推动加强需求侧管理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能”,第③段“保障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主攻方向,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第④段“保障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要推动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第⑤段“提振消费信心,也是为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助力。提振消费信心,更应是实际行动、有益作为"等,都是围绕“保障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来论证中心论点的,所以标题可概括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
23.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
结合第①段“以此为主题,既对全面促进消费、着力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旨在统筹凝聚各方力量共识,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一句可知,本文第①段用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的主题“提振消费信心"的事例,巧妙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写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的主题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24.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分析。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
第③段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首先提出此段的分论点“保障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主攻方向,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第二个层次,接着“从消费场景看,商品好不好、服务优不优、体验佳不佳、维权畅不畅等问题,在线上与线下消费活动中,依旧不时困扰着广大消费者"和“从消费潜力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多样化、高品质的特点,消费供给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待同步跟进”,是从消费场景和消费潜力两个方面来分别论述了分论点;第三个层次,最后得出结论“为消费者排忧解难,以和谐的消费关系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25.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细读画线句子不难发现,这个句子“倘若消费者常常遇到各种消费堵点、痛点”写了以前消费者遇到的各种困境,与新时代新政策下,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后,消费者的无忧消费,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所以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突出论证了本段的分论点“保障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要推动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23·辽宁朝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
脚踏实地成就梦想
姜洁
①“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回信,向他和中国冰雪健儿在冬奥赛场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并对大家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中国冰雪健儿以及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
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道。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只有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奋斗,才能最终成就自己的梦想。
③脚踏实地、成就梦想,需要打好基础、增长才干。短绠难汲深井之水,浅水难负载重之舟。任何人都不可能轻轻松松地成才,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必须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思想,练就过硬本领。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时代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④脚踏实地、成就梦想,还要不惧困难、顽强拼搏。“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年轻人很容易因受到挫折而气馁,但绝不能因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在北京冬奥会上斩获2金1银的谷爱凌曾经训练摔倒造成脑震荡。“记不起任何东西”还曾右手粉碎性骨折、大拇指初带撕裂,但仍坚持带伤参加比赛:苏翊鸣年仅18岁,多次骨折,但一次次受伤从未动摇他继续训练的决心:28岁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因常年训练脚上满是伤疤、老茧,骨头也变形了,他说“我有一双很丑的脚”,但网友说他是中国最帅的奥运冠军……中国冰雪健儿们的事迹告诉我们,面对挫折困难,要始终坚守希望、不惧挫折、迎难而上、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成功,笑到最后。
⑤脚踏实地、成就梦想,还应久久为功、接续奋斗。行百里者半九十。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手胼足胝、焚膏继晷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我国冰雪运动为例,从1980年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无一人获得奖牌,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9枚金牌,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冰雪人久久为功、接续奋斗的结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
⑥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打好基础、不惧困难、接续奋斗,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精彩人生,书写新的奇迹!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2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7.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8.选文③④⑤段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29.不适合充当第⑤段论据的一项是()
A.钟南山面对疫情,逆行出征,不畏疫魔,勇于担当。
B.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创造出一个个新成就,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C.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十余载,终治成《红楼梦》。
D.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提高水稻单产,造福世界人民。
【答案】26.回答“青少年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才能最终成就自己的梦想”或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正道"都可以。27.举例论证列举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谷爱凌、苏翊鸣、武大靖带伤坚持训练,不惧挫折,最终获得成功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脚踏实地,成就梦想,还要不惧困难、顽强拼搏”的观点,进而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28.不能调换,③④⑤段从“打好基础、增长才干"不惧困难、顽强拼搏”“久久为功、接续奋斗"三方面逐层递进地论证中心论点“青少年只有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才能最终成就自己的梦想”,并与结尾段“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打好基础、不惧困难、接续奋斗"一一照应。29.A
【解析】26.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解答此类题目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提取,也就是用文中的原句;二是用自己的话概括。直接在文中提取中心论点的方法是先看文章题目,再看开头段,接着看结尾段,然后看中间段,是否有符合作为中心论点的原句。如果有,直接照抄即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论点时,同样也要先看题目,因为题目虽不是论点,但论题时我们概括中心论点的核心词。再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重点看最后一点,抓住关键句子,进而整合归纳,从中概括出中心论点。
通读全文,联系第①段中“‘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回信,向他和中国冰雪健儿在冬奥赛场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并对大家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中国冰雪健儿以及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和第②段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道。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只有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奋斗,才能最终成就自己的梦想"的内容可知,文章开篇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回信中的话语,自然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道。
27.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结合第④段画线句子“在北京冬奥会上斩获2金1银的谷爱凌……但仍坚持带伤参加比赛;苏翊鸣年仅18岁,多次骨折,但一次次受伤从未动摇他继续训练的决心;28岁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因常年训练脚上满是伤疤、老茧,骨头也变形了,……但网友说他是中国最帅的奥运冠军……”分析可知,划线句子列举了谷爱凌、苏翊鸣、武大靖等人带伤参加比赛,不惧挫折、迎难而上、坚持到底,直至成功的事例,这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第④段开头的“脚踏实地、成就梦想,还要不惧困难、顽强拼搏"这一分论点,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28.本题考查论证顺序。
阅读文章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是青年成长的正道”,第③④⑤段是三个分论点。结合第③段“脚踏实地、成就梦想,首先需要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可知,“首先需要”表明“打好基础、增长才干"是最基本的做法;结合第④段“脚踏实地、成就梦想,还要不惧困难、顽强拼搏”可知,“还要"表明,在增长才干的基础之上还要有不惧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结合第⑤段“脚踏实地、成就梦想,还应久久为功、接续奋斗”可知,“还应"进一步表明要成就梦想还应该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三个段落构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
再结合⑥段的“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打好基础、不惧困难、接续奋斗”可知,这三段还与之呼应;所以不能互换位置。
29.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结合⑤段开头的“脚踏实地、成就梦想,还应久久为功、接续奋斗"可知,这句话是本段的分论点;
A.不适合。钟南山“逆行出征,不畏疫魔,勇于担当”表现的是他的勇敢无畏,与“久久为功、接续奋斗"无关;
B.适合。航天人持续奋斗的事例能够论证“久久为功、接续奋斗”的观点;
C.适合。曹雪芹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写成《红楼梦》的事例能够论证“久久为功、接续奋斗"的观点;
D.适合。袁隆平一生致力于一件事的事例能够论证“久久为功、接续奋斗”的观点;
故选A。
(2023·辽宁阜新·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
①近日潜心阅读,看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细节。20世纪60年代,针对大家的撰书建议,周恩来同志回应:“如果我写书,我就写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周恩来虚怀若谷、躬身自省的品格,映照着不凡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仰、感怀。
②谦虚谨慎、低调内敛,不仅仅是一种性格特质,也能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胸襟气量。回溯历史,古人常有“吾不如也”的感慨。刘邦坦言自己“不如子房"不如萧何”“不如韩信"。可见,“不如”他人并不可怕,也不必觉得尴尬。对个体来说,时常省思、认清差距,不仅无损颜面,反而会因冷静清醒而大有裨益。
③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平日严于律己,为人低调谦和。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面对任命提拔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古人云:“处满常惮溢,居高本后倾。”事实证明,无论一个人掌控多大权势、拥有多少财富,只有心存敬畏、戒骄戒躁、平和待人,才能在谦逊中不断长进,赢得尊敬。
④“做到严和实,最难最核心的是如何对待自己。"判断一个人谦逊与否,关键看其能否认真审视自我,正确摆放自己的位置。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同志成功指挥多次重大战役。当时解放区各界代表抬来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时,他却婉言谢绝,连连表示“不敢当"。任弼时同志功勤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常把自己当作小学生。正因虚心求教、勤勉工作,他最终获得了“党和人民的骆驼”之美誉。山脊分流是因为高耸,山谷蓄水则缘于深沉。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骄傲自满者,最易折戟沉沙;谦虚恭谨之人,常能如有神助。
⑤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缺乏自谦自省的觉悟,经常自我感觉良好,很容易陷入自大自恋的迷宫。孔繁森有句名言:“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看淡业已取得的成绩与功劳,放低身段、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一个人才能以实际行动,诠释奋发进取,累积自身优势。正所谓“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志存高远、襟怀坦荡,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容得下批评,时刻观照内心,凡事反求诸已,就能超越自我,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⑥“越丰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人亦如此。弯下腰来、真诚谦逊,注重涵养谦卑之心与进取之志,我们终将行稳致远,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选自《人民日报》)
3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1.请为第②段补写一事实论据。
32.文章第④段“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中的“如此"具体指代什么?
3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30.我们要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或:我们要注重涵养谦卑之心与进取之志,我们终将行稳致远,遇见更好的自己。31.示例:李白到黄鹤楼,看到崔颢的题诗;思来想上,总是跳不出崔颢诗的意境。于是丢笔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答案不唯一)32.山脊分流是因为高耸,山谷蓄水则缘于深沉。33.道理论证,引用孔繁森的话,证明“看淡业已取得的成绩与功劳,放低身段、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一个人才能以实际行动,诠释奋发进取,累积自身优势"的观点,使论述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同时也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解析】30.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看题目,二看结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五看论据证明的观点。从文章标题《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和文章第⑥段“注重涵养谦卑之心与进取之志,我们终将行稳致远,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即可概括为:我们要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或:我们要注重涵养谦卑之心与进取之志,我们终将行稳致远,遇见更好的自己。
31.本题考查补充事实论据。
从第②段“谦虚谨慎、低调内敛,不仅仅是一种性格特质,也能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胸襟气量”,可知,本段主要阐述谦虚谨慎、低调内敛,不仅仅是一种性格特质,也能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胸襟气量。从自己的积累中举出一个能证明这个观点的名人事例按照“人物+事件”的合适回答即可。
示例:三国时诸葛亮对蜀国居功至伟,刘备本想以皇位相让,但诸葛亮谨守属臣的本分,低调做人,而正是他的功成不居,才让后人敬佩不已。
32.本题考查词语的指代意义。考查词语的指代意义,一般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根据第④段“山脊分流是因为高耸,山谷蓄水则缘于深沉。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可知第④段“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中的“如此"具体指代:山脊分流是因为高耸,山谷蓄水则缘于深沉。
3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常用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其中道理论证的作用就是充分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使论述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从第⑤段画线句“孔繁森有句名言:‘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引用孔繁森的话做道理论据,可以看出是道理论证;再结合第⑤段“看淡业已取得的成绩与功劳,放低身段、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一个人才能以实际行动,诠释奋发进取,累积自身优势”,可知道理论证充分有力地证明了“看淡业已取得的成绩与功劳,放低身段、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一个人才能以实际行动,诠释奋发进取,累积自身优势”的观点,引用名言使论述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进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023·辽宁沈阳·三模)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让英雄模范成为最亮的“星"
史志鹏
①青年价值观的养成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在青年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偶像的力量不容忽视,他们是青年心中喜爱、追逐与模仿的对象。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广大青年选什么样的人作为偶像,不仅影响个人前途,也关乎社会发展。
②在偶像观日益多元的今日,越来越多的青年将目光转向英雄模范。英雄模范成为社会上最亮的“星”,这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这是个人价值取向意识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可见,当代青年应将英雄模范当偶像、做榜样,弘扬英雄精神、学习模范事迹。
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每个时代也都有每个时代的偶像记忆。伴随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及大众传媒普及,长时间以来,娱乐明星似乎更容易引发年轻人的追捧,“网红脸”“小鲜肉"等标签好像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作为了我们的偶像。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发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院士,回到广州医科大学时受到全校师生热烈欢迎,场面震撼;张桂梅校长用生命教书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大学力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开学考试试题B卷-含答案
- 石河子大学《语言与文化》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水工程法规》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工程制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数字图象处理》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流体与工程热力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俄汉笔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超精密制造工程》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合伙人开足疗店合同协议书范本
- 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第1篇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2024年)Photoshop基础入门到精通教程全套
- 实验室建设筹备方案
- 《东北的振兴》课件
- 2024年中职《餐饮服务与管理》职教高考必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背景调查管理规定模版
- 房地产公司设计类技术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
- 预防错混料课件
- 误吸急救处理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