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秋词刘禹锡教案北师大版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秋词刘禹锡教案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秋词》,主要包含刘禹锡的《秋词》和《秋日登洪府台榭赏菊花》。教学重点为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这两首诗,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赞美之情。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深入解读刘禹锡的《秋词》和《秋日登洪府台榭赏菊花》,使学生能够领悟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和深刻内涵,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鼓励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用文学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文的学习,对诗歌的基本格式、韵律、意象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可能也对秋天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秋天的景象有了一定的感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诗歌的学习是他们感兴趣的,尤其是具有生动意象和深刻情感的诗歌。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活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他们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来学习,喜欢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材料来辅助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秋词》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背诵的困难。同时,对于诗歌中的深层意象和情感,他们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和把握。此外,如何将诗歌中的美好情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挑战。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源,如秋天的风景图片、相关历史背景资料等。同时,收集一些刘禹锡的其他诗作,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阅读和对比分析。
3.视频资源:寻找一些关于秋天景象的视频资料,如秋天景色的自然风光、秋日登洪府台榭的场景再现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中的秋天意象。
4.实验器材:如果课程中涉及到实验环节,如观察植物的生命周期等,需要提前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5.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同时,预留出实验操作区域,以便进行实验教学。
6.教学工具:确保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等展示工具,以便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和讲解。
7.学习任务单:设计一份学习任务单,列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并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和反馈。
8.学生作品展示:准备展示学生作品的区域,如展示板或展示墙等,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表达对秋天景象的感受。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秋词》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秋词》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秋词》教学目标和《秋词》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秋词》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秋词》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秋词》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诗歌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秋词》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刘禹锡的《秋词》的创作背景、诗歌结构和意象表达。
突出《秋词》的重点,强调诗歌的意象和语言特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秋词》的意象和情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秋词》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秋词》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秋词》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秋词》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秋词》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秋词》内容,强调《秋词》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秋词》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1)古代诗词鉴赏:提供一些古代诗词鉴赏的资料,如《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等,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古代诗词的魅力。
(2)文学典故查询:提供一些与《秋词》相关的文学典故,如刘禹锡的生平事迹、其他著名诗人的秋词作品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秋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秋天的自然景观:提供一些关于秋天自然景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如金黄的麦田、红叶满山的山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丽。
(4)诗歌创作指导:提供一些诗歌创作的指导资料,如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创作一首优美的诗歌。
2.拓展建议:
(1)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等古代诗词鉴赏书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学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刘禹锡的生平事迹和其他著名诗人的秋词作品,加深对《秋词》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3)学生可以欣赏一些关于秋天自然景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4)学生可以参考诗歌创作指导资料,尝试自己创作一首诗歌,表达对秋天景象的感受和赞美之情。板书设计①重点知识点:
-刘禹锡的《秋词》背景和创作特点
-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中的情感和审美价值
②关键词:
-秋词
-刘禹锡
-意象
-语言
-情感
-审美
③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彩色的粉笔或markers来突出关键词和重点知识点,使板书更吸引人。
-设计一些图标或图案来表示诗歌的意象,如秋天的落叶、成熟的果实等,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通过在板书上加入一些有趣的诗词或相关的趣味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上来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或解读,增加课堂的活力和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反思今天的课总的来说还是挺成功的,学生们对《秋词》的理解和感悟都挺不错的。在课堂导入部分,我用了一些与秋天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在知识讲解环节,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了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魅力。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互动探究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诗歌的情感表达还是有些难以理解,下次我可以在讲解时更加深入地剖析诗人的情感内涵,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其次,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发现一些学生对于与《秋词》相关的拓展知识了解不多,下次我可以提前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准备。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请简要分析《秋词》中刘禹锡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秋天的特点。
答案:在《秋词》中,刘禹锡通过“霜叶红于二月花”、“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表达了秋天的特点。
例题2:请简述《秋词》中刘禹锡对秋天的情感态度。
答案:《秋词》中刘禹锡对秋天的情感态度是赞美和喜爱。
例题3:请简要分析《秋词》的诗歌结构特点。
答案:《秋词》的诗歌结构特点是先写景,后抒情。
例题4:请简要分析《秋词》中刘禹锡通过哪些语言技巧表达了秋天的特点。
答案:《秋词》中刘禹锡通过比喻、拟人等语言技巧表达了秋天的特点。
例题5:请简要分析《秋词》中刘禹锡通过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秋天的特点。
答案:《秋词》中刘禹锡通过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了秋天的特点。
例题6:请简要分析《秋词》中刘禹锡通过哪些对比手法表达了秋天的特点。
答案:《秋词》中刘禹锡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人与自然的对比等手法表达了秋天的特点。
例题7:请简要分析《秋词》中刘禹锡通过哪些拟人手法表达了秋天的特点。
答案:《秋词》中刘禹锡通过将秋天景物拟人化等手法表达了秋天的特点。
例题8:请简要分析《秋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葡萄酒销售协议书
- 环保材料研发服务合同
- IT服务行业IT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服务
- 公路工程资料承包合同年
- 游戏电竞产业电竞战队管理与赛事组织方案设计
- 企业股权结构调整方案
- 高新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合同
-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单元导学(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 文心兰种苗买卖合同8篇
- 药品质量保证协议新5篇
- 2024托盘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码头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初中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100题含答案解析
- 牛津书虫系列1-6级 双语 4B-03.金银岛中英对照
- 沥青拌合站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机械基础(少学时)(第三版) 课件全套 第0-15章 绪论、带传动-气压传动
- 07J912-1变配电所建筑构造
- 纠正冤假错案申诉范文
- 锂离子电池串并联成组优化研究
-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课件-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2课 预防近视(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