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高频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1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高频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2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高频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3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高频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4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高频题(详细参考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

1、我国初中阶段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属于()。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校本课程

2、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D.造成学生的被动

3、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以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为主要原则的教育学理论被称为()。A.全面和谐教育理论B.掌握学习理论C.发现法D.发展性教学理论

5、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是()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持续性评价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A.具体内容B.学习过程C.概括D.获得策略知识

7、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A.人格型和行为型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C.行为型和情绪型D.情绪型和人格型

8、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制度C.经济制度D.文化制度

9、“砖能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10、提出“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观。并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的西方著名教育学家是()。A.卢梭B.昆体良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

11、古希腊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是理性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目的、理性和价值,就在于使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的和谐发展得以实现。这属于()的观点。A.外在目的论B.内在目的论C.个人本位论D.社会本位论

12、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1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14、根据一节课完成任务的类型数,课一般分为两大类,即()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15、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课程观的观点。A.人文主义B.科学主义C.知识本位D.能力本位

16、()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A.备课B.课外辅导C.布置作业D.考试

17、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A.间接的、概括B.直接C.表象D.内在联系

18、班主任王老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学生学习、品德、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王老师的这种评价方式属于()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

19、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A.场独立型B.沉思型C.场依存型D.冲动型

20、元认知监控策略的特征是()A.设置学习目标B.预计结果C.修正目标D.检测认知过程

21、学生小李在公共场合讲话的时候,总是脸红、发抖、声音发颤甚至口吃.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A.抑郁症B.强迫症C.焦虑症D.社交恐惧

22、中学生晓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这种情况,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A.教师促成B.群体促成C.任务促成D.自我促成

23、2013年单项选择: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

24、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称为()A.实践模式B.过程模式C.环境模式D.目标模式

25、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这种迁移符合()。A.水平迁移B.顺向迁移C.垂直迁移D.具体迁移

26、以()为主的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的特点。A.语言传递B.直观感知C.实际训练D.探究活动

27、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揭发,另一名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便把自己的零食收起来。这个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心理学家班杜拉称为()。A.观察学习B.主动学习C.参与性学习D.模仿学习

28、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行动研究法

29、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加涅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30、董老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与被爱的需要。董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种课堂取向?()A.建构取向B.行为取向C.认知取向D.人本取向

31、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A.冯特B.詹姆斯C.桑代克D.杜威

32、李某在课堂上说话,扰乱课堂秩序,教师让其下课后到办公室。李某来到办公室后,教师先给他一颗糖,说:“这颗糖奖励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按时到来。”李某听后羞愧万分。主动向教师道歉并保证再不扰乱课堂秩序。上述案例中的教师表现出了出色的()。A.教学技能B.知识结构C.教育机智D.教研能力

33、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A.0.25秒~4秒B.0.2秒~0.5秒C.2秒~1分钟D.5秒~2分钟

34、刚进入高一,赵峰就总想“我考不上大学该怎么办”。他明知离高考还远着呢,这么早想这个事根本没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以至于影响了正常学习。他的主要心理问题是()A.强迫观念B.强迫行为C.恐惧观念D.恐惧行为

35、中学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竞赛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了小博的情绪具有()。A.矛盾性B.激动性C.掩饰性D.短暂性

36、学校心理辅导主要服务的人群是()。A.正常学生群体B.特殊学生群体C.有心理问题的学生D.极个别学生

37、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学生解决困难和复杂的任务时,哪种动机水平最有利?()A.中等偏下水平B.中等水平C.中等偏上水平D.高水平

38、2013年单项选择: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39、学习迁移的前提是()

A、已有的知识背景

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对原理的运用程度

D、情境的相似性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40、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A.指导性教学B.情景教学C.非指导性教学D.程序教学

41、把圆周率“1415926535……”编成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这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A.位置记忆法B.缩简和编歌诀C.谐音联想法D.视觉联想法

42、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A.非指导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

43、《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A.谈话法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

4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婴儿绕行茶几以取得其后面的玩具,不再仅从茶几下爬过。这时的婴儿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5、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教育哲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

46、《学记》中“藏息相辅”教学原则强调()。A.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B.启发式教学C.教学要把握最佳时机D.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7、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

48、马克思说:“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一论断表明()。A.遗传素质最终决定人的发展B.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C.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作用

49、(2021年下半年真题)民辉在解答难题时产生的疑惑,惊讶,焦躁等情感体验属于()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荣誉感

50、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综合课程理论二、多选题

51、“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注意的()。A.指向性B.集中性C.稳定性D.分配

5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实现的。A.培养人才B.传播思想C.丰富知识D.发展科技

53、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54、2011年单项选择:“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人对环境的影响具有()A.依赖性B.改造性C.可塑性D.主观能动性

55、教师向学生依次呈现一组单词,要求他们记住,随后进行自由回忆。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单词更容易被回忆起来。这种现象称为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56、2012年单项选择: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课程说明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57、梦佳理解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涵义。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梦佳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8、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识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内驱力

59、各学科教材的编写都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内容之中。这体现了编写教科书要遵循()的原则。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B.理论与实践统一C.知识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D.知识与能力统一

60、在中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中,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B.谈话法C.读书指导法D.演示法和实验法

61、以下选项中()是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A、权威型

B、放纵型

C、溺爱型

D、民主型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62、晓杰在阅读课文时常常自我提问:“我对课文表达的内容清楚了吗我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了吗”,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监控策略

63、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并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洛克D.杜威

64、(2021年上半年真题)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实际锻炼法B.品德评价法C.情感陶冶法D.榜样示范法

65、“平行教育原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原则?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6、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A.记忆表象B.思维表象C.动作表象D.定向映象

67、2013年单项选择:赵明能够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68、白天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了一会儿,慢慢就能看清事物。这种现象属于()A.视觉明适应B.听觉适应C.嗅觉适应D.视觉暗适应

69、吃了糖后再吃桔子会觉得桔子更酸是因为味觉的()A.适应B.对比C.感觉后效D.感受性

7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既定疑点B.理论假设C.给定途径D.刺激情境

71、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过昭关,因担心被抓回楚国,父仇不能报,一夜之间竟然愁白了头。伍子胥所处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苦闷C.应激D.激情

72、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

A、教学

B、德育

C、体育

D、课外活动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7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思想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连贯性原则D.一致性原则

74、2012年单项选择: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A.维果茨基B.乔姆斯基C.巴甫洛夫D.弗洛伊德

75、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说明情绪具有()功能。A.适应B.动机C.信号D.组织

76、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A.教育目的B.教育方法C.教育手段D.教育内容

77、学校通过大会报告形式组织的课外活动属于()。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班级活动

78、以()为主的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的特点。A.语言传递B.直观感知C.实际训练D.探究活动

79、下列教学案例中符合“最近发展区”规律的是()。A.学生已经学会了加法运算.付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发现减法的运算规律B.学生刚刚接触几何学,理解了点、线、面的概念,周老师给学生讲解如何计算棱锥体体积C.秦老师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自学二十六个英文字母D.薇薇已经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技能。陈老师让其学习英文字母的读写

80、校风是学校中()的统一体。A.物质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B.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C.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D.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81、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A.部分与整体B.后者包括前者C.整体与部分D.前者包括后者

82、从蒲公英的轻轻飘飞受到启发发明出降落伞,这是()。A.原型启发B.酝酿效应C.近因效应D.宽大效应

83、2013年单项选择: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84、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85、赵老师的思想品德课的主题为“孝”.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或其他长辈洗一次脚。赵老师的做法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86、“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A.心理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87、2011年单项选择:“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人对环境的影响具有()

A、依赖性

B、改造性

C、可塑性

D、主观能动性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88、根据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闻老师呵斥而畏惧,见试卷获满分而欣慰”属于()A.信号学习B.刺激一反应学习C.连锁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

89、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

90、体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的教学原则是()A.巩固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长善救失原则D.量力性原则

91、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92、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A.群体意识B.社交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D.合作能力

93、“砖能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94、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

9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96、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的职业。A.自然化B.现实化C.社会化D.自由化

97、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A.A感知与评价B.B理解教材C.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98、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A.教育目标B.教育目的C.教育方针D.教育策略

99、小丽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常对其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生动有趣。小丽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

100、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三、问答题

10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根据所学的教育理论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102、思维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03、(2022上半年真题)简述教师自我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104、材料语文老师发现班上一名很用功的男同学在背诵课文时有困难,想了解其中原因,就问他:“你是怎样背诵课文的?”这名学生回答:“我就是反复地念。”教师说:“是这样啊,那我知道该怎样帮助你了。我可以教给你一些背诵课文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一直很有帮助。”接下来的日子,老师教给他一些背诵课文的方法并选择了一些课文的段落,他背得比平时快而且保持时间也比以前长,老师认为他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在学习课文时,老师又让这位男同学背诵相关段落,他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能流利背诵。老师就问:“你是怎么背诵的?”他回答:“反复地读。”老师有些生气了,就问:“你为什么不用我教你的那些方法?”他不回答,沮丧地低下了头。问题:请结合学习策略的相关原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105、材料一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数学老师在强调“不同名数不能相加”这一定律时,用反问的形式对全班同学说:“一头牛和一匹马能相加吗?”其他同学都回答“不能相加”,只有一名学生脱口而出:“等于两头牲畜。”教师勃然大怒,他喝令这名学生站起来,厉声训斥道:“你妈和你爸相加能等于两头动物吗?”该学生愤然坐下,全班同学一片哗然。问题:你觉得这位老师的做法对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106、课程评价的目标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107、下面是甲、乙两位老师对《阿Q正传》一课的教学处理,读后请写一段比较性评析。甲:教师安排7节课,第一节课介绍鲁迅及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通读第一二章,正音释义;第二节课通读第三章至结束,正音释义;第三节课分析第一二章,第四节课分析第三四五章,第五节课分析其余章节,第六节课归纳人物性格特点,第七节课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并总结教学要点。乙:教师安排4节课。第一节课指导学生自读全文并就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写出百字短评。第二节课前后四人为一组,形成10个表演小组,讨论确定表演内容、组内分工、彩排时间等,教师巡回指导。第三、四节课课堂表演,抽签决定表演顺序,各组表演时间为5~8分钟。每节课结束前5~8分钟进行课堂自由评论,教师适当点拨。最后评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道具、最有创意等大奖。最后每人以《观×××组表演“XXX”片断》为副标题的艺术小评论。[问题1][问答题]指出两种教学处理的各自特点。[问题2][问答题]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改的理念出发比较这两种教学处理的优劣。

108、材料:王老师是一名新入职的高中数学教师,刚刚上了一周多课,就发现班上学生对她的课不感兴趣,有些学生上课“开小差”,有些学生一脸困意。她原以为是这些学生对学习不积极,经深入解,发现她讲的知识很多学生都已经在课下学习中掌握了,所以对自己目前讲的教学内容感到太容易,觉得无聊。于是王老师大幅提升了课堂教学内容和家庭作业的程度,以为这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后果这回学生们却反映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王老师苦思冥想,为什么自己教学效果不好?

问题:

(1)【题干】请用维果茨基的理论,分析王老师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10分)

(2)【题干】结合案例,指出如何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8分)

109、教育现代化就是这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110、高原现象表明动作技能的掌握已临近学生身心的发展的极限。

111、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

112、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学生阅读和听讲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

113、简述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

114、国学大师季羡林回忆说:“我有意识地真正用功,是从这里开始的。我是一个很容易受环境支配的人。在小学和初中时,成绩不能算坏,总在班上前几名,但从来没有考过甲等第一。我毫不在意,照样钓鱼、摸虾。到了高中,国文作文无意中受到了王崑玉先生的表扬,英文是全班第一。其他课程考个高分并不难,只需稍稍一背,就能应付自如。结果我生平第一次考了一个甲等第一,平均分数超过九十五分,是全校唯一的一个学生。当时山大校长兼山东教育厅长前清状元王寿彭,亲笔写了一副对联和一个扇面奖给我。这样被别人一表扬,我的上进心就被激起来了。从此认真对待考试,不再掉以轻心。结果两年之内,四次期考,我考了四个甲等第一,声名远扬。”王寿彭给季羡林题写的对联中的上联是:才华舒展临风锦,下联是:意气昂藏出岫云,题头是:羡林老弟雅(察)。试分析学校和个人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15、(2021年下半年真题)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116、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

117、(2021年下半年真题)场独立型的学生比场依存型的学生更优秀

118、简述考试焦虑症的含义及治疗方法。

119、(2020年真题)周老师教高一(5)班数学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她决定对程度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6位学生,周老师特别要求他们到图书馆查找和阅读相关内容的书籍,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的作业,还选做了一些难度更大的习题,对于其他学生,周老师分别给他们布置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在课堂教学中,周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当学生通遇到困惑时,周老师耐心地加以辅导,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学们通过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完成了学习任务。问题:(1)周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8分)(2)请结合材料对这些教学原则加以分析。(10分)

120、情绪等同于情感。四、问答题

121、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

122、阿特金森认为力求成功者旨在获取成就,他们倾向于选择稳操胜券的任务

123、东汉名将马援,小时候并不怎么样。有一次,他见到同学朱勃,朱勃年方十三,能口诵诗书,举止娴雅,学识渊博。马援见了他很惭愧,他哥安慰他说:“朱勃是小器,早成;你是大器,晚成。”马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奋发努力,更加刻苦,后来很有作为。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对教师的启示是什么

124、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师在课堂讲的教学内容。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以致学习成绩不理想。问题:请你结合有关心理学学习的策略与方法方面的内容来给小王提出一些有效的学习建议。

125、简述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要求。

126、德育过程的根本矛盾是教师与学生的矛盾。

127、材料一张晓是来自农村的一名高三学生。父母都是老实农民,他们天天含辛茹苦地劳作,想尽最大的努力为张晓提供好一点的学习条件。张晓非常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想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回报父母。但是,随着高考的临近,张晓的成绩却急剧下滑,平时会做的题在考试中也会出错。晚上,他往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还会半夜惊醒。材料二王宏业是一名城里的高三学生。自小家庭殷实,父母对他关爱有加,爷爷奶奶更是对他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家人对他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他在学习上微小的进步也会让父母欣喜若狂,同时给予他各种物质奖励。在低年级,王宏业的学匀还较好。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父母的各种奖励也没有了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高考临近了,但他一点也不紧张,上课时往往心猿意马。请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这两名学生在临近考试时出瑰不同状态的原因,并试述应采取的教育策略。

128、简述贯彻德育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29、材料: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学校”开设了跑步、跳跃、爬行、游泳、飞行五门课程,并规定学生要全部掌握,第一批学生有鸭子、兔子、松鼠、鹰和泥鳅。鸭子游泳一向突出,飞行勉强及格,由于跑得慢,他不得不每天放学后留在学校练习跑步,但期末考试成绩仍然没有及格,他的游泳由于长期不练习,期末只获得了中等成绩。兔子是班里跑得最快的,但由于游泳作业太多,他不得不整天泡在水里,泡得精神都快要崩溃了。松鼠原本是较出色的,但对于飞行感到非常沮丧,因为老师只许他从地面起飞,不许他从树顶起飞。由于他非常喜欢跳跃,花了很多时间发明一种跳跃游戏,结果期末考试爬行刚好及格,跑步甚至不及格。鹰由于受到老师的严格管制,在爬行考试中,虽然他第一个到达树顶,但他用的是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老师所教的那种方式,因此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学期结束时,普普通通的泥鳅,由于游泳成绩马马虎虎,跑步、跳跃、爬行成绩一般般,也能飞一点点,因此他的总成绩是班里最高的。毕业典礼那天他作为全体学生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许多鼠类动物子弟没有到“动物学校”学习,因为学校拒绝增开挖掘课,为子女着想,鼠类动物联合创办了另外一所学校……问题:请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出“动物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违背的教育教学规律,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130、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师在课堂讲的教学内容。在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以致学习成绩不理想。[问题1][问答题]请你结合有关心理学学习的策略与方法方面的内容来给小王提出一些有效的学习建议。

131、李芳是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在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MP3,美其名日“自我放松”。她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想太多。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数学、物理就很麻烦了。她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愿意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遇到自己不会解的题目,也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和同学,害怕被人笑话。最后,她的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问题:(1)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李芳学习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9分)(2)如果你是老师,可以给李芳提出哪些学习建议?(9分)

132、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133、从本身存在的形式和复杂程度看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下位学习和上位学习。

134、2013年简答:简述人格的特征。

135、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136、(2021年上半年真题)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37、简述活动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138、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

139、义务教育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

140、田雨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教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优秀教师的经验运用到了自己教学中,可为什么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问题: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8分),并向田雨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10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本题解析:【知识点】课程的分类学科课程是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2、答案:C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的作用”。【名师详解】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答案:D本题解析:从题干可以知道,晓波已经具备了逻辑推理的能力,因此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4、答案:D本题解析: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著有《教学与发展》,他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5、答案:B本题解析:B。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6、答案:B本题解析:B【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过程。

7、答案:B本题解析: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倾性问题行为。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

8、答案:B本题解析:社会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总是要采取种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决定和影响受教育权利在社会中的分配,决定谁享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不享有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受什么样学校教育的权利等问题。所以,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政治制度。

9、答案:A本题解析:A【解析】用途扩散就是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

10、答案:C本题解析:夸美纽斯世界观中的进步因素集中体现在他的“泛智”思想中,泛智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主张“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他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为6岁以下儿童的智育提出了一个广泛而详细的教学大纲。

11、答案:C本题解析:个人本位论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并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12、答案:B本题解析:B【解析】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13、答案:B本题解析:略。

14、答案:D本题解析: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课可以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15、答案:A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课程”,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名师详解】人文主义课程观主张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

16、答案:B本题解析: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17、答案:A本题解析: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18、答案:A本题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详细记录了日常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体现了形成性评价。故本题选A。

19、答案:D本题解析: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有时还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所以说,冲动型往往强调的是速度而不是精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0、答案:D本题解析:元认知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以期顺利实现有效学习的策略。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A、B项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C项属于元认知调节策略。

21、答案:D本题解析:社交恐惧症指害怕在公共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等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不敢正视对方眼睛等。

22、答案:C本题解析:任务促成的纪律是指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因此,本题中,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任务促成的纪律。

23、答案:C本题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24、答案:D本题解析: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目标评价模式,其在这一评价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编制的实践,提出了更引人注目的“课程原理”,继而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目标模式。故本题选D。

25、答案:D本题解析: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由“石”到“磊”字的学习属于这种具体迁移。

26、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答案:A本题解析: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结果而实现的学习行为即观察学习。题中另一名准备吃零食的儿童观察到一名儿童吃零食而被揭发,所以改变了自己的行为,符合观察学习的学习行为。

28、答案:B本题解析: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

29、答案:C本题解析:略。

30、答案:D本题解析:爱与被爱的需要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社会承认的需求)、社交的需求(社会关系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生理的需求(身体基本需求)。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的代表。

31、答案:C本题解析: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32、答案:C本题解析: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

33、答案:A本题解析:瞬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时间极短,大约为0.25~2秒。图像信息存储的时间约为0.25~1秒之间,声像信息存储的时间也仅在2~4秒之间。

34、答案:A本题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赵峰明明知道一个想法本身没有意义,但是仍然不断反复思考,无法控制,属于典型的强迫思维。故本题选A。

35、答案:C本题解析:对于在物理竞赛中名列前茅的“好事”,小博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而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说明小博的情绪具有掩饰性。

36、答案:A本题解析:A【解析】学校心理辅导针对的是正常学生群体,而不是个别学生。

37、答案:A本题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动机水平越高。当任务难度较高的时候,最佳动机水平应该是中等偏下的水平,故本题选A。

38、答案:B本题解析: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39、答案:A本题解析:A。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知识背景,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迁移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发生学习迁移。

40、答案:C本题解析:非指导性教学

41、答案:C本题解析:谐音联想法是通过谐音线索,运用视觉表象,假借意义进行人为联想。

42、答案:A本题解析:A【解析】在非指导性教学中,对讨论负有主要责任的是学生,教师只是做些非指导性应答以引导或维持讨论。

43、答案:B本题解析:题干的描述表明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讨论法。

44、答案:A本题解析: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是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思维特征之一。

45、答案:A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阶段教育”。【名师详解】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46、答案:D本题解析:“藏”原为“臧”,通内脏的“脏”,“息”是指呼吸的气息,意思是人自身的内脏和大气相配合,才能呼吸自如。引申意为教学中要注重正课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相互配合。

47、答案:C本题解析: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教育又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具有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并表现出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本题的观念即违背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48、答案:B本题解析:遗传素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首先排除D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排除A项;不同的人遗传素质具有差异,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题干强调“搬运工和哲学家原始的差异很小,其不同是社会分工造成的,而不是遗传导致的”,说明遗传因素只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49、答案:B本题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解答难题属于智力活动,追求真题,故选B。

50、答案:B本题解析: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也称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他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

51、答案:B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注意的基本特性”,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名师详解】注意的集中性是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当人们专心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意识中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其他事物则模糊不清。

52、答案:A本题解析:A【解析】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维持都需要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

53、答案:B本题解析:B【解析】这是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

54、答案:D本题解析: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题干要考查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环境的表现之一。

55、答案:B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记忆的因素。许多学者就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这两个现象。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判断。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较强作用的现象。前摄抑制是指前面所学知识对后面所学产生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面所学知识对前面所学产生的干扰作用。题干描述就是近因效应。故B项正确。

56、答案:C本题解析:略。

57、答案:D本题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2)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属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梦佳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58、答案:B本题解析:奥苏贝尔认为通常所说的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等三种成分组成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儿童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通过顺从、听话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认可,从而获得派生地位的一种动机。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与动机,与通常所说的好奇心、求知欲大致同义。这种内驱力是从求知活动本身得到满足,所以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由于有意义学习的结果就是对学习者的一种激励,所以奥苏贝尔认为,这是“有意义学习中的一种最重要的动机”。例如,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就越是从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感(作为一种“激励”)又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求知欲,即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命题分析奥苏泊尔把学习动机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掌握知识的需要、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赢得地位和自尊心的需要。附属内驱力:保持他人(家长、老师)的赞许或认可的需要。题干中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显然属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本题的考点是奥苏泊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该知识点一般以选择的方式出题。

59、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0、答案:B本题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中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法是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以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从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操作、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故选B。

61、答案:D本题解析:D。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能够自我肯定。

62、答案:D本题解析: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监控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之中,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晓杰在阅读课文时常常自我提问属于监控策略。

63、答案:A本题解析:四段教学法和教学的教育性原则都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

64、答案:A本题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指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实际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活动,培养良好品德。题干当中孟子的话正是实际锻炼法的体现。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65、答案:B本题解析: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这体现的是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6、答案:C本题解析:不断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其进一步地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

67、答案:D本题解析: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掌握了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推论两个或多个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68、答案:D本题解析: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69、答案:B本题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味觉的对比现象。

70、答案:D本题解析: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71、答案:D本题解析:【知识点】情绪状态的分类激情是指个体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常由生活事件所引起,那些对个体有特殊意义的事件会导致激情,如考上大学,找到满意的工作等。另外,违背个体意愿的事件也会引起激情。如题干所示。

72、答案:A本题解析:A。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73、答案:B本题解析: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的这句话正是对疏导性原则的极高评价。

74、答案:A本题解析:维果茨基认为,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的转化。维果茨基强调,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

75、答案:D本题解析: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监测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有干扰、破坏作用。

76、答案:D本题解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对教育内容起作用。

77、答案:A本题解析:群众性活动的规模比较大,至少以一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活动参与者,也可扩大为全校活动或校际联合活动。其主要组织形式有各种比赛、各种集会、报告和讲座等。

78、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答案:A本题解析:【知识点】最近发展区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告诉我们,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80、答案:B本题解析: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81、答案:C本题解析:略。

82、答案:A本题解析: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83、答案:C本题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84、答案:D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名师详解】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85、答案:A本题解析:【知识点】德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86、答案:B本题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本能。

87、答案:D本题解析: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题干要考查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环境的表现之一。

88、答案:A本题解析:信号学习是指学习者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

89、答案:C本题解析: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班主任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建班集体。

90、答案:B本题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91、答案:B本题解析:B【解析】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92、答案:C本题解析:略。

93、答案:A本题解析:用途扩散就是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

94、答案:B本题解析: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新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的学习即下位学习。

95、答案:D本题解析:德育的实施顺序要依据个人特点和需求进行。

96、答案:C本题解析: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承担教化任务的是教师,因此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97、答案:B本题解析: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命题分析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本题的考点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该知识点一般以选择、简答的方式出题。

98、答案:C本题解析: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99、答案:B本题解析: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其中,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小丽在记忆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时,对其赋予意义,采用了精细加工策略中的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等方法。

100、答案:A本题解析:A【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01、答案: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参考答案】(1)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愿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发言大胆发表不同见解,努力开创课堂教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新局面。(2)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类型的不同,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学会自主学习。(3)留足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乐学。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即是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减少常规性的作业,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感兴趣的事,正是由于学生将写作业变成一件乐事,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才取得了学习的进步。

102、答案:本题解析: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不同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

103、答案:本题解析:的有效方法教师自我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包括:(1)个体积极地自我调适。主要包括:观念改变;有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有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2)组织有效的干预。组织干预的思路就是通过削减过度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反馈、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防止和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维护教师心理健康,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进行合理的定位。

104、答案:本题解析:在该案例中,教师所教授的学习策略并没有被学生真正掌握,因此导致学生记忆的效果不好。该教师违反了学习策略训练的几条原则:(1)主体性原则。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在该案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2)内化性原则。教师在教授学习策略之后,还要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使学生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在新的情景中灵活应用。(3)特定性原则。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类型。已有的一些研究发现,同样一个学习策略,年长的和年幼的、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用起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确定学习策略。(4)自我效能感原则。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具体学习时,不断向学生提问和检查,并根据这些评价给其评定成绩,促进其使用学习策略,以使其体验到使用学习策略的收获。

105、答案:本题解析:这位老师的做法不正确。“不同名数不可相加”是数学中的定律,通常学生会说“不能相加”,但这个学生别出心裁,使用另外一个类名,把两个不同的名称统合起来,这表明他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发散性,而且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此,教师不仅不应该批评学生,反而应该就这一点进行鼓励。然而,这位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批评和讽刺,可能会打消学生的主动性,抹杀学生的创造性,甚至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难以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正确的做法是: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成果与教师所设计、安排和期望的不相符时,不能强行将学生的思维过程重新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不能以教师的思维成果和教材上的内容去束缚学生的思维,也不能采用粗暴的手段和语言中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过程。教师要赞赏学生思维中独特与灵活的一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地提出不同的意见。但同时也要强调,数学中所说的“名数”,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并不相同,有时要限定在某一学科领域之中。教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教学用语要措辞严谨、表达清晰,不能造成歧义和误解。

106、答案:本题解析:(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课程评价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他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jin

107、答案:本题解析:1、从特点看,甲教师的教学处理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处理方法,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过程五环节及前苏联文学课教学过程的影响较大,教师努力从字、词、句,讲到语法、修辞、人物、写作方法等等,特别突出课堂教学的知识性。乙教师的处理具有较大的创新性,是新课程改革中产生的体验型教学,它综合了活动课、讨论课、研究课等多种课型,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注重学生在动手中体验感悟。2、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来看,虽然这两种教学处理具有共同的优点,例如目的性明确、教学环节清楚、教师主导作用明显、紧扣教材。但相比之下,乙教师的处理要优于甲教师的处理。理由主要有五个:①甲教师的处理过程机械,形式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乙教师的处理则形式灵活,丰富多变,因此,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情趣。②甲教师只注重知性(理性)知识分析传授,学生接受性差,即使接受了也不可能达到内化的程度;乙教师则注重对学生感性或直觉的培养,通过感性的认识活动,帮助学生丰富情感,获得对对象的完整的认识和深刻的体验。③甲教师的处理,只将课堂教学停留在书本中,只要求学生带耳朵听讲,导致学生眼界狭窄,能力匮乏;乙教师则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自己去研究判断,组织协调,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天地,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④甲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知识传授者,因此,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结果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乙教师则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予引导者,达到了“导而弗牵”的要求。通过活动的设计,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⑤甲教师的教学处理缺乏师生沟通的基础,乙教师的处理则能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融合。

108、答案:(1)维果茨基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理论重视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中王老师作为新入职的高中数学老师两次没有正确把握学情,第一次低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第二次又过于拔高了知识内容。这两种教学情境,都是没有考虑儿童现有的学习水平,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没有成功创设“最近发展区”。而张老师提出的“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经验,其实质就是既重视了学生已到达的水平,又考虑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能实现的水平,符合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2)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可以采取的措施:(1)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知识水平,充分备课,尤其是备学情。材料中王老师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将自己的课堂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2)教师要树立科学的、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王老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及时且准确地把握并调整课堂节奏。(3)注重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都应该围绕学生进行,王老师应树立“以学为本”的学生观,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设计课堂教学。(4)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做到启发诱导,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王老师作为新老师,教学灵活性不够,需要在课堂中多种教学形式并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向有困难的题目挑战。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9、答案:本题解析:错误。因为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110、答案:本题解析:(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在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之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并非是不能再进步的代名词,只要突破这一关,学习者获得的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创造性的成果也往往发生在高原期之后。

111、答案: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技能的含义”,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错误。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程序性知识虽与活动动作的执行密切相关,但它仍只是一类专门叙述活动规则和方法的知识。

112、答案:本题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做笔记是学生阅读和听讲时使用较为普遍的精细加工策略。对于复杂的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笔记。做笔记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还有助于概括新的知识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做笔记有利于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和兴趣,以及有效地组织材料。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13、答案:本题解析:(1)合作开发;(2)课题研究与实验;(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114、答案:本题解析:(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①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材料中,学校教育提高了季羡林的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对他的个人发展具有长远意义。教师对季羡林在作文和英语方面的表扬,以及王寿彭的奖励,促进了他的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的提高,加速了他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这些都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表现。(2)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寻求发展的积极动机和渴望。所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季羡林的老师和山大校长王寿彭的表扬和奖励激发了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此认真对待考试,不再掉以轻心”,从而四次期考得了四个甲等第一。这是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总之,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二者彼此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15、答案:本题解析:错误。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艺术教育,是一种提高个人素质、修养的教育。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阔很多。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116、答案: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情绪的分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错误。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上,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认识和自信能力不会减弱,不会总做错事情。

117、答案:本题解析:错误。场独立型与场依存性无好坏之分。根据信息加工时对外界的依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