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共美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浙江省共美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浙江省共美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浙江省共美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浙江省共美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共美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证明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大肠杆菌外B.该实验完成后所得的全部子代噬菌体中均含有32PC.若不进行搅拌处理,则沉淀物中的放射性会明显增强D.若混合培养时间过长,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强2.如图是植物激素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拟南芥根和茎生长的影响。据图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相对根而言,茎对IAA和GA更敏感B.IAA浓度为b时,根不生长C.IAA浓度大于c时,茎的生长受抑制D.仅IAA表现出两重性,GA无两重性3.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1.1单位/cm3的培养基里少数存活下来,再把存活下来的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1.2单位/cm3的培养基里逐步提高青霉素浓度,存活下来的细菌越来越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在选择的过程中,存活下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青霉素能力B.存活下来的细菌进行繁殖并将其抗性基因传给后代,最后青霉素对它们不再起作用C.青霉素直接选择了生物的表现型,后代的有利变异逐渐累加在一起D.原始细菌体内存在的抗药性突变与青霉素的作用无关4.下列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B.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C.激素的合成都需要酶,但并不是所有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D.休眠的种子经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5.下列根据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甲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糖类物质,则甲图可以表示多糖b和糖原a的关系B.若乙图中a和b分别代表DNA和RNA,则乙图可以代表硝化细菌的核酸C.丙图可体现出细胞生物膜系统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D.丁图能体现生态系统消费者c、各种动物a和各种真菌b的关系6.调查某与外界隔绝的岛屿上的居民的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甲和乙分别在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发病率,得到如图所示的数据,据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C.该群体中控制乙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0%D.男性个体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2%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小动物的生活。为研究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农田土壤节肢动物数量的影响,4月中旬,内蒙古研究人员将一块试验田平均分成4份,埋入不同质量的玉米秸秆,分别于6月~9月调查4个秸秆量不同的农田中土壤节肢动物数量,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土壤中节肢动物的身体微小、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调查时常用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采集,统计方法常用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法。(2)据图分析,本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有:一是6月~8月初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8月初之后逐渐下降;二是在一定范围内,_____________。(3)调查中还发现,某种以农作物根茎为食的蟋蟀,在6月~8月的数量变化趋势与上图中12000kg/hm2的曲线趋势相近。据此可判断,此蟋蟀种群在7月份时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___型,为降低其对农作物的危害,生产上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吸引和诱捕雄性个体,使蟋蟀种群的_____________下降,从而降低种群数量,这属于_____________防治。8.(10分)2019年1月由东南亚侵入我国云南的草地贪蛾对玉米等农作物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经科学家试验研究表明,引入蠋蝽作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在防治草地贪蛾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田地中包含草地贪蛾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草地贪蛾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入蠋蝽来控制草地贪蛾的数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治,二者可通过反馈调节来维持数量相对稳定,其中反馈调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引入蠋蝽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野生生菜通常为绿色,遭遇低温或干旱等逆境时合成花青素,使叶片变为红色。花青素能够通过光衰减保护光合色素,还具有抗氧化作用。人工栽培的生菜品种中,在各种环境下均为绿色。科研人员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1)用野生型深红生菜与绿色生菜杂交,F1自交,F2中有7/16的个体始终为绿色,9/16的个体为红色。①本实验中决定花青素有无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②本实验获得的F2中杂合绿色个体自交,后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F2自交,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所有株系中,株系内性状分离比为3:1的占___________________(比例),把这样的株系保留,命名为1号、2号__________。(3)取1号株系中绿色与深红色个体进行DNA比对,发现二者5号染色体上某基因存在明显差异,如下图所示。据图解释:1号株系中绿色个体的r1基因编码的r1蛋白丧失功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4)进一步研究发现,与生菜叶色有关的R1和R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互结合成为复合体后,促进花青素合成酶基因转录,使生菜叶片呈现深红色。在以上保留的生菜所有株系中都有一些红色生菜叶色较浅,研究人员从中找到了基因R3,发现R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也能与R1蛋白质结合。据此研究人员做出假设:R3蛋白与R2蛋白同时结合R1蛋白上的不同位点,且R1R2R3复合物不能促进花青素合成酶基因转录。为检验假设,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向浅红色植株中转入某一基因使其过表达,实验结果如下。受体植株转入的基因转基因植株叶色浅红色植株(R1R1R2R2R3R3)R1深红色浅红色植株(R1R1R2R2R3R3)R2深红色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上述假设,如果支持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支持请提出新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下图是相关人体稳态部分调节机制的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GnRH、LH、FSH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睾丸酮的含量在小于正常范围时GnRH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_。(2)由图乙可知,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图中免疫细胞接受的信号分子a、b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免疫细胞为T细胞,当其受损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图丙表示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3)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____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4)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能迅速的被______________细胞(填字母)特异性识别,此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细胞。11.(15分)实时荧光定量PCR简称q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目前检测微小残留病变的常用方法。将标有荧光素的Taqman探针与待测样本DNA混合后,在变性、复性、延伸的热循环中,与待测样本DNA配对结合的Taqman探针被Taq酶切断,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如下图所示),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强度增加,通过实时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可得Ct值(该值与待测样本中目的基因的个数呈负相关)。(1)做qPCR之前,需要先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__________。除此之外,qPCR的反应体系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在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_为新链的合成提供能量。(3)医务人员对三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由B基因过量表达导致)进行治疗后,想检测治疗效果,利用上述技术写出实验思路和简要结果分析。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简要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1、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该实验只能证明T2噬菌体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内,不能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大肠杆菌外,可通过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来证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大肠杆菌外面,A错误;B、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噬菌体DNA新链的合成利用的是大肠杆菌中没有带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时间内噬菌体可能增殖多代,故该实验完成后可能会出现不含有标记的子代噬菌体,B错误;C、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外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若不进行搅拌处理,离心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随大肠杆菌一起进入沉淀物中,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不含有标记,故沉淀物中的放射性不会明显增强,C错误;D、若混合培养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含有标记的噬菌体,上清液中放射性会增强,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明确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噬菌体繁殖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D【解析】

生长素、赤霉素均能促进茎段生长,IAA和GA具有协同作用。I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根的敏感性大于茎;GA具有促进作用,没有两重性。【详解】A、对IAA而言,根的敏感度更高,A错误;B、IAA浓度为b时,对根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表现为正常生长,B错误;C、IAA浓度大于c时,对茎的促进作用减弱,C错误;D、从图中看出GA没有表现为抑制作用,所以没有两重性,仅IAA表现出两重性,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易错点是区分生长素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理解两重性必须要体现为抑制作用。3、A【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基因频率改变的影响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选择的过程中,把存活下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1.2单位/cm3的培养基里,逐步提高青霉素浓度,存活下来的细菌越来越多,说明存活下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后代并不都具有很强的抗青霉素能力,A错误;B、存活下来的细菌进行繁殖并将其抗性基因传给后代,最后细菌都具有抗药性,青霉素对它们不再起作用,B正确;C、青霉素直接选择了生物的表现型,后代的有利变异逐渐累加在一起,导致强抗药性的细菌出现,C正确;D、青霉素不能诱发基因突变,原始细菌体内存在的抗药性突变与青霉素的作用无关,D正确。故选A。4、C【解析】

A、因寒冷环境中人体与外界温差较大,故寒冷环境中人体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A项错误;B、肾小管细胞是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其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即其能选择性地表达抗利尿激素基因,B项错误;C、激素的合成都需要酶。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而激素是功能性的细胞(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所以并不是所有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C项正确;D、脱落酸能促进休眠,抑制种子萌发,D项错误。故选C。5、B【解析】

多糖有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核酸包括DNA和RNA,细胞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构成。【详解】A、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植物细胞内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A错误;B、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B正确;C、核糖体没有膜,不构成生物膜系统,C错误;D、真菌一般属于分解者,寄生的真菌属于消费者;动物不都是消费者,部分动物属于分解者,如某些原生动物和蚯蚓、白蚁等,D错误。故选B。6、D【解析】

由表可知,甲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因此甲病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乙病的男性患者少于女性,因此乙病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详解】A、由表可知,甲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因此甲病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A正确;B、乙病的男性患者少于女性,因此乙病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B正确;C、乙病的男性患者占10%,由于乙病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XBY占10%,XbY占90%,则XB的基因频率为10%,C正确;D、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因此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此时乘法定律不适用,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取样器取样记名计算目测估计秸秆添加量越多动物数量越多增长出生率生物【解析】

本题研究的是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农田土壤节肢动物数量的影响,图中可以看出,玉米秸秆还田量越多,土壤中节肢动物数量越多,6月~8月初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8月初之后逐渐下降。【详解】(1)土壤中节肢动物的身体微小、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调查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统计方法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据图可知,本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有:按时间变化分析,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在6月~9月内的数量变化规律为6月~8月初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8月初之后逐渐下降;四条曲线对比,在一定范围内秸秆添加量越多动物数量越多。(3)某种以农作物根茎为食的蟋蟀,在6月~8月的数量变化趋势与图中12000kg/hm2的曲线趋势相近。据此可判断,此蟋蟀种群在7月份时的种群数量正在上升,所以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为降低其对农作物的危害,生产上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吸引和诱捕雄性个体,改变了蟋蟀的性别比例,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从而降低种群数量,这属于生物防治。【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以及生态系统的生物防治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8、玉米→草地贪蛾→蠋蝽(初级)消费者生物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直接以绿色植物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一般为消费者,分解动植物遗体残骸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腐生动物也属于分解者。【详解】(1)草地贪蛾对玉米等农作物产生了极大的危害,说明草地贪蛾以玉米为食,引入蠋蝽作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可防治草地贪蛾,说明蠋蝽捕食草地贪蛾,所以玉米田地中包含草地贪蛾的一条食物链是玉米→草地贪蛾→蠋蝽。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草地贪蛾属于初级消费者。(2)引入蠋蝽来控制草地贪蛾的数量属于利用捕食性天敌来控制种群数量,属于生物防治。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3)引入蠋蝽可控制草地贪蛾的数量,从而使能量更多的储存在玉米等农作物中,所以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意义是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9、2红色出现需要含有2种显性基因;而绿色杂合子只含有1种显性基因,其自交后不可能出现含2种显性基因的个体1/4r1基因中间碱基对缺失(5个),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不支持。新假设:R3蛋白与R2蛋白竞争R1蛋白上的相同结合位点,但R1R3复合物不能促进花青素合成酶基因转录。【解析】

F2代9∶7的性状分离比符合9∶3∶3∶1的变式,是判断该对性状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依据。若用A/a以及B/b来表示,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2的基因型和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1∶2∶1∶2∶1。【详解】(1)①F2中红色个体与绿色个体比例为9∶7,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决定花青素有无的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②由①可知,决定该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用A/a以及B/b来表示,红色个体基因型为A_B_,绿色个体基因型包括A_bb、aaB_和aabb,绿色杂合子包括Aabb、aaBb,自交后代最多只有一种显性基因,而红色出现需要含有2种显性基因,因此其自交后代全为绿色。(2)自交后代分离比为3∶1,说明有一对基因属于杂合子,同时红色出现需要含有2种显性基因,而绿色杂合子只含有1种显性基因,因此符合情况的基因型包括AaBB、AABb,这两种基因型在F2中占2/16+2/16=1/4。(3)由图可知,与R1相比,r1缺失了5个碱基对,由于碱基对缺失,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向浅红色植株R1R1R2R2R3R3中转入基因R1或R2,均可使转基因植株叶色变为深红色,若R3蛋白与R2蛋白同时结合在R1蛋白上的不同位点,且R1R2R3复合物不能促进花青素合成酶基因转录,则两种转基因植株都应为浅红色,所以实验结果不支持上述假说。R1R2复合物可促进花青素合成酶基因转录,推测R3蛋白与R2蛋白结合在R1蛋白的同一位点,转入基因R1或R2,均会使R1R2复合物含量增加,使转基因植物叶色变为深红色,但R1R3复合物不能促进花青素合成酶基因转录。即新假设为:R3蛋白与R2蛋白竞争R1蛋白上的相同结合位点,但R1R3复合物不能促进花青素合成酶基因转录。【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基因控制性状的机理,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尤其第(4)问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考生能根据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推理。10、增加神经—体液—免疫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T细胞受损后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使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减少,故产生的抗体减少体液记忆细胞b反应更快、更强,产生抗体更多T【解析】

图甲:下丘脑、垂体、睾丸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图乙:血液运输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激素作用于免疫细胞,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图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其中a表示T淋巴细胞,b表示记忆细胞,c表示浆细胞,d表示抗体。【详解】(1)当睾丸酮含量小于正常范围时,下丘脑产生的GnRH会促进垂体产生LH和FSH,垂体产生的这两种激素会促进睾丸产生睾丸酮,所以当睾丸酮含量偏小时,GnRH会增加。(2)乙图中既有激素,又有神经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还有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可以体现出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图中免疫细胞接受的a表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b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当T细胞其受损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主要的原因是T细胞受损,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使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减少。(3)该免疫过程有B细胞的参与,为体液免疫,b细胞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不产生抗体,因此为记忆细胞。(4)图中a为吞噬细胞,b为记忆细胞,c为浆细胞,当相同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