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上饶市2023-2024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争的一面,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的一面。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开故事。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逻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达到不同以往的艺术境界。
②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会因某幅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再现出来,形成故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景进行反复刻画。相比于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正是在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③除直接转译图像内容之外,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势作用。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指出只有依靠“图像之锤"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文学创作对颜色、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鲁迅的小说中有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红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碧绿的”包中掏出“红黑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愚昧。
④此外,文学作品中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和故事三维空间,也可形成视觉层面的“图像之锤”,使受众产生深刻的体悟和持久的印象。通过弱化或消隐故事发展的时间线而将多种意象并置组合,从而形成类似“视觉之锤"的空间画面感。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中,故事的时间序列被消隐甚至被切断,作者视线移动所形成的空间场景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生动的图景。随着“镜头”的缓慢移动,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破窗、半枯的槐树、老紫藤、方桌、败壁、床板等一系列意象被逐个呈现在受众眼前,故事的线性发展被中断,此刻会馆的沉寂与破败强化了“我"当下际遇的无望和艰难。故事场景的再现性描写及建构的空间带给读者强烈的在场体验和具象的画面感,语词叙事达到空间立体化效果。
(摘编自李小君、龙迪勇《从图像到文学:中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材料二:
我们一直强调图像对文学的冲击和遮蔽,却忽略文学自身的特性。今天,我们要有勇气去挖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异质性,即它在图像时代不同于以往时代,也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有功能。
第一,与二十世纪文学注重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不同,当下文学的功能越来越细致、切实,个体经验的书写代替道德情操的弘扬成为作品的主题。图像传播的发达使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无障碍化,人人都可以借助自媒体分享经历和观点,文学已成为公共领域的个人实践。文学的功能更多地指向敞开自我而非给出意义。比如,属于网络类型小说之一的职场小说,凭借实用好看、贴近草根、展示成功而成为大众的新宠。
第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媒介是文学最具区别性的特质和优势。语言使人们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图像凭借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地抛向观众,共时的具体化和多义性使人们面对图像时需要认知、筛选和领悟。越是多元就越要强调核心,而这一过程是借助语言完成的。图像时代信息的发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迅捷、更直观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然而,我们也因此被表象轰炸得眩晕而无法接近世界的本质。图像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将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层层地揭示出来,而语言有能力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使图像符码化,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提升图像。语言具备将并不现成也不确定的东西加以分离、辨别、归置的能力,从而到达事物本质的深度。罗中立的《父亲》如果去掉标题,画面中的老者不过是中国几亿农民肖像的典型,正因为标题的点睛,“父亲”脸上的皱纹才更显沧桑,其画作才更具撼人心魄的力度。它不只是一个被看到的对象,也是内涵深刻、需要解读的意义载体,而语言帮助人们清除理解的障碍。语言或文学的这种钩沉本质的认知作用对图像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摘编自刘巍《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和图像都有自身的叙事策略,为了强化叙事效果,相互之间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对方的影响,以打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开故事。
B.鲁迅小说《药》中对破灯笼的“红红白白"、包的“碧绿”、人血馒头的“红黑"等颜色加工利用,能引发读者视觉层面的联想。
C.刘巍认为,我们应承认图像对文学有冲击,但不该忽略文学自身的特性,要努力去挖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特殊性,以最终超越图像。
D.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提升非语言信息,这依赖文学具有区别性的特质,语言有能力使图像、舞蹈、雕塑等信息语言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既可以拍成电影、电视剧,也可以绘制成图画书,这表明艺术形式之间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的一面。
B.学生上学路上看到车辆、马路、行人和树木等意象,可能会被这些景象感动,这属于语词叙事达到空间立体化效果。
C.土耳其地震、俄乌冲突、中东的沙特与伊朗和解等大量图像信息见诸报刊、手机等载体,可见图像能让人迅捷、直观地了解世界。
D.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中女子的微笑呈现了她的愉悦,可几秒钟前她心里是否难受则无法表现出来,这属于图像的局限性,无法揭示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3段观点的一项是()
A.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即将进行影视化改编时,王蒙说:“文学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硬通货’,使它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B.以线条、色彩、体积为媒介,包括绘画、雕塑等都属于造型艺术;以音乐、节奏、旋律和形体动作为媒介,都属于表演艺术。
C.金伟信的长篇小说《塑像》在尾声部分写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五四爱国运动"的浮雕,善于利用雕塑艺术歌颂英雄的人格。
D.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论述文学语言存在的方式,对语言有两种细分:一是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二是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4.相较于图像,文学有哪些优势?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简要概括。
5.语文教材中鲁迅小说《祝福》里有下面一段话,并据此配有赵延年的木刻画。材料一中有“(文学和图像)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的一面”的表述,请仔细观察木刻画内容,从“模仿"和“创造”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答案】1.C2.B3.C
4.①文学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比图像具有优势;②语言帮助人们清除理解的障碍,使人们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其作用有不可替代性。
5.①模仿:赵延年的木刻画是对鲁迅小说《祝福》的模仿,在题材选择上遵循了小说文字的叙述,将“提着竹篮"拄着竹竿”“纯乎是一个乞丐"的祥林嫂作为画面的主体。
②创造:木刻画同时又有自己的创造,借助视觉层面的“风雪”“高门楼"放鞭炮”等来营造场景画面,强化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C.“要努力去挖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特殊性,以最终超越图像"错,材料二第1段只说“我们一直强调图像对文学的冲击和遮蔽,却忽略文学自身的特性。今天我们要有勇气去挖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异质性”,并无超越图像的表述。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B.“这属于语词叙事达到空间立体化效果"错,张冠李戴。材料一第4段“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中,故事的时间序列被消隐甚至被切断……语词叙事达到空间立体化效果”说的是小说中的“语词叙事”,并非“现实场景”。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3段观点是: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势作用。
A.阐述的是文学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
B.阐述的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的概念。
C.“小说《塑像》歌颂英雄的人格,善于利用雕塑艺术"写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五四爱国运动’的浮雕”,这些都是对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强调图像的强势作用。因此该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3段的观点。
D.阐述的是文学语言存在的两种类型。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时先找到文中的有效信息,然后分条进行概括即可。
由材料一第1段“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有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可知,文学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比图像具有优势,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
由材料二第3段“第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媒介是文学最具区别性的特质和优势。语言使人们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而语言有能力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从而到达事物本质的深度"它不只是一个被看到的对象……语言或文学的这种钩沉本质的认知作用对图像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可知,语言帮助人们清除理解的障碍,使人们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它有能力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使图像符码化,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提升图像,其作用有不可替代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此题根据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即可。
①材料一“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争的一面,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的一面。"可知,图像根据文字的描述进行创作,赵延年的木刻画是对鲁迅小说《祝福》的模仿,在题材选择上遵循了小说文字的叙述,将“提着竹篮”“拄着竹竿"纯乎是一个乞丐”的祥林嫂作为画面的主体。
②材料一“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指出只有依靠‘图像之锤’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也可形成视觉层面的‘图像之锤’,使受众产生深刻的体悟和持久的印象”“……此刻会馆的沉寂与破败强化了‘我’当下际遇的无望和艰难。"可知,图像在根据文学叙述呈现出的内容之外,木刻画同时又有自己的创造,借助视觉层面的“风雪”“高门楼"放鞭炮”等来营造场景画面,给读者强烈的在场体验和具象的画面感,用这些强化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煎好了。
周朴园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看蘩漪,不说话)
周蘩漪(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周蘩漪(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低而缓地)倒了来。
周蘩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向四凤,高声)倒了来。(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冲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蘩漪(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周蘩漪(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周蘩漪(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冲(反抗地)爸!
周朴园(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说,请母亲喝。
周冲(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萍(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冲(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周蘩漪(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周蘩漪(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萍爸!我——
周朴园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萍(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高声)跪下!
(周萍望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
周朴园叫你跪下!(周萍正向下跪。)
周蘩漪(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半晌。)
周朴园(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周冲(抬头,慢慢地)什么?
周朴园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
周冲(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周朴园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周冲(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
(节选自《雷雨》第一幕)
【文本二】
哈姆莱特雷欧提斯,我的剑术荒疏已久,只能给你帮场,正像最黑暗的夜里一颗吐耀的明星一般,彼此相形之下,一定更显得你的本领的高强。
雷欧提斯殿下不要取笑。
哈姆莱特不,我可以举手起誓,这不是取笑。
国王奥斯里克,把钝剑分给他们。哈姆莱特侄儿,你知道我们怎样打赌吗?
哈姆莱特我知道,陛下;您把赌注下在实力较弱的一方了。
国王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现在既然众人皆说他胜你一筹,那就叫他让你几招。
雷欧提斯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钝剑都是同样长短的吗?
奥斯里克是,殿下。(二人准备比赛)
国王替我在那桌子上斟下几杯酒。要是哈姆莱特击中了第一剑或是第二剑,或者在第三次交锋的时候争得上风,让所有的碉堡上一齐鸣起炮来;国王将要饮酒慰劳哈姆莱特,他还要拿一颗比丹麦四代国王戴在王冠上的更贵重的珍珠丢在酒杯里。把杯子给我;鼓声一起,喇叭就接着吹响,通知外面的炮手,让炮声震彻天地,报告这一个消息,“现在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了!"来,开始比赛吧;你们,裁判员,留心看啊。
哈姆莱特请了,先生。
雷欧提斯请了,殿下。(二人比剑。)
哈姆莱特一剑。
雷欧提斯不,没有击中。
哈姆莱特请裁判员公断。
奥斯里克中了,很明显的一剑。
雷欧提斯好;再来。
国王且慢;拿酒来。哈姆莱特,这一颗珍珠是你的;祝你健康!把这一杯酒给他。(喇叭齐奏。内鸣炮。)
哈姆莱特让我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它放在一旁。来。(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
雷欧提斯我承认给你碰着了。
国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
(节选自《哈姆莱特》第一幕)
6.潜台词是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语境能领悟出来的言语,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下列对《雷雨》《哈姆莱特》选段中人物对话的潜台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原文:(周朴园)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潜台词:你和你妈都太自以为是,竟敢不听从我的话!
B.《雷雨》原文:(蘩漪)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潜台词:药凉了,晚上让下人热一热再喝!
C.《哈姆莱特》原文:(国王)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现在既然众人皆说他胜你一筹,那就叫他让你几招。潜台词:国王对哈姆莱特曾说过他看好雷欧提斯,是为了激起哈姆莱特的好胜心使比赛激烈。
D.《哈姆莱特》原文:(国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潜台词:是防备毒剑之计不成功,为毒酒之计作铺垫。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在“喝药”这一情节中,四凤的出现,缓解了原本紧张的气氛。她的出现,冲淡了逼迫繁漪喝药这一冲突的批判性。
B.《雷雨》周朴园向周冲询问“刚才说的事呢"是“喝药”事件的余波,不仅是对周冲的追问,也是对整个家庭道德秩序的维护。
C.《哈姆莱特》文中在比剑时,第一、二回合,雷欧提斯由于一时不能下决心杀死哈姆莱特,因此他出手比较犹豫,被哈姆莱特占了上风。
D.《哈姆莱特》文中“这一个消息"是指哈姆莱特比剑胜利、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的消息。国王用如此排场预祝哈姆莱特的胜利实际是一箭双雕之计。
8.请分析文本一中矛盾冲突的实质,并梳理文本一的情节。
9.请从人物、语言这两个角度鉴赏《哈姆莱特》(文本二)中的艺术特色。
【答案】6B7.A
8.①文本一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周朴园坚持让周蘩漪喝药,其实质是封建家长的冷酷专制与家人的反抗的矛盾。
②文本一的主要情节:周蘩漪不愿意喝药,但周朴园为了控制她,用以身作则的要求,最终迫使周蘩漪屈服。
9.①人物个性鲜明。如哈姆莱特的机智和冷静,当哈姆莱特击中了雷欧提斯,国王想要将酒给哈姆莱特的时候,哈姆莱特说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酒放在一旁,说明他面对危急局势时的机智和冷静;雷欧提斯的直率和认真,哈姆莱特的第一剑,雷欧提斯说“没有击中”,第二剑,雷欧提斯说“我承认给你碰着了”,说明雷欧提斯在击剑过程中的认真和直率;国王阴险歹毒,设计用毒酒谋害哈姆莱特。
②人物对话运用巧妙。文中的对话既揭示了人物性格,又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发展。这一幕情节是围绕剑术比赛这一主线展开的,既写到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赛情况,又加入了国王试图在比赛中以庆祝的名义毒死哈姆莱特的情节,同时正因为哈姆莱特没有中国王的圈套,没有喝毒酒,才有了后文复仇的情节。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戏剧语言的能力。
B.“潜台词:药凉了,晚上让下人热一热再喝!”错误,繁漪根本就不想喝药,此处是她找的借口,潜台词应该是:无论如何这碗药我都是不会喝的!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四凤的出现,缓解了原本紧张的气氛。她的出现,冲淡了逼迫繁漪喝药这一冲突的批判性"错误,她的出现,使得原本紧张的气氛更加激烈,也使得原本就复杂的人物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加深了逼迫繁漪喝药的批判性。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戏剧冲突和情节的分析梳理能力。
《雷雨》第一幕主要是围绕周朴园让繁漪喝药展开的,而繁漪不想喝,于是周朴园让儿子周冲和周萍劝说繁漪喝药,周朴园对繁漪说“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可见周朴园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繁漪不喝药,并且周冲和周萍都试图劝说周朴园,但是都被周朴园无情地否定了,所以这一幕的主要情节就是蘩漪不愿意喝药,但周朴园为了控制她,用以身作则的要求,最终迫使周蘩漪屈服。其实质是封建家长的冷酷专制与家人的反抗的矛盾。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戏剧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①人物个性鲜明。这一幕写到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的比剑,哈姆莱特的第一剑,雷欧提斯说“没有击中”,第二剑,雷欧提斯说“我承认给你碰着了”,说明雷欧提斯在击剑比赛的过程中的认真和直率。而当奥斯里克说哈姆莱特击中了雷欧提斯,国王想要将酒给哈姆莱特的时候,哈姆莱特说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酒放在一旁,说明哈姆莱特面对危急的局势时的机智和冷静。所以,这一幕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人物对话运用巧妙。这一幕的情节是紧紧围绕剑术比赛这一主线展开的,先写到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二人赛前准备,然后又写到比赛的情况,同时也加入了国王试图在比赛中以庆祝的名义毒死哈姆莱特的情节。正是因为哈姆莱特并没有中国王的圈套,没有喝毒酒,才有了后文复仇的情节,所以文中巧妙运用对话,既揭示了人物性格,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故古者圣主必有净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②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③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遂答云A业已为之B或道C业已许之D竟不为E停改F此则危G亡之祸可H反手而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文中指安定,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德不厚而思国之理"的“理”意思相同。
B.期,文中指约定,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期年之后"的“期”意思不同。
C.所以,文中指……的原因,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的“所以”意思相同。
D.比,文中指近来,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比及三年"的“比”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认为,不论是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还是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都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明君和忠臣相处共事,天下方可太平。
B.谏议大夫王珪的看法与《劝学》中“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观点相近,都强调了虚心纳言的重要性,谏议大夫王珪也借此来劝谏唐太宗广开言路。
C.在讨论周和秦国运长短的问题时,太宗认为,问题并非出在创业,而是出在守成上。周努力推行仁义,而秦还是崇尚诈力,所以国运会有长短不同。
D.唐太宗翻阅前朝史书,意识到:当臣下进谏时,如果君主仅仅作出口头上的答复,实际上却终究不肯直面问题,这样做终将招致危亡的灾祸。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古者圣主必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2)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
14.唐太宗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劝谏虞舜制造漆器,大禹雕饰祭器,褚遂良是如何解释的?
【答案】10.BDF
11.D12.B
13.(1)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一定会设置七位直言规劝国君缺失的臣子,他们的进言如果不被采纳,就会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继续进谏。
(2)如有不恰当的地方,有的是在刚开始时,有的是在将做完时,都应当及时进谏。
14.①雕琢器物就会妨碍农业生产,编织彩绣就会加重妇女的负担。②奢侈淫逸的开始,就是危急灭亡的开端。③做漆器如果不劝谏,以后就可能会做金器,做玉器。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改正。这就是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
“遂答云业已为之"是动宾结构,“业已为之”作宾语,句意完整,B处断开;
“遂答云"与“或道”对称,“业已为之"与“业已许之”对称,D处断开;
“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是判断句,此作主语,结构完整,“此”前F处可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句意:就不可能使国家安定。/没有深厚的道德,却想让国家安定。
B.正确。约定。/一整年。句意:所以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地来与周武王会师。/满一年以后。
C.正确。句意: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D.错误。进来。/等到。句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等到三年。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谏议大夫王珪看法与《劝学》中‘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观点相近"错,《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是强调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言”,进言;“用”,被采用;“相继”,一个接一个。
(2)“不当”,不恰当的地方;“渐”,开始;“终”,结束。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文本“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可知,如果雕刻器物,就会妨害农业生产,如果编织彩绣就会加重妇女的负担。
由文本“首创奢淫,危亡之渐”可知,开始奢侈淫逸的生活,就是开启了危机灭亡的道路。
由文本“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可知,如果做漆器不劝谏,就会做金器;做金器不劝谏,就会做玉器。
参考译文: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就像鱼得到了水,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刚直的议论,以实现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回答说:“我听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圣主。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必须设诤臣七人,说的话如不被接受,就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相谏。陛下开拓思路,采纳鄙陋之人的意见,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太宗称赞说得好,下诏规定今后宰相入宫商量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让谏官跟着进来,参与处理政事。有话敞开说,一定虚心采纳。
贞观初年,唐太宗从容地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周武王平定了商纣王之乱,取得了天下;秦始皇乘周王室的衰微,就吞并了六国。他们取得天下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国运长短如此悬殊呢?”尚书右仆射萧瑀回答说:“商纣王暴虐无道,天下的人都痛恨他,所以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地来与周武王会师,讨伐纣王。周朝衰微,六国无罪,秦国完全是倚仗智诈暴力,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吞并诸侯的。虽然同是平定天下,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却不一样。"太宗说:“这样的说法不对,周灭殷以后,努力推行仁义;秦国达到目的以后,却一味地施行欺诈和暴力,它们不仅在取得天下的方式上有差别,而且守护天下的方式也不相同。国运之所以有长有短,道理大概就在这里吧!”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制作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首创奢侈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有了金器还不满足,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当,不论是在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有时臣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创作皆因诗人漂泊在外或忆友或遇友而起,写景中都融入了孤独惆怅的心绪,表达方式都是直抒胸臆,情感强烈。
B.孟诗前四句以日暮夕阳之色来统摄整体,运用日暮、啼猿、江流等意象叠加,意境清峭寂寥,颇增孤独之感。
C.韦诗首联写李主簿的居住环境,渡口本是过客往来的喧闹之地,但着一“古”字,意境萧条冷清,暗示主人也非得志之人。
D.韦诗中的“寒山"表明此时为深秋时节,“独过雁”比况李主簿的生活境遇,“远来舟"引出下联的“逢归客”。写法细腻,情景交融。
16.“叶"与“树”是古诗的常见意象,孟诗颔联用了“叶”,韦诗颔联中用了“树”,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5.B16.①孟诗颔联“叶"的形象零散轻小,更符合诗人孤单、弱小、飘零的情感。因为风在“树间”或“叶间"吹出的声音的具有不同效果,撼“树”的风猛烈,而“叶"间的风更显凄厉,叶间的凄厉之音更能烘托诗人内心的凄楚。
②韦诗颔联中“树已秋”呈现枯树的整体状态,树的整体感与前一句的“人"相衬,有互文效果,写出人与树的生命都进入萧瑟的衰老之境;门前树高大直立,与人的孤独境遇融为一体,传达出复杂的人生况味。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以日暮夕阳之色来统摄整体”错误,孟诗对日暮之景、夕阳之色的营构并不鲜明突出,且还有月照之境,所以不能作为核心意象统摄整体。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孟诗颔联用“叶”,“叶”形象零散轻小,更符合诗人孤单、弱小、飘零的内心感受。写“两岸"的“叶”,被“风"吹得发出凄厉之声,如同江水般急迫。如果用“树”,树被风撼动,则更强调猛烈之感,没有“叶"被风吹动带来的凄厉之感,同时,结合首句的“闻猿愁”,则这风声中夹杂着凄清的猿声,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更加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楚。
韦诗颔联用“树”,“树已秋”呈现出枯树的整体状态,人与树相互映衬,树的整体感与前一句的“人"相衬,有互文效果。树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联想岁月流逝,壮志蹉跎,人何以堪?写出人与树的生命都进入萧瑟的衰老之境;门前树高大直立,孤独更显,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与人的孤独境遇融为一体,传达出复杂的人生况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面对雄阔的洞庭湖,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不禁“________”,滴滴泪水都饱含家国大爱;张孝祥泛舟洞庭湖,尽管头发稀疏衣着单薄,却依旧“________”,表现出坚定的心志。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六国掠夺而来的珍宝丝毫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浪费。
(3)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借盘庚迁都之事,以“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道出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三思而后行,只要确认正确,就无怨无悔。
【答案】①.凭轩涕泗流②.稳泛沧浪空阔③.鼎铛玉石④.金块珠砾⑤.度义而后动⑥.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轩”“泗"沧”“鼎"铛”“砾"。
三、语言文字运用和整本书阅读(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如果说你是“八卦之王”,你可能不会因此受宠若惊,而会觉得受到侮辱。因为我们一直都很厌恶搬弄是非的人,也不希望被别人这样看待自己。八卦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感受,是因为它往往与自私相关——损害他人利益从而提升自己的声誉。尽管有些八卦并不刻薄,但人们对它的固有认知导致大家忽略了它的良性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聊八卦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个体维护与他人的关系。①因为此时你会发出这样的信号:你相信这个人不会利用这些敏感信息做出对你产生负面影响的事情;与同事分享无害的八卦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鼓舞士气,带来更高的工作满意度。
最近的研究表明,八卦的好处可能有化学基础。具体来说,②,这种激素与良好的感觉和积极的人类体验密切相关。当我们聊八卦时,体内激增的催产素会让我们有更强的同理心,热衷于与他人交流;同时,秘密共享的奇妙感觉则会激发我们对八卦的热情,让我们沉迷其中。
即使聊八卦有诸多好处,我们依然要警惕,不要耽于八卦而无法自拔。一出现沉迷聊八卦的情况,就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下列句子中“一"字的含义与例句中“一”字含义相同的一句是()
例:一出现沉迷聊八卦的情况
A.一心一意B.一路平安C.一码事D.一失足成千古恨
【答案】18.①与他人分享八卦可以建立信任感②聊八卦会使催产素激增
19.如果有人说你是“八卦之王”,你可能不会因此受宠若惊,而会觉得受到侮辱。因为我们一直都很厌恶搬弄是非的人,也不希望被别人这样看待。
20.D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和后面是因果关系。根据后面“因”中的“你相信这个人”,可得出①处的“果”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信任"。整个文段的核心是“聊八卦”,故而①处可填“与他人分享八卦可以建立信任感"。
②处,根据下文“这种激素”可知此处需填一种激素,再继续往后读,不难找出这种激素指的是“催产素"。文段核心话题依旧是“聊八卦”,故而②处可填“聊八卦会使催产素激增"。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语序不当,前后主语不一致,前面主语是“有人”,后面主语是“你”,应把“如果”放至“有人"前面;
第二处,结构混乱,即句式杂糅,“我们被别人看待”或者“别人看待我们”,可以改为“因为我们一直都很厌恶搬弄是非的人,也不希望被别人这样看待”。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例句中的“一"是“一旦”的意思。
A.表示“专一";
B.表示“整个”“全";
C.表示“同一”;
D.表示“一旦"。
故选D。
(二)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中多处写到中国传统节日,下面是对元宵节相关内容的梳理和概括
回目主要人物事件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英莲、甄士隐等元宵节时:①元宵节后:甄士隐家遭火灾
第十七回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贾元春、贾宝玉等元宵节前:贾元春才选风藻宫,贾宝玉试才题对额,林黛玉误剪香囊袋元宵节时:②
第五十三回第五十四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贾母、王熙凤等元宵节前:乌进孝进租,贾府众人进宫朝贺,除夕祭宗祠……元宵节时:③
第九十五回第九十六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颠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贾宝玉、王熙凤等元宵节前:宝玉失玉疯颠,元妃薨逝……元宵节后:贾政将外任江西粮道,凤姐设“掉包儿”法……
21.请在①②③处补写内容,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请简析第①处补写的事件在推动情节、表现主题两方面的作用。
【答案】21.①英莲被拐②元妃省亲(宝玉等人依景题诗)③贾母摆家宴(王熙凤讲笑话)
22.“英莲被拐"①推动情节:为后续甄家家破人散,英莲被薛蟠强抢霸占(贾雨村断葫芦案),后随宝钗进大观园等情节埋下伏笔。②表现主题:以英莲被拐,表现了女性悲剧命运的主题。(或以甄家的离散为后文贾府的败落张本,表现了封建家族必然走向衰亡的主题。)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相关情节、内容的把握能力。
①由题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回顾第一回相关的事件,涉及人物有“英莲":英莲本是姑苏乡绅甄士隐的独生女,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爱,父母对其娇生惯养,也是夫妻两人生活幸福的主要依托。谁料想,英莲长到四岁,元宵之夜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英莲去看灯,到半夜,霍启因要小解,把英莲暂放在一户人家的门槛上,等回来,已不见孩子影子。英莲就此失踪,再没有和亲人重逢。故此处可填:英莲被拐。
②由题目“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回顾相关情节:为迎接元春省亲,皇上恩准耗巨资修建大观园。贾政亲自带领宝玉和相公清客到园中巡视,历游诸景,遍题匾额联语。宝玉大展其才,贾政十分欢喜。园内景物新奇,而名字朴实无华,元春自己带头题了一诗后,命众姐妹也即席赋诗一首,特别要亲兄弟宝玉就“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处景观各赋五言律一首等,可知,此回写的主要事件是:元妃省亲(宝玉等人依景题诗)。
③由题目“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回顾相关情节:元宵夜,贾母命摆酒席。说书的说了一部名为《凤求鸾》的新书,贾母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而紧接着贾母就不厌其烦地从方方面面来对这种所谓的“才子佳人”的俗套进行了大肆的批判。大家行令取乐,到了王熙凤这,王熙凤说了个笑话:“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合家赏灯吃酒,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答答的孙子……哎哟哟,真好热闹”,可知此处可填:贾母摆家宴(王熙凤讲笑话)。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经典名著重要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
情节上,“英莲被拐”之后,甄家事实上就已经家破人散,甄士隐后来偶然得遇僧道二人点化,跟随僧道二仙出家云游,甄家的故事便“暂且打住”,直到第四回“葫芦案”时经人贩子的案件顺便“牵扯"出来,而英莲(香菱),后来被薛蟠强抢霸占,最后随宝钗进了大观园。可知“英莲被拐”推动情节发展,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主题上,英莲由一个千金小姐,先丢失后被拐卖,后来被薛蟠强抢霸占,可见其身不由己,命运坎坷,应证了姓名的谐音“真应怜”,表现了女性悲剧命运的主题;而随着英莲的被拐,甄家败落,这也为后文贾府的败落张本,表现了封建家族必然走向衰亡的主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善良的窦娥、真情的鲁侍萍、没有春天的祥林嫂,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悲剧命运总能激发我们的悲悯情怀。
阅读以上材料,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悲悯之心,人间至善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时常被喧嚣与忙碌包围,以至于忽略了内心深处的那份悲悯情怀。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导语有言:“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心怀悲悯;鄙弃丑恶,追求正义,坚守良知。”我们应当常怀悲悯之心,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去相互扶持、彼此慰藉。悲悯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伸出援手,给予他人关爱和帮助。这种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激发我们的同情心,促使我们去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而传递出人性的温暖和光辉。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具有悲悯情怀的人物形象。《窦娥冤》中的窦娥,面对不公的命运,她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正义的追求,她的悲悯之心让我们深感震撼。《雷雨》中的周冲,虽然身处复杂的家庭矛盾之中,但他依然对弱者充满同情,他的悲悯之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他的复仇之路虽然充满了痛苦和挣扎,但他始终坚守着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悲悯。这些文学形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悲悯之心的伟大和力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乏见到那些缺乏悲悯之心的人。他们冷漠、自私,对他人的不幸漠不关心,甚至幸灾乐祸。这样的人,不仅失去了人性中最基本的善良品质,也失去了社会的良知和道德文化的灵魂。因此,我们应当警醒自己,时刻保持一颗悲悯之心,用这份情感去关爱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悲悯之心不仅是个人的品质,也是社会的需要。一个具有悲悯之心的社会,能够凝聚起强大的道德力量,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相互扶持、彼此慰藉,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爱和希望的家园。相反,一个缺乏悲悯之心的社会,将会变得冷漠和无情,人们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也会逐渐消失。这样的社会,将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活力,最终走向衰落和灭亡。
因此,我们应当常怀悲悯之心,用这份情感去关爱和帮助他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能够传递出人性的温暖和光辉,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同时,我们也应当学会感恩和珍惜那些曾经给予我们帮助和关爱的人,让这份悲悯之心在我们的内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悲悯,是人的情感的一脉活水,它如同一泓清泉,润泽着我们的心灵。悲悯,是人心灵上的一场甘霖,它可以净化污浊的世风,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常怀悲悯之心,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温暖的世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到窦娥、鲁侍萍、祥林嫂等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人物的命运会激发我们的悲悯情怀,其核心话题是“悲悯"。悲悯之心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人类情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悲悯之心”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促使人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乃至世界,从而关注人生的意义。怀有慈悲之心的人对处于不幸境况的人会产生同情,心灵会受到触动,会生出扶持与援助的欲望。而心怀悲悯之心,可以滋润干涸的心田,洞察生命的真谛,净化污浊的世风,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具体写作中,考生需要明确“悲悯之心"是什么,为什么要怀“悲悯之心”,如“悲悯之心"温暖了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给予在生活中拼搏的人希望,为自己和他人打开一扇通往人间温情的大门;面对他人、他物的不幸,我们应该怎样做;“悲悯之心”的意义如何等等。同时,不能空谈“悲悯”,而应该结合现实生活,体现考生观察生活,关注民生的能力,并列举相关事例进行阐述。考生也应该对“悲悯情怀”进行思辨,厘清“悲悯"与“无脑同情”“弱者有理"的界线。
立意:
1.心怀悲悯,传递温暖。
2.悲悯是美德的最高境界。
3.拒绝冷漠,心怀悲悯。上饶市2023-2024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争的一面,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的一面。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开故事。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逻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达到不同以往的艺术境界。
②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会因某幅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再现出来,形成故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景进行反复刻画。相比于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正是在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③除直接转译图像内容之外,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势作用。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指出只有依靠“图像之锤”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文学创作对颜色、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鲁迅的小说中有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红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碧绿的"包中掏出“红黑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愚昧。
④此外,文学作品中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和故事三维空间,也可形成视觉层面的“图像之锤”,使受众产生深刻的体悟和持久的印象。通过弱化或消隐故事发展的时间线而将多种意象并置组合,从而形成类似“视觉之锤”的空间画面感。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中,故事的时间序列被消隐甚至被切断,作者视线移动所形成的空间场景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生动的图景。随着“镜头"的缓慢移动,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破窗、半枯的槐树、老紫藤、方桌、败壁、床板等一系列意象被逐个呈现在受众眼前,故事的线性发展被中断,此刻会馆的沉寂与破败强化了“我”当下际遇的无望和艰难。故事场景的再现性描写及建构的空间带给读者强烈的在场体验和具象的画面感,语词叙事达到空间立体化效果。
(摘编自李小君、龙迪勇《从图像到文学:中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材料二:
我们一直强调图像对文学的冲击和遮蔽,却忽略文学自身的特性。今天,我们要有勇气去挖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异质性,即它在图像时代不同于以往时代,也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有功能。
第一,与二十世纪文学注重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不同,当下文学的功能越来越细致、切实,个体经验的书写代替道德情操的弘扬成为作品的主题。图像传播的发达使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无障碍化,人人都可以借助自媒体分享经历和观点,文学已成为公共领域的个人实践。文学的功能更多地指向敞开自我而非给出意义。比如,属于网络类型小说之一的职场小说,凭借实用好看、贴近草根、展示成功而成为大众的新宠。
第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媒介是文学最具区别性的特质和优势。语言使人们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图像凭借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地抛向观众,共时的具体化和多义性使人们面对图像时需要认知、筛选和领悟。越是多元就越要强调核心,而这一过程是借助语言完成的。图像时代信息的发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迅捷、更直观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然而,我们也因此被表象轰炸得眩晕而无法接近世界的本质。图像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将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层层地揭示出来,而语言有能力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使图像符码化,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提升图像。语言具备将并不现成也不确定的东西加以分离、辨别、归置的能力,从而到达事物本质的深度。罗中立的《父亲》如果去掉标题,画面中的老者不过是中国几亿农民肖像的典型,正因为标题的点睛,“父亲"脸上的皱纹才更显沧桑,其画作才更具撼人心魄的力度。它不只是一个被看到的对象,也是内涵深刻、需要解读的意义载体,而语言帮助人们清除理解的障碍。语言或文学的这种钩沉本质的认知作用对图像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摘编自刘巍《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和图像都有自身的叙事策略,为了强化叙事效果,相互之间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对方的影响,以打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开故事。
B.鲁迅小说《药》中对破灯笼的“红红白白”、包的“碧绿"、人血馒头的“红黑”等颜色加工利用,能引发读者视觉层面的联想。
C.刘巍认为,我们应承认图像对文学有冲击,但不该忽略文学自身的特性,要努力去挖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特殊性,以最终超越图像。
D.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提升非语言信息,这依赖文学具有区别性的特质,语言有能力使图像、舞蹈、雕塑等信息语言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既可以拍成电影、电视剧,也可以绘制成图画书,这表明艺术形式之间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的一面。
B.学生上学路上看到车辆、马路、行人和树木等意象,可能会被这些景象感动,这属于语词叙事达到空间立体化效果。
C.土耳其地震、俄乌冲突、中东的沙特与伊朗和解等大量图像信息见诸报刊、手机等载体,可见图像能让人迅捷、直观地了解世界。
D.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中女子的微笑呈现了她的愉悦,可几秒钟前她心里是否难受则无法表现出来,这属于图像的局限性,无法揭示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3段观点的一项是()
A.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即将进行影视化改编时,王蒙说:“文学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硬通货’,使它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B.以线条、色彩、体积为媒介,包括绘画、雕塑等都属于造型艺术;以音乐、节奏、旋律和形体动作为媒介,都属于表演艺术。
C.金伟信的长篇小说《塑像》在尾声部分写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五四爱国运动”的浮雕,善于利用雕塑艺术歌颂英雄的人格。
D.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论述文学语言存在的方式,对语言有两种细分:一是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二是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4.相较于图像,文学有哪些优势?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简要概括。
5.语文教材中鲁迅小说《祝福》里有下面一段话,并据此配有赵延年的木刻画。材料一中有“(文学和图像)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的一面"的表述,请仔细观察木刻画内容,从“模仿”和“创造"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煎好了。
周朴园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看蘩漪,不说话)
周蘩漪(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周蘩漪(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低而缓地)倒了来。
周蘩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向四凤,高声)倒了来。(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冲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蘩漪(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周蘩漪(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周蘩漪(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冲(反抗地)爸!
周朴园(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说,请母亲喝。
周冲(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萍(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冲(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周蘩漪(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周蘩漪(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萍爸!我——
周朴园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萍(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高声)跪下!
(周萍望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
周朴园叫你跪下!(周萍正向下跪。)
周蘩漪(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半晌。)
周朴园(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周冲(抬头,慢慢地)什么?
周朴园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
周冲(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周朴园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周冲(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
(节选自《雷雨》第一幕)
【文本二】
哈姆莱特雷欧提斯,我的剑术荒疏已久,只能给你帮场,正像最黑暗的夜里一颗吐耀的明星一般,彼此相形之下,一定更显得你的本领的高强。
雷欧提斯殿下不要取笑。
哈姆莱特不,我可以举手起誓,这不是取笑。
国王奥斯里克,把钝剑分给他们。哈姆莱特侄儿,你知道我们怎样打赌吗?
哈姆莱特我知道,陛下;您把赌注下在实力较弱的一方了。
国王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现在既然众人皆说他胜你一筹,那就叫他让你几招。
雷欧提斯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钝剑都是同样长短的吗?
奥斯里克是,殿下。(二人准备比赛)
国王替我在那桌子上斟下几杯酒。要是哈姆莱特击中了第一剑或是第二剑,或者在第三次交锋的时候争得上风,让所有的碉堡上一齐鸣起炮来;国王将要饮酒慰劳哈姆莱特,他还要拿一颗比丹麦四代国王戴在王冠上的更贵重的珍珠丢在酒杯里。把杯子给我;鼓声一起,喇叭就接着吹响,通知外面的炮手,让炮声震彻天地,报告这一个消息,“现在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了!”来,开始比赛吧;你们,裁判员,留心看啊。
哈姆莱特请了,先生。
雷欧提斯请了,殿下。(二人比剑。)
哈姆莱特一剑。
雷欧提斯不,没有击中。
哈姆莱特请裁判员公断。
奥斯里克中了,很明显的一剑。
雷欧提斯好;再来。
国王且慢;拿酒来。哈姆莱特,这一颗珍珠是你的;祝你健康!把这一杯酒给他。(喇叭齐奏。内鸣炮。)
哈姆莱特让我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它放在一旁。来。(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
雷欧提斯我承认给你碰着了。
国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
(节选自《哈姆莱特》第一幕)
6.潜台词是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语境能领悟出来的言语,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下列对《雷雨》《哈姆莱特》选段中人物对话的潜台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原文:(周朴园)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潜台词:你和你妈都太自以为是,竟敢不听从我的话!
B.《雷雨》原文:(蘩漪)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潜台词:药凉了,晚上让下人热一热再喝!
C.《哈姆莱特》原文:(国王)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现在既然众人皆说他胜你一筹,那就叫他让你几招。潜台词:国王对哈姆莱特曾说过他看好雷欧提斯,是为了激起哈姆莱特的好胜心使比赛激烈。
D.《哈姆莱特》原文:(国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潜台词:是防备毒剑之计不成功,为毒酒之计作铺垫。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在“喝药"这一情节中,四凤的出现,缓解了原本紧张的气氛。她的出现,冲淡了逼迫繁漪喝药这一冲突的批判性。
B.《雷雨》周朴园向周冲询问“刚才说的事呢”是“喝药"事件的余波,不仅是对周冲的追问,也是对整个家庭道德秩序的维护。
C.《哈姆莱特》文中在比剑时,第一、二回合,雷欧提斯由于一时不能下决心杀死哈姆莱特,因此他出手比较犹豫,被哈姆莱特占了上风。
D.《哈姆莱特》文中“这一个消息”是指哈姆莱特比剑胜利、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的消息。国王用如此排场预祝哈姆莱特的胜利实际是一箭双雕之计。
8.请分析文本一中矛盾冲突的实质,并梳理文本一的情节。
9.请从人物、语言这两个角度鉴赏《哈姆莱特》(文本二)中的艺术特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故古者圣主必有净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②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③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遂答云A业已为之B或道C业已许之D竟不为E停改F此则危G亡之祸可H反手而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文中指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年级下册第26课教学课件教学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件
- 2024年度钢管市场调查与竞争对手分析承包合同
- 技术授权合同范本 2篇
- 小学一年级家长培训
- 淋巴瘤主要护理问题
- 《物料管理》课件
- 2024年度技术服务合同:云计算服务的提供与维护3篇
- 仁爱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供参考)
- 2024版医疗信息技术服务合同
- 水稻碳足迹评价技术指南
- 工会跳棋活动方案
-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技巧与训练:助人类20篇
- 规范开展学术活动管理制度
- 建设工程监理职业生涯规划
- 冻酸奶市场洞察报告
- 胎儿肛门闭锁个案护理
- 成都YC公司创业计划书
-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全国甲卷)
- 企业退税申请报告范文
- 平行结转分步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