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

1.(3分)

D(D.“伤害"错。原文“它的实现要么是全无可能的、纯粹的幻想,要么是越过可能性的、有害的”,“残酷乐观主义与简单的失望退缩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尽管掌握了许多知识,却一直抱有那种过分乐观的幻想"。可见“残酷乐观主义”认为时差综合征给人带来的有可能有伤害;并且“残酷乐观主义"整体是“乐观”的。故选D。)

2.(3分)

B(A.“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的矛盾会引发社会时间与体内时钟的矛盾,……将导致……"错,原文“引发时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速度过快”,可见引发时差综合征的是速度过快,而不是“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的矛盾";C.“决定了人们的技术野心是否能够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错,应该是“人们的技术野心在何种程度上能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D.“它不仅仅是自然与社会带来的结果”曲解文意,原文“时差同样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其结果”,这里的“结果”指的是时差给人类带来的结果。故选B。)

3.(3分)

B(材料一关于明暗变化的观点是:明暗变化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理节律。A.说的是传统的农耕文明,与明暗变化无关;B.通过灯光的变化影响人的生理节律,最适合做材料一中关于明暗变化的观点的论据。C.说的是城市和乡村生活对明暗变化感知的差别;D.说的是褪黑素的分泌与光污染的关系。故选B。)

4.(3分)

C(C.“时差综合征会显得相对较轻"错。从图表可知,向东乘飞机飞行比向西乘飞机飞行患时差综合征的症状要重,因此,从纽约向东飞往伦敦,与其回程相比,时差综合征应该会显得相对较重。A项,从图表可知,向南或者向北飞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B、D项,从图表可知,乘坐轮船或火车,速度较慢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故选C。)

5.(6分)

①时差综合征让很多现代人因远程旅行而遭受折磨;

②时差标志着人类通过技术征服时间所达到的顶点;

③时差在科学、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研究的价值。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6.(3分)

B(“白刃般的探海灯体现帝国主义对我国人民的迫害”过度解读。)

7.(3分)

C(“害怕"说法有误。原文“刺刀可就又戳在我胸口上,我纹丝不动。……我可准知道这么个理儿,只要挺起胸脯不怕死”,可见老人并没有“害怕"。)

8.(4分)

①第一次点头,表示他对父亲在敌人面前毫不示弱行为的惊讶。

②第二次点头,表示他对父亲威武不能屈精神的认可。

③第三次点头,表示他对父亲保持民族气节、不怕牺牲信念的赞赏。

④三次点头,反映他对父亲认识的不断加深,一改以往的轻视态度。

[答出一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

①通过老人对待敌人的态度展示爱国情怀。“似乎是从心里憎恶那些王八羔子们”“那个汉奸奉了圣旨似的教我跪下"可知,老人十分爱国,对敌人持嫉恶如仇的态度。

②通过老人的语言描写表现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老人爽快的语言,句句体现了民族大义。“你们要得了我的命,可要不了我的心气”等句子正气凛然,可见老人顽强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

(或:通过老人的行为表现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被捕后不肯下跪,不畏恐吓,总想反抗等行为可见老人誓死抵抗的决心。)

[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3分)

CEG(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昵近习亲"是动宾结构,“昵近”,亲近、靠近,“习亲”,熟悉和亲近的人,不能断开。“知其贤而用之”句“而"表承接关系,连接“知”和“用”,不宜断开。)

11.(3分)

C(C项文段中“听”是“采纳"听从”,并非“听见、听清”,“听臣微志”也是“采纳”,意思相同。A项两个“而”意思不同,文本一中的“而"表相承,《项脊轩志》“余扃牖而居”中的“而"表修饰。B项均表示被动。D项均为“的确、确实”之意。故选C。)

12.(3分)

C(庄辛提醒楚王不要和左州侯等人一起淫乱,楚王的不理国政会亡国,不是四人的行为会亡国。)

13.(8分)

(1)言语辞令,就是用来尊崇君主,推重自身,安定国家,保全性命的(手段)。

(4分。关键词2分,其中“所以"重身”各1分;大意2分。)

(2)况且恳切合理的意见逆耳而不顺心,如果不是圣贤之君是听不进去的,我希望大王您对此详察。

(4分。关键词2分,其中“忤于耳"熟”各1分;大意2分。)

14.(3分)

①楚王昏聩霸道,不接受逆耳忠言;

②庄辛劝谏不讲技巧,难以达到预期。

(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对意思对即可。)

附译文

材料一:

孙卿说:“那言谈游说的方法,要恭敬严肃地确立它,正直诚实地对待它,坚定顽强地把握它,用比喻引证来宣示它,用分析辩别来阐明它,用欢快、激情来表达它。"鬼谷子说:“人在犯错误的时候要纠正他,是很难的,劝说行不通,论理不被听从,那是你辩论的道理不清楚,道理已经明辨却仍行不通,那是因为你没有牢固地坚持,已经牢固地坚持却还是行不通,那是因为你没有切合他心中的喜好。明辨道理,说理清楚,坚持它,加固它,又能适合那人的喜好,你的言辞就能进入对方的心中。像这样还游说不成功的,天下未曾听说过。这样的游说就叫善说。”《诗经》说:“辞令语气和悦呀,能使百姓安定。"言辞,是用来使人们互相沟通的。从前郑国子产修饰自己的言辞,就使赵武对他表示恭敬;王孙满阐明道理,就使楚庄王感到惭愧;苏秦推行他的合纵主张,六国因此安宁;蒯通陈述了他的理由,从而保全了性命。

言语辞令,就是用来尊崇君主,推重自身,安定国家,保全性命的。所以言语辞令不能不修饰,而说辞不能不美好。

材料二:

伍子胥善于谋划吴国却杀了他,孔子擅长游说人主却遭到匡人的围困,管仲确实贤能鲁君却将他囚禁起来。伍子胥、孔子、管仲这三位大夫难道没有才能吗?而是吴国、匡地和鲁国这三个国家的君主不明智。上古有商汤,是最圣明的圣主,伊尹,是最智慧的臣子,最明智的大臣向最圣明的国君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尚且说了七十次而不被接受,最后伊尹只好亲自操炊具去为商汤做厨师,通过亲近使商汤熟悉接受自己,商汤这时才知道伊尹贤能而使用他。因此说:以最明智的臣子去想最圣明的君子进言,这样的臣子也不一定会被接受,伊尹向商汤进言就是如此;以明智的大臣向愚昧的君主进言一定不会被采纳,周文王向商纣王进言就是如此。所以周文王向商纣王进言商纣王却将他囚禁起来,比干进言被纣王剖了心;孙膑在魏国进言被挖掉了膝盖骨;吴起在岸门抹眼泪,痛哭西河之地将要成为秦国的领土,他自己最后在楚国被肢解;公孙痤向魏惠王推荐杰出的人才反被认为是说胡话,商鞅则逃到了秦国;西门豹不与人争斗却被他人杀害。这几位士人,都是当时社会的仁厚贤德忠诚有本领的人,不幸遇上了荒谬混乱的君主而死。这就说明了即使是贤能明智之士也不能逃避死亡,躲开受刑凌辱,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昏庸的君主难以劝谏,所以有道的君子难以进言。况且恳切合理的意见逆耳而不顺心,如果不是圣贤之君是听不进去的,我希望大王您对此详察。

材料三:

庄辛劝谏楚襄王说:“君王您的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后面跟着新安君和寿陵君,和他们同乘一车,行为放荡、奢侈浪费,忘记处理国家的政事,郢都大约危险了!”楚襄王说“先生老糊涂了么?是在胡说楚国的不祥吗?"庄辛回答:“我不敢说楚国的不祥,是真的看到了。君主要是始终亲近这四个人的话,楚国一定会灭亡!我请求您允许我留在赵国观察形势。”于是不到十个月,襄王果然失去了巫山、江陵、江汉、郢、鄢等地。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5.(3分)

D(“表现杜甫不肯与属地官员同流合污的高洁"理解不当。末联是说众人都在称赞严武的军事才能,说严武特别善于行兵布阵,把“云鸟阵”操练得得心应手,足以保障西蜀边陲的安宁。既然如此,作为游子的“我"不妨就在草堂住下,穿起屈原在《离骚》中写的那种茭荷衣,安安心心地做起隐士来,在战乱中只求能安稳活着。)

16.(6分)

①“更怀古”,诗人非常怀念古代太平的日子。战乱不仅让百姓流离失所,更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破坏,由此看出对战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的担忧。

②“甘息机”,表面意为熄灭入世之心,实则为无奈之语。在纷乱的世道中,诗人颠沛流离难展抱负,流露出壮志难酬的隐痛。

[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译文】

我原来住在成都西边的草堂,现在估计那里的生活条件已经很糟糕了,但尽管如此,好朋友严武赠送给我的乌皮几还在,他已回到成都,我还是一心想要回去。过去我离开成都是因为担忧战乱之中,乱兵入侵,今天再回去,我最担忧的却是原来的邻居都已经不在。这样恐惧不安地生活在天地之间,更加使我怀念古代那些和平安乐的日子,回首反思一下这战乱纷仍的世道,我甘愿熄灭用世之心。此时大家肯定都在谈论着总帅严郑公排兵布阵的才华,但这并不妨碍我像屈原那样关起门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7.(12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2)欲奉诏奔驰告诉不许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4)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5)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6)示例:

①江晚正愁余(予),山深闻鹧鸪

②新贴(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③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每空1分。凡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可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8分)

18.(4分)

①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美丽景物;

②相机拍摄的图片却是一张平面图

19.(4分)

文中的“脑补”,指人脑借助两只眼睛①从不同视角观察同一物象②产生的差异,③通过互相补充④获得立体的画面。

[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7分)

20.(3分)

A(B“行文逻辑也很合理"错;C“用作比喻的标志”错;D“强调了大家听从指挥行动"错)

21.(4分)

①他“说”到生活,将之比喻为雷电,形象生动地揭示出理想生活响亮和光明的特点,对在场的倾听者具有唤醒和激励作用。

②他反馈斗争形势,展望革命前景,依次铺叙奸细之蠢、暴动之盛和将来之欢腾,对比寄托褒贬,蕴含革命希望,催人振奋。

[答出一点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四、写作(60分)

22.(60分)(略)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现代社会,数百万人一生中会因近程旅行而遭受时差综合征的折磨,最明显的症状是疲惫。疲惫不仅仅在时差综合征中才有,如果有人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到位于同一时区的开普敦,他也会感到非常疲惫,因为旅程很长,而且要经历从冬到夏、从春到秋的变化。但在一个时区内旅行与跨越多个时区旅行有一个重要区别:前者晚上入睡不会有困难,因此可以迅速地从旅途的疲惫中恢复过来。

跨越多个时区的旅行也不一定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引发时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速度过快,我们过于迅速地从一个时区飞到了另外一个时区,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从一个社会时间飞到了另外一个社会时间。我们的“体内时钟"只能从日出到日落逐渐地推进,乘坐飞机会影响它的推进过程,而坐船则不会。从欧洲坐船向西到美洲,就像在火星上生活:每天日落和日出的时间都比前一天晚一些,每天的时间都长于24小时。正好多数人体内一天的周期都比24小时长,在向西旅行时能相对容易地调整时差。基于这一体内时钟的特征,如果我们待在甲板上迎接黎明,我们就能适应逐渐变长的一天了。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们的体内时钟与外界时间也达到了同步。但如果有人在一天之内横跨了半个地球,那么体内时钟就跟不上旅行的脚步了。

时差综合征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明暗变化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理节律。在时差综合征病发时,我们的大脑和消化功能是最遭罪的部分。科学家们用老鼠做了实验,他们模拟了引发时差综合征的环境,发现大脑的主要时钟SCN(视交叉上核)适应明暗变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外缘组织(肌肉、肺或肝脏)的节律。他们还研究了喂食时间对动物的影响。最开始,人们在晚上给老鼠喂食,这与老鼠夜间活动的习性相符;一个星期之后,喂食时间推迟了几个小时,明暗变化不变。实验结果显示,肝脏时钟与进食时间达成同步,视交叉上核仍然保持与明暗变化同步。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了分离。

时差综合征导致体内时钟不同部分的时间发生偏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患时差综合征的时候会感到不舒服。实验还指出,如果“器官在旅行”,那么它们适应当地时间的过程有长有短。想象一下,我们身体中不同的器官适应时差的能力不同,这是一种多么有趣的现象。从波士顿向西越过加利福尼亚飞往东京,有些器官还像在另外一个地方似的。人们感到不舒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有些器官还没“到达目的地"呢。

(摘编自伦内伯格《神奇的人体生物钟》,张丛阳译)

材料二:

在一场从纽约到伦敦向东横跨大西洋的飞行过后,人们会觉得自己进入了未来的时间,同时却也身处于萦回不归的过去时间。经历了加压舱的催眠效应以及太早亮起的刺眼阳光,时差所属的现在时间,可以同时体现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令人仓皇失措。从地球东边往西飞则恰好相反,未来的时间被纳入了过去的时间。经历一场长途飞行后,人们往往无法立即恢复对时间的感知。

为什么现在要谈时差因为时差标志了人类通过技术征服时间,经过不懈努力所达到的一个顶点。它很好地体现了批评家劳伦·勃朗特对“残酷乐观主义”的界定。用她的话来说,残酷乐观主义是一种对“受限的可能性条件"的依附,“它的实现要么是全无可能的、纯粹的幻想,要么是越过可能性的、有害的”。现代航空拥有这些迥异的特征,既展现了在几个小时之间跨越时空的迅捷,又展现了我们当下技术能力在时间与生理层面的明显局限。残酷乐观主义与简单的失望退缩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尽管掌握了许多知识,却一直抱有那种过分乐观的幻想。这种对潜在幻想的执着坚守,具体到航空旅行而言,我们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限制了我们拒绝飞行的能力。我们看起来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以及避无可避的航班延误、狭窄座椅和其他形式的湍流。

这种残酷乐观主义的处境使我们回到了一系列关于何谓人类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还有我们根深蒂固的旅行习性、睡眠与清醒的日夜循环、阳光与星光的天体影响,以及时间怎样统治我们的生活——任何其他东西对生活的影响都无法与时间相提并论。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地方,关系到以下问题的核心:人们的技术野心在何种程度上能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

因此,时差不仅仅是一个随时间流逝的糟糕幻梦,而且是一种有着科学、经济、文化甚至政治价值的现象。在时差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有着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如果这条哲学路径对一些乘客或读者来说太过抽象,我想表达的是,时差同样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其结果。

(摘编自克里斯托弗·李《时差:昼夜节律与蓝调》,田可耘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体内时钟"指人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是指人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

B.“器官在旅行”形象地描绘出身体的器官在适应当地时间过程中的偏离状态。

C.“到达目的地"指身体的器官调整了时差,已经成功地适应了目的地的时间。

D.“残酷乐观主义”旨在阐释时差综合征给人们在时间与生理层面带来的伤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的矛盾会引发社会时间与体内时钟的矛盾,将导致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产生时差综合征。

B.过分乐观的幻想有时在现实中显得残酷,比如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使得我们不得不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

C.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对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决定了人们的技术野心是否能够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

D.时差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它不仅仅是自然与社会带来的结果,也必须被理解为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明暗变化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两句诗出自先秦《击壤歌》,歌颂了劳动的美好,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动写照。

B.旅客进入机舱,灯光进入明亮的欢迎模式;晚餐时,切换到柔和的就餐模式;困倦时,昏暗的休息模式取而代之。

C.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室内活动时间长,白天接受的光线较少而夜晚较多,因此城市里的明暗变化比乡村小得多。

D.褪黑素的分泌要通过视神经,与光污染关系不大,只有睁着眼睛睡在明亮的房间,褪黑素的分泌才会受到抑制。

4.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往开普敦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其回程同样如此。

B.乘船从欧洲到美洲,由于速度不是很快,基本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

C.从纽约向东飞往伦敦,与其回程相比,时差综合征会显得相对较轻。

D.乘坐“一带一路”专列西行巴黎,时间较长,很难引发时差综合征。

5.哪些原因让时差现象引起现代社会人们的关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杀狗

老舍

一直到晚餐的时候,杜亦甫没有出屋门。他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走,有时候也躺在床上一会儿,心中不断地思索:一会儿他想去拼命,拼了命,也许一点好处没有,但究竟是自己流了血,有一个敢流血的就不能算国里没有人。一会儿他又往回想,白死有什么用处,快意一时,拿自己这一点点血洒在沙漠上,连点血痕也留不下吧?

白天周石松念“号外"的情景还在眼前。“特务机关报告:‘祸事之起,起于芝麻洲大马路二十一弄五十二号。此处住有我侨商武二郎,此人养德国种狼狗所生一黑小狗被人窃去。……武二郎乃急来特务机关报告。即遣全部侦探出发寻查。翌日清晨,寻得黑小狗于海滨,已死。腹胀如鼓,项上有噬痕。乃就日常调查报告,检出反抗我国之激烈分子,得重要嫌疑犯十人,即行逮捕拷问,所蓄之犬亦一并捉到。为促其醒悟,乃当面将十巨犬枪决。十人身后必有广大之背景,设任其发展,则黑小狗之血将为在芝我国国民之前导,由犬及人,国人危矣!’”当下时周石松念的很快,念完,头上见了汗:“为了一只小狗!带兵上岸,来屠杀,来恐吓,来肃清激烈人物与思想,来白找便宜!"

……

天黑一点,杜亦甫的心便紧一点,好容易初济辰和周石松两位同学都来了,他的胸中松了一口气。往外边看了一眼,院中已黑得可怕。初济辰躺在了周石松的床上,半闭着眼仿佛想着点什么事。周石松坐在破藤椅上,脸上还有点红,可是不像白天那么慌张了。杜亦甫靠窗子立着,呆呆地看着外面的黑暗。他想象着:自己握着一把手枪,哪怕是块石头呢也好,轻手蹑脚地过去,过去,一下子把个戴铁盆的敌人打得脑浆迸裂!然后,枪响了,火起来,杀,杀,无论老幼男女全出来厮杀,即使惨败,也是光荣的,伟大的人民是可杀而不可辱的!

正这么想着,一道白闪猛孤仃地把黑暗切成两块,像从天上落下一把极大的白刃。探海灯!白光不动,黑影在白光边上颤动,好似刚杀死的牲口的肉那样微动。一道白光,又一道白光,又一道白光,十几条白光一齐射出,旋转,交叉,并行,冷森森,白亮亮,把小小的芝麻洲穿透,一切都随现随灭,眩晕,迷乱,在白光与黑影中乱颤乱晃。

一道光闪到了杜亦甫的窗上,稍微一停,闪过去了;接着又是一道,一停,又过去了。他扶住了窗台,闭上了眼。

“我必须对你们俩说出来,要不然我就憋闷死了!”杜亦甫把头抬起来,看着他们。

“我怯!"

“以卵击石,勇敢也是愚昧!”初济辰笑了笑。

“即使你说的一点不错,到底我还是怯!"杜亦甫的态度很自然了,像吃下一粒泻药,把心中的虚伪全打净了似的。

“我也说不上我是怯,还是勇,反正我就是没主意!”周石松也微笑了一下。

全不再言语了,可是不再显着寂寞与难堪,好像彼此已能不用言语传达什么,而能默默地互相谅解。他们就那么坐了一夜。

第二天,消息缓和了许多。杜亦甫回了家。他急于要看看父亲,父亲是国术馆的教师,平日他这个大学学生领袖很看不起父亲,到现在他还并没把父亲的身份提高多少,不过他隐隐的似有一点希冀,想在父亲身上找出一些平日被他忽略了的东西。这点东西,假若能找到,仿佛就能教他有一种新的希望。

第三天,只住着楼上两间小屋,屋外有个一张桌子大小的凉台,杜老拳师在凉台上坐着呢。老人五十七八岁,矮个子;圆脸,黑中透亮,两眼一大一小,眼珠都极黑极亮,微笑着,两只皮糙骨硬的手在一块搓着:“想你也该来了!想你也该来了!坐下!"父子都坐下,老人还搓着手:“差点没见着你,春子!”他叫着儿子的乳名;“我让他们拿去了!"老人又笑了。

“没受委屈?”杜亦甫低声的问。

“哪还有不受委屈的?"老人似乎觉得受委屈是可笑的事,又笑了。“你看,正赶上我值班,在馆里过夜。大概有十二点吧,我听见些动静,我的门开了,灯也捻着了,一看,是伙计王顺。王顺干什么?我就问。王顺没言语,往后一闪身,喝,先进来一对刺刀。我哈哈地笑起来了,就凭一对刺刀,要我的命还不大老容易!紧跟着刺刀,是枪,紧跟着枪,是一对小鬼子,都戴着小铁盆,托着枪冲我来了。我往后望望,后边还有呢。又进来一个咱们的人,汉奸!他教我下来,跟着走。走到院里,那个汉奸奉了圣旨似的教我跪下。我不言语,也不跪下,那些王八羔子们又对着我开了空枪,专为吓吓我。”老人连那只小一点的眼也瞪起来,似乎是从心里憎恶那些王八羔子们。

“汉奸又传了圣旨,"老人接着说,“带回去收拾,反正早晚你得吃上一颗黑枣。我还是不言语,我研究好了,就是不出一声,咱们谁得手谁杀,用不着费话:是不是,春子?”

杜亦甫点了点头,没有话可说。

“出了大门,"老人又说下去:“我挺着腰板,教他们看看,你们要得了我的命,可要不了我的心气;这是一口气,这口气由我传给我的儿子孙子,永远不能磕膝盖儿着土!到了个什么地方,黑灯瞎火的我也没看清是哪里。我就是恨我的刀没能出鞘。死到临头,我得大大方方的,皱皱眉就不算练过功夫。是不是春子?”

杜亦甫又点了点头。

“待了不知好久,"老人又搓起双手来,仿佛要表演出那时怎样的不耐烦。“他们把我提到一间大厅上去,灯光很亮,人也不少,坐的是官儿,立着的是兵。他们又教我跪下,我还是不出声,也不跪。刺刀可就又戳在我胸口上,我纹丝不动。人生在世不能没骨头,骑着脖子拉屎,还教我说怪香的,我不能!磨烦了半天,哼,枪并没放。什么东西!今个天亮的时候,他们也不是怎么,把我放了,什么玩意儿!我不明白这是哪一出戏。一句话抄百遍吧,告诉你,春子,咱们得长志气,跟他们干!我不认字,不会细细的算计,我可准知道这么个理儿,只要挺起胸脯不怕死,谁也不敢斜眼看咱们!去泡壶茶喝好不好?”

杜亦甫点了点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亦甫想象自己英勇杀敌的场景,与小说开头“想去拼命"的内容相呼应,表现出进步青年的反抗精神和斗争精神。

B.“院中已黑得可怕”,既写自然环境,也象征危险黑暗的社会环境,白刃般的探海灯体现帝国主义对我国人民的迫害。

C.杜亦甫三人清楚特务机关借侨民之狗被杀而兴师问罪的目的,在恐怖的气氛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内心有一些胆怯。

D.“像吃下一粒泻药,把心中的虚伪全打净了似的”,生动地写出了进步青年杜亦甫面对现实困境时矛盾而坦诚的态度。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奉了圣旨似的”形象地再现了汉奸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丑态,与老人铁骨铮铮、威武不屈的气节形成强烈对比。

B.小说运用了“磕膝盖儿着土"磨烦了半天”等通俗生动的北京方言,凸显出“人民艺术家"老舍作品的“京味”。

C.刚见面时老人“搓着手"的动作描写,突出老人经历过生死边缘的害怕和庆幸,及急切地想要与儿子分享的心情。

D.小说以杜亦甫的所见所闻所思为线索,通过描写热血青年在斗争中成长的过程,暗示只有勇敢无畏才能拯救民族。

8.外在的行为会折射人物的内心。在与父亲的对话过程中,杜亦甫三次“点了点头”。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9.本文如何刻画杜亦甫父亲的形象,以表现民族气节?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懑以送之。"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辩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辩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能入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此之谓善说。”《诗》云:“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夫辞者,人之所以自通也。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其敬,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说而身得以全。

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而说不可不善。

(节选自《说苑下·善说》)

材料二:

子胥善谋而吴勤之,仲尼善说而匡围之,管夷吾实贤而鲁囚之。故此三大夫岂不贤哉?而三君不明也。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故曰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故文王说纣而纣囚之,比干剖心,孙子膑脚于魏,吴起技泣于岸门,公孙痤言国器反为悖,公孙鞅奔秦,西门豹不斗而死人手。此数人者,皆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乱暗惑之主而死。然则虽贤圣不能逃死亡避易辱者,何也?则愚者难说也,故君子难言也。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愿大王熟察之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言》)

材料三:

庄辛谏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从新安君与寿陵君同轩,淫衍侈靡,而忘国政,郢其危矣。”王曰:“先生老昏欤?妄为楚国妖欤?"庄辛对曰:“臣非敢为楚妖,诚见之也。君王卒近此四子者,则楚必亡矣!辛请留于赵以观之。”于是不出十月,王果亡巫山、江汉、鄢、郢之地。

(节选自《新序·卷第二》)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然A且七十B说而不受C身执鼎俎D为庖宰E昵近F习亲G而汤乃仅知其贤H而用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表相承关系,与《项脊轩志》“余扃牖而居"中的“而”意思不同。

B.见,表示被动,与《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的“见”意思相同。

C.听,听见、听清,与《陈情表》“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中的“听”不同。

D.诚,确实,与《齐桓晋文之事》“挟太山以超北海……是诚不能也"中的“诚”相同。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庄、端诚、坚强"强调说者态度,而“譬称、分别、欢欣愤懑”强调言谈技巧。

B.材料二概述诸多历史人物向君主进言的遭遇,阐明“愚者难说"君子难言”之理。

C.庄辛劝楚王警惕州侯夏侯等四人,这四人一起淫乱奢靡不理政事,会破坏政权而亡国。

D.从言说者方面来看,邹忌讽劝齐威王成功的可称之处,在于进言时讲究“譬称以谕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

(2)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愿大王熟察之也。

14.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庄辛进谏不成功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①

杜甫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②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③。

共说总戎云鸟阵④,不妨游子芰荷衣。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762年,严武入朝,杜甫送行至绵州。其后,成都发生兵乱,杜甫流亡至梓州。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节度使,再次镇守成都。②乌皮几:包着黑皮的小桌。③息机:熄灭用世之心。④总戎:主帅。云鸟阵:一种作战的阵法。

15.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在成都生计微薄,感慨世事之艰难,同时借“乌皮几”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B.颔联直接抒情,写出了对成都往昔和当下的忧虑,往昔担忧乱兵骚扰,当下恐见物是人非。

C.诗人借众人的评价,从侧面称赞严郑公的才能,表达对严武的钦佩,语言得体而蕴藉有味。

D.末句化用《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的典故,表现杜甫不肯与属地官员同流合污的高洁。

16.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蕴。颈联“更怀古”“甘息机"如何表现诗人复杂的感伤?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离骚》中用春秋更替来抒发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

(2)在《陈情表》中,面对各级官员的催逼,李密表示:自己虽然“____”,但祖母病情一天天加重;想要顺应自己奉养祖母的私心,却“____”。

(3)《蜀道难》中以行人过岭时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描写表现山势高峻的诗句是“____,____"。

(4)钱塘江潮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形象核心,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两句直接描写了钱塘江的澎湃浩荡。

(5)《项脊轩志》中,写作者在修葺之后的项脊轩中独自静默端坐,听自然界各种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

(6)“鹧鸪"鸣声悲婉凄切,常让人产生惆怅之情,因此,古代诗歌中常借“鹧鸪”这一意象来表达离别、悲情或是相思等,如“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最近,“一不小心拍到了语文课本”的话题刷屏网络,不少网友纷纷去寻找身边的美景,使用“语文课本封面"模板,分享自己收获。壮丽山河、名楼高阁、寻常巷陌……看见这些美景,相信许多人都想拿出手机拍照。可是,对于不少人来说,无论变换多少角度,都只能拍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