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整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_第1页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整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_第2页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整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_第3页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整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_第4页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整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者无疆思者无域窃者无德行者无疆思者无域窃者无德行者无疆思者无域窃者无德(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资源开发机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质量。本节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机械。让学生认识生活.娱乐中的简单机械,总结这些机械好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机械的学习做铺垫。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机械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智慧的结晶。使学生体会到:现在我们学习和使用这些机械,将来也会创造更先进的机械。关于简单机械,学生存在着片面认识,他们认为简单机械就是工地上的大吊车.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而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用的筷子.勺子等物品都是简单机械。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的认识情况,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把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体会这些的作用。因为多数学生对常见的机械,如刀子.锤子等,只是看到过别人使用,自己并没有亲自操作过。通过课堂上的实践,会亲身感受使用简单机械的便利。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提出问题——作出预测——活动体验——得出结论”的程序组织教学,课堂上以多种形式引出问题,启发学生用原有的认知对问题作出预测,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简单机械的乐趣。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会使用简单机械;●能够探究简单机械;●会网上查询和讨论机械的发展。知识与技能●知道机械概念,认识简单机械;●知道简单机械组成机器;●知道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机械的历史发展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了解周围事物奥秘的好奇与求知欲;●愿意合作与交流;●确立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情感意识;●使用简单机械要有安全意识。教师准备:图片资料.钉子.木板.起钉锤.菜刀.开瓶器.球拍.电钻.扫帚.分组实验器材(筷子.勺子.方便面.饭盒.钳子.镊子.缝衣针)学生准备: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百宝箱,猜猜里有什么?2.展示百宝箱里的物品。【评析】当学生看到老师百宝箱中的物品——针.乒乓球拍.筷子.勺.斧子等他们熟悉的物品时,惊叹中开始沉默思考。3.教师展示三个钉子和木板。4.教师先把钉子钉到板子上,要求学生用三种方法拔出钉子:第一种方法是用手,第二种方法是用钳子,第三种方法是用起钉锤。5.三名学生操作并谈感受,其他同学就观察到的现象,解释什么是机械。【评析】实际操作体验,使学生了解到用机械和不用机械的差别。在用起钉锤拔起钉子过程中,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有的学生只是把钉子拔动了一点点。原因是学生在平时看得多.动得少。尽管这样,教师要鼓励学生,要引领学生自己向前走。让他们在多次使用起钉锤或者其它工具中,亲身体验使用机械带来的乐趣。二、对问题进行预测1.教师提出问题:百宝箱中,哪些东西是简单机械?2.学生辨认.操作并说明道理。3.学生讨论:大家带来的物品哪些是机械,哪些不是机械。【评析】学生争议的“火花”,成为教师引领学生继续探究的基石。三、在“使用”中初步体验,1.学生分组选择一种机械,体验它的作用。2.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感受。4.教师小结:像这些能够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叫做简单机械。四、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1.学生用长短不同的勺柄盛汤。2.学生用筷子(各种方法)夹东西。3.教师巡视,选择典型方法展示。4.学生切磋交流。【评析】让学生对“同一机械,不同的使用方法,效果不同”进行相互交流,教师鼓励学生不在乎对与错.成功与失败,而是从多个角度认识问题。这样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使学生对机械的作用理解更深刻。。5.谈话:我们吃面条时,用到简单机械——筷子,喝汤时,用简单机械——勺,同学们能否想一个办法,让我们在吃面条时,同时喝到汤。6.同学分组探究,教师巡视。7.学生汇报展示。8.教师小结:简单机械可以组合成复杂机械,复杂机械又可称作机器。9.师生交流讨论各种机器及其好处。五、从古至今机械发展1.课件展示:石刀.石锤.铁刀.钢刀.铁锤。2.学生讨论交流简单机械的发展。3.问题:如果有块大铁板,你能否将它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教学片断赏析交流“哪些装置是简单机械”教学片断师:请同学把你们认为是简单机械的装置拿出来,并说明它们是否是简单机械及依据。生:我带的剃须刀是简单机械,因为它省力方便。生:我带的糖罐不是简单机械,因为他不省力也没有降低工作难度。生:我带来的刀是简单机械,因为它切水果省力。生:我带来的是手机不是简单机械。生:我带来的削笔器是简单机械,因为它省力.效率高。生:我带来的表不是简单机械,它是记时用的。生:表是简单机械,大钟下有一个摆来回摆动。生:(争议)师:表可分为两类。电子表和机械表。生:电子表不是简单机械,我拆开看到里面没有齿轮,所以不是简单机械。生:机械表我拆开看到里面有齿轮,所以是简单机械。师:原来认为是简单机械,经过学习又否定了看法,请你举例说明。生:我原来认为电脑是简单机械。生:我原来认为电视和mp3是简单机械。【片断评析】在前一环节的铺垫下,学生会自己判断简单机械。这源于教师多次设置情景,使学生由质疑——认可——接受中学会了判断哪些装置是简单机械。这是一个心理认识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二课。杠杆是各种简单机械中最基本的一种。它是由一根硬直的木棒和一个转动轴组成的,它能改变外力的作用。本课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杠杆的原理,还应该知道相应的原理也存在于其他的装置上。本课通过一系列观察和研究活动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形成对杠杆的原理的分析方法,发现有关杠杆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们科学探究的兴趣,为研究和学习其他类型的简单机械奠定良好的基础。杠杆是用来提升重物或撬开物体的一种简单机械。当在杠杆的一头施加作用力时,另一头的负荷就被提升。根据支点相对于动力和阻力作用点的位置关系,杠杆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支点在动力与阻力作用点之间,此时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第二类:支点与动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动力臂)大于支点与阻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阻力臂),这类杠杆是省力杠杆。这类杠杆包括扫帚.钓鱼杆.铁锹和垒球棒撬杠.铲子等。第三类:支点在杠杆一端,动力点在中间,阻力点在杠杆的另一端,这类杠杆是费力杠杆如:镊子。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许多工具大都是杠杆的变形。例如:一对杠杆在一个支点共同工作的工具有钳子.园艺剪子等。跷跷板也是一种杠杆,但它的支点不是在一端,而是在中间。我们的身体上有许多杠杆,如胳膊.腿.手指等,它们都以关节为支点像杠杆一样工作。教学中,我们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杠杆。接着通过实验活动固定重力.固定重点与支点的距离来测量用力大小的实验,揭示杠杆的功能与作用。最后通过交流活动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各种常用的工具,让学生理解.体会到这些工具是杠杆的变形,并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如何根据杠杆原理来用好这些工具。教材没有对三类杠杆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专门的活动来探究.体验,教学中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地设计相关活动.补充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杠杆这一简单机械有更深.更全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形成对杠杆的原理的分析方法,发现有关杠杆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为研究其他类型的简单机械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理解使用杠杆可以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变得更容易.更轻松。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根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的.能够提升重物的简单机械;●知道杠杆的作用:省力.方便.平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演示实验器材:螺丝刀.一根比较结实且长的木棍.支撑用的木墩;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2.学生准备:铅笔.硬币.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等)。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1.谈话: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把讲台抬高,你们能想出几种方法?2.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明自己的理由。3.教师让几名学生尝试将讲台抬高,让他们体会抬讲台的感受和体验。4.讲台很重抬起来很费劲,其实我们可以不费那么大力气用一人就可以轻轻松松将讲台抬高,但我们必须借助一根棍子。谁能做的到?5.学生讨论.实验,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6.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讲台的装置——杠杆。【评析】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兴奋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投入和丰富体验使他们对“杠杆”这一简单机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从而能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二、.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功能。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常用字母O表示)。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2表示)。动力作用点:施加动力的点。阻力作用点:承受阻力的点。3.游戏实践:⑴利用平衡尺和支架组成一个杠杆,学生自己设计怎样使杠杆平衡。⑵比一比谁找出平衡的方法多。⑶讨论:为什么两边的钩码数量不同而杠杆也会平衡?这个现象说明什么?4.提出问题: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支点.力点.重点三者之间的距离远近是如何影响搬动物体所用力气的大小的呢?【评析】这一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学生们会觉察到了“杠杆”这一特殊装置在这次实验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有些学生一边推断“杠杆”是如何省力的,一边自然而然地把注意点转移到了探究“杠杆”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上。一个好的活动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促进他们的思考,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5.分组实验要求。⑴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块橡皮和一些钩码。⑵把橡皮作为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⑶在尺子两端各放一个钩码,观察发现了什么。⑷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⑸预测:如果在尺子一端再加一个钩码,会发生什么?⑹做测试,并记录结果。⑺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个钩码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实验并记录他们的答案。⑻在尺子两端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寻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6.分析讨论实验数据。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7.讨论:⑴杠杆是否都省力?⑵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作简单示意图表示。)【评析】我们做科学的目的是要他们参与知识的过程,我们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不能什么都替他们想,什么都替他们做,要相信他们有能力用类似老师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求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从而保持科学探究的兴趣。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这样的杠杆有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手推车.园艺剪刀等。)⑵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费力还要用它?(费力的杠杆有镊子.钓鱼杆等,虽然使用它们费力但可以使操作变得更方便。)⑶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有天平.跷跷板等)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评析】“学以致用”,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学习是有意义的,科学知识是有价值的。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教学片断赏析“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教学片断师: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雨天室内进水等。为了减少损失预防洪水给人们带来更大的灾害,人们常常会想出好多的办法,使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如:将家具垫高等。现在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把讲台抬高,你们能想出好的办法吗?生:我们可以把讲台抬起来,然后把它垫高。师:好吧,那么你们过来试一试。生:呀!讲台挺重的,搬起来真费劲。师:你们还可以想出其他的好方法么?你们可以先一起讨论讨论.研究研究.也可画画图看看能想出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生:小组讨论.研究。生:我们可以用力将讲台的一头抬起,将这一头垫高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端也垫起来,那么这个讲台便可以整个被抬高。生:讲台太重,可以用吊车吊。生:吊车可以开到教室吗?我认为你的做法不可行。生:讲台很重,其实我们可以不费那么大力气,用一根绳子把桌子吊起来。生: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做法我们也都想到了,我们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我们借助一根棍子把桌子撬起来。这是我们小组讨论时画的草图。师:你们的做法非常好,你们能亲自到前面试一试是怎样用一个棍子把讲台撬起的么?生:学生实验。师:同学们想的说的做的都非常好,看得出大家真的动脑筋了。其实一根棍子在加上一个支点,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机械了。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生: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师: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讲台的简单机械,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开动脑筋,揭开杠杆的秘密。好吗?生:好!【片断评析】科学课上,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探究活动了。教师要指导学生真正去做,学生才能更透彻的理解,记忆才能更牢固,应用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在确定研究主题后,教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这样做,才能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才能促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爱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手记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我们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请求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入手,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然后亲自实验,发现问题再想办法,讨论.设计.画图.实践,学生亲历了各种活动,了解了杠杆的秘密,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生活中提取实例。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或解释现象,让他们学以致用。我们常常听到他们发出的阵阵惊呼和慨叹,可以想到这么多办法,可以制造出这么多工具。进一步体会到了人类的聪明和智慧是无处不在的。科学总是在最现实的生活和最直接的实践中被发现和挖掘出来的!科学来源于生活。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只要正确的引导,并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探究空间,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就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会得以提高。(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斜坡的启示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2.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3.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2.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3.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2.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⑵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2.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斜面。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2.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3.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画示意图)(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1.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书:斜面)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素。)(三)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1.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的呢?2.学生提出假设。3.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4.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做简单的实验)。5.评点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可以分别从影响斜面倾斜度的两个因素去考虑并实验操作:斜面的长度和斜面的长度。各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要保持其中一个量的不变。)6.学生按假设的不同分组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填写活动记录。7.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8.提问:比较全班同学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9.小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小车运动时所需的拉力越小。10.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提问:通往山顶的公路为什么不修成滑梯一样的斜面?公路绕着山盘旋而上,与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变?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四)认识变形的斜面1.实践操作活动:从纸上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2.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3.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4.讨论:使用斜面可省力,使用螺旋也可以省力吗?为什么要把钉子做成螺旋状的?5.出示一段圆木,你可以把它掰开吗?借助于什么工具可以把这段圆木分开?(出示:斧子)观察斧子的剖面结构。我们把这种形状叫做“楔形”。楔形是两个背对背的斜面。6.指导一学生操作实践,利用斧子的楔形结构将圆木劈开。说说感受。7.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8.组织学生观察拉链:你是否尝试过用手把拉链的两边扣到一起?怎么样把拉链的两边分开或者合上呢?实践操作,体验拉锁的重要作用。9.小结: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变形。(五)学习应用,迁移拓展1.出示多幅图片,解释一下它们是如何省力的?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板书:斜坡的启示斜面的高度长度不变,坡度越大→拉力越大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斜面的长度高度不变增加长度→拉力越小斜面省力五、课后小结(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4.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四课。

本课伊始通过组织学生用螺丝刀将螺钉又快又轻松拧进木头里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寻找在生产生活中像螺丝刀一样的机械,进而总结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的概念,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轮轴是否省力,使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搜集、分析数据认识到《轮轴》也是简单机械之一,它能将较小的扭转力转变为较大的扭转力,进而将《轮轴》这种机械的应用推广到生产生活中。结合教材内容、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实际,我对教材设计做了一些重组。我认为对《轮轴》这一机械在结构特点、组成等方面的认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是变形轮轴,轮与轴的连接并不明显,在学生没有表象思维做基础,也很难将其想象为轮与轴。故在开课伊始我用拧水阀代替用螺丝刀拧螺钉的操作活动,不但为学生的再探究做好了情感准备,而且达到并加深了对轮轴机械的认识。拧螺钉的活动我把它安排在学生会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之后,让学生选用铁钉、螺丝刀、扳子这些器材,在小组商量后,采用比赛的形式来教学,赛后让冠军组的学生来介绍这样做的理由,其主要目的是揭示变形轮轴,进而迁移扩展生产生活中的轮轴应用。另外,对于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这一环节,我建议:将其补充进去,不但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且又能知其所以然,从事物的本质来认识客观规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完整、系统。当我们对一个难点束手无策的时候,感到理解困难,当我们对此找到对策的时候,困难也会迎刃而解。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观察,描述轮轴结构上的特点。●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问题。●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知识与技能●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组成及作用。●知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轮轴1.创设拧水阀的活动的情境。2.揭示轮轴这一机械。3.提问:关于轮轴你想知道些什么?4.学生广泛发表意见。5.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6.引出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来检验。【评析】水阀既是儿童所熟悉的又是具有轮轴装置的典型性,通过巧妙的游戏操作活动,使孩子们在愉悦情感驱使下,不但很好地把握轮轴结构特征及组成,而且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与热情,同时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最佳条件。

二、制作、研究轮轴1.引导学生制作一个轮轴。2.谈话:我们应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呢?3.小组交流,并设计实验方案。4.大组反馈、质疑,完善实验方案,同时还要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5.分组实验、记录、分析数据。6.前六组学生把实验结果填写在一张大的实验报告单上,展示给全班学生。7.学生观察各组实验情况,再次和组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8.得出轮轴的作用——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相同,轮越大越省力。9.谈话:那么,你能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吗?【建议】让学生在组内将轮轴的轮上和轴上分别挂一个钩码的操作活动,并使其从中发现规律。10、边汇报边演示,揭示轮轴省力的本质。【评析】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空还给学生,每一环节都留下了孩子们真实的探究足迹。让孩子们在探究中体验着求真的艰辛,感受合作的快乐,体现教师是孩子们亲密伙伴、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三、实践操作,迁移拓展1.谈话:每组的木块上都有一个螺钉,你能否用提供的铁棍、螺丝刀和扳子将螺丝钉又快又轻松地拧进木块里。2.小组商量。3.比赛开始。4.冠军组介绍操作方法,并说说这样做的理由。5.教师小结,引出变形轮轴。6.看图中的图片,并指出图片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说出轮与轴。7.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生产生活中应用轮轴的机械吗?8.课后寻找身边应用轮轴原理的机械。【评析】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设计的游戏竞赛,引导学生认识变形轮轴,进而迁移扩展生产生活中的轮轴应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观察、研究身边“科学”的良好习惯。教学片段赏析1.“认识轮轴”的教学片断师:前两课,我们认识了简单机械杠杆和斜面,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出示没有轮的水阀)。师:谁是咱班的“大力士”呀!生:邵林。师:请你把它拧开。生:拧水阀。(其余学生不由自主的喊“加油”)生:拧不动。师:下面我给它加上一个轮子,再找一个“小力士”试试看。(幽默)生:很轻松地拧开了。师:你也拧一下试试。(刚才的“大力士”)生:拧开了。师:这是为什么呢?生:加上轮子省力。师:我们把轮子下面这个“杆”叫轴。刚才我们在轮子上用力,这个力怎么传到轴上去的呢?生:我想,轮子和轴是连接在一起的。师:你认为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们在轮上用力牵动这个轴转动,对吧!轮和轴是连接在一起的吗?(周围的学生观察验证)生:是连接在一起的。师: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生:转轴。师:我们把它叫做“轮轴”。(板书:轮轴)【评析】水阀是学生所熟悉的又具有轮轴装置的典型性,让学生亲眼所见轮与轴,建立表象,而且通过游戏操作活动,来认识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便于学生理解与把握。2.“用杠杆原理解释轮轴作用”的教学片断师:你能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吗?生:沉默不语。师:看,我们在轮轴的轮上(哪个轮都可以)和轴上分别挂一个钩码,这个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生:小组实验。生:“我知道了”,“我看到一个不平衡的杠杆了!”(兴奋地说)师:我们在轮轴的轴上挂一个钩码,又在轮上挂一个钩码,结果会怎样呢?(演示)生:谁愿意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呢?(指名)生:演示。这个圆心好比是杠杆的支点,轴上这个点是重点,轮上这个是力点,因为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所以,使用轮轴省力。(教师配合学生的演示用红蓝两色笔将动力臂和阻力臂画出来,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师:那么,为什么轮越大越省力呢?生:轮越大,就是支点到力点的距离越远,这样就越省力。(演示)师:当支点到重点的距离不变,即轴相同,轮越大,支点到力点的距离越远,越远越省力。【片断评析】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设计了在轮上和在轴上分别挂一个钩码,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不平衡的杠杆,使杠杆原理显性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轮轴作用的本质。(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5.国旗怎样升上去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5课。本课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的结构特点及分类,知道滑轮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或重物径直提升到某一个高度,还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搬过或搬越某一区域,从而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于模型和课件,通过一系列观察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滑轮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使他们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机械,密切他们与生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认识滑轮的结构及分类;二是研究动、定滑轮,发现其作用。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为将来学习物理(力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不要求学生对滑轮进行过深了解如: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它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如果学生有爱好,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兴趣,可作课外自由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教学中,滑轮的构造特点可以通过观察、组装活动让学生掌握,滑轮的分类可以通过课件和学生实验让学生掌握,这些没有太大的难度。探究滑轮的作用是本课的重点,可以通过足够时间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来概括,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研究,一组只研究定滑轮的作用,另一组只研究动滑轮的作用,这样让学生对滑轮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学生对于机械和力的基础较差,又受到前概念的影响,让学生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有很大的难度。教学中设计让学生模拟升旗的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拉力的方向与国旗上升的方向不同,从而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将学生分为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可以减少干扰,有利于突破难点。要运用杠杆原理来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认识滑轮是变形的杠杆,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五年级的新生难度太大了,不作为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为本课设置如下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过程与技能●能够组装滑轮装置;●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科学与实际情况联系●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收集数据,验证对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猜测。教学难点: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教学准备:演示器材:两种滑轮装置、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或课件、有关电梯的资料等。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重物、实验记录单等。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观察滑轮。1.谈话:我们学校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知道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吗?2.学生发言。教师课件演示升旗的片段,讲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3.学生观察描述: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滑轮形状——像轮子,边缘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心上转动。轮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钩子。)4.教师小结: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机械。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上有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二、了解滑轮的分类。1.谈话:让我们模拟升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材料:定滑轮、铁架台、线、弹簧秤、记录单),仔细观察,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子会怎样运动?滑轮的位置会随着旗子移动吗?3.学生发言: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子会向上移动;滑轮的位置不会随着旗子上下移动。4.揭示定滑轮的概念: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5.课件演示定滑轮的工作过程,讲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滑轮都是固定在某个地方不动的。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我们叫它动滑轮。课件演示动滑轮的工作过程。6.学生小结: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三、探究滑轮的作用。1.谈话: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你们想研究什么?2.聚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作用?3.教师将学生分成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分别对两种滑轮的作用做出猜测。4.分组讨论,做出假设,并记录。5.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并说明需要的实验器材和注意事项。(1)实验前要先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2)小组实验时要分工合作,要即时记录。(3)实验时应先测量重物的重量,要把动滑轮的重量计入重物的重量。(4)用弹簧秤拉动时,线绳要保持竖直状态;用弹簧秤将重物向上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记录此时的拉力数值,就是拉动重物需要的拉力。7.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实验记录表作用名称是否改变用力方向省不省力定滑轮(动滑轮)重物移动方向拉力方向实验结果物重(牛)拉力(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的结论是:8.分组汇报实验结果。9.学生小结: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但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教师播放动画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可以组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这样就组成滑轮组。10.学生分组制作滑轮组。11.小结:在生活我们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为了使用方便,于是就产生了滑轮组。四、学以致用,迁移拓展。1.讲述: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在旗杆顶上看到滑轮装置外,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它们是哪一种滑轮?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2.学生举例说明。3.课件展示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图片和资料。4.小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总能根据需要来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方向。五、游戏体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1.布置游戏活动:⑴游戏工具:两根结实的木棍、8米长的绳子。⑵游戏目的: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体验滑轮组的力量,了解滑轮组的连接方式。⑶游戏人数:3—4人组成一组,共同进行活动。⑷游戏方式:A将绳子的一端系在一根木棍上,然后将这根绳子绕过第二根木棍,再回到第一根木棍,然后再绕过第二根木棍。B请两位同学站在距离一米远的地方站稳,并握紧木棍。C第三位同学小心地拉动绳子的另一端。观察并体验:结果怎么样?2.组织讨论:⑴当你拉动绳子时,其他两位同学能够抓住木棍站在原地不动吗?⑵如果把绳子再绕木棍一圈,结果会怎么样?再绕一圈呢?⑶绳子缠绕的圈数和你所需要的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吗?3.找一找,你周围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他们分别发挥着什么作用?六、课外拓展研究。1.课外探究:升降电梯的秘密。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滑轮装置。⑴制作一种能够吊起重物的简单滑轮装置。⑵制作能够升降旗的滑轮装置。⑶制作能够来回传递便笺的滑轮装置。教学片断赏析在《滑轮》课上教师首先播放学生非常熟悉的升旗仪式,然后问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升旗仪式”。师:“关于升旗仪式,你有什么问题?”生1:“我想知道国旗是怎么升上去的。”生2:“为什么旗手往下拽绳,而国旗会往上升?”生3:“我想知道国旗的顶端有什么装置?”等等。(教师出示旗杆上的滑轮图片.)师:你能说说滑轮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吗?生:绳子和轮子。师:绳子是怎样放在轮子上的。生:缠绕的。师:轮子有什么特别的,绳子为什么能绕在轮子上(学生不会时)。生:绳子绕在轮子的沟槽上。(教师拿出滑轮的实物讲解:“像这种边缘有槽的装置叫做滑轮。”)教师:“国旗上的滑轮有什么特点?”学生:“固定不动。”教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好吗?”学生1:“不动滑轮。”学生2:“定位滑轮。”学生3:“定滑轮。”显然同学们都同意第三种说法。教师提问:“定滑轮只能用于升旗吗?”学生:“不是。”教师:“你在那还见过定滑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定滑轮的应用学生1:“在工地,经常会看到工人是用滑轮提起重物。”学生2:“舞台上的幕布顶端,有滑轮。”学生3:“在旅游是我看到,古代城墙中的吊桥的顶端也有滑轮。”等等。教学手记:整节课的设计围绕“自主探究”这一主线展开,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唤醒”学生关于滑轮的前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让学生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未知中寻求已知,促成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教师还积极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序地进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和探究热情,并注重交流思辩,让他们懂得在科学研究中要让事实来说话,用证据来验证。同时把握探索活动的内在联系,以及拓展课外活动,层层推进学生的探究活动,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由于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受到前概念的影响,又缺乏对作用力方向与受力方向的认识,引导学生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模拟升旗的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拉力的方向与国旗上升的方向不同,从而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实验时将学生分为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让学生有足够的研究时间,同时可以减少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干扰,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神奇的机械》单元的第六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杠杆、滑轮、斜面几种简单机械之后,进一步学习一种新的简单机械——传动装置。虽然转传动装置在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学生真正接触的并不多,即使接触到了,也很少有仔细地观察与深入地思考。因此可以说学生对于传动装置是比较陌生的,更没有思考过在其中所包含的能量与动力的传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应该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例如自行车脚踏板与后轮之间的部分,或者是学生们经常接触的四驱车内部结构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对熟悉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平日接触的简单玩具中其实蕴藏着很多科学的奥秘,从而使认知提升一个新的高度。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并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二是研究齿轮转传动以及链条传动的特点。第一部分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列举大量生活实例,从实际现象中去分析,理解传动的特点和作用,只有学生透彻地理解了什么是转动,并了解其中动力与能量的传递之后,才能更好地进行第二部分的活动。而第二部分则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即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两种传动方式的特点,从而对传动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为本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会组装齿轮传动装置和链传动装置。●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知识与技能●知道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基本特点和功能。●初步体会动力的传递和能量的守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研究活动中的乐趣。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1.演示材料:自行车、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的电教课件。2.分组实验器材: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工具箱配备)、瓦楞纸板条等。教学过程设计一、初步感知1.出示四驱车图片,提问:你知道四驱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吗?2.明确四驱车的动力不是直接作用在后轮上,而是从马达传递到后轮上的,从而引出课题:动力的传递。3.介绍四驱车的动力传递方式是齿轮传动。4.出示自行车链条部分场景,提问:你能说说它是怎么工作的吗?5、介绍自行车的动力传递方式是链条传动。6.教师说明:这些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评析】丰富的表象和直观的模型是学生认识传动装置和了解动力传递方式的基础,此处借助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呈现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传动装置特点,以及传动装置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为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奠定了知识基础。7.学生亲自动手,小组合作,组装任意一种传动装置,并说明动力是怎样传递的。8.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并说明动力传递的方式。【评析】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组装传动装置,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传动装置中动力传递的过程,也更好地理解了传动装置的“传动”作用。二、研究链条传动的特点1.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传动装置中的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那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呢?2.明确要求:组装链条传动装置,并根据实验记录中的表格进行实验和记录。3.学生分组活动,按照表格,实验并记录,寻找特点。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说说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总结链条传动的特点:传动的方向一致,大轮传动的速度比小轮慢。)5.举出生活中见过的链条传动的例子,并想一想链条传动有什么作用。(链条传动可以最大限度传递力,也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评析】此处实验表格对学生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看懂表格,明确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之后学生再进行实验,这样有助于学生得到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实验结果,也更容易独立总结出链条传动的特点。三、研究齿轮传动的特点1.谈话:齿轮传动的特点和链条传动一样吗?我们再一起来研究。2.利用教师提供的两个材料,组装齿轮传动装置,并根据实验记录中的表格记录,观察齿轮传动的特点。3.学生分组活动,实验、记录,并总结特点。4.学生汇报。(包括总结实验结果和齿轮传动的特点。)5.谈话:如果再给你增加一个齿轮又会怎样?引导学生先猜测其结果,再分组实验去验证。6.学生汇报实验的结论。7.讨论:中间的齿轮有什么作用?(传递动力、改变方向)8.引导学生猜想:如果再增加一个比C齿轮还小的齿轮D,齿轮D的方向和快慢又会怎样?【评析】因为有了前面链条传动的研究作为基础,这里齿轮传动的特点比较容易总结。因此,这里教师没有仅仅满足于此,而是对知识加以拓展和延伸,把装置中齿轮的数量从最基本的两个增加到三个,甚至是四个,让学生更深入地研究齿轮传动还有哪些特点。这里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深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9.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齿轮传动装置,并说明其作用10.思考:一个齿轮能否发挥作用?(引导学生明确必须组成齿轮组才能发挥作用。)【评析】情感教育是科学课的一个重点,将这种教育适当地渗透在课堂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11.比较两个实验,寻找链条传动与齿轮传动的相同和不同。(大轮与小轮的转动速度都是大轮慢,方向二者截然相反。)【评析】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特点的理解,同时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四、拓展及总结1.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2.课后拓展作业:=1\*GB3①想办法研究自行车蹬一周脚踏板,后轮转几圈。=2\*GB3②量量自行车车轮转一圈,在地上行进多长距离。【评析】下课的铃声并不是探究的终止。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他们会有更多的收获。教学片断赏析“探究链条传动特点”的教学片断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传动装置中的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那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地研究一下好不好?生:好。师:下面利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组装一个链条传动装置,然后根据我们实验记录中的表格来进行实验,并作好记录,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先一起来看实验记录表格,这个表格应该怎么填?生:我们应该组装好一个链条传动装置以后,先顺时针转动大轮,转一圈,数一数这时小轮转动了多少圈,方向是什么样的。第二次转动的是小轮,然后观察大轮转动的圈数和方向。师:还有补充吗?生:……师:那么你们觉得我们在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才能让实验的结果更准确?生:我们转轮子的时候不能太快,不然就数不出来了。生:我们应该小组几个人各有分工,有人数大轮的圈数,有人数小轮的圈数,这样才准确。生:我们还应该在轮子上做好记号,好能数出转了几圈。……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希望你们能注意这些问题,下面就开始实验吧。生:(分组实验、记录)师:说说看,你们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生:我们转动大轮时,大轮转一圈,小轮转两圈,大轮和小轮的方向都是顺时针的。第二次我们转动小轮时,小轮转一圈,大轮才转了不到半圈,它们的方向都是顺时针的。……师:那么你们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呢?生:我们的结论是:链条传动中大轮和小轮转动的方向是一样的,速度上,大轮转动的速度比小轮转动的要慢。【片断评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不管,这一环节较多地发挥了教师在研究活动中“扶”的功能。实验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细致的指导,这种引导和点拨可以让学生的后续学习更有收获。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在学生有序且有目的的实验中,学生更容易总结出科学的结论,这样也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折形状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1课。本课引导学生设计各种形状结构,学会如何折叠和弯曲,来改变形状增加材料的承受力,知道蛋壳的形状能够承受很大的力,向学生渗透浅显的材料科学知识,为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为本单元以后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以及关心周围事物、关心社会的意识。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是把纸折成不同形状,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是从如何解决一张纸承受一支笔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研究的欲望。在学生产生探究内需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形状的纸筒、纸梁,先预测,再实测,从而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加其承受力。注意做这个实验时,纸的大小、厚薄要一样,建议可以用比较结实的B5打印纸。教学中还利用看似普通的蛋壳、纸梁支架试验,让学生发现它们的承受力非常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进一步体会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最后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物体,明白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道理。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是《搭支架》、《建桥梁》……的基础,有了一砖一瓦才能《造房子》,而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技术素养培养的良好契机。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形状、结构的观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就纸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解决问题;●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物体承受力大小;●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乌龟、蛋壳、罐头盒、纸壳、钢勺、铁管等实物,帐篷、金字塔等图片。学生准备:B5打印纸、双面胶带、剪刀、重物(VCD盒)、鸡蛋等。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1.谈话:老师想用这张纸将一支笔托起,可是这样操作总是做不到(教师演示),大家有没有简单的办法用这张纸托起这支笔呢?2.学生操作,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3.教师提问: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承受这支笔的重量呢?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形状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1.教师谈话:刚才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现在我们每组桌子上都有几张同样的纸,要增加它们的承受力,我们就需要改变它们的形状,你都能将它们折成什么形状呢?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板题:折)【评析】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变形状增加纸的承受力,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明确下一步折形状的目的。3.教师谈话:大家的办法真多,可哪种形状的承受力更大呢?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先只折叠圆柱形纸筒、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这四种形状(教师展示四种形状)。要想折好这四种形状,折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4.学生汇报,(小组要分工;上下两个边要平;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不能留缝……)之后学生进行折纸活动。5.谈话:我们把纸折成这几种形状,目的是为了增加它们的承受力,那么你认为这四种形状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把四种形状按承受力大小进行排序吗?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序呢?6.学生讨论、汇报,记录好预测结果。纸筒的形状承受力大小排序预测实验圆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7.谈话:现在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预测,能说说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吗?8.小组讲述实验方案,其他学生补充完善。9.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之后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10.教师谈话:除了这四种形状以外,还有U型、H型等各种纸梁(教师出示各种纸梁),我们也用以上方法比较一下好吗?11.学生预测、实验,记录、交流实验的体会。纸梁形状承受力大小排序预测实验I型H型T型X型U型筒型正方体三角体【评析】从预测到实验感知,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的重要过程,学生在折形状中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活动,符合小学生特点,由扶到放,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2.谈话:刚才我们研究的几种形状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还有很多,老师这儿有一种物体,大家猜猜看,它会是什么样的形状?(出示生鸡蛋)这种形状在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让你来握这个鸡蛋,你能把它握碎吗?13.学生小组内操作。(教师强调:握)14.谈话:看,整个鸡蛋我们难以将它握碎,现在老师这儿有四个蛋壳,注意,这一次是蛋壳,它们四个上面能承受多少本CD盒的重量呢?15.谈谈刚才实验的体会、感受。三、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运用1.讲述: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大纸的承受力,同一种材料,改变成不同形状后,它们的承受力的大小也有所不同。你知道有哪些物体是这样的?

2.谈话:看看你们小组的托盘和小桶里都有哪些物体?能不能用我们学到的折形状的知识试着分析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形状?(帐篷、金字塔等图片;纸壳、钢管、勺子、乌龟、仙人掌等实物)

3.学生汇报交流。【评析】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各种各样的物体,明白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道理,使学生知道人类在和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并且在搞清了其中的科学道理后,能广泛地应用在生产生活中。四、拓展应用谈话:大自然真是一位伟大而又富有艺术的雕刻家,她把许多生命赋予各式各样的形状,希望大家能够细心观察,去探索发现身边的生命体为什么要形成现在的形状,好吗?教学片断赏析师:老师这有一个小问题你愿意帮老师解决吗?生:愿意。师;你看,这是一张普通的纸,我想把这支笔放在上面,可是这张纸拿起来就软了,你能帮老师想个简单的办法,将这支笔托住吗?生:(边操作边讲解)把纸变成U形,增加了它的承受力,就把笔托住了。师:为什么刚才老师那样没有将笔托住,而现在就托住了呢?生:因为改变了形状。师:非常好,因为改变了纸的形状(板书:形状)。那么我还想承受更大的重量,你能把这张纸改变成哪些形状呢?生:槽形;筒形;正方形;三角形;……【片断评析】帮助老师是学生最愿意干的事情,立即引起学生研究欲望,调动已有经验,而且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自发的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来增加其承受力,明确了折形状的目的。……师:你们能预测一下你们组折叠的四种形状,哪一种形状的承受力更大呢?生:六边形,因为六边形边最多。师:你们的意见和他的一样?生:不一样。师: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哪种形状的承受力最大?(学生小组讨论)师:谁来说说你们组的预测结果?生:我们组预测的是:三角形的承受力最大,因为三角形最稳定。师:还有吗?生:我们组认为圆柱形纸筒的承受力最大,脖子都是类似圆柱形的,可口可乐瓶也是圆柱形的,都不是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师:说的有道理,其他同学呢?生:我也认为是圆柱形承受力最大,因为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都只有几个点。师:你说的真好!不管你们组是怎么预测的,现在都将你们组的预测填在记录表预测这一栏。你认为哪个承受力最强,你就填1,第二的就填2,清楚吗?(学生填写记录表)师:你觉得应该怎样来测量这四种形状的承受力呢?生:往四种纸筒上放CD盒。生:先把圆柱放在桌面上,再一张一张的往上面放CD盒。师:一直放吗?生:倒了为止。师:假如放了12个CD盒,这种形状倒了,那这种形状的承受力是多少呢?生:11(12)个。师:如果放12个CD盒纸筒倒了,我们就说这个形状的承受力是11。还要注意什么呢?生:要将纸筒放平。生:CD盒要放在纸筒中间。生:……师:老师希望大家分好工,组长要负好责,大家齐心协力做好实验,好吗?生:好。师:大家现在开始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参与)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实验结果?生:我们预测:圆柱形第一,三角形第二,四边形第三,六边形第四。实验结果是:圆柱形第一,六边形第二,四边形第三,三角形第四。师:还有哪一组说说看?生:……师:做了这个实验,感觉跟你以前的想法一不一样?生:不一样。师:你有什么感想?生:我们必须通过科学来获得知识。生:通过科学的实验来得到准确的结果。生:……【片断评析】先预测再实践,教师了解学生原有经验,学生也在预测和实践的矛盾冲突中,不断否定自己的错误预测,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教学手记

1.让学生在“做科学”中亲历科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学生在折形状的过程中,引起他们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承受力大小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与物体形状有关问题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折形状的过程中,小组协调,合理分工,动手、动脑,想方法把自己组的形状折好,完成不同形状的承受力大小的实验。学生们在折纸时那份认真,那份仔细,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亲历科学给学生带来的无比魅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2.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提高科学素养。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他们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学生在体验中加以理解才有助于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不同形状的承受力大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比较具体的,像三角形纸筒,学生认为三角形比较稳定,这种纸筒就应该有较强的承受力。所以学生在预测四种不同形状纸筒的承受力大小的时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带着这份预测,学生们在充满好奇的心理状态下,开始了实验。不时传来的惊叹声,将实验一次次带进高潮,学生们在不断的否定着自己的预测,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同学们更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家的科学素养又一次得以提升。

3.最普通的、最朴实的探究是真正的探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的典型特征。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域,还有许多地方不具备采用现代化教学的条件,鉴于此,我就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最普通、最朴实的科学探究活动。我与学生一起准备实验材料,一起折纸、一起观察、一起分析、一起总结……为实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目标而努力着!(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搭支架教学资源的开发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二课《搭支架》。这一课是学生在第一课《折形状》中认识到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认识发现:不同形状的支架坚固程度不同;三角形支架具有稳定、坚固、耗材少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形状与力、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提高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连接及进行不同结构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本课内容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支架有什么共同特点?第二部分:组织学生动手搭建平面的框架,并研究哪种框架最稳固,怎样能够把不稳定的支架变得稳定;第三部分: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支架最稳固,并且能够运用三角形稳定的原理动手搭支架,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所以教材又提出了三项要求,1、画出设计草图……第四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应用。然而在实际的试教过程中我发现: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在数学课上有所了解,所以在进行教材中的第二部分活动时学生很容易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并且知道如何改变其他容易变形的支架,使之稳定、牢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到了引导学生认识一个牢固的结构对于材料、连接物及整体设计的要求上,及如何用各种平面框架搭建立体的支架。将平面的框架转为立体的支架时,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因为这种支架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高压电塔、建筑工地的吊塔……但是学生对它的印象是模糊的,很少有人去留心观察它的具体结构。因此,如果贸然让学生自己去搭,他们会很茫然。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充分体现。正如路培琦老师曾经在教材培训会上讲过:“老师该讲的地方一定要讲清楚,让学生弄明白要做什么。”因此对于支架的整体设计、结构特点、支架顶端的设计、材料及连接物的使用,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尽量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才会在搭支架的过程中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使自己的支架坚固、平稳、有一定的承重能力,进一步体验搭建的乐趣。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离较远,加上独生子女动手能力较弱,他们往往是想象设计丰富多彩,而实际操作笨手笨脚,因此教师无论在搭建之前的讨论,还是实际设计制作中都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经历、每个人争取都能够得到体验,教师在分组的时候,一定考虑到每个小组人数不能超过五个,小组的人过多容易出现闲人,应该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学生才会在搭建中互相帮助,体验自行设计、制作的乐趣。在搭建的过程中,按照教材的设计,让学生先画出自己想搭建的支架的草图,经过几次试教我发现学生对于画出支架的草图(立体图)很困难,这里涉及到美术的透视、立体结构关系等,学生手里没有搭建的材料,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所以脑子里根本没有形成想要搭建的支架的雏形,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生作品,让学生参考别人的作品,而且在借鉴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设计与创新,并且让学生拿着材料比划着说说怎样搭建,在反复的讨论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构思,逐步解决了搭支架之前的设计困难,同时在搭建之前的讨论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搭建的方法,因此,学生在实际搭建时觉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自己设计搭建立体支架,并检验它的稳固性和承重性能。在搭建立体支架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关结构的一些问题。知识与技能认识不同结构支架的特点及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三角形的稳固性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行设计、制作的乐趣。认识到小组相互团结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搭支架的纸棒,课件。学生准备:透明胶,剪刀,小尺,书每人三本。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些灯架、小马扎、梯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物体在结构上都利用了三角形。)三角形在这些物体的结构中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小棒分别捆出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且研究哪种形状支架不变形、最稳固,对于容易变形的支架,请你想办法,使它变得稳定、牢固。2、学生动手操作,说出方法并讲清原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对于容易变形的四边形、六边形等,可以加拉杆使之变成几个三角形,从而增加其稳定性。)3、教师演示并解释什么是支架:像这样由几个平面的框架组合的立体结构我们称之为支架。4、请学生说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也是类似支架结构。【评析】利用三角形搭成的支架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学生却很少留心去观察它们,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物体属于支架,既让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注意留心观察,同时为下一步自己进行搭之家寻找一些借鉴。二、设计搭建支架1、教师:今天我们来一个搭支架比赛,好吗?(板书:搭支架)2、介绍搭支架的材料:纸卷、胶带。【说明】关于材料的使用,学具袋里有吸管、打孔器,方便快捷,但是组合起来的支架小一些,榫接的地方不好固定,搭好的支架小,坚固程度、承受能力弱,学生的体验不是很强烈。用报纸卷的纸卷硬度比较大、长度也够,虽然材料的准备、搭建时连接物的使用都有一些费事,但是搭建起来的支架相对于吸管搭建的支架要大气一些,承受能力较大,检验稳固性、承受能力时效果明显,学生的体验较深刻,同时也为下一课盖房子积累一定的经验。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安排选用不同的材料。3、组织学生制定比赛标准:你们觉得应该比什么?【评析】自己制定比赛标准激发了学生制作的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觉得难度低,容易达到。在心理上达到一种愉悦的状态,在实际制作过程中会更加放松,更好的体验制作的乐趣。4、学生思考并总结教师随之板书:美观、坚固、材料用得少等。(教师提示:大家觉得美观、坚固、用料少等几项中最可比的是哪一条?(学生思考并回答:坚固)5、引导学生进行动手之前的设计:大家讨论一下,你们小组想搭建一个什么样的立体支架,如果能够画出设计草图的,可以先画出设计图,也可以用手里的材料一边比划一边设计,弄清楚你们的支架的大致形状,连接的方法等。6、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提示:教材里也有一些其他小朋友搭建的支架,我们可以借鉴,但是绝对反对没有创意的模仿。【说明】科学课强调动手之前先动脑。按照教材的设计,让学生先画出自己想搭建的支架草图,实际上学生对于画出支架的草图(立体图)很困难,这里涉及到美术的透视、立体结构关系等,学生手里没有搭建的材料,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所以脑子里没有形成想要搭建的支架雏形,把这一过程改为让学生拿着材料比划着说说怎样搭建,在反复的讨论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构思,逐步解决了搭支架之前的设计困难,同时在搭建之前的讨论,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搭建的方法,那么在实际搭建中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教师的提示,则是为了照顾一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得到发展。7、教师提示:设计支架时,除了要注意坚固,还要考虑到能够放住承重物。【评析】教师提出要求是让学生考虑到对于支架的整体设计,而动手之前先动脑思考及讨论,为的是使学生在制作中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随意搭造。8、学生修改自己的设计,并且进行搭建,教师巡视,帮助。9、学生进行展示并分析承重。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发现承受能力强的支架在结构上的特点?10、学生讨论总结:结构合理、三角形使用较多、连接点结实、重物的着力点分布均匀的支架坚固且承重力强。【评析】测试及作品分析是为了使学生对自己的支架的坚固性、承重能力等性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从中总结出搭支架坚固稳定、承重能力强的规律,发现在搭支架过程中还要改进的问题。对于不是很成功作品教师没有过多的去关注,虽然失败也是一种美丽,但是我们强调的是体验的过程,有了成功的结果,会使学生创造的信心、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也就会在后面的搭建制作过程中发现更多、体验更多、收获更多。11、教师引导学生畅谈搭支架时的感受。三、支架的应用1、教师讲述:一根根柔软的纸棒经过我们的精心搭建,变成具有一定承重能力的支架,我们在搭支架的时候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固性,同时还涉及到了结构力学、建筑学、美学的知识,其实建筑学家在生产建设中也正是运用了上述知识建造桥梁、电视塔等,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出示课件)2、学生看课件并分析总结建筑物的结构特点。3、让学生说说支架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评析】课件的使用,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关于支架应用的信息,让学生在身边寻找支架结构的应用,是课堂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的最好途径。教学片断赏析1、“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教学片断生:刚才我们搭了各种形状的支架,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这和我原来预测的方形支架最稳固不一样。我想知道为什么三角形支架最稳固?师:是啊,为什么三角形支架有这个优势呢?这位同学知其然了,还不满足,想知其之所以然,真有钻研精神!你们能帮这位同学解决问题吗?生:三角形中的三个顶点互相牵制着,所以它不容易变形。师:三角形的三条边构成一个封闭形状的支架,这三条边的长度不变,它的三个内角就不能改变,所以三角形不易变形。那么其他形状,为什么容易变形呢?生:方形容易变成平行四边形。生:多边形因为连接的地方多,角就多,所以容易变形。师:其实关于为什么三角形最稳固,很多人都没有好好想过,老师也是这样,让我们把这个问题暂时记录下来,课后继续研究,相信只要我们有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一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让我们感谢这位同学给我们提出了这个富有挑战的问题。【片断评析】“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就像艺术家的创作,时时都可能爆发出未曾预料到的灵感。教学活动过程将要发生什么,不是原原本本按照教案演出来的。学生提出教师未曾预料到的问题,要靠教师动态生成教学现场。关于三角形为什么不易变形,这里涉及的知识点就不是五年级学生能完全接受的。教师营造了一种宽松的氛围把学生的问题还给学生,通过师生头脑风暴式的交流,生成着他们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发展着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正是这生成的东西,渐渐积累、改组和更新,从而建构着师生的科学素养。2、“检验支架的坚固性”教学片断师:经过努力,我们精心设计、搭建的支架已经完成了,按照我们开始预定的比赛标准来检验一下我们的支架好吗?大家想怎样检验?生:我们在支架上加一些重物,看谁的支架承受的重物多,谁的支架就是最坚固的。生:我们加的重物应该一样,这样才算是公平竞争。师:这个提议非常必要。生:在加的重物一样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该注意每个组的支架使用的材料是否一样多,使用材料少,承受力强的支架获胜。师:在承重一样的情况下参考其他的标准。还有别的建议吗?师:我们先往支架上加什么书?生:先加科学书,再加语文书、数学书……师:好,每个组先加一本科学书生:耶!(有的学生为自己的支架欢呼,有的鼓掌)师:再加一本语文书……生:(随着支架上书的增多有的扼腕叹息,有的欢呼雀跃。)师:现在我们还有三个组的支架在坚强的挺立着,从这三个支架中你能够发现什么?生:这三个支架都充分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师:太笼统了,你能具体说一说吗?生:第一个支架四条腿,每一条腿又是有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图1),第二个支架也是四条腿,四条腿之间又用几个三角形连接,(图2)第三个支架本身就是一个三角形的,里面又有许多三角形(图3)所以说这三个支架都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图图3图2图2图1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这几个支架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生:他们的支架都做得很平稳,连接的地方比较结实。生:这几个支架结构合理,一般都是上面小一些,下面大一些,下宽上窄。师:你们觉得上面小,下面大有什么好处?生:这样可以使支架站得更稳一些。师:除了大家说的这些,获胜的三个小组你们自己还有什么要补充的?生:我们在选择材料时,注意选择卷得密实的纸棒,特别是支架的腿一定用最结实的。生:我们在连接的时候,胶带缠得很紧,每一个连接点都要保证牢固。生:我们在加书的时候,书一定要放在支架的中间,还要轻轻的放。师:不但搭支架有技巧,连加重物也讲究方法,很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