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积累运用(28分)

(2023八下·肇庆期中)默写古诗文。

1.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诗经《关雎》)

2.唐朝陆龟蒙《别离》一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句子,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句子,。

3.蒹葭萋萋,。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4.八月湖水平,。,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写出了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样子。

6.纵我不往,?,悠悠我思。(诗经《子衿》)

7.(2023八下·肇庆期中)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zhǔfù我。

(2)凡人就是jiǎobiàn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

(3)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tànwéiguānzhǐ。

(4)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xiùshǒupángguān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8.(2023八下·肇庆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个喧嚷的年代,我们需要一片净土,洗涤内心,提纯信仰,锤炼意志——北尖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B.夜幕降临,露营基地的灯次第亮起,营地周边人头攒动,灯火交错,满是浓浓烟火气。

C.在太空中,对接机构是将两个航天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天衣无缝"组合体的重要设备。

D.随着新年的钟声响起,欢腾四个小时的春节联欢晚会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新春祝福。

9.(2023八下·肇庆期中)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然做了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

B.“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C.近年来,中国美术的实践与成果,不只体现在将外来艺术本土化的深耕中,还体现在自觉回归中国优秀艺术传统上。(将“不只”和“还"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

D.纪录片《无穷之路》从追问开始,5个人,3个月,深入6个省份14个曾经深度贫困的地区,用镜头呈现强烈的今昔,记录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在“今昔”后加上“对比")

10.(2023八下·肇庆期中)班级准备开展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拟写标语】同学们围绕着“自强不息"拟定了一则宣传标语,上联已拟写好,请你根据提示将以下六个短语组合成符合主题的下联。

提示:逐鹿勇赴汗水学海滴滴中原

上联: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大地

下联:

(2)【欣赏校训】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据下面的书法作品,请你用规范的正楷字写出校训的后四字,即书法作品的后四个字。

(3)【演讲比赛】阅读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班委会决定举行以“学习保尔,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同学演讲稿的结尾部分。请你从名著中朱赫来和保尔两位人物形象里分别提炼素材,帮他完善下面的演讲稿。

面对艰难恶劣的生活环境,周恩来没有退缩,毅然扛起了革命重任,因为他有奉献精神;____________,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____________因为他有顽强的意志......我们要继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阅读(42分)

(2023八下·肇庆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蓼庄图记(节选)

余读陶渊明《桃花源记》,慨然有遗世之思。说者谓渊明生当晋、宋之际,志欲弃尘离垢,高举远引,托而为此记,非真有是事。今以蓼花庄观之,则夫幽岩深谷,灵区异境,隔绝人世者,世固未尝无也。

蓼花庄地近束鹿,距京师三百余里而遥,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①幽深人迹之所不到。居民千余家,淳淳闷闷②,浑乎太古之意,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凡嚣竞③凌害④,偷盗讼狱,干戈扰攘之事,离别羁旅之苦,父老子弟传世数十,耳未尝闻。其山川风物,人民土俗,是亦燕赵间一桃花源也。

(节选自《戴名世集》卷十,有删改)

【注释】①奥阻:幽深险阻。②淳淳闷闷:淳朴笃诚但不开化。③嚣竞:为求功名利禄而喧闹奔走。④凌害:欺凌伤害。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阡陌交通便要还家___咸来问讯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B.全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依次描绘了溪行捕鱼、桃源见闻、流连忘返、重寻迷路等故事。

C.“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桃花源人不愿被外界打扰,怕重遭动乱;另一方面也使桃花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增加了文章的艺术美感。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等。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志欲弃尘离垢/寻向所志

B.托而为此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灵区异境/渔人甚异之

D.耳未尝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5.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

16.文中描绘的蓼花庄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什么共同点?请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简要概括。

(2023八下·肇庆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不一般的文化自信,那是中国故事最动人的篇章。象征友谊的玫瑰、象征坚韧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铃兰等,由七类花组成的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成功“出圈”,中国风满满。与传统鲜花花束不同的是,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绽放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不止是颁奖花束,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换言之,这是一种中国文化自信的表达,通过冬奥的窗口,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千年越过无数艰难困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冬奥是媒介,文化当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国故事的不断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摘编自《冬奥,闪耀不一般的中国自信》)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上,文明交流互鉴随处可见。冰雪健儿在冬奥村里为饺子、豆包等中华美食着迷,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茶文化、中国功夫文化。花样滑冰表演滑赛场上,身着“神奇女侠”服装、装扮成拳击手模样的运动员卸下比赛的紧张,自由驰骋在冰面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与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合影互动......一幕幕各美其美,和合共生的场景暖人心田,奥林匹克精神因团结和友谊而绽放。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到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胜利举办,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平台。

(摘编自《北京冬奥会,中华文化与冰雪文化交相辉映》)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时代“顶流”和“出圈"的流量密码。如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2022河南春晚》《清明奇妙游》等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舞蹈作品成功“炸圈”。又如B站和河南卫视推出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历东汉、大唐、大宋等盛世,融历史背景,以奇舞著书《十二风舞志》,讲述蕴于舞蹈之中的华夏故事。还有火爆全网的着盛唐妆发的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西塘汉服文化周,打卡胜地“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无一不彰显传统文化的“顶流”影响。

(摘编自《从冬奥会谈文化自信》,有删改)

【材料四】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就凭借短短8分钟,用传统民乐《茉莉花》、中国功夫、国粹京剧,演绎出“从奥林匹克到万里长城"的历史性传递。回首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刻有祥云图案的奥运火炬,带有“中国印”的会徽,以及夸父逐日、敦煌飞天、太极拳、四大发明的传统元素,形象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一次次登上世界舞台,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摘编自《北京冬奥彰显文化自信》)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让中国故事不断传播,显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B.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和北京冬奥会,都是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做出的贡献。

C.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用时代的精神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D.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为北京冬奥会的文化展示打下了基础。

18.中国文化自信在北京冬奥会上是如何表达的?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19.同是“冬奥会与文化自信"的话题,材料三和材料四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2023八下·肇庆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看戏

北方

①看戏,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②正月过了,瞭一眼对面山头上的篝火,浓厚的年味便在这摇曳的火光、缥缈的烟雾、稀疏的爆竹声中消散殆尽了。似乎已经听到从前沟口传来的咿咿呀呀的吟唱,那声音抑扬顿挫,忽近忽远,似有似无!记忆深处的戏味融化在春的气息里,扑面而来,与十里八村的老老少少扑个满面、撞个满怀。乡下人过日子,都是这样,一年四季脚踩黄土背朝天,要的就是这份踏实。乡下人敬神,其实敬的是自然,是十分虔诚的。每逢庙会,就那股朴实劲儿,必须弄出点响动,奢侈那么一回,通过众筹,请上一班戏,约上几个说书匠,敬神的同时,也为自己找一个乐子。庄稼人依靠种地过日子,办庙会看收成,收成好了,请大的戏班,如秦腔、晋剧。收成不好就请当地的道情班子。道情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小戏,与秧歌队表演的小节目如出一辙,所以前来观看的人少了许多,热闹也就大打折扣。

③老辈人在我们村修建了古佛寺,寺庙筑在河对面的山坡上,庙会的日子定在农历三月二十八。戏台搭在庙宇侧下方的一个平滩里,四根又粗又高的木椽撑起主戏台,后面两根稍细稍矮的柱子连着主戏台的木椽支起后台,这样的戏台纯属临时性搭建,用完即拆。会长说,晌午要派人去接戏团。我们这帮急不可耐的乡野孩子无须分派,早早撂下碗筷不约而同顺着沟滩路前去迎接。我们常常去早了,从站着,蹴①着,直到等得不耐烦,一屁股坐下。等待实在是一件熬煎人的事,眼巴巴望着前沟,干等半天,等得人垂头丧气。当呼呼的大卡车渐行渐近渐清晰的时候,孩子们欢天喜地,连蹦带跳。

④在家乡,都将领戏的人叫团长,团长和会长一碰头,必有一番久违的寒暄,之后便各司其职,“发号施令”。团长负责指挥村里的青壮年卸车、搬运、起帐、搭台,会长负责派饭(把戏班演员划成多组,分派给光景好的家户,庙会期间各家要负责两到三名演员的食宿)。孩子看到自己家里领了演员,手舞足蹈,倍感荣幸。

⑤夜里的第一场戏叫“挂灯戏”,三月二十八是正日子,才是主戏,最后一天是收尾戏。戏,在敲一阵停一阵又敲一阵的清脆的锣、鼓、板合奏声中拉开了帷幕。正经看戏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挑选了正对戏台的位置稳稳地坐下,占据最好的位置;之后许多中年妇女,三三两两手牵手来了;接着是梳着麻花辫、穿着碎花衫的年轻俊俏女子,在她们身后,时不时响起挑逗的口哨。最前排是坐姿歪歪斜斜的小孩;紧挨着的是坐毯子、坐报纸、坐塑料袋的老人们;错后是坐在木板上的穿戴整齐的妇女;外围站成一条弧线的是年轻女娃娃、中年男人,还有勾肩搭背的小伙子。看戏的时候,我自有我的好去处,在老婆婆老汉汉们中间自个儿用砖块儿垒个小凳子安身,除了去三婶的衣兜兜里掏一大把瓜子,我轻易不挪窝,台上出将入相、喽啰皇上、浓妆淡抹、战袍水袖、华饰绣鞋......悉数落在我的眼里。小孩子看戏只能看个大头,戏里的情由还得听长辈们讲。一边看戏,一边听他们讲解,才能把整折戏看懂。

⑥热热闹闹的演出结束了,道具和演员离开了,小山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在村里的某个地方,定会有一群小伙伴相约,拿着剥了皮的玉米秆子舞枪弄棒,或踩着碎步,或翘起兰花指,说说唱唱学着戏班子演员的样子玩耍很长很长时间......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有删改)

【注释】①蹴(jiù):方言,蹲。

20.戏的演出是需要各方配合的,阅读选文第③④段,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为庙会搭建戏台→___→团长负责指挥卸车、搬运、起帐、搭台→

21.选文第①段有何作用?

22.请按要求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台上出将入相、喽啰皇上、浓妆淡抹、战袍水袖、华饰绣鞋......悉数落在我的眼里。(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②我们常常去早了,从站着,蹴着,直到等得不耐烦,一屁股坐下。(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3.简要分析选文结尾段与《社戏》结尾段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戏》)

三、作文(50分)

24.(2023八下·肇庆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懂得了正直与严谨;莫怀戚在田间散步时,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史铁生从泼泼酒洒的北海菊花,懂得了母爱的深沉和生命的坚强;梁衡从奔腾不息的壶口瀑布,懂得了中华民族的柔中有刚、勇往直前......

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

请以“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白露未晞;在水之湄

4.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5.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6.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寤、寐、辗故答案为: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2.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歧、沾故答案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晞、湄故答案为:白露未晞;在水之湄

4.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涵、混、蒸故答案为: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5.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佁、俶故答案为: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6.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嗣、佩故答案为: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

7.【答案】(1)嘱咐

(2)狡辩

(3)叹为观止

(4)袖手旁观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zhǔfù:嘱咐,叮嘱吩咐。

(2)jiǎobiàn:狡辩,狡诈地强辩。

(3)tànwéiguānzhǐ: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

(4)xiùshǒupángguān:袖手旁观,把手拢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

故答案为:嘱咐;狡辩;叹为观止;袖手旁观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8.【答案】D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喧嚷:大声地叫或说。此处指这个时代很喧闹,符合语境;

B.次第:指依次,按照顺序或以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此处指灯按顺序亮起来,符合语境;

C.天衣无缝:原意是指上天神仙所穿的衣服没有衣缝,后用来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此处指组合体非常周密完美,符合语境;

D.销声匿迹:指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用来表达晚会结束不恰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9.【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A.错误。语序不当,应该把“高高兴兴地"调到他之后;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0.【答案】(1)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2)厚德载物

(3)面对右臂残缺的生死考验,朱赫来没有后退,仍然坚持工作投身革命;面对身体残疾的磨难坎坷,保尔没有放屈服,拿起笔书写红色篇章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诗歌对联;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1)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自强不息”,对联的特征就是上下联字数一样,词性一样,意思相近

故答案为: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2)题目要求楷书书写,书写时候保证字体工整,不能超出田字格即可。

故答案为:厚德载物

(3)该题应首先回答选择那个人物,接着结合人物的形象和经历去阐述自己的理由。

故答案为:面对右臂残缺的生死考验,朱赫来没有后退,仍然坚持工作投身革命;面对身体残疾的磨难坎坷,保尔没有放屈服,拿起笔书写红色篇章。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对联的特征就是上下联字数一样,词性一样,意思相近。应牢牢把握好这个特征。

(2)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要求学生书写清楚、规范,考生在书写时候,应注意不能写错,不能超出田字格。

(3)本题考查名著的人物形象以及仿写,应对此类题目有以下建议,首先,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是特点+事例,即一个人物的特点+一件与此相关的事例。切忌简单罗列人物的特点,应该结合文章内容。

【答案】11.交错相通;同“邀”,邀请;全、都

12.①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②(桃源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13.B

14.D

15.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

16.自然环境:偏僻清幽,秀美怡人。社会环境:和谐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平等幸福。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通假字;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识记。此类题目应在平时记清,记牢,其次,还可以通过句意判断词义。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此类题目应在平时应多背诵,其次,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译文,只有掌握了译文,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其次,也可以通过寻找关键词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识记。此类题目应在平时记清,记牢,其次,还可以通过句意判断词义。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此类题型对学生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对文言文的理解。针对此类题型,应首先找出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判断出主语、谓语。其次,还应注意保持句意的完整,不能割裂。同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古诗文的朗读和句子的节奏,只有平时练习得多,考试时候才能熟练应对。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此类题目,重在通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同样,应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或者关键的字词,这些字词是做题的线索,其次,审清题干,结合原文中的原句分析。

【附参考译文】

我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叹不已,不禁产生了弃世隐居的念头。评说的人认为陶渊明生活于东晋、南朝宋之间,内心想要抛弃污浊的尘世,隐居避世,有所寄托而写成了这篇记,并非真有这样的事。但从今天的蓼花庄来看,那些山谷幽深、环境优美、与世隔绝的地方,世上原来也并非没有。

蓼花庄位置靠近束鹿,距离京城三百里的路程,那里面对西山,浑河环绕,腹地险要,山谷幽深,很少有外人到来。居民有一千多户,淳朴笃诚但不开化,浑然是上古之人的样子,当地广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没有贵贱贫富之分。世上那些争名夺利、欺凌伤害、偷盗诉讼、战争动乱之事,离别亲人、漂泊他乡之苦,祖祖辈辈传了几十代,从来没有听说过。那里的山川风景,民风民俗,简直就是一个存在于燕赵地区的桃花源啊。

1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识记。此类题目应在平时记清,记牢,其次,还可以通过句意判断词义。

阡陌交通意思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交通是交错相通。

便要还家意思是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邀”,邀请

咸来问讯意思是都来询问他外面的事情。咸是全的意思。

故答案为:、交错相通;同“邀”,邀请;全、都。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此类题目应在平时应多背诵,其次,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

故答案为:①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②(桃源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13.A、无误。

B、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有误。

C、无误。

D、无误。

故答案为:B

14.A、志:志向,打算;标记。

B、为:写作;对。

C、异:奇异;对什么诧异。

D、闻:听说;听说。意义相同。

故答案为:D

1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此类题型对学生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对文言文的理解。针对此类题型,应首先找出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判断出主语、谓语,基本就能确定一句话了,其次,还应注意保持句意的完整,不能割裂。同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古诗文的朗读和句子的节奏,只有平时练习得多,考试时候才能熟练应对。

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意思是里面对西山,浑河环绕,腹地险要,山谷幽深,很少有外人到来。

故答案为: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

16.“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意思是:当地广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没有贵贱贫富之分。

由此看出,两个地方的环境都非常的优美,其其次,这里的人们生活都安居乐业。

故答案为:自然环境:偏僻清幽,秀美怡人。社会环境:和谐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平等幸福。

【答案】17.D

18.①由七类花组成的冬奥会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

②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

19.①材料三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顶流"影响的角度,谈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②材料四侧重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8分钟演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传统元素为例,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

【知识点】新闻、材料类文本;理解概括新闻主要内容;启示、感悟、建议类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搜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尤其侧重于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目可以直接观察选项,带着选项的内容去材料中寻找相关的句子,进而判断对错,尤其需要注意说法绝对、以偏概全等脱离材料的情况。此类情况一般是有误的。

(2)(3)本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搜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应首先找到关键词,其次,定位文章的段落,第三,提取相关联的信息加以概括。此类题目切记立足文本,不能主观臆断。

17.A、【材料一】“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换言之,这是一种中国文化自信的表达,通过冬奥的窗口,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此项无误;

B、【材料二】“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到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胜利举办,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平台”,此项无误;

C、【材料三】“如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2022河南春晚》《清明奇妙游》等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此项无误;

D、材料没有提及,有误。

故答案为:D

18.【材料一】“与传统鲜花花束不同的是,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绽放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材料一】“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

故答案为:①由七类花组成的冬奥会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

②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

19.【材料三】主要从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进而阐述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材料四】主要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积淀。

故答案为:①材料三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顶流"影响的角度,谈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②材料四侧重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8分钟演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传统元素为例,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

【答案】20.孩子们迎接戏团;会长负责派饭

21.内容上,直述“看戏”,照应标题;认为看戏是“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奠定了全文怀念童年的感情基调。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童年看戏的叙写。

22.①“落”字形象地点明“我"看戏有所得,富有动感,表现出“我”看戏的专注,也从侧面烘托出戏剧的精彩丰富。

②运用动作描写,由动作的不断变化,细腻地表现出孩子们等待戏团到来的焦急心情。

23.选文结尾段运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含蓄地表现了戏剧对孩子们的影响以及孩子们对戏剧的喜爱;《社戏》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直接表达了“我"对那夜的好豆、好戏的留恋。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搜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应首先找到关键词,其次,定位文章的段落,第三,提取相关联的信息加以概括。此类题目切记立足文本,不能主观臆断。

(2)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首先看句段的位置,一般三个位置,开头、结尾、中间。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是:结构方面1、总结全文。2、引起下文。3、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内容方面1、开篇点题。2、提示文章中心。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4、交代时间发生的环境。5、为下文买下伏笔或者铺垫。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1、总结上文,点明主旨。2、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上: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4、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5、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过渡)作用,但应注意要答出上下文的内容。其次,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句段的作用,不能只写作用空洞地描述。

(3)(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此类题目一般不直接给出赏析的角度,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审题能力,注意提取句子里的关键字词,另外还应掌握赏析的角度:1、写作手法的角度,写作手法的角度又可以分为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三大角度;2、字、词的角度。字词的角度主要是字词的含义,字词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本意)和深层含义(文中的意思、情感、主旨)。3、句子结构的角度。照应题目、开头、承上启下、首位呼应等;4、主旨的角度。点明主旨、深化主旨等等。提取出的关键词符合哪个角度就选取哪个角度赏析。

20.③段“晌午要派人去接戏团。我们这帮急不可耐的乡野孩子无须分派,早早撂下碗筷不约而同顺着沟滩路前去迎接”,迎接戏团。

④段“团长负责指挥村里的青壮年卸车、搬运、起帐、搭台,会长负责派饭"。

故答案为:孩子们迎接戏团;会长负责派饭。

21.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是:结构方面1、总结全文。2、引起下文。3、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内容方面1、开篇点题。2、提示文章中心。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4、交代时间发生的环境。5、为下文买下伏笔或者铺垫。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看戏,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直接点出看戏,点明标题。引出下文对看戏的描述。

故答案为:内容上,直述“看戏”,照应标题;认为看戏是“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奠定了全文怀念童年的感情基调。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童年看戏的叙写。

22.句①考查重点字词的妙处,可以从字词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本意)和深层含义(文中的意思、情感、主旨)来阐述。落是落下,在这里生动写出了我看戏的过程。

句②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期待看戏的心理变化。

故答案为:①“落"字形象地点明“我”看戏有所得,富有动感,表现出“我"看戏的专注,也从侧面烘托出戏剧的精彩丰富。

②运用动作描写,由动作的不断变化,细腻地表现出孩子们等待戏团到来的焦急心情。

23.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想象着看戏结束后的场景,含蓄地表达了对看戏的喜爱。

《社戏》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直接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故答案为:选文结尾段运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含蓄地表现了戏剧对孩子们的影响以及孩子们对戏剧的喜爱;《社戏》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直接表达了“我”对那夜的好豆、好戏的留恋。

24.【答案】【分析】本题是全命题作文的考查,建议写记叙文。首先审题,通过材料和句子,可以发现,懂得是经历之后的明白,该提示为我们指明了写作的方向,写一件自己感动、印象深刻的事,所以,本题的写作主体是“我”,重点在于“懂得”,此项规定了应重点刻画经历了什么,自己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由此可发现本题的意图在于使学生关注关注生活、关注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其次,立意方面,学生可以选择赞美亲情、师生情、友情,这些立意贴近学生生活日常,便于选材和写作。第三,选材方面,通过上面的立意分析,可以选择以下材料,演讲、考试失利,自己非常沮丧,受到父母师长的关心和鼓励,非常感动,又充满了力量,懂得了亲情的力量。再比如,体育课上,自己不小心摔倒,朋友搀扶着我走向终点,懂得了友情的重要性等等。第四,结构方面,可以使用最常见的五段式或者六段式,第五,内容安排方面,建议一详一略,详写的部分应加上能突出人物形象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范文】

懂得

生命就是在不断的懂得中逐渐成长,在懂得的过程中,你会感到迷茫,会感到厌倦,但懂得过后,你会明白,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自打我出生起,爸爸就一直省吃俭用,抠的不能再抠了。那一点点的钱在他的眼中也犹如珍宝似的。

有一天,爸爸带我来到附近的一家面馆吃面,点餐时,他嘱咐老板什么都不要加,两碗白面就够了。我心里想:“我爸是真抠啊,吃个面什么都不加。"点完餐后,我们找了个位置坐下,发现上一桌吃剩的面还在桌上,我正准备把它拿走,爸爸却阻止了我,拿起了那碗面,吃了起来。我赶忙说道:“喂,你干嘛呢?那是剩面!”爸爸却说:“没事,这点面绝不能浪费,待会我填饱肚子,那碗面还能多给你点呢。"感受到周围的人投来的诧异的目光,我顿感无语。

吃完面后,我刚准备拿纸擦擦嘴。却听到爸爸悄悄的对我说:“多拿点纸回家,这样我们家就不用买那么多纸了。”看到他那装着满满两口袋的纸。“唉,真的是守财奴啊!"回到家后,我立马跑回房间,不愿再看到那守财奴爸爸。门并没有关上,爸爸在外面突然说:“老婆,过来一下。”听到这动静,我立马趴上门偷听。“这是这个月省下来的钱,以后咱们就有钱给儿子买其他书籍和文具了,还还有粮食的事也不用担心,这些钱都够用了。"爸爸开心的说。

听到了这些话,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原来,爸爸抠是因为要支持我们全家的经济。那一刻,我懂得了爸爸的省吃俭用,原来是勤俭持家。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是全命题作文,建议写记叙文。首先审题,通过材料和句子,可以发现,懂得是经历之后的明白,所以可以写一件自己感动、印象深刻的事,所以,本题的写作主体是“我”,重点在于“懂得”,此项规定了应重点刻画经历了什么,自己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由此可发现本题的意图在于使学生关注关注生活、关注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其次,立意方面,学生可以选择赞美亲情、师生情、友情,这些立意贴近学生生活日常,便于选材和写作。第三,选材方面,通过上面的立意分析,可以选择以下材料,演讲、考试失利,自己非常沮丧,受到父母师长的关心和鼓励,非常感动,又充满了力量,懂得了亲情的力量。再比如,体育课上,自己不小心摔倒,朋友搀扶着我走向终点,懂得了友情的重要性等等。第四,结构方面,可以使用最常见的五段式或者六段式,第五,内容安排方面,建议一详一略,详写的部分应加上能突出人物形象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1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积累运用(28分)

(2023八下·肇庆期中)默写古诗文。

1.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诗经《关雎》)

2.唐朝陆龟蒙《别离》一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句子,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句子,。

3.蒹葭萋萋,。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4.八月湖水平,。,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写出了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样子。

6.纵我不往,?,悠悠我思。(诗经《子衿》)

【答案】1.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白露未晞;在水之湄

4.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5.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6.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寤、寐、辗故答案为: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2.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歧、沾故答案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晞、湄故答案为:白露未晞;在水之湄

4.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涵、混、蒸故答案为: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5.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佁、俶故答案为: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6.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嗣、佩故答案为: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

7.(2023八下·肇庆期中)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zhǔfù我。

(2)凡人就是jiǎobiàn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

(3)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tànwéiguānzhǐ。

(4)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xiùshǒupángguān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答案】(1)嘱咐

(2)狡辩

(3)叹为观止

(4)袖手旁观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zhǔfù:嘱咐,叮嘱吩咐。

(2)jiǎobiàn:狡辩,狡诈地强辩。

(3)tànwéiguānzhǐ: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

(4)xiùshǒupángguān:袖手旁观,把手拢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

故答案为:嘱咐;狡辩;叹为观止;袖手旁观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8.(2023八下·肇庆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个喧嚷的年代,我们需要一片净土,洗涤内心,提纯信仰,锤炼意志——北尖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B.夜幕降临,露营基地的灯次第亮起,营地周边人头攒动,灯火交错,满是浓浓烟火气。

C.在太空中,对接机构是将两个航天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天衣无缝"组合体的重要设备。

D.随着新年的钟声响起,欢腾四个小时的春节联欢晚会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新春祝福。

【答案】D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喧嚷:大声地叫或说。此处指这个时代很喧闹,符合语境;

B.次第:指依次,按照顺序或以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此处指灯按顺序亮起来,符合语境;

C.天衣无缝:原意是指上天神仙所穿的衣服没有衣缝,后用来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此处指组合体非常周密完美,符合语境;

D.销声匿迹:指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用来表达晚会结束不恰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9.(2023八下·肇庆期中)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然做了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

B.“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C.近年来,中国美术的实践与成果,不只体现在将外来艺术本土化的深耕中,还体现在自觉回归中国优秀艺术传统上。(将“不只”和“还"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

D.纪录片《无穷之路》从追问开始,5个人,3个月,深入6个省份14个曾经深度贫困的地区,用镜头呈现强烈的今昔,记录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在“今昔”后加上“对比")

【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A.错误。语序不当,应该把“高高兴兴地”调到他之后;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0.(2023八下·肇庆期中)班级准备开展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拟写标语】同学们围绕着“自强不息”拟定了一则宣传标语,上联已拟写好,请你根据提示将以下六个短语组合成符合主题的下联。

提示:逐鹿勇赴汗水学海滴滴中原

上联: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大地

下联:

(2)【欣赏校训】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据下面的书法作品,请你用规范的正楷字写出校训的后四字,即书法作品的后四个字。

(3)【演讲比赛】阅读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班委会决定举行以“学习保尔,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同学演讲稿的结尾部分。请你从名著中朱赫来和保尔两位人物形象里分别提炼素材,帮他完善下面的演讲稿。

面对艰难恶劣的生活环境,周恩来没有退缩,毅然扛起了革命重任,因为他有奉献精神;____________,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____________因为他有顽强的意志......我们要继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答案】(1)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2)厚德载物

(3)面对右臂残缺的生死考验,朱赫来没有后退,仍然坚持工作投身革命;面对身体残疾的磨难坎坷,保尔没有放屈服,拿起笔书写红色篇章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诗歌对联;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1)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自强不息",对联的特征就是上下联字数一样,词性一样,意思相近

故答案为: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2)题目要求楷书书写,书写时候保证字体工整,不能超出田字格即可。

故答案为:厚德载物

(3)该题应首先回答选择那个人物,接着结合人物的形象和经历去阐述自己的理由。

故答案为:面对右臂残缺的生死考验,朱赫来没有后退,仍然坚持工作投身革命;面对身体残疾的磨难坎坷,保尔没有放屈服,拿起笔书写红色篇章。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对联的特征就是上下联字数一样,词性一样,意思相近。应牢牢把握好这个特征。

(2)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要求学生书写清楚、规范,考生在书写时候,应注意不能写错,不能超出田字格。

(3)本题考查名著的人物形象以及仿写,应对此类题目有以下建议,首先,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是特点+事例,即一个人物的特点+一件与此相关的事例。切忌简单罗列人物的特点,应该结合文章内容。

二、阅读(42分)

(2023八下·肇庆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蓼庄图记(节选)

余读陶渊明《桃花源记》,慨然有遗世之思。说者谓渊明生当晋、宋之际,志欲弃尘离垢,高举远引,托而为此记,非真有是事。今以蓼花庄观之,则夫幽岩深谷,灵区异境,隔绝人世者,世固未尝无也。

蓼花庄地近束鹿,距京师三百余里而遥,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①幽深人迹之所不到。居民千余家,淳淳闷闷②,浑乎太古之意,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凡嚣竞③凌害④,偷盗讼狱,干戈扰攘之事,离别羁旅之苦,父老子弟传世数十,耳未尝闻。其山川风物,人民土俗,是亦燕赵间一桃花源也。

(节选自《戴名世集》卷十,有删改)

【注释】①奥阻:幽深险阻。②淳淳闷闷:淳朴笃诚但不开化。③嚣竞:为求功名利禄而喧闹奔走。④凌害:欺凌伤害。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阡陌交通便要还家___咸来问讯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B.全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依次描绘了溪行捕鱼、桃源见闻、流连忘返、重寻迷路等故事。

C.“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桃花源人不愿被外界打扰,怕重遭动乱;另一方面也使桃花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增加了文章的艺术美感。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等。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志欲弃尘离垢/寻向所志

B.托而为此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灵区异境/渔人甚异之

D.耳未尝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5.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

16.文中描绘的蓼花庄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什么共同点?请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简要概括。

【答案】11.交错相通;同“邀”,邀请;全、都

12.①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②(桃源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13.B

14.D

15.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

16.自然环境:偏僻清幽,秀美怡人。社会环境:和谐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平等幸福。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通假字;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识记。此类题目应在平时记清,记牢,其次,还可以通过句意判断词义。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此类题目应在平时应多背诵,其次,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译文,只有掌握了译文,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其次,也可以通过寻找关键词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识记。此类题目应在平时记清,记牢,其次,还可以通过句意判断词义。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此类题型对学生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对文言文的理解。针对此类题型,应首先找出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判断出主语、谓语。其次,还应注意保持句意的完整,不能割裂。同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古诗文的朗读和句子的节奏,只有平时练习得多,考试时候才能熟练应对。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此类题目,重在通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同样,应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或者关键的字词,这些字词是做题的线索,其次,审清题干,结合原文中的原句分析。

【附参考译文】

我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叹不已,不禁产生了弃世隐居的念头。评说的人认为陶渊明生活于东晋、南朝宋之间,内心想要抛弃污浊的尘世,隐居避世,有所寄托而写成了这篇记,并非真有这样的事。但从今天的蓼花庄来看,那些山谷幽深、环境优美、与世隔绝的地方,世上原来也并非没有。

蓼花庄位置靠近束鹿,距离京城三百里的路程,那里面对西山,浑河环绕,腹地险要,山谷幽深,很少有外人到来。居民有一千多户,淳朴笃诚但不开化,浑然是上古之人的样子,当地广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没有贵贱贫富之分。世上那些争名夺利、欺凌伤害、偷盗诉讼、战争动乱之事,离别亲人、漂泊他乡之苦,祖祖辈辈传了几十代,从来没有听说过。那里的山川风景,民风民俗,简直就是一个存在于燕赵地区的桃花源啊。

1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识记。此类题目应在平时记清,记牢,其次,还可以通过句意判断词义。

阡陌交通意思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交通是交错相通。

便要还家意思是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邀”,邀请

咸来问讯意思是都来询问他外面的事情。咸是全的意思。

故答案为:、交错相通;同“邀”,邀请;全、都。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此类题目应在平时应多背诵,其次,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

故答案为:①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②(桃源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13.A、无误。

B、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有误。

C、无误。

D、无误。

故答案为:B

14.A、志:志向,打算;标记。

B、为:写作;对。

C、异:奇异;对什么诧异。

D、闻:听说;听说。意义相同。

故答案为:D

1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此类题型对学生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对文言文的理解。针对此类题型,应首先找出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判断出主语、谓语,基本就能确定一句话了,其次,还应注意保持句意的完整,不能割裂。同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古诗文的朗读和句子的节奏,只有平时练习得多,考试时候才能熟练应对。

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意思是里面对西山,浑河环绕,腹地险要,山谷幽深,很少有外人到来。

故答案为: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

16.“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意思是:当地广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没有贵贱贫富之分。

由此看出,两个地方的环境都非常的优美,其其次,这里的人们生活都安居乐业。

故答案为:自然环境:偏僻清幽,秀美怡人。社会环境:和谐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平等幸福。

(2023八下·肇庆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不一般的文化自信,那是中国故事最动人的篇章。象征友谊的玫瑰、象征坚韧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铃兰等,由七类花组成的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成功“出圈”,中国风满满。与传统鲜花花束不同的是,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绽放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不止是颁奖花束,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换言之,这是一种中国文化自信的表达,通过冬奥的窗口,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千年越过无数艰难困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冬奥是媒介,文化当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国故事的不断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摘编自《冬奥,闪耀不一般的中国自信》)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上,文明交流互鉴随处可见。冰雪健儿在冬奥村里为饺子、豆包等中华美食着迷,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茶文化、中国功夫文化。花样滑冰表演滑赛场上,身着“神奇女侠”服装、装扮成拳击手模样的运动员卸下比赛的紧张,自由驰骋在冰面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与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合影互动......一幕幕各美其美,和合共生的场景暖人心田,奥林匹克精神因团结和友谊而绽放。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到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胜利举办,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平台。

(摘编自《北京冬奥会,中华文化与冰雪文化交相辉映》)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时代“顶流”和“出圈"的流量密码。如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2022河南春晚》《清明奇妙游》等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舞蹈作品成功“炸圈”。又如B站和河南卫视推出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历东汉、大唐、大宋等盛世,融历史背景,以奇舞著书《十二风舞志》,讲述蕴于舞蹈之中的华夏故事。还有火爆全网的着盛唐妆发的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西塘汉服文化周,打卡胜地“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无一不彰显传统文化的“顶流”影响。

(摘编自《从冬奥会谈文化自信》,有删改)

【材料四】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就凭借短短8分钟,用传统民乐《茉莉花》、中国功夫、国粹京剧,演绎出“从奥林匹克到万里长城"的历史性传递。回首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刻有祥云图案的奥运火炬,带有“中国印”的会徽,以及夸父逐日、敦煌飞天、太极拳、四大发明的传统元素,形象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一次次登上世界舞台,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摘编自《北京冬奥彰显文化自信》)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让中国故事不断传播,显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B.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和北京冬奥会,都是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做出的贡献。

C.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用时代的精神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D.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为北京冬奥会的文化展示打下了基础。

18.中国文化自信在北京冬奥会上是如何表达的?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19.同是“冬奥会与文化自信"的话题,材料三和材料四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案】17.D

18.①由七类花组成的冬奥会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

②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

19.①材料三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顶流”影响的角度,谈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②材料四侧重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8分钟演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传统元素为例,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

【知识点】新闻、材料类文本;理解概括新闻主要内容;启示、感悟、建议类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搜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尤其侧重于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目可以直接观察选项,带着选项的内容去材料中寻找相关的句子,进而判断对错,尤其需要注意说法绝对、以偏概全等脱离材料的情况。此类情况一般是有误的。

(2)(3)本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搜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应首先找到关键词,其次,定位文章的段落,第三,提取相关联的信息加以概括。此类题目切记立足文本,不能主观臆断。

17.A、【材料一】“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换言之,这是一种中国文化自信的表达,通过冬奥的窗口,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此项无误;

B、【材料二】“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到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胜利举办,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平台”,此项无误;

C、【材料三】“如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2022河南春晚》《清明奇妙游》等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此项无误;

D、材料没有提及,有误。

故答案为:D

18.【材料一】“与传统鲜花花束不同的是,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绽放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材料一】“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

故答案为:①由七类花组成的冬奥会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

②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

19.【材料三】主要从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进而阐述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材料四】主要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积淀。

故答案为:①材料三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顶流”影响的角度,谈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②材料四侧重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8分钟演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传统元素为例,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

(2023八下·肇庆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看戏

北方

①看戏,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②正月过了,瞭一眼对面山头上的篝火,浓厚的年味便在这摇曳的火光、缥缈的烟雾、稀疏的爆竹声中消散殆尽了。似乎已经听到从前沟口传来的咿咿呀呀的吟唱,那声音抑扬顿挫,忽近忽远,似有似无!记忆深处的戏味融化在春的气息里,扑面而来,与十里八村的老老少少扑个满面、撞个满怀。乡下人过日子,都是这样,一年四季脚踩黄土背朝天,要的就是这份踏实。乡下人敬神,其实敬的是自然,是十分虔诚的。每逢庙会,就那股朴实劲儿,必须弄出点响动,奢侈那么一回,通过众筹,请上一班戏,约上几个说书匠,敬神的同时,也为自己找一个乐子。庄稼人依靠种地过日子,办庙会看收成,收成好了,请大的戏班,如秦腔、晋剧。收成不好就请当地的道情班子。道情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小戏,与秧歌队表演的小节目如出一辙,所以前来观看的人少了许多,热闹也就大打折扣。

③老辈人在我们村修建了古佛寺,寺庙筑在河对面的山坡上,庙会的日子定在农历三月二十八。戏台搭在庙宇侧下方的一个平滩里,四根又粗又高的木椽撑起主戏台,后面两根稍细稍矮的柱子连着主戏台的木椽支起后台,这样的戏台纯属临时性搭建,用完即拆。会长说,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