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535-2017 发电厂热泵系统设计规程_第1页
DL∕T 5535-2017 发电厂热泵系统设计规程_第2页
DL∕T 5535-2017 发电厂热泵系统设计规程_第3页
DL∕T 5535-2017 发电厂热泵系统设计规程_第4页
DL∕T 5535-2017 发电厂热泵系统设计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DL/T5535—2017发电厂热泵系统设计规程Codefordesignofheatpump2017-11-15发布2018-03-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Codefordesignofheatpumpsystemofpow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18年3月1日2017年第10号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煤层气生产站场安全管理规范》等2042017年11月15日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采标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发电厂热泵系统设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地公司白锋军徐传海周宇彬袁雄俊段丽平 4系统及设备 5热泵系统设施布置 6对辅助系统的要求 本标准用词说明 (5)4.3Exhauststeamsystem AppendixA:Heatbalancecalculat Explanationofwordingin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 1.0.2本标准适用于回收汽轮机排汽余热实施集中供热的发电2.0.9热泵性能系数(COP)heatpumpcoefficientofperform-热泵单位时间内输出热量与驱动能量之比。2.0.10热泵额定供热工况ratedheat-supplyconditionofheatpump下的供热工况。3.0.3吸收式热泵额定供热工况COP不宜小于1.7,压缩式热4.1.3热泵系统取用的热力网回水设计温度不宜大于60℃。对4.1.4采用电动压缩式热泵系统的供热电厂宜设蓄热装置。蓄4.1.5热泵系统的供热平衡计算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4.2.2压缩式热泵驱动蒸汽宜采用压力大于0.6MPa(a)的过热4.2.5每台热泵入口的驱动蒸汽管道上应设置调节型蝶阀。在1驱动蒸汽疏水宜经疏水冷却器冷却后接至汽轮机凝汽器宜小于3min的驱动蒸汽额定疏水量;1驱动蒸汽疏水泵不应少于2台,其中1台备用;2驱动蒸汽疏水泵的流量不应小于热泵额定供热工况系统疏水量的110%;另加20%裕量;4.3.1乏汽管道蒸汽流速在主机设计背压下不宜超过100m/s。4.3.4乏汽管道设计正压应采用0.05MPa(g),设计负压应采用一0.1MPa(g);设计温度应为120℃,最低设计温度应取厂址处最4.3.5从机组排汽管道引接的乏汽管道接口处应设置隔离阀。1每台机组宜设置1台;2前置凝汽器面积宜按设计回水温度和供暖初期热力网回3上端差不应大于3℃;4.3.8乏汽疏水宜自流进入排汽4.4.1间接空冷机组和湿冷机组余热水管道介质流速宜按下列1管径为1000mm~1600mm时,宜为1.5m/s~2.0m4.4.2从机组循环水管道引接的余热水管道接口处应设置隔离4.4.5间接空冷机组和湿冷机组热泵入口余热水宜从循环水热2余热水增压泵的流量不应小于热泵额定供热工况余热水量的110%;4.6.1当驱动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a)时,宜采用吸收供热稳定性等综合确定。单台汽轮机热泵台数不宜少于2台,不2热泵入口驱动蒸汽过热温度宜小于15℃;3吸收式热泵的热网循环水出水温度宜为80℃~90℃;4吸收式热泵的溶液泵不宜少于2台,其中1台备用;吸收泵不宜少于2台,其中1台备用。度宜为80℃~110℃;3热泵余热水出口温度不宜小于15℃;(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2热网循环水出水温度不宜小于75℃;3热泵余热水出口温度不宜小于15℃。5.0.2直接空冷机组热泵房宜布置在空冷平台下方。6.0.2热泵宜配备独立的就地自动控制及联锁保护系统。热泵系统控制可纳入机组DCS或供热首站控制系统。附录A供热平衡计算A.1以乏汽为低温热源的吸收式热泵供热平衡计算A.1.1发电厂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或式中:Q——发电厂设计热负荷(kW);Qq₂——前置凝汽器设计热负荷(kW);Qrb——热泵设计热负荷(kW);Q——热网加热器设计热负荷(kW);G——热网循环水流量(t/h);t₁——热力网回水温度(℃);t₄——热力网热网加热器出口热网循环水温度(℃)。或前置凝汽器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Gq₂——前置凝汽器乏汽流量(t/h);hs——乏汽疏水焓值(kJ/kg);ηgz——前置凝汽器传热效率;t₂——前置凝汽器出口热网循环水温度(℃),等于乏汽饱和温度减去前置凝汽器上端差。A.1.3热泵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或Ggrb——热泵驱动蒸汽流量(t/h);h₄——驱动蒸汽焓值(kJ/kg);h₄s——驱动蒸汽疏水焓值(kJ/kg);7.——热泵传热效率;t₃——热泵出口热网循环水温度(℃)。A.1.4热泵性能系数应按下式计算:式中:COP——热泵性能系数。A.1.5热网加热器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或式中:Q——热网加热器设计热负荷(kW);Gci——热网加热器抽汽流量(t/h);he——热网加热器抽汽焓值(kJ/kg);hes——热网加热器抽汽疏水焓值(kJ/kg);A.2以余热水为低温热源的吸收式热泵供热平衡计算A.2.1发电厂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或式中:Q——发电厂设计热负荷(kW);Qrb——热泵设计热负荷(kW);Q,——热网加热器设计热负荷(kW);G——热网循环水流量(t/h);t₁——热力网回水温度(℃);t₃——热力网热网加热器出口热网循环水温度(℃)。或热泵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Gqrb——热泵驱动蒸汽流量(t/h);tyi——热泵进口余热水温度(℃);ty₂——热泵出口余热水温度(℃);h₄——驱动蒸汽焓值(kJ/kg);h₄s——驱动蒸汽疏水焓值(kJ/kg);t₂——热泵出口热网循环水温度(℃)。A.2.3热泵性能系数应按下式计算:A.2.4热网加热器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或式中:Q,——热网加热器设计热负荷(kW);G——热网加热器抽汽流量(t/h);he——热网加热器抽汽焓值(kJ/kg);h——热网加热器抽汽疏水焓值(kJ/kg);η——热网加热器传热效率。A.2.5主机凝汽器散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或G₁——通过冷却塔冷却的循环水流量(t/h);h——汽轮机排汽焓值(kJ/kg);hn——凝结水焓值(kJ/kg);zm——主机凝汽器传热效率;tu——冷却塔进口循环水温度(℃);t₁₂——冷却塔出口循环水温度(℃)。A.3蒸汽驱动压缩式热泵供热平衡计算A.3.1热泵机组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或Qrb——热泵本体设计热负荷(kW);Qbi——背压换热器设计热负荷(kW);G——热网循环水流量(t/h);t₁——热力网回水温度(℃);t₃——背压换热器出口热网循环水温度(℃)。A.3.2热泵本体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或G,——热泵余热水流量(t/h);tyi——热泵进口余热水温度(℃);ty₂——热泵出口余热水温度(℃);h₄——驱动蒸汽焓值(kJ/kg);hp——小机排汽焓值(kJ/kg)。A.3.3热泵性能系数应按下式计算:A.3.4背压换热器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或式中:hbs——背压换热器疏水焓值(kJ/kg);或A.4电动驱动压缩式热泵供热平衡计算热泵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Qrb——热泵设计热负荷(kW);Qd——热泵输入功率(kW);G——热泵热网循环水流量(t/h);Gy——热泵余热水流量(t/h);t₁——热泵进口热网循环水温度(℃);t₂——热泵出口热网循环水温度(℃);tyi——热泵进口余热水温度(℃);ty₂——热泵出口余热水温度(℃);热泵性能系数应按下式计算:本标准用词说明局2017年11月15日以第10号公告批准发布。 3基本规定 4系统及设备 5热泵系统设施布置 6对辅助系统的要求 1.0.2本条中的汽轮机包括电厂主汽轮机和给水泵汽轮机等驱供热工况COP不宜小于1.7;压缩式热泵COP的输入能量指压2间接空冷机组冬季循环水热水侧水温一般大于30℃,满为根据热负荷的变化调整热泵的运行,需要在驱动蒸汽管道或驱动蒸汽疏水管道上设置流量测量装置。疏水侧参数低、4.2.7本条第3款第4项中,疏水罐的压力不等于驱动蒸汽压水罐疏水温度一般比驱动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低10℃~20℃,4.3.1设置热泵系统的直接空冷系统运行背压最低约为8kPa(a),设计时按设计背压8kPa(a)对应的乏汽流速不超过100m/s出力工况)大多数为9kPa(a)~11kPa(a),对应的流速为70m/s~100m/s。因此,新设置热泵的乏汽管道应按设计背压工况[主机最低运行背压8kPa(a)的工况]对应的流速不宜大于100m/s校核4.3.7热网回水温度低于50℃时,有工程在吸收式热泵前增加4.4.7热泵余热水侧的阻力约为0.08MPa~0.12MPa,与间接热泵低30%~50%。所以,当驱动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式热泵回收余热量加大。而且,蒸汽驱动压缩式热泵可以在更低的水温下提取余热,不影响湿冷机组主机正常背压。根据电2根据电厂参数条件、热泵技术水平和热泵厂家提供的曲线,推荐热网循环水出水温度为80℃~110℃。3蒸汽驱动压缩式热泵按蒸汽轮机的型式分为背压式和凝4蒸汽驱动压缩式热泵的COP和温度压头有关,温度压头头取30℃~45℃,COP取4.5~6.7,温度压头与COP的关系见图1。多级压缩式热泵的温度压头取30℃~65℃,COP取3.6~6.5,温度压头与COP的关系见图2。制热效率COP制热效率COP温度压头(℃)温度压头(℃)图2多级压缩式热泵COP-温度压头曲线图A.1以乏汽为低温热源的吸收式热泵供热平衡计算以乏汽为低温热源的吸收式热泵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如图3所示。图3中,以汽轮机中压缸排汽作为热泵驱动蒸汽和热网加热44热力网供水Gcn,hes7乏汽5A.2以余热水为低温热源的吸收式热泵供热平衡计算以余热水为低温热源的吸收式热泵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如图4所示。图4以湿冷机组为例,以汽轮机中压缸排汽作为热泵驱动蒸汽和热网加热器的汽源。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