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25/32/wKhkGWavp7OAIYgXAAJuhaAY6QA331.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25/32/wKhkGWavp7OAIYgXAAJuhaAY6QA3312.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25/32/wKhkGWavp7OAIYgXAAJuhaAY6QA3313.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25/32/wKhkGWavp7OAIYgXAAJuhaAY6QA3314.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25/32/wKhkGWavp7OAIYgXAAJuhaAY6QA33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三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区域性贸易已经同东部的商业活动相联系。虽然限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发展很有限,但一个包括“旧世界”大部分地区在内的贸易网络这时已经显现轮廓,形成了当时已知世界的“世界市场”。据此推知当时()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在欧亚初现B.区域市场为近代世界市场奠定基础C.欧洲与东方建立了干脆的商业联系D.东西方贸易主要通过民间途径开展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的“世界市场”包括了“旧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在近代随着空间的拓展,慢慢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当时欧洲处于封建社会,故A项错误;仅从材料信息无法推知C项,故错误;中世纪晚期大约处在中国的明朝时期,而明朝大多数时间实行了海禁政策,东西方贸易也以官方途径为主,故D项错误。2.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运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惩处。这表明()A.秦半两钱过重运用不便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C.蚁鼻钱非当时法定货币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答案C解析公元前217年,秦已经实现统一,并以秦半两钱作为全国通用的法定货币,因而蚁鼻钱已经不能流通,故选C项。3.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正面上部有10枚方孔圆钱纹,中部有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同佰)流转行使”。下部有一仓廪图,有三人正忙于搬运货物。由此可知当时()A.金融体系较为完善B.活字印刷术水平超群C.商品经济高度旺盛D.纸币在市场广泛流通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及中部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同佰)流转行使”等信息可知,北宋的纸币发行并流转行使,这是商品经济高度旺盛的表现之一,故C项正确;单纯的纸币信息不能反映金融体系的完善,解除A项;由“铜版拓片”可知此为雕版印刷,解除B项;由材料不能得出纸币在市场广泛流通的结论,解除D项。4.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多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B.新航路开拓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C.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D.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旺盛答案D解析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为中外贸易供应了便利,但并不是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根源,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拓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和条件,故B项错误;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根源在于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旺盛,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故D项正确。5.北京高校邓小南教授提出“草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A.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B.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C.促进了文明交融发展D.缔造出绚丽草原文化答案C解析陆上丝绸之路“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说明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的交融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但不能推断是否属于较高级的文明形态,A项错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功能是经济沟通,不是塑造独有文化特色,也没有缔造出绚丽的草原文化,B、D两项错误。6.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更。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限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战胜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答案A解析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主动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沿海、马六甲、锡兰等地建立殖民据点,限制了东亚海上商路,故A项正确;18世纪中期英国战胜法国,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是1840鸦片斗争之后,而17世纪上半叶中国并未放弃海禁政策,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拓后,世界贸易中心慢慢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项错误。7.下表是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由此可以推知()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1870年210105938221880年37316917516581890年617224331349191900年790284402602024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世界一体化进程在逐步加强C.欧美国家的水陆运输网络初步形成D.铁路成为国家准入市场的必备要件答案B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世界各大洲的铁路里程都在不断增长,铁路里程的增长密切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从而有利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强,故选B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7—18世纪,解除A项;表格中没有涉及水路运输的信息,解除C项;铁路是国家准入市场的条件,但不是必备条件,解除D项。8.《全球通史》指出,“限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A.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B.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表明,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分别在16、17、18世纪先后限制奴隶贸易,联系所学学问可知,这与三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变更密切相关,故选B项。工业革命起先于18世纪中后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解除A项;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三国先后限制奴隶贸易是殖民争夺的结果,殖民秩序并不稳定,解除C项;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三国是先后限制奴隶贸易而不是同时,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的表述与之不符,解除D项。9.《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西方人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叶……欧洲人起先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爱好”。导致这种变更出现的根本缘由是()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C.中西沟通的加强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B解析材料中“18世纪末叶……欧洲人起先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爱好”是因为此时工业革命已经在西方尤其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开展须要从全世界获得廉价的工业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故选B项;中国自然资源丰富不是产生变更的根本缘由,解除A项;留意题干时间“18世纪末”,此时期中国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解除C项;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除D项。10.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C.都留意从实际动身变革生产关系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答案C解析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利用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复原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罗斯福新政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本质上都是实事求是地变革生产关系,故C项正确;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确定程度上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并未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故B项错误;D项是其相同点,但不是其根本相同点,解除。11.下表描述了19世纪国际贸易增长状况。这说明()时期国际贸易增长1840—1870年3.4倍1870—1900年1.7倍A.世界生产与世界市场的冲突尖锐B.国际垄断导致国际贸易规模萎缩C.世界生产下降导致国际贸易衰退D.帝国主义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加剧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与1840—1870年相比,1870—1900年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放缓,这说明世界市场的扩展速度已经追逐不上世界生产的速度,体现的是世界生产与世界市场的冲突尖锐,故选A项。12.农夫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依据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A.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C.苏联模式的弊端 D.余粮收集制的扩大答案C解析A项与材料“私人土地”冲突,故错误;当时农业实行集体农庄生产,是苏联模式在农业上的表现,不符合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农夫对集体农庄生产的不满,苏联模式的弊端显现,故C项正确;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故D项错误。13.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支配”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干脆选购 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更。这表明当时()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B.政府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实行混合经济的模式走出“滞胀”D.逐步走上支配经济的发展模式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国有化”“经济发展支配”“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干脆选购 私人企业产品”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解除;20世纪70年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发展支配经济,D项错误。14.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心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心银行出售黄金。这主要是由于美国()A.企图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B.已无力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C.受到了西欧和日本经济冲击D.意欲维持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答案B解析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是因为其经济受到重大冲击,当时没有力气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和黄金挂钩,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说明美国已经无力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B项正确;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冲击只是外因,C项错误;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事实上破坏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不了世界金融秩序的稳定,D项错误。15.据统计,2024年我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10.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5%;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862.1亿元,增长了38.3%。这能够表明()①网络购物成为主要消费模式②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③中国的互联网经济领先世界④高新技术变更了人们的生活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网络购物发展快,但不能得出其成为主要消费模式,故①错误;网络购物和电子零售进出口的快速发展,反映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故②正确;没有数据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故③错误;网络购物和电子商务是科学技术新发展下的新兴事物,变更了传统的经济模式,变更了人们的生活,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题2小题,16题25分,17题15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日本、朝鲜来华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唐朝地理学家贾耽说,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宋朝的泉州商人李充,就曾“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宋朝起先特地设置了市舶司,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20%,“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成为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基本国策。——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期,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如明朝规定“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就“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摘编自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10分)(2)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明清与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影响。(15分)参考答案(1)特点:海外贸易覆盖范围广;官方贸易与民间贸易并举;设置特地的管理机构;海外贸易收益较高;海外贸易以丝绸、瓷器为主。(2)不同:唐宋时期政府激励并支持对外贸易,留意谋求经济利益;明清时期政府推行朝贡贸易,留意服务于政治动机而不计经济利益。影响:建立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网,为世界开拓了东方航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17.下表是1710—1996年依据输入地划分的英国进口商品结构简表(单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时间(年)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英属西印度其他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71063.66.90.47.321.70.10.0177446.111.40.412.529.30.30.0182026.824.60.514.626.07.50.0191340.715.73.022.60.89.67.6195027.817.211.015.95.18.614.4199661.718.82.214.10.31.71.2——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接受一个新的尺度,对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抗渗碳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多槽超声波清洗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印染用助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低温空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镀前处理酸性除油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警灯三轮童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福美胂可湿性粉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火炮半轴模锻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杆套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九省联考适应性考试【甘肃省】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 学校托管工作方案
- 肾性高血压的护理查房
-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 法院拍卖议价协议书
-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完美版)
- TB 10009-2016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 2024年东南亚鸡蛋分级包装设备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2023高考数学艺考生一轮复习基础讲义(学生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