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并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国君称王而相互敬重,史称“五国相王”。这反映出当时(C)A.宗法分封制度起先瓦解 B.诸侯之间冲突趋于缓和C.周天子的地位下降 D.山东诸国实力强大解析:材料“徐州相王”“五国相王”说明诸侯不再统一尊奉周天子为王,这反映出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渐渐瓦解,周天子的地位下降,故C项正确;春秋时期宗法制起先瓦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徐州相王”“五国相王”反映不出诸侯之间的冲突渐渐缓和,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诸侯国的势力强大,故D项解除。2.西周初年,天命先王的“威仪”是国家与社会的行为准则,而春秋后期,贵族社会从人伦之外找寻社会的合理法则,“礼”被特殊强调,并作为维护社会制度的有效手段。这一变更(D)A.成因是家国一体局面的形成 B.体现了中心集权加强的趋势C.说明文化革新早于社会变迁 D.与宗法体系面临冲击有关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西周建立时,实行分封宗法制度,天子以其大宗权威统治诸侯,春秋时期分封制起先动摇,周天子大宗权威受到挑战,传统宗法体系受到冲击,贵族试图以“礼”作为社会法则复原社会传统秩序,故D项正确。A项,西周初年,分封宗法制度的实行构成了西周家国同构的特征,而材料反映的是周代传统统治秩序受到破坏,故解除。材料反映了周朝统治危机加深,而非中心集权的加强,故解除。C项材料未体现文化革新与社会变迁的关系,解除。3.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B)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B.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产生了威逼C.实行的丞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急解析:“本质问题”应当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角度回答,A项不是本质问题,C项表述错误,D项也不是“本质问题”,故选B项。4.“太尉”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心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事实上并没有人担当太尉。其缘由可能是(A)A.太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逼B.秦朝变更了“重文轻武”的政策C.太尉在秦朝主要由皇帝兼任D.长期兼并斗争导致军事人才匮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秦朝的太尉是中心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驾驭军权。而这一官职在秦朝没有人担当,最有可能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独尊,故选A项。5.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刚好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缘由是(C)A.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 B.秦王的地位不足以封侯C.秦国不再裂土封侯 D.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已废除解析:王翦的原文大意是说“臣身为大王的将军,立下丰功伟绩,却始终无法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臣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作为子孙日后生活的依凭”。A项理解片面化,不仅武将不得封侯,而且文臣也不得封侯;B项与题干意思不符;D项表述错误,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实行军功爵制度,但是随着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加强,秦国不再裂土封侯。6.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B)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心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解析:材料所说的“封建政治”为分封制,“郡县政治”为中心集权制,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心集权,A项错误;中心集权制不以血缘为纽带,C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D项错误。7.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才使“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实行。这在确定程度上说明(A)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B.地方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行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解析:从材料中“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实行”可知郡县制实施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A项正确;地方设置郡县的做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并非秦朝最先推行,故B项错误;从材料信息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袤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并非认为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故C项错误;秦朝之前已经存在郡县,故D项错误。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称:“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周的制度)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秦朝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B)①中心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③干脆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形成了中心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中心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故①正确。大众政治强调大众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材料信息不符,故②错误。郡县制实现了中心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心集权,故③正确。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记,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所以选B。9.在陕西省西安市旁边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子打算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文武百官罪行的报告。据此推断,该墓主子生前可能任职(B)A.丞相 B.御史大夫C.太尉 D.郡守解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官员主要是向皇帝就百官的罪行状况进行汇报,这是御史大夫的职责,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选B;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不符合题意,解除A;太尉负责军事,不符合题意,解除C;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不符合题意,解除D。10.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很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C)A.皇位世袭,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统治C.君主专制,中心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解析:秦朝修建咸阳,让咸阳宫居中,而咸阳宫象征着王权,即君权,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把加强君主专制和巩固中心集权两者合二为一,故C项正确。11.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一论述最能说明他(D)A.赞扬嬴政统一全国的意义 B.洞悉秦汉中心官制的特点C.认同西周宗法制度的弊端 D.确定秦朝郡县制度的功效解析:司马迁认为秦朝时期没有实行分封制使其后来没有受到分裂斗争的干扰,所以可以看出其是在确定郡县制度的功效即加强了中心集权,故选D项,不选A、B、C三项。12.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秦汉间是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的影响是(D)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心集权政治起先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解析:依据材料中“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可见秦朝打破官员任用上的血缘标准,这从本质上说是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选D项,不选B项。封建社会时期,百姓始终是皇帝和封建政府的属民,不选A项。中心集权政治在秦统一六国以前已经出现,不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政治文明的演进经验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明显有深厚的贵族色调,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10分)(2)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见,并予以简要评价。(16分)答案:(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解析:本题主要通过材料考查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演化和近代中国政治的演化过程。(1)第一小问相对简洁,依据材料即可推断为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其次小问可从中心与地方的关系来分析。(2)顾炎武这段话的主旨是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足,并提出了“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在评价顾炎武这一主见时要有辩证思维。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供应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接连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爱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很多严格具体的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扰。“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戍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材料二秦律对危害国家平安的谋反罪、以古非今与挟书罪、诅咒诽谤罪、妄言与非所宜言罪、不敬国君罪、投书罪、降敌罪都作了特别严厉的惩处规定,其死刑名就包括戮、磔、弃市、定杀、生埋、枭首、腰斩等。对于破坏伦理纲常不孝、乱伦罪和破坏公共秩序的盗窃罪也都赐予重处。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打击破坏政治稳定行为而设定的,且执行时是不予赦免的,连秦国名相商鞅、李斯等都因上述罪名之一被治罪处死。——摘编自罗爱华《秦律的制度分析》(1)依据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16分)(2)依据材料,概括秦律的特点。(10分)答案:(1)秦律具有维护封建土地全部制、爱护私有财产、保证地主对农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