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宜兴市洑东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宜兴市洑东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宜兴市洑东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宜兴市洑东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江苏省宜兴市洑东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A.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可以大量使用化肥B.剧烈运动后应适当补充淡盐水C.用活性炭吸附室内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D.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2.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来生成它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H3SbO4 B.SbO3 C.SbO2 D.Sb2O33.下列应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熟石灰与沙子混合用来砌砖B.用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铵配制无士栽培营养液C.用不锈钢制水壶D.大理石做建筑材料4.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常用方法之一。如图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A.固体质量B.催化剂C.温度D.浓度5.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6.验证Zn、Fe、Cu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实际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FeSO4溶液、Zn、CuB.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C.ZnSO4溶液、FeSO4溶液、CuD.ZnCl2溶液、CuCl2溶液、Fe7.如图是水和NaOH水溶液中微粒的存在情况示意图。由此分析此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A.溶液中Na+数目大于OH-数目B.溶液中H2O数目大于OH-数目C.溶液中H2O数目大于H+数目D.溶液中OH-数目大于H+数目8.下列中国古代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磨制石斧B.冶炼金属C.酿酒D.使用黑火药9.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10.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P点的含义是_____;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填写物质序号).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逐渐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取样品25g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搅拌,再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后,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小华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发现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左偏,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下列操作:A量取药品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B在把药品转移到烧杯中操作时有药品洒落C把筒量中的水倒入烧杯操作中有少量水洒出D称取的氢氧化钠中含有水分其中可能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的是______(填字母选项)14.“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_______(填字母);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华发现一长期闲置的食品包装袋中有一小纸袋,上面印有“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小华对纸袋内的白色物质产生了兴趣并进行探究。(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从小纸袋中取出足量的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触摸杯壁_________可继续作干燥剂(2)猜想:小纸袋中的物质除含有CaO外,还可能含有Ca(OH)2和__________;(3)小华继续设计实验来证明(2)中所填的物质是否存在,请完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成立16.某探究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个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所示),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溶液,也可能是_____溶液。实验验证(要求验证一种物质,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A、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B、剧烈运动后应适当补充淡盐水有利于补水,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活性炭吸附室内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正确;

D、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以将硬水软化,正确;

故选:A。2、D【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2H2O2=Sb2O5+2H2O,反应前锑、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锑、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4、7,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锑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b2O3。故选D。【点睛】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3、A【解析】

选择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详解】A、熟石灰与沙子混合用来砌砖,熟石灰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符合题意;B、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铵配制无士栽培营养液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C、用不锈钢制水壶,只是形状改变,物质还是不锈钢,不符合题意;D、大理石做建筑材料,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两个定义的本质特征,是区分这两种变化具体例子的方法。4、C【解析】

由图可知,盐酸的体积、浓度相同,镁条的质量相同,水温不同,故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故选C。5、D【解析】

A、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甲骨刻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6、C【解析】

A、锌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则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铁和铜都不能与硫酸锌发生置换反应,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但铜不能,则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铜与硫酸锌和硫酸亚铁都不能发生置换反应,不能验证锌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铁不能与氯化锌发生置换反应,但能与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则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解析】

通过分析题中的微观图示,水中含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水显中性;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氢离子,所以此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氢氧根离子的数目大于氢离子的数目。

故选:D。8、A【解析】

A、磨制石斧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冶炼金属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使用黑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9、B【解析】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试管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使磷燃烧起来;蔗糖、食盐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选B10、B【解析】Fe与稀H2SO4反应生成FeSO4和H2,溶液变成FeSO4的溶液,溶液质量增加;Fe与CuSO4反应生成FeSO4和Cu,溶液变为FeSO4的溶液,溶液质量减少;Fe2O3与稀HC1反应生成FeC13和H2O,溶液变为FeC13的溶液,溶液质量增加;NaHCO3与HC1反应生成NaC1、H2O和CO2气体,溶液变为NaC1的溶液,溶液质量增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6.7%a=c<ba【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6.7%;(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a=c<b;(4)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所以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220%【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读懂关系,弄清反应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由题目中图可以看出: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45g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25g×x2.2gx=20%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0%。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减少NaOH,直至天平平衡ABD【解析】

(1)发现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左偏,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NaOH,直至天平平衡。(2)A、量取药品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B、在把药品转移到烧杯中操作时有药品洒落,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C、把筒量中的水倒入烧杯操作中有少量水洒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D、称取的氢氧化钠中含有水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答案为(1)减少NaOH,直至天平平衡;(2)ABD。14、单质NOFN2O5+H2O=2HNO3【解析】(1)根据单质的化合价为0解答;根据B点中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解答;(2)根据KNO3属于盐及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解答;根据D点中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显+5价及E点表示的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分析解。(1)A点时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B点中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故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O;(2)KNO3属于盐;KNO3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它代表的点是F;D点表示+5价氮的氧化物N2O5,E点表示的酸中氮元素显+5价,即为HNO3;N2O5与H2O反应生成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5+H2O=2HNO3。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烧杯壁发热CaCO3将小纸袋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

(1)小纸袋中的物质有氧化钙,就可以做干燥剂,没有氧化钙就不能做干燥剂。氧化钙和水反应会放热,据此判断。实验现象:烧杯壁发热。(2)猜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小纸袋中的物质除含有CaO外,还可能含有Ca(OH)2和CaCO3;(3)小华继续设计实验来证明(2)中所填的碳酸钙是否存在,即证明是否存在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可以用足量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检验。实验步骤:将小纸袋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实验现象: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6、Na2CO3;Na2SO4取少量(1~2mL)该溶液置于洁净试管中,再滴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是Na2CO3溶液;若无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是Na2SO4溶液【解析】

(1)氯化钠、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