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第07讲常识与名句默写含解析_第1页
2019高中语文第07讲常识与名句默写含解析_第2页
2019高中语文第07讲常识与名句默写含解析_第3页
2019高中语文第07讲常识与名句默写含解析_第4页
2019高中语文第07讲常识与名句默写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知识衔接】————初高中课程解读————初中课程高中课程《新课程标准》规定“中学生掌握规定的古诗文篇目”《考试大纲》对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与作家作品考查要求有四项: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载常识。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初中知识回顾————考点解读古诗文默写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常见题,中考古诗文默写的题型主要有直接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情景性默写、开放性默写等。分值一般在5~10分之间。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必答题和选答题,如陕西、江苏的淮安等地。从近几年中考来看,“名句默写”的考查范围逐渐向课外延伸,题型也由单一的识记填空向理解、分析、鉴赏的方向发展,估计可能会出现新的题型,如用某些名句连缀造句类的题型。方法总结1.名句名篇的考查仍以课本上的名句名篇为主,兼考课外知名度高的名句或名篇。所考的项目,朝代上侧重于先秦和唐宋,文体上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即选句内容一般隶属下面四种情况:(1)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1)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广阔胸怀的句子;(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名句。2.明确复习范围,增强识记的目的性考纲规定、必背篇目为复习记忆重点。最重要的是唐宋近体诗中的“名句名篇”和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名句名篇”。4.掌握记忆方法,提高识记效果①系统整理,分块记忆②动手动脑,圈点诵读首先理解记忆,其次对句子中易混字、易错字,要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再次,要坚持一边背诵,一边在草稿本上写出来。要反复背诵。————高中知识链接————考点解读要点1: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所谓“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就是要求了解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所处的时代及其代表作。所谓“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就是要了解在中学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作品集、代表作及其体裁、主要特点、典型形象等。要点2: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所谓“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就是主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特点和分类,特别是古代的诗、词、曲、史传、小说、杂论的分类和主要特点,以及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和文学运动等。要点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所谓“常见”,是指活用于口头,常见于报端;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名篇”一般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内容上,思想性、艺术性与哲理性兼备。思想性方面,表现高远的人生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艺术性方面,展现社会生活的诗情画意之美,哲理性方面:体现生活、学习的哲理。二是形式上,注重诗歌、散文。诗歌方面,有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散文方面,有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唐宋散文等。三是朝代上,侧重先秦和唐宋。在此基础上现代、当代、其他年代的名句名篇也不可忽视。四是课外的名句多于课内,但仍属于中学生课外阅读范围之内的。概而言之,“名句名篇”就是指那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诵读常见的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很大的帮助。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旨在引导考生重视古诗文的诵读,加强语感的培养,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提高考生的人文素养。高考试卷上已经出现的名句,具有下列主要特征。1.引譬取喻,意蕴丰赡。(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这类“名句”具有明晰的象征意义。刘禹锡的诗句揭示了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李商隐笔下的“春蚕”“蜡炬”是对默默奉献的人们的写真。韩愈的诗句点明了历史潮流的不可阻遏。杜甫的诗句将抽象的听觉形象化。这类“名句”意象丰赡,境界开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受到命题者青睐。2.饱含哲理,发人深省。(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马总《意林》)(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这类“名句”写的是寻常事物,作者平中见奇,推出新意,以清新质朴的语言,言常人意中所有笔下所无,提示真理,给人启迪。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以之勖勉他人鉴戒自身,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益”,亦为命题者看重。3.言辞警策,辉映千秋。(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3)寄意寒星荃小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脊梁式的人物,彪炳史册,垂范后人,他们表达自己理想信念情操气节的警句,也随着其事迹众口相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们在钦佩其业绩之同时,也就很自然地记住了其人之“名句”。4.绘景融情,体物入微。(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描绘风花雪月,歌咏湖海山川,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这类“名句”融情于景,情景相生,触发读者思绪,引起读者共鸣,颇具艺术魅力,深受人们钟爱,也很容易为命题者注目。方法总结择取“名句”的几个方面:1.首选目标:先秦诸子散文和唐宋近体诗中的“名句”。先秦诸子散文和唐宋诗词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两个高峰。诸子散文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历代仁人志士立德修身,匡世济民,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时至今日,仍为读者广泛喜爱。唐宋诗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特别是近体诗中的“绝句”,以方寸之地抒写万物,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命题者不可能不去扫视这两个时代两种体裁中的“名句”。2.重点内容:提高思想素质,增进认识能力方面的“名句”。读书一为明理,一为识事,在这方面,古人留下了许多箴言。这与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精神也是一致的。提高人的素质,增进认识水准,是“名句”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3.主要途径:由名人向名句“辐射”,由课内向课外扩散。“名句”之“名”应当说与“名人效应”密不可分。纵观37条“名句”的作者,没有学生不熟悉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注出处为马总《意林》。其实,此句系马总据《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改)。因此,不妨以学生熟悉的名人为中心,向“名句”辐射。以屈原为例,“屈平词赋悬日月”,但符合上文界定的条件、应为中学生识记的“名句”似乎并不多。“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卜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离骚》)。笔者认为,结合屈原生平,介绍上列课外“名句”,一般地说,检测非教材中的屈原“名句”,不会超出这一范围。4.基本材料: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名句”。试卷中的“名句”,突破了背诵课文(或段落)的限制,突破了“基本篇目”的限制,突破了课文文句的限制。举凡知识短文、注释练习中的“名句”,没有轻重之分,都在熟记之列。答题技巧1.高度重视,化整为零。名句记忆作为一种语言积累,需要循序渐进,长时间进行。有计划地每天背诵一部分,天长日久,积沙成塔,记住的名句也便越来越多。那种以为单靠高考前一时半刻突击便可即时奏效的想法是幼稚的,也是不足取的。2.依纲据本,逐课过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古诗文背诵篇目(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高中生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教学大纲推荐了古文10篇,诗词曲30首),努力争取全部过关。特别要落实名篇名段中的重点句。高考中名句名篇的默写题对命题材料是有所选择的,限于考题的测试量,名句名篇的默写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段落,尤其是古文。所以,可以重点突出一些句群,关注一些重点句。这些重点句,除包括篇段中的名句外,还有主旨句、关键句、精彩句、哲理句等。关注的前提是会背诵全篇全段,特别是篇幅短的一定要熟练背诵,目的是提高复习效率和答题的准确度。3.理解运用,融会贯通。名句记忆的目的既可以说是为了应付高考中的上下句填充,但又不是仅仅局限于此。名言名句由于言简意赅,影响深远,因而极具说服力。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几句名句,就如画龙点睛一样,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名句不仅要记住,更要理解运用。同时,通过准确的理解,恰当地运用,又会进一步强化记忆,收相得益彰之功效。4.反复揣摩,注意形意。注重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的比较掌握。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是命题人“设伏”热点,因此考生复习时应注意重点突破,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并知其形。如学生在默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萧萧”时,容易写成“潇洒”的“潇”。如果揣摩出诗句展现的是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景图,而毫无潇洒之意,就不难正确书写了。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宵”指的是“夜晚”的含义;“晓”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中,理解“锲”是雕刻的意思,自然要运用工具,所以加表示工具的偏旁;而“默契”的“契”是更多指的是买卖房屋地产等的文书,及“投合”之意,揣摩明了句意,自然就不会默写错误。5.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各地试卷名句填空有全部完成和选作完成(如“8选5”“二选一”)等形式,因此考生务必审准题干,斟酌解答,如是全部完成类型则注意,填写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选作类型题,则要选自己最有把握的句子填写。无论哪一种题型都要留意试卷所标语句出处,答题时务必保留原文写法。6.规范书写,杜绝马虎。这一知识点容易失分,原因除了不会背诵之外,就是书写有误,只要写错一个字,就不得分。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规范书写,杜绝马虎思想,多背多写,做到:准确、规范。否则极易出错,如“一夫作乱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的“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鹜”,都容易误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材”容易写成“才”;“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幽”易写成“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易写出“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蹊”易写成“溪”等。【经典题型】初中经典题型1.【2018届北京市第41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按照要求,把下面的诗句补写完整。(1)《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5)《武陵春》中,把抽象的愁具体化,显得新鲜奇特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_,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8)群臣吏民,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答案】(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6)恢弘志士之气引喻失义(7)不尽长江滚滚来生子当如孙仲谋(8)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3.【2018届吉林省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名句积累与运用(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______。(《诗经·蒹葭》)(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3)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4)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三而竭。(《曹刿论战》)(5)《望岳》中表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与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明作者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7)晏殊《浣溪沙》词中,感慨时光易逝,并蕴含生活哲理,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词句是:____,_____。(8)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叙述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创业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答案】(1)宛在水中央(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4)一鼓作气再而衰(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4.【2018届江苏省扬大附中东部分校、邗江实验、江都实验九年级上期中】默写。(1)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2),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谢大光《鼎湖山听泉》)(3)关关雎鸠,。,君子好逑。(《诗经》)(4)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司马迁《陈涉世家》)(7),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答案】(1)宵眠抱玉鞍(2)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3)在河之洲。窈窕淑女(4)似曾相识燕归来(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鸢飞戾天者;经纶事务者【解析】要正确填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记清诗文的原句,避免张冠李戴;理解诗句的意思,以便能按要求写出诗句;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理解题干的材料及用意,弄清楚具体的题型要求。1.2.3.4.5.6.7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小题1注意“宵”的写法。小题2注意“溪”的写法。小题3注意“窈窕”的写法。小题4注意“燕”的写法。小题5注意“寂寞”的写法。小题6注意“侯”的写法。小题7注意“鸢”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点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5.【2018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九年级上10月考】古诗文默写。(1)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