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二地理上册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二地理上册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二地理上册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二地理上册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二地理上册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二地理上册达标考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公转的方向相反B.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365.25天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现象答案:C关于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B.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答案:B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C.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D.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答案:A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A.赤道B.北极圈C.南回归线D.北极点答案:A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是陆地表面重要的水体B.河流的水量都很大C.河流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只有利没有弊D.河流不参与陆地表面的水循环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4分)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B.城市化就是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C.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D.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答案:ACD解释:城市化不仅指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还包括城市地域的扩展、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上升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逐渐变化。因此,B选项“城市化就是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表述片面,错误。A、C、D选项均正确描述了城市化的不同方面。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B.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C.婚姻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个人因素之一D.人口迁移一定伴随着地域上长期或永久的居住地的变更答案:BCD解释: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而非自然环境,故A错误。经济、社会文化、个人因素(如婚姻)等都可以影响人口迁移,且人口迁移通常伴随着地域上长期或永久的居住地的变更,因此B、C、D均正确。关于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热量、水分是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B.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是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C.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静态的、不变的D.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大答案:ABD解释:自然因素(如光照、热量、水分)和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都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虽然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并非静态不变,如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农业区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确实越来越大,因此C错误,A、B、D正确。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料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原料丰富的地区B.市场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人口稠密的地区C.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能源丰富的地区D.技术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科技发达的地区答案:ACD解释:原料指向型工业应靠近原料产地以降低运输成本;市场指向型工业应靠近市场以满足产品需求;动力指向型工业应靠近能源供应地以确保动力供应;技术指向型工业则应靠近科技发达地区以获得技术支持。因此,A、C、D均正确。但人口稠密地区不一定就是市场指向型工业的最佳布局地点,因为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等因素,故B错误。关于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叙述正确的是()A.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B.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一般要求布局在交通运输线路上C.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只需要考虑自然因素D.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不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答案:AB解释: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区位选择都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水文等会影响线路和点的布局;社会经济因素如人口、经济、政治等也是重要考虑因素;技术因素则涉及建设难度、成本等。因此,A正确。交通运输点(如车站、港口等)通常布局在交通运输线路上以便实现转运功能,故B正确。C和D选项均表述片面,忽略了社会经济因素在交通运输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故错误。三、判断题(每题3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答案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实际上是从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主要由黄河、长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答案解析: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成。我国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河北省唐山市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答案解析:唐山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燕山山脉南麓,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昼夜长短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时黄赤交角的存在。(√)答案解析: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南北移动,进而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答案解析:温带季风气候是亚洲东部特有的气候类型,其特点确实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的侵蚀作用只发生在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沉积作用。(×)答案解析:河流的侵蚀作用不仅发生在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在特定条件下(如水流速度突然减慢、河床变宽等)也会发生侵蚀作用,只是相对较弱。同时,中下游地区也常伴随沉积作用。气候变暖会导致全球冰川融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答案解析: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后果之一便是导致冰川融化,融化的冰水进入海洋,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地球表面温度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答案解析:由于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低纬度地区,且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因此地球表面温度的分布规律确实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横波可以通过固态和液态物质,而纵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答案解析: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因为液态和气态物质无法传递剪切力;而纵波则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传播。城市的热岛效应主要是由于城市下垫面的反射率高于郊区造成的。(×)答案解析:城市的热岛效应主要是由于城市下垫面的热容量大、导热率高以及人为热源多等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由于反射率高于郊区。相反,城市下垫面的反射率往往低于郊区植被覆盖的地表。四、填空题(每题3分)(3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自转的周期大约是____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____。答案:自西向东;24;昼夜交替(3分)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____,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____年,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____和____。答案:近似正圆的椭圆;1;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3分)地球上的水圈主要由____、____和____三种水体组成,它们之间通过水循环相互关联。答案: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3分)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混合农业等几种类型,它们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答案: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3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主要标志是____、____和____。答案: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五、问答题(每题5分)题目1:(5分)

简述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具有显著影响。首先,河流为聚落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是聚落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河流作为便捷的交通通道,促进了聚落与外界的物质和人员交流,使得聚落更容易发展壮大。此外,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耕,这也是聚落倾向于沿河分布的重要原因。然而,河流也可能带来洪涝灾害,因此聚落分布时还需考虑防洪问题,通常选择河流凸岸或较高地势处建村,以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题目2:(5分)

分析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缓解措施。答案2: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导致土壤水分迅速减少;二是春季降水少,且此时农作物进入生长期,需水量大,加剧了水分的供需矛盾。为缓解春旱,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工程,为华北地区补充水源;二是发展节水农业,如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如修建水库、蓄水池等,以蓄积雨水,调节水资源分配;四是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耐旱作物的比例。题目3:(5分)

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答案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方面,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形破碎,沟谷纵横,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加剧了水土流失。人为因素方面,长期过度开垦、放牧、樵采以及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二是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以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三是农业技术措施,如推广轮作、套种等耕作制度,以及使用有机肥等,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题目4:(5分)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答案4: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植被覆盖率低以及风力作用强等。这些自然条件使得该地区土壤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