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历年考试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1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历年考试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2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历年考试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3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历年考试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4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历年考试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

1、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

2、X、Y、Z、M四种金属,已知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X和Z组成原电池时,Z为正极;Y和Z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被电解时.阴极只能得到Y单质:M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Z>Y>MB.X>Y>Z>MC.M>Z>X>YD.X>Z>M>Y

3、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Y同主族,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W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R与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与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W<Y<Z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R>XC.X与z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可抑制水的电离D.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Y>R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5、确的是()。A.B.甲池溶液pH不变,乙池溶液pH减小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一定量CuO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D.甲池中消耗2.24LO2,此时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2.8g固体

6、化学教材是化学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资料,化学教材分析时化学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的是()。A.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B.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C.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D.确定教材的教学目标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C.自发反应一定是嫡增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嫡减少或不变的反应D.提高温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8、A、B为两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B.A与B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A与B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A与B都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体

9、“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内容标准,该内容所属的高中化学课程模块是()。A.物质结构与性质B.化学反应原理C.化学与技术D.实验化学

10、某学生根据“K2O、CaO、Na2O、MgO等物质都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归纳B.直觉C.比较D.演绎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花、羊毛、醋酸纤维均属于天然纤维,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K2Cr2O7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C.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它保存海鲜产品D.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可制得人造脂肪

12、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6g有机物碳CHO中含有极性键数目为7N,B.25℃时,1L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02N,C.4.6g钠与足量0反应后的产物中含离子数目为0.3N,D.标准状况下,2.24LCl,通入足量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1N

13、图l所示是一个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请你观察图谱,分析其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CH3CH2CH2CH3B.(CH3)2CHCH3C.CH3CH2CH2OHD.CH3CH2COOH

14、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化学家是()。A.门捷列夫B.拉瓦锡C.道尔顿D.阿伏加德罗

15、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B.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C.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中级教育课程

16、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学习策略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步骤、方法等B.不同的知识类型有相同的学习策略C.掌握学习策略不是机械套用,而是灵活应用D.学习策略更多的是学习者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的

17、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A.液氨气化B.钠与水反应C.碳酸钙分解D.化学键的断裂

18、常温、常压下,将1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L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A.ΔH-TΔS>0,ΔS<0B.ΔH-TΔS<0,ΔS>0C.ΔH-TΔS>0,ΔS>0D.ΔH-TΔS<0,ΔS<0

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

20、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1O2B.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氧化反应C.该有机物只含有1mol双键D.该有机物在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3种

21、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是学生至少修满()学分。A.4B.6C.8D.10

22、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均可看作取代反应B.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D.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23、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24、如图1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形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的pH逐渐升高C.K1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mol气体

25、讲授法是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种主体为中心,有组织地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下面关于讲授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讲授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B.讲授法的最大缺点是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C.讲授法就是照本宣科,不再适用于当今化学教学D.讲授法中可以用启发式教学

26、纸笔测验操作方便,是最常用的学业评价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纸笔测验,重点不宜放在()。A.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B.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C.对化学用语的识别能力D.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

27、本学期王老师接手了某班的化学课。开学第一天,他就让学生做了一份自编试题,以判断学生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的发展水平。这种测试属于()。A.活动表现评价B.过程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诊断性评价

28、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值得倡导的评价方式。活动表现评价应体现()。①独立性②综合性③实践性④理论性⑤开放性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⑤

29、将淀粉与KI的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A.加入碘水不变蓝色B.加入碘水变蓝色C.加入AgNO3溶液不产生黄色沉淀D.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30、“操作规范,注重示范”这一要求适用于()。A.演示实验B.学生分组实验C.探究实验D.家庭小实验

31、提问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情,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不属于化学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的是()。A.基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置问题B.设置开放性问题C.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问题D.针对优秀学生设置问题

3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腐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x为锌,将K、M连接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以减缓铁的腐蚀B.若X是碳,将K、N连接是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可以减缓铁的腐蚀C.若X是碳,将K、M连接,X棒电极反应式是:D.若X是锌,将K、N连接,X棒电极反应式是:

3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C.测溶液pHD.过滤

34、高中化学课程的宗旨是()。A.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B.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

35、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是()。A.成长记录袋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C.纸笔考试D.作业评价

36、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依次是()。A.课堂教学的开始、展开和结尾B.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的开始、展开和结尾C.准备实验、新课引入、展开和结尾D.熟悉教案、新课引入、展开和结尾

37、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C.D.HClO的结构式:H—O—Cl

38、“人文青奥”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4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有碳碳双键C.1mol该物质分别于浓溴水和H2反应最多消耗Br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7molD.遇FeCl3溶液呈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39、对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描述中,符合从低到高顺序的是()。A.知道、识别、认识、理解B.说出、辨认、解释、应用C.说出、认识、比较、归纳D.能表示、举例、归纳、证明

40、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

41、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广泛运用于生产保鲜袋,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乙烯和苯D.1mol乙醇与1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1mol乙酸乙酯

42、分类是化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能量的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C.根据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D.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将一个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3、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A.简约性原则B.安全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绿色化原则

44、在体积固定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H2(g)+2CO(g)CH3OCH3(g)+H2O(g),下列选项不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是()。A.v正(H2)=2v逆(CO)B.平衡常数K不再随时间而变化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45、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A.过程与方法B.知识与技能C.知识与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6、根据图1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C.D.

47、化学老师在教授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给学生编了一个口诀“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这体现的学习策略是()。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48、“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49、化学理论性知识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下列不属于其学习时应采取的策略的是()。A.科学探究策略B.概念形成策略C.概念同化策略D.概念图策略

50、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不正确的是()。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Agl沉淀中滴入稀H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AgCl比Agl更难溶C.将一小块钠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浓氨水呈碱性二、多选题

5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5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弱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53、如图1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形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的pH逐渐升高C.K1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mol气体

54、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2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40H-=Zn(OH)B.放电时,1molCO2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Zn(OH)=2Zn+O2↑+4OH-+2H2O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浓度升高

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S2O32-、K+B.钠、钾、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5.6LCO2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3.01×1023D.NO2与H2O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56、1923年,布朗斯特(Bmnsted)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NaHCO3是()。A.两性化合物B.酸C.碱D.盐碱

57、下列表述不属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A.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B.宏观特征与物质性质C.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D.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58、《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

59、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Na2OB.Na2S2C.N2H4D.NH4NO1

60、某学生在进行“氯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部分的学习时,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正确地闻气味。该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A.多重联系策略B.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C.练习一反馈策略D.元认知策略

61、下列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的是()。A.观察能力B.实验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

62、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人少量CaC2,,充分反应后,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Ca2+)、c(OH-)均增大B.c(Ca2+)增大,c(OH-)减小C.c(Ca2+)、(OH-)均减小D.c(Ca2+)、c(OH-)均保持不变

6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玻璃钢B.黄铜C.生铁D.硬铝

64、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反映化学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和核心知识的是()。A.化学与技术B.实验化学C.化学反应原理D.化学与生活

6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各容器中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与反应温度如表1所示,反应过程中甲、丙容器中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小于40%C.达到平衡时,乙容器中的压强一定大于甲容器的2倍D.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充入0.10molN0和0.10molCO2,此时v(正)<v(逆)

66、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67、某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HCO、SO、Br-B.Cu2+、NO、Cl-、SOC.H+、Cl-、K+、COD.K+、Mg2+、SO、OH-

68、表1中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AB.BC.CD.D

69、在CO、HCOOH、OHC-COOH的混合物中,已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9y)B.(1-y)C.(1-y)D.(1-6y)

70、化学教学理念涉及教学活动的任务、目标、内容、形式、媒体、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化学教学实践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下列关于化学教学基本理念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B.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D.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只需重视学习结果即可

71、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加入2mL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2滴1mol/L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该实验的目的是()。A.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72、表l中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A.AB.BC.CD.D

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B.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74、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分散系都是混合物B.浊液中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滤纸C.碘酒这种分散系的溶质是酒精D.雾是小水滴的聚集体分散到大气中形成的分散系

75、某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M处,则溶液中的H+移向Fe极B.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转移0.2mole-时析出0.1molO2C.若X为铜棒,开关K置于M或N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D.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或N处,锌电极上反应均为

76、某化学教师在讲述石墨的性质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石墨内部层状的原子结构分布,该教师主要采用的是()。A.宏观表征B.微观表征C.符号表征D.数字表征

77、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的是()。A.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B.物质的化学变化C.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D.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78、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A.汤姆逊B.张青莲C.门捷列夫D.侯德榜

79、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人足量的SO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白色沉淀是BaSO4和BaSO4B.溶液的酸性增强C.白色沉淀是BaSO4D.FeCl3全部被还原为FeCl2

80、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03和NaH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NO2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水解

81、科学研究证明,固态PCI5的空间构型由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两种离子构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CI5晶体由[PCI4]+和[PCI6]-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1:1B.PCI5晶体由[PCI3]2+和[PCI2]2-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1:1C.固态的PCI5全部都是共价键,可看作是离子晶体D.固态的PCI5具有导电性

8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C.测溶液pHD.过滤

83、化学科学实验与化学教学实验的区别是()。A.内容不同B.行为主体不同C.方法不同D.要求不同

8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85、下列哪组实验全部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B.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C.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氮气的实验室制取、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86、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干冰可用作制冷剂B.铝不与空气反应,铝制品可不用涂保护层来防腐C.小苏打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小苏打可制作发酵粉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87、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采用海水作电解质(加入一定量的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总反应式为Mg+H2O2=Mg(OH)2B.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C.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pH减小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88、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老师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应当是()。A.对个别学生典型进行批评警示B.让全体学生休息一会在进行授课C.积极变换学习活动方式D.设计精炼的习题让学生上台演练

8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

90、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2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2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91、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

92、各层次教育目标制定的先后顺序应为()。A.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B.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

9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94、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在()时,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A.101kPaB.103kPaC.105kPaD.108kPa

95、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讲授法以学生的活动为主B.演示法应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关于事物及其现象的感性认识C.运用谈话法教学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班D.运用练习法时,教师要适当地进行个别的指导

9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97、图示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除草功效.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B.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4molNaOH反应C.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够发生加成反应D.既能与FeCl发生显色反应,也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

98、下列关于初中化学学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起步阶段性B.以化学基本原理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C.以实验为基础D.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表征融合

99、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A.化学课程目标B.化学教学内容C.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D.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100、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本题解析:选用情境素材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等因素而定,而不是越多越好。故本题选B。

2、答案:A本题解析:金属活动性强的单质可以置换出金属活动性较弱的单质,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说明金属活动性X>Y;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活动性较强,X和Z组成原电池时,Z为正极,说明金属活动性X>Z;电解池中。阴极是得电子被还原的一极,氧化性强的最先放电,Y和Z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被电解时.阴极只能得到Y单质,说明金属活动性Z>Y;M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离子,说明金属活动性Y>M。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Y>M,本题选A。

3、答案:D本题解析: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R为碳元素。W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W为氧元素。W与Y同主族,Y为硫元素,R与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与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X为铝元素,Z为氯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简单离子半径:W<Z<Y,A项错误。题中没有指明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不能比较酸性,B项错误。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溶于水中会促进水的电离,C项错误。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所以三氧化硫的熔点高于二氧化碳,D项正确。

4、答案:A本题解析:【知识点】化学实验【解析】A项,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但在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A项正确:B项,室温下,铁(或AI)遇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工业上常用铁罐车(或铝罐车)运输浓硫酸(或浓硝酸),B项错误;C项,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高,C项错误;D项,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若溶液为中性或酸性溶液则所测得的DH不变或偏高,因而不一定会使结果偏低,D项错误。故本题选A。

5、答案:C本题解析:

6、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化学教材分析内容包括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故正确答案为D项。

7、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由于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自发反应不一定熵增大,如△H<0,△S<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非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也可以增大,如△H>0,△S>0低温下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故C错误;由于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反应体系中分子能量增大,活化分子数增加,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

8、答案:C本题解析:从结构简式中,明显可以看出B比A多一个碳原子,A、B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A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B不能,B项错误。二者都含有苯环,且均含有羟基,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A、B都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体,D项错误。

9、答案:B本题解析:“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属于化学反应原理中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内容标准。

10、答案:A本题解析:由几种金属氧化物具有的相似性质,归纳总结出金属氧化物具有此类性质,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为归纳法。

11、答案:D本题解析:羊毛属于蛋白质,醋酸纤维属于人造纤维,A项错误。K2Cr2O7为强氧化性盐,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B项错误。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于保存动物标本,但不能用于食物防腐,C项错误。液态油中不饱和键的含量较高,通过催化加氢不饱和键的含量降低,可制得人造脂肪,D项正确。

12、答案:C本题解析:

13、答案:C本题解析:由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可以看出,该有机物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A项,CH3CH2CH2CH3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不符合题意。B项,(CH3)2CHCH3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不符合题意。C项,CH3CH2CH2OH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符合题意。D项,CH3CH2COOH只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4、答案:A本题解析: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验证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故本题选A。

15、答案:D本题解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精神。

16、答案:B本题解析:学习策略是指适用于特定化学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总和。它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步骤、方法等。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①学习策略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操作层次、抽象层次);②掌握学习策略不是机械套用,而是灵活应用;③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学习策略;④学习策略更多的是学习者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的。故本题选B。

17、答案:B本题解析:A.液态物质具有能量小于气态,则液氨气化吸收热量,故A错误;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C.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化学键旧键断裂需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故选B.

18、答案:D本题解析: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组成的复合判据适合于所有过程,该条件下,蔗糖溶于水能够自发进行,故ΔH-TΔS<0;蔗糖分子由规则的晶体状态变为能自由移动的“无序”状态,为熵增加的过程。

19、答案:B本题解析:【知识点】有机化学基础、元素及其化合物【解析】A项,SO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SO2和Br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也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B项,热的NaOH溶液虽然可以中和乙酸,但也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B项错误;C项,在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中,由于电石和水的反应很剧烈,所以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目的是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C项正确;D项,AgNO3和KCl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gCl,AgNO3和Kl反应产生黄色沉淀AgI,D项正确。故本题选B。

20、答案:D本题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0O2,A项错误。该有机物存在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1?mol该有机物含有1mol碳碳双键和1?mol碳氧双键,C项错误。该有机物在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3种,分别为邻位、间位、对位取代,D项正确。

21、答案:B本题解析: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6学分,即在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学一个模块。并获得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22、答案:A本题解析: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B项错误;石油裂解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乙烯、丙烯等化工基本原料,C项错误;合成纤维不属于纤维素,D项错误。

23、答案:B本题解析:

24、答案:B本题解析:若闭合K1,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所以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石墨棒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A项错误,B项正确。K2闭合,Fe与负极相连为阴极,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C项错误。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阴极生成0.001mol氢气,阳极生成0.001mol氯气,两极共产生0.002mol气体,D项错误。

25、答案:C本题解析:由于讲授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系统的知识,因此,讲授法仍然是当今化学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

26、答案:D本题解析: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适合采用活动表现评价的方式。故本题选D。

27、答案:D本题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状况进行的预测。教师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情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新版章节练习,考前压卷,完整优质题库+考生笔记分享,实时更新,软件,,题干中王老师为判断学生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的发展水平所做的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

28、答案:B本题解析:活动表现评价有明确的目标,应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力求在真实的活动情景和过程中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进步与发展进行全面评价。

29、答案:B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溶液。淀粉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若半透膜破损,则淀粉就会进入到烧杯中,再加入碘水后烧杯中的溶液变蓝色。故正确答案为B项。

30、答案:A本题解析:教师在演示实验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①准备充分,确保成功。②现象明显,易于观察。③操作规范,注重示范。④演、讲结合,启迪思考。⑤简易快速,按时完成。⑥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31、答案:D本题解析:【知识点】化学课堂提问技能【解析】在化学课堂提问中,教师要设计促使所有学生参与的问题回答模式,而不是针对少数优秀学生。故本题选D。

32、答案:C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A项,若X是锌棒,将K与M连接,则形成原电池,锌被腐蚀,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正确;B项,若X是碳棒,将K与N连接,则铁与负极相连,属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正确;C项,若X是碳棒,将K与M连接,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X为正极,属吸氧腐蚀,正极OH-参与电极反应错误;故本题选C。D项,若X是锌棒,将K与N连接,锌与正极相连为阳极,锌溶解,正确。

33、答案:C本题解析: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应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A项所示操作错误。取用固体时,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B项所示操作错误。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C项所示操作正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D项所示操作错误。

34、答案:B本题解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

35、答案:C本题解析:纸笔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

36、答案:B本题解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依次为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的开始、展开和结尾四个环节。

37、答案:D本题解析:

38、答案:C本题解析:苯环、碳碳双键是平面型结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因此所有的碳原子可以共平面,A项错误。甲苯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错误。苯酚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去掉酚羟基的两个临位和一个对位,因此在两个苯环上消耗3molBr2,一个碳碳双键与lmolBr2发生加成反应,故总消耗4molBr2;两个苯环消耗H26mol,一个碳碳双键消耗lmol,共消耗7mol,C项正确。遇FeCl3溶液呈紫色说明有酚羟基.但不能说明是苯酚的同系物。

39、答案:B本题解析:A项,知道与识别为同一水平层次;C项,认识与比较为同一水平层次;D项,层次不是由低至高。

40、答案:D本题解析: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制造出陶器,到唐宋时期,制陶水平已经很高。故本题选D。

41、答案:B本题解析:聚乙烯广泛运用于生产保鲜袋,但是分子中只有单键,其单体乙烯中含有双键,故A项错误,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故B项正确。酸性高锰酸钾可以把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但是不能氧化苯,故C项错误。lmol乙醇与1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完全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小于1mol。

42、答案:C本题解析:【知识点】化学研究方法【解析】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是根据酸电离时产生H+的数目,而不是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故本题选C。

43、答案:C本题解析:在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简约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其中,科学性原则是首要原则。

44、答案:C本题解析:v正(H2)=2v正(CO)=2v逆(CO),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A项正确。绝热密闭容器中平衡常数K不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体系温度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B项正确。因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且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所以只要反应发生,混合气体的密度就始终保持不变,由此不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D项正确。

45、答案:A本题解析: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学习的能力属于高中化学学习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46、答案:C本题解析:

47、答案:B本题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老师通过编口诀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48、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答案:A本题解析: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有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同化策略和概念图策略。故本题选A。

50、答案:B本题解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生成碳变黑,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表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A项正确。Agl沉淀中滴入稀HCl溶液,不会出现白色沉淀,因为Agl比AgCl更难溶,B项错误。将一小块钠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说明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C项正确。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会变蓝,说明浓氨水显碱性,D项正确。故本题选B。

51、答案:D本题解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因此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是O元素;W与X同主族,因此W是Si元素,短周期元素Z2+和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因此Z为Mg元素。具有相同电子层的离子,遵循“径大序小”的原则,因此半径O2->Mg2+,故A项错误;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是MgO、SiO2,MgO的化学键为离子键,而SiO2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B项错误;非金属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C,因此H2O的稳定性大于CH4,故C错误:C和Si同主族,非金属性C>Si,因此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的酸性,故D项正确。

52、答案:D本题解析:

53、答案:B本题解析:若闭合K1,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所以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石墨棒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A项错误,B项正确。K2闭合,Fe与负极相连为阴极,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C项错误。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阴极生成0.001mol氢气,阳极生成0.001mol氯气,两极共产生0.002mol气体,D项错误。

54、答案:D本题解析:该电池放电时CO2被还原为HCOOH,说明选择性催化材料电极为正极,金属锌电极为负极。放电时,由图可知,负极zn转化为Zn(OH),电极方程式为Zn-2e-+4OH-=Zn(OH),A项正确。放电时,正极CO2被还原为HCOOH,电极方程式为CO2+2e-+2H+=HCOOH,1molCO2转化为1molHCOOH,转移电子数为2mol,B项正确。充电时,阴极电极方程式为Zn(OH)+2e-=Zn+4OH-,阳极电极方程式为40H--4e-=O2↑+2H2O,电极总反应方程式为2Zn(OH)=2Zn+02↑+40H-+2H20,C项正确,D项错误。

55、答案:B本题解析:A项,H+与S2O32-反应生成S、二氧化硫和水,所以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项,泡沫灭火器灭火时,会喷出大量二氧化碳,钠、钾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过氧化钠、超氧化钾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会助燃,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Mg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泡沫灭火器灭火,故B正确;C项,没有说明是否是标准状况,气体的摩尔体积不知道,无法计算物质的量和原子数,故C错误;D项,反应3NO2+H2O=2HNO3+NO,NO2为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得电子是氧化剂,失电子是还原剂,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

56、答案:A本题解析:酸碱质子理论指出能够提供(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是酸(布朗斯特酸),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是碱(布朗斯特碱)。故本题选A。

57、答案:B本题解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5个维度。

58、答案:D本题解析:“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应关注的内容,“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应关注的内容,“关心自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关注的内容。

59、答案:B本题解析:Na2O中只含有Na+和O2-之间的离子键,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A项错误。Na2S2由Na+和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项正确。N2H4为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NH4NO3中含有NH和NO,属于离子化合物,但是NH和NO;中都只有极性共价键,D项错误。

60、答案:B本题解析:多重联系策略是指在学习化学用语时,有意识地将化学符号与它所代表的宏观事物、所反映的微观结构有机联系起来,挖掘符号本身所承载的多种意义,使化学用语的含义具体化,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学习;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是指在进行识记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练以及用手写等;练习一反馈策略是指在理解化学技能性知识意义的基础上,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的一种动作,使其达到自动化的水平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题干中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61、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创造能力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故正确答案为D项。

62、答案:D本题解析:碳化钙加入饱和澄清石灰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产生新的溶质与澄清石灰水溶质相同,因温度未变,溶解度不变,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各离子浓度不发生变化。

63、答案:A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结构组成。A选项,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B选项,黄铜属于铜的合金。C选项,生铁属于铁的合金。D选项,硬铝是铝的合金。故正确答案为A项。

64、答案:C本题解析:高中化学选修课程设置6个特点不同的模块,分别是: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模块;侧重反映化学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和核心知识的“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及“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体现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侧重探究能力和方法培养的“实验化学”模块。

65、答案:B本题解析:中的气体相当于甲中气体的2倍,建立平衡后,相当于甲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压强小于甲容器的2倍,C项错误;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充人0.10molNO和0.10molCO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此时υ(正)大于υ(逆),D项错误;故本题选B。

66、答案:A本题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7、答案:A本题解析:Na+、HCO、SO、Br-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A项正确。Cu2+、NO、Cl-、SO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B项错误。H+、CO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Mg2+、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68、答案:B本题解析:溶解固体药品应用烧杯,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A项错误。CO不与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CO2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利用此装置可以除去CO中混有的CO2,B项正确。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水在分液漏斗的上层,应从上口倒出,C项错误。滴定管的零刻度在上方,D项中正确读数应为11.80mL,D项错误。

69、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0、答案:D本题解析: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包括:①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②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④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⑤要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能;⑥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发展的信心.追求更好的发展。故本题选D。

71、答案:D本题解析: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加入2mL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2滴1mol/LFeCl3溶液,二氧化锰和铁离子对双氧水的分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没加入催化剂的试管中元气泡产生,加入催化剂的试管中气泡快速产生,即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本题选D。

72、答案:D本题解析:在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反应生成Fe2+,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为红色,A项错误。向AgI沉淀中滴RU稀KCl溶液,AgI的溶解度更小,因此不会有白色沉淀出现,B项错误。Al箔插入浓HNO3中,无现象,原因是Al箔表面被浓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稀HNO3会和铝箔反应生成NO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NO2,C项错误。氨水溶液显碱性,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D项正确。

73、答案:B本题解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A项错误二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可用加热的方法杀死流感病毒,B项正确。天然纤维主要包括棉、麻纤维、羊毛和蚕丝等,其中棉、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是纤维素,C项错误。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74、答案:C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溶液。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纳容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碘酒是碘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的溶液,分散质是碘,分散剂是酒精。故正确答案为C项。

75、答案:D本题解析:A项中所述条件下,构成原电池,Fe极作为负极失去电子,H+移向正极(即x碳棒),A项错误。B项中所述条件下,构成电解池,阳极生成氧气,电极反应为40H--4e-==O2t+2H2O,转移0.2mole-时析出0.05molO2,B项错误。开关K置于M处时构成原电池,会加快铁失去电子被氧化的速度,C项错误。开关K置于M或N处,锌分别为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均发生反应Zn一2e-==Zn2+,D项正确。

76、答案:B本题解析:化学学科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化学学习中存在着三重表征: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宏观表征是指宏观知识或信息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它主要是指物质所呈现的外在可观察的现象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微观表征是指微观知识或信息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它主要是指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粒(如原子、分子、离子等)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物质的微观组成和结构、反应机理等微观领域的属性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符号表征是指符号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化学中的符号表征主要是指由拉丁文或英文字母组成的符号和图形符号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题干中化学教师在讲述石墨的性质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石墨内部层状的原子结构分布,主要采用的是微观表征。

77、答案:B本题解析:【知识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包括五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故本题选B。

78、答案:D本题解析:【知识点】化学科学发展史【解析】汤姆逊最早发现了电子;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门捷列夫首先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本题选D。

79、答案:A本题解析:

80、答案:B本题解析:NH4Cl是氮肥,NaHCO3不是化肥,A项错误;NH4Cl、HNO3和NaHCO3受热时都易分

81、答案:A本题解析:正四面体构型的粒子只有AB型,正八面体只有AB6型,根据PCI5的化学式,并结合题干中信息可知,PCI5晶体由[PCI4]+和[PCI6]-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1:1,A项正确、B项错误。PCI5在固态时由两种离子构成,属于离子晶体,两种离子之问存在离子键,C项错误;固态PCI5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不导电,D项错误。

82、答案:C本题解析: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应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A项所示操作错误。取用固体时,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B项所示操作错误。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C项所示操作正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D项所示操作错误。

83、答案:B本题解析:化学科学实验是指根据化学实验目的,实验者运用实验仪器、设备及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化学实验对象的状态或性质,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