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上册)(含答案)_第1页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上册)(含答案)_第2页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上册)(含答案)_第3页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上册)(含答案)_第4页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上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A卷-知识通关练)-高一语文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必修上册)(含答案)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2023年下期高一语文必修上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思路说明:

1.依据2023年全国高考新题型变化命制试题。

2.落实单元教学重点,体现单元知识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

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

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

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

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

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

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

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

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了《沁园

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

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

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

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了

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

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

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

史。随着岁月的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

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

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

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

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

英雄传奇。红军战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

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

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神,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藐视一切

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

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

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

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

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了《水调歌

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

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

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

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

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

材料二: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

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

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毛泽东一生嗜书不

倦,尤其爱读历史书籍。毛泽东读史书,总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为中心,对历史进行见解

独到的品评。他评价历史人物,不因袭旧说,而是独具慧眼,抓住历史人物最本质、最突

出的特征,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毛泽东诗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华历史上

下五千多年,从三皇五帝到历代将相,毛泽东每有所感,就有评说。这些评点,虽只区区

三言两语,却折射了他的历史观,反映了他的是非观。

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儿事的是

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

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

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

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

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革命诗词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记录着革命者和建

设者们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的诗词。

B.毛泽东诗词作为革命诗词最杰出的代表,既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又有革命现实主

义的风格,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C.毛泽东诗词中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前后的长沙,与1936年2月写于陕北的

《沁园春·雪》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别,二者之间没有关联。

D.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并流传,缘于这些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

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答案B

解析A项“记录着革命者和建设者们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的诗词"

错,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

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

气概”,是革命者和建设者们记录,而不是被记录。C项“二者之间没有关联"错。根据

材料一第三段“毛泽东再一次回应了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可知,二者是有联系的。D

项因果倒置。根据材料一第四段“随着岁月的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

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可

得出结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和《七律·长征》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

人高昂的战斗意志和斗争风骨。

B.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

来、创造未来提供前进动力。

C.毛泽东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写有“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的诗

句,表明他肯定“焚书坑儒"事件。

D.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了部分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如认为汉武帝雄才大

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文治武功显赫。

答案C

解析“表明他肯定‘焚书坑儒’事件”错误。材料二第二段中“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

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儿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

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

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这些内容

只能表明毛泽东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并不能表明他肯定“焚书坑儒”事件。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毛泽东诗词浪漫主义风格的一项是(3分)()

A.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B.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答案D

解析A项“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是对事件的客观描述,是写实。B项“霜

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描写了寒冷夜里的行军情景,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是写

实。C项“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对事实的描述,是写实。D项“要似昆

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是诗人的想象,里面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浪漫

主义风格。

4.请结合材料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诗词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

答案①以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抒发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②以革命现实主义风

格,书写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③以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刻画共产党人

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

5.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6分)

答:_________

答案①第一段总说,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诗词表现出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

泽东诗词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②第二~五段分说,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

抒发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主义情怀;以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

程与内在精神;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人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③最后

一段总说,以毛泽东诗篇为例,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

程中表现出的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哦,香雪(节选)

铁凝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

单薄的身体。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

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

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

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

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

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

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

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

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

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

金铃铛。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

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

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

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

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对了,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

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

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

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

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她走下铁

轨,在小溪旁边蹲了下来。她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碰见一个换芝麻糖

的老头。凤娇劝香雪拿一件旧汗褂换几块糖吃,还教她如何对娘说。香雪很想吃芝麻糖,

可她到底没换。为什么她会想起这件小事?也许现在应该骗娘吧,因为芝麻糖怎么也不能

和铅笔盒的重要性相比。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

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

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

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觉得很精神。她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

上。

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

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

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

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

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

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

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

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

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茎,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

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

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获得文具盒后,香雪打开又合上,合上又打开,十分盼望同学们都来关注她的文具

盒,足见其虚荣至上。

B.香雪认为台儿沟的人们将不再央求别人,体现了她已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坚信家

乡定会开放进步。

C.香雪走进隧道时,因为害怕,弯腰拔下一根草茎插在小辫里,用来“避邪”,可见她

的思想是落后和迷信的。

D.姑娘们用奔放、热烈的声音喊香雪,笑得不加掩饰、无所顾忌,体现出古老文明被现

代文明唤醒的美好。

答案B

解析A项“足见其虚荣至上"错,表现的是香雪对文具盒的喜爱,在同学面前的自尊。

C项“可见她的思想是落后和迷信的”错,香雪用发辫插草茎的方式避邪,是小姑娘给自

己夜行壮胆的办法,不是迷信。D项“体现出古老文明被现代文明唤醒的美好"错,写大

家找到香雪的欣喜之情,体现出台儿沟姐妹们深厚的情谊。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使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全方位地展开叙述,使得小说情节曲折,构思精

巧。

B.小说采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充分展示出香雪跨越了巨大的心理障碍,丰富了人物形

象。

C.小说结尾采用反复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对香雪不畏艰险、挑战自我的美好品质的赞

叹。

D.小说运用象征手法,铅笔盒象征着文化和知识,也象征着农村青年对文化和知识的渴

求。

答案A

解析“使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全方位地展开叙述”错,文章主体部分采用香雪的

视角叙述,有限视角更加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从语义上

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答:_________

答案(1)原句为短句,语言富有轻松、明快的节奏感,适合表现香雪的心理。改句较为冗

长。(2)原句运用排比句、感叹句,句式整齐,表意鲜明,语势强烈,富有力量。改句将

“大山”“月亮"核桃”组成一个并列短语,强调的意味不突出。

9.孙犁在《谈铁凝〈哦,香雪〉》一文中说道:“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

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

境界……"请结合课文,试从语言、形象两个方面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

答案(1)语言方面:小说语言清纯流畅、朴素自然,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达和谐一致,浑然

一体,使人读起来毫无滞涩之感,却有清新之美。

(2)形象方面:小说写到台儿沟的少女们天真纯洁、朴实自然。香雪洁如水晶的目光,洁净

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天真烂漫的笑声,凤娇对列车员“北京话”的纯洁

真诚的情感,这些情节构成了小说中美丽清纯、如诗如画的风景线。

二现代诗歌阅读(本题共6小题,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9分)

沁园春·雪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

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0.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前三句写出了特定的氛围(寒秋)、眼前的景物(湘江),还写出了欣赏秋景的立足点

(橘子洲头)和词人“独立"的高大形象。

B.“看”字领起对秋景的描绘,其中有仰视,有俯瞰;景物有远景,有近景;有静态色

彩的描写,还有动态形象的描写。

C.“怅寥廓"抒发了词人的情怀,“问苍茫大地”蕴含着词人的忧思和责任,这两句都

运用了拟人手法。“谁主沉浮"暗含以身许国之志。

D.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

概。

答案C

解析“怅寥廓"没有运用拟人手法。

11.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抱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有人读完《沁园

春·长沙》一词后感触良多,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该词内容把下联补充出来。(6分)

上联:忆峥嵘岁月,意气少年,昔日同来指点

下联:_________

答案问寥廓霜天,苍茫大地,今朝谁主沉浮

解析对对联要注意抓住对联的特点。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要具备以下特

点:一是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

须相同,不多不少。二是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三是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四是内容相

关,上下衔接。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5题。(16分)

红烛(节选)

闻一多

红烛啊!

流吧!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峨日朵雪峰之侧(节选)

昌耀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致云雀(节选)

雪莱

淡淡的紫色黄昏

在你航程周围消融。

像昼空里的星星。

虽然不见形影,

却可以听得清你那欢乐的强音——

12.下列对三首诗选段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烛》选段借红烛流脂膏,表现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给人类以幸福与快乐的情

怀。

B.《峨日朵雪峰之侧》选段借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来表达对弱小生命

的同情。

C.《致云雀》选段借“淡淡的紫色黄昏"象征快要看到光明之前的黑夜。用这样的环境

描写反衬云雀不畏惧黑夜的精神。

D.三首诗的选段都选取了典型意象,并赋予其特定的含义,来抒发诗人心中的激情。

答案B

解析此处应是“借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

力的赞颂”。

13.下列对三首诗选段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烛》选段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

绪的渲染,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B.《峨日朵雪峰之侧》选段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

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C.《致云雀》选段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

的力量。

D.三首诗的选段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诗人的愿景。

答案D

解析《峨日朵雪峰之侧》选段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4.阅读三首诗的选段,找出各自的主要意象,分别指出其象征意义。(4分)

答:_________

答案(1)《红烛》选段的主要意象是“红烛”,象征着诗人敢于牺牲、勇于创造、给人间

带来光明的精神。(2)《峨日朵雪峰之侧》选段的主要意象是“雪峰”“太阳"蜘蛛”,

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进而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

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3)《致云雀》选段的主要意象是“云雀”,象征着欢乐、光明、

美丽。

15.阅读三首诗的选段,结合原诗,谈谈各自的“意象—形象—情感”三者之间的关系。

(6分)

答:_________

答案(示例)《红烛》:红烛——自我牺牲、创造光明的形象——歌颂点亮世界的奉献精

神。《峨日朵雪峰之侧》:蜘蛛——既渺小又坚韧的形象——歌颂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

量。《致云雀》:云雀——快乐向上的形象——歌颂青春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的诗句是

“____,湘江北去,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一句,写出了往日不寻常的日子繁

多;而“____"一句则写出了作者对大军阀、大官僚的鄙视。

(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

“_________,

___________?"的慨叹,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答案(1)独立寒秋橘子洲头(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粪土当年万户侯(3)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4分)

(依照2023高考新题型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抒情,下阕主要是回忆往事,用词中的“问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上阕和下阕联系起来,从“谁主沉浮"的设问到

“①__________”的豪情,再到“②__________"的壮志,鲜

明地彰显出作者少年时期的峥嵘岁月,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景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鲜

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展现了人民无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作者在字里行间充分

显露出自己要改造旧天地,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胸怀。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

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

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作为一名青年,心中始终奔涌着鲜

血,把祖国放在心中,以天下为己任,这份胸怀,在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17.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4分)

答案①粪土当年万户侯②到中流击水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

变原意。(6分)

答案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成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

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成为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

负重之人。

解析原句有三处错误:一是“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二是“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

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逻辑顺序不当;三是“最后能够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缺少谓语动词“成为”。

19.1989年,王好为导演的电影《哦,香雪》上映,编剧对原著情节进行了改编。请联系

小说对下面的改编内容发表简要评论。(4分)

第70、71两段改编:香雪指着铅笔盒,想用鸡蛋换。女学生说:“给,送给你。"

香雪笑着打开铅笔盒。“北京话”得知香雪的情况,说可以跟他一起到北京,第二天再返

回。香雪说:“不!我还得回家呢!"有人说:“这样吧,在下一站下车,坐明天的车再

回来。”“北京话"说:“下一站是西山口,我爱人有个亲戚住在那儿,你去找她(或

他)。”“你爱人?"对,就是我媳妇儿。”香雪望着“北京话”,想起凤娇和姐妹们

拿“北京话”打趣的一幕幕场景,眼里含着泪水,说道:“不,我自己能走回去。"就在

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从地上拎起鸡蛋篮,猛地朝女学生手里一塞,转

身便走。

评论:_________

答案(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要求学生能对改编内容做出鉴赏评价,并能言之成

理。首先要比较改编内容和小说原作的区别,再从内容、艺术等角度发表评论。电影将两

段内容合并,并对香雪“塞鸡蛋”和“转身便走"的举动进行了因果关联;原作对香雪和

女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行了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电影则比较简略;电影将“他的话倒

使她感到了委屈,她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转化为一幕幕场景;电影中,香雪将鸡

蛋塞到女学生手里,原作则是塞到座位下面。这些细节都值得揣摩。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无论是诗史之诗,都是①新世界诗,都有一条红线贯注其中:反帝爱国、变法图强。你

被诗界誉为诗歌革命的旗手,不仅在于一新诗风,抛弃了烦琐的形式,更在于为诗歌赋予了

崭新的思想内容。与其说你是以诗推动诗歌革命,毋宁说你是以诗为炬火,引领时代前行的

脚步。你的诗是近代新派诗的天花板,你亦是文坛顶流。因为你的存在,诗界革命的旗帜才

能迎风招展,中国近代文学史才会花团锦簇,你也当仁不让②地被梁启超誉为“近世诗界三

杰"之首。

你不以诗为荣,诗却成全了你。你的喜怒哀乐在字里行间不时显现,你变得鲜活、生

动、立体而饱满。我们不但可以看清你脸上的每一道皱纹,抚摸你的每一根白发,还可以顺

着诗句走进你宽阔的心海。你像一位渔人,驾着用心血筑成的诗之舟,引领我们去穿越人生

的风浪与绮丽。你的悲愤瘦如秋风,把一路感悟堆积在我们心里;你的思考又如夏日流萤,

不时点亮海上迷人的风景。

1905年3月28日,一代人杰黄遵宪郁郁而终。他的名字书写③在了历史的纪念碑上。

1.文中①②③处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请修改。

2.文中主要运用第二人称“你”来表达,为什么还要用第一人称“我们"请结合画波浪线

的语句,分析其原因。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善于化无形为有形,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1.①还是②当之无愧③镌刻

[解析]第一处,都是:完全是或者表示全部包括在内。前文关联词是“无论是”,后文有

“都"与之呼应,此处应用“还是”,这样“诗史之诗"新世界诗”与后文“都有一条红

线贯注其中"构成条件关系。第二处,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情,积极主动地去做,毫不

推辞。语境形容“你”“被梁启超誉为‘近世诗界三杰’之首"是完全当得起的,因此用

“当之无愧”。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第三处,书写:用笔

写,抄写。语境形容将名字写在“历史的纪念碑上",应用“镌刻”。镌刻:雕刻。

2.①以“我们"后辈的感受,侧面烘托了“你”作为先驱者引领者为时代进步、国家图强

的辛劳付出;②第一人称“我们",更能直接表达对“你”的敬意,有利于使读者共情;③如

单用第二人称“你",行文难免单调呆板,不如多种人称结合富有变化感。

[解析]画线句表达“我”和大家对“你"的感受,用“我们”代指所有后辈,“看清你脸上

的每一道皱纹"抚摸你的每一根白发”表达了“我们"后辈的敬意,从而侧面烘托

“你”作为先驱者引领者为时代进步、国家图强的辛劳付出。“我们"是第一人称,便于

直接抒情,也更有利于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氛围,引起读者的共情。“你”“我们"人称不断

变化,综合使用,避免了行文的单调,使行文富有变化。

3.①“悲愤”“思考"本是无形,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它们比作“秋风”“夏日流

萤",或真实可感或视觉可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你”的心路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引领

作用。②“悲愤”“感悟"思考”本是无形,作者运用“瘦、堆积、点亮"等形容词与

动词,将描写对象有形化,更富形象感与感染力。

[解析]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悲愤”“思考"比作“秋风”“流萤",

以物拟物,使无形的心理感受成为视觉可见的、真实可感的事物,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

“你”的心路特点,以及“你"对“我们”的影响、引领。“悲愤"瘦如秋风”,“感

悟"堆积在我们心里”运用“瘦"堆积”描绘“悲愤"感悟”,写出感悟之深重;

“思考"就像一点萤火,但是“点亮海上迷人的风景”,生动地写出“你"的思考。用动词

与形容词,将描写对象有形化,更富形象感与感染力。

四、写作(7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参考以上两句名言,谈谈你对“青春”的理解与体悟。请以“青春沉思"为话题,写

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两句名言提供了对青春不同角度的理解。这其中既有对青春的内涵的解读,如席慕蓉

认为青春很短暂,却让人怀念;也有对度过青春的方法的建议,如雨果提出青春不能浪

费。第一句名言简单明了:生命若有光,君当奋斗行。告诉我们,青春不可虚度。第二句

名言意涵更丰富:表面是说,青春短暂,会有很多苦楚;但深层意义是说,青春不太可能

总是顺心顺利,它总会让你有时笑又有时苦,甚至你的青春可能总是会坎坎坷坷、满身创

伤,然而,这些“苦”与“痛”,其实与青春的美好、成功一样,值得我们好好回味,值

得我们用心珍藏。

参考例文

青春易逝,把握年华

若非青春苦短,谁会想来日方长。若非青春炽热,谁会怀梦舞飞扬。若非青春迷惘,

谁会觅感怀惆怅,若非青春易逝,谁会忆年华似水。——题记

青春的舞步圆滑而又优雅,每个人在这个舞曲里悠然起舞,书写着人生的舞步;青春

亦是短暂如烛,火红的耀眼,悄然泯灭后只剩下淡淡蜡油。

我们的青春经不起等待,就宛如夜市灯火明媚璀璨了夜晚却度不过白日。我们的青春

精彩如公园里的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各展千秋。我们的青春美好如天空上的云朵,洁白

得印在淡淡蓝天上。

我们的青春需要我们笔墨的谱写,谱写出的也许是辉煌的第三交响曲,也许是一支悠

扬宁静的小夜曲,也许是平平淡淡的一首小提琴曲。可惜青春苦短,你又有什么理由带着

心里的烦闷完成?青春是一位美丽的少女,纯洁如白绸,让人无时无刻不思恋向往。青春

是一片寂静的湖泊,印着夜晚最皎洁的月光,让人移不开眼,偏不了头。青春更是一个人

的信念,信念有多长,青春就有多长。

当你用着青春,挥洒血脉;当你用着青春,翱翔蓝天;当你用着青春,克服困难,完

成心中梦想时,你的青春宛如一首唱不完的歌曲优雅动听。而当你挥霍着青春,沉浸于欲

乐;当你挥霍着青春,憨头大睡;当你挥霍着青春,误入歧途时,千万别忘记,你的青春

早已如被酸雨腐蚀的大理石石雕一般,黯淡无光,也许只差一步就摇摇欲坠。青春经不起

等待,就像你的信念一般濒临瓦解。

再次看见你,你在草原上奔跑,冲着太阳微笑,阳光明媚,心如明镜。你的青春无

悔,你总与青春赛跑,争分夺秒地书写着你的未来,你的信念坚不可摧,诱惑送上门府却

又拒之门外。你经历了嘲讽,受过了委屈,展望未来,你却谈笑风生,人生苦短,青春可

贵。没有理由不被你震撼,没有理由不钦佩,更没有理由去肆无忌惮地消耗青春。

我走在街头巷尾,你穿梭在大街小巷。我在不停地追赶你,可是我依然不希望你慢下

你那永远前进的脚步;我在不停地寻找你,却不希望你驻足原地,我在天空中寻找你的影

子,在大地上探寻你的脚印,我追随,你奔跑,多希望永无止境。

青春经不起等待,就像玫瑰不能错过花期,就像不能跳过一座桥,跨过一道路。青春

经不起等待,不要让理想化为梦想,梦想化为蓝图,最后化作一江春水只是淡淡地流过你

的心田……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2023年下期高一语文必修上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思路说明:

1.依据2023年全国高考新题型变化命制试题。

2.落实单元教学重点,体现单元知识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

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

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

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

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

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

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

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

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了《沁园

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

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

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

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了

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

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

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

史。随着岁月的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

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

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

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

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

英雄传奇。红军战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

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

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神,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藐视一切

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

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

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

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

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了《水调歌

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

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

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

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

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

材料二: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

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

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毛泽东一生嗜书不

倦,尤其爱读历史书籍。毛泽东读史书,总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为中心,对历史进行见解

独到的品评。他评价历史人物,不因袭旧说,而是独具慧眼,抓住历史人物最本质、最突

出的特征,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毛泽东诗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华历史上

下五千多年,从三皇五帝到历代将相,毛泽东每有所感,就有评说。这些评点,虽只区区

三言两语,却折射了他的历史观,反映了他的是非观。

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儿事的是

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

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

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

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

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革命诗词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记录着革命者和建

设者们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的诗词。

B.毛泽东诗词作为革命诗词最杰出的代表,既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又有革命现实主

义的风格,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C.毛泽东诗词中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前后的长沙,与1936年2月写于陕北的

《沁园春·雪》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别,二者之间没有关联。

D.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并流传,缘于这些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

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和《七律·长征》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

人高昂的战斗意志和斗争风骨。

B.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

来、创造未来提供前进动力。

C.毛泽东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写有“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的诗

句,表明他肯定“焚书坑儒"事件。

D.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了部分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如认为汉武帝雄才大

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文治武功显赫。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毛泽东诗词浪漫主义风格的一项是(3分)()

A.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B.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4.请结合材料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诗词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

5.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6分)

答: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哦,香雪(节选)

铁凝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

单薄的身体。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

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

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

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

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

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

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

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

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

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

金铃铛。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

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

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

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

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对了,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

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

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

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

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她走下铁

轨,在小溪旁边蹲了下来。她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碰见一个换芝麻糖

的老头。凤娇劝香雪拿一件旧汗褂换几块糖吃,还教她如何对娘说。香雪很想吃芝麻糖,

可她到底没换。为什么她会想起这件小事?也许现在应该骗娘吧,因为芝麻糖怎么也不能

和铅笔盒的重要性相比。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

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

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

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觉得很精神。她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

上。

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

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

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

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

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

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

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

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

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茎,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

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

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获得文具盒后,香雪打开又合上,合上又打开,十分盼望同学们都来关注她的文具

盒,足见其虚荣至上。

B.香雪认为台儿沟的人们将不再央求别人,体现了她已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坚信家

乡定会开放进步。

C.香雪走进隧道时,因为害怕,弯腰拔下一根草茎插在小辫里,用来“避邪”,可见她

的思想是落后和迷信的。

D.姑娘们用奔放、热烈的声音喊香雪,笑得不加掩饰、无所顾忌,体现出古老文明被现

代文明唤醒的美好。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使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全方位地展开叙述,使得小说情节曲折,构思精

巧。

B.小说采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充分展示出香雪跨越了巨大的心理障碍,丰富了人物形

象。

C.小说结尾采用反复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对香雪不畏艰险、挑战自我的美好品质的赞

叹。

D.小说运用象征手法,铅笔盒象征着文化和知识,也象征着农村青年对文化和知识的渴

求。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从语义上

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答:_________

9.孙犁在《谈铁凝〈哦,香雪〉》一文中说道:“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

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

境界……"请结合课文,试从语言、形象两个方面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

二现代诗歌阅读(本题共6小题,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9分)

沁园春·雪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

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0.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前三句写出了特定的氛围(寒秋)、眼前的景物(湘江),还写出了欣赏秋景的立足点

(橘子洲头)和词人“独立”的高大形象。

B.“看"字领起对秋景的描绘,其中有仰视,有俯瞰;景物有远景,有近景;有静态色

彩的描写,还有动态形象的描写。

C.“怅寥廓”抒发了词人的情怀,“问苍茫大地"蕴含着词人的忧思和责任,这两句都

运用了拟人手法。“谁主沉浮”暗含以身许国之志。

D.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

概。

11.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抱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有人读完《沁园

春·长沙》一词后感触良多,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该词内容把下联补充出来。(6分)

上联:忆峥嵘岁月,意气少年,昔日同来指点

下联: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5题。(16分)

红烛(节选)

闻一多

红烛啊!

流吧!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峨日朵雪峰之侧(节选)

昌耀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致云雀(节选)

雪莱

淡淡的紫色黄昏

在你航程周围消融。

像昼空里的星星。

虽然不见形影,

却可以听得清你那欢乐的强音——

12.下列对三首诗选段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烛》选段借红烛流脂膏,表现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给人类以幸福与快乐的情

怀。

B.《峨日朵雪峰之侧》选段借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来表达对弱小生命

的同情。

C.《致云雀》选段借“淡淡的紫色黄昏"象征快要看到光明之前的黑夜。用这样的环境

描写反衬云雀不畏惧黑夜的精神。

D.三首诗的选段都选取了典型意象,并赋予其特定的含义,来抒发诗人心中的激情。

13.下列对三首诗选段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烛》选段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

绪的渲染,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