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张村乡中学2022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张村乡中学2022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张村乡中学2022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张村乡中学2022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张村乡中学2022年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氧化物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向久置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中滴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D.向氢氧化铜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3.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卤面”制作时,加入氯化钠当调味剂B.大脖子病是人体缺乏铁元素引起的C.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水受热膨胀是由于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4.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加入熟石灰研磨,依据有无氨味产生来鉴别氯化铵和尿素两种化肥B.通过使用脱硫煤、集中供暖的方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缓酸雨现象C.磷酸二氢铵、硝酸钾、尿素都属于复合肥料D.用燃烧后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衣服面料是羊毛、还是棉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溶质,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溶液于烧杯中,先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反应过程及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②反应进行到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③bc段上的任意一点(c点除外)都存在两种沉淀④反应进行到c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A.1个B.2个C.3个D.4个6.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ClB.NH4NO3C.NaH2PO4D.KNO37.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利用风力发电:增加绿化面积B.垃圾分类处理: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C.节约用水用电:低碳出行减少开车次数D.将废气排到高空:用工业废水浇菜8.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9.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A.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可加入适量的Mg(OH)2,充分搅拌后过滤C.CO32﹣、Na+、NO3﹣、K+四种离子可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证明该气体中不含氧气1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为家乡农业生产提出了下列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A.要加大灌溉用水的管理力度,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该将其回收用于制沼气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应同时施加碳铵(NH4HCO3)以提高土壤肥力D.要综合利用农家肥和化肥,重视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化肥1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X,氯气有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H2OB.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变为+2C.制取氯气时要有尾气处理D.可采用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制取氯气12.下列生活物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A.不锈钢锅 B.木桶C.塑料盆 D.紫砂壶13.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Fe(NO3)2、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在不同情况下对滤渣或滤液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Fe,可能含有ZnB.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ZnC.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Fe(NO3)2,一定不含AgNO3、Cu(NO3)2D.若向所得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Cu,一定不含Fe和Zn14.医疗上可以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5.2019年,化学元素周期表迎来它的150周岁生日,为了给它“庆生”联合国宜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对研制元素周期表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人类文明的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__。(2)对汽车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小龙妈妈说春天多吃菠菜可以补铁,小龙用磁铁却无法把菠菜吸起来。菠菜含铁却无法被磁铁吸引,你认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纯金属”或“合金”)。(5)钪(Se)是稀土资源中的一种金属材料。铝钪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高铁车体的结构材料中。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金属活动性Sc____Zn(填“>"或“<”)。根据上述结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将Sc投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B仅用Fe(NO3)2溶液、Sc(NO2)2溶液、Ag就能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C仅用Fe.Sc.稀H2SO4溶液能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6)已知Sc与稀盐酸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金属的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根据以下三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二能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但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是一个“吹气球”的趣味实验,若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换成稀盐酸,则瓶内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18.(8分)新时代,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目前,我国已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合理即可)。近年来,有些城市部分汽车的燃料改为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A和B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和D.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①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②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______。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M,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金属N,观察到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注:反应中都生成+2价的硫酸盐)则:①M、N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②M、N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调查与研究)化学魔法课堂社团成员来到某电镀厂附近(工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开展下列实验活动: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测定时刻5:055:115:155:205:255:30pH4.954.944.944.884.864.85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绘制出时间-pH关系图_______。②根据雨水的pH及其变化情况,判断本地区是否酸雨?_______(填“是”或“否”)。雨水的酸性在______(填“增强”或“减弱”)。③社团同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探究)(3)甲同学:“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实验现象”: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5)丙同学:“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现象与结论”现象结论B________煤中含有硫元素C无明显现象D________煤中含有碳元素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6)为了研究脱硫率(脱硫率是已除去的二氧化硫的量占总二氧化硫量的百分比)与温度、烟气中SO2浓度的关系,他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序号温度/℃烟气中SO2浓度/10-2g·L-1脱硫率/%I232.599.5II233.297.1III402.594.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在一定条件下将乙烯(C2H4)和烟气混合除去二氧化硫,其反应的过程可分为如下三步:第一步:O2与Cu+反应生成Cu+(O2);第二步:Cu+(O2)与SO₂反应生成Cu+(SO3)2;第三步:Cu+(SO3)2与C2H4反应生成S、CO2、H2O和Cu+。除去二氧化硫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氧化物,例如硫酸钾,故A错误;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错误;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也放出气体,故C正确;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质子带正电,不属于离子,故D错误。点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C【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加热到红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B错误;

C.澄清石灰水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向久置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中滴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故C正确;

D.氢氧化铜难溶于水,向氢氧化铜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故D错误。

故选C。3、B【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食盐有咸味,“卤面”制作时,加入氯化钠当调味剂.故A说法合理;B、大脖子病是人体缺乏碘元素引起的.故B说法不合理;C、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说法合理;D、分子间有间隔,水受热膨胀是由于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故D说法合理.故选B.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4、C【解析】

A、氯化铵和尿素两种化肥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氯化铵能产生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尿素不能,依据有无氨味产生来鉴别氯化铵和尿素两种化肥;不符合题意;B、通过使用脱硫煤、集中供暖的方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同时减缓酸雨现象,因为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不符合题意;C、尿素(CO(NH2)2)中只含有氮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料;符合题意;D、分别燃烧羊毛和棉,羊毛产生烧焦羽毛的味道,而棉没有,用燃烧后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衣服面料是羊毛、还是棉;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

K2SO4+BaCl2==BaSO4↓+2KCl,K2CO3+BaCl2==BaCO3↓+2KCl,BaSO4和BaCO3都不溶于水,BaSO4不溶于稀硝酸,而BaCO3溶于稀硝酸,根据图像可知,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因此溶液中含有碳酸钾、硫酸钾。①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此说法正确;②反应进行到a点时,是恰好反应,所以溶液中只含有生成的KCl,此说法正确;③bc段上发生的反应是:BaCO3+2HNO3==Ba(NO3)2+H2O+CO2↑,因此bc段上的任意一点(c点除外)都存在BaSO4和BaCO3两种沉淀,正确;④反应进行到c点时,溶液中只含有生成的KCl和剩余的BaCl2两种溶质,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图像表示的化学信息、熟练掌握物质的溶解性,BaSO4和BaCO3都不溶于水,BaSO4不溶于稀硝酸,而BaCO3溶于稀硝酸。6、D【解析】

A、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NaH2PO4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7、D【解析】

A、利用风力发电,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可以净化空气,故正确;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正确;C、节约用水用电:低碳出行减少开车次数,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故正确;D、将废气排放到高空,也不会减少污染气体和PM2.5排放,也会造成空气污染,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故错误。故选D。8、A【解析】A、稀硫酸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混合后无明显变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产生气泡,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稀硫酸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能产生三种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符合题意;B、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都不反应,氯化钠溶液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C、铁片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都不反应,铁片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都不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9、C【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会生成氢气,与碳酸盐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A错误;B、氢氧化镁是不溶性碱,不会与氯化铜反应,故B错误;C、pH=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CO32﹣、Na+、NO3﹣、K+四种离子彼此之间不会反应,也不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故C正确;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只能说明氧气的浓度小,并不能说明不含氧气,故D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10、C【解析】

A、要加大灌溉用水的管理力度,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选项A正确;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防止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应该将其回收用于制沼气,选项B正确;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不能同时施加碳铵(NH4HCO3),因为氢氧化钙能与碳酸氢铵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选项C错误;D、要综合利用农家肥和化肥,重视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选项D正确。故选C。11、D【解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锰和氯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价、+2价、锰的化合价由+4降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气有毒,制取氯气时要有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室制取氯气属于固液加热型,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12、C【解析】试题分析: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A、不锈钢锅是用铁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C、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D、紫砂壶是紫砂陶土烧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材料的分类13、C【解析】

由于金属活动顺序是:Zn>Fe>Cu>Ag,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Fe(NO3)2、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银和硝酸锌,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当硝酸铜完全反应后新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铁。【详解】A、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就是硝酸锌,滤渣一定含有Ag、Cu、Fe,可能含有Zn,,选项A正确;B、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Zn,选项B正确;C、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红色固体是铜,滤液一定含有Zn(NO3)2、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Cu(NO3)2,选项C错误;D、若向所得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Cu,一定不含Fe和Zn,选项D正确。14、D【解析】A、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上述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故A错误;B、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而该题中的反应反应物有两种,故B错误;C、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而该题中的反应中没有单质,故C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与化合物,而该题中的反应符合,且有水生成,则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15、C【解析】

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D、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延展性和导电性隔绝氧气和水菠菜中含铁元素不是铁单质合金>B【解析】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故对汽车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可以隔绝氧气和水;(3)菠菜含铁却无法被磁铁吸引,是因为菠菜含铁是含铁元素不是铁单质;(4)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合金;(5)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金属活动性Sc>Zn;A、由以上可知,Sc的活动性大于Zn,故Sc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Sc可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故有红色固体析出,不符合题意;B、银不与Fe(NO3)2溶液、Sc(NO2)2溶液反应,说明Fe、Sc的金属活动性大于Ag,但是无法验证Fe、Sc的金属活动性,符合题意;C、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铁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就可以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故选B。(6))已知Sc与稀盐酸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金属的化合物,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2KMnO4K2MnO4+MnO2+O2↑气球膨胀二氧化碳也能溶于水,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气球膨胀碳酸钠粉末(合理即可)【解析】

(1)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以及原理进行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压强知识进行分析;(3)根据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以及压强知识进行分析。【详解】(1)由于试管内有棉花团,所以该实验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若NaOH溶液与CO2发生反应,瓶内的气压降低。实验二能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气球膨胀,但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严密,理由是二氧化碳也能溶于水,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气球膨胀;(3)若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换成稀盐酸,则瓶内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换成碳酸钠粉末,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气球膨胀。18、太阳能(合理即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14:3;M>NM<N【解析】

(1)目前,我国已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②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和D的质量比是28:6=14:3。(3)①由题意可知,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在反应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说明左边放出氢气的速率快,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氢气多,左边的金属比右边的金属活泼;由此可知,M与酸反应比N剧烈,金属M活动性比N的活动性强。②由题意可知,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说明到反应结束时右边产生气体较少,左边生成的氢气多,即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N产生氢气的量小于M,根据放出氢气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