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试卷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试卷
一、书写展示。(3分)
1.(2024五下·固始期末)请将下面的古诗抄写在下边。要求自行设计排版,书写美观、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荷叶罗裙一色栽,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采莲曲》
【答案】荷叶罗裙一色栽,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采莲曲》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裙、蓉、歌、栽"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二、积累与运用。(44分)
2.(2024五下·固始期末)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1)宝岛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fēngē的一部分,祖国领土完整,是shénshèng不可qīnfàn的。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不可zǔdǎng。
(2)在liáokuò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极目yuǎntiào,你便能感受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赛马场上热闹非凡,骑手们个个móquáncāzhǎng,yuèyuèyùshì,一场精彩的比赛即将开始。
【答案】(1)分割;神圣;侵犯;阻挡
(2)辽阔;远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侵犯"的“侵”不要写成形近字“浸”,“阻挡”的“挡"不要写成形近字“档”。
(2)“辽阔"的“阔”不要写成形近字“阅”,“远眺”的“眺"不要写成形近字“跳”。
故答案为:(1)分割、神圣、侵犯、阻挡(2)辽阔、远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3.(2024五下·固始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点缀(zhuì)搔痒(shāo)难堪(kān)熠熠发光(yì)
B.桅杆(gǎn)踌躇(chú)造诣(yì)郑重其事(zhèng)
C.矜持(jīn)停泊(bó)旖旎(nǐ)龇牙咧嘴(cī)
D.喧哗(huá)牛犊(dú)晦暗(huì)弗能应(fú)
【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有误,“搔痒"的“搔"应读“sāo"。
B.有误,杆:[gān]杆子,用木头等制成的派—定用场的细长的东西。[gǎn]器物上较细长的棍状物。有的实心,有的中空。故“桅杆"的“杆"应读“gān"。
C.有误,“她牙咧嘴"的“砒"应读“zī”。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4.(2024五下·固始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A.崭新武艺发怔手急眼快
B.昼夜保拇吆喝踉踉跄跄
C.彼此放肆泛滥膘肥体壮
D.祸患伤疤绷带烟波皓渺
【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手疾眼快:形容动作迅速,眼光敏捷。故“手急眼快"的“急"错误。
B.有误,保姆:指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故“保拇"的“拇"错误。
C.正确。
D.有误,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烟雾迷茫。故“烟波皓渺"的“皓"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5.(2024五下·固始期末)将下列加点字词换成括号中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疏软了!(松软)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听说)
C.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告示)
D.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于不陷也"。(名誉)
【答案】D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找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想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A、B、C恰当。
D.不恰当,“誉”的意思是赞誉,夸耀。应将括号里的词语换成“夸耀"。
故答案为:D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6.(2024五下·固始期末)“贾宝玉天生贵zhòu____,他是衔着宝玉出身的富贵公子。”李军不知道“zhòu"字怎么写,他从《新华字典》中查到几个读音一样的字,应该选哪个“zhòu”呢?()
A.籀:大篆,汉字字体的一种。
B.肯:古代帝王或贵族的子孙。
C.酎:经过两次或多次复酿的重酿酒。
D.绉:一种有皱纹的丝织品。
【答案】B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查字典的能力,在通过字音查到该字的时候,因为有很多同音字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字,这时候可以借助后面的解释去确定。文段中说贾宝玉是衔着宝玉出生的富贵公子,那这里的“zhòu"应该就和贵族有关,那就是最后一个“胄”字有这个意思,就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同音字的辨析。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各选项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作答。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判断即可。
7.(2024五下·固始期末)阅读以下人物名片;人物年龄与别称相匹配的一项是()
(一)毛岸英未过____之年的毛岸英英勇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二十八岁。(一)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老人,今年迎来百岁寿辰,正是____之年,仍坚持不懈地工作。(一)王亚平1980年出生的王亚平,踏入了____之年,她出色地完成了航天任务,令人佩服。
A.弱冠古稀不惑
B.而立古稀豆蔻年华
C.而立期颐不惑
【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没到壮年,叫作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稀:指人七十岁。不惑:不迷惑;四十岁的代称。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期颐:指人一百岁。A、B不正确。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8.(2024五下·固始期末)下列成语、名言、歇后语的用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晨是班级里的点子大王。大伙儿都说,他就是梁山泊的军师一无(吴)用。
B.爷爷辛苦工作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天天在家养尊处优,享受天伦之乐。
C.这人说话很不守信,满嘴都是谎话。老师曾多次跟他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可结果呢,他还是外甥打灯笼一照旧(舅)。
D.妹妹今天打预防针,护士阿姨一针见血,妹妹哇哇大哭。
【答案】C
【知识点】格言、名言;歇后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A.有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一般用来说某人没有用处,就叫无用。题干中小晨是点子大王,对班级很有用,歇后语运用错误。
B.有误。“养尊处优"意思是处于尊贵的地位,享受优裕的生活(多含贬义)。题干中爷爷辛苦工作一辈子与词语意思不符,句子也并未有贬义。
C.正确。“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意思为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题干中老师多次让他改说谎的毛病都没有效果,与歇后语意思相同。
D.有误。“一针见血"意思是比喻文章、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题干中的意思是护士打针很疼,与词语意思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平时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理解歇后语的本意,很容易找到答案。
9.(2024五下·固始期末)将下列语句填人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相机,放飞心情,享受生活。一路风尘仆仆,走走停停。
游走大漠,____;探访名山,____;踏访古镇,____;梦游江南____……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欣赏特色民居,小桥流水
③望尽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渔舟唱晚
A.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②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结合“游走大漠"可以想到“望尽黄沙白草,长河落日”,“探访名山"可以想到“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踏访古镇"可以想到"欣赏特色民居,小桥流水”,“梦游江南"可以想到“感受杏花春雨,渔舟唱晚"。
故答案为:A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10.(2024五下·固始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改为反问句)
(2)孙膑对田忌说:“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改为转述句)
(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请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选择一个情景写一写。
课间活动时的校园清晨的公园月夜的荷塘
(5)妹妹跑起来很吃力,她的脸蛋儿通红,微微凸出的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她一边向前跑,一边小声对自己说:“加油,你是最棒的!"(照样子,用上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下面的情境)
同学看书时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难道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吗
(2)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
(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
(4)课间活动时的校园: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小燕子似的飞出教室,有打球的,有跑步的,有跳绳的,太热闹了!
(5)只见她右手执笔,时而低眉沉思,好像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时而又噗哧—声娇笑,喃喃地说:“太好了!"再过一会,又一脸认真的样子,拿着一杆笔这里勾勾那里画画。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考查反问句的改写。在句首加“难道”,“都"改为“不”,句末加“吗”,句号改为问号。如:难道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吗
(2)考查转述句的改写。去掉冒号、引号,把“我"改为“他”,把“您"改为“田忌"。
即: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
(3)考查修改病句。成分残缺。在"四大名著"后加“之一”。即:《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
(4)考查情景写话。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运用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如:课间活动时的校园: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小燕子似的飞出教室,有打球的,有跑步的,有跳绳的,太热闹了!
(5)考查句子仿写。作答时注意例句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情境。
如:同学看书时的样子:只见她右手执笔,时而低眉沉思,好像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时而又噗哧一声娇笑,喃喃地说:“太好了!"再过一会,又一脸认真的样子,拿着一杆笔这里勾勾那里画画。
故答案为:(1)难道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吗(2)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4)课间活动时的校园: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小燕子似的飞出教室,有打球的,有跑步的,有跳绳的,太热闹了!(5)只见她右手执笔,时而低眉沉思,好像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时而又噗哧—声娇笑,喃喃地说:“太好了!"再过一会,又一脸认真的样子,拿着一杆笔这里勾勾那里画画。
【点评】本题考查改写句子、句子仿写、修改病句、情景写话。作答时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原意。作答句子的仿写时要注意例句的句式、写法等特点。情景写话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不要出现语病和错别字。修改病句先找病因再做修改。这种题型是小学语文考试常见的题型,平时要加强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11.(2024五下·固始期末)根据所学的内容填空。
(1)中华文化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之道。所谓小人,则“,必自毙";所谓君子,则能有所不为。谈到小人和君子的区别,我会想到“_________”。(《论语》)
(2)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那是王昌龄的“____________”,誓将进犯之敌打败的豪言壮语;也是陆游“___,南望王师又一年”总等不到朝廷军队收复失地的失望与愤慨;更是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___"的极度喜悦。
(3)《清贫)中,方志敏___的品质令人敬佩;《青山处处埋忠骨》让我们领略了毛主席___的伟大胸怀;《梅花魂》让我们认识了___的外祖父。
【答案】(1)多行不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青春作伴好还乡
(3)矜持不苟、舍已为公;以国家为重、不徇私情;思念家乡、眷恋祖国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课文理解。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1)“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指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谈到小人和君子的区别,我会想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清贫)中,方志敏甘于清贫的品质令人敬佩。《青山处处埋忠骨》让我们领略了毛主席超乎常人的伟大胸怀。学习课文《梅花魂》,我们认识了热爱祖国的外祖父。
故答案为:(1)多行不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青春作伴好还乡(3)矜持不苟、舍已为公/以国家为重、不徇私情/思念家乡、眷恋祖国
【点评】名言警句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非常广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格言的意思;特别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12.(2024五下·固始期末)课外读书吧。
(1)“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之两不知!"这首诗出自中人物之手。
(2)古往今来,我国的文人雅士赏花、爱花、知花、护花。更喜欢写“花”,我知道带有“花"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
(3)古人常常以花喻人,借花言事。与“花”有关的成语特别多,其中形容说话的文采和美好的成语是()
A.心花怒放B.舌绽莲花C.妙笔生花D.蕙质兰心
【答案】(1)《红楼梦》;林黛玉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B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经典名著以及作家及其作品。“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之两不知!"这首诗出自曹雪芹《红楼梦》里面林黛玉所作《葬花吟》描绘了春天结束时花朵调谢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美丽事物易逝的感慨。
(2)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牧《赠别二首》
(3)本题考查成语。A.心花怒放:形容内心高兴极了。B.舌绽莲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美妙。C.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D.蕙质兰心:比喻女子心地"蕙心"似的纯洁,品质“兰花"似的高雅。故选B。
故答案为:(1)《红楼梦》、林黛玉(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作家及其作品,需要综合积累的基础上作答。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三、阅读与理解。(23分)
(2024五下·固始期末)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掀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3.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作用。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拇指____________的特点。你想接着往下写一句,
16.由文段中的“大拇指”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为什么?
【答案】13.体形;头形;构造
14.引出下文
15.排比;拟人;最肯吃苦。有了脏东西,他使劲擦:需要按下瓶盖,他责无旁贷;写字时,他协助食指捏住笔杆
16.我想到了护林员,他们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默默努力着,付出着。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手指》主要讲了五个手指不同的姿态、工作及优缺点,阐明了团结一致就能成功的道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短文中“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可知,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故答案为:体形、头形、构造
14.本题考查句段作用。从句子“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掀电铃。"引出了下文"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故文中画“____"的句子在文中起引出下文作用。
故答案为:引出下文
1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扩展写话。句子“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掀电铃。"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特点。根据划线句子,写出大拇指的特点即可。如:有了脏东西,他使劲擦;需要按下瓶盖,他责无旁贷;写字时,他协助食指捏住笔杆。
故答案为:排比、拟人、最肯吃苦。有了脏东西,他使劲擦:需要按下瓶盖,他责无旁贷;写字时,他协助食指捏住笔杆
16.本题考查开放探究。根据对短文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作答即可。如:我想到了护林员。因为他们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默默努力着,付出着。
故答案为:我想到了护林员,他们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默默努力着,付出着。
(2024五下·固始期末)课外阅读。
我的飞天梦
①我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里,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小时候,只要放假,我就帮着大人在地里拔草,掰玉米,种花生,粗活细活样样都干。我曾被草丛里的虫子吓得尖叫,也被草刺得手上全是血口子…但我知道庄稼地头的活计不是游戏,要踏下心去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着父母为了养活我和妹妹日夜辛苦劳作,我从小就懂得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个道理也让我受益终生,那就是“只有耕耘才有收获"。
②2009年,我报名参加女航天员选拔。通过一次次的考验与筛选,我最终幸运入选,成为我们国家第一批女航天员。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梦想,我常说自己是个幸运儿,幸运地赶上了我们国家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又幸运地赶上了我们国家招收第一批女航天员。成长在祖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节点上,这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幸运。
③2010年,我开始参加航天员的训练,1000多个没有休息日、没有娱乐时间、全身心拼搏的日夜,至今记忆犹新。出舱活动水下训练中,我身着水下服,在10米深的水下,克服水的阻力和服装40千帕的压力,不断调整身体姿态,完成攀爬、操作等各种动作,持续水下工作五六个小时,饿了只能忍着,痒了痛了也没法挠。无论是水下训练,还是逃逸塔和野外生存训练,都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向着飞天的梦想一步步攀登接近。那三年训练,我一直都是用心在体会着其中的艰辛、快乐和追梦的幸福。
④2013年6月11日,我终于驾乘“神舟十号”飞船,完成了神圣美妙的太空飞行任务。走过簇拥着送我们出征的人群,大家由衷地呐喊着、挥舞着国旗,我们登上发射塔架,坐进返回舱。平静,平静,再平静,心里只剩下六个字,责任、使命、圆梦;当我举起右手,对着舱内摄像头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我将带着国家的荣誉、主席的期盼、众人的期待和多年的努力,去兑现我的入队誓言,去完成我的使命责任,去圆一个我们共同的梦。
⑤2021年10月16日,我再次实现飞天梦想,和翟志刚、叶光富共同执行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执行期间,我身着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
⑥半年后,我顺利完成航天任务,回来了。我想说,在地面的时候,祖国是家,太空是梦;在太空的时候,太空是家,祖国是梦。现在,我站在祖国的大地上,时刻准备着重整旗鼓,只为再出发。
(讲述人:王亚平)
17.阅读短文内容,回顾王亚平实现飞天梦的时间和事件,完成练习。
①概括并填空。
①2010年③2021年
成为女航天员②___驾乘“神舟十号”④_________
②联系上面的思维导图,我认识了一位的女航天员王亚平。
③短文③④自然段也有很多语句能体现她这一精神,请挑选其中一处。____________
18.联系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只有耕耘才有收获"的信念支撑王亚平努力拼搏,实现飞天梦。
②王亚平是我们国家第一批女飞行员.第七批女航天员。
③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女航天员勇敢追梦的故事。
④王亚平是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
19.对“在地面的时候,祖国是家,太空是梦:在太空的时候,太空是家,祖国是梦”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我们人在地球时,探索太空永远是我们最美好的梦想。
B.当我们身处太空时,回到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幸福的心愿。
C.当我们在太空建立新的家园之后,我们就可以放弃祖国、
20.王亚平在文中多次提到她是幸运的,你觉得她能实现自己的飞天梦,仅仅是因为幸运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发表你的观点。
【答案】17.2009年;2013年;参加航天员训练;驾乘“神舟十三号"并成功出舱;顽强拼搏;无论是水下训练……一步步攀登接近。
18.正确;错误;正确;正确
19.C
20.不是。实现飞天梦要有坚定的信念,要勇敢地去追梦,要有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点评】做阅读理解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②审清题意,回读原文。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③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组织好语言作答。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理解。①阅读短文可知此题是按时间顺序来写一个事件的发展的。结合第②③④⑤文段内容的可知,2009年,王亚平她服名参加女航天员选拔成功。成为女航美员,2010年。她开始参加航天员的训练;2013年6月11日。终于驾乘神舟+号飞船;2021年10月16日,再次实现飞天梦想。和翟志刚、叶光富共同执行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并成功出舱。
②从课文内容可知,从2009年。王亚平选拔成功成为女航天员到2021年驾乘神舟十三号~并成功出舱,这样的成功背后离不开王要平日复一日刻苦训练,脚踏实地,不畏艰苦,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心中有梦想,有坚定的信念,敢于追梦,最终才会一次一次的成动。
③短文第③自然段很多越方都体现了王亚平顽强拼搏,刻苦训练,文中这句:持续水下工作五六个小时,饿了只能忍着,痒了痛了也发法挠。无论是水下训练,还是逃逸塔和野外生存训练,都只有坚持、坚持、两坚持,才能向着飞天的梦想一步步攀登接近。
故答案为:①2009年;2013年;参加航天员训练;驾乘“神舟十三号"并成功出舱;②顽强拼搏;③无论是水下训练……一步步攀登接近。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获取信息。①第①自然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着父母为了养活我和妹妹日夜辛苦劳作。我从小就懂得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个道理也让我受益终生。那就是"只有耕坛才有收获”。从文中这句话可知这个只有耕耘才有收获的信念从小王亚平就懂得这个道理,长大后伴随这个理念努力拼博,实现飞天梦。
②第②自然段文中内容可知:2009年。王亚平服名参加女航天员选拔成功入选,成为我们国家第一批女航天员。也是国家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又是国家招收第一批女航天员。故此题是错误的。
③短文是按时间逻辑来写一位女航天员勇敢追梦事件的发展的故事,从每个文段的第一句表示时间的表述可以看出。从王亚平小时候——2009年——2010年—2013年——2021年这样的时间顺序写她如何追梦的。
④短文第⑤白然段"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省位"一词表示第一次出现的事件。以前都没有出现过的,说明了王亚中是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
故答案为:正确、错误、正确、正确
19.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解释。“当我们人在地球时,探索太空永远是我们最关好的梦想。”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王亚平的飞天梦想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梦想,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决定着这个梦想成功与否,这个飞天梦中国当时是还没有能力实现的,所以说探索太空永运是我们最好的梦想。“当我们身处太空时,回到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幸福的心愿。“神舟十三号"或人飞行任务从太空成功返回出舱,是全中国人共同期待的,是万众一心的梦想。也标志着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当我们在太空建立新的家园之后,我们就可以放弃祖国。“文段中并没有从哪里体现说在太空建立新的家园,放弃国。第④段我站在祖国的大地上,时刻准备着重整旗鼓,只为再出发l“更好的说明不但不放弃祖国。只想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做更大贡献。故此项说法是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20.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结合文段我们知道,王亚军从报名参加女航天员选拔,最终成功实现飞天梦,不仅仅是幸运的问题,她的或功不是凑巧,而是离不开成长祖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节点上和她平时的一系列刻苦训练。如第③自然段“2010年,王亚平参加航天员训练,I000多天没有体息日,没有娱乐时间,全身心拼博的日夜。无论是水下训练,还是逃逸塔和野外生存训练,都只有坚持、坚持、两坚持,才能向着飞天的梦想一步步攀登接近。"这些句子看出王亚平发挥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坚持梦想,在砥砺自我中最终走向成功。
故答案为:不是。实现飞天梦要有坚定的信念,要勇敢地去追梦,要有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
四、习作表达。(30分)
21.(2024五下·固始期末)题目:我身边的“家"
在生活中,我们把具有某种独特性格或技能的人称为“家”,比如“故事家"、“美食家”“搞笑家"……在你的身边,有什么“家"?,补充题目,运用本学期学习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他(她)的个性特点。注意感情真挚,语句通顺,书写端正:不少于450字。
【答案】我身边的“唠叨家”清早,闹钟“丁零零"地在我耳边响起,我睡眼朦胧地睁开眼一看才6点钟,正想翻身再睡一下的时候,妈妈叫起来了:“快点起床,别睡了,再睡上学就要迟到了,快穿好衣服。"我极不情愿地爬起来穿了衣服,刚穿好,妈妈的声音又来了∶“先刷牙洗脸,然后快点吃早餐了,多吃点,不然上午会饿,人一饿记忆力会下降的,会影响学习的。"我不愿吃的煮鸡蛋硬让我吃了两个。在我终于可以背起书包准备出门时,妈妈又唠叨起来了:“检查好书包,看东西带齐了没有”
放学回来了,我书包一丢,正想跑出家门找朋友玩弹珠,妈妈又叫了起来:“先写作业,认真一点写,早一点把作业写完,别到很晚还没写完。"我好不容易写完作业,刚打开电视准备“大饱眼福”的时候,妈妈的唠叨又来了:“洗澡睡觉了,早睡早起精神好。"你看,妈妈的唠叨从早到晚都没停过,你说烦不烦。
可是有一次,我彻底改变了对妈妈唠叨的看法。有一个早上,妈妈要我检查好书包,看东西带齐了没有,我看都没看就说带齐了。到了学校,第二节语文课时,我发现我的语文书忘在家里了,整堂课我的心都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发现批评我,那节语文课也没学好,直后悔没听妈妈的话检查好书包。
我现在才明白妈妈的唠叨是为了我好,所以我已经喜欢妈妈的唠叨了,因为那一句句的唠叨也是一句句的爱。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写人作文。要求选择自己身边最具有特点的人写一篇习作。看到这个要求,你首先会想到谁呢你眼中的他(她)有什么优点呢,他的闪光点是什么,在记忆中把他(她)搜寻出来,明确写些什么。写作时首先要交代“我"眼中的他(她)有什么不一样,他(她)的个性特点的表现在哪些方面,确定了题目,然后扣住题目来写,可以先交代他(她)是谁,再选择一两件能体现他(她)的个性特点的事写下来,最后总结,可与开头呼应。注意详略,适当的运用修辞方法和人物描写方法。
【点评】本文小作者抓住清早、放学时妈妈的“唠叨”,又选择了生活中典型的事例,表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表达了对妈妈的理解与感恩,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1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试卷
一、书写展示。(3分)
1.(2024五下·固始期末)请将下面的古诗抄写在下边。要求自行设计排版,书写美观、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荷叶罗裙一色栽,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采莲曲》
二、积累与运用。(44分)
2.(2024五下·固始期末)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1)宝岛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fēngē的一部分,祖国领土完整,是shénshèng不可qīnfàn的。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不可zǔdǎng。
(2)在liáokuò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极目yuǎntiào,你便能感受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赛马场上热闹非凡,骑手们个个móquáncāzhǎng,yuèyuèyùshì,一场精彩的比赛即将开始。
3.(2024五下·固始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点缀(zhuì)搔痒(shāo)难堪(kān)熠熠发光(yì)
B.桅杆(gǎn)踌躇(chú)造诣(yì)郑重其事(zhèng)
C.矜持(jīn)停泊(bó)旖旎(nǐ)龇牙咧嘴(cī)
D.喧哗(huá)牛犊(dú)晦暗(huì)弗能应(fú)
4.(2024五下·固始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A.崭新武艺发怔手急眼快
B.昼夜保拇吆喝踉踉跄跄
C.彼此放肆泛滥膘肥体壮
D.祸患伤疤绷带烟波皓渺
5.(2024五下·固始期末)将下列加点字词换成括号中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疏软了!(松软)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听说)
C.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告示)
D.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于不陷也”。(名誉)
6.(2024五下·固始期末)“贾宝玉天生贵zhòu____,他是衔着宝玉出身的富贵公子。"李军不知道“zhòu”字怎么写,他从《新华字典》中查到几个读音一样的字,应该选哪个“zhòu"呢?()
A.籀:大篆,汉字字体的一种。
B.肯:古代帝王或贵族的子孙。
C.酎:经过两次或多次复酿的重酿酒。
D.绉:一种有皱纹的丝织品。
7.(2024五下·固始期末)阅读以下人物名片;人物年龄与别称相匹配的一项是()
(一)毛岸英未过____之年的毛岸英英勇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二十八岁。(一)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老人,今年迎来百岁寿辰,正是____之年,仍坚持不懈地工作。(一)王亚平1980年出生的王亚平,踏入了____之年,她出色地完成了航天任务,令人佩服。
A.弱冠古稀不惑
B.而立古稀豆蔻年华
C.而立期颐不惑
8.(2024五下·固始期末)下列成语、名言、歇后语的用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晨是班级里的点子大王。大伙儿都说,他就是梁山泊的军师一无(吴)用。
B.爷爷辛苦工作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天天在家养尊处优,享受天伦之乐。
C.这人说话很不守信,满嘴都是谎话。老师曾多次跟他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可结果呢,他还是外甥打灯笼一照旧(舅)。
D.妹妹今天打预防针,护士阿姨一针见血,妹妹哇哇大哭。
9.(2024五下·固始期末)将下列语句填人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相机,放飞心情,享受生活。一路风尘仆仆,走走停停。
游走大漠,____;探访名山,____;踏访古镇,____;梦游江南____……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欣赏特色民居,小桥流水
③望尽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渔舟唱晚
A.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②①③④
10.(2024五下·固始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改为反问句)
(2)孙膑对田忌说:“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改为转述句)
(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请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选择一个情景写一写。
课间活动时的校园清晨的公园月夜的荷塘
(5)妹妹跑起来很吃力,她的脸蛋儿通红,微微凸出的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她一边向前跑,一边小声对自己说:“加油,你是最棒的!"(照样子,用上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下面的情境)
同学看书时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24五下·固始期末)根据所学的内容填空。
(1)中华文化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之道。所谓小人,则“,必自毙”;所谓君子,则能有所不为。谈到小人和君子的区别,我会想到“_________"。(《论语》)
(2)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那是王昌龄的“____________”,誓将进犯之敌打败的豪言壮语;也是陆游“___,南望王师又一年"总等不到朝廷军队收复失地的失望与愤慨;更是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___”的极度喜悦。
(3)《清贫)中,方志敏___的品质令人敬佩;《青山处处埋忠骨》让我们领略了毛主席___的伟大胸怀;《梅花魂》让我们认识了___的外祖父。
12.(2024五下·固始期末)课外读书吧。
(1)“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之两不知!"这首诗出自中人物之手。
(2)古往今来,我国的文人雅士赏花、爱花、知花、护花。更喜欢写“花”,我知道带有“花"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
(3)古人常常以花喻人,借花言事。与“花”有关的成语特别多,其中形容说话的文采和美好的成语是()
A.心花怒放B.舌绽莲花C.妙笔生花D.蕙质兰心
三、阅读与理解。(23分)
(2024五下·固始期末)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掀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3.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作用。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拇指____________的特点。你想接着往下写一句,
16.由文段中的“大拇指"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为什么?
(2024五下·固始期末)课外阅读。
我的飞天梦
①我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里,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小时候,只要放假,我就帮着大人在地里拔草,掰玉米,种花生,粗活细活样样都干。我曾被草丛里的虫子吓得尖叫,也被草刺得手上全是血口子…但我知道庄稼地头的活计不是游戏,要踏下心去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着父母为了养活我和妹妹日夜辛苦劳作,我从小就懂得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个道理也让我受益终生,那就是“只有耕耘才有收获”。
②2009年,我报名参加女航天员选拔。通过一次次的考验与筛选,我最终幸运入选,成为我们国家第一批女航天员。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梦想,我常说自己是个幸运儿,幸运地赶上了我们国家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又幸运地赶上了我们国家招收第一批女航天员。成长在祖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节点上,这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幸运。
③2010年,我开始参加航天员的训练,1000多个没有休息日、没有娱乐时间、全身心拼搏的日夜,至今记忆犹新。出舱活动水下训练中,我身着水下服,在10米深的水下,克服水的阻力和服装40千帕的压力,不断调整身体姿态,完成攀爬、操作等各种动作,持续水下工作五六个小时,饿了只能忍着,痒了痛了也没法挠。无论是水下训练,还是逃逸塔和野外生存训练,都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向着飞天的梦想一步步攀登接近。那三年训练,我一直都是用心在体会着其中的艰辛、快乐和追梦的幸福。
④2013年6月11日,我终于驾乘“神舟十号"飞船,完成了神圣美妙的太空飞行任务。走过簇拥着送我们出征的人群,大家由衷地呐喊着、挥舞着国旗,我们登上发射塔架,坐进返回舱。平静,平静,再平静,心里只剩下六个字,责任、使命、圆梦;当我举起右手,对着舱内摄像头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我将带着国家的荣誉、主席的期盼、众人的期待和多年的努力,去兑现我的入队誓言,去完成我的使命责任,去圆一个我们共同的梦。
⑤2021年10月16日,我再次实现飞天梦想,和翟志刚、叶光富共同执行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执行期间,我身着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
⑥半年后,我顺利完成航天任务,回来了。我想说,在地面的时候,祖国是家,太空是梦;在太空的时候,太空是家,祖国是梦。现在,我站在祖国的大地上,时刻准备着重整旗鼓,只为再出发。
(讲述人:王亚平)
17.阅读短文内容,回顾王亚平实现飞天梦的时间和事件,完成练习。
①概括并填空。
①2010年③2021年
成为女航天员②___驾乘“神舟十号"④_________
②联系上面的思维导图,我认识了一位的女航天员王亚平。
③短文③④自然段也有很多语句能体现她这一精神,请挑选其中一处。____________
18.联系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只有耕耘才有收获”的信念支撑王亚平努力拼搏,实现飞天梦。
②王亚平是我们国家第一批女飞行员.第七批女航天员。
③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女航天员勇敢追梦的故事。
④王亚平是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
19.对“在地面的时候,祖国是家,太空是梦:在太空的时候,太空是家,祖国是梦"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我们人在地球时,探索太空永远是我们最美好的梦想。
B.当我们身处太空时,回到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幸福的心愿。
C.当我们在太空建立新的家园之后,我们就可以放弃祖国、
20.王亚平在文中多次提到她是幸运的,你觉得她能实现自己的飞天梦,仅仅是因为幸运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发表你的观点。
四、习作表达。(30分)
21.(2024五下·固始期末)题目:我身边的“家”
在生活中,我们把具有某种独特性格或技能的人称为“家”,比如“故事家”、“美食家"搞笑家"……在你的身边,有什么“家”?,补充题目,运用本学期学习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他(她)的个性特点。注意感情真挚,语句通顺,书写端正: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荷叶罗裙一色栽,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采莲曲》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裙、蓉、歌、栽"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答案】(1)分割;神圣;侵犯;阻挡
(2)辽阔;远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侵犯”的“侵"不要写成形近字“浸”,“阻挡"的“挡”不要写成形近字“档"。
(2)“辽阔”的“阔"不要写成形近字“阅”,“远眺"的“眺”不要写成形近字“跳"。
故答案为:(1)分割、神圣、侵犯、阻挡(2)辽阔、远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3.【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有误,“搔痒"的“搔"应读“sāo"。
B.有误,杆:[gān]杆子,用木头等制成的派—定用场的细长的东西。[gǎn]器物上较细长的棍状物。有的实心,有的中空。故“桅杆"的“杆"应读“gān”。
C.有误,“她牙咧嘴"的“砒"应读“zī"。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4.【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手疾眼快:形容动作迅速,眼光敏捷。故“手急眼快"的“急"错误。
B.有误,保姆:指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故“保拇"的“拇"错误。
C.正确。
D.有误,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烟雾迷茫。故“烟波皓渺"的“皓"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5.【答案】D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找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想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A、B、C恰当。
D.不恰当,“誉”的意思是赞誉,夸耀。应将括号里的词语换成“夸耀"。
故答案为:D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6.【答案】B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查字典的能力,在通过字音查到该字的时候,因为有很多同音字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字,这时候可以借助后面的解释去确定。文段中说贾宝玉是衔着宝玉出生的富贵公子,那这里的“zhòu”应该就和贵族有关,那就是最后一个“胄"字有这个意思,就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同音字的辨析。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各选项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作答。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判断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没到壮年,叫作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稀:指人七十岁。不惑:不迷惑;四十岁的代称。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期颐:指人一百岁。A、B不正确。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8.【答案】C
【知识点】格言、名言;歇后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A.有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一般用来说某人没有用处,就叫无用。题干中小晨是点子大王,对班级很有用,歇后语运用错误。
B.有误。“养尊处优"意思是处于尊贵的地位,享受优裕的生活(多含贬义)。题干中爷爷辛苦工作一辈子与词语意思不符,句子也并未有贬义。
C.正确。“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意思为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题干中老师多次让他改说谎的毛病都没有效果,与歇后语意思相同。
D.有误。“一针见血"意思是比喻文章、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题干中的意思是护士打针很疼,与词语意思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平时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理解歇后语的本意,很容易找到答案。
9.【答案】A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结合“游走大漠"可以想到“望尽黄沙白草,长河落日”,“探访名山"可以想到“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踏访古镇"可以想到"欣赏特色民居,小桥流水”,“梦游江南"可以想到“感受杏花春雨,渔舟唱晚”。
故答案为:A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10.【答案】(1)难道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吗
(2)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
(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
(4)课间活动时的校园: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小燕子似的飞出教室,有打球的,有跑步的,有跳绳的,太热闹了!
(5)只见她右手执笔,时而低眉沉思,好像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时而又噗哧—声娇笑,喃喃地说:“太好了!"再过一会,又一脸认真的样子,拿着一杆笔这里勾勾那里画画。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考查反问句的改写。在句首加“难道”,“都”改为“不”,句末加“吗”,句号改为问号。如:难道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吗
(2)考查转述句的改写。去掉冒号、引号,把“我”改为“他”,把“您”改为“田忌"。
即: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
(3)考查修改病句。成分残缺。在"四大名著"后加“之一"。即:《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
(4)考查情景写话。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运用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如:课间活动时的校园: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小燕子似的飞出教室,有打球的,有跑步的,有跳绳的,太热闹了!
(5)考查句子仿写。作答时注意例句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情境。
如:同学看书时的样子:只见她右手执笔,时而低眉沉思,好像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时而又噗哧一声娇笑,喃喃地说:“太好了!"再过一会,又一脸认真的样子,拿着一杆笔这里勾勾那里画画。
故答案为:(1)难道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吗(2)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4)课间活动时的校园: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小燕子似的飞出教室,有打球的,有跑步的,有跳绳的,太热闹了!(5)只见她右手执笔,时而低眉沉思,好像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时而又噗哧—声娇笑,喃喃地说:“太好了!"再过一会,又一脸认真的样子,拿着一杆笔这里勾勾那里画画。
【点评】本题考查改写句子、句子仿写、修改病句、情景写话。作答时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原意。作答句子的仿写时要注意例句的句式、写法等特点。情景写话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不要出现语病和错别字。修改病句先找病因再做修改。这种题型是小学语文考试常见的题型,平时要加强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11.【答案】(1)多行不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青春作伴好还乡
(3)矜持不苟、舍已为公;以国家为重、不徇私情;思念家乡、眷恋祖国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课文理解。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1)“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指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谈到小人和君子的区别,我会想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清贫)中,方志敏甘于清贫的品质令人敬佩。《青山处处埋忠骨》让我们领略了毛主席超乎常人的伟大胸怀。学习课文《梅花魂》,我们认识了热爱祖国的外祖父。
故答案为:(1)多行不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青春作伴好还乡(3)矜持不苟、舍已为公/以国家为重、不徇私情/思念家乡、眷恋祖国
【点评】名言警句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非常广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格言的意思;特别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12.【答案】(1)《红楼梦》;林黛玉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B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经典名著以及作家及其作品。“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之两不知!"这首诗出自曹雪芹《红楼梦》里面林黛玉所作《葬花吟》描绘了春天结束时花朵调谢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美丽事物易逝的感慨。
(2)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牧《赠别二首》
(3)本题考查成语。A.心花怒放:形容内心高兴极了。B.舌绽莲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美妙。C.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D.蕙质兰心:比喻女子心地"蕙心"似的纯洁,品质“兰花"似的高雅。故选B。
故答案为:(1)《红楼梦》、林黛玉(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作家及其作品,需要综合积累的基础上作答。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答案】13.体形;头形;构造
14.引出下文
15.排比;拟人;最肯吃苦。有了脏东西,他使劲擦:需要按下瓶盖,他责无旁贷;写字时,他协助食指捏住笔杆
16.我想到了护林员,他们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默默努力着,付出着。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手指》主要讲了五个手指不同的姿态、工作及优缺点,阐明了团结一致就能成功的道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短文中“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可知,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故答案为:体形、头形、构造
14.本题考查句段作用。从句子“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掀电铃。"引出了下文"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故文中画“____"的句子在文中起引出下文作用。
故答案为:引出下文
1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扩展写话。句子“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掀电铃。"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特点。根据划线句子,写出大拇指的特点即可。如:有了脏东西,他使劲擦;需要按下瓶盖,他责无旁贷;写字时,他协助食指捏住笔杆。
故答案为:排比、拟人、最肯吃苦。有了脏东西,他使劲擦:需要按下瓶盖,他责无旁贷;写字时,他协助食指捏住笔杆
16.本题考查开放探究。根据对短文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作答即可。如:我想到了护林员。因为他们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默默努力着,付出着。
故答案为:我想到了护林员,他们为了我们美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配送车管理办法
- 未打卡考勤管理办法
- 母婴店货品管理办法
- 未休假补贴管理办法
-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犬
- 村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 固定资资产管理办法
- 医疗预防与管理办法
- 无锡厂中厂管理办法
- 普通增值税管理办法
- 清除标线施工方案
- 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申请论证表(空)
- 招标代理服务规范
-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新生儿气胸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演示文稿
- 易观分析:中国生鲜电商年度综合分析2022
- GB/T 26081-2022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 GB/T 15738-2008导电和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电阻率试验方法
- DB63-T 949-2020锅炉安全使用管理规范
- 控制计划CP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