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干燥氨气B.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C.测定某溶液的pHD.蒸发2.若某实验制取的CO2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则可选择的干燥剂为()A.NaOH固体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生石灰3.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一定温度下可以通过搅拌的方法增大某种固体的溶解度D.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5.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和组内物质就可相互鉴别的一组是A.FeCl3、Na2SO4、NaOH、AgNO3B.CaCO3、Na2CO3、K2CO3、BaCl2C.NaOH、KNO3、CuSO4、NaNO3D.BaCl2、CuSO4、MgCl2、NaCl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分解、水的合成都是化学变化B.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说明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过滤操作得到的水是纯净物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所选试剂、方法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B铜粉铁粉足量稀盐酸,过滤CFeSO4溶液CuSO4过量铁粉,过滤DCaCO3CaO适量稀盐酸,过滤A.A B.B C.C D.D8.以下涉及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 B.溶解C.过滤 D.蒸发9.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气密性的检查 B.浓硫酸的稀释C.二氧化碳的验满 D.液体的量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在实验室里配制75g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g。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若不进行改正,其它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人类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化石燃料是人类目前使用的最主要的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和天然气。氢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其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燃料,空气作助燃剂,使用的空气必须要除去二氧化碳,否则将对导电介质氢氧化钠造成影响,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下列各组药品,可用于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溶液B溶液C溶液、溶液D溶液、溶液将含有一种杂质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则该铁粉中混入的杂质是_____(填“铜”或“铝”):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入稀硫酸,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某种铁的氧化物在高温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其中二氧化碳为。经计算这种铁的氧化物为_____(填化学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当温度在t1℃<t<t2℃之间时,A物质与C物质___(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t1℃时,若要将210克B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关系是___;若要从B溶液中得到B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___(填序号)①A最多②B最多③C最多④A、B、C一样多⑤无法确定14.请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T3℃时,在各加有甲、乙、丙30克固体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克水,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当温度降低至T1℃时,此三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在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②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③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校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I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瓶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实验I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Am(小烧杯)Bm(大烧杯)Cm(大烧杯十反应后剩余物)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时间/min12345678910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I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实验Ⅱ的优点是____________。1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如图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围绕探究燃烧条件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____(2)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A.干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因氨气能和硫酸反应,选项错误;B.滴瓶上的滴管用后不用洗涤,应直接插回原瓶,否则易导致溶液被稀释或污染,选项正确;C.测定某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呈现一定的颜色,然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取pH,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会污染试剂,选项错误;D.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选项错误。故选B。2、C【解析】

A、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故可用作干燥剂,可以与CO2气体发生反应,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故不符合题意;B.、NaOH溶液不具有吸水性,故不可用作干燥剂,而且还可以与CO2气体发生反应,可用来除去或吸收CO2,但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故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中性气体和酸性气体,故可用于干燥CO2气体,故符合题意;D、生石灰可以与水反应放热,故可用来作干燥剂,但生石灰可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不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干燥剂的选择遵循的原则是:一、可以吸收水;二、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反应。简单记为: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能干还原,中性干燥剂,使用较普遍。3、C【解析】A、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故乙是一氧化碳,则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能产生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反应①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②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④是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是碳,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一氧化碳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也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反应③的转化不只是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的,错误,符合题意,故C正确;D、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正确,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C。4、D【解析】

A、在指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要指明温度,故A错;B、一般来说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但是有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例如氢氧化钙,故B错;C、一旦确定了溶剂和溶质,能够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只有温度,故C错;D、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故D对;故选:D。5、A【解析】

A、分别溶于水,FeCl3溶液是黄色的,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色沉淀的是的是AgNO3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硫酸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B、分别加入水中,不溶于水的是碳酸钙;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两种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该溶液为BaCl2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C、分别溶于水,CuSO4溶液是蓝色的,可以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分别溶于水,CuSO4溶液是蓝色的,可以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的是BaCl2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选A。【点睛】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6、A【解析】

A、水的分解、水的合成都生成了新物质,都是化学变化,正确;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错误;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所以得到的水是混合物,错误。

故选:A。7、D【解析】

A、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法正确;B、铜粉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铁粉和足量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过滤得到铜粉,方法正确;C、CuSO4和过量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方法正确;D、CaCO3、CaO都和稀盐酸反应,主要成分和杂质都除去,方法错误。故选D。【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8、B【解析】

A、在用天平称量粗盐时,采用“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砝码和粗盐的位置放反了,故A错误;B、溶解粗盐要在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C、在过滤粗盐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故C错误,D、在蒸发结晶时,要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滴飞溅,故D错误。故选B。9、A【解析】

A、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所以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选项A正确;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含有氧气,但氧气是不易溶于水,不是易溶于水,选项B错误;C、氧气本身不能燃烧,它可以支持其他物质燃烧,具有助燃性,选项C错误;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所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选项D错误。故选A。10、D【解析】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不符合题意;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7.5(2)④②③⑤①(3)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小于【解析】试题分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75g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75g×10%="7.5g。(2)配制75g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②③⑤①。(3)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应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若不进行改正,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石油AC铝【解析】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石油;(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有铝原子2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6个,反应后生成物中已经有铝原子2个,氧原子3个,所以3X中必有氧原子3个,氢原子6个,每个X中有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3)使用的空气必须要除去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导电介质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4)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元素符号为Ca,故填:Ca;(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以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不能将锌从硫酸锌中置换出来;锌可以将铁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铜不可以将铁从硫酸亚铁中置换出来,所以AC可用于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填:AC;(6)由化学方程式知5.6g纯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2g,而将含有一种杂质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该铁粉中混入相对原子质量更小且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杂质,所以选铝,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入稀硫酸,若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没有铁和铝,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亚铁和硝酸铝,故填:铝;(7)设此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FexOy=,所以化学式为Fe3O4,故填:Fe3O4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不能390gC<A<B蒸发结晶⑤【解析】

(1)溶解度相等时才能配成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在t1℃<t<t2℃之间时,A物质与C物质的溶解度没有交点,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2)由溶解度可知,在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40g,设:210克B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有溶质的质量为x。则有:140:40=210:x解得:x=60g;设:加水的质量为m。60g=(210g+m)×10%解得:m=390g(3)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由于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成为t1℃的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成为t1℃的不饱和溶液,与t2℃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由于溶解度是:t1℃是B>A,都大于在t2℃时C的溶解度,所以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B>A>C;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若要从B溶液中得到B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4)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由于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确定。故选⑤。【点睛】在比较饱和溶液改变温度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时,首先根据溶解度曲线判定溶液的状态,再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判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14、乙和丙乙=丙>甲②【解析】(1)根据T3℃时和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2)根据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分析解答。(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90g、小于60g、小于30g,故T3℃时,在各加有甲、乙、丙30克固体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克水,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乙和丙。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故当温度由T3℃温度降低至T1℃时,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当温度为T1℃时,丙的溶解度大于30g,且与乙的溶解度相等。当温度由T3℃降低至T1℃时,丙中未溶解的晶体溶解,仍为饱和状态,此时乙、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当温度降低至T1℃时,此三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2)①若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增大,错误;②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正确;③由②知,溶液质量不变;若采用蒸发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的质量减小;若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