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156.4-2015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标准 第4部分:水文地质_第1页
DL∕T 5156.4-2015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标准 第4部分:水文地质_第2页
DL∕T 5156.4-2015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标准 第4部分:水文地质_第3页
DL∕T 5156.4-2015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标准 第4部分:水文地质_第4页
DL∕T 5156.4-2015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标准 第4部分:水文地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电力工程勘测制图标准2015-04-02发布2015-09-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156.4—2015代替DL/T5156.4—2002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15年9月1日2015年第3号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压水堆核电厂用碳钢和低合金钢第31部分:安全壳用15Mn锻件》等203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2015年4月2日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采标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电力工程勘测制水文地质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第4部分电力工程勘测中水文地质制图的基本要求。主要技术内容包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至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地司刘汉营娄俊庆余小奎叶静风李彦利刘珍岩王松江廖爱平马海毅杨庆义张锡涛张凤安 3.2标题栏 3.3图纸比例 3.4图纸编号 3.6字体和字号 3.7图例符号 3.8制图软件和数据管理 4.1一般规定 4.2水文地质图 4.3地貌图 4.4第四纪地质图 4.5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4.6综合水文地质图 4.7地下水水位(头)等值线图 4.9含水层顶板等高线图 4.10基岩顶面等值线图 4.11数值法计算剖分图 4.12地下水水化学图 5.1水文地质剖面图 5.2钻孔地层柱状及钻孔结构图 5.3地下水水化学剖面图 6.1抽水试验综合图表 6.2压水、注水或渗水试验综合图表 7.1一般规定 7.2勘探点主要指标一览表 7.3抽水试验成果表 7.4水质分析成果表 7.5井、泉调查成果表 7.6土分析成果表 7.7污染源调查成果表 8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图表 8.1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成果表 8.2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曲线图 8.3地下水水质长期观测成果表 10图形符号 10.2常用图形符号 本标准用词说明 3Basicrequirements 3.1Formatofdrawing 3.4Drawingnumbers 3.8Mappings 4.5Layoutmapofthesurveypoints 4.6Comprehensivehydrogeologicalmap 4.8Aquiferthicknesscontour 4.9Contourmapofaquifertopsurface 4.10Contourmapofbedrocktopsurf 4.11Thesubdivisiongra 4.12Thegroundwaterhydrochemistry 5.2Boreholegeologiccolumn 5.3Groundwaterhydrochemicalprofile graphsofborehole 6.1Waterpumpingtest 6.2Waterpump-in,injectionands 7.1Generalrequirem 7.2Summarytableofexplorationp 7.4Waterqualitya 8.2Thegroundwater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Listofquotedstandar 1.0.1为了规范电力水文地质勘测制图方法,统一图纸符号表2.0.1水文地质图hydrogeologicalmap2.0.2综合水文地质图comprehensivehydrogeologicalmap将区域地下水调查工作中所获得的各种水文地质现象和资2.0.3地下水水位等值线图groundwaterlevelcontourmap2.0.4水文地质剖面图hydrogeologicalprofile2.0.5地下水水位动态曲线图figureofgroundwaterlevel2.0.6地下水水化学图hydrochemicalmapof2.0.7钻孔水文地质试验综合图表hydrogeologicaltestcomprehensivegraphsofboreh准》DL/T5028规定的电力工程设计制图的图纸幅面格式(图图3.1.1图纸幅面格式表3.1.1基本图幅尺寸表(mm)幅面代号图幅尺寸图框尺寸B(宽)×L(长)aC5(a)]或立式图幅[图3.1.1(b)];A4应采用立式幅面[图3.1.1应按相应长边边长1/8的整倍数增加,可按表3.1.3的规定确420×743420×891297×631297×8413.1.4标准图纸幅面不应小于A4图幅,同卷册图宜选用同种幅3.1.5图幅线宽应符合下列要求:1图框线应采用1.0mm线宽;2标题栏外框应采用0.7mm线宽;3幅面线、标题栏分割线和会签栏线应采用0.35mm线3.2.1标题栏的位置宜位于图纸的右下角(图3.1.1)且宜绘制3.2.2图纸说明宜放在标题标的上方;图内表格宜放在图的右3.2.3图幅内标题栏的绘制应符合以下规定:1标题栏应采用大标题栏[图3.2.3-1(a)]或小标题栏[图3.2.3-1(b)],需要时增加会签栏[图3.2.3-1(c)],其格式和内容可根据绘图单位管理体制有所调整;2标题栏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规定:2)大标题栏和小标题栏宜置于图右下角图框内,会签栏可根据情况置于大标题栏或小标题栏附近的空白处。3标题栏中的内容填写应符合以下规定:编号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工程项目编号及产品文3.2.4地质柱状图及各类成果表可不使用标题栏,其相应内容的标注方式应按本标准第5.2.5条、第7.1.1条的规定执(勘测设计单位名称)导(图名)2图3.2.3-1标题栏图纸顺序号分隔号水文地质专业代码设计阶段代码工程期数代码—工程项目分类代码符合表3.5.1中的规定。线型宽度(mm)细实线格分栏线、图形符号线、钻孔水文地质试验曲线、标注引出线等中粗实线图例框线、建筑物轮廓线、地质构造线、地貌分界线、地粗实线图框线、剖面行列线、剖面图中的地表线及钻孔符号线等点划线地下水位、水文地质分区线883.6.2字高系列为:1.8mm、2.5mm、3.5mm、5mm、7mm、3.6.3制图中汉字的字高不宜小于3.5mm,其字宽宜为0.7h。数字的字高不宜小于2.0mm。3.7.1图例符号应置于图纸右侧。在同一卷册中当同类图件有3.8.1制图所使用的软件应经鉴定或验证,软件版本宜及时3.8.3制图中所使用的涉密测绘图件管理应按国家有关的保密文地质条件选用,并在图名下侧和标题栏内标注比例尺,宜为4.1.4平面图内勘测点的标记宜采用在勘测点符号的左侧注记4.1.6在同一张图件上表示不同含水层(组)的特性界线如4.1.7平面图要标注图形符号说明、勘测区或水源地范围,并选定一幅平面图标注出勘测区或水源地与工程场地相对位4第四纪地质剖面示意图,基本要求可按本标准第4.2.1条第8款的规定执行;1勘探区内各类勘探孔(点)以及勘测区内利用的机、民井2水文地质剖面线及剖面编号。剖面编号可用阿拉伯数字3水文地质剖面的方向,宜以剖面线在水平线上的投影为7必要时可绘制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及水文地质剖面示意4.7.1地下水水位(头)等值线图应根据地下水水位标高绘制。2地下水水位(头)等值线及标高标注。地下水水位(头)等4.8.1含水层厚度等值线图应根据含水层的厚度变化分区表4.9.1含水层顶板等高线图应根据含水层顶板标高绘制。为说2顶板等高线及标高标注。等高距宜视含水层顶板起伏变2基岩顶面等值线及其标高注字。等高距宜视基岩顶面起之间的关系为松散层宜为1/5~1/25,基岩地区宜大于1/5。7水文地质剖面图中,岩性图形充填宽度宜为勘探孔左侧20mm;在基岩中岩性充填应能反映地层的产状褶皱及断层的特5.2.1钻孔地层柱状及钻孔结构图宜用A3图,可按本标准表5.2.2钻孔地层柱状及钻孔结构图的垂直比例宜采用1/50、为松散层宜为1/5~1/25,基岩地区宜大于1/5。线图在下方,Q-S曲线图、q-S曲线图的图幅宜为120mm×4试验成果表和试验设备表。试验成果表包括抽水试验数5水质分析成果表和钻孔平面位置图。水质分析成果表在7.3.1抽水试验成果表宜用A3图。7.6.1土分析成果表宜用A4图。7.7.1污染源调查成果表宜用A4图。8.2.1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曲线图应用A3图。8.3.1地下水水质长期观测成果表应用A3图。9.0.1地层与地质时代符号宜符合表9.0.1的规定。地层着表9.0.1地层与地质时代符号界(代)系(纪)统(世)新生界(代)Cz更新统(世)Qp上新统(世)N₂中新统(世)N₁古近系(纪)E渐新统(世)E₃始新统(世)E₂古新统(世)E₁中生界(代)Mz白垩系(纪)K上白垩统(晚白垩世)K₂下白垩统(早白垩世)K₁上侏罗统(晚侏罗世)J₃中侏罗统(中侏罗世)J₂下侏罗统(早侏罗世)J₁续表9.0.1界(代)系(纪)统(世)中生界(代)Mz三叠系(纪)T上三叠统(晚三叠世)T₃中三叠统(中三叠世)T₂下三叠统(早三叠世)T₁古生界(代)Pz二叠系(纪)P上二叠统(晚二叠世)P₃中二叠统(中二叠世)P₂下二叠统(下二叠世)P₁石炭系(纪)C上石炭统(晚石炭世)C₂下石炭统(早石炭世)C₁泥盆系(纪)D上泥盆统(晚泥盆世)D₃中泥盆统(中泥盆世)D₂下泥盆统(早泥盆世)D₁志留系(纪)S顶志留统(顶志留世)S₄上志留统(晚志留世)S₃中志留统(中志留世)S₂奥陶系(纪)(下志留统(早志留世)S₁上奥陶统(晚奥陶世)O₃中奥陶统(中奥陶世)O₂下奥陶统(早奥陶世)O₁续表9.0.1界(代)系(纪)统(世)古生界(代)Pz寒武系(纪)∈上寒武统(晚寒武世)∈中寒武统(中寒武世)∈下寒武统(早寒武世)∈新元古界(代)Pt₃上震旦统(晚震旦世)Z₂下震旦统(早震旦世)Z上南华统(晚南华世)Nh₂下南华统(早南华世)Nh青白口系(纪)Qb上青白口统(晚青白口世)Qb下青白口统(早青白口世)Qb₂中元古界(代)Pt₂蓟县系(纪)Jx上蓟县统(晚蓟县世)Jx₂下蓟县统(早蓟县世)Jx下长城统(早长城世)Ch古元古界(代)Pt₁滹沱系(纪)Ht新太古界(代)Ar₃未再分系中太古界(代)Ar₂古太古界(代)Ar₁始太古界(代)Ar₀9.0.2第四系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及着色宜符合表9.0.2的表9.0.2第四系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及着色符号符号人工填土浅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天蓝冲积层Q浅绿冰积层棕洪积层浅橄榄冰水沉积层坡积层火山堆积层暗绿残积层紫崩积层酱红风积层黄滑坡堆积层果绿湖积层Q绿生物堆积层泥石流堆积层紫红化学堆积层灰沼泽沉积层成因不明的第四系沉积层橙海相沉积层蓝10.1.1各类图件应按本标准的图形符号进行绘制,本标准未制定的图形符号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10.2.1第四系土层应根据岩性采用下列图例:耕(表)土姜结石(钙质结核)硅质结核铁锰结核贝壳(生物碎屑)圆砾压实填土砾岩粗砾岩页岩黏土岩(泥岩)细砾岩砂岩粗砂岩灰岩CSSSeeHDD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