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杜尔伯特模拟)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诘(jié)责黝(yǒu)黑广袤(mào)无垠花团锦簇(chù)

B.鞭挞(tà)犀(xī)利相形见绌(zhuō)美味佳肴(yáo)

C.觅(mì)食迁徙(xǐ)深恶(wù)痛疾长吁(yú)短叹

D.真谛(dì)干涸(hé)千山万壑(hè)囊(náng)萤映雪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花团锦簇(cù)。

B项,相形见绌(chù)。

C项,长吁(xū)短叹。

故答案为:D。

【点评】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2019·杜尔伯特模拟)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光怪陆离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想要好好探索一下。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锲而不舍的拼搏。

C.时下空气净化器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许多商场均一“器"难求。

D.只要我们认真努力,找准目标,加强研究,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案】C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C项,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此词明显用错了对象。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1)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彩;(3)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前后成分的搭配、语意重复、对象范围(尤其是发生变化的词语);(4)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3.(2019·杜尔伯特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答案】D

【知识点】搭配不当;重复啰嗦;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A语意重复。去掉“停下脚步”或“驻足"。

B搭配不当。“开启”“开辟"对调。

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改为“即使……也”。

故答案为:D

【点评】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4.(2019·杜尔伯特模拟)下列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于这本散文集。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答案】C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C项,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社戏》是小说,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

二、字词书写

5.(2019·杜尔伯特模拟)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近日,鸟类专家在大纵湖景区发现了全球性濒危鸟类——堪称“鸟类大熊猫”的震旦雅雀。震旦雅雀行动敏捷,生活在静mì的芦荡深处,喜欢啄食种子和昆虫,叫声清脆,目前,多达上百种鸟类qī息在大纵湖景区宽阔的原生态芦苇荡里。

【答案】谧;栖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静谧":寂静;平静。再如“栖息”:止息、隐居、暂住;另有寄居之所之意。注意据义定形。

故答案为:谧;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三、句子默写

6.(2019·杜尔伯特模拟)用课文原文填空。

(1),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3)自非亭午夜分,。郦道元《三峡》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崔颢《黄鹤楼》)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孩子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

(6)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其中有代表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_,___”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答案】(1)朔气传金柝

(2)归雁洛阳边

(3)不见曦月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柝”“曦"髫”“庇"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朔气传金柝;

⑵归雁洛阳边;

⑶不见曦月;

⑷芳草萋萋鹦鹉洲;

⑸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点评】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四、语言表达

7.(2019·杜尔伯特模拟)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仿照画线句写出恰当的内容。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穿越千年风尘,凝聚民族文化,构筑我们的现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词语:月酒孤雁烽火

【答案】示例一:看到“月”,眼前仿佛映照一片清冷的月光,心中涌起一腔思乡怀远的愁绪。示例二:看到“烽火”,眼前好似浮现一片荒芜的废墟,心中涌起一份感时伤怀的哀愁。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选取较熟悉的词,确定一个中心,根据具体要求,展开联想作答。解答时,先了解句式上的特点,选取一“古老"事物,采用“看到XX”开句,然后结合事物特点表达一种情感,揭示一定的文化内涵。

故答案为:示例一:看到“月”,眼前仿佛映照一片清冷的月光,心中涌起一腔思乡怀远的愁绪。

示例二:看到“烽火”,眼前好似浮现一片荒芜的废墟,心中涌起一份感时伤怀的哀愁。

【点评】补写的句子应该符合以下要求: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能描述出于词语相关的情景;能揭示出词语的文化内涵;语言流畅优美。

8.(2019·杜尔伯特模拟)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当你得知你的同学张峰放学后要去报复今早在公交车上不小心踩了他脚的一名七年级学生时,你应该怎样劝阻他呢?

【答案】张峰同学,你的这种报复行为是不对的,更何况那个同学也不是故意踩你的脚的,希望你不要去报复他。否则,你逞一时之快,轻者校纪校规必定会惩罚你;重者必受到法律的严惩。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此题属情景对话题。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讲话设定的情景及要求,了解对话的原因、对象、及讲话人身份,选择得体语言表达。解答此题,主要是注意语言要得体,委婉的指出对方的不足,使其有所改变。如:张峰同学,我认为你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共处一个校园,难免有磕磕碰碰,何况那个同学不故意踩你脚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违反学校的规定,礼让一点,不是更好吗?

故答案为:张峰同学,你的这种报复行为是不对的,更何况那个同学也不是故意踩你的脚的,希望你不要去报复他。否则,你逞一时之快,轻者校纪校规必定会惩罚你;重者必受到法律的严惩。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再就是要有分寸感,会用谦敬词。

五、诗歌鉴赏

9.(2019·杜尔伯特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这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是什么?

【答案】(1)A

(2)哲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情感:表现作者被贬滴、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A项,对这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从诗歌的题目看,这首诗歌是在扬州的酒宴上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作品,不是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

(2)一问,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二问,从表达的情感看,刘禹锡原意借“沉舟"病树”感叹自己屡遭贬谪、老病侵袭,以致无所作为。不过,他同时用“千帆过"万木春”来表达他对天下间仍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深感欣慰。所以这句话既有被贬滴、遭弃置的辛酸和愤懑,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故答案为:⑴A;

⑵哲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情感:表现作者被贬滴、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点评】⑴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再就是要有分寸感,会用谦敬词;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

10.(2019·杜尔伯特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裙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管夷吾举士

②必先苦其心志

③内待请上易衣

④行拂乱其所为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C.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

(3)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衡于虑B.曾益其所不能

C.入则无法家拂士D.空乏其身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5)【乙】文的“____________”(原文)与【甲】文中的主旨句异曲同工。【乙】文中的“上"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答案】(1)狱官;使……痛苦;换;违背(意愿)

(2)B

(3)D

(4)①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②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优虑的呢?

(5)此曹今日要富贵之利,匿下他日受危亡之福;知错能改,虚心纳谏,广开言路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通假字;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士":狱官。“苦”使……受苦。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B项,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此句说法过于绝对。这六个人的经历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典型例子。论证了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3)A项,“衡于虑”中的“衡"通“横”:不顺,堵塞。B项,“曾益其所不能"中曾的“曾”通“增":增加。C项,“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通“弼”:辅弼。故选D。

(4)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所以":用来……。“曾益”:增加。“如此":像这样。“朕”:皇帝自称。“何忧":忧虑什么。

(5)一问,考查对【乙】文中,与【甲】文主旨句异曲同工的一句的提取能力。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可提取“此曹今日要富贵之利,匿下他日受危亡之福”作为答案,这句话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讲的都是一个意思。二问,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可分析“卿能如此,朕复何忧?”“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等句,即可看出“上”是一个知错能改,虚心纳谏,广开言路的名君。

故答案为:⑴狱官;使……痛苦;换;违背(意愿);

⑵B;

⑶D;

⑷①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②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优虑的呢?

⑸此曹今日要富贵之利,匿下他日受危亡之福;知错能改,虚心纳谏,广开言路。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即可;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

⑷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⑸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附参考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陈禾字秀实,是明州鄞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天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陈禾论奏还没结束,皇上就恼怒地拂衣而起。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衣袖被撕落,皇上说: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陈禾说: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砍头来报答陛下吗?这些人今天得到富贵的好处,陛下将来会遭受危亡的祸患。陈禾的言辞更加激烈,皇上改变了脸色说: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内侍请皇上换衣服,皇上回绝他说: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

七、现代文阅读

11.(2019·杜尔伯特模拟)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鳖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①鳖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和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镜下更加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捕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尺寸小4%。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过分。

(1)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了哪些方面的作用?

(2)有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除了列数字以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为什么用“悄悄”一词?

【答案】(1)①可以改变海洋中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大小。②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有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③净化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水质。

(2)作比较。通过斯科特礁鱼类和罗利沙洲鱼类的比较,准确地说明了鲨鱼对海洋中许多鱼的眼睛和尾鳍尺寸的影响。

(3)“悄悄"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数量的减少对其他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缓慢的过程,表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作比较

【解析】【分析】(1)第①段介绍了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第④段介绍了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第⑤段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第⑥段介绍了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由此可以概括出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了三个方面的作用。

(2)根据句子“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可以判断用的是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相比”是作比较说明方法标志性的语言。准确地说明了鲨鱼对海洋中许多鱼的眼睛和尼鳍尺寸的影响。进而说明“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3)本文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抓住生动说明文的语言特色——生动来分析即可。“悄悄”指声音低微,不声不响。多形容声音很轻,有寂静安静之意,另外,也表示“小声地,偷偷地"的意思。用在这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数量的减少对其它海洋生物系统的影响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是容易被人忽视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故答案为:⑴①可以改变海洋中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大小。②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有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③净化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水质;

⑵作比较。通过斯科特礁鱼类和罗利沙洲鱼类的比较,准确地说明了鲨鱼对海洋中许多鱼的眼睛和尾鳍尺寸的影响;

⑶“悄悄”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数量的减少对其他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缓慢的过程,表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⑵本题主要考查的说明方法的作用,需要结合语段具体分析,然后用相应的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进行解答;

⑶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

12.(2019·杜尔伯特模拟)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①阅读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在国际上,包括中小学生的指标性评价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说,阅读力与“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一样,也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提升的能力。从更大层次上看,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

②阅读力就是精神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力,这影响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阅读都是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③阅读力就是凝聚力。共读共写,一起交流,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这样的文化共同体,让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会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的陌生人。所以,阅读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一个阅读率低下、阅读力不足的民族,难以在当下世界立足,也难以引领人类的明天。

④阅读力就是竞争力。我很喜欢《朗读手册》一书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对于个体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是成功的途径。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在知识快速累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阅读力意味着对人类智慧经验的搜集、整合和应用,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发现,国家越重视阅读教育,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整体素质就越高,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⑤阅读力就是幸福力。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宁静与充实。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

⑥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我坚定地相信: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1)请指出第②段所论述的分论点。

(2)第④段引用《朗读手册》中的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答案】(1)分论点:阅读力就是精神力。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本文的分论点进行论证,增强说服力;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强调阅读是我们学习的工具,只有阅读才能使我们成功,阅读可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3)由对阅读力的论述,得出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总结全文论述的内容,提出中心论点。

【知识点】文章开头及其作用;文章过渡及其作用;分论点

【解析】【分析】(1)此题非常容易,就是第2段的首句,即“阅读力就是精神力”。

(2)“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明显属于道理论据,用道理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属于道理论证(引证),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分论点,也就得语段的首句“阅读力就是竞争力”。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分论点)或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

(3)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在结构上就有收束全文,照应标题的作用。在内容上就有总结出中心论点(点明主旨)的作用,一定要把文章所归纳出的中心论点答出来,即“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故答案为:⑴分论点:阅读力就是精神力;

⑵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本文的分论点进行论证,增强说服力;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强调阅读是我们学习的工具,只有阅读才能使我们成功,阅读可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⑶由对阅读力的论述,得出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总结全文论述的内容,提出中心论点。

【点评】⑴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⑵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还有比喻证论、道理证论、对比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

⑶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作用,首先要明确这段论证了什么内容,然后结合全文的行文思路进行分析,可以从结构严谨的角度解答。

13.(2019·杜尔伯特模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美人瑞①这样走来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

③在公共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的。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以后每月都资助我二十元人民币。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⑧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钟书同候。”

⑨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不可能有“钟书同候"了。

【注】①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

(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3)从第⑧段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什么感情?联系全文,说说“我”对杨先生怀有什么感情?

(4)下列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这段文字不宜添加到《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一文中。请从思想内容或表达方式中的一个方面说明理由。

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复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

(5)假如杨绛被评为中国“最美女性”,请根据本文内容以及你对她的了解,为她设计一段颁奖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答案】(1)杨绛反抗造反派,维护自己人格尊严。

(2)画线句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通过对季康先生的身材、举止,尤其是眼眉的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季康先生坚毅刚强的性格。

(3)杨先生对后辈抱有的感情是鼓励、体贴。“我"对杨先生怀有敬佩、感激、怀念之情。

(4)示例一:从“思想内容”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杨绛重要的个人信息和主要成就,而本文主要是赞扬杨绛的人格美、气质美、精神美,两者内容不统一。

示例二: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运用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简洁、平实;本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兼有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将前者放入不协调。

(5)她,举止文静,高雅脱俗,气质美;她,坚毅刚强,坚持正义,性格美;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才华美。她,宽厚仁慈,以母性情怀关注天下苍生,是最美女性!

【知识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语言连贯;语言简明;外貌描写

【解析】【分析】(1)本段讲述的是杨绛先生在被造反派批斗的时候,敢于反抗,敢于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据此简洁表述即可。

(2)句中的“文静”“有精神"坚毅刚强”可以灵活运用。

(3)阅读第八段,根据回信中的“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是对“我”的作品的称赞,这属于对后辈的鼓励;“天气酷热,多多保重"则体现了对后辈的关怀;根据“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可以看出我对杨绛先生的感恩;“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可以看出恭敬;据此解答,要有明确的表示感情的词语,意思对即可。

(4)这段文字主要介绍杨绛重要的个人信息和主要成就,而本文主要是赞扬杨绛的人格美、气质美、精神美,两者内容不一致。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具体分析文章和所给语段,言之有理即可。

(5)本题考查拟写颁奖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拟写的颁奖词应该可以突出杨绛先生的“最美”,结合文章内容,找到杨绛先生不同方面的美,适合运用比喻修辞和排比修辞,言之有理,符合颁奖词的特色即可。

故答案为:⑴杨绛反抗造反派,维护自己人格尊严;

⑵画线句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通过对季康先生的身材、举止,尤其是眼眉的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季康先生坚毅刚强的性格;

⑶杨先生对后辈抱有的感情是鼓励、体贴。“我"对杨先生怀有敬佩、感激、怀念之情;

⑷示例一:从“思想内容”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杨绛重要的个人信息和主要成就,而本文主要是赞扬杨绛的人格美、气质美、精神美,两者内容不统一;示例二: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运用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简洁、平实;本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兼有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将前者放入不协调;

⑸她,举止文静,高雅脱俗,气质美;她,坚毅刚强,坚持正义,性格美;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才华美。她,宽厚仁慈,以母性情怀关注天下苍生,是最美女性!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⑵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句子所写方法,然后结合内容来分析;

⑶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情感的把握。要找出有明确的表示感情的词语,意思对即可;

⑷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的知识的掌握,以及文章行文安排的思考,具体分析文章和所给语段,言之有理即可;

⑸拟写颁奖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结合文章内容,适当运用比喻修辞和排比修辞,言之有理,符合颁奖词的特色即可。

八、作文

14.(2019·杜尔伯特模拟)细品香茗,享受一苦、二甜、三回甘的茶趣;细品六月,欣赏夏日的浓墨重彩;细品唐诗宋词,感叹古韵的典雅;细品身边小事,感悟生活的真谛……

请在“细品_”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细品父爱的美丽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我们给父亲的定义都是严厉,可曾想过严厉背后流露的是慈爱?在我懂事以来,跟我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妈妈,觉得爸爸对我关心很少,可自从听了他们的谈话才知道原来爸爸是关心我的。还在小学毕业的时候,暑假没作业,我们也就解放了天性,一个暑假玩的不亦乐乎,三五成群的出去玩。就在这一天,我刚刚和同学吃完饭,正准备去散散步,“叮铃铃,叮铃铃……"电话响了,我接听爸爸的电话,只听见爸爸严肃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一天只知道玩,不知道安安心心在家看会书,非要跑出去吗,快点给我回来!”说完便气愤的挂了电话。过了一会,我才缓过神来,我一想到爸爸会火冒三丈的样子就害怕,连忙给同学打了声招呼就朝家走去。走到家门口,我小心翼翼的打开门,轻轻的换下鞋子,蹑手蹑脚向卧室走去,刚刚走近,就听见爸爸妈妈交谈的声音:“你不能轻言细语的跟她说吗,偏要大声吼。"

妈妈说道。爸爸叹了口气说:“在家里我必须是一个严父的形象,我也想跟她轻言细语的说,可坏人总要人来当呀,你看哪次不是我叫你监督她的作业,在下雨时叫你去接她,天冷时叫你提醒她添加衣物……”听到这儿,我的眼泪已经不受控制的在眼眶里打转了,我伸出手擦干眼泪,推开门,跟爸妈说了一声我回来了,便转身进房间。我想了很久,爸爸对我的关爱我从来都不知道,他还一直充当着严父这个角色,直到这一刻我感觉我被浓浓的父爱围绕着。

如果把母爱比做是一枝盛开的百合,在每个角落中散发着它迷人的芳香,那么父爱就是一株茉莉,它在某个角落中默默地吐着它那清新的芬芳,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的美丽!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以“细品________"为题,补充的内容是写作的重点,要着重运用心理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根据提示补写题目,结合具体事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尾可以议论抒情,升华一下文章的主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①确定文章体裁;②划定取材范围;③掌握写作重点。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1/1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杜尔伯特模拟)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诘(jié)责黝(yǒu)黑广袤(mào)无垠花团锦簇(chù)

B.鞭挞(tà)犀(xī)利相形见绌(zhuō)美味佳肴(yáo)

C.觅(mì)食迁徙(xǐ)深恶(wù)痛疾长吁(yú)短叹

D.真谛(dì)干涸(hé)千山万壑(hè)囊(náng)萤映雪

2.(2019·杜尔伯特模拟)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光怪陆离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想要好好探索一下。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锲而不舍的拼搏。

C.时下空气净化器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许多商场均一“器”难求。

D.只要我们认真努力,找准目标,加强研究,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019·杜尔伯特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4.(2019·杜尔伯特模拟)下列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于这本散文集。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二、字词书写

5.(2019·杜尔伯特模拟)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近日,鸟类专家在大纵湖景区发现了全球性濒危鸟类——堪称“鸟类大熊猫”的震旦雅雀。震旦雅雀行动敏捷,生活在静mì的芦荡深处,喜欢啄食种子和昆虫,叫声清脆,目前,多达上百种鸟类qī息在大纵湖景区宽阔的原生态芦苇荡里。

三、句子默写

6.(2019·杜尔伯特模拟)用课文原文填空。

(1),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3)自非亭午夜分,。郦道元《三峡》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崔颢《黄鹤楼》)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孩子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

(6)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其中有代表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_,___”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四、语言表达

7.(2019·杜尔伯特模拟)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仿照画线句写出恰当的内容。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穿越千年风尘,凝聚民族文化,构筑我们的现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词语:月酒孤雁烽火

8.(2019·杜尔伯特模拟)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当你得知你的同学张峰放学后要去报复今早在公交车上不小心踩了他脚的一名七年级学生时,你应该怎样劝阻他呢?

五、诗歌鉴赏

9.(2019·杜尔伯特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这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是什么?

六、文言文阅读

10.(2019·杜尔伯特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裙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管夷吾举士

②必先苦其心志

③内待请上易衣

④行拂乱其所为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C.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

(3)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衡于虑B.曾益其所不能

C.入则无法家拂士D.空乏其身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5)【乙】文的“____________"(原文)与【甲】文中的主旨句异曲同工。【乙】文中的“上”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11.(2019·杜尔伯特模拟)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鳖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①鳖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和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镜下更加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捕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尺寸小4%。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过分。

(1)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了哪些方面的作用?

(2)有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除了列数字以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为什么用“悄悄"一词?

12.(2019·杜尔伯特模拟)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①阅读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在国际上,包括中小学生的指标性评价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说,阅读力与“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一样,也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提升的能力。从更大层次上看,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

②阅读力就是精神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力,这影响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阅读都是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③阅读力就是凝聚力。共读共写,一起交流,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这样的文化共同体,让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会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的陌生人。所以,阅读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一个阅读率低下、阅读力不足的民族,难以在当下世界立足,也难以引领人类的明天。

④阅读力就是竞争力。我很喜欢《朗读手册》一书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对于个体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是成功的途径。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在知识快速累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阅读力意味着对人类智慧经验的搜集、整合和应用,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发现,国家越重视阅读教育,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整体素质就越高,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⑤阅读力就是幸福力。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宁静与充实。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

⑥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我坚定地相信: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1)请指出第②段所论述的分论点。

(2)第④段引用《朗读手册》中的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13.(2019·杜尔伯特模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美人瑞①这样走来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

③在公共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的。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以后每月都资助我二十元人民币。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⑧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钟书同候。"

⑨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不可能有“钟书同候”了。

【注】①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

(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3)从第⑧段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什么感情?联系全文,说说“我"对杨先生怀有什么感情?

(4)下列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这段文字不宜添加到《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一文中。请从思想内容或表达方式中的一个方面说明理由。

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复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

(5)假如杨绛被评为中国“最美女性”,请根据本文内容以及你对她的了解,为她设计一段颁奖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八、作文

14.(2019·杜尔伯特模拟)细品香茗,享受一苦、二甜、三回甘的茶趣;细品六月,欣赏夏日的浓墨重彩;细品唐诗宋词,感叹古韵的典雅;细品身边小事,感悟生活的真谛……

请在“细品_”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花团锦簇(cù)。

B项,相形见绌(chù)。

C项,长吁(xū)短叹。

故答案为:D。

【点评】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答案】C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C项,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此词明显用错了对象。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1)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彩;(3)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前后成分的搭配、语意重复、对象范围(尤其是发生变化的词语);(4)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3.【答案】D

【知识点】搭配不当;重复啰嗦;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A语意重复。去掉“停下脚步"或“驻足”。

B搭配不当。“开启"开辟”对调。

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改为“即使……也"。

故答案为:D

【点评】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4.【答案】C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C项,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社戏》是小说,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

5.【答案】谧;栖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静谧”:寂静;平静。再如“栖息":止息、隐居、暂住;另有寄居之所之意。注意据义定形。

故答案为:谧;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6.【答案】(1)朔气传金柝

(2)归雁洛阳边

(3)不见曦月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柝”“曦"髫”“庇"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朔气传金柝;

⑵归雁洛阳边;

⑶不见曦月;

⑷芳草萋萋鹦鹉洲;

⑸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点评】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7.【答案】示例一:看到“月”,眼前仿佛映照一片清冷的月光,心中涌起一腔思乡怀远的愁绪。示例二:看到“烽火”,眼前好似浮现一片荒芜的废墟,心中涌起一份感时伤怀的哀愁。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选取较熟悉的词,确定一个中心,根据具体要求,展开联想作答。解答时,先了解句式上的特点,选取一“古老”事物,采用“看到XX"开句,然后结合事物特点表达一种情感,揭示一定的文化内涵。

故答案为:示例一:看到“月”,眼前仿佛映照一片清冷的月光,心中涌起一腔思乡怀远的愁绪。

示例二:看到“烽火”,眼前好似浮现一片荒芜的废墟,心中涌起一份感时伤怀的哀愁。

【点评】补写的句子应该符合以下要求: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能描述出于词语相关的情景;能揭示出词语的文化内涵;语言流畅优美。

8.【答案】张峰同学,你的这种报复行为是不对的,更何况那个同学也不是故意踩你的脚的,希望你不要去报复他。否则,你逞一时之快,轻者校纪校规必定会惩罚你;重者必受到法律的严惩。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此题属情景对话题。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讲话设定的情景及要求,了解对话的原因、对象、及讲话人身份,选择得体语言表达。解答此题,主要是注意语言要得体,委婉的指出对方的不足,使其有所改变。如:张峰同学,我认为你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共处一个校园,难免有磕磕碰碰,何况那个同学不故意踩你脚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违反学校的规定,礼让一点,不是更好吗?

故答案为:张峰同学,你的这种报复行为是不对的,更何况那个同学也不是故意踩你的脚的,希望你不要去报复他。否则,你逞一时之快,轻者校纪校规必定会惩罚你;重者必受到法律的严惩。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再就是要有分寸感,会用谦敬词。

9.【答案】(1)A

(2)哲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情感:表现作者被贬滴、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