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1页
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2页
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3页
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4页
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3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人画是具有“文人气"的画,它具有人文价值的追求,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中国传统顶尖大师的文人画,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现的纯粹美,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宁静高贵的希腊雕塑、深沉阔大的欧洲古典音乐才能与之相比。推动传统文人画发展的根本因素,在于“真”,一种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种是生命的真实。画家将笔墨、丘壑(代指文人画中的具象性因素)、气象三者融为一体,使之呈现出一种超越形式的思考,变形似的追求。

画作是重视性灵传达的文人画家间“交谈"的“语言”。这套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题材语言,一山一水(寒林、枯木、远山、近水、空亭、溪桥)就是他们的语言,莽莽的历史中蕴藏着的无限的人和事(典故)也成为他们的语言;二是笔墨的程式化,如董源模式,是一套裹孕着披麻皴、江南山水特征、空灵的世界等内容的传统模式,米家山水又是以水晕墨染、体现空蒙迷离视觉效果的一套模式;三是境界的程式化,如画境的荒寒,自北宋以来便成为文人画着力表现的气韵特点,云林的寂寞,也成为明清画人效仿的程式。

文人画不是对“目"而是对“心”的,也就是说,它不是画给你看的,而是让你融入其中而获得生命的感悟。视觉性使人容易停留在具体的图像世界里,这与文人画所主张的境界创造、生命呈现的观点不合;视觉性的空间容易启发人由具体的事象引起想象活动,使人受到情理世界的裹挟,这也与文人画追求的超越境界不合。文人画致力于创造一种“生命空间”,“生命空间”是一种绝对空间形式,“惟恐有画,是谓能画"就是对空间性的超越。物理学上也有“绝对空间”的概念,但“绝对空间"仍然是一种具体空间形式,只不过是一种永恒存在、处处均匀、永不移动的空间。文人画的根本旨归在于脱略具体空间,反映内在生命的逻辑。

为了追求永恒的真实,对时间性的超越是其必然路径。非时间性,并不代表对历史的忽略,正相反,文人画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一种超越历史表象的深沉历史感受。文人画从总体气质上可以说是“怀古一何深"。文人画推重的“无画史纵横气息”,就是强调绘画的根本在于创造,而不在于记录。文人画家要到历史表象的背后去发现真实,发现真正的“历史"——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总之,文人画是一种超越形式的绘画,画家通过程式化、非视觉性、非时间性等文法显现出其生命真实的人文价值。有些作品即使不再存世,所包含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生命省思依然可以给人以生命启发。

(摘编自朱良志《传统文人画的人文价值》)

材料二:

宋画无论内容或形式,都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美学传统。诗意追求和细节真实的同时并举与诗文发展趋势相同,日益成为整个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准则。元画却与宋画有极大不同,最明显的是社会急剧变化带来的审美趣味的变异。蒙古族进据中原,一部分士人放弃“学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和情感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山水画也成为这种寄托的领域之一。随着赵宋王朝的覆灭,山水画的领导权终于落到在野士大夫手中,自此“文人画”正式确立。

所谓“文人画”,当然有其基本特征。首先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但形与神、写实与诗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这种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性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次要地位,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到这里不再放在客观对象上,而完全是放在主观意兴上。

对笔墨的突出强调,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亦即笔墨。笔墨不仅是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和兴味。任何逼真的摄影之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它不是自然界所具有,而是经由人们长期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美。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箱籀①,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画师、书家兼诗人,一身三任焉,自兹成为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基本要求和理想。

从元画开始的另一中国画的独有现象是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这是唐宋都没有的。唐人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一线细楷,但决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影响对画面的欣赏。元人则大不同,画面上的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了很大画面,画家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既是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另一方面又是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因之“元人工书,虽侵画位,弥觉其隽雅”。

与此同时,水墨画也就从此压倒青绿山水,居于画坛统治地位。虽然早有人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历代名画记》),但真正实现这一理想的是讲求笔墨趣味的元画。正因为通过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点的稠稀纵横,皴的披麻斧劈,就足以描绘对象,托出气氛,表述心意,传达兴味观念,从而也就不需要也不必去考虑如何真实于自然景物本身的色彩的涂绘和线形的勾勒了。

既然重点已不在客观对象的忠实再现而在精炼深永的笔墨意趣,画面也就不必去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只在如何通过某些自然景物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就够了。画面景物可以非常平凡简单,但意兴情趣却很浓厚。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注]①籀(zhòu):大篆的一种,和“飞白”“八法"同为书法用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画的“非视觉性”使欣赏者不易受现实世界和情理世界裹挟,从而领略其“生命空间"。

B.文人画在题材等方面要有一定的程式化,方能满足画家之间的性灵的传达,否则就无法完成思想的交流。

C.受政治环境影响,山水画领导权在元时落入在野士大夫手中,“文人画”才正式确立,这和材料一的说法并不矛盾。

D.唐宋画作虽有题款或细楷,但是有意识地使字和诗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内容却自元朝开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画“非时间性"特点是由其追求真性的思想决定的,为追求永恒的真实,超越历史是必然路径。

B.中国传统文人画表现出了宁静高贵、深沉阔大纯粹美,呈现出超越外在形象的人文价值。

C.北宋的《千里江山图》青绿中间以赭色,表现了山水的秀丽壮美,实现了“运墨而五色俱”的创作理想。

D.宋画丰富了民族的美学传统,诗意追求和细节真实并举日益成为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准则。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白阳说:“山水作正艰,变幻初无形。闭户觅真意,展转复失真。"

B.倪瓒说:“爱此风林意,更起丘壑情。写图心闲咏,不在象与声。”

C.陈师曾说:“文人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

D.唐志契说:“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

4.请分析材料中两处画线部分的论证方法及其论证效果。

5.古人有“文人画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又有“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的说法,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先生

赵威

①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

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北风裹挟着雪片,在空中横扫。薄幕下,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汲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饭的来了,给口吃的吧。”三婶仔细一瞧,是个讨饭的。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给完吃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给口吃的就行。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聊着聊着,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小缺个先生。

③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

④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老是捉弄他。一开始,大先生气得直跺脚,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讨厌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

⑤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像是要争辩,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

⑥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浑浊的目光向我投来赞许之意,似乎还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⑦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第一件作品,就是把祠堂里的旧课桌搬回家,拆掉,打磨,又合到一起,变成一口棺材,严丝合缝。漆了好多遍,晾干,放到厢房里,是留给自己的。不教书了,自己也老了,大先生认为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只等着哪天躺进去了,身为木匠,那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可是,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却越活越精神。

⑧想不明白的事不只这一件。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不干了,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跟他掰扯了半天,也没讲明白,命令道:“国家的政策,不拿也得拿!"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⑨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买了好多木料,做了结实的课桌椅,给镇上的学校送去。再后来,还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

⑩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选自《人民日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描写大先生却以“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的“绝活儿”呈现其木匠形象,颇能吸引读者,并引出下文对大先生不平凡经历的叙述。

B.文中写大先生“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可见其精明能干,这也是他成为村里人心中尊贵的好艺人的契机。

C.第⑨段写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心满意足"的原因,既有落魄时有人帮助,手艺能得到大家认可,教书受村人尊重;也有能享受退休待遇,还能回报村人,为学校做善事。

D.大先生嘴笨,不善言辞,自认理儿多却越讲越糊涂,不受孩子们待见。作者笔下的大先生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所寄寓的情感也相同。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属于插叙,交待了大先生来我们村的过程,突出了他的身份和特殊手艺。承接了上文,引出了下文对大先生的描写;同时又丰富了人物,避免了平铺直叙。

B.小说三次写大先生眼睛“变得浑浊”,贯穿情节发展;既突出了他的感恩之心和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助于凸显主题。

C.大先生为什么逃难到村里,家里又是什么境况,小说没写,大先生也没说。这使小说的情节不够完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阅读效果。

D.小说中的“我”,既是大先生半生的见证者,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又侧面衬托了大先生的人格与博学;同时,“我”还起到贯穿小说情节的线索作用。

8.第②段画线部分,刻画出了大先生穷困潦倒的乞丐形象。请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9.小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人主之害,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节选自《荀子·致士)

文本二: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善。"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说苑·尊贤》)

文本三:

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与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写忠A诚B亲附C于朕D实藉E此人F共康G时政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二中两个“而"都是连词,但用法不同,前者表示转折关系,后者表示并列关系。

B.文本三“遣使者四辈敦趣”的“趣"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的“趣"用法相同。

C.文本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中的“摄"表示代理官职,这说明马周深受重用。

D.文本一和文本二中的“不肖”意思相同,都是指“没有才能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以“耀蝉”作比,阐明了“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道理。

B.针对桓公的疑问,管仲认为故意让酒肉腐坏,虽然不是最尊贵的行为,但并不妨害君主的霸业。

C.太宗让百官上书谈论政事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二十多件事情,这些事都合太宗心意。

D.孔子认为假如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他就不会灭亡了。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2)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

14.文本二中,管仲对重视贤人有明确的态度。你认为文本三中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管仲的哪些态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发夷陵①

陆游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②。

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

[注]①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峡生活之后,奉诏离蜀东归,往临安廷对。此诗是他从夷陵出发时所作。②指顾中:一指手,一回头,喻时间短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湍急的江流和一个接一个的险滩,使人感到心惊胆破,表明诗人已到了绝境之中。

B.本诗的写法类似杜甫的《登高》,全篇着眼时空距离的展示,有包罗万象的气势。

C.“地辟天开”是耳目所不及的,诗人却偏要说在“指顾中”,把延伸的空间拉近了。

D.俊鹘是“横飞”,大鱼是“腾出”,有纵横交错的空间感,小处落笔写得细致入微。

16.有人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喜”,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理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诉志时说“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其比较谦虚。

(2)《六国论》中,作者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而赵国灭亡的原因是“”。

(3)在参观古建筑时候,经常会听到一句宣传语:“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不使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结构。"这其实是一个误解,你在《阿房宫赋》中就能找到例证“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兴盛于明清时期的苏州园林,将文化与美学融合得①_____________,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之处——把哲学观念和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传承文化的载体。

苏州园林环境优美,我漫步于这美丽的园林中,眼及之处尽是假山参差,若隐若现;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藤蔓爬满屋檐,映衬出一片林荫;篱笆围出幽静小路,步履间花香弥漫;白墙黛瓦间,花草树木欣欣向荣。这不禁让人感慨先辈们的匠心独运。

和园林②的是苏州园林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既像是一本园林的“说明书”,又像是园林的一部分。说其像“说明书”,是因为它记载了自明清以来各种园林风格与兴衰演变,介绍了中华园林和家庭文化,展示了那令人③的微雕艺术;而说其像园林的一部分,是因为各展馆间错落相通的小路,令人仿佛置身于园林之中。园林见证了中国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最优美的文化载体,博物馆增加了那一花一草、一砖一瓦的历史深度。空间与时间将我们与古人分隔,而语言、文字和建筑让我们不论身处何处,都能产生共鸣。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与文中画波浪线句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所谓“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恰足以说明木叶缠绵的一面。

B.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中国建筑的这种形式,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喜欢。

C.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

D.但是目前心脏“供不应求”,许多病人因此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是不是一到冬天就恨不得把家里所有衣服都套身上?但这么层层套着穿好像也没怎么暖和。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产热,由于人体和外部环境的温差,我们也时刻在散热。如果散热太快,产热速度跟不上,就会感到很冷,而如果几乎不散热或者散热速度慢,产生的热量都能积蓄在身体周围,自然就能暖暖的。因此保暖的本质,就是减少人体本身热量向环境的散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往身上包裹一些传导热量速度比较慢的东西。

热导率(又叫“导热系数”)是衡量材料传递热量速度的指标。

请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参照下面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得出一条概括性结论,不超过35个字。

不同材料的热导率

材料类型铁水棉羊毛羽绒静止空气

热导率/(w·(m·k)-1)80.20.5990.0710.0550.0480.026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自己多梦,导致睡眠不好?其实,每个人每晚有20%到25%的睡眠时间都在做梦。人们正常的睡眠分为两个时相,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二者交替出现。睡眠时,人由清醒状态最先进入的是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全身代谢减慢,没有明显眼球活动。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全身代谢加快,①,脑电活动类似于清醒状态。大多数梦境都发生在这个时期。如果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醒来,就能记得梦境,而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醒来,则不会记得梦中的情景。

其实,②,如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有助于宣泄不良情绪等。但为什么很多人会因多梦而苦恼呢?一方面,这跟他们缺乏相关知识而产生的惧梦心理有关。另一方面,一些人对睡眠过分关注,因而③。反过来,梦感增强又加重他们对健康的担心、对失眠的恐惧,以至形成恶性循环。

21.简述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智伯是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箭术高超,才艺出众,巧言善辩,然而他在宴会上戏弄韩康子,贪婪夺取韩魏的土地,为了抢夺赵地,水灌晋阳城,残酷不仁。最终,韩魏赵三国联合灭掉智伯,导致智氏家族的灭亡。司马光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50字。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3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人画是具有“文人气”的画,它具有人文价值的追求,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中国传统顶尖大师的文人画,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现的纯粹美,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宁静高贵的希腊雕塑、深沉阔大的欧洲古典音乐才能与之相比。推动传统文人画发展的根本因素,在于“真”,一种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种是生命的真实。画家将笔墨、丘壑(代指文人画中的具象性因素)、气象三者融为一体,使之呈现出一种超越形式的思考,变形似的追求。

画作是重视性灵传达的文人画家间“交谈”的“语言"。这套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题材语言,一山一水(寒林、枯木、远山、近水、空亭、溪桥)就是他们的语言,莽莽的历史中蕴藏着的无限的人和事(典故)也成为他们的语言;二是笔墨的程式化,如董源模式,是一套裹孕着披麻皴、江南山水特征、空灵的世界等内容的传统模式,米家山水又是以水晕墨染、体现空蒙迷离视觉效果的一套模式;三是境界的程式化,如画境的荒寒,自北宋以来便成为文人画着力表现的气韵特点,云林的寂寞,也成为明清画人效仿的程式。

文人画不是对“目”而是对“心"的,也就是说,它不是画给你看的,而是让你融入其中而获得生命的感悟。视觉性使人容易停留在具体的图像世界里,这与文人画所主张的境界创造、生命呈现的观点不合;视觉性的空间容易启发人由具体的事象引起想象活动,使人受到情理世界的裹挟,这也与文人画追求的超越境界不合。文人画致力于创造一种“生命空间”,“生命空间"是一种绝对空间形式,“惟恐有画,是谓能画”就是对空间性的超越。物理学上也有“绝对空间"的概念,但“绝对空间”仍然是一种具体空间形式,只不过是一种永恒存在、处处均匀、永不移动的空间。文人画的根本旨归在于脱略具体空间,反映内在生命的逻辑。

为了追求永恒的真实,对时间性的超越是其必然路径。非时间性,并不代表对历史的忽略,正相反,文人画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一种超越历史表象的深沉历史感受。文人画从总体气质上可以说是“怀古一何深”。文人画推重的“无画史纵横气息”,就是强调绘画的根本在于创造,而不在于记录。文人画家要到历史表象的背后去发现真实,发现真正的“历史”——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总之,文人画是一种超越形式的绘画,画家通过程式化、非视觉性、非时间性等文法显现出其生命真实的人文价值。有些作品即使不再存世,所包含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生命省思依然可以给人以生命启发。

(摘编自朱良志《传统文人画的人文价值》)

材料二:

宋画无论内容或形式,都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美学传统。诗意追求和细节真实的同时并举与诗文发展趋势相同,日益成为整个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准则。元画却与宋画有极大不同,最明显的是社会急剧变化带来的审美趣味的变异。蒙古族进据中原,一部分士人放弃“学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和情感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山水画也成为这种寄托的领域之一。随着赵宋王朝的覆灭,山水画的领导权终于落到在野士大夫手中,自此“文人画"正式确立。

所谓“文人画”,当然有其基本特征。首先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但形与神、写实与诗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这种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性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次要地位,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到这里不再放在客观对象上,而完全是放在主观意兴上。

对笔墨的突出强调,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亦即笔墨。笔墨不仅是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和兴味。任何逼真的摄影之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它不是自然界所具有,而是经由人们长期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美。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箱籀①,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画师、书家兼诗人,一身三任焉,自兹成为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基本要求和理想。

从元画开始的另一中国画的独有现象是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这是唐宋都没有的。唐人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一线细楷,但决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影响对画面的欣赏。元人则大不同,画面上的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了很大画面,画家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既是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另一方面又是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因之“元人工书,虽侵画位,弥觉其隽雅"。

与此同时,水墨画也就从此压倒青绿山水,居于画坛统治地位。虽然早有人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历代名画记》),但真正实现这一理想的是讲求笔墨趣味的元画。正因为通过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点的稠稀纵横,皴的披麻斧劈,就足以描绘对象,托出气氛,表述心意,传达兴味观念,从而也就不需要也不必去考虑如何真实于自然景物本身的色彩的涂绘和线形的勾勒了。

既然重点已不在客观对象的忠实再现而在精炼深永的笔墨意趣,画面也就不必去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只在如何通过某些自然景物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就够了。画面景物可以非常平凡简单,但意兴情趣却很浓厚。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注]①籀(zhòu):大篆的一种,和“飞白"“八法”同为书法用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画的“非视觉性"使欣赏者不易受现实世界和情理世界裹挟,从而领略其“生命空间”。

B.文人画在题材等方面要有一定的程式化,方能满足画家之间的性灵的传达,否则就无法完成思想的交流。

C.受政治环境影响,山水画领导权在元时落入在野士大夫手中,“文人画"才正式确立,这和材料一的说法并不矛盾。

D.唐宋画作虽有题款或细楷,但是有意识地使字和诗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内容却自元朝开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画“非时间性”的特点是由其追求真性的思想决定的,为追求永恒的真实,超越历史是必然路径。

B.中国传统文人画表现出了宁静高贵、深沉阔大的纯粹美,呈现出超越外在形象的人文价值。

C.北宋的《千里江山图》青绿中间以赭色,表现了山水的秀丽壮美,实现了“运墨而五色俱"的创作理想。

D.宋画丰富了民族的美学传统,诗意追求和细节真实并举日益成为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准则。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白阳说:“山水作正艰,变幻初无形。闭户觅真意,展转复失真。”

B.倪瓒说:“爱此风林意,更起丘壑情。写图心闲咏,不在象与声。"

C.陈师曾说:“文人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

D.唐志契说:“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

4.请分析材料中两处画线部分的论证方法及其论证效果。

5.古人有“文人画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又有“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的说法,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B2.D

3.C4.①对比论证,将文人画创造出的“绝对空间”和物理学“绝对空间"概念进行比较,鲜明论证文人画旨归在于脱离具体空间,反映内在生命逻辑、获得生命感悟的观点。

②引用论证,通过引用赵孟頫的诗,论证了绘画的美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的观点,极具权威性、说服力。

5.①“气韵”是文人画笔墨精神的境界和兴味。

②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气韵动"的美学原则,淡化形似与写实,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

③画面不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追求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否则就无法完成思想的交流”错误。材料一第二段中“画作是重视性灵传达的文人画家间‘交谈’的‘语言’。这套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题材语言,……二是笔墨的程式化,……三是境界的程式化,……”,可知,这些是满足画家之间的性灵的传达的程式,但不能说没有这些就“就无法完成思想的交流”,“否则"一词过于绝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为追求永恒的真实,超越历史是必然路径”错误。材料一第四段“为了追求永恒的真实,对时间性的超越是其必然路径。非时间性,并不代表对历史的忽略,正相反,文人画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一种超越历史表象的深沉历史感受。”可知,“为追求永恒的真实”,其必然路径是“对时间性的超越”。

B.“中国传统文人画表现出了宁静高贵、深沉阔大的纯粹美"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国传统顶尖大师的文人画,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现的纯粹美,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宁静高贵的希腊雕塑、深沉阔大的欧洲古典音乐才能与之相比。”可知,“宁静高贵"指的是希腊雕塑的美,而不是“中国传统文人画”。

C.“表现了山水的秀丽壮美,实现了‘运墨而五色俱’的创作理想"错误。材料二“但真正实现这一理想的是讲求笔墨趣味的元画”可知,应该是“元画"而非“北宋的《千里江山图》”。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文人画是具有‘文人气’的画,它具有人文价值的追求,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

C.“文人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这句话是在强调书法对文人画的价值。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一处横线处:“文人画致力于创造一种‘生命空间’"‘生命空间’”是一种绝对空间形式,将两种形式的概念进行对比,所以这是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鲜明准确地论证了文人画旨归在于脱离具体空间,反映内在生命逻辑、获得生命感悟的观点。

第二处横线处:引用赵孟頫所说的名言,这是采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主要论证的是本段开头“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亦即笔墨"的观点。引用名人名言使得文章更具权威性,极具说服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题目中“文人画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这两句话是在强调文人画主要以气韵为主,着力表现气韵。

材料二中“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亦即笔墨。笔墨不仅是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和兴味”可以看出“气韵"是文人画笔墨精神的境界和兴味。

材料二中“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次要地位,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到这里不再放在客观对象上,而完全是放在主观意兴上。”可以看出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气韵动"的美学原则,淡化形似与写实,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

材料二中“在精炼深永的笔墨意趣,画面也就不必去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只在如何通过某些自然景物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就够了。画面景物可以非常平凡简单,但意兴情趣却很浓厚。”可知画面不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追求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先生

赵威

①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

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北风裹挟着雪片,在空中横扫。薄幕下,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汲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饭的来了,给口吃的吧。”三婶仔细一瞧,是个讨饭的。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给完吃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给口吃的就行。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聊着聊着,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小缺个先生。

③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

④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老是捉弄他。一开始,大先生气得直跺脚,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讨厌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

⑤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像是要争辩,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

⑥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浑浊的目光向我投来赞许之意,似乎还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⑦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第一件作品,就是把祠堂里的旧课桌搬回家,拆掉,打磨,又合到一起,变成一口棺材,严丝合缝。漆了好多遍,晾干,放到厢房里,是留给自己的。不教书了,自己也老了,大先生认为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只等着哪天躺进去了,身为木匠,那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可是,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却越活越精神。

⑧想不明白的事不只这一件。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不干了,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跟他掰扯了半天,也没讲明白,命令道:“国家的政策,不拿也得拿!"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⑨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买了好多木料,做了结实的课桌椅,给镇上的学校送去。再后来,还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

⑩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选自《人民日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描写大先生却以“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的“绝活儿”呈现其木匠形象,颇能吸引读者,并引出下文对大先生不平凡经历的叙述。

B.文中写大先生“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可见其精明能干,这也是他成为村里人心中尊贵的好艺人的契机。

C.第⑨段写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心满意足"的原因,既有落魄时有人帮助,手艺能得到大家认可,教书受村人尊重;也有能享受退休待遇,还能回报村人,为学校做善事。

D.大先生嘴笨,不善言辞,自认理儿多却越讲越糊涂,不受孩子们待见。作者笔下的大先生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所寄寓的情感也相同。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属于插叙,交待了大先生来我们村的过程,突出了他的身份和特殊手艺。承接了上文,引出了下文对大先生的描写;同时又丰富了人物,避免了平铺直叙。

B.小说三次写大先生眼睛“变得浑浊”,贯穿情节发展;既突出了他的感恩之心和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助于凸显主题。

C.大先生为什么逃难到村里,家里又是什么境况,小说没写,大先生也没说。这使小说的情节不够完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阅读效果。

D.小说中的“我”,既是大先生半生的见证者,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又侧面衬托了大先生的人格与博学;同时,“我”还起到贯穿小说情节的线索作用。

8.第②段画线部分,刻画出了大先生穷困潦倒的乞丐形象。请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9.小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6.D7.C

8.正侧面描写相结合。①正面描写,通过写大先生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正面描写出其穷困潦倒。②侧面烘托,通过写三婶的害怕,侧面突出其乞丐形象。

9.①在情节上,结尾补充《辞海》对“床"的解释,呼应上文与大先生对“床”的解释,使结构完整。②人物上,《辞海》对“床"的解释证明大先生的说法是正确的,从而也表明大先生确实有学问。③主题上,“我”特意查《辞海》并得到和大先生一样的解释,表现出“我"对大先生的肯定和怀念,寄寓作者对小人物的同情与赞美。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作者笔下的大先生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所寄寓的情感也相同”错误。对两人的情感并不同。本文作者对大先生充满赞美、同情;鲁迅对孔乙己更多的是讽刺。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C.“这使小说的情节不够完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阅读效果"错误。这属于小说留白,它既使小说情节紧凑,又可以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汲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属于对大先生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饭的来了,给口吃的吧’"属于对大先生的语言描写。对大先生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都属于正面描写,写出了大先生的穷困潦倒。

“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写出了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被大先生的形象吓着了。通过写三婶的害怕来突出大先生的乞丐形象,属于侧面描写。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作用的把握能力。

上文写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所以,从结构上看,结尾补充《辞海》中对“床”的解释与上文大先生对“床"的解释是相同的,这就起到了呼应上文使结构完整的作用;

上文写到大先生将“床”解释为井栏,而孩子们却哄堂大笑。而结尾写到“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所以,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辞海》对“床”的解释证明大先生的说法是正确的,从而也表明大先生确实有学问,突出了大先生的形象;

从表达主题的角度来看,“我"特意去查了《辞海》,并得到了和大先生一样的解释,“我”的做法表现出“我"对大先生教育方式的肯定和怀念,同时从《辞海》中得到了和大先生一样的解释,寄寓作者对大先生的同情与赞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人主之害,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节选自《荀子·致士)

文本二: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善。”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说苑·尊贤》)

文本三:

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与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写忠A诚B亲附C于朕D实藉E此人F共康G时政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二中两个“而”都是连词,但用法不同,前者表示转折关系,后者表示并列关系。

B.文本三“遣使者四辈敦趣"的“趣”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的“趣”用法相同。

C.文本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中的“摄”表示代理官职,这说明马周深受重用。

D.文本一和文本二中的“不肖"意思相同,都是指“没有才能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以“耀蝉"作比,阐明了“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的道理。

B.针对桓公的疑问,管仲认为故意让酒肉腐坏,虽然不是最尊贵的行为,但并不妨害君主的霸业。

C.太宗让百官上书谈论政事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二十多件事情,这些事都合太宗心意。

D.孔子认为假如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他就不会灭亡了。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2)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

14.文本二中,管仲对重视贤人有明确态度。你认为文本三中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管仲的哪些态度?

【答案】10.BDF

11.B12.D

13.(1)想到帝位高而险就要想着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要想着像江海那样能够居于百川之下。

(2)贤能的人知道他不能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

14.①太宗知道马周有才能,于是授予他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这体现了“知而用之"。②对马周推荐的人才,太宗都很满意,这体现出“任而信之”。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既然竭尽忠诚,亲近依附于我,我定要依靠他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

“写"的宾语为“忠诚”,所以应在“诚"后断开,即在B处断开;

“于朕”是作“亲附"的状语,所以应在“朕”后面断开,即在D处断开;

“藉"的宾语为“此人”,所以在“人"后断开,即在F处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句意:任用了又不肯信任有损于霸业/(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

B.“用法相同”错误。“同‘促’,催促/同‘取’"。句意:曾四次派遣属下去催促/虽然取舍不同。

C.正确。

D.正确。句意:不贤人退去。/(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假如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他就不会灭亡了”错误。由原文“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可知,中行氏灭亡的原因是中行氏没有尊贤而贱不肖。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自牧”,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满溢”,骄傲自满;“下”,居于……之下。

(2)“不己用”,宾语前置,应为“不用己”,不能重用自己;“贱”,看不起,轻视;“仇”,仇恨。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太宗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可知,唐太宗知道马周世一位有才能得人,就重用他,授予他官职,这体现了管仲“知而用之”的观点。

由原文“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可知,唐太宗重用马周之后,对他非常地信任,任用马周推荐的人,想要依靠马周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这体现了管仲“任而信之”的观点。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君主的毛病,不在于不谈论任用贤人,而在于不能确实坚决地去任用贤人。谈论任用贤人,是口头上的;屏退贤人,是行动上的。口头上和行动上互相违背,却想要贤能的人前来,不贤的人退去,不也是很难的吗?那照蝉的人,他的工作在于点亮灯火,摇动树身而已;如果灯火不亮,那么即使摇动树身,也毫无好处。现在君主中如果有人能使自己的德行贤明,那么天下的人投奔他就会像蝉扑向明亮的火光一样了。

文本二:

齐桓公对管仲说:“我想使酒在酒器中变坏,肉在锅中腐烂,这样做对治国无害吧?"管仲说:“这自然不是尊贵的行为;但对霸业也无害。”齐桓公问:“那么什么会危害国家呢?"管仲说:“不能识别人才有损于霸业;知道是人才而不能恰当地任用有损于霸业;任用了又不肯信任有损于霸业;信任而又让小人从中掺和有损于霸业。”齐桓公说:“好的。"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它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能但是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能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起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受灭亡,能办得到吗?"

材料三:

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时,到了京师长安,在中郎将常何家中寄宿。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让文武百官上书说他的得失,马周帮助常何罗列出二十余件事情,让他上奏,结果都很符合圣意。唐太宗对此事感到很奇怪,就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都不是微臣的意思,都是属下的食客马周所提出的。”唐太宗即刻召见马周,没到达的期间,曾四次派遣属下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与他谈话,太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值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后来升迁到中书舍人。马周机敏善辩,擅长于陈奏,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讲的话都符合实际。太宗曾说:“我对马周只要一刻不见面,就很想念他。"贞观十八年,马周一直升迁到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东宫的官职,他处理事情公平允当,很受当时人赞誉。后来又兼代吏部尚书职务。太宗曾对侍从的大臣说:“马周看问题敏捷,办事慎重周到。至于评论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他既然竭尽忠诚,亲近依附于我,我定要依靠他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发夷陵①

陆游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②。

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

[注]①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峡生活之后,奉诏离蜀东归,往临安廷对。此诗是他从夷陵出发时所作。②指顾中:一指手,一回头,喻时间短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湍急的江流和一个接一个的险滩,使人感到心惊胆破,表明诗人已到了绝境之中。

B.本诗的写法类似杜甫的《登高》,全篇着眼时空距离的展示,有包罗万象的气势。

C.“地辟天开"是耳目所不及的,诗人却偏要说在“指顾中”,把延伸的空间拉近了。

D.俊鹘是“横飞”,大鱼是“腾出”,有纵横交错的空间感,小处落笔写得细致入微。

16.有人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喜”,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5.A16.①全诗的诗眼是“喜”,叙事写景抒情皆由此出。

②首联写过尽险滩,心胸开阔,暗含“喜”;

③颔联和颈联写景,江天一色,苍茫一派,鹘飞鱼腾,壮奇景象寄寓骀荡襟怀;

④尾联写奉诏东归,诗人预感将身担大任,更难掩要有一番作为之“喜"。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表明诗人已到了绝境之中”错误。“失途穷"意为“失穷途”,指出险滩之后路途坦荡,豁然开朗了。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诗眼的能力。

首联“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是回顾到达夷陵之前,船过三峡时的惊心动魄的情景。当闯过这些险滩到达夷陵的时候,惊魂甫定、充满喜悦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颔联写夷陵地段江面的壮阔。此时站在船头,极目远望,“山平水远”,江天一色,苍茫一派;而且回顾来路,指点眼前,峡内峡外两相对比,确有“地辟天开"之感。所以“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既是从阔远的画面上来描绘夷陵江面的景色,更刻画了初出三峡时那种豁然开朗、乍喜还惊的心情,生动传神。

颈联摄取了江面上一组美丽奇特的画景。“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是说雄鹰振翮奋飞,追风逐浪,掠岸而去;大鱼腾跃出水,几乎要凌空而上。前句中,“遥”字可见江面之宽,“掠"字可见鹰飞之迅;后句中,“腾”字状鱼之活泼,“欲凌空”,更形腾跃之势。此联与上联互相映衬,由远及近,由虚而实,将夷陵江面壮而又奇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壮奇景象寄寓骀荡襟怀。

尾联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诗人喜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船行出峡,一心胸为之开朗,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但另一方面更是对故乡的渴想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自慰之感,所以不由高唱“三丈黄旗舞便风”。“黄旗"此处指诗人坐船上的旗帜。“便风”是顺风。沿江而下。轻舟顺风,旌旗猎猎,是令人惬意的。诗人这次奉诏还朝廷对,或许能向皇上倾吐报国的襟怀。诗人预感将身担大任,更难掩要有一番作为之“喜"。

由此可见,全诗的诗眼是“喜”,叙事写景抒情皆由此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诉志时说“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其比较谦虚。

(2)《六国论》中,作者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而赵国灭亡的原因是“"。

(3)在参观古建筑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句宣传语:“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不使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结构。”这其实是一个误解,你在《阿房宫赋》中就能找到例证“_____________,"。

【答案】①.如其礼乐②.以俟君子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⑤.钉头磷磷⑥.多于在庾之粟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俟”“嬴"磷”“庾"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兴盛于明清时期的苏州园林,将文化与美学融合得①_____________,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之处——把哲学观念和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传承文化的载体。

苏州园林环境优美,我漫步于这美丽的园林中,眼及之处尽是假山参差,若隐若现;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藤蔓爬满屋檐,映衬出一片林荫;篱笆围出幽静小路,步履间花香弥漫;白墙黛瓦间,花草树木欣欣向荣。这不禁让人感慨先辈们的匠心独运。

和园林②的是苏州园林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既像是一本园林的“说明书”,又像是园林的一部分。说其像“说明书”,是因为它记载了自明清以来各种园林风格与兴衰演变,介绍了中华园林和家庭文化,展示了那令人③的微雕艺术;而说其像园林的一部分,是因为各展馆间错落相通的小路,令人仿佛置身于园林之中。园林见证了中国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最优美的文化载体,博物馆增加了那一花一草、一砖一瓦的历史深度。空间与时间将我们与古人分隔,而语言、文字和建筑让我们不论身处何处,都能产生共鸣。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与文中画波浪线句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所谓“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恰足以说明木叶缠绵的一面。

B.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中国建筑的这种形式,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喜欢。

C.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

D.但是目前心脏“供不应求”,许多病人因此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答案】18.①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混然一体②相得益彰/相辅相成③叹为观止/惊叹不已

19.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表现苏州园林很好地融合文化与美学,可填“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混然一体”。天衣无缝:喻指事物(多系文艺作品)浑成自然,细致完美,无破绽缺漏可寻。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混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②博物馆与园林的融合是互为补充,彰显各自的优点,可填“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③表现微雕艺术的高超,与“令人"搭配,可填“叹为观止”、“惊叹不已"。叹为观止: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限。惊叹不已:形容因为惊奇敬佩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感受至深。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引号“说明书”是特殊含义,含比喻义。

A.直接引用。

B.特殊含义。

C.特定称谓。

D.着重强调。

故选B。

2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你是不是一到冬天就恨不得把家里所有衣服都套身上?但这么层层套着穿好像也没怎么暖和。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产热,由于人体和外部环境的温差,我们也时刻在散热。如果散热太快,产热速度跟不上,就会感到很冷,而如果几乎不散热或者散热速度慢,产生的热量都能积蓄在身体周围,自然就能暖暖的。因此保暖的本质,就是减少人体本身热量向环境的散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往身上包裹一些传导热量速度比较慢的东西。

热导率(又叫“导热系数")是衡量材料传递热量速度的指标。

请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参照下面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得出一条概括性结论,不超过35个字。

不同材料的热导率

材料类型铁水棉羊毛羽绒静止空气

热导率/(w·(m·k)-1)80.20.5990.0710.0550.0480.026

【答案】材料的热导率越低,传递热量的速度就越慢,保温效果就越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从第二段的内容来看,保暖的本质是减少散热,最好的方法是往身上包裹一些热导率比较低的材料,如羽绒、羊毛、棉等;从表格中所给的材料来看,热导率越低,散热越慢。综合这些内容,可概括为“材料的热导率越低,传递热量的速度就越慢,保温效果就越好”。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