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广东省江门市第一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2024七下·江门月考)默写古诗文。

(1),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___,___(李商隐《贾生》)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赵师秀《约客》)

(7)岑参《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1)独坐幽篁里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闲敲棋子落灯花

(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篁、榆、虚、敲、逢

故答案为:独坐幽篁里;此夜曲中闻折柳;杨花榆荚无才思;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闲敲棋子落灯花;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2024七下·江门月考)有同学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意思理解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从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你觉得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这四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相互交错、补充。应该理解为“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知识点】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分析可知,这四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即并不是真的到东市买了骏马,到西市买了鞍鞯等,而是到各处街市买鞍马等战具。由此根据题干中的情境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这四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相互交错、补充。应该理解为“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诗句。解答时从分析诗句中描写的意象入手,把握诗句的基本内容。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3.(2024七下·江门月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伴着深宵的灯火,我捧读课本,内心的烦躁顿时消失,油然而生的是敬仰和崇敬之情。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领略到黄河母亲的伟大气魄;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为创作《校补》时【甲】qièérbùshě()的精神;

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了解了邓稼先在鲜为人知的荒漠,【乙】jūgōngjìncuì()的事迹;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聆听到流亡者对沦丧国土发出的铮铮誓言;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读懂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原因……

语文课本中,这些【丙】fùrújiezhī()的英雄模范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他们以身报国、至死不懈,用他们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谱写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壮丽诗篇。对历史最好的佩服,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对英烈最好的纪念,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榜样那样奋斗,我们必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1)根据选段中的拼音写汉字。

【甲】;

【乙】;

【丙】;

(2)选段中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烦躁B.至死不懈C.可歌可泣D.佩服

【答案】(1)锲而不舍;鞠躬尽瘁;妇孺皆知

(2)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甲】qièérbùshě:此处应填“锲而不舍"。【乙】jūgōngjìncuì:此处应填“鞠躬尽瘁”。【丙】fùrújiezhī:此处应填“妇孺皆知"。

(2)A:烦躁:指烦闷焦躁,心神不定。在文中并未出现,所以无法判断其用法是否正确,但这不是我们要找的错误项。

B: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不松懈。在文中用来形容英雄们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精神,使用正确。

C: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在文中用来形容英雄们的光辉事迹,使用正确。

D:佩服:表示对某人的敬佩和尊重。但在此处,“对历史最好的佩服”中的“佩服"使用不当,应改为“致敬”或“尊崇"。因为“佩服”通常用于对个人的敬佩,而这里是对历史的敬仰和尊重。

故答案为:(1)锲而不舍;鞠躬尽瘁;妇孺皆知(2)D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4.(2024七下·江门月考)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卫家园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江门一实七年级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学习了课文《邓稼先》《说和做》两篇文章,同学们深深地为邓稼先和闻一多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请根据所学课文内容,从下面提供的词语中选出合适的词语组成上联,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词语】:创奇迹赤子情隐姓埋名两弹一星鞠躬尽瘁两弹元勋

上联:邓稼先_________;

下联:闻一多呕心沥血唐诗杂论凝硕果。

(2)【活动三】假如派你去邀请校团委的王老师于本周三下午3点来班级参加"爱国诗词”朗诵会,见到王老师,你应怎样说

【答案】(1)隐姓埋名两弹一星创奇迹。

(2)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七年x班的学生xxx。我们班将于本周三下午3点在班级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您有时间吗?

【知识点】诗歌对联;见解表述;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联补写。下联“呕心沥血”是并列短语,对“隐姓埋名"恰当,“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的作品,“两弹一星"是邓稼先的研究成果,“凝硕果”是动宾短语,对“创奇迹"。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首先要有称呼与礼貌用语,然后介绍自己,再向王老师发出邀请,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事由。最后表达诚恳的期盼之情即可。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

故答案为:(1)隐姓埋名两弹一星创奇迹。(2)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七年x班的学生xxx。我们班将于本周三下午3点在班级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您有时间吗?

【点评】(1)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2)本题考查语言得体。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谦辞,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常用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

5.(2024七下·江门月考)名著阅读

阅读《骆驼祥子》一书的内容,按要求答题。

(1)以下用思维导图对祥子的经历进行梳理,请你填充完整。

祥子来京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买了辆新车。①______②______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了。③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

(2)请从孙侦探、车夫老马、虎妞三个人物中选取其一,谈谈他(她)在祥子从“人"到“走兽”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为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理想第三次破灭。

(2)孙侦探:孙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他骗走了祥子的钱,使祥子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虎妞:虎妞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从装怀孕骗婚到变态的爱恋最后难产死亡,这对祥子的打击一步步的加深,也是祥子从“人"到“走兽”的主要影响人物。车夫老马:老马和他孙子的悲惨遭遇把祥子的希望给打破了,让祥子想到未来的自己,慢慢的心里失去希望。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骆驼祥子》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祥子的人生经历。在祥子的人生中,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第一次买车与失落:祥子来京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终于凑足一百块买了新车。但随后他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这是他的第一次希望破灭。第二次买车与准备:在被抓后,祥子逃了出来并卖掉了骆驼,继续拼命拉车攒钱准备买新车。第三次买车与绝望: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但好景不长。在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更为不幸的是,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这是他理想的第三次破灭,也是他人生的最大打击。

(2)本题要求从孙侦探、车夫老马、虎妞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分析他们如何影响祥子从“人"到“走兽”的转变。孙侦探:孙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后来他以侦探的身份骗走了祥子辛苦攒下的钱,这使得祥子买车的希望再次破灭。这一打击让祥子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不公,加速了他从“人"到“走兽”的转变。车夫老马:老马和他的孙子是祥子在路上遇到的一对悲惨的车夫。他们的遭遇让祥子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影子,预见到自己可能会像他们一样,年老体弱、无依无靠。这种预见性的打击让祥子更加绝望,进一步加深了他从“人"到“走兽”的转变。虎妞:虎妞是祥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以低价为祥子买了车,但同时也给祥子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从装怀孕骗婚到变态的爱恋,再到最后的难产死亡,虎妞对祥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她的死让祥子再次失去了车,也让他对生活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从而彻底沦为“走兽"。

故答案为:(1)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为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理想第三次破灭。

(2)孙侦探:孙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他骗走了祥子的钱,使祥子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虎妞:虎妞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从装怀孕骗婚到变态的爱恋最后难产死亡,这对祥子的打击一步步的加深,也是祥子从“人”到“走兽"的主要影响人物。车夫老马:老马和他孙子的悲惨遭遇把祥子的希望给打破了,让祥子想到未来的自己,慢慢的心里失去希望。

【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二、阅读理解(41分)

(2024七下·江门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

①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逆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①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②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②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造次:轻率地。②就:靠近。③拊:抚摸。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过蒙屯下;但当涉猎;蒙辞以军中多务;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8.用“/”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

9.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乙】文中鲁肃“越席就之"的原因。

10.【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吕蒙学识的进步,但表现的方法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案】6.经过。只,仅。推辞,拒绝。

7.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②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8.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

9.从吕蒙角度:吕蒙惊人才略(给鲁肃出计谋中展现),吕蒙宽广的胸襟(自己轻视吕蒙,而吕蒙却依然给自己出谋划策)或者从鲁肃角度:鲁肃佩服吕蒙,鲁肃的宽广胸襟。

10.【甲】主要是通过鲁肃“大惊”“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结友”行为,主要是从侧面(间接)表现吕蒙学识进步;【乙】文是既详细描吕蒙写给鲁肃出的计谋中展现的惊人才略,又写“鲁肃越席就之"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结友"行为,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参考译文】

【甲】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乙】

鲁肃代替周瑜(为水军都督),前往陆口,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于是就去拜访吕蒙。在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以抵御关羽方面军,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率地回答:“临时想办法就行。”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预先制定应急方案呢?"于是就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于是越席靠近吕蒙,拍拍他的后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告别了。

当时吕蒙与成当、宋定、徐顾三人的军营靠得很近,三人的军队都被孙权合并给了吕蒙。吕蒙坚决推辞,说这三人勤劳国事,他们的子弟虽然年纪小,但是不可以废弃。连续上书三次,孙权才同意这一要求。吕蒙又替他们挑选老师,让他们辅导自己的子弟。他对于操心国事大概就是这样。

6.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翻译。(1)句意为:经过吕蒙的所在的屯下。过:经过。(2)句意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但:只,仅。(3)句意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来推托。辞:推辞,拒绝。

故答案为:经过。只,仅。推辞,拒绝。

7.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重点词为:(1)“岂"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欲"是“想要”的意思。“卿"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代的“您”。“治经"指的是研究儒家经典。(2)“今者”表示现在或当今。“才略"指的是才能和谋略。“非复”表示不再是。

故答案为: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②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句意为: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显露出来,不可以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您应该前去拜访他。于是鲁肃就去拜见吕蒙。

故答案为: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

9.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从吕蒙的角度:依据乙文①段“肃意尚轻蒙"蒙日:‘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可知,从吕蒙能给鲁肃出计谋,看出吕蒙惊人才略;还能看出,在鲁肃自己轻视吕蒙的情况下,吕蒙却依然给鲁肃出谋划策,从中表现了吕蒙宽广的胸襟。从鲁肃角度:依据乙文①段“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可知看出,鲁肃佩服吕蒙,所以才有了“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这样的行为,也从中可以看出鲁肃心胸宽广。

故答案为:从吕蒙角度:吕蒙惊人才略(给鲁肃出计谋中展现),吕蒙宽广的胸襟(自己轻视吕蒙,而吕蒙却依然给自己出谋划策)或者从鲁肃角度:鲁肃佩服吕蒙,鲁肃的宽广胸襟。

10.本题考查分析刻画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依据【甲】文,“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及“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可知,这里主要是通过鲁肃的“大惊"和“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行为,表现出吕蒙学识的进步。这是采用侧面(间接)描写的手法来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依据【乙】文,“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可知,文中描绘了吕蒙向鲁肃提出的计谋,从中表现了吕蒙的惊人才略;而“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则通过“鲁肃越席就之"和“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行为,从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来展现吕蒙学识的进步。这种描写手法不仅直接描绘了吕蒙的才能,还通过鲁肃的反应来间接衬托出吕蒙的学识进步。故答案为:【甲】主要是通过鲁肃“大惊"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结友"行为,主要是从侧面(间接)表现吕蒙学识进步;【乙】文是既详细描吕蒙写给鲁肃出的计谋中展现的惊人才略,又写“鲁肃越席就之”“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结友”行为,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024七下·江门月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各小题。

【材料一】

阶段作息习惯睡眠问题身体影响

自然化睡眠时代(1949~1977年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来不觉得睡眠是个问题。补充脑力,思维变快;调节情绪,舒缓压力;增强人体免疫力。

集体化睡眠时代(1978~2000年)工厂轮班作业,强制统一睡眠和起床时间。集体生活及睡眠环境的改变,影响睡眠。疲惫乏力,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自由化睡眠时代(2001年至今)人们根据工作性质和个人习惯,自由安排作息时间。“主动性失眠和“被动性失眠"产生,睡眠成为都市话题。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焦虑;免疫力下降......

【材料二】

萤火虫一族,是时间维度和价值维度的集合体。他们是在没有任何外力因素强迫影响下,选择主动熬夜的人群,每周至少三天都在熬夜。

萤火虫一族年龄和城市分布情况

【材料三】

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各地各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摘编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爷爷年近花甲,在乡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睡眠问题的困扰。

B.时代变迁与经济发展影响人们的日常作息习惯,睡眠问题日益凸显。

C.身为萤火虫一族的小明,由于巨大的工作压力,必须天天熬夜加班。

D.睡眠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有重要作用。

12.萤火虫一族有哪三个特点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13.表哥即将参加高考,时常熬夜学习,他的父母非常担忧并极力劝说。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一、三简要分析。

【答案】11.C

12.①年轻化,以80后、90后、95后为主。②大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③主动熬夜,频繁熬夜,熬夜理由多样。

13.①经常熬夜会带来诸如疲劳、焦虑、免疫力降低等健康问题,降低学习效率;②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时间;③父母的担忧和劝说是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的表现。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启示感悟、反思建议等开放类;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涉及的内容,在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正误。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1.ABD.正确。

C.“必须天天熬夜加班”判断错误,由材料二“他们是在没有任何外力因素强迫影响下,选择主动熬夜的一群,每周至少三天都在熬夜"可知,萤火虫一族是“在没有任何外力因素强迫影响下,选择主动熬夜的一群””,故说“必须”错误。

故答案为:C

12.根据“萤火虫一族年龄和城市分布情况"的年龄分布图,可见占比最大的是80后、90后、95后;

根据该表格的城市级别的扇形图,可见占比最大的是一二线城市;根据“萤火虫一族”的文字介绍,“在没有任何外力因素强迫影响下,选择主动熬夜"可见其熬夜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周至少三天都在熬夜”说明熬夜具有频繁性。根据“萤火虫一族夜间活动一览表"可知其“熬夜理由多样”。

故答案为:①年轻化,以80后、90后、95后为主。②大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③主动熬夜,频繁熬夜,熬夜理由多样。

13.根据题干,可知“表哥即将参加高考,时常熬夜学习,他的父母非常担忧并极力劝说”,我们可以分析出要筛选材料中“关于熬夜的危害及充足睡眠的益处”。根据材料一的身体影响一栏,我们可以总结出熬夜的危害是“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焦虑;免疫力下降";根据材料三“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可知充足睡眠是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表哥高考在即,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势必会影响到学习的效率,故父母非常着急,表哥应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

故答案为:①经常熬夜会带来诸如疲劳、焦虑、免疫力降低等健康问题,降低学习效率;②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时间;③父母的担忧和劝说是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的表现。

(2024七下·江门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菱池如镜净无波

向敏琪

①漫步走在湖边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看着湖面上那几点青绿,轻轻地推开锈迹斑斑的大门,尘封中的记忆被唤醒。

②那是一股特殊的香甜,简单到只需一勺水,一把火,是外婆柴火锅中菱角的味道。江南多水,菱角自然也多。江南的水清浅湿驯,正适合菱角的生长。

③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菱角在小池塘中一个劲儿地向上,在大湖中也服样长得挤挤挨挨,热热闹闹,它在哪儿都能生长。就如远嫁的外婆一般。外婆家后边的小池塘中挤满了菱角,在陌路人眼中它只不过是一株株过路的杂草,但在我的心中,却是与外婆一起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的珍宝。

④八月寒塘静无波,暗香微掠妒颦蛾。每年盛夏,外婆就带着我一周去采菱角。放眼望去,湖面上一圈圈,一团团,一堆堆全是绿油油的菱盘,荡漾在碧水清波中,翠绿喜人。我与外婆每人乘一只木头盆,挎着小竹篮,用手划水向前。轻轻地揪开菱:盘,只见大大小小的菱角藏在枝丫后,个个长得嘟囔囔的,像一个个大元宝。我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瞪大眼睛,使长脖子,像外婆一样把手伸得老长,在手揪住菱盘向上用力一翻,右手使劲一掐,一只只鲜嫩的菱角如周调皮的孩子一下子滑入我们的手中。

⑤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我是吃着外姿煮的菱角长大的。记得第一次吃菱角我竟连皮一起啃起来,满嘴涩涩的,啃不动也剥不动,急得满头大汗,撇嘴就哭。外婆温柔地摸着我的头,慈爱地笑了。只见她拿起一只菱角,双手按住菱角的两边用力向下一大掰,中间裂出一个小缝,然后沿着菱角的中心线掰成两半,再从菱角一端向另一端顶去,鲜嫩嫩脆口的菱角肉便露出来了。我满足地将菱角塞得满嘴都是,带着清香,又脆又甜。

⑥沉竿续缦深莫测,菱叶荷花净如拭。三四月是菱角种植的最佳时间,外婆不仅要挑选优质的菱角苗还要除去池塘中的杂草。

⑦小时候只觉得种菱角十分有趣,总是缠着要跟外婆一起。小路崎岖,还没到池塘,便累得腿脚酸痛。这时外婆总是将我背起来,若是带的篮子便由我挎着,若是锄镰之类的大家伙,自然还是得由外婆扛着。那时年纪小不懂事,却总是笑说外婆力气真大。

⑧"你这个小坏蛋,把我背都压弯了,我这就把你扔下去。"外婆打趣道,然后故意使劲摇晃一下,我哈哈地笑了,外婆也笑了。

⑨外婆的背随着崎岖的田间小路不停地四下颠簸,而我却感到这个清瘦而又佝偻的背从未有过的安稳和宽厚,它那样的有力,仿佛可以撑起整片天空。我和外婆一路说着笑着,还时不时用手去抓路边长长的野草,心中期盼着大丰收的到来。在大丰收的时候,外婆将采回来的菱角挨个清洗干净,分好了装进小袋子中,拿个小木盆乘着,分享给乡里邻居。我拽着外婆的衣襟,随她一起挨家挨户地敲门。邻居们听到了是外婆来了都十分开心,接过小袋子取出一只菱角仔细一瞧笑着说好一只菱角,又捏了下我的小脸逗我,每每外婆看到这番景象都笑得合不拢嘴。

⑩随着时代的发展,留在乡里的人越来越少了,许多青年人离开这里去到外面拼搏,许多老人离开这里去到城市颐养天年。菱塘里的小木盆也越来越少了,外婆小木盆里的菱角也越来越少了。外婆不来与我们同住,她说她喜欢乡下的安静,就如菱静静生长在菱塘里。

清风题,华街长。生在江南的外婆,生性温柔,就如同那菱角一般,深陷淤泥却与世无争,内心纯净洁白。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中多处引用诗句,写菱角的姿态和生长环境,文质兼美,富有诗意气息。

B.外婆的形象在文中塑造得鲜明立体,她是一位勤劳能干、温柔慈祥、质朴大方、与世无争的老人。

C.第⑦段中“这时外婆总是将我背起来,若是带的篮子便由我挎着,若是锄镰之类的大家伙,自然还是得由外婆扛着。"此句写出了外婆对“我”的溺爱,也表现了外婆的能干。

D.第④段中“湖面上一圈圈,一团团,一堆堆全是绿油油的菱盘,荡漾在碧水清波中,翠绿喜人。"中的“荡漾”一词,写出了菱盘布满水面,菱角生长极多的情态。

15.小凤看完本文,认为题目可以改成《我的外婆》,你认为这样改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16.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轻轻地掀开菱盘,只见大大小小的菱角藏在枝丫后,个个长得嘟嘟囔囔的,像一个个大元宝。(请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我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瞪大眼睛,伸长脖子,像外婆一样把手伸得老长,左手揪住菱盘向上用力一翻,右手使劲一掐,一只只鲜嫩的菱角如同调皮的孩子一下子滑入我们的手中。(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17.有同学看完文章后,认为第10自然段和前后文关联不大,你认为呢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4.C

15.示例:我认为不合理,此文题目引用诗文,极具诗意,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题目里的“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题目里已经点明文中所要描写主要内容;题目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意在赞美外婆与世无争的纯洁性格。

16.①此句以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菱角生长得饱满圆润的情态,表达了幼时作者对菱角的喜爱之情。

②此句运用动作描写,以“挽、瞪、伸、揪、掐”等动词写出“我"摘菱角时的急切与熟练。

17.内容上:10自然段讲述了随着时代变迁,乡村人烟稀少,但外婆仍留在村里。借此道出外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结构上巧妙地引出了后文中对主旨的升华:赞美外婆与世无争、纯洁质朴的美好品质。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具体语境,结合文本内容可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4)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14.ABD.正确;

C.有误,“此句写出了外婆对“我”的溺爱"有误,“这时外婆总是将我背起来,若是带的篮子便由我挎着,若是锄镰之类的大家伙,自然还是得由外婆扛着”此句不仅写出了外婆善良慈爱的形象,也表现了外婆的能干。

故答案为:C

15.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由“菱角藏在枝丫后"中的“藏”可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菱角拟人化,“像一个个大元宝"则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菱角比作大元宝,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菱角生长地饱满浑圆的样子,表达作者对菱角的喜爱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示例:我认为不合理,此文题目引用诗文,极具诗意,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题目里的“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题目里已经点明文中所要描写主要内容;题目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意在赞美外婆与世无争的纯洁性格。

16.本题考查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赏析句子。①此题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轻轻地掀开菱盘,只见大大小小的菱角藏在枝丫后,个个长得嘟嘟囔囔的,像一个个大元宝"。首先,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通过“长得嘟嘟囔囔的”来形容菱角,赋予了菱角人的特征,使其显得更为生动可爱。其次,句子还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菱角比作“大元宝”,形象地描绘了菱角的形状和质感,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菱角的喜爱之情。这样的修辞手法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也使得句子更具文学色彩和趣味性。②此题要求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我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瞪大眼睛,伸长脖子,像外婆一样把手伸得老长,左手揪住菱盘向上用力一翻,右手使劲一掐,一只只鲜嫩的菱角如同调皮的孩子一下子滑入我们的手中”。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动词如“挽"、“瞪”、“伸"、“揪”、“掐"等,生动地描绘了“我”摘菱角时的动作和神态。这些动作不仅展示了“我"摘菱角的急切心情和熟练技巧,还通过比喻手法将菱角比作“调皮的孩子”,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摘菱角这一活动的喜爱和享受。这样的描写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场景更加真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答案为:①此句以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菱角生长得饱满圆润的情态,表达了幼时作者对菱角的喜爱之情。

②此句运用动作描写,以“挽、瞪、伸、揪、掐"等动词写出“我”摘菱角时的急切与熟练。

17.本题考查对文段作用的理解分析。内容上,文章①—⑨段,围绕线索“菱角"回忆了“我”和外婆在江南水乡生活的童年往事,而第10段写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留在乡里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外婆依然选择留在乡下,表现了外婆对家乡的依恋不舍之情;结构上,“她说她喜欢乡下的安静,就如菱静静生长在菱塘里"巧妙引出下文“生在江南的外婆,生性温柔,就如同那菱角一般,深陷淤泥却与世无争,内心纯净洁白”由物到人,借物喻人,赞美了外婆质朴大方、与世无争的纯洁性格,点明文章主旨。因此第10段与上下文联系紧密。

故答案为:内容上:10自然段讲述了随着时代变迁,乡村人烟稀少,但外婆仍留在村里。借此道出外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结构上巧妙地引出了后文中对主旨的升华:赞美外婆与世无争、纯洁质朴的美好品质。

三、作文(50分)

18.(2024七下·江门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想起鲁迅,萧红感到亲切;想起志愿军战士,魏巍充满崇敬;想起老王,杨绛心存愧怍......生活中总会有些人让你一想起来,就会涌动某种情感,也许是温暖,也许是钦佩,也许是悔恨,也许是悲伤......

请以《想起他》或《想起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对人物要有细节描写,写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③不能泄露个人信息,如真实人名、班级名等。

【答案】想起她

在我心中,有一个人,她始终如一地温暖着我,让我想起了她,便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我最亲爱的母亲。

母亲的形象,总是那么亲切而清晰。她的脸庞,总是挂着微笑,那笑容宛如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每当我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我身边,用那温暖的手轻轻抚摸我的头,轻声安慰:“孩子,别怕,有妈妈在。"那一刻,我便会感到一种力量,那是母爱的力量,它能让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母亲是个勤劳的人。每天清晨,当我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时,她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准备早餐,打扫房间,照顾家里的花草,她总是在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每当我看到她满头大汗,却依然笑容满面的样子,我便会感到一种敬佩,那是对母爱的敬佩,它是无私的,是无尽的。

我还记得那个冬天,我生病了,高烧不退。母亲守在我的床边,一夜未眠。她不时地为我换药,喂水,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额头,那一夜,我感到了母爱的深沉和伟大。我知道,那是她对我的爱和关怀,那是她对我生命的守护。

现在,我已经长大,开始独立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但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起她,我就会感到一种力量,一种让我勇往直前的力量。那是母爱的力量,它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活的动力。

想起她,我感到温暖,感到敬佩,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我永远的依靠。母亲,您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是我生活中最亮的星。我会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激您,永远爱您。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的关键词是“想起”“人"情感”,材料的形式是通过列举不同人想起另一些人时的不同情感,来引发思考。

【题干分析】:①材料中提到想起鲁迅萧红感到亲切,想起志愿军战士魏巍充满崇敬,想起老王杨绛心存愧怍,这些例子展示了不同的人在想起特定的人时所产生的独特情感。“想起"强调的是一种记忆的触发,“人”是引发情感的对象,“情感"则丰富多样。②写作思路上,可以先明确想起的是谁,然后详细描述与这个人相关的细节、经历,以及由此产生的具体情感。比如写《想起她》,可以写想起自己的母亲,通过描述母亲为自己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表现出对母亲的爱和感恩之情。写作误区可能在于对“想起的人”刻画不够细致深入,导致情感表达缺乏支撑,或者情感转变过于突兀,不够自然。作文开头可以采用回忆式的引入,事例素材可以选取生活中与这个人相关的典型事件,结尾可以进一步升华对这个人的情感或思考。

【立意提取】想起他——我的父亲,从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入手,表达对父亲的敬爱之情。想起她——我的老师,写老师对自己的教导和鼓励,体现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1广东省江门市第一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2024七下·江门月考)默写古诗文。

(1),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___,___(李商隐《贾生》)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赵师秀《约客》)

(7)岑参《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2.(2024七下·江门月考)有同学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意思理解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从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你觉得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3.(2024七下·江门月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伴着深宵的灯火,我捧读课本,内心的烦躁顿时消失,油然而生的是敬仰和崇敬之情。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领略到黄河母亲的伟大气魄;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为创作《校补》时【甲】qièérbùshě()的精神;

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了解了邓稼先在鲜为人知的荒漠,【乙】jūgōngjìncuì()的事迹;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聆听到流亡者对沦丧国土发出的铮铮誓言;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读懂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原因……

语文课本中,这些【丙】fùrújiezhī()的英雄模范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他们以身报国、至死不懈,用他们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谱写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壮丽诗篇。对历史最好的佩服,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对英烈最好的纪念,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榜样那样奋斗,我们必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1)根据选段中的拼音写汉字。

【甲】;

【乙】;

【丙】;

(2)选段中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烦躁B.至死不懈C.可歌可泣D.佩服

4.(2024七下·江门月考)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卫家园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江门一实七年级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学习了课文《邓稼先》《说和做》两篇文章,同学们深深地为邓稼先和闻一多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请根据所学课文内容,从下面提供的词语中选出合适的词语组成上联,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词语】:创奇迹赤子情隐姓埋名两弹一星鞠躬尽瘁两弹元勋

上联:邓稼先_________;

下联:闻一多呕心沥血唐诗杂论凝硕果。

(2)【活动三】假如派你去邀请校团委的王老师于本周三下午3点来班级参加"爱国诗词"朗诵会,见到王老师,你应怎样说

5.(2024七下·江门月考)名著阅读

阅读《骆驼祥子》一书的内容,按要求答题。

(1)以下用思维导图对祥子的经历进行梳理,请你填充完整。

祥子来京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买了辆新车。①______②______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了。③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

(2)请从孙侦探、车夫老马、虎妞三个人物中选取其一,谈谈他(她)在祥子从“人”到“走兽"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阅读理解(41分)

(2024七下·江门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

①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逆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①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②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②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造次:轻率地。②就:靠近。③拊:抚摸。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过蒙屯下;但当涉猎;蒙辞以军中多务;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8.用“/”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

9.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乙】文中鲁肃“越席就之"的原因。

10.【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吕蒙学识的进步,但表现的方法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024七下·江门月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各小题。

【材料一】

阶段作息习惯睡眠问题身体影响

自然化睡眠时代(1949~1977年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来不觉得睡眠是个问题。补充脑力,思维变快;调节情绪,舒缓压力;增强人体免疫力。

集体化睡眠时代(1978~2000年)工厂轮班作业,强制统一睡眠和起床时间。集体生活及睡眠环境的改变,影响睡眠。疲惫乏力,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自由化睡眠时代(2001年至今)人们根据工作性质和个人习惯,自由安排作息时间。“主动性失眠和“被动性失眠”产生,睡眠成为都市话题。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焦虑;免疫力下降......

【材料二】

萤火虫一族,是时间维度和价值维度的集合体。他们是在没有任何外力因素强迫影响下,选择主动熬夜的人群,每周至少三天都在熬夜。

萤火虫一族年龄和城市分布情况

【材料三】

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各地各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摘编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爷爷年近花甲,在乡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睡眠问题的困扰。

B.时代变迁与经济发展影响人们的日常作息习惯,睡眠问题日益凸显。

C.身为萤火虫一族的小明,由于巨大的工作压力,必须天天熬夜加班。

D.睡眠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有重要作用。

12.萤火虫一族有哪三个特点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13.表哥即将参加高考,时常熬夜学习,他的父母非常担忧并极力劝说。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一、三简要分析。

(2024七下·江门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菱池如镜净无波

向敏琪

①漫步走在湖边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看着湖面上那几点青绿,轻轻地推开锈迹斑斑的大门,尘封中的记忆被唤醒。

②那是一股特殊的香甜,简单到只需一勺水,一把火,是外婆柴火锅中菱角的味道。江南多水,菱角自然也多。江南的水清浅湿驯,正适合菱角的生长。

③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菱角在小池塘中一个劲儿地向上,在大湖中也服样长得挤挤挨挨,热热闹闹,它在哪儿都能生长。就如远嫁的外婆一般。外婆家后边的小池塘中挤满了菱角,在陌路人眼中它只不过是一株株过路的杂草,但在我的心中,却是与外婆一起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的珍宝。

④八月寒塘静无波,暗香微掠妒颦蛾。每年盛夏,外婆就带着我一周去采菱角。放眼望去,湖面上一圈圈,一团团,一堆堆全是绿油油的菱盘,荡漾在碧水清波中,翠绿喜人。我与外婆每人乘一只木头盆,挎着小竹篮,用手划水向前。轻轻地揪开菱:盘,只见大大小小的菱角藏在枝丫后,个个长得嘟囔囔的,像一个个大元宝。我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瞪大眼睛,使长脖子,像外婆一样把手伸得老长,在手揪住菱盘向上用力一翻,右手使劲一掐,一只只鲜嫩的菱角如周调皮的孩子一下子滑入我们的手中。

⑤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我是吃着外姿煮的菱角长大的。记得第一次吃菱角我竟连皮一起啃起来,满嘴涩涩的,啃不动也剥不动,急得满头大汗,撇嘴就哭。外婆温柔地摸着我的头,慈爱地笑了。只见她拿起一只菱角,双手按住菱角的两边用力向下一大掰,中间裂出一个小缝,然后沿着菱角的中心线掰成两半,再从菱角一端向另一端顶去,鲜嫩嫩脆口的菱角肉便露出来了。我满足地将菱角塞得满嘴都是,带着清香,又脆又甜。

⑥沉竿续缦深莫测,菱叶荷花净如拭。三四月是菱角种植的最佳时间,外婆不仅要挑选优质的菱角苗还要除去池塘中的杂草。

⑦小时候只觉得种菱角十分有趣,总是缠着要跟外婆一起。小路崎岖,还没到池塘,便累得腿脚酸痛。这时外婆总是将我背起来,若是带的篮子便由我挎着,若是锄镰之类的大家伙,自然还是得由外婆扛着。那时年纪小不懂事,却总是笑说外婆力气真大。

⑧"你这个小坏蛋,把我背都压弯了,我这就把你扔下去。"外婆打趣道,然后故意使劲摇晃一下,我哈哈地笑了,外婆也笑了。

⑨外婆的背随着崎岖的田间小路不停地四下颠簸,而我却感到这个清瘦而又佝偻的背从未有过的安稳和宽厚,它那样的有力,仿佛可以撑起整片天空。我和外婆一路说着笑着,还时不时用手去抓路边长长的野草,心中期盼着大丰收的到来。在大丰收的时候,外婆将采回来的菱角挨个清洗干净,分好了装进小袋子中,拿个小木盆乘着,分享给乡里邻居。我拽着外婆的衣襟,随她一起挨家挨户地敲门。邻居们听到了是外婆来了都十分开心,接过小袋子取出一只菱角仔细一瞧笑着说好一只菱角,又捏了下我的小脸逗我,每每外婆看到这番景象都笑得合不拢嘴。

⑩随着时代的发展,留在乡里的人越来越少了,许多青年人离开这里去到外面拼搏,许多老人离开这里去到城市颐养天年。菱塘里的小木盆也越来越少了,外婆小木盆里的菱角也越来越少了。外婆不来与我们同住,她说她喜欢乡下的安静,就如菱静静生长在菱塘里。

清风题,华街长。生在江南的外婆,生性温柔,就如同那菱角一般,深陷淤泥却与世无争,内心纯净洁白。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中多处引用诗句,写菱角的姿态和生长环境,文质兼美,富有诗意气息。

B.外婆的形象在文中塑造得鲜明立体,她是一位勤劳能干、温柔慈祥、质朴大方、与世无争的老人。

C.第⑦段中“这时外婆总是将我背起来,若是带的篮子便由我挎着,若是锄镰之类的大家伙,自然还是得由外婆扛着。"此句写出了外婆对“我”的溺爱,也表现了外婆的能干。

D.第④段中“湖面上一圈圈,一团团,一堆堆全是绿油油的菱盘,荡漾在碧水清波中,翠绿喜人。"中的“荡漾”一词,写出了菱盘布满水面,菱角生长极多的情态。

15.小凤看完本文,认为题目可以改成《我的外婆》,你认为这样改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16.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轻轻地掀开菱盘,只见大大小小的菱角藏在枝丫后,个个长得嘟嘟囔囔的,像一个个大元宝。(请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我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瞪大眼睛,伸长脖子,像外婆一样把手伸得老长,左手揪住菱盘向上用力一翻,右手使劲一掐,一只只鲜嫩的菱角如同调皮的孩子一下子滑入我们的手中。(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17.有同学看完文章后,认为第10自然段和前后文关联不大,你认为呢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你的理解。

三、作文(50分)

18.(2024七下·江门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想起鲁迅,萧红感到亲切;想起志愿军战士,魏巍充满崇敬;想起老王,杨绛心存愧怍......生活中总会有些人让你一想起来,就会涌动某种情感,也许是温暖,也许是钦佩,也许是悔恨,也许是悲伤......

请以《想起他》或《想起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对人物要有细节描写,写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③不能泄露个人信息,如真实人名、班级名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独坐幽篁里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闲敲棋子落灯花

(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篁、榆、虚、敲、逢

故答案为:独坐幽篁里;此夜曲中闻折柳;杨花榆荚无才思;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闲敲棋子落灯花;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答案】这四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相互交错、补充。应该理解为“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知识点】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分析可知,这四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即并不是真的到东市买了骏马,到西市买了鞍鞯等,而是到各处街市买鞍马等战具。由此根据题干中的情境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这四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相互交错、补充。应该理解为“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诗句。解答时从分析诗句中描写的意象入手,把握诗句的基本内容。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3.【答案】(1)锲而不舍;鞠躬尽瘁;妇孺皆知

(2)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甲】qièérbùshě:此处应填“锲而不舍"。【乙】jūgōngjìncuì:此处应填“鞠躬尽瘁”。【丙】fùrújiezhī:此处应填“妇孺皆知"。

(2)A:烦躁:指烦闷焦躁,心神不定。在文中并未出现,所以无法判断其用法是否正确,但这不是我们要找的错误项。

B: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不松懈。在文中用来形容英雄们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精神,使用正确。

C: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在文中用来形容英雄们的光辉事迹,使用正确。

D:佩服:表示对某人的敬佩和尊重。但在此处,“对历史最好的佩服”中的“佩服"使用不当,应改为“致敬”或“尊崇"。因为“佩服”通常用于对个人的敬佩,而这里是对历史的敬仰和尊重。

故答案为:(1)锲而不舍;鞠躬尽瘁;妇孺皆知(2)D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4.【答案】(1)隐姓埋名两弹一星创奇迹。

(2)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七年x班的学生xxx。我们班将于本周三下午3点在班级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您有时间吗?

【知识点】诗歌对联;见解表述;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联补写。下联“呕心沥血”是并列短语,对“隐姓埋名"恰当,“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的作品,“两弹一星"是邓稼先的研究成果,“凝硕果”是动宾短语,对“创奇迹"。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首先要有称呼与礼貌用语,然后介绍自己,再向王老师发出邀请,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事由。最后表达诚恳的期盼之情即可。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

故答案为:(1)隐姓埋名两弹一星创奇迹。(2)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七年x班的学生xxx。我们班将于本周三下午3点在班级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您有时间吗?

【点评】(1)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2)本题考查语言得体。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谦辞,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常用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

5.【答案】(1)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为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理想第三次破灭。

(2)孙侦探:孙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他骗走了祥子的钱,使祥子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虎妞:虎妞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从装怀孕骗婚到变态的爱恋最后难产死亡,这对祥子的打击一步步的加深,也是祥子从“人"到“走兽”的主要影响人物。车夫老马:老马和他孙子的悲惨遭遇把祥子的希望给打破了,让祥子想到未来的自己,慢慢的心里失去希望。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骆驼祥子》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祥子的人生经历。在祥子的人生中,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第一次买车与失落:祥子来京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终于凑足一百块买了新车。但随后他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这是他的第一次希望破灭。第二次买车与准备:在被抓后,祥子逃了出来并卖掉了骆驼,继续拼命拉车攒钱准备买新车。第三次买车与绝望: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但好景不长。在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更为不幸的是,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这是他理想的第三次破灭,也是他人生的最大打击。

(2)本题要求从孙侦探、车夫老马、虎妞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分析他们如何影响祥子从“人"到“走兽”的转变。孙侦探:孙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后来他以侦探的身份骗走了祥子辛苦攒下的钱,这使得祥子买车的希望再次破灭。这一打击让祥子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不公,加速了他从“人"到“走兽”的转变。车夫老马:老马和他的孙子是祥子在路上遇到的一对悲惨的车夫。他们的遭遇让祥子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影子,预见到自己可能会像他们一样,年老体弱、无依无靠。这种预见性的打击让祥子更加绝望,进一步加深了他从“人"到“走兽”的转变。虎妞:虎妞是祥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以低价为祥子买了车,但同时也给祥子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从装怀孕骗婚到变态的爱恋,再到最后的难产死亡,虎妞对祥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她的死让祥子再次失去了车,也让他对生活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从而彻底沦为“走兽"。

故答案为:(1)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为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理想第三次破灭。

(2)孙侦探:孙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他骗走了祥子的钱,使祥子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虎妞:虎妞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从装怀孕骗婚到变态的爱恋最后难产死亡,这对祥子的打击一步步的加深,也是祥子从“人”到“走兽"的主要影响人物。车夫老马:老马和他孙子的悲惨遭遇把祥子的希望给打破了,让祥子想到未来的自己,慢慢的心里失去希望。

【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答案】6.经过。只,仅。推辞,拒绝。

7.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②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8.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

9.从吕蒙角度:吕蒙惊人才略(给鲁肃出计谋中展现),吕蒙宽广的胸襟(自己轻视吕蒙,而吕蒙却依然给自己出谋划策)或者从鲁肃角度:鲁肃佩服吕蒙,鲁肃的宽广胸襟。

10.【甲】主要是通过鲁肃“大惊”“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结友”行为,主要是从侧面(间接)表现吕蒙学识进步;【乙】文是既详细描吕蒙写给鲁肃出的计谋中展现的惊人才略,又写“鲁肃越席就之"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结友"行为,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