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铜仁地区(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疯狂进步)完整试卷(含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
1).看拼音写词语。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
1).仔细观察每组字的特点,再试着各写两个汉字。
(1)花、莲(
)(
)
(2)树、桥(
)(
)
(3)昨、晚(
)(
)
(4)奶、妹(
)(
)2).比一比,再组词。
云()四()巴()同()
会()田()把()用()3).根据拼音提示补充下面文段。
我爱语文,所以我时常jīnjīnyǒuwèi(
)地读语文书。对充满shīqínghuàyì(
)的白鹭,我心生àimù(
);对“鸟的天堂”里让人yìngjiēbùxiá()的鸟声鸟影,我充满向往;fùjīngqǐngzuì(
),并与蔺相如qíxīnxiélì(
)保卫国家的廉颇,让我深感pèifú(
);读到jīnbìhuīhuáng(
)的圆明园被无情huǐmiè(
),我扼腕叹息;读到冀中人民在地道战中展示出的wúqióngwújìn(
)的智慧,我拍案叫绝……4).请给下列语境填上合适的词语。
(1)在神话传说里,天上的广寒宫是一座fùlìtánghuáng(
)的宫殿。
(2)王母最后找到了织女的藏身之所,于是nùqìchōngchōng(
)地将她带走了。5).结合语境写诗句。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夜空中的牛郎织女星,此情此景让你不禁想到了林杰《乞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看着家家户户的女子都穿起了红丝,这让你想到林杰《乞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
1).下面组词错误的是()A.沙滩B.篮天C.海螺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这幅画不是很完美,你可以再画蛇添足。B.在学习中不可以有守株待兔的心理,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C.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亲眼看看他心中总有所怀疑。D.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滥竽充数。3).“鸦”的部首是()A.丿B.牙C.鸟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
1).照样子,写句子。
(1)例: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_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
(3)例:小白兔割草。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小燕子飞翔(xiáng)。
小燕子________________。
小燕子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
1).背一背,连一连。
予人玫瑰有过则改
月黑见渔灯手有余香
春雨惊春清谷天孤光一点萤
见善则迁夏满芒夏暑相连2).我会读一读,连一连。
春种一粒粟散作满河星
微微风簇浪秋收万颗子
两个黄鹂鸣翠柳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一行白鹭上青天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
1).给下列句子排序
()是啊,为人民服务,雷锋是永远不知道累的。
()他看到旅客很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
()这天,雷锋因公出差上了火车。
()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歇歇吧!”
()“我不累”。
(
)他又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帮着拖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2).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
)忽然,他看见一位小朋友摔倒了。
(
)把他扶起来,擦了擦小朋友身上的水。
(
)一个下雨天,路上很滑。
(
)王明打着雨伞,向学校走去。
(
)他立刻跑过去。
(
)那位小朋友感激地说:“哥哥,你真好!”。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
1).“明”“昨”“时”这几个“日”字旁的字意思都与太阳有关。(
)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回乡偶书①(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②回,乡音③无改鬓毛④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①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来的。②老大:年纪大了。③乡音:家乡的口音。④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1.结合注释,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少(shǎoshào)相(xiānɡxiànɡ)
2.从诗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
)——(
)
(
)——(
)
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书面表达(每题10分共1题)
1).看图写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写清楚图上画了几个小朋友,他们都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
10、文言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5.古人谈读书盖士人①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②。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③;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注释】①士人:读书人。②恒:恒心。③下流:下等、劣等。1.文中的“此三者缺一不可。”的“此三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井蛙之窥天”,让你想到了那个成语?__________。
3.关于读书,韩愈曾说: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______。
杜甫也道: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
颜真卿也叹: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
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文中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阅读。开国大典(节选)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1.选文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两个环节?
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的“站起来”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几次写到“掌声”?从中可以体会到人民群众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掌声?那是什么样的掌声?请补全下面的句子。
当____________,全场响起了_______________的掌声。12、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
1).选字组词
【腊蜡】(
)八(
)烛(
)月洋(
)
【栗粟】(
)子(
)米罂(
)板(
)
【贷货】(
)款(
)物借(
)(
)车2).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神态描写E.环境描写
(1)他失望极了,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愁眉苦脸的,没有一点神采。(
)
(2)母亲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
(3)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8-2024年中国载货汽车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电瓶糟盖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教育行业线上课程开发与运营规范
- 共同卖房合同范本
- 农业车辆承包协议合同范本
- 书采购加工合同范本
- 借用合同与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工程绿色建材采购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劳动变更合同范例
- 农业耕种合同范本
-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 《学校体育科研方法》课件
- 护士团队的协作和领导力培养培训课件
- QFD模板含计算公式计分标准说明模板
- 慢阻肺试题练习
- 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伦理与法律中的基因编辑与生命伦理问题研究
- 馒头制作过程
- 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条例
- 公务车辆定点维修车辆保养(附彩图) 投标方案
- 00015-英语二自学教程-unit3
- 第二章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