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和基本组织(人体解剖生理学)_第1页
细胞和基本组织(人体解剖生理学)_第2页
细胞和基本组织(人体解剖生理学)_第3页
细胞和基本组织(人体解剖生理学)_第4页
细胞和基本组织(人体解剖生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环境外环境:人体所处的外界环境(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人体体液(体重60%)细胞内液:细胞质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等概念

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细胞外液中的PO2、PCO2、pH、渗透压等保持动态平衡)

意义

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是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稳态W.Cannon一、生理功能的调节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内容体液调节内容自身调节内容

(一)神经调节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reflexarc)效应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特点:迅速、准确、短暂、局限。(二)体液调节概念:内分泌细胞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靶细胞调节功能远距分泌:通过血液循环至远隔靶器官旁分泌:局部弥散作用至邻近细胞自分泌:作用自身及周围同类细胞特点:缓慢、温和、持久、广泛。(三)自身调节概念:机体的一些组织细胞能在不依赖于神经、体液因素的作用下,自身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特点:范围小,不十分灵敏例如: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脑血管可以通过自身的舒缩活动,维持脑血流的稳定。

二、人体功能调节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

内容反馈控制系统

内容前馈控制系统

内容(一)非自动控制系统概念:单向控制,即控制部分发出指令到达受控部分,但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此方式极为少见。受控部分指令控制部分X

(二)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反馈:调节产生的效应作为一个刺激影响调节控制部分,使调节过程加强或减弱。正反馈负反馈加强减弱受控部分指令控制部分反馈负反馈:调节的结果反过来使调节的原因或过程减弱,最为常见。

意义:使机体的某项功能保持恒定,即维持稳态。例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活动产生甲状腺激素

如果体内垂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比较少,那么较少的甲状腺激素反过来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2.

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反过来使调节的原因或过程加强,较少见。

意义:使机体的某项功能在同一方向不断加强,使这一功能得以迅速完成。例如:排尿反射、生理性止血。(三)前馈控制系统机体在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的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通路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加准确和适度。受控部分指令控制部分快捷指令

条件反射就是前馈控制。如:进食之前,食物的形象、气味及有关的语言等条件刺激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为食物的消化提前做好准备就是前馈。15

人体最初只是一个受精卵。当精子与卵子融合为受精卵后,不断分裂、分化,逐步形成了一个由一千多万亿个细胞组成的个体。人体众多的细胞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有机的结合。每个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既有独立性又是相互依赖的,因而产生了多姿多彩的人体结构和生命现象。

第一节细胞基本结构1616成年人全身细胞总数约1012个。细胞种类有200多种。这么多种类细胞均来自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受精卵体细胞分化1717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扁平形、立方形、柱形、梭形、球形和星形等。尽管细胞的外形可以变化,但每一种细胞都有相对稳定的外形特征。一、细胞的形态1818特点:1、细胞的形态与其功能相适应。2、细胞的大小悬殊很大。图1-1细胞的各种形态19二、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20

细胞膜是指包围在细胞外面的透明的薄膜,又称质膜,厚度约为5~10nm。这层薄膜不仅能保护细胞的完整性,又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感受其周围环境的变化,使细胞产生应答反应。1.细胞膜2121液态镶嵌模型22222.细胞质(1)基质(2)细胞器(3)内含物2323

基质是细胞质的液态部分,为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又称细胞液。其化学成分较复杂,含有蛋白质、脂类、糖类、RNA、水和无机盐等。其中有许多蛋白质为生物代谢中的重要酶类,如:糖酵解的酶、RNA合成酶等。基质中悬浮着细胞器和内含物。

(1)基质24

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的结构。它包括: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细胞骨架中心体(2)细胞器2525细胞器(动物细胞)2626外形呈杆状、线状或杆状。由两层膜包被,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有腔,线粒体中央是基质。基质内含有与三羧酸循环相关的全部酶类,内膜上具有呼吸链酶系及ATP酶复合体。线粒体271.分布:在多数细胞中,线粒体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质中,但在某些细胞中线粒体常常集中在代谢活跃的区域,如肌细胞的肌纤维中有很多线粒体.2.功能:

a.线粒体中有很多酶,可以把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释放ATP,为机体提供能量,是机体的能量工厂。b.还参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等作用。272828内质网由单层膜组成的一系列片状的囊腔和管状的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基质的管道系统,可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类。291.分布:除红细胞外,内质网或多或少地见于所有各种细胞;它与高尔基体及核膜相连续。2.功能:a.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有关;

b.滑面内质网:功能比较复杂,主要参与糖原和脂类代谢,并可进行解毒(药物、毒物、毒品等)、调节钙离子浓度以及合成类固醇激素。292930用负染色高分辨电镜观察,核糖体不是圆形颗粒,而是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的不规则颗粒。30核糖体3131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蛋白质(40%)和RNA(60%)构成,其惟一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所以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321.分布:核糖体除哺乳类成熟的红细胞外,一切活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均有,在快速增殖、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中尤其多。2.功能:

a.附着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主要合成分泌蛋白,如抗体、胰酶与激素。b.游离核糖体:游离于细胞内,主要合成结构蛋白或特殊功能蛋白,如膜蛋白、组织蛋白或血红蛋白等。3233拓展:

“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9年,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三位科学家都采用了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的技术,标识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这些科学家们不仅让我们知晓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的机理。另外,三位科学家构筑了三维模型来显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体功能的,“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减轻人类的病痛,拯救生命”。33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英国)托马斯·施泰茨(美国)阿达·约纳特(以色列)34高尔基体是单层光面膜组成的囊泡系统,它由扁平膜囊(saccules)、大囊泡(vacuoles)、小囊泡(vesicles)三个基本成分组成。34高尔基体351.分布:不仅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而且也存在于原生动物和真菌细胞内。2.功能:在动物细胞中:对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进一步分类加工、修饰和浓缩,最后形成分泌泡和溶酶体,是蛋白质的“加工厂”。353636溶酶体是由单层膜形成的囊状小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内部pH4~5,直径约0.025~0.8微米。溶酶体371)不同的溶酶体所含溶酶不同。酶的种类已发现有60多种,可分六大类:蛋白酶、核酸酶、糖苷酶、脂酶、磷酸酶、溶菌酶。其中酸性磷酸酶是溶酶体的标志酶。373838不含底物,仅含酸性水解酶

含活性水解酶与底物

含残留底物

终末溶酶体

(Residualbody)

次级溶酶体(Secondarylysosome)

初级溶酶体(primarylysosome)2)溶酶体的类型3939初级溶酶体4040次级溶酶体4141残质体423)溶酶体功能a.消化分解入胞的吞噬小泡或吞饮小泡(异溶);b.消化分解细胞内的物质或部分结构,如损伤的、衰亡的细胞器(自体吞噬);c.消化分解整个细胞或组织(自溶作用)。424343粘多糖储积病1.症状:进行性发育迟缓,体矮,智力低下,舟状头,颈短,面容粗陋,有角膜混浊,关节僵硬,活动受限,驼背.2.病因:由于细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先天性缺陷致使过多的寡聚糖堆积。4444核膜染色质核基质核仁3.细胞核4545外膜内膜核孔

核膜核膜由内外双层膜构成,其外膜与粗面内质网相连。核膜上有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的通道。4646染色质染色质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携带遗传信息。4747

蛋白质

染色体DNA染色质4848高度螺旋化染色质染色体解螺旋(分裂间期)(分裂期)染色质特点: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存在形式: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化学组成: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4949核仁核仁核仁呈圆形或椭圆形,是由某些染色体片段构成。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来源于核仁。50真核细胞50绝大部分有1个细胞核少数细胞含有多个核,如横纹肌细胞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人的成熟红细胞肾外恶性横纹肌肉瘤细胞5151实验1:变形虫的切割实验实验结果:有核的部分能生长、分裂、再生,无核部分会死亡。得出结论:变形虫的各种生命活动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即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52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也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之一。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

52实验2:多利羊的克隆5353卵细胞A母绵羊B母绵羊乳腺细胞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卵裂C母绵羊子宫胚胎移植多莉羊

分娩妊娠多莉羊的培育过程融合后的卵细胞“多莉”的遗传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一样。54细胞核的功能1.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这是因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储存和复制的场所。2.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又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例如,英国的克隆绵羊“多莉”。5455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跨膜转运的前提:

a.细胞膜对物质有通透性;

b.膜内外有物质浓度差。2.转运的方式: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5556一、单纯扩散二、易化扩散三、主动转运四、入胞和出胞

5657一、单纯扩散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特点:顺浓度差;不需细胞消耗能量物质:O2、CO2、NH3

等57585859

二、易化扩散概念:水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特点:①顺浓度差;不需细胞消耗能量②需要特殊膜蛋白的帮助分类:载体转运通道转运59601、载体转运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特点:高度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性抑制606161622、通道转运物质:无机离子、水特点:(1)选择性

(2)通道开或关受化学因素调控化学门控通道受电压因素调控电压门控通道受机械刺激调控机械门控通道6263636464细胞膜的通透性

某种离子的通透性加大,实际就是膜中与该离子有关的通道开放数目增多的结果。65三、主动转运概念:借助细胞膜泵蛋白的作用,将物质由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特点:需细胞消耗能量;需要特殊的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

意义:细胞可以根据生理需要主动选择物质的吸收或排出;保持细胞内外离子分布的不均衡性(细胞内高K+,细胞外高Na+)。656666

离子泵消耗ATP将离子逆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1.原发性主动转运67676868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①由钠泵形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②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与形态。③它能够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这种势能贮备是可兴奋组织具有兴奋性的基础,这也是一些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逆浓度差跨膜转运的能量来源。69(1)

继发性主动转运: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来自ATP或其他供能物质分解,而是来自膜外Na+在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势能.(2)分类:

a.同向转运:如葡萄糖和氨基酸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运,转运方向和Na+转运方向相同。

b.逆向转运:如心肌细胞上的Ca2+-Na+交换。692.继发性主动转运707071(四)入胞和出胞概念: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通过细胞膜变形活动进出细胞的过程.需细胞消耗能量。

吞噬(固态物质)

入胞

吞饮(液态物质)

分类

出胞

7172727373

受体概念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一类特殊分子,它能选择性地与激素等化学物质结合而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受体的功能①识别激素、神经递质等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②转发化学信息,引起细胞产生生物效应。

第二节细胞膜的受体功能2024/8/475组织定义: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群体。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构成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2024/8/476上皮组织

概述

被覆上皮

腺上皮和腺

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2024/8/477

概述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构成:大量上皮细胞及少量细胞间质组成。分类:

1.被覆上皮:覆盖于人体器官的表面或衬贴在有腔器官腔面。

2.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构成人体各种腺。

3.特殊上皮:能完成特殊功能。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2024/8/4781、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2、分为游离面,基底面。游离面:朝向身体表面或有腔器官表面的一面.

基底面:深层通过基膜与结缔组织相连的一面.3、上皮组织无血管,但常有丰富的神经末梢.4、再生能力强.(一)被覆上皮(coveringepithelium)2024/8/479单层柱状上皮模式图2024/8/480

单层上皮复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2024/8/4811.

单层扁平上皮形态表面观—不规则或多边形,核扁圆,居中。侧面观—扁平;胞质少;核扁形。分布内皮—心血管、淋巴管腔面。间皮—胸膜、腹膜及心包膜表面。其它—参与构成肺泡壁、肾小囊壁层等。—薄而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分泌浆液,利于内脏器官活动。由一层扁平形细胞构成。功能单层上皮2024/8/482单层扁平上皮模式图2024/8/483单层扁平上皮光镜图(表面观;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2024/8/484单层扁平上皮(血管内皮)

结缔组织间皮细胞核侧面观间皮HE染色2024/8/485单层扁平上皮(肾小囊壁层)2024/8/4862.

单层立方上皮形态表面观—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侧面观—细胞立方形;核圆居中分布—肾小管、甲状腺、小叶间胆管功能—分泌、吸收、排泄由一层立方形细胞构成由一层立方形细胞构成。2024/8/487甲状腺HE染色肾小管HE染色2024/8/4883.

单层柱状上皮形态表面观—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侧面观—细胞柱状;核长圆近基底部分布—胃、肠、子宫表面功能—分泌、吸收。微绒毛:存在于游离面,扩大表面积。由一层棱柱状细胞构成。2024/8/489小肠杯状细胞胃粘膜2024/8/490单层柱状上皮模式图2024/8/491杯状细胞2024/8/4924.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态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杯状细胞细胞底连基膜,核高低不一,未在同一平面貌似复层,实为单层。分布—呼吸道内表面功能—分泌、保护。纤毛:存在于游离面,作节律性摆动。2024/8/493纤毛LMHE染色气管HE染色2024/8/4941.

复层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形态浅表层:几层梭形或扁平细胞中间层:数层多边形细胞基底层:一层矮柱或立方形细胞(增殖力最强)功能—耐摩擦、机械性保护、再生。分布角化的—皮肤未角化的—口腔、食管、阴道复层上皮2024/8/495食管浅表层(扁平细胞)中间层(多边形细胞)中间层(矮柱形细胞)2024/8/496

皮肤浅表层中间层基底层结缔组织2024/8/4972复层柱状上皮深层--一层或几层多边形细胞浅层--一层排列较整齐的柱状细胞分布--眼睑结膜、男性尿道2024/8/4983.

变移上皮分布—衬贴在排尿管道的腔面肾盂、输尿管、膀胱。功能—保护特点—由多层细胞构成,细胞形态随器官充盈扩张、排空收缩而变化、移动。形态扩张:上皮层数变少,细胞变薄。收缩:上皮层数变多,表层细胞呈立方形。2024/8/499变移上皮模式图(膀胱)上皮层数变多,表层细胞呈立方形。上皮层数变少,细胞变薄。2024/8/4100

膀胱切片(收缩状态)HE染色

膀胱切片(扩张状态)

HE染色2024/8/4101(二)腺上皮和腺定义:腺细胞—行使分泌功能的细胞腺上皮—以腺细胞组成的上皮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分类: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根据有无导管及分泌物排出2024/8/4102外分泌腺:

通过导管与上皮表面相连,分泌物经导管排到身体表面或器官腔内。如唾液腺、汗腺、胃腺等。内分泌腺:

无导管,其分泌物称激素,直接血液或淋巴液发挥作用。如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等。2024/8/41032024/8/41042024/8/4105(三)特殊上皮

分布—分布于某些器官或管腔,如生殖上皮、感觉上皮功能—完成特殊功能2024/8/4106

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上皮细胞游离面上皮细胞侧面

上皮细胞基底面2024/8/4107微绒毛(microvillus)形态—

长线状突起

功能—

扩大细胞表面积,利于吸收。分布—

小肠、肾小管等上皮游离面。1.上皮细胞游离面2024/8/4108微绒毛2024/8/4109纤毛(cilium)形态—

微小指状突起

功能—

节律性定向摆动、清除异物。分布—

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2024/8/4110纤毛2024/8/41112.上皮细胞相邻面

在上皮细胞的连接面有许多连接结构,使上皮细胞互相牢固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连接复合体2024/8/4112作用1、封闭近游离面的细胞间隙,防止有损组织的大分子进入深部组织。2、缝隙连接:相邻两细胞膜形成的间断融合,并有小管沟通,有利于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传导。2024/8/41133.上皮细胞基底面基膜(基底膜)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相连。作用:起支持、连接的作用;半透膜,利于上皮与结缔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成分: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等。2024/8/4114

基膜(气管上皮)光镜图2024/8/4115结缔组织

概述

固有结缔组织

血液

软骨组织和软骨

骨组织2024/8/4116

概述结缔组织组成: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少量细胞构成。细胞间质:纤维和基质特点:A.

体内分布广泛,形态结构多样,种类繁多。

纤维性:固有结缔组织(一般讲的结缔组织)

液态:

血液

固态:

软骨和骨B.

细胞少,间质多,细胞排列无极性。C.

有血管分布。2024/8/4117

固有结缔组织一般人们所讲的结缔组织均指的是固有结缔组织。分类(功能和结构):(一)疏松结缔组织(二)致密结缔组织(三)脂肪组织(四)网状组织

功能:

支持,连接,营养,保护。2024/8/4118

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特点:松软而富有弹性和韧性,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纤维交织成网状;分布在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组成:①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②细胞间质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蛋白多糖、纤维粘连蛋白、组织液)疏松结缔组织2024/8/4119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管基质脂肪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网状纤维2024/8/4120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正面观:胞体较大,扁平形,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侧面观:梭形,核椭圆,着色浅。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当组织损伤时,大量增生,分泌基质,形成纤维以使组织再生和修复。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2024/8/4121图成纤维细胞光镜图2024/8/41222024/8/4123图4成纤维细胞(左)纤维细胞(右)超微结构模式图2024/8/4124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巨噬细胞(macrophage)形态:不规则,有短而粗的突起;核小,着色深,胞质嗜酸性,功能特点:在炎症或其他刺激时,可做活跃的变形运动,具有很强的吞噬细菌、衰老死亡细胞等异物的能力。在机体防御和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2024/8/4125

巨噬细胞超微结构立体模式图2024/8/4126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浆细胞(plasmacell)主要位于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的部位(消化、呼吸道)及慢性炎症部位形态: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嗜碱性,核圆,偏于细胞一侧;核染色质呈块状,沿核膜呈车轮状分布。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能抑制或杀灭细菌、中和病毒。2024/8/4127

浆细胞光镜图2024/8/4128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肥大细胞(mastcell)多沿小血管分布,于皮肤、消化管、呼吸道等形态:胞体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充满粗大嗜碱性颗粒,核小而圆,着色深,居中。功能:颗粒内含肝素、组胺、慢反应物质等,胞质含白三烯,释放后引发机体的过敏反应。2024/8/4129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管基质脂肪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网状纤维2024/8/4130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脂肪细胞(fatcell)形态:胞体大,球形,胞质含一大脂滴(HE标本中被溶解呈大空泡状),核扁圆,偏于一侧,胞质也被挤于细胞一侧。功能:合成和贮存脂肪,参与脂类代谢2024/8/4131图10脂肪细胞光镜图(↑细胞核)2024/8/4132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胶原纤维(CT中数量最多的纤维)形态:新鲜时呈白色(又称白纤维),直径1~20µm,波浪状,分支交织成网;HE染色呈粉红色.化学成分:胶原蛋白特性:韧性大,抗拉力强;是伤口愈合的主要成分.2024/8/4133

胶原纤维光镜图(铺片)2024/8/4134图12胶原原纤维电镜图(左:单根右:2成束)2024/8/4135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弹性纤维形态: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维);光镜下呈细丝状,有分支,交织成网。HE染色呈淡红色,直径0.2~1.0µm,成分:弹性蛋白特性:富于弹性,但随年龄增长减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并存,赋予组织韧性和弹性,使器官兼能保持形态和具有可变性。2024/8/4136图13弹性纤维光镜图2024/8/4137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网状纤维(嗜银纤维)形态:数量较少,纤维较细,交织成网状.特性:HE染色不宜着色,呈淡红色,银染法处理色呈黑色;直径0.2-1.0µm,主要分布在网状组织内。成分:胶原蛋白,表面覆糖蛋白图142024/8/4138图14网状纤维(淋巴结)光镜图(镀银染色)2024/8/4139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基质(groundsubstance)形态: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分布:填充与纤维与细胞之间。成分:蛋白多糖,透明质酸是构成蛋白多糖的主要分子。分子筛:透明质酸结合大量的蛋白质和多糖,形成的有许多微小孔隙的大分子结构。分子筛作用:限制大分子物质(如细菌)的扩散。防止炎症的蔓延。组织液:为组织细胞带来营养,带走代谢产物.2024/8/4140致密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denseconnectivetissue)特点:主要由大量胶原纤维组成,纤维较粗大、排列紧密,纤维间的细胞和基质较少。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腱膜;大量密集平行排列的粗大胶原纤维,其间有腱细胞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器官被膜等;粗大胶原纤维纵横交错,形成致密板层结构,其间有成纤维细胞图15-162024/8/41412024/8/4142图15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肌腱)光镜图2024/8/4143图16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皮肤真皮)光镜图2024/8/4144脂肪组织脂肪组织(fattissue)特点: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构成,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为脂肪小叶。分布:主要分布于皮下、网膜、髓腔、肾脏周围等。功能:储存脂肪、参与代谢、产生热量、维持体温、保护脏器、缓冲外力冲击等。黄色脂肪组织(通常说的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成人少,新生儿多)2024/8/4145图17脂肪组织结构模式图2024/8/4146图18脂肪组织光镜图2024/8/4147网状组织网状组织(reticulartissue)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网状细胞:星形多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互连成网状;胞质丰富,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网状纤维:由网状细胞产生,交织成网分布于基质中。功能:分布于造血器官和淋巴组织等处,为血细胞发生发育提供微环境。2024/8/4148图19网状组织模式图2024/8/4149图37网状组织(淋巴结)光镜图(银染法)2024/8/4150

软骨组织和软骨(一)软骨组织(cartilagetissue)由软骨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细胞间质的基质呈固态凝胶状,纤维散布其中。软骨细胞单个或多个聚集成群,包埋在基质中。软骨组织中无血管,故细胞的营养依靠软骨膜血管中营养物质的渗透来提供2024/8/4151

软骨组织和软骨(二)软骨(cartilage

)由软骨组织和软骨膜构成。根据软骨基质中含纤维成分的不同,分类:1.透明软骨:基质内含少量细小胶原纤维,分布于呼吸道和肋软骨等处。2.弹性软骨:基质内含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弹性好,见于耳廓和会厌等处。3.纤维软骨:基质内含大量胶原纤维束,平行或交叉排列,分布于椎间盘、耻骨联合等处。2024/8/4152图.透明软骨光镜图2024/8/4153图.弹性软骨光镜图(弹性染色)2024/8/4154图.纤维软骨光镜图2024/8/4155

骨组织(一)

骨组织(osseoustissue)由骨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细胞间质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胶原纤维和基质,基质呈凝胶状,具有粘合作用.无机质:主要指钙盐。骨板:骨质的基本结构单位,韧而硬的板层状结构,由平行层状排列的骨胶原纤维以及沉积其中的钙盐,借基质粘合而成。骨板以不同的形式排列,形成骨松质和骨密质。2024/8/4156图长骨骨干结构模式图2024/8/4157

骨组织(二)

骨的细胞骨细胞呈扁椭圆形,多突起。胞体埋于骨板内或骨板间的骨质内,相邻细胞的凸起可相互连接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分布于骨组织的表面,根据机体的需求产生新的骨质或吞噬旧的骨质来改变骨的结构2024/8/4158图.骨切片示骨细胞(绿)及成骨细胞(蓝)2024/8/4159图.破骨细胞光镜图(蓝:破骨细胞绿:皱褶缘)2024/8/4160肌组织

概述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2024/8/4161

概述肌组织:A.由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并含有血管和神经.B.特殊概念:肌细胞→肌纤维;肌细胞膜→肌膜;肌细胞质→肌浆C.分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随意肌和不随意肌)

。2024/8/4162图.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模式图2024/8/4163图.三种肌组织结构模式图2024/8/4164

骨骼肌骨骼肌:(Skeletalmuscle)借肌腱附着于骨骼上,周围被结缔组织包裹,分布于躯干及四肢的每块肌肉,由大量平行的骨骼肌纤维组成。结构特点:骨骼肌纤维呈细长圆柱状,核多,椭圆形,位于肌膜内;细胞器丰富(线粒体、滑面内质网);肌浆内有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的肌原纤维2024/8/4165图.骨骼肌结构模式图2024/8/4166图.骨骼肌纤维光镜图2024/8/4167

骨骼肌

肌原纤维:呈细丝状,直径1~2微米;表面显出明暗相间的横纹;横纹又分明带、暗带整齐排列。2024/8/4168肌节

骨骼肌明带(I带),着色较浅,中间深色的线叫Z线;暗带(A带),着色较深;肌节:相邻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1/2I带+A带+1/2I带2024/8/4169

骨骼肌

肌原纤维是由许多肌节连续排列构成,肌节是肌原纤维收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当神经生物电活动到达肌纤维时,可使肌节缩短。2024/8/4170

心肌

心肌分布于心壁,收缩持久不知疲倦,有自身节律性,不受意识支配,为不随意肌。2024/8/4171

心肌

心肌纤维呈短圆柱状,有分支并互相连接;核单个,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偶见双核;心肌纤维有横纹不明显。2024/8/4172

心肌

闰盘:存在于相邻心肌纤维分支连接处,是心肌纤维之间信息传递的地方。2024/8/4173

平滑肌

平滑肌:分布于血管壁和内脏器官内,收缩缓慢持久不受意识支配,也叫不随意肌。2024/8/4174

平滑肌

平滑肌:肌纤维呈长梭形,核单个,长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肌纤维无横纹,不属于横纹肌。2024/8/41752、骨骼肌收缩的形式

(Patternsofcontraction)1.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2024/8/4176

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isometriccontraction,isotoniccontraction)

等长收缩:指当肌肉收缩时仅产生张力的增高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等张收缩:指当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形式2024/8/4177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单收缩(Singlemuscletwitch):指肌肉受到一次短促的有效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收缩。(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强直收缩:指由多个有效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重叠形式:

不完全强直收缩(incompletetetanus)

完全强直收缩(completetetanus)

2024/8/4178神经组织

概述

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纤维

神经末稍2024/8/4179

概述

人类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神经组织: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主要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2024/8/4180

概述

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冲动。某些神经元比如神经分泌性神经元还具有内分泌功能。神经胶质细胞:不能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绝缘等作用。2024/8/4181

神经元

神经元:形态多样,但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小的直径有5~6µm,大的有200µm;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突起:可以分为轴突和树突。2024/8/4182一、神经元的一般形态结构1、细胞体(1)细胞膜:接受刺激,产生冲动,胞膜的膜蛋白中有离子通道:通过特定的离子,Na+、K+、Ca2+

受体:与特定的神经递质结合,产生神经冲动。尼氏体(嗜染质):核周和树突胞质内存在的嗜碱性的颗粒状或块状小体。成分: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作用:合成蛋白质和神经递质,是神经元功能状态的标志。(2)细胞质(3)细胞核:大而圆位于胞体中央,核仁大而明显。2024/8/4183镀银染色脊髓运动神经元光镜2024/8/4184尼氏体:嗜碱性强,合成神经递质。2024/8/4185一、神经元的一般形态结构2、树突

每个神经元有1个或多个,形如树枝状。表面有大量棘状小突起,是形成突触地主要部位,功能:接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向胞体。3、轴突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由轴丘发出,此区无尼氏体,染色淡;轴突细长,表面光滑,末端分支多,形成轴突终末。轴突的直径和长度随不同的神经元而异,短的有几个微米,长的有一米以上。2024/8/4186胞体树突轴突终末

轴突表面的细胞膜称轴膜,内含的细胞质称轴浆。轴浆可做双向流动。称轴浆运输。起始段轴膜厚,产生神经冲动,沿轴膜向终末传递给效应器。一、神经元的一般形态结构2024/8/4187二、神经元的分类1、根据突起的数目:多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双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多起联络作用。假单极神经元,一个突起分成两支。一只叫周围突,分布到其他的组织和器官;另一只进入中枢,称中枢突。如脊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2024/8/4188二、神经元的分类2、根据神经元的功能: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主要位于脑和脊神经节内,周围突的末稍分布在皮肤、肌等处,接受刺激,并将刺激转为神经冲动,在经中枢突传向中枢。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主要位于脑和脊髓内,将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产生效应。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为多极神经元,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动物进化越高级,数量越多。2024/8/4189二、神经元的分类3、根据神经元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分类:(1)胆碱能神经元(2)肾上腺能神经元(3)肽能神经元2024/8/4190三、突触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靶细胞之间的一种细胞连接结构,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电突触:(缝隙连接)电流可迅速通过缝隙连接而传递信息。化学性突触:以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媒介。2024/8/4191化学突触:占体内突触的99%左右,其结构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突触前成分(突触前膜):轴突末梢,富含线粒体、微丝、微管等细胞器和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突触后成分(突触后膜):有能结合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三、突触2024/8/4192三、突触

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以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产生效应;然后被相应的酶分解失去活性,以保证突触传递的灵敏性.神经冲动2024/8/4193神经递质释放,神经传导过程示意图。2024/8/4194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数目远比神经元多得多,数目比例:10:1~50:1,胶质细胞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均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分类: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卫星细胞。2024/8/4195图.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2024/8/41961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伸展、填充在神经元及其突起之间,起支持、绝缘、营养神经元的作用。2024/8/4197图.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免疫细胞化学)2024/8/41982少突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髓鞘形成的细胞,起绝缘、保护、营养的作用。2024/8/41993小胶质细胞: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衍变而来,可转化为巨噬细胞,有吞噬功能,起防御作用。2024/8/42004室管膜细胞:低柱状有微绒毛或纤毛。分布于脊髓中央管和脑室的内表面。2024/8/4201图.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