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694.2-2017 高压测试仪器及设备校准规范 第2部分: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测试仪_第1页
DL∕T 1694.2-2017 高压测试仪器及设备校准规范 第2部分: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测试仪_第2页
DL∕T 1694.2-2017 高压测试仪器及设备校准规范 第2部分: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测试仪_第3页
DL∕T 1694.2-2017 高压测试仪器及设备校准规范 第2部分: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测试仪_第4页
DL∕T 1694.2-2017 高压测试仪器及设备校准规范 第2部分: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测试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压测试仪器及设备校准规范第2部分: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测试仪国家能源局发布I Ⅱ 12概述 13计量特性 1 1 1 1 24校准条件 2 2 2 2 2 2 36校准结果表达 4 4 4 5附录A(规范性附录)校准原始记录格式 6附录B(规范性附录)校准证书内页格式(第2页) 8附录C(规范性附录)校准证书内页格式(第3页) 9 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1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测试仪(简称测试仪)是用来测试变压器分接开关动作过程中过渡电测试仪的准确度等级可分为0.5、1.0共2个等级。测试仪示值最大允许误差4可按式(1)表示,准确度等级在过渡时间10ms以上、过渡电阻12以上任意选取一点,在相同测量条件下,测试仪连续5次测2d)相对湿度:45%~80%;3被校准被校准测试仪在测试仪测量范围内选取10个点作为校准点,校准点至少应覆盖被检测试仪的测量上限、下限、采用两端法测量的测试仪校准接线如图1所示,采取四端法测量的测试仪校准接线如图2所示。被校被校准测试仪O置电流开关测试置图1两端法测试仪校准接线图(单相)OOOOOO压输入置图2四端法测试仪校准接线图(单相)设置标准装置的过渡时间输出值Tn,启动试品测量,记录测试仪示值Tx,按式(2)计算被校测试校准接线与5.3.1.2相同,设置标准装置的标准输出值Rn,启动试品测量,记录测试仪示值Rx,按式(3)计算被校测试仪的过渡电阻示值误差△R。试验结果应符合3.3的要求。4分别选取过渡时间10ms以上及过渡电阻0.5Q以上、示值误差校准中误差最大的点作为校准点,在试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连续进行5次测量。校准时每次均应重新启动被校测试仪。按式(4)计算校准接线方法与5.3.1.2相同,测试仪三相同时测量标准器,相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误差应不6校准结果表达6.1校准数据处理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报告)上反映,校准证书(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校准证书(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1)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n)校准证书(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5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校准(报告)的声明。校准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A,校准证书(报告)内页格式见附录B和附录C,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为1年。6校准原始记录格式基本信息出厂编号型号规格校准日期测量范围过渡时间准确度等级过渡时间型号编号校准地点校准项目1.外观检查3.介电强度标准值(ms)测量值(ms)相对误差(%)标准值(ms)测量值(ms)相对误差(%)5.过渡电阻示值误差标准值(Q)测量值(Q)相对误差(%)标准值(Ω)75.过渡电阻示值误差测量值(Q)相对误差(%)标准值(Ω)测量值(Q)相对误差(%)12345过渡时间(ms)过渡电阻(Ω)结论8(规范性附录)校准证书内页格式(第2页)证书编号×校准机构授权说明校准环境条件及地点℃地点%测量范围9校准证书内页格式(第3页)校准结果标准值(ms)测量值(ms)标准值(ms)测量值(ms)标准值(Ω)测量值(Ω)标准值(Ω)测量值(Q)6.重复性:过渡电阻部分U=,k=2。(资料性附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D.1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以校准YZX-10型测试仪为例,试品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量主要来源:a)由试品示值分散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b)由标准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₂;c)由试品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₃。D.2数学模型对于过渡电阻校准过程,数学模型如式(D.1)所示:对于过渡时间校准过程,数学模型如式(D.2)所示:D.4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A类评定以校准过渡电阻值Rx=12、过渡时间Tx=10ms点为例,不确定度分量u₁数据见表D.1。Ω过渡时间1123表D.1(续)Ω过渡时间4156789标准偏差u(x₁)注:由于在A类方法评估中已经包含了校准参比条件中环境温度变化因素、电源稳定性因素,估中不再单独列举有上述因素引入的分量。u₂=0.2%×10/√3=1.2×10u₃=0.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