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法学基本知识》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与任务
《法学基本知识》是非法学专业公共基本知识课0本书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培养学员法律
意识为核心,在强调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今天,开设这门包罗多部部门法课程
相称必要。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员能对国内法律概况有一种基本结识,有助于学员提高社
会主义法律意识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同步还为学生学习与本专业有密切关系法律奠定必要
法学基本。
2、课程重要内容简介
这门课程全面、精确、精练、系统地简介了法学基本知识,重要涉及社会主义法基本理
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知识产权法、婚姻法与继承法、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和
国际法11个某些。既概要地阐述了关于法、特别是国内社会主义法基本原理普通规律,也
论述了以宪法为核心国内现行各部门法基本内容,还扼要地简介了关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
和国际经济法基本知识。
二、考核规定
鉴于法学专业本科阶段修补课程尚有民法、刑法两门课程,在本科阶段还要专门学习
知识产权法等课程,补修课程法学基本知识涉及这几某些内容不作为考核内容。本课程考
核单独采用终结性考核方式。课程终结性考核采用闭卷方式,由北京电大统一命题,考试时
间为90分钟。卷面成绩按100%比例计入课程考核总成绩。
试题类型及其构造期未考试题型有各种,如名词解释、单项选取、多项选取、简答题、
阐述题或案例分析题。考试指引思想是:在考察课程重点基本知识同步,注重能力特别是理
解能力考察。在命题操作上,以考试大纲为原则,侧重对基本理论知识考核。客观性试题重
要测试应考者对学习内容记忆和纯熟限度。主观性试题除测验应考者记忆能力外,还测验应
考者对所学内容理解和运用能力,涉及名词解释、简答题、阐述题、案例分析题等题型。主
观性试题量小、分值高。而客观性试题是题量多、分值小。针对题型特点和规定,考生应注
意把握好主观性试题内容,要把每章节中简答题和阐述题整顿出来,重复学习,加深理解。
做到概念精确、要点清晰,理解深刻。对客观性试题,重要多看大纲、教材和有关法律、法
规。要从比较中找出特点,从重复中加深理解。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国内社会主义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法概念、基本特性和历史发展
一、法概念
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承认,反映国家意志,通过权利和义务实现达到一定社会秩序,并
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行行为规范体系。
二、法基本特性
法是一种行为规范;法由国家制定或承认;法反映国家意志;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法以
实现一定社会秩序为目;法由国家强制力量保障实行。
三、法历史发展
1、法历史类型:按照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经济基本和体现阶级意志不同,对不同国家和地区
法律制度所作分类。涉及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2、法系:按照法历史老式和外部特性对法律制度所作分类。法国知名比较学家勒内•达维德
把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分为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
3、法制:一种国家或一种地区法律上层建筑整个系统,核心因素是现行法系统,还涉及与
现行法相适应法律意识和法律实践,是法律制度简称。
4、法治: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制度化、法律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一种
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营状态。
法制与法治关系:法制是与国家同步产生,但法治却不一定与国家和法制同步浮现,只
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法治所需要几种因素同步存在时,法治才干实现。
5、法律文化:一国或一地区法律制度所折射出来观念、思想、学说、经验总和。(法律文化
具备时代性、思想性、稳定性、民族性等特点)
6、法律意识:社会意识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制度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总
称。
以人结识过程和结识限度为原则,法律意识分为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
7、法律继承:一国或一地区不同历史类型法律制度之间影响、批判、借鉴、吸取、延续、
继受关系。
8、法律移植:一国或一地区将她国或她地区法律制度通过鉴别、认同、筛选后输入本国并
本土化过程。
第二节国内社会主义法本质、作用和发展
一、国内社会主义法本质和作用
本质:它是上升为国家意志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广大人民共批准志;它所体现以工人阶级为领
导广大人民共批准志不是随意,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她所体现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广大人民共
批准志归根结底是由国内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作用:社会主义法具备规范人们行为作用(指引,评价,预测,强制,教诲);社会主义法
增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
义法增进和发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国内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法治基本含义:法治就是要用法律治理国家或地区,法治要有良好法律制度作基本,法治核
心是人人依法办事。
国内社会主义法治基本规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三节国内社会主义法创制
一、法创制基本内容概念和基本形式;主体;程序
法创制: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规范一项专门活动。
法创制基本形式分为制定和承认两大类。
法创制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省、自治区、直
辖市和较大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市人民政府,民族
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
法创制程序:法律案提出,法律案审议(审议法律案是创制法律核心环节),法律案通过(通
过法律案是创制法律决定性环节),法律案发布。
二、法律规范、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承认,反映国家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
障实行详细行为规则。
法律规范逻辑构造是由假定、解决和制裁三个要素构成。
法律部门:是指对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按其所调节社会关系不同以及调节办法不同所作分
类。(分类原则、国内社会主义法重要法律部门)
法律体系:指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不同法律部门构成一种有机联系统一整体。
三、法渊源和法分类
国内社会主义法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民
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得法,国际公约。
法分类: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实体法与程序法,主线法与普通法,普通法与特别法,国内法
与国际法。
第四节国内社会主义法实行
一、法遵守守法:一国或一地区内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做法律所容许行为或者不
做法律所禁止行为。
二、法执行概念;仅指国家行政机关贯彻和实行法律行为。
法执行原则:依法执法,合理执法
三、法合用司法: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详细应用法律解决案件专门活
动。
基本规定:对的、合法、及时、合理和公正
基本原则:以事实为依照,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合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
行使职权;有错必纠,依法补偿。
四、违法、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1、违法概念: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违背法律,没有做法律所规定行为或者做
了法律所禁止行为。
特性:违法是具备社会危害性行为,违法是法律所规定行为。
种类:按违法主体不同,分为普通主体和特殊主体违法;按违法体现形式不同,分为不履
行义务和越权违法行为;据违法性质和合用法律不同,分为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
和违宪。
2、法律责任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仅指法律责任关系,习惯称谓制裁。
特性:产生因素是违法;产生根据是法律规定;追究和认定主体是特定:贯彻靠国家强制
力作保障。
种类:据责任主体不同,分为普通主体责任和特殊主体责任;据负责人违法时主观过错,
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据责任承担内容不同,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据违法和责任性质不同,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
3、法律制裁概念:狭义法律责任,即特定国家机关强制违法主体依其所应承担责任而应
承担责任方式。
种类: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
五、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主体:法律监督主体涉及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国家机关监督是以国家名义
进行,具备强制力,在一国法律监督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组织和公民法律监督不具备
法律效力。
第五节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概念和特性
概念:法律在调节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特殊社会关系,即依照法律规范所产生权利义务关
系。
特性:以法律规范存在为前提而形成社会关系;以法律上权利和义务为内容而形成社会关系;
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三、法律事实
概念:法律规定,可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事实。
种类:按照与否依当事人意志为转移,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第二章宪法
第一节宪法概述
一、宪法概念:确认民主制度,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国家主线大法。
二、宪法是国家主线大法
宪法法律特性:宪法内容主线性,宪法法律效力最高性,宪法制定、修改程序严格性,宪法
解释和监督实行特殊性。
三、宪法与民主关系
民主含义:国家制度,国家用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在老式习惯、思想、作
风、意识、观念、精神、态度这些意义上被使用。
关系:民主是宪法产生前提和基本,宪法是对民主确认和保障,是使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基
本形式。
四、宪法阶级本质
体当前:是阶级斗争中获得胜利那个阶级意志和利益集中体现,内容随着阶级力量对比
关系变化而发生变化。
五、宪法分类
以宪法规范体现形式不同,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以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与否严格,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按宪法制定主体不同,宪法分为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
六、宪法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
七、宪法作用
确认和固定作用,组织和协调作用,保障作用,维护国家统一作用,指引作用
八、违宪审查体制
违宪审查概念:特定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对法律关系主体行为和法律、法规、规章等与否与宪
法条文和宪法原则相抵触进行审查,并作出具备法律效力裁断。
当代世界各国违宪审查体制:代议机关审查制、司法机关审查制、专门机关审查制
国内违宪审查体制:被称为宪法监督制度,确立了以最高权力机关为主体,其她国家机关互
相配合违宪审查体制。
第二节国家基本制度
一、国家性质
概念:就是国家阶级性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其内容涉及两方面。一指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在国家中所处地位;二指统治阶级内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关系。
国内国家性质:国内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关系)
二、经济制度
概述: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总和。
国内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国内经济制度基本,社会主义分派制度,社会主义公共财
产神圣不可侵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构成某些,公民个人财产权和私有财产继承权,国
家主线任务和发展国民经济指引方针。
三、政权组织形式
1、概述:也称为政体,是指特定社会统治阶级为治理社会所采用政权组织形式,它是国家
形式一种重要方面。(与国家性质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务于国体)
2、国内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政权组织形式,以民主集
中制为组织和活动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制度。
3、选举制度:指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关于制度总称,它涉及选举基
本原则,选举权利拟定,组织选举程序和办法以及选民和代表之间关系等。
4、国内选举制度民主原则:选举权普遍性原则,选举权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并用原则(国内选举法规定,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采用直接选举方式产生,省和全国
两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治州、较大市、设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采用间接选举方式产生),
无记名投票。
四、国家构造形式
1、概述:指国家内部构成形式,即国家整体与某些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互有关系。当代
世界各国国家构造形式重要分为两类:单一制和复合制。
2、国内是单一制多民族国家:即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构造形式基本理论,也
符合国内国情。
3、国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
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自治区域内事务。
4、国内行政区划:即行政区域划分,指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统治职能,把国家领土分为许
多大小不一、层次不同某些,建立相称各级国家机关,进行行政管理一种领土构造。
第三节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1、公民:指具备一种国家国籍人。
国籍:指一种人作为某一国家公民法定资格。
2、公民和人民区别:一,范畴不同;二,范畴不同;三,权利义务不同。
3、公民权利:指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有从事一定行为和规定她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
行为,以实现某种权力或愿望。
4、公民义务: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应当履行对国家、社会和她人某种责任。
二、国内公民基本权利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奉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获得补
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诲权利特定主体权利保护
三、国内公民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
社会公德义务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义务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义务
5、依法纳税义务
6、其她义务
四、国内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特点及形势原则
国内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特点:公民权利和自由广泛性,公民权利和义务平等性,公民权利
和自由现实性,公民权利和义务一致性
国内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她公民合法自由和
权利。
第四节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概述
国家机构就是国家机关总和。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组织形式,其阶级本质取决于国家阶级本质。当前世界各
国国家机构由两种类型:资本主义国家机构和社会主义国家机构。
国内国家机构由下列国家机关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
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国家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国家立法机关。每届任期5年。职权为:立法权,任免权,
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举办会议进行工作,行使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细胞,每届任期5年。代表权利有:提出议
案权,质询权,人身特别保护权,言论和表决免责权,物质保障权。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是国家最高代表。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45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
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5年,持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职权:发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人事任免权,授予荣誉权,外交权。
四、国务院
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
六、地方国家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审判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工作。
第五节、国家标志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第三章行政法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概念及特性
1、行政:国家行政主体运用特定手段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
进而发生作用活动。
2、行政法:指调节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法律
规范总称。其中,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社会关系称为行政关系。
3、行政法特性体当前:形式上特性(规范数量繁多,体现形式多样,没有统一完整行政法
典;行政法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互相交织,共存于同一法律文献中),内容上特性(内
容丰富,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具备很强命令、服从性;具备较强技术性;内容具备很强变动
性)。
二、行政法地位和作用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地位可概括为:行政法是当代法律体系中三大部门法之一;行政法是宪
法实行法。
行政法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防止行政权力主体违法滥用行政权力,保护公民、
法人和其她组织合法权益。
三、行政法律关系
概念:指基于行政法律规范确认和调节而在行政关系当事人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
要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法律关系当事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
或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与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构成)、行政法律关系客体、行政法律关系内
容
四、行政法基本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一项基本原则,是指行政主体设立、行政职权获得和行使都必要根
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任何违法行政行为都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内涵:
职权法定,权责统一,依程序行政,违法行政必要承担法律责任。
合理行政原则又称公正、公平原则,是行政法又一基本原则。详细规定:行政行为动因应
符合法律目,行政行为应建立在合法考虑基本上,行政行为内容应合乎情理。
第二节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
一、国家行政机关
概念:指国家按照宪法和关于组织法规定设立,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组织和管理国家各项行
政事务机关。
特性:国家行政机关是依法设立社会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具备行政主体资格予其行政职权;
国家行政机关具备较强执行色彩,其权威性受国家强制力保障;国家行政机关具备较为稳定
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以顺利实现其职能。
国家行政机关设立:中央国家机关,地方行政机关。
二、公务员
概念: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承担工资福利工作人员。
特性: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有国家财政承担工资福利。
公务员条件权利和义务职务与级别选拔与管理(公务员法拟定了公务员选拔两种途径一
一考试录取和职位聘请)队伍管理
第三节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概念及特性
概念:指行政主体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做出可以产生行政法律效果行为。
特性: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实行行为,行政行为是法律规定或授权行为,行政行为具备一
定裁量性,行政行为具备强制性和单方意志性。
二、行政行为分类
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和详细行政行为,单方行政行
为与双方(多方)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
三、行政行为成立与法律效力
行政行为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
行政行为法律效力:行政行为拘束力、行政行为执行力、行政行为不可争力、行政行为不可
变更力
四、行政行为无效、撤销和废止
第四节行政责任和行政补偿
一、行政责任
1、概念:就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因违背行政法律规范而依法必要承担法律责任,是行
政违法所引起法律后果。
2、特性:行政责任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责任,而不是行政相对人或其她行政行为主体
责任;行政责任是行政主体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所引起法律后果;行政责任是一种独立法律
责任。
3、构成要件:行政责任主体是行政行为主体及其执行公务人员;行政责任产生前提条件是
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政责任必要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法律明确规定责任;承担行
政责任须有主观上故意或过错;承担行政责任行为人有责任能力。
4、行政责任种类和承担方式(种类:据承担行政责任主体不同划分为行政主体行政责任和
国家公务员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追究与免除
二、行政补偿
1、概念:也称为“行政侵权补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
或其她组织合法权益导致其损害,有国家予以受害人补偿。
2、特性:行政补偿必要是由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为引起,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为必
要是行使职权行为,行政机关行为必要具备违法性,损害必要已经发生,行政补偿实质是一
种国家补偿。
3、行政补偿祈求人和补偿义务机关行政补偿范畴行政补偿程序行政补偿方式和计算原则
第四章刑法
第一节刑法概述
一、刑法概念
刑法是国家基本法律之一,是规定犯罪与刑罚法律,详细讲就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
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法惩罚法律。
二、刑法任务
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是国内刑法两个基本任务。两者之间是手段与目关系。详细体现:保卫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合法财产,保护公民人身
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她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三、刑法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四、刑法效力范畴
概念:也称刑法合用范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具备效力。刑法
合用范畴分为刑法空间效力与刑法时间效力。
第二节犯罪概述
一、犯罪概念和特性
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推翻社会
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侵犯公民
私人所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她权利,以及其她危害社会行为,依照法
律应当受刑法惩罚,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明显轻微伤害不大,不以为是犯罪。
特性: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
二、犯罪构成
1、概念:指刑法所规定,决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所必要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总和。
2、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客体,是指国内刑法所保护,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所采用危害社会行为和由这种行为引起危害成果以及犯罪时间、地
点、办法等。(任何犯罪一方面指是人行为,危害行为体现方式,危害成果)
犯罪主体,是指实行了刑法所禁止危害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负责人,涉及自然人犯罪主体
和单位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所实行危害行为及其危害成果所持有心理态度。涉及故意
和过错令中体现形式。(1)故意。明知自己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成果,并且但愿或者放任
这种成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是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2)过错。应当预
见自己行为也许发生危害社会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可以避
免,以致发生这种成果,是过错犯罪。分为疏忽大意过错和过于自信过错。(3)犯罪目和
动机。是犯罪构成主观方面重要因素。犯罪目,是指行为人实行犯罪所但愿达到成果。犯罪
动机,是指行为人实行犯罪内心起因。
三、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
1、合法防卫定义:是指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她人人身、财产和其她权利
免受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而采用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导致一定损害,但是不需要承
担责任行为。
应具备条件:必要是对客观存在不法侵害行为进行防卫,必要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
为进行防卫,必要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防卫,必要具备合法防卫目,防卫行为不能明显
超过必要限度导致重大损害。
2、紧急避险定义: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她人人身、财产和其她权利免受
正在发生危险,不得已而采用损害法律所保护另一较小合法利益行为。
应符合条件:必要是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她人人身、财产和其她权利受到危
险状况下实行行为,必要是在实际面临正在发生危险是实行行为,必要是在迫不得已状况下
实行行为,必要具备合法避险目,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过程中形态重要体现为两种:一种是犯罪完毕形态,即犯罪既遂;另一种是犯罪未
完毕形态,即犯罪预备、未遂和终结。(需分别注意这几种犯罪形态定义、特性、条件)
五、共同犯罪
概念: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条件:犯罪主体必要是两人以上,犯罪主观方面必要具备共同犯罪故意,犯罪客观方面
必要有共同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人分类及其刑事责任:据在共同犯罪中处地位和起作用不同区别对待,分为主犯、
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第三节刑罚和刑罚合用
一、刑罚
概念:是指刑法规定,由国家审判机关以国家名义,依法对犯罪分子所使用限制或剥夺其某
种权益、最严肃强制性法律制裁办法。
特性:严肃性,特定性,法定性,单一性。
目:防止犯罪和减少犯罪。
二、刑罚种类
简称刑种,是指刑法规定各种刑罚办法。国内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注意主刑和
附加刑使用)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三、刑罚详细运用
1、量刑:是人民法院依照犯罪事实、犯罪情节和犯罪性质,对社会危害限度,根据刑法决
定对刑事被告人合用刑罚活动。
量刑情节
累犯:是指受一定刑罚惩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来,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
之罪犯罪人。分为两种:普通累犯,特殊累犯(犯危害国家安全罪)
自首和立功:是法定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情节。
数罪并罚:是指同一人犯有数罪,人民法院对其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然后再依法决定应
执行刑罚。
2、刑罚执行是指对人民法院拟定判决和对犯罪人所选稿刑罚执行活动。国内刑法对于在刑
罚执行中环形制度、减刑制度和假释制度作了规定。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犯罪分子,在其具备法定条件下,在一定期间内附条件
地不执行原判刑罚制度。须具备条件:应是被判处拘役或3年如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犯罪
分子不是累犯,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轻微并有悔罪体现,使用缓刑的确不致再危害社会。
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犯罪分子,依照其在执行期
间悔改体现或者立功体现,而恰当减轻其原判刑罚制度。减刑制度只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中。(关注条件)
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一段时间后,因其
有悔改体现,以为其不致再危害社会时,将其附条件地提前释放制度。(关注条件)
3、刑罚消灭
是指由于法定事实或因素浮现,国家不再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不再行使求刑权、量刑权
或者行刑权。
刑法消灭因素重要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告诉才解决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
被判惩罚金犯罪人被依法免除交纳尚未交纳罚金;超过诉讼时效;经特赦令免除刑罚。后两
种状况应重点掌握。
第四节国内刑法规定犯罪种类
国内刑法分则以犯罪所侵犯同类客体为原则,将各种犯罪划分为十大类,即:危害国家安全
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
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失职罪,军人违背职责罪。
(需分别掌握各种犯罪类型概念和特性,以及详细罪名)
第五章民法
第一节民法概述
一、民法概念和调节对象
概念:是调节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法律贵发总称。
民法调节对象涉及两种社会关系:第一是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第二是平等主体之间人身
关系。
二、国内民法基本原则
民法基本原则概念:是反映整个民法基本精神,对详细民法规范制定、解释、合用起指引作
用基本准则,也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要遵循行为准则。它具备如下功能:立法准则功
能,行为准则功能,法律补充功能。
民法基本原则内容: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
禁止权力滥用原则。其中,平等原则反映了民事关系基本特性,是民法主线原则。
三、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概念:是指由民法规范所调节,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平等社会关系,
它涉及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特性:主体私人性,内容为私权利和私义务,产生自治性。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人。国内法律规定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为自然人、法人、个人合伙、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重点掌握
自然人、法人内涵、特性)
四、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1、民事法律行为概念和特性
概念特性民事法律行为分类和形式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和生效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
撤销民事行为
概念:是指以意思表达为要素,依意思表达内容而引起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终结
合法行为。
特性: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私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行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
为目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达为构成要素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
2、代理
概念特性种类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
概念: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行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法律后果由
被代理人承担法律制度。
种类:据代理权发生前提,可以把代理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五、诉讼时效
1、时效与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不行使事实状况持续一定期间,胜诉权消灭一种时效制度,本质上是消
灭时效。诉讼时效届满后丧失是胜诉权。
诉讼时效具备如下法律特性:诉讼时效属于法律事实。诉讼时效属于强制期间,诉讼时效效
果是期间与事实结合,诉讼时效仅合用于祈求权。
2、诉讼时效期间
三种: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特别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
3、诉讼时效起算
诉讼时效期间,从懂得或应当懂得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4、诉讼时效中断、中断和延长
第二节人身权
一、人身权概述
概念: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具备人身属性而又没有直接财产内容民事权利。常分
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类。
特性:人身权与民事主体人身密不可分,是一种专属权利,离开权利主体人身,人身权无法
存在;人身权是非财产性权利,其内容不具备直接财产性,但人身权实既有时体现为财产内
容;人身权是绝对权。
人身权法:规定人身权内容、种类及对其保护法律规范总称。
(人身权与身份权区别)
二、人格权
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以人格利益为内容,作为一种独立法律人格所必要享有且与其主
体人参不可分离,并不受非法侵害权利。
国内民法通则规定人格权有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婚姻
自主权。
三、身份权
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身份享有民事权利。身份权涉及:荣誉权、配偶权、亲权。
第三节物权法
一、物权和物权法
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享有其利益排她性财产权。
物权法,是指调节民事主体对财产占有、支配、运用而产生社会财产关系法律规范总和。物
权法除应遵循民法基本原则,尚有三个特有基本原则,即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
公示与公信原则。
二、所有权
概念:财产所有权是财产所有人在法律规定范畴内,对属于她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
处分权利。
特性:是一种自物权;是一种完整物权,具备排她性;具备永久性,只要所有权客体存在,
所有权就不会消灭,具备永久性。
三、用益物权
概念:是指对她人所有物,在一定范畴内享有占有、使用、收益权利。
特性:用益物权标物是不动产,用益物权是一种她物权,用益物权以对物使用、收益为重要
内容,用益物权重要是以民法为根据,但也有以特别法为根据。
四、担保物权
概念:是指以保证债务清偿为目物权,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向担保物权人提供一定财产来保证
债务人履行债务;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担保物权人有权处分担保物。
特性:担保物权以保证债务清偿为目,担保物权为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物或者权利上成立权
利,担保物权为具备担保作用定限物权,该种定限物权普通具备两方面效力,既优先受偿效
力和留置效力。
形式:保证、抵押、治亚、留置和定金。(重点掌握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
第四节合同
一、合同和合同法
1、合同
概念:即契约,是指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其她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结民事法律关系
合同。
特性: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有两个以上意思表达相一致民事法律行为,是以发生民
事法律后果为目民事法律行为,是具备法律约束力法律行为。
2、合同法
概念:是调节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其她组织之间为设立、变更、终结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所签合同法律贵发总称。
(弄清合同法与物权法关系)
二、合同订立与生效
1、合同订立
①合同成立,是指合同当事人通过合同订立程序就合同内容达到合同而建立了合同关系,并
且这个合同关系必要符合民事法律整体规定。
②合同条款:普通分为基本条款、格式条款和合同性质决定合同必要具备条款三类。
③合同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她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
用书面形式,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商定采用书面形式,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④合同订立普通程序
要约:是订约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缔结合同建议。须具备如下条件才干成立:必要是以
缔结合同为目意思表达,必要是由特定当事人向特定相对人做出意思表达,要约内容详细明
确。
承诺:是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对要约完全统一意思表达。须具备如下条件才干成立:必要
是对要约作出答复,必要是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意思表达,必要与要约内容相一致,必要
是在要约有效期限内作出答复,必要具备相应形式。
⑤合同成立必要具备如下条件:须有两个以上当事人,且当事人以一定形式表达出设立、
变更、终结民事法律关系意愿,仅有一种当事人合同是不存在。合同标须为拟定、也许。当
事人意思表达须一致。在形式上应符合要约人或法律对合同成立形式特别商定。
⑥缔约过错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约过程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因主观过错违背其根据诚实
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所应承担先契约义务,而致另一方信赖利益遭受损失时,所应承担民事
补偿责任。
2、合同生效(要件)
三、合同无效和可撤销
1、无效合同:是指不符合法定条件而成立,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合同。(关注引起
合同无效因素)
2、可撤销合同:即可撤销、可变更合同,是指已经成立合同,当事人意思表达不真实,法
律容许享有撤销权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予以变更或撤销合同。(特性、种类)
四、效益未定合同
特性:导致合同效力未定重要因素是合同主体资格欠缺;效力未定合同经权利人追认后,自
始有效;效力未定合同在权利人追认前处在效力未拟定状态。
五、合同履行
1、双务合同履行中抗辩权:同步履行抗辩权,不按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
2、债保全办法有两种:代位权,撤销权。
六、合同变更和解除
条件:当事人协商批准;一方违背合同,以致严重影响订立合同所盼望经济利益,另一方有
权解除合同;发生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合同所有义务不能履行;一方在合同商定期限内没有
履行合同,在被容许推迟履行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程序:双方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应合用合同订立程序.
单方变更或解除合同,是指浮现了合同当事人单方解除合同条件,有解除权一方可行
使解除权解除合同。
七、违约责任
特性:违约责任以违背合同义务为前提,违约责任是一种财产性民事责任,违约责任具备补
偿性和任意性,违约责任具备相对性。
承担违约责任条件:违约行为,不存在法定或商定免则事由。
违约责任基本形式:继续履行合同,采用补救办法,补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其她违约责任
形式。
第六章知识产权法
第一节知识产权概述
一、知识产权概念:即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智力劳动成果和管理经验以及具备商业信
誉辨认性标记等依法享有专有权利。
二、知识产权客体范畴: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人
类在一切活动领域里创造。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
记。制止不合法竞争;以及其她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来自智力活动一切权力。
三、知识产权特点:知识产权客体具备无形性,知识产权具备专有性,知识产权具备时间性,
知识产权具备地区性。
四、知识产权法:是调节因创造、使用智力劳动成果而产生,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运用知识
产权过程中所发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总称。
(国内保护知识产权概况)
第二节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法概念:是指作者及其她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作品所享有各种专有
权利。
二、著作权客体:指著作权所保护对象,即作者创作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
程技术等作品。
1、作品概念和特性
概念: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备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智力创作成果。
特性:体现形式独创性,体现形式客观性。
2、作品分类: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
筑作品,照相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办法创作作品,工程设计土、产品设计图、
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她作品。
三、著作权归属
1、著作权人作者、其她依法享有著作权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
2、著作权归属认定独立作品著作权归属,合伙作品著作权归属,汇编作品著作权归属,职
务作品或雇员作品著作权归属,演绎作品著作权归属,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匿名作品著作
权归属,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著作权归属,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归属。
四、著作权内容涉及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个方面
五、著作权获得、限制和保护
六、著作权允许使用分为独占允许使用和普通允许使用
七、邻接权专指与著作权相邻接权利。
邻接权重要涉及表演者对其表演专有权,唱片制作者对其录制唱片专有权和广播组织
对其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专有权。邻接权保护是对作品进行传播传播者。国内著作权法以为出
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都是作品传播。
八、侵犯著作权行为及法律责任
第三节商标法
一、商标与商标权
1、商标概念:是指注明在商品、商品包装、服务项目及其宣传品上面,用于区别不同自然
人、法人或其她组织商品或服务项目一种可视性专用标志。(构成要素)
2、商标与其她相邻标记区别商标与商品装潢,商标与商号,商标与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
与地理标志(掌握地理标志)。
3、商标分类按商标不同原则划分不同种类:形象商标和非形象商标,制造商标、销售商标、
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营业商标、级别商标、证明商标、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注册商标和
非注册商标,驰名商标和非驰名商标
4、商标权概念内容特性
概念:也称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
二、商标权获得
1、商标注册概念是指商标所有人通过何种方式获得商标权,并获得法律保护。
2、商标注册原则: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原则,中央统一注册原则,一件商标一份申
请原则。
三、商标权获得原则注册在先原则,使用在先原则,混合原则
四、商标权主体和客体主体即商标专用权所有人或商标权人,指依法对注册商标享有权利,
承担义务人。客体即商标。
五、商标权续展和终结
六、商标权转让和使用允许
七、商标权保护商标权涉及使用权和禁止权。
商标侵权行为类型:未经商标注册人允许,在同一种商品或服务项目或者类似商品或
服务项目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或者近似商标行为;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行为;
伪造、擅自制造她人注册商标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注册商标标记行为属标记侵犯;未经
商标注册人批准,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商品又投入市场,这种行为又称反向假冒
侵权;给她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导致其她损害行为。
第四节专利法
一、专利与专利法概述
二、专利权客体即专利保护对象,是指专利法规定可以获得专利权科学技术成果。有三种:
创造、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授予专利权实质条件
四、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专利权归属
五、专利权
1、专利权人权利独占实行权,转让权,允许权,标记权,保护祈求权,放弃专利权权
利,签名权。
2、专利权人义务缴纳专利年费;其她义务,涉及保证充分公开专利内容、对的行使专利权
等义务。
六、专利申请原则单一性原则,先申请原则,优先权原则
七、专利权保护
专利权期限和终结:创造专利权期限为,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
专利侵权行为概念、种类(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及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第七章婚姻法与继承法
第一节婚姻法
一、婚姻法概念和调节对象
概念:所有调节婚姻家庭关系法律贵发统称为婚姻法。
调节对象:从调节对象范畴看,婚姻法调节婚姻家庭关系涉及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
从调节对象性质看,婚姻法调节婚姻家庭关系涉及婚姻家庭方面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二、婚姻法基本原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小朋友和老人合法权益,
筹划生育。
三、结婚
1、条件必备条件:必要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必要达到法定婚龄,必要符合一夫一妻。
禁止条件:禁止有一定血亲关系亲属结婚,禁止患有一定疾病人结婚。
2、结婚程序
3、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规定和解决
无效婚姻情形:重婚;有禁止结婚亲属关系;婚前患有医学上以为不应当结婚疾病,
婚后尚未治愈;未到法定婚龄。
四、家庭关系涉及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其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又叫
亲子关系,是基于出生事实而发生近来直系血亲关系。
五、离婚
离婚程序: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
离婚特别规定(对现役军人婚姻特殊保护:现役军人配偶规定离婚,须得军人批准,但军
人一方有重大过错除外;对女方特殊保护: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断妊娠后半
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六、救济办法与法律责任
第二节继承法
一、继承法概念和基本原则
概念:也称财产继承,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本人意愿,将死者个人合法财产和其她合法权
益转移给有权接受此项财产人所有法律制度。
基本原则: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养老育幼原则,互谅互让、和睦团结原则,权利义务相一
致原则。
二、遗产范畴
三、继承开始、接受和放弃
四、继承权丧失
五、法定继承
1、概念是指依照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派原则继承遗产一种继承方
式。
2、民事财产继承制度中两种继承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3、法定继承范畴及顺序
4、代位继承和转继承
5、遗产分派办法
六、遗嘱继承与遗赠
遗嘱有效条件:立遗嘱人具备行为能力,意思表达真实,遗嘱内容和法,遗嘱形式合法
遗赠与遗赠扶养合同
七、遗产解决遗产保管,遗产分割,被继承人债务清偿
第八章商法
第一节商法概述
一、商法概念和特点
概念:是调节商事关系法律规范总称。
特点:营利性,技术性,公司法兼顾性,国际性。
二、商法调节对象
三、商法基本原则商主体法定原则,维护交易安全原则,保障交易迅捷原则,勉励交易原
则
四、商法与相邻重要法律部门关系
1、商法和民法关系
2、商法和经济法关系
第二节公司法
一、公司法概述
1、公司概念和特性(法人性、营利性、集合性)
2、公司分类
3、公司普通制度
公司设立基本方式: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
公司章程两种订立方式:共同订立,某些订立。
公司资本当代各国公司法所普遍接受最重要资本原则是资本拟定原则、资本维持原则和资
本不变原则。
公司债券
二、有限责任公司
1、有限责任公司和概念和特性
概念:又称有限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由一定人数股东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
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所有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法人。
特性:股东人数有最高额限制。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则以其所有资产
对外承担责任。公司组织、经营上非公开性。公司倒闭性。
2、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条件股东符合法定人数;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东共同
制定公司章程;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规定组织机构:有公司住所。
3、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股东会、董事会(执行董事)及经理、监事会
4、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
5、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6、国有独资公司
四、股份有限公司
1、股份有限公司概念和特性
概念:是指依照公司法设立,所有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责
任,公司以其所有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法人。
2、设立条件: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发起人认购和募集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份
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经创立大会通过.
3、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发起人和股东,股东大会,董事会、经历,监事会。
4、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三节保险法
一、保险法概述
1、保险和保险法概念保险法上保险是指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依照合同商定,向保险
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商定也许发生事故因其发生所导致财产损失承担补偿保险金
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商定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
任商业保险行为。
2、保险法基本原则自愿原则、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近因原则
二、保险合同
1、保险合同概念和分类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商定权利义务关系合同。
保险合同种类:根据保险合同标不同,可以分为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根据保险合
同实行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强制保险合同与自愿保险合同;根据保险人人数不同,可以分为
单保险合同与复保险合同。
2、保险合同当事人与关系人
保险合同当事人,是指订立保险合同并享有和承担保险合同所拟定权利义务人,涉及保险人
和投保人。
保险合同关系人,是指在保险事故或者保险合同商定条件满足时,对保险人享有保险金给付
祈求权人,涉及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3、保险合同成立
订立保险合同,须经投保和承保两个阶段。
4、保险合同无效
5、保险合同履行
6、保险法中代位求偿法
7、保险合同变更、解除、终结
三、保险公司
1、保险公司设立条件
2、保险经营原则分业经营原则,禁止兼营原则,保险专营原则
3、保险经营规则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公积金,提存保险保障基金,最低偿付能力,
自留保险费限制,单一危险限制,再保险,资金运用规则,经营禁止行为。
第四节票据法
一、票据法概述
1、票据概念和特性
概念:是指发票人根据票据法签发、商定由自己或委托她人于见票时或商定日期无条件支付
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一种有价证券。
特性: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票据是一种要式证券,票据是一种无因证券,票据是一种文义
证券,票据是设权证券,票据是流通证券。
2、票据法票据关系票据关系当事人
二、票据行为
1、票据行为概念和特性
狭义票据行为,是指以发生票据上债务为目法律行为。在国内只涉及出票、背书、承兑、
保证四种行为。
种类:汇票涉及出票、背书、承兑、保证;本票涉及出票、背书、保证;支票涉及出票
和背书。
三、票据权利
1、票据权利概念和特性
概念: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祈求支付票据金额权利,涉及付款祈求权和追索权。
特性:票据权利是一种金钱债券,票据权利是一种证券化权利,票据权利是一种无因性
权力,票据权利是二重性权利。
2、票据权利获得和行使
票据权利获得由两种途径:原始获得和继受获得。
票据权利行使方式涉及:提示承兑、提示付款和行使追索权。
3、票据权利瑕疵票据伪造、变造、更改和涂销
四、汇票
1、汇票概念和分类
概念:汇票是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拟定金额给收款
人或者持票人票据。
分类:依照汇票出票人不同,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依照汇票指定付款日期不同,分为
即期汇票和远期(定期)汇票;依照汇票当事人中与否有人兼任两种或两种以上身份,可分
为普通汇票和变式汇票;依照票据付款与否需要附随其她单据,可分为光票汇票和跟单汇票。
2、汇票出票:又称为发票、开票、票据发行,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票
据行为。
3、汇票背书
背书:是指持票人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关于事项并签章票据行为。即持票人以转让汇
票权利或授予她人一定汇票权利为目,在汇票背面或粘单上记载关于事项并签章票据行为。
效力:权力转移效力,权利担保效力,资格授予效力。
4、汇票承兑
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票据行为。
程序:提示承兑,承兑或回绝承兑。
5、汇票保证
保证:是指汇票债务人以外第三人以担保特定汇票债务人承担汇票付款为目,在汇票上
签章及记载必要事项票据行为。
6、汇票付款7、汇票追索权
五、本票
1、本票概念和特性
概念:是指出票人签发,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拟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票据。
特性:本票基本当事人只有出票人和收款人两者,本票是自付证券。
2、本票特殊规定:出票,记载事项,本票付款。
六、支票
1、支票概念和特性
概念:是指由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银行或其她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
支付拟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票据。
特性:支票付款人特定性,支票为见票即付即期票据,支票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存在一
定资金关系,支票无因性受到一定限制。
2、支票特殊规定:出票,记载事项,支票付款。
第九章经济法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概念和调节对象
经济法概念:是关于确立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她经济实体经济法律地位,以调节它在经
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生经济关系法律规范总称。
经济法调节对象四类关系:经济管理关系,经营协调关系,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涉外经济
关系。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遵循和综合运用经济规律原则,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保护各
种经济形式合法发展原则,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公司原则,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
第二节反不合法竞争法
一、反不合法竞争法概述
立法目: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勉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合法竞争行为,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原则:制止不合法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法进行合法市场交易;政府
积极干预。
二、不合法竞争行为
特点:主体特定性,行为违法性,损害多重性。
种类:假冒混淆行为;特殊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正常竞争行为;商业贿
赂与回扣;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行为;
搭售或附加其她不合理条件行为;违禁有奖销售行为;商业诽谤行为;招投标活动中不合法
竞争行为。(掌握商业贿赂、商业秘密概念、特点)
三、对反不合法竞争行为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四、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第三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概念:调节因保护公民消费权益而产生社会关系法律规范总称。
合用范畴: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合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
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合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二、消费者权利安全权,知情权,选取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知识获得权,
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监督权。
三、经营者义务依照法定或商定提供商品和服务义务,接受监督义务,保证商品服务安全
义务,提供商品和服务真实信息义务,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义务,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
义务,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义务,履行“三包”或相应责任义务,不得以格式合同等方式排除
或限制消费者权利义务,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义务。
四、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保护和社会保护
1、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保护:立法保护、政策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
2、消费者合法权益社会保护:消费者保护运动,消费者组织,舆论监督。
五、争议解决及经营者法律责任
第四节税法
一、税收概述
1、税收概念: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规定原则,强制地、免费地
征收一定货币或实物所发生一种特殊分派活动。
特性:强制性,免费性,固定性。
2、税法概念:国家调节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产生税收征纳关系法律规范总称。
构成要素:征税主题,纳税主体,征税客体,税种、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
限,减税免税,违章解决。
二、国内现行税收种类
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土地增值税。
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
三、税收征收管理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违背税法法律责任。
第五节环境法
一、自然资源法律制度概述自然资源与环保,土地资源保护法律规定,森林资源保护法律
规定,草原资源保护法律规定,水资源保护法律规定,渔业资源保护法律规定,矿产资源保
护法律规定。
二、环保法概述
1、环保重要内容:防止和治理由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引起环境污染,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
引起环境破坏,保护有特殊价值自然环境,其她。
2、环保法概念:调节人们在开发和运用,特别是在保护及改进环境活动中所产生各种生产
关系法律规范总称。
3、环保法基本原则:经济建设和环保协调发展原则,防止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公众参加原则,环境经济责任原则。
4、环保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国内“三同步”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
制度,环保允许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
5、环保法律责任是指因不履行环保法律义务而依法必要承担否定性法律成果。涉及环保行
政责任、环保民事责任和环保刑事责任。
第六节劳动法
一、劳动法概述立法宗旨
二、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
三、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与工资
四、劳动保护与社会保障
五、劳动争议解决和法律责任
第十章诉讼法
第一节诉讼法概述
一、诉讼与诉讼法
诉讼构成必要具备控方(原告)、承控方(被告)、听讼方(审理)三个诉讼条件。按照
诉讼任务和诉讼法律关系不同,诉讼可以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当事人和其她诉讼参加人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进行各种诉讼活动,
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各种诉讼关系总和。
刑事诉讼: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她诉讼参加
人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程序,查证、核算被告人与否犯罪,与否应当受到惩罚以及应当受
到何种刑事惩罚活动。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在以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侵犯自己合
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祈求司法保护,并由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诉讼活
动。
二、诉讼中专门机关和诉讼参加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诉
讼参加人。(重点掌握诉讼参加人)
三、诉讼基本原则
1、诉讼共有原则:以事实为依照,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合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保障诉讼参加人依法享有
诉讼权利:审判公开;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刑事诉讼特有原则: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依托群众,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拟定有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
辩护,具备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使用国内刑事诉讼法。
3、民事诉讼特有原则: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法院调解,辩论原则,处分原则,同等原则
与对等原则。
4、行政诉讼特有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
四、诉讼管辖
1、刑事诉讼管辖:
备案管辖
审判管辖:级别管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除上级人民法院管辖以外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中
级人民法院管辖一审刑事案件有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也许判处无期徒刑、死刑
案件、外国人犯罪案件;高档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省性重大刑事案件;最高人
民法院管辖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国性重大刑事案件)
地区管辖:以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为辅原则。
2、民事诉讼管辖:级别管辖,地区管辖,裁定管辖。
3、行政诉讼管辖:级别管辖,地区管辖,裁定管辖。
五、诉讼证据
刑事证据涉及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
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民事诉讼证据涉及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行政诉讼证据涉及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之
外,还涉及现场笔录。
六、强制办法
诉讼中强制办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为了有效地同犯罪作斗争和保障诉
讼活动顺利进行,依法对关于诉讼参加人采用限制或者剥夺其人身自由各种办法和办法。
刑事诉讼强制办法: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拘捕。
民事诉讼强制办法:拘传、训诫、责令推出法庭、罚款、拘留。
行政诉讼强制办法: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拘留。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一审程序
民事诉讼一审程序涉及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1、起诉与受理
2、审前准备
3、开庭审理
4、诉讼程序变化和结束:撤诉,缺席判决,诉讼中断,诉讼终结。
5、简易程序: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第一审简朴民事案件所使用诉讼程序。
6、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
二、民事诉讼二审程序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生效一审判决或裁定而依
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规定撤销或者变更原判决、裁定,上一级人民法院据此对案
件进行审判所合用程序。
1、上诉提起与受理
2、上诉案件审理审理方式由两种:开庭审理和径行裁判。
3、民事二审案件裁判:维持原判,依法改判,发回重审。
三、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也称再审程序,是为了保障法院裁判公正,使已经发生法律效
力担忧错误判决、裁定、调解合同得以纠正而特设一种再审提起和审理程序。
1、人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2、人民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3、当事人申请再审
四、民事特别程序
民事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非民事权益争议案件合用程序,它是依照审理对象特殊性
而设立。
五、民事执行程序
1、人民法院执行时必要具备条件
2、作为人民法院执行依照法律文书种类
3、民事执行程序基本状态
第三节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审前程序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又称庭审前程序,是指刑事诉讼中法庭审理前程序。
1、备案备案材料来源,刑事备案条件
2、侦查侦查行为: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方案公司模板六篇
- 播放声音课程设计目录
- 方仲永读后感
- 学生文化艺术节开幕词范文(7篇)
- 熏煮火腿的课程设计
-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 洪水预报课程设计
- 焊接 课程设计
- 武术微课程设计
- 2025年山东淄博淄川区事业单位紧缺人才招聘50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介绍-原理-结构-应用
- 老旧小区改造室外消火栓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云母制品制造市场发展状况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监狱招聘17名(第三批)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农产品质量管理》形考任务1-2+形考实习1-3参考答案
- 80、沈阳桃仙机场二平滑工程冬期施工方案
- GB/T 29468-2024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围护结构夹芯板
- 2024年度房屋装修工程合同
- 深圳大学《射频识别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爱劳动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